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片名一看,宇宙人都知道跟一部叫做《八部半》的電影沾親帶故——即使對方很有可能不想認這個親戚,所以我就省下了去看劇情簡介的工夫,只是聽聞是《芝加哥》的導(dǎo)演弄的歌舞片,反正沖這幾位美女也是要看的。
不過呢也就是因為cast過于華麗,所以我對它的期望抱得不大——這就好比一部動畫的CV里出現(xiàn)森川智之,石田彰,子安武人,綠川光,神谷浩史,平川大輔,櫻井孝宏,福山潤,杉田智和,三木真一郎,中井和哉,千葉進步,鈴村建一,谷山紀(jì)彰,雪野五月,釘宮理惠,高橋美佳子,折笠愛這一系列的名字的話~~~那只有兩種可能,一:這部是銀他媽,二:這部將在三話內(nèi)崩壞。而銀他媽本身就是個崩壞的產(chǎn)物,所以總而言之就是如果cast過于的閃亮到連醬油君都是Sohpia Loren這種殿堂級女神的話,那其他的地方就一定會崩壞。
帶著純粹為了看美女的心情入場,看到后來我樂了——因為這部電影里有一句臺詞居然是我以前講過的。
我小時候很反感大人送我《莎士比亞全集》之類的爬蟲殺手,連帶anti占掉我書柜太多地方的莎翁,因為我根本不懂有哪種一眼瞬間值得拋爹棄媽尋死覓活的。基本上看書重要的不是看“過”什么,而是看“到”了什么,所有人看到的只能是我們業(yè)已多少理解一點的東西。只有經(jīng)歷過“時間暫?!蹦且徽械牟拍芸吹健耙灰婄娗椤?,只有昨夜西風(fēng)凋碧樹才能看到“悔不當(dāng)初”,只有在夢里不斷見到相同的臉才能看到“逝如斯夫”,如果本身不曾經(jīng)歷過,那些詞語都只是腦中的想像自己的生造,有時候跟現(xiàn)實差得很遠。這就叫“看到什么吃什么”,好比我深愛的O'hara小姐也會被某些人輕蔑地叫做“小三”,因為伊拉都是些幸運的伢兒。
這是電影比書好的地方。因為電影有畫面,有音樂,有男男女女的演員又哭又笑的,把他們用人生經(jīng)歷得來的感悟貢獻出來融入人物情節(jié)里來幫你想像,幫你接近現(xiàn)實。就好比《廊橋遺夢》,看書的話即將新婚的人看到的是出軌的中年男女——男小三女小三,我媽那一代的人看到的是情感在人生責(zé)任前面的無奈與杯具,我當(dāng)時一介小屁孩,就根本不理解這種站幾個晚上拍拍屁股走的事情有什么好那么懷念那么傷感的。但是看電影的就不一樣了,盡管我還是小屁孩,但Meryl Streep撥撥頭發(fā)然后在裙子上擦擦手,Clint Eastwood在餐桌的另一邊定定地望著,我也知道這兩個人——大人管他們當(dāng)時的情況叫做“相愛”。
電影是這樣一個如同某些人說弗洛伊德理論所提供的“虛假記憶”一樣混和了別人的和自己的記憶,夢境與現(xiàn)實,真相和謊言的地方。這是它美好的地方。雖然不知道為什么很多人以為我喜歡“有才華”的男生,但實際上我對男生的智商從來沒有要求,只求他們夠沉默而且夠執(zhí)著——這種人比較會對自己說的話負責(zé)。盡管社會主流似乎認定女生好像是得了斯德哥爾摩綜合癥似的喜歡被騙喜歡被虐,但身為M我卻不喜歡嘴巴太甜的人,甜言蜜語跟花言巧語是絕對意義上的同義詞,聽到一些太離譜的話會讓我覺得被當(dāng)成傻瓜。
而男生的確好像比較喜歡傻瓜。很早的時候,就有人預(yù)言我會變成剩女——當(dāng)然那時候還沒有“剩女”這個詞。我們拿自己40歲的人生來打賭。伊告訴我說男生的劇本里給女生安排了以下角色:
媽媽,這是男生對女人的第一印象。在她的懷抱里尋求溫暖、保護和依靠。也從反抗和叛逃中得到力量感,得到長大的喜悅。但是最終,仍然是會回去的。她勢必優(yōu)雅、美麗、聰明而且強大。
妻子,這是一個會得到一定程度的尊重——也即是值得騙的角色,愿意為一個人說一輩子有技術(shù)含量的謊也是件很累人的事。她要承擔(dān)他兒子的母親,和他母親的替代品的雙重角色,所以是個雙重的母親。要美麗,純潔,肯犧牲,能忍耐,舍得一切。因為母親的愛是絕對的,不求回報的,總是在家等著游子歸來的,所以妻子也要沒有自我,寬容大量,耐心地等著浪子回頭。
情人,滿足所有弗洛伊德認為被壓抑的人類欲望的任務(wù)就放在這個角色身上了。那些欲望之所以被壓抑是因為它不符合社會主流道德觀的要求,既然如此,那這個角色與妻子相反,是完全不被尊重的,也不值得被騙——這不是說她能聽到真話,只是對她說的謊要更少點技術(shù)含量,更不持久而已。選角的唯一要求是性感——“性感”跟“美麗”不是同一個意思,前者是指吃起來很好,后者是指看起來很好。
