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I will wait for you, forever
等待 讓我想起一句話:“永遠到底有多遠” 繼而 讓我想起《The legend of Fall》(《燃情歲月》)。其實 等待并不是這部電影的主題 但是 卻讓影片中荒涼的西部更荒涼 讓金色表層下的悲愴更悲愴。
“有些人能清楚聽見自己心靈的聲音,并按這個聲音生活 這樣的人 不是瘋了 就是成了傳說?!蔽阌怪靡? Tristan成了傳說。但是 愛上這個傳說的Susan 終究沒能逃過致命的劫數(shù)。作為觀眾 我們會詬病 會指責 她的未能堅持。那是因為 我們忘記了 同susan一樣 我們都是不能堅定地追隨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生活的俗子。要有多強硬的心 才可以支撐著獨自將歲月慢慢看老。
"I will wait for you, forever"
2 ) 《燃情歲月》有哪些精彩的細節(jié)?
蘇珊娜,一下火車,電影給了老大眼神特寫,艾爾弗萊德一見鐘情,之后半途遇見老二特里斯坦,蘇珊娜遠遠的看著特里斯坦騎馬走來,內(nèi)心已經(jīng)觸動,特里斯坦看見蘇珊娜,一時間看呆了。
塞繆爾從出場就在談論戰(zhàn)爭,于是其走向戰(zhàn)場不可避免,但塞繆爾性子柔弱,沒有自信,(打網(wǎng)球時征求二哥的意見可以看出),其從小總是被哥哥們照顧,相比于保家愛國,其上戰(zhàn)場更多是為了證明自己,(兩個細節(jié),一是出發(fā)前對父親說要帶著榮耀歸來,二是戰(zhàn)爭中寫信說總是被哥哥們保護沒有立功機會,暗示他后邊會尋找機會立功),艾爾弗萊德因為正義感參加戰(zhàn)爭,特里斯坦則是承諾了蘇珊娜去保護塞繆爾而去了戰(zhàn)場。
戰(zhàn)場上,特里斯坦總是離開自己隊伍去塞繆爾身邊保護他,在塞繆爾沖鋒受傷后壓住他不允許他繼續(xù)沖鋒。塞繆爾的工作是翻譯,可是如前文所講,他天真,又立功心切,趁哥哥們不注意,自告奮勇去前線偵查,特里斯坦努力營救,終究晚了一步,塞繆爾被毒氣傷了眼睛,跌跌撞撞被鐵荊棘纏繞,他聽到了特里斯坦的聲音,激動地等待被救,卻等來了掃射,特里斯坦緊緊抱住死去的塞繆爾,之后按照印第安的儀式,為了釋放塞繆爾的靈魂,剖出了他的心臟,這一刻他詛咒上帝,顯示出內(nèi)心極度的矛盾與痛苦,這一刻也成為他永遠的夢靨(三次崩潰,一是馬上的報復,二是救牛犢場景,三是流浪中土著取出心臟特寫,之后被人壓住場景)。特里斯坦心如死灰,麻木的進行復仇。戰(zhàn)爭結(jié)束了,特里斯坦還不能釋懷,手足死去是一方面,更多的,是自己沒能完成承諾,回去不知如何面對蘇珊娜,他沒有立即回去,在大海上繼續(xù)麻痹了一段時間。
