1 ) 誰的故事
going the distance,在巴黎看的avant premiere,三大的amphi里座無虛席,英語加法語字幕,依然還是有細節(jié)沒明白,可是心里一直明白著的,卻是從頭至尾的相似感覺。
教室里擠滿了各國的年輕人,時時迸發(fā)出瘋狂的笑聲,典型的美式幽默夾點黃段子,以及片子里藏匿不住的真實,頗感會心。
大家都笑著,快樂著,不明白的是我,在Garrett說“Nous trouverons une solution"(We'll figure it out)的時候,一滴眼淚無聲地落在手臂上。
那么長時間的long distant love,我以為自己早已習慣。早已習慣電話,想念,視頻,等待,早已習慣看著街頭幸福的情侶們親昵著,早已習慣一個人默默來完成一切的事情,我知道我習慣了,我需要習慣,我必須習慣,我只能習慣。
我的飛機剛起飛,你也回到了彼岸,在飛機上關上窗板,關閉了黑夜和白天,從相差12小時到6小時,卻始終回不到相同的時間,你進入夢鄉(xiāng),我起來做早餐,你去教室上課,我面對著電腦發(fā)呆。
黯然又如何,快樂又如何,沒有關系,我都習慣了。
這只是一部很random撞上的電影,我在別人的故事里心酸著,你卻看不到。
2 ) 等待的同時,你在想什么?
和它所標注的標簽類型一樣,這是一部很輕的愛情喜劇,主線的分明清晰幾乎可以讓你從開頭猜到結尾,沒有波瀾起伏的情節(jié),沒有暗扣人心的伏筆,也不見淚水四濺的悲歡離別。
看完這部電影,你只會有一個感覺,那樣一種似曾相識的感覺悄悄的走進心里,然后又悄悄的走了出去,撕裂的陣痛不見了,牽掛的糾結消失了,但你就會不由自主的聯(lián)想到曾經(jīng)、過去、或者將來。
異地戀的結果,就是讓你對于牽涉到其他異性的事情必須要照顧到遠在天邊的那個人,或許一個很不經(jīng)意的玩笑,就能讓對方醋意大發(fā),那么長久的冷戰(zhàn)或者聽筒的咆哮就會接踵而來;在難過不開心的日子里,電話中的聲音再如何替你排憂解難也無法掩飾心中的失落和抱怨,“你根本無法理解我”這句話已經(jīng)成為異地分手中出鏡率頗高的主角了。
在和祝英臺梁山伯那樣一對絕世情侶都要靠書信交流的年代相比,我們擁有網(wǎng)絡,擁有電話,擁有一切可以“取代”見面的交流方式,“你在做什么?”這是短信;“Hey,今天過得怎么樣?”這是電話;“我來了,你等急了吧?”這是QQ;“你看得到我嗎?”這是Skype。每一次虛擬的見面都是欣喜若狂,體內的荷爾蒙猛增,大腦也會被這一刻的幸福感拉到太平洋去沖浪,它自己都會做夢夢見坐在旋轉木馬上蕩秋千,一整天的不快和難過仿佛都被丟掉了,無論是課業(yè)還是工作,全TM被扯到腦后,“混蛋們,離我遠點現(xiàn)在!”。
然而,空中的交際,始終沒有辦法真正取代真實的觸摸和對視,在關掉電話,合上電腦的時候,時間重新回到既定的漩渦和軌道,剛才發(fā)生的似乎就是一場夢幻演出,自己做了主角,做了導演,最后還自戀的欣賞了下。男人們通常會狠狠的抓抓蓬松的頭發(fā),然后閉上眼睛,深深的呼出一口氣,另外,之前滾蛋的那些該死的糟糕的事情,又滾回來了。
異地戀最難過的是什么,是無奈的等待。那么,在等待的同時,你又在想什么?
《遠距離愛情》里幾乎提到了所有異地戀會遇到的問題。對于戀人來說:你什么時候來看我?對不起,還沒有時間;對于朋友來說:你不能整天抱著手機和她聊;對于家庭成員來說:你對他一往情深,他說不定正和很多女人XX呢?在回歸到現(xiàn)實來說,苦逼的中國男人們更需要在黃金時代為了事業(yè)投入更多的精力,對于日益強調獨立性的女人們來講,我的事業(yè)同樣重要不肯放棄,或許一點點的價值觀的差別就能引發(fā)爭吵的痛苦,沒有人愿意在這方面妥協(xié),也沒有人敢于說服對方去妥協(xié)。未來的一切都是未知的,你無法想象將來會發(fā)生什么,或許一念之間,其中的一個人會走到人生的另一條路上,巨大的責任心和負罪感足以壓垮任何一個內心堅強的戀人。
在嘗試過異地戀味道之后,下一段異地戀情或許會平淡的開始,平和的結束,整個戀情如同一汪清水,偶爾投一塊石頭下去,它會給你 波聲和微笑,但在大多數(shù)時間里,它只會一動不動。只有當熱情似火變成了竊竊私語,平靜,堅忍,克制,才能既保持了現(xiàn)實和想象的平衡,也維系了脆弱不堪的感情,盡管享受不到愛情燃燒的滋味了,至少結尾是可以輕易的轉身離開,分道揚鑣也能夠灑灑脫脫。但這并不是誰都可以耐心的去等待和擁有的。
Sorry,tix r more than my net worth :-( (對不起,我所有家當都不夠買機票的)。
3 ) Going the Distance
最感人的一幕是男女主角決定分開時
男主角擁抱女主角時流下了眼淚
遠距離的愛情太難太揪心
盡管不愿承認一定會失敗
但走到最后的實在太少
it's not a real relationship when two people are at long distance.