最后,初戀/女神。這兩個角色有時候會合一。這是一個承載著理想的角色,是以,是得不到的。至于她要具備什么樣的品質(zhì)完全取決于幻想者對女性有怎樣的理想。藝術(shù)家,或者自認為有過人才華的人,似乎會比較容易肖想一個在智力、才情、個性上都非同一般的征服對象。她們有的時候會被某些人稱為“我的muse”。
然后,我被問道會想要挑哪一個角色來演。我立刻回答說——如果是這樣,那我要演男主角。
從那個時候起,我確信自己是個攻。并且跟一個受打了非??尚Φ馁€。
回到電影的部分,其實用歌舞來分開真實和想象,又用剪輯將它們混合在一起是一個很好的idea,我相信——我認識——有人分不清“理想中的愛”與“真正的愛”,畢竟“愛”不是那么簡單的詞,它不僅只有“愛情”這一味,也不受社會道德甚至個人頭腦的控制,而它有時甚至可以跟欲望截然地分開。作為一個資深宅女,當(dāng)然我相信一切美好的創(chuàng)作都來自于“有愛”,是以看到有人同樣抱如是想,還引用(眾:喂喂,動詞用錯了吧!)我講過的臺詞,會很開心。Rob Marshall也不是不擅長處理“浮艷”的畫面,恰恰相反,他最大的長處似乎就是這個——燈光、場景、那些好像左岸在賣的二手明信片的黑白效果,那些仿佛古早招貼畫上的煙霧、羽毛、流蘇,盡管浮艷不是我的菜,不過他有自己的style,有自己的taste. Bravo!
問題在于,問題在于,這人明顯是個自戀狂!太自戀的男生無法正確地捕捉到女性的美,因為在他們眼里,異性只是獵物是戰(zhàn)利品是軍功章,他們只是不懂罷鳥。所以盡管這部片里美女如云,卻一個個魅力盡失。我們不如來對比一下Fran?ois Ozon的《八美圖》,同樣齊聚了代表法國各時期各風(fēng)格美女的電影,每一美都風(fēng)味獨特,各花入眼。這一部Nine卻絕對不是“九美圖”
擔(dān)綱“女神”這個角色的Nicole Kidman理應(yīng)體現(xiàn)的是靈性之美(男主明顯當(dāng)伊是自己靈魂之投射,世上的知己)。當(dāng)然演員本身有這種程度的美,而且電影開場第一個放給她的鏡頭就借鑒了那只讓我YY良久的mv or廣告——Nicole穿著一身薄紗,幾乎全裸地跑向鏡頭~~~這是我第一次看到她,當(dāng)下的反應(yīng)幾乎是跟第一次在louvre見到斷臂的Venus是一樣的。從那個時候起我就堅信如果說好萊塢有哪個女明星可以出演Venus的話,那將只得有一個人選——盡管Drew Barrymore從外形上更接近。但是,實際上,只有The hours讓我重溫了初見時的震撼感,而在余下的大部分電影里,這位具備了女神之一切條件的,至少在我眼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女人之一的,女星卻始終處在一種“機械娃娃”的狀態(tài)下。
由于NK的“很美但是難得有靈魂”之情況由來以久(我不覺得是她演技有問題,畢竟她也有閃光的時候,只是ms絕大部分的作品都處在鬼打墻的狀態(tài)),就很難講這是演員本人還是導(dǎo)演的問題??墒荘enélope Cruz就一定是導(dǎo)演的問題了。她是屬于個人認為“不美,但是很性感”的類型,我覺得是男人都多少肖想過與她春風(fēng)一度。與NK的冷艷相反,PC的每個毛孔都散發(fā)著熱情和荷爾蒙,Manolete的預(yù)告片里她一個模仿斗牛士甩斗篷的動作就魂魄予奪。這種難以抗拒的性吸引自然很適合“情人”這個角色,可是哭哭涕涕要生要死就難免消磨了那種渾然天成如烈馬一般的奔放魅力。那段好像什么巧克力/內(nèi)衣廣告似的演出無疑是低級趣味化了Cruz的魅力,這又是毀了一個美女。
順便bg一下,我是不知道男生和曾經(jīng)挖過自己墻角的人再見面會是如何心情。但我就以女生的立場來說,如果對方仍然同自己的ex在一起,自然是有些尷尬。但假如對方也已經(jīng)同自己的ex分手了,那也就沒什么了,也許還能聚在一起講講ex的壞話什么的。女人說變心就是真的變心了,過去既然無可留戀無需懷念,那自然也沒必要存著芥蒂,既然當(dāng)初出軌的那個是男人,女人又何苦為難女人——至少我個人是這樣以為的。所以跟前情敵同臺演戲應(yīng)該也沒什么吧。