特里斯坦心情沉重的回家了,在塞繆爾墓前悲痛哭泣,蘇珊娜抱住了他,之后倆人迅速走到一起。老大艾爾弗萊德與特里斯坦吵架,暗指特里斯坦殺死了塞繆爾,特里斯坦被觸及底線,稱只原諒這一次,而這被人冤枉的感覺一直始終壓在特里斯坦心頭。在砍柴時,他問父親,他沒能救塞繆爾,是否就是罪,父親否認,但特里斯坦不能放下。之后救牛犢,同樣的鐵荊棘,同樣被纏繞,他撕扯鐵荊棘,卻解不開,為了減輕牛犢痛苦,只能將鐵荊棘纏在牛犢脖子上將牛犢拉傷拉死,再補上一槍,這一幕被蘇珊娜看到,隨后的湖邊洗澡,特里斯坦目光呆滯,神情恍惚,顯然又想起了塞繆爾死時悲痛的一幕,特里斯坦天生高傲要強,這種無可奈何被現(xiàn)實打敗,想救人卻不能的情緒令他痛苦。身后蘇珊娜說仍然愛他,暗指她認為是特里斯坦像殺牛犢一樣,在塞繆爾危難時沒有拯救而是殺死了他,但她仍然愛他,(此處奠定了蘇珊娜對特里斯坦的愛是建立于罪惡之上的)。特里斯坦內(nèi)心糾結(jié)狂暴,始終壓不下這種痛苦,(三次,在草原縱馬那次,以及酒館喝酒一次,床上敏感對蘇珊娜拔刀一次),終于,他只能選擇離開。特里斯坦為什么不解釋?首先,這種事情建立于深層次的信任,言語的解釋沒有用的,而且,特里斯坦內(nèi)心高傲,性格決定他不會向人解釋。
在外流浪幾年,他始終消沉,用捕獵麻痹心靈,釋放痛苦。他覺得自己廢了,寫信讓蘇珊娜當自己死了。同時艾爾弗萊德不顧父親反對,去當國會議員,把特里斯坦的信給父親時,說特里斯坦已經(jīng)拋棄了蘇珊娜和父親,之后,父親一時間失去了艾爾弗萊德,又失去了最愛的特里斯坦,一夜白頭。(此處父親為什么罵了蘇珊娜一句?是因為覺得是蘇珊娜帶來了整個家庭的破裂么?)(此處還有個細節(jié),艾爾弗萊德又提起特里斯坦殺死塞繆爾的事,父親很生氣,但沒有以特里斯坦的品德辯護,而是說塞繆爾上戰(zhàn)場就要死,把塞繆爾的死歸結(jié)于戰(zhàn)爭,歸結(jié)于政府,此時說明父親正式與政府一方?jīng)Q裂,也與艾爾弗萊德決裂,還說明,父親內(nèi)心也認為是特里斯坦殺死了塞繆爾,此時辯護,更多的是對特里斯坦開罪)。
特里斯坦陽光的歸來,顯然他已經(jīng)釋懷,克服了內(nèi)心的障礙,但一切已物是人非。他去艾爾弗萊德宅子里見到了蘇珊娜,蘇珊娜歸還首飾,他要她留下,通過這番試探,他們知道,彼此之間仍然很愛,但終究沒有捅破窗戶紙(真愛受到了世俗禮法的約束)。特里斯坦與伊麗莎白結(jié)婚、生子,內(nèi)心平靜。為了與政府作對,他們做起了販酒生意。
在慶典上的會面,雙方望見,四個人都很意外,短暫的沉默后,特里斯坦一臉笑容向艾爾弗萊德打招呼(說明特里斯坦已經(jīng)放下了),伊麗莎白則向蘇珊娜示好(伊麗莎白很寬容,偉大?。?。蘇珊娜與小塞繆爾對話,在談到塞繆爾的死時,艾爾弗萊德看了特里斯坦一眼,(不言自明)?;丶业穆飞?,警察誤傷伊麗莎白,特里斯坦怒打開槍者,之后艾爾弗萊德講特里斯坦要受到關押30天的懲罰,而開槍者僅僅是警告,始作俑者柯氏兄弟沒有懲罰,特里斯坦說要考慮一下,其實已經(jīng)決定了一定會去報復。(為什么伊麗莎白會死去?其實這種命運不可避免,特里斯坦天生好斗,從小到大總是在挑戰(zhàn),挑戰(zhàn)熊、馴服馬,現(xiàn)在是挑戰(zhàn)政府,即使現(xiàn)在不出事,以后日子很長,總會有后果產(chǎn)生,伊麗莎白意外死去已經(jīng)是最溫柔的結(jié)果。)
蘇珊娜去探監(jiān),痛哭中表露心意,同時承認了自己的邪惡思想,內(nèi)心希望塞繆爾、伊麗莎白死去,特里斯坦安慰她,(緊緊抱住的那一刻,多希望兩人重新在一起,但兩個尸體隔在中間,兩人的內(nèi)心都充滿痛苦,注定不會幸福),但清楚自己即將報復,不能承諾什么,讓她回到艾爾弗萊德身邊。出了監(jiān)獄,特里斯坦謀劃跟蹤,殺死了開槍者和始作俑者。蘇珊娜深夜眼淚橫流,為自己的罪惡而痛苦,不久便開槍自殺。(為什么先割頭發(fā)?情節(jié)設定更有層次、跌宕吧,對觀眾情緒更有沖擊,觀眾以為剪完頭發(fā)就算明志了,卻還有自殺)。