so dont the other into that situation cuz it's not fair to him/her either.
4 ) 寫給每一個還在做夢的人
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某童鞋死乞白賴的非要靠在我肩膀上看。我叫她躺遠點,她說冷。對于沒男人就到我家來蹭溫暖的這種行徑,我表示非常的憤慨。
近期看了好幾部流行電影?!队H密敵人》《我愿意》還有這部《遠距離愛情》。對于此類電影,我既沒有了笑點,也沒有了淚點。整個過程都很平靜。而某童鞋在看《遠距離愛情》的時候,笑點之低令我瞠目結舌。
我想起多年前用全有的空閑時間追完了《欲望都市》。那個時候為之笑為之感動,以及令我迸發(fā)出了無數(shù)的靈感,連帶寫專欄都數(shù)次提到凱利說、BIG說、薩曼莎說。
如果說我曾經(jīng)確實對愛情有過不切實際的冀望,那也絕對不會是親密敵人或者我愿意那一類的感情。
小紅帽說,像我愿意那樣的劇情,現(xiàn)實中怎么可能會有。我對他說,那樣才是夢。這世界上有很多姑娘愛做夢并且正在做夢,這些遙不可及的故事對他們的胃口。
不再做夢,有人說是心智成熟的標志,也有人說那是一個女人開始老去的暗號。
一起學車的姑娘與我同年,不可救藥喜歡上一個相貌一般身高一般但是智商情商超高的70后。她說,我明知道他說的話不是真的,但是我還是聽的歡天喜地,并且一見到他,所有煩惱就忘卻了。
然而沒多久她就被此男涮了一把。大老遠跑到他的城市,因為他說要帶她見父母。結果人沒見成,在情人節(jié)的那一天,他說要和老板開會,讓她空等一天,到后來干脆拒接她電話,也不回短信。半夜四點她一路哭回深圳。
她說,給他打電話的時候,她站在馬路上跺腳。如今想起來,自己跟傻逼一樣。但是如果那個時候他在身邊,她一定可以更傻逼一點,一屁股坐在馬路墩子上哭。
這是她以為的愛情。她死心塌地,失去理智,忘卻一切。這樣才叫做愛情。
然而成年人如若在愛情里是如此的狀態(tài),必無結果,甚至可能讓你人財兩失、家破人亡。
所以。人性是永恒的,愛情也是永恒的。但當愛情遇到人性,就不再可能永恒。
每個人骨子里希望的愛情都是一場火花四濺的精神盛宴。然而,誰都有自己的然而。愛情,只有它自己才了解自己。它不是我們人類的豢養(yǎng)寵物。它有自己的性子,像風一樣,像云一樣,令人著迷,但是誰也沒辦法將它一直握在手里。
你若欣賞它祈求得到它就不應該怪它的轉眼無蹤跡。就像所有一切感性的東西都容易美好,而一切理性的東西都聽起來殘酷。
你求的是感性的花朵,結的怎么可能是理性的果子。
關于愛情,請盡情享受它還屬于你時的那一刻。
5 ) 此情相憶如昨日
影片一般,卻讓人難過。紐約之于三番市豈異于京滬?然而像男主角那般決絕者鮮矣,特別是在中國。二人分手時令人感同身受。
6 ) 為你,千千萬萬里
凌晨時分,看完這部電影,對著電腦另一端的男友說,我想你了。一千多公里外,我愛的那個人正在上晚班。像這樣的夜晚,我們要給彼此道一聲“晚安”,只能通過網(wǎng)絡而已。
終于有電影來關注異地戀了……異地戀愛的辛苦與付出,只有體驗過的人最清楚。going the distance關注到了很多異地戀情的困難,比如不能信任、身體寂寞、生活無法同步,還表現(xiàn)出了無法觸碰到愛人身體的那種心理焦灼。只是,深度有限。當然,對于一部愛情輕喜來說,這張試卷還算不錯。
因為距離,以及在可預見時間內無法解決的工作問題,Erin和Garrett分手了。分手時Garrett對Erin說,我不能讓你放棄你的工作,也許你和我一起回紐約之后開始的一段時間會不錯,但是時間長了,你會怨恨我的,我無法承受這一切。
對于異地戀來說,拋開此電影中曾涉及到的其他問題不談,僅就“犧牲”二字而言,便足夠再拍出一部電影。總有一個人要做出調整,放棄自己的生活來到另一方的城市。這種“犧牲”,其實是巨大的壓力。被成全的一方會害怕自己辜負了對方,或者不能讓對方滿意;而付出的那一方則會面臨很多生活上的變動,心理上或多或少會有失落。其實這個時候的考驗,并不比異地戀進行中的來得少。由愛侶變怨侶,不是不可能的。