Kate Hudson和Sophia Loren是純粹來打醬油的。
如果我是導(dǎo)演,要跪下來流著眼淚感謝Marion Cotillard和Fergie。只有這兩位,在一眾被毀的美女的中間,堅持了自己原來的樣貌,拯救了那么難看的歌舞(我必須得說,這部電影里大部分的歌都不好聽?。?。MC自從la m?me之后我就偏心她偏很大,連帶偏心她的現(xiàn)任男友,如果她肯跟我站的話,那我是會毫不猶豫往上撲的~~~她的美不在五官,不在氣質(zhì),全在于一種“愛”的感覺,無論是哪部電影,哪個角色,只要她出現(xiàn),都有一種浪漫的懷念的仿佛初戀的甜美感,多么多么動人的女人。而在這樣一個完全不解風(fēng)情的導(dǎo)演手下,在這樣一個幾乎沒有個性的妻子角色上,當(dāng)Take it all響起的時候,那雙眼睛仍然閃亮得如星星一樣讓人移不開目光,多么多么優(yōu)秀的演員——不過,我還是覺得她更適合法國電影的自然與自由。尤物啊,Cotillard,你是我心目中的尤物啊。
Fergie明顯的又胖了。不過在這部電影里,在她飾演的角色上,那是將將好的肉感,釋放出原始的力量與肉欲。Be Italian從編舞到演唱,大概是除了Take it all之外唯一讓人有記憶的一首了,而且我當(dāng)下還很賞臉地起了雞皮疙瘩。Fergie大概當(dāng)這是mv在拍,她的聲音配上她的身材,是全劇中唯一襯得起全紅+馬甲+網(wǎng)襪+吊襪帶的女人。看到這一幕的時候,我在想,這個社會如此病態(tài)地要求女人減肥應(yīng)該是瘋了,你看看Fergie多誘人~~~
這不是部糟糕的片子,如果站在男人的角度來看,應(yīng)該是訴說了很多人的困擾——有關(guān)于幻想中的愛和現(xiàn)實中的愛,有關(guān)于欲望與愛情,有關(guān)于理想中的美與真實的美,有關(guān)于愚蠢的客戶對自己事業(yè)的掣肘(casting那一出里producer堅持要一個明明完全沒有演技而且一看就智商很低的女演員很明顯是承載了導(dǎo)演本人的怨念的),有關(guān)于婚姻與自己脫韁的心。如果站在導(dǎo)演的角度來看,應(yīng)該也表達了很多人的煩惱——有關(guān)于靈感與虛榮,夢境與現(xiàn)實,追求與不得。但這也不是一部優(yōu)秀的作品,站在觀眾的角度來看,它有一個好的開頭,好的演員,好的構(gòu)想,只是完成的不盡如人意,舞步有些凌亂,歌聲有些俗耐,話說得有些表面,而且有太多的吊襪帶。
早就想看這部《九》。因為看過《八部半》,也因為它是部歌舞片。
聽說這部片子是為了向費里尼的《八部半》致敬,費里尼很謙虛地認為那部片子不能算一部完整的影片,只是半部,所以就取了這個名字。我初看時不是很明白,只是隱約覺得導(dǎo)演拍的是他自己,他好像被盛名所累,創(chuàng)作枯竭,分不清什么是創(chuàng)作,什么是生活。終日徘徊在自己的想象中,不能自拔。最后只能逃離現(xiàn)實。影片的故事很散,有點不知所云,卻在電影史上留下一段佳話。我不是很喜歡這種新浪潮電影,只有大師才能這樣隨心所欲。
丹尼爾-戴-劉易斯是天才。開始記住他的名字是因為喜歡伊莎貝拉-阿佳妮,他們之間有一段孽緣。后來才發(fā)現(xiàn),他就是那個身殘志堅的克里斯蒂-布朗、那個莫西干人、那個《看得見風(fēng)景的房間》里迂腐可笑的英國貴族,那個《純真年代》中深情款款卻為世俗所累的紳士。原來我已認識他了,認識了每一個不同的他。這次又是一個完全不同的角色,他從來不重復(fù)自己。
然后是那些女人們。
索菲亞羅蘭,那個不老的妖精。她的相貌和身材永遠停留在《卡桑德拉大橋》中。不管她用什么方法留住青春,為自己而留住美麗的女人永遠值得稱贊。只要她一出場就渾身是戲。
朱迪丹奇,大器晚成。到這個年紀(jì),很多女演員的角色很單一了。但這個老太太近幾年反而演了許多性格迥異的人物。從女王到平民,從溫婉的到強勢的,從優(yōu)雅的到市井的。沒有過多的化妝去改變她的容貌,她的身材也已發(fā)福如斯,但她總能精準(zhǔn)到位地把握任何角色,演誰象誰。誰說演戲就是吃青春飯的。
她在影片中的那段唱詞很有意思:
“Le cinema today is in crisis.