特里斯坦準備出走,臨行前與父親談話,又說起了塞繆爾的死,語氣平靜豁達的多。出門被人包圍,父親開門出來,問怎么了,父親當然明白怎么回事,其經(jīng)驗豐富得多,他感到兒子將被殺,出門那一刻淚水滑下,不動聲色出來,一聲“駕”,使馬嘶鳴,吸引別人注意力,同時開槍射殺,最后一槍由艾爾弗萊德補刀,這一次,艾爾弗萊德終于與整個家庭得到和解。
現(xiàn)在談談艾爾弗萊德的性格,艾爾弗萊德固然世故,可是對于人情,總是缺少真摯,對特里斯坦如此,對父親也是如此(當議員的事上沒有聽從父親意見),他不是壞人,可是不是真誠的人。從小時候,特里斯坦挑戰(zhàn)熊得到榮耀,電影對艾爾弗萊德眼神特寫,艾爾弗萊德是羨慕與嫉妒的,在得知蘇珊娜與特里斯坦在一起時,他質(zhì)問特里斯坦,你愛不愛她,還是僅僅只是為了羞辱我,說明他只以為特里斯坦在羞辱他,內(nèi)心里一直把特里斯坦作為卑鄙的對手。在特里斯坦痛苦的來信說讓蘇珊娜另嫁,艾爾弗萊德說他一直都很狂放的。在他眼里,特里斯坦是野性的,不負責任的,輕佻的。艾爾弗萊德是世俗的,而他也代表了世俗的看法,他看不慣特里斯坦,世俗也看不慣,他與父親的脫離統(tǒng)治理念破裂,同樣也是世俗與其理念破裂。在蘇珊娜墓前,他說特里斯坦不遵守規(guī)則,卻總是得到寵愛,特里斯坦是不遵守規(guī)則,可是尊重內(nèi)心,他其實單純,忠誠,他對于所愛,是真誠的,是刻骨的。
3 ) 那個倔強的小女孩 Isabel
在Isabel被亂槍無意射中的那一刻,我真的震驚了,和Tristan一起。
看到豆瓣上很多人認為Susannah是Trista的摯愛,但我不這樣認為。如果說Susannah來到Trista的生活中后找到了自己本性,那么Isabel則是天生就這么倔強,這般狂野,這般自由。他渾身散發(fā)出來的野性氣質(zhì)吸引著Trista。 當她13歲的時候,她就知道她將會成為Trista的女人,因為他知道,他們身上都流著印第安人的血脈。雖然那個時候人們只覺得這是孩子話,笑笑便了之。
以前Trista只把她當做小妹妹,小Isabel,但是她在他不注意的時候滿滿的成熟了,像個鮮嫩的水蜜桃。Trista把那枚戒指交給Isabel的時候,在我看來那就是他們之間的承諾。只有小Isable才配得起狂放不羈的Trista,只有在Isabel身邊Trista才能找到內(nèi)心的平靜。無論什么時候Isabel都是仰著頭,不依賴任何人。包括Trista離家出走的時候,她也沒有在Trista面前流一滴眼淚,只是在Trista策馬揚鞭的時候,默默地在后面飛奔,流淚……
多么好的婚禮,Isable穿著潔白的禮服,和她的男人結(jié)婚,即使是這個時候,她也是仰著頭。獨立,是她的氣質(zhì)!Trista本就不適合像Susannah那樣的女人,她的感情太豐富,不夠單純!這也是為什么Trista和Isabel閃電組建家庭的原因,因為單純的Isable讓他的內(nèi)心獲得了平靜和自由!這是另一種自由,這是感情上的自由!