而在電影里,這個過程被巧妙地繞過了。Garrett被設定為原本就不喜歡自己的工作,且頗為懷才不遇,因此才有機會在日后再去追逐自己的理想,然后得以搬到LA,兩人才能破鏡重圓。我很想知道,如果Garrett很喜歡自己的工作,他在舊金山也找不到更好的職位,他們兩個還能是大團圓結局嗎?明白得很,肯定是“相見不如懷念”了。再相愛又如何,Garrett不是說了嗎,三個月才能見一面的愛情,已經(jīng)不是relationship了。
Distance,永遠是令人無奈的。于我個人,我也曾無數(shù)次無數(shù)次的想罵“fuck the miles ”,但是終究選擇默默睡去。經(jīng)歷了許多,才終于明白,兩全其美的事情往往難求。當你尋覓到了一個能夠令自己的生命迸發(fā)出無限激情和憧憬的伴侶,夫復何求?那許許多多人,不也正在前往希望的途中,也許會放棄一些手邊的美景,但是有人相伴有人分享的路程,才是我們最想得到的吧。
為你,就要不怕千山萬水,海角天涯。不然,還是不要異地戀吧。
難得的好愛情電影,Drew Brarrymore和Justin Long自《他其實沒那么喜歡你》之后再度攜手,表現(xiàn)出眾。笑點頻出,同時不乏深沉。是今年看過的最真實,最感人的愛情片
劇情三星 ,還有一星給男女主角 ,不要因為他們的樣貌就對影片妄下定論,他們的演出很真實很出彩 。 (我也渴望一份這樣的愛情 )
不錯 我還蠻喜歡看這種類型的影片 就是幾個配角處理得太"配角"了
當年梁山伯與祝英臺要各自有部手機就好了~
如今網(wǎng)絡發(fā)達,網(wǎng)戀四起,這遠距離愛情自然能引起很多共鳴。浪漫愛情喜劇套路,難得的是搭了一些成人笑話,這也是如今美式喜劇的主流。故事很簡單,相識相戀,遭遇困境,解決,大團圓結局。多少有點淺薄了。而且,德魯巴里摩爾的表演也很一般。
隔山隔海就不愛,你也太小看愛情了
男女主角都是喜歡的人,看得很親切。接吻的時候有人工背景音樂take my breathe away是件有趣的事,來吃個芒果吧~
被分手的那個傍晚Garrett摟著Erin流下的那滴淚感動了。異地戀痛苦也是美的。只要兩個人都是負責的。
nice movie, and 少兒不宜。整個放映廳都很歡樂。
談戀愛就是美好 管他媽的什么戀
淡化了某些痛苦,強調了短暫的歡愉,If You Run (The Boxer Rebellion)的歌作為結尾非常棒,讓我想起某些回不去的了
不可否認很俗套,相愛,問題產生,分手,最后大團圓。一如大片大片的愛情輕喜劇一樣,何況男女主角都不算養(yǎng)眼。但就是沒辦法不給好評,異地戀啊,這種現(xiàn)實性的題材大多不能圓滿收場,也就只能在電影里寄托一下了。
在電影開頭好像出現(xiàn)了Gossip Girl了吧,還以為她會是主角呢。
1,電影一開始就猜到又是5顆星片子;2,鄰居Dan大亮??!3,事實還是證明,緣由天定,份在人為,是你的終究是你的。 “I’m always here,waitin for you,along....”
今年新片里最好的愛情片了,可惜barrymore老的不象樣子,,,,
由各自不同生活環(huán)境而引出的所有關于信任和誤解,犧牲和付出,責任和未來等異地戀問題都在電影中出現(xiàn),但導演卻潦草的用浪漫團圓結局,導致整部片就像一個正在經(jīng)歷異地戀的朋友跟你發(fā)牢騷,說出了所有的苦大仇深后卻沒了下文。不過還是推薦所有即將展開異地戀或正在經(jīng)歷的朋友觀看。
還有不少惡心又搞笑的橋段。Justin為求上位真是拼了,一絲不掛好幾回。
dry hump 之隔衣擦火~~~~~~~~`
歲數(shù)大了還不著調之一
很好看的電影,真的好看,不過我覺得這是壞榜樣假童話,異地戀是絕對絕對不靠譜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