如今電影深處危機,
The directors are so existentialists.
導(dǎo)演都傾向存在主義
The movies are not worth their extrance prices, if no one sings a love song when he’s kissing
如果接吻時無人高唱愛之歌,那電影將無法值回票價
Love can’t be love without “l(fā)e song”.
沒有歌唱的愛情不能稱之為愛情,
A string, a clarinet,a saxophone,
一根弦、一個黑管、一個薩克斯
Take a lesson from this old Parisienne and the finest entertainment she has known.
讓老巴黎給你上一課,學(xué)學(xué)她最佳的娛樂。”
然后是一段整部影片中服裝最華美的舞蹈。(我就是很喜歡那種長長的駝毛扇子。)
人可以老,浪漫不變。和索菲亞羅蘭不老的容貌相比,她的心永遠年輕。
佩內(nèi)洛普克魯茲,對這個女人的褒獎,我已在另一篇影評中寫過。她會成為另一個索菲亞羅蘭的,性感美麗技不俗。她不斷地證明自己是一個實力派的演員。希望她在本次奧斯卡中好運。另外那段性感撩人的獨舞絕對是影片的一大亮點,舞蹈的難度很大,相當(dāng)考驗演員的各項技能。
馬里昂歌迪亞,看了她的《玫瑰人生》我都感動得不知如何寫影評了。我只能下載了影片的原聲大碟,一遍一遍地聽著。我已不想去區(qū)分誰是艾迪特?皮雅芙誰是演員本人。原來她這么高,這么漂亮。但她就是那個其貌不揚的“小麻雀”。好的角色成就一個演員,也會讓演員拘泥不前。她演的艾迪特?皮雅芙太完美,以至于后來的幾部片子都不能超越。這部片子就是這樣。在和以上三位演員的演技pk中,她只能算中規(guī)中矩,而且中規(guī)中矩得讓人感到失望。
當(dāng)然還有讓人更加失望的妮可基德曼。聽說演完這部片子,她就把合作了15年的經(jīng)紀(jì)人給炒了。她不該接這樣的角色,那就是個花瓶。導(dǎo)演的用心很明顯,給這么多名女人配戲的就得是個名女人,一個花瓶一樣的名女人。在影片里,她金色的頭發(fā)和金色的禮服在厚重的背景下顯得這么不真實。
凱特哈德森演得很一般,換誰來演都一樣的。當(dāng)然她還年輕,還有的是機會。
Stacy Ferguson,她是歌星,沒找到她的相關(guān)資料。她演的角色和《西西里的美麗傳說》中的莫妮卡-貝魯奇差不多。是小男孩心中永遠的初戀。戲份不多,那段群舞卻很精彩,野性張揚,有一股妖氣。
片中的舞蹈場面還是很棒的,但明星太多,大家都在“別苗頭”。把影片本身給比下去了。所以影片不是很成功的。
片中最大的幽默就是不斷地有人對Grido Contini導(dǎo)演說“I love your films,those early films”從記者到飯店的侍應(yīng)生到紅衣主教。呵呵,如果我有幸會遇到張藝謀或者陳凱歌我也會說“我很喜歡你的電影,那些早期的電影?!?/div>
3 ) My husband makes movies.
我們站在電影院門口,看著5張花花綠綠的海報,憑著直覺,連海報上的明星都沒有認全,我們決定看這個片子。
當(dāng)每一段歌舞響起的時候,就是人物的內(nèi)心獨白。歌舞對渲染人的內(nèi)心世界真的有很大的作用,同時又有一種亦真亦幻的效果。本來也是,很多時候,我們心理的想法很可能是現(xiàn)實的直接投射,但另一些時候,內(nèi)心的獨白是另外一個世界,將你和現(xiàn)實隔離開來。當(dāng)把你的想法唱出來的時候,是比直白的語言更加能打動人。
這是一臺女人戲,風(fēng)情萬種。我最喜歡的是主角的妻子,Marion Cotillard, 原來她是演《兩小無猜》的那位啊,她的角色最能打動我。在她唱的歌面前,我說什么都是蒼白的。這是她在戲中唱的關(guān)于他的丈夫的歌,里面包含了一切。
My husband makes movies.