我看到Isabel走到Susanah的面前問候,這不是炫耀,這是自信,就像13歲的時候一樣沒有改變!接下來的事情本來應該更幸福,更美滿…… 我想就此停住,記住最美好的時光吧
4 ) 愛比死更痛--寫給蘇珊娜
現(xiàn)在說起來,94年上映的《秋日傳奇》也算是一部老片了。我看得不算早,在六七年前才看了這部好友推薦的片子,那時候她喜歡布拉德·皮特,我也是,而且對于雪山下天蒼蒼野茫茫的牧場頗為心馳神往。因為早知情節(jié)的脈絡,所以并不覺得故事有多震撼或惆悵傷感。如同一個影評所說:“是一部精彩的電影,但說不上經(jīng)典?!?br>
倒是記住了片中的一句話。
皮特飾演的崔斯汀要離開她去遠方時,蘇珊娜對他說:“I’ll wait for you, forever?!睌?shù)年后兩人重逢,她已成為崔斯汀哥哥阿弗萊德的妻子,含著淚對他說:Forever turned to be too long。中文更有韻味:永遠實在太遠了。
電影刻畫了諸多感情,而我只想講講蘇珊娜的愛情,因為昨日重溫這部電影,才真正為了這個人物而唏噓感慨。
崔斯汀兄弟三人,大哥阿弗萊德,三弟薩繆。蘇珊娜本來是薩繆的未婚妻,隨他來到草原后,被崔斯汀所吸引。一戰(zhàn)爆發(fā),薩繆執(zhí)意參戰(zhàn)。無力阻止他的蘇珊娜伏在崔斯汀肩頭哭泣,兩人彼此凝望,都感覺到對方的吸引。很好萊塢的橋段吧,如果薩繆沒有上戰(zhàn)場,那么這一幕或許將發(fā)乎情而止于理,蘇珊娜和他就能蒂結(jié)連理百年好合。畢竟蘇珊娜和崔斯汀之間那互有好感的情愫,她的心動與思慕,都還沒有成為盤根錯節(jié)的心結(jié)。
然而薩繆被鐵絲網(wǎng)纏住,死在德國人的槍彈下,就在崔斯汀的面前。崔斯汀用印第安的方式留下了弟弟的心臟,殺入德軍陣地為他復仇。退伍后他選擇出海數(shù)月,然后才回到熟悉的家鄉(xiāng)。那種無能為力的傷痛和自責,卻如同心魔一樣纏住他。
崔斯汀和蘇珊娜重逢,在薩繆的墓前擁抱著痛哭,而此前隱忍的感情也再沒有阻礙而迸發(fā)出來。同樣愛著蘇珊娜的阿弗萊德無法接受這種傷心和羞辱,憤而離家。之后那一段時光,大概是蘇珊娜生命中最為燦爛而快樂的日子吧。然而這種快樂如同在懸崖上走鋼索,隨時可能自高空中跌落。薩繆的死始終是籠罩著二人生活的陰影,不被提起,但也無法躲避。
牧場的一頭牛犢被鐵絲網(wǎng)纏住,崔斯汀趕去救助。牛犢在掙扎中窒息死亡的一幕,一定深深地刺痛了他,心中最深處的夢魘又復活了,那種失去親兄弟又束手無策地苦痛折磨著他,令他最終選擇去遙遠的地方自我放逐。有人說他是懦夫,也有人說這是“聽從自己內(nèi)心的聲音”,但這其實是一種很自然而然的選擇。崔斯汀是一個傲氣而自我的人,他必然憎恨這種不能掌控命運的感覺,也因此憎恨自己的無能為力。留在家鄉(xiāng)熟悉的環(huán)境,身邊的愛人曾是弟弟的未婚妻,一切的舊事如影隨形。于是他選擇離開,無論是去非洲還是遙遠的新幾內(nèi)亞,是冒險還是放蕩,他只是要做從未做過的事,去從未到達過的陌生環(huán)境,用一切新鮮和刺激來幫助自己遠離過去,仿佛這樣就能重新獲得新生。
他只是要遠離自己。
蘇珊娜,她所有的悲哀都源于,她屬于崔斯汀的過去,屬于他極力想要忘記想要擺脫的那一段過去。
好久沒有音訊的崔斯汀給蘇珊娜寫了一封信,信中說:“All we had is dead. As I am dead. Marry another.”