To make them he lives a kind of dream
In which his actions aren't always
What they seem.
He may be on to some unique romantic
Theme.
Some men catch fish, some men tie
Flies,
Some earn their living baking bread.
My husband, he goes a little crazy
Making movies instead.
My husband spins fantasies,
He lives them, then gives them to you
All.
When he was working on the film on
Ancient Rome,
He made the slave girls take the
Gladiators home.
Some men buy stocks, some men punch
Clocks,
Some leap where others dare to tread.
My husband as author and director,
Makes up stories in his head.
Guido Contini, Luisa Contini,
Number one genius and number one fan,
Guido Contini, Luisa Contini,
Daughter of well-to-do Florentine
Clan,
Long ago, twenty years ago,
Once the names were Guido Contini,
Luisa Del Forno,
Actress with dreams and a life of her
Own,
Passionate, wild and in love on Livorno,
Singing with Guido all night on the
Phone.
Long ago, someone else ago, how he
Needs me so,
And he'll be the last to know it.
My husband makes movies.
To make them, he makes himself
Obsessed.
He goes for weeks on end without a
Bit of rest,
No other way can he achiev his level
Best.
Some men read books, some shine their
shoes,
Some retire early when they've seen
The evening news.
My husband only rarely comes to bed,
My husband makes movies instead,
My husband...makes movies...
4 ) 華麗的美國“樣板戲”
華麗的美國“樣板戲”
李泊巖
刊于2010年4月2日《假日100天》
先前一部美國歌舞電影《芝加哥》,受到廣泛喜歡,吃了甜頭的導(dǎo)演羅伯?馬歇爾又借來意大利導(dǎo)演費里尼的光環(huán),翻拍了費老的《八部半》,取名為《九》。與其說是《八部半》的翻拍版,不如說是百老匯歌舞劇《九》的電影版。因為,在1982年時,《八部半》曾改編成歌舞劇在百老匯演出,異常轟動,獲得當(dāng)年12項托尼獎提名,并最終贏得包括最佳音樂劇在內(nèi)的5項大獎。
借著成功前作的東風(fēng)之勢,善于排演歌舞片的羅伯?馬歇爾再次花了血本,八千萬美元的制作成本據(jù)說現(xiàn)在還沒有收得回來。難怪臺灣將此片翻譯成《華麗年代》、香港翻譯成《華麗后臺》。華麗的本身還不單單是美妙的歌舞場面,更在于華麗的演員陣容,丹尼爾?戴-劉易斯、佩內(nèi)洛普?克魯茲、瑪麗昂?歌迪亞、妮可?基德曼,真可謂是大名鼎鼎“華麗的后臺”。
往往認為歌舞片不該有個過于深刻的內(nèi)涵,因為深刻的內(nèi)涵會影響觀眾對于歌舞的視覺欣賞。但電影《九》還是有的,它深刻的內(nèi)涵就承蒙費利尼的《八部半》所賜。那是導(dǎo)演拍給導(dǎo)演看的電影。主人公奎多是一位聞名國際的意大利電影導(dǎo)演,他是個天才,追捧他的人到處都有,然而,眼下他正籌備他的第九部影片,他的前幾部作品都遭遇了票房慘敗,而對于這部新的電影,要拍什么?怎么拍?他一籌莫展。電影跟著奎多籌劃新電影而出入各種場合,也跟著他見識形色各異的女人,有他的太太、情婦、經(jīng)紀(jì)人以及他的夢中情人。這些女人的出場,引出一場場內(nèi)心獨白式的歌舞,唱詞是奎多的潛意識,更是他內(nèi)心糾結(jié)的告白。當(dāng)瑪麗昂?歌迪亞扮演的奎多的太太發(fā)現(xiàn)丈夫藏匿情人之后,唱出了“不要愛上藝術(shù)家,他們永遠抓不住”的時候,這無疑是對導(dǎo)演自身的嘲諷,運用歌舞的形式,幽默諷刺的效果更加突出?!毒拧纷鳛橐魳穭「木幍碾娪埃梢宰龅焦适滦赃@么強,并且有深刻的內(nèi)涵已經(jīng)很不容易;但是成也蕭何敗也蕭何,既然音樂和歌舞也是重頭戲,那么故事的過于深刻便很容易搶了風(fēng)頭。