我們曾有的一切都死了。
因為我死了。
嫁給別人吧。
蘇珊娜痛哭,并且真的不久后就嫁給了崔斯汀的哥哥,阿弗萊德。
在我最初看這部電影的時候,心中大概還是存了少年人的心高氣傲,覺得蘇珊娜此舉過于草率,沒等到塵埃落定那一天,沒當著他的面問個清楚明白,怎么就甘心放棄等待呢?
然而現(xiàn)在大約是我老了一些,沒有當初的銳氣,也看多了生活中的已失去和求不得,不僅理解了蘇珊娜的決定,更看到她這份悲劇感情后無可奈何的宿命感。
蘇珊娜父母早逝,她是經(jīng)歷了太多失去的人。其實即使和崔斯汀在一起時,她對自己是否能真正擁有他也充滿了懷疑吧。崔斯汀從沒有像阿弗萊德或者薩繆一樣用言語表述過自己的感情,雖然相處時戀人之間不會懷疑對方的真心,然而在離開后卻連一絲回憶和慰藉都沒有。崔斯汀說或許只去數(shù)月,然而此去經(jīng)年,蘇珊娜在等待中定然會反復揣摩心上人的心意,揣度自己在他心中的分量,衡量自己存在于他生命中的價值。支撐她的等待的,也唯有愛而已。而她的深情表白,她說自己愛他,問如果此時自己懷孕了他會不會留下,都無法挽留崔斯汀的腳步。她的痛苦不僅來于愛人的遠走,還有自己最深厚的愛在他面前微不足道、無能為力。
這和崔斯汀失去兄弟的心情相似。
人很怕懷疑自己,否定自己。
那封信,那封讓我想要咬文嚼字的信,里面說:As I am dead。
有人翻譯成,就當我死了。我總覺得這句中文語氣不夠精準,不如說“我已經(jīng)死了”。崔斯汀不只是對蘇珊娜說,就當我死了。在他心里,在自我放逐的那些年月里,當年的那個崔斯汀的確不在了,那個和過去有著一切糾葛的崔斯汀已經(jīng)死了,留在世上一具軀殼。
蘇珊娜不再等了,不是因為她一定要去依賴誰而生活;而是她認為自己永遠失去了崔斯汀,她也無法面對過去的自己,嫁給別人,其實是作別過往的一切。
這和崔斯汀遠走他鄉(xiāng)一樣,是一種逃避。只不過她選擇的,是心靈的異鄉(xiāng)。
他在幾年后重歸故里,多少有些倦鳥知返的味道,而且舊日創(chuàng)傷隨著時間的流逝終于逐漸撫平。他依然記得蘇珊娜,還帶了給她的禮物。說起來有些諷刺,是他寫了信讓蘇珊娜另嫁他人,憑什么還指望若干年后仍然能在自己家中見到她呢?