用歌舞表現(xiàn)內(nèi)心,這是歌舞片的優(yōu)勢。20世紀(jì)20年代美國華納公司攝制《四十二號街》后,西方歌舞片曾風(fēng)靡一時,但后來歌舞片的優(yōu)勢不及舞臺表演,不管百老匯多么興盛,美國的歌舞片總是沒有發(fā)展起來。直到70年代進入新好萊塢,歌舞片才從百老匯那里重新找回了它的靈感,《納西維爾》《紐約紐約》《所有的爵士樂》等一大批佳片問世。但是隨后,人們慢慢又不再關(guān)注歌舞片了,覺得早已過時。直到《紅磨坊》獲得了2001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時,人們又開始關(guān)注歌舞片了。接下來,丹麥著名導(dǎo)演拉斯特?馮?特里爾執(zhí)導(dǎo)的,包括美國在內(nèi)的11國合拍歌舞片《黑暗中的舞者》,一舉贏得金棕櫚大獎。2003年的《芝加哥》最終贏得了奧斯卡的垂青。
美國人向來喜歡熱熱鬧鬧的文藝作品,百老匯的歌舞表演夜夜上演。美國的歌舞片會不會再次被人厭倦呢?模式化的制作以及表演,在電影《九》上映后,已經(jīng)反映平平,當(dāng)歌舞片一部一部地拍下去,是否將要成了華麗的美國“樣板戲”呢?《九》的票房并不佳,那么下一部,要拍些什么呢?怎么拍呢?不管是奎多還是羅伯?馬歇爾,都會遇到這事兒的。
5 ) 一個意大利導(dǎo)演的YY
和朋友吃飯,吃完了沒計劃,于是就心血來潮去看電影。
Nine正好上映,相對門口排隊的Avatar,Nine的放映廳空空蕩蕩。
我對這個片子一無所知,朋友還神秘兮兮的解釋說這個是講8個機器人的科幻故事。
結(jié)果,竟然是一部小資到不能再小資的歌舞文藝片。
關(guān)于這個片子我想說的好多,看來只能用羅列的方式紀(jì)錄了。
1. 我一直好奇這個片子的預(yù)算。
Dainel Day-Lewis和7個大名鼎鼎的一線女演員,到底是什么樣的陣容?
最出彩的女演員無疑是導(dǎo)演的妻子Marion Cotillard,她的兩段歌舞劇表演非常驚人。
一段是作為妻子對丈夫的深情獨唱,宛如Audrey Hepburn的高貴扮相。
一段是片尾大膽熱辣的脫衣舞,表達作為一個妻子的憤怒和不滿。
還有Penelope Cruz的演出也很精彩,開場的一段艷舞的表演看的人熱血沸騰。
Penelope很好的演繹了一個有胸部沒頭腦的花瓶情人。
再者我要把掌聲留給Black eyed peas的主唱Fergie詮釋的受歧視的意大利脫衣舞女。
她畢竟是唱歌出身的,片中的一段在沙灘上的鈴鼓舞幾乎是留給我印象最深刻的。
中規(guī)中矩的表演可能要算是Judi Dench和Sophia Loren。
這兩位老牌演員的演技當(dāng)然是毋庸置疑的,不過這個片子最好的鏡頭當(dāng)然不是留給她們的。
Sophia這位意大利國寶級演員頂著70多歲的高齡,能有這樣的表演我還是很感動的。
如果說Nicole Kidman和Kate Hudson的表演平淡無奇其實也有點不公平。
Nicole幾乎可以說是本色演出,40歲的一個大美女,只要站在那里淺淺的微笑就已經(jīng)是片中的muse了。
而Kate,導(dǎo)演希望她的角色就是一個socialized的美國式女生,這點至少她做到了。
2. Rob Marshall之前拍了Chichago,歌舞片如出一轍。
不過沒想到他居然還是藝妓回憶錄的導(dǎo)演,他的片子都很唯美。
至少這幾部我都很喜歡。
3. 之所以說這個是一個意大利導(dǎo)演的YY,是因為整個片子都建立在導(dǎo)演和7個女人之間的周旋。
生活中的風(fēng)花雪月,社交禮儀在導(dǎo)演的心里都幻化為一場又一場的歌舞。
我很喜歡片子中的幾個片斷。
之一,Daniel給他的情婦Penelope化了妖媚的妝容, 要求她裹著床單假裝走錯房間的妓女。
之二,Daniel新片的casting,他給新的女演員放下了盤著的頭發(fā),
這個微小的動作和說過的話仿佛就是他在遇到他的妻子那一刻的倒帶。
Marion在流著淚看完casting之后對自己的丈夫說:
Thank you reminding me I am not so special。
看來男人無意之下的傷人威力真的不是蓋的。
4. 鏡頭里的意大利海岸線很漂亮,意大利人民的生活真開放和自由。
歌舞都很好看好聽,做好萊塢的女明星真不容易。
要身材有身材,要臉蛋有臉蛋,還要能演能跳能唱,十八班武藝樣樣精通。
最后,干了一件最最丟臉的事情,在電影院里被別人噓。
原因是左邊朋友說那8個機器人呢?怎么變成歌舞文藝片啦。
右邊的朋友搞笑道,情色橋段不錯,要回家試驗一下臺詞 I will wait for you with my legs open。
不過,我還是認真看完這個片子,很是喜歡,假裝一下文藝女青年吧。
它帶給我的心靈震撼比Avatar來的猛烈。
6 ) These women,who come off their pedestals for a kiss.
These women,who come off their pedestals for a kiss.
They’re just fantasies.
看這部片的預(yù)告源于某本時尚雜志對這七位佳人的合照。尤物們身著靚麗,搔首擺態(tài),好不吸人眼光。又一時驚奇小佩和妮可竟能相安無事于一部影片演出,可見影后們對職業(yè)道路的看待與導(dǎo)演功力之強??戳T方知兩人在影片中無謂交集,各自淋漓飆演戲份,也算是專業(yè)級的一場比較。
卡斯陣容先放一邊不顧,此劇情原來是對意大利電影大師費里尼的自傳電影《八部半》,新一輪歌舞翻拍。加上1982年百老匯的同名歌舞劇改編,火力超強。
導(dǎo)演之前的佳作《芝加哥》的拉片作業(yè),還依舊存在我的文檔之中。而這次更是把故事和歌舞交融與女性心中唱白之下,比起之前純歌舞劇化的電影行板,這剪輯的蒙太奇轉(zhuǎn)化還是多過幾分創(chuàng)意與思考,感情流動越發(fā)自然真切,不僅僅只是一場作秀的華麗演出。
光線與場景布置,依然讓我贊嘆于導(dǎo)演rob的敏銳感觸。這次無論是舞臺表現(xiàn)或搭臺式現(xiàn)場,技巧性地渲染方式不比《芝》遜色多少。前沿物流動性拍攝,窗門格式化背景,旋轉(zhuǎn)樓梯上人物心理展現(xiàn),氤氳燈光下的意大利石塊小巷。細節(jié)處處凝結(jié)出間于歌舞和故事合體片的式樣。
片名又稱《華麗年代》,不知想與Lewis曾演出的《純真年代》有幾分關(guān)聯(lián)。但操起一口意大利式英語的Daniel Day Lewis,這次擔(dān)起扮演主角導(dǎo)演的重任,也不算是重碼壓身,拿捏起來是自信加自如。
幾處側(cè)臉逆光,胡子拉碴深吸一口煙的瘦削模樣,輪廓鮮明服裝。眼中的他還是擅長扮演這滄桑憂郁的角兒。雖在年華中逝去幾分當(dāng)年的俊俏,但越發(fā)貼切意大利男士的乖張。只可惜身上那隱藏不住的好萊塢氣息,缺少些人物內(nèi)心抓取的力量,流于表面印象。
開片不久就出現(xiàn)的七位女性舞臺亮相,與《芝加哥》中獄女一一邊唱邊跳,吐出苦水的情節(jié)有異曲同工之妙。但估計導(dǎo)演在播放前已想好看此片觀眾的男女比例失調(diào),因此下決心狠討女性歡愉,持走摸索內(nèi)心小道。把一個男人和七個女人的故事,集中注意力表現(xiàn)與女性身上。
Penélope Cruz演小三到底有多好,見仁見智。但我想在現(xiàn)實生活中有所經(jīng)歷,演起來必然駕輕就熟許多。奧斯卡配角的殊榮頒發(fā),肯定其演技更佳。那一段身披蕾絲吊襪,精致曲線搭著多年舞蹈底子的氣質(zhì)彌散,她無疑就是一朵撩人之花呀。然而筆者更喜其如《巴塞羅那》中那般瀟灑,而不是這般受氣慌張模樣。
Nicole的好嗓子,或許是配上些安靜的旋律才聽得出質(zhì)感煥發(fā)。不象《紅磨坊》里,光那些鉆石就讓我雙眼花花??上П酒挥矀?,劇情設(shè)置的細碎化,讓其留下的諸多印象只剩下那點雷同她為香奈兒五號拍攝廣告的黑白鏡頭。但不得不說,那段與Lewis的散步談話,吉它撥弦奏起和著她游絲般穿入的說話,喘息,還是很讓人闌珊動情的。
她說:These muses they fall in love with the man? ......I ‘d rather be the man.