如果他就此真的放逐自己到世界盡頭了,再也不出現(xiàn)在蘇珊娜的面前,或許她想起他偶爾有些惆悵失神,但再不會有刻骨銘心的痛。然而崔斯汀不僅回來了,還很快就娶了鄰家小妹小伊莎貝爾。
有人評論說,伊莎貝爾一直在執(zhí)著地等待崔斯汀,她才是最堅定的,她的帶了些野性的個性才最適合崔斯汀,她才令他得到了平靜安寧的生活。
我不能認同這樣的觀點。
相愛不僅需要勇氣,也需要一些運氣。
小伊莎貝爾能夠成為崔斯汀的妻子,很大程度源于她年輕。她沒有真正等待崔斯汀,只是恰好在他返回的時候,適時地長大了。她沒有介入那段讓崔斯汀痛苦不已的回憶中,她不需要像蘇珊娜一樣安慰痛哭不已又在夜里被噩夢驚醒的崔斯汀,她的簡單與美好,源于崔斯汀已經(jīng)將那段苦難與掙扎的涅磐歷程留給了蘇珊娜。
所以對于這二人的結(jié)合,我是替蘇珊娜心懷怨懟的。
一個少女,從十四歲到十九歲等一個男人,只能算情竇初開的堅持,充滿著幻想與希望;這是一種沒有多少成本的等待。
而一個女人,從她二十幾歲到三十歲的等待,擁有過的美好全部破碎,卻只能看到傷心與絕望;她的等待與付出,是用自己一生的幸福做為賭注。
小伊莎貝爾只是幸運的,遇到了已經(jīng)返航的崔斯汀。再不羈的浪子,經(jīng)歷了風雨波折后,也會開始渴望家庭的溫暖與平靜。
最折磨蘇珊娜的,莫過于在集市上看到崔斯汀一家四口,他把兒子架在肩頭,說他叫做薩繆。在蘇珊娜和崔斯汀相愛的時候,曾經(jīng)對他講,如果生一個男孩,就用薩繆的名字來命名。
此時她卻只能含著淚,對小孩子說:“這真是一個好名字?!?br>
所有她曾經(jīng)向往的一切,他,一個叫做薩繆的小孩,此時就真真切切出現(xiàn)在眼前,然而卻是被別人演繹著,演繹著她最想達成的夢想,最深切的希望。
兩個人最后一次的相逢,蘇珊娜流著淚說:“Sometimes I still dream, I’m the mother of your children?!?-有時候我仍然夢想著,我是你孩子的母親。
我一直認為,這種悲哀是無法言述的刻骨之痛,
“你是否經(jīng)歷過那種悲哀,遠遠地望著心愛的人,卻不能開口呼喚他的名字??此褢驯Ш陀H吻都留給其他女子,看別人擁有了本應屬于你的那份幸福,他為她實現(xiàn)了曾經(jīng)許給你的那些諾言。而你,什么都不能做,什么都改變不了?!?br>
所有曾經(jīng)的美好與幻夢,終是過眼云煙。
若說聽過最悲傷的歌,其中應包括林憶蓮唱的一首《哭》,也是90年代的粵語歌了,場景似乎是一個女子在公車上重逢當年的戀人和他的小孩子。歌中唱到:
他一切是關於你
微笑及眼睛似足你
離別你再與你相遇
其中彷佛千世紀
你可愛的孩兒不知
某天我跟你寫的故事
和當中意思
好嗎你
如今是爸爸的你
我衷心祝福你
我的心雖因你
哭
哭一雙好戀人
差一些會一世共行
無奈又終須分
哭
哭身邊的小孩
可知這一個過路人
某天差一點已變了他的母親
這就是蘇珊娜當時的想法吧,可知這一個過路人,某天差一點已變了他的母親。她一定無比悔恨,細數(shù)自己犯了什么錯誤,才會和最愛的人擦肩而過;而偏偏她真的沒有做錯什么,但一切已經(jīng)成為無可改變的定局。
在小伊莎貝爾被警察誤殺之后,蘇珊娜哭著說自己曾經(jīng)詛咒過她去死。我一點都不覺得蘇珊娜可惡。她是這樣絕望地愛著一個人,她在他最痛苦時給他慰藉,在最相愛時被他遺棄,在以為遺忘他時又被打亂平靜的生活。
崔斯汀未必適合做丈夫,然而曾經(jīng)愛上過這樣一個男人的她,此后還如何去愛別人呢?