她唱:In a very unusual way,one time I needed you.
In a very unusual way,you were my friend.
Maybe it lasted a day,maybe it lasted an hour.
But somehow it will never end……
You’ve made me whole.
若讓我起身鼓掌的話,那就只能送給Marion Cotillard她了。酷似赫本的扮相讓其蛻去在《兩小無猜》中看到的少女爛漫壞樣。而這次她冷峻表情下的隱忍目光,還是很有些攝人心魄的能量。挑起的眉梢,似笑而哭的表情,撫摩自己的臉龐,眼眶中打轉(zhuǎn)的淚水,演技了得。導(dǎo)演偏愛讓其故事最為完整,理所應(yīng)當(dāng)。
Thank you,thank you for reminding me I’m not special.
You don’t even see what you do,do you?
Even the moments I think are ours,it’s just you working to get what you want..
Marion Cotillar一邊說著,鼓點的前奏開始敲擊作響。張弛有度,情緒逼人。
從"女性氣質(zhì)"角度來思考導(dǎo)演的創(chuàng)作理念,這些女性細膩而溫潤的獨白演繹,一次次把觀眾敏感內(nèi)心推向情緒渲染高潮。如同身處于圍繞男性身旁失去自我存在意義的火花點。一旦到演唱的時刻,卻推翻固有的柔弱形態(tài),化作強有力的掙脫之鳥。
綜合技術(shù)考量,筆者從女性視角認為算為rob一部新的佳作。其中人物爆發(fā)出的女性隱忍力量,若不自我深思考量,如何獲取新的力量。
華麗麗的,很費心思,我給四星很喜歡
比Chicago差了不止一截。。。Marion最出彩。
可能是喜歡歌舞片的緣故,我覺得這片子拍得很棒啊……除了部分故事敘述有些單薄和極少的歌曲沒有唱到位以外,還有就是要忘記《八部半》
我會張開雙腿在這兒等你!
大牌聯(lián)手都不能挽救這部電影...1Daniel流于表面,2眾女星的表演還欠缺3每段和每段的銜接不夠完美4缺少新意太老套...每個演員都是疲態(tài)的感覺缺少了應(yīng)有的熱情,燈光,臺詞.歌舞讓人回看到很多大酒店和芝加哥的影子,倚老賣老不重要,但不要買的不倫不類...很失望甚至ost都平平
有的時候,九并不是個吉利的數(shù)字。
歌舞段落真是相當(dāng)精彩,相比之下故事的確有點薄,還好有演員的賣力演出,雖然基本上都在延續(xù)套路:小妖精佩尼羅普,小甜心凱特,女神妮可,賢惠妻子瑪麗昂以及神經(jīng)質(zhì)文藝男劉易斯。服化道都很精致,歌舞段落的表演是最出彩的地方,四星全給制作。不明白為啥非要演員說一口意大利腔的英語呢?
改編自八部半, 喜歡黑白與彩色穿插運用的手法, 菲姬的沙子舞很贊,原來佩內(nèi)洛普可以這么性感,妮可是女神啊
無聊地星座分配一下:Daniel雙子/ Marion Cotillard巨蟹 / Penélope Cruz雙魚 / Judi Dench金牛or魔羯 / Nicole Kidman水瓶 / Kate Hudson獅子 / Sophia Loren魔羯or金牛 / Ferg天蝎
我超喜歡沙灘女人唱的那首!??!
最好不要和《八部半》作半點對比。
在我印象中,Daniel Day-Lewis向來是選片極謹慎的…怎么就這樣了呢…
就像個胸大無腦的女人。
歌舞美艷得絕了。
回顧了一遍八部半,也就只是情節(jié)了。歌曲太好聽了,演員太美了,場景太華麗了,享受,僅此而已
糟蹋材料,八部半招你惹你了,導(dǎo)演請你無限親吻歌迪亞腳趾吧
被Fergie的歌聲和Marion的表演打動,深深的。被Nicole展現(xiàn)的性格打動。被索菲亞 羅蘭的出場震撼,其它都只是過眼云煙。相比之下Hudson同學(xué)杯具了。
越來越喜歡Marion Cotillard
我覺得還行,盡管大家都是差
八部半之色情速食版,但為什么從頭到尾看得我直想哭...正宮娘娘的哀怨口兒,Penelope的小騷勁兒,Nicole難掩的老態(tài),無不罩著一層明日黃花的憂愁;還有我必須時刻阻止自己把戴劉易斯當(dāng)成Fellini.....你只當(dāng)自己是一時語塞,殊不知黃金時代已不復(fù)在,再用力都是枉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