用刻骨銘心來形容愛情,不知是強調(diào)情之深,還是愛之痛。
對于最后飲彈自盡的蘇珊娜來說,愛比死更痛。
至于崔斯汀是否愛蘇珊娜,這是毋庸置疑的。然而那種愛和蘇珊娜愛他如生命一樣的感情,顯然是不能相提并論的。
在08年出品、同為布拉德·皮特主演的《本杰明·巴頓奇事》開篇,出現(xiàn)了我熟悉的面容,扮演蘇珊娜的朱麗亞·奧蒙德飾演本杰明的女兒。雖然我很希望看到他們再度出演情侶,不過這一次,她終于成了他無論如何都會疼愛并且不離棄的女人了。
5 ) 愛太痛,永遠太遠
父母雙亡,不是susan的劫數(shù),未婚夫samuel戰(zhàn)死沙場,不是susan的劫數(shù),愛上tristan,才是susan的劫數(shù),一個讓她終其一生無法承擔的劫數(shù)。
也許他們眼神的第一次交匯,就注定了一場逃不開的愛戀。Susan面對那個金發(fā)飄逸,柔情似水的男子,她的生活開始偷偷變了樣子。她逃不脫他從原野上策馬而來的狂野,逃不脫他在samule墓前痛哭的軟弱,逃不脫他轉(zhuǎn)身而來深情的吻,逃不脫他的一切。Susan在tristan的世界里,淪陷了。
“有些人能清楚聽見自己心靈的聲音,并按這個聲音生活,這樣的人,不是瘋了,就是成了傳說?!?br> Tristan聽見自己的聲音了,按自己的聲音生活,susan對他的愛沒能覆蓋去他心靈的聲音,所以她承受了他帶給她的一切,短暫的安寧和幸福,長久的等待和痛苦?!凹词刮矣辛撕⒆?,你還是要走嗎?”Tristan只是看她一眼,便翻身上馬。她并未做錯什么,她一如既往愛他守護他,他在一天從床上起來后選擇決絕離開,留下涕淚泗流的她,一等就是幾年。
她隨Alfred走,因為她累了。一個女人,非草木。永遠太遠,可是她對他的愛卻始終未減弱。除了離開,要多強硬的心才可以繼續(xù)等下去。
花園里她白衣長發(fā),淡定安寧。她看到他了,那個讓她的心殘缺掉的男人,瞬間淚水盈眶。她摘下手中的鐲子,對他說:“拿去,我不要?!笔窃诙嗌賯€日夜,她在心里想象著他們再次會面的情景,告訴自己要用怎樣的姿態(tài),才能夠表達清楚她對他那愛恨難清的情感呢?她說:“拿去,我不要?!边@句話該是在心里練習了無數(shù)遍吧,她等著等著這場會面,和那個一直一直戴在她手腕上的鐲子。
她以為自己釋懷了,微笑著擁抱Alfred,告訴他tristan向他問好。然后猝不及防的,聽見了tristan和小伊莎貝爾訂婚的消息。她的表情僵在那了,卻不得不用最生硬的笑容回應。她快速走到梳妝臺前,背對Alfred,開始一遍一遍,一遍一遍地梳理她的長發(fā)。機械的動作,簡答的應答,試圖掩飾她內(nèi)心洶涌的悲傷,只是她欲哭不得的難過,讓我的心好痛。
她愛他,等他,以為永遠太遠,離開他??墒撬貋砹?,在她的心千瘡百孔的時候,他把她一直渴望的愛和安寧給予另一個女人。她處著一個進退兩難的境地,脆弱得每一次見到tristan一家幸福的時候都無法抑制眼里的淚水。她的傷心從眼睛里,從臉上,從聲音里彌漫出來。tristan感受到了么,為什么他從來都沒有告訴她究竟要怎么去愛他才可以讓她好過一點?
隔著監(jiān)獄的鐵柵欄,susan和tristan再度擁抱哭泣。第一次,在samuel的墓前,他們擁抱哭泣。她陪他一起痛,他卻離開她了。這一次,她把自己心里的聲音說給他聽,她用為了能與他一起而希望samule和小伊莎貝爾死的決絕去愛他,卻聽到他說:“回去吧?!?br> 她回去了,減了長發(fā),一聲沉悶的槍響,她解脫。
這樣的愛太沉重了,一直在空洞無望的等待中煎熬,比永遠更遠。
死,讓等待有了限期。等待的永遠總算可以停止了。
6 ) 《燃情歲月》經(jīng)典臺詞
1、有些人能清楚地聽到自己內(nèi)心深處的聲音,并以此行事。這些人要么變成了瘋子,要么成為傳奇。
2、她曾像巖石里被隔絕的冰凍的水。石頭終究會破,但這與她和水無關。
3、我感覺我在這兒活著,對于每個人來說,有很多的機會去決定他們自己的命運。
4、我還沒搞明白如何寄出這封信,我也知道你收到它也高興不起來,我為我自己而寫。并且我將把它和那些我們之間尚未一起走過的路 。
波瀾壯闊的西部美景 令人無法拒絕的自由之彼特 我心狂野 不是人人都能夠懂得
生命中的險惡沒有什么恐怖,生命中的寂寥沒有什么悲憤,生命中的放縱沒有什么缺憾,生命中的痛苦與埋沒無關,關鍵是:即使在始終無人注目的暗夜中,你可曾動情地燃燒,像那顆不肯安歇的靈魂一樣,為了答謝這一段短暫的歲月?
這顏色,這畫面,這歲月,這情懷,這曾經(jīng),這男人,這愛情,好痛好痛
崔斯坦一直都在聆聽自己心靈的聲音,當這個聲音變得野性時,他就會背起行囊遠離親人,為的只是讓大家少受傷,可當他回家看見父親蒼老的模樣時,他也會流出悔恨的淚水?;蛟S他并不屬于父親一人,他就像個自然之子,汲取他人的營養(yǎng),流露最真的本色。
電影是真的好看,布拉德?皮特也是真的帥。最后,兄弟倆在他們心愛的女人的墓前終于和解,哥哥失落卻釋然的說道:「我遵守所有的規(guī)矩,所有神和人的規(guī)矩。而你,一樣規(guī)矩都沒守。但是所有人卻都愛你甚過愛我,Samuel、爸爸、甚至是我的妻子?!褂浀糜幸淮文腥藗?nèi)メ鳙C,印第安長老說 當人和野獸互相使對方流血,他們便合為一體了——所以,那個內(nèi)心有熊的聲音的男人,最終死于熊掌之下,死得其所。Susanna 和三兄弟的關系,就像大多數(shù)女孩一生當中會遇到的三種男人。你可能先會在少女的情竇初開時期遇到一個給你最清澈的感情、想和你廝守一生的男生,像溫文爾雅的三弟。然后你也可能會遇到像二哥那樣給你最炙熱、野馬般愛情的男生,可惜你的家里沒有草原。最后你可能嫁給了不是你最愛、但卻最愛你的男生,像騎士一樣守護你的大哥。
又臭又長的電影
現(xiàn)在想來,全劇三處快要落淚的地方,竟都是為了Alfred。其一是那句“I loved her,I love her still.”再是“l(fā) foIlowed all the rules,Man's and God's.And you...You followed none,and they all loved you more ”三是他舉起槍的那一刻。
這些人壓根沒把自己的命當人命來活,他們活的是莽莽草原茫茫大海,活的是如血秋日和從心所欲的野性,遵守的也是血濃于水、成王敗寇的叢林法則。社會意義上的人倫法律道德對這種極端到危險的浪漫主義是失效的。我不喜歡這個片子的價值觀,然而也無法否認心底對這種生存方式的無限神往。
“有些人能清楚聽見自己心靈的聲音,并按這個聲音生活,這樣的人,不是瘋了,就是成了傳說?!?/p>
離完美還有那么一步,就是它還不夠簡練與鋒芒,導演企圖把整個世家與時代糅合進一卷膠片,卻也被紛繁的感情亂了本該澎湃堅固陣腳,得不償失,但或許這種無可避免的粗糙與與生俱來的野心足夠令人慢慢品味。
Tristan非常讓人著迷,他是一位真正的自然之子。
一點都不煽情,我只是自己好哭。從三兄弟離家開始就一直哭啊哭的。相比萬人迷彼特而言,我更愛那個驕傲的一直昂著頭顱的上校老頭兒。
無處不影射對當時南北戰(zhàn)爭的失望乃至痛恨,或多或少也表達出無政府主義的思想:寧愿無拘無束的與自然為生,自由如風般,即使在人生最孤寂悲哀的歲月里,也能夠一如既往的燃燒壯麗的人生。這也是一部分人的向往。草原的畫面遼闊壯美,音樂細膩優(yōu)雅,非常美。8.4
每個畫面都是那么溫情且壯闊,還有那刺痛到靈魂深處的音樂,眾人到位的表演。故事雖然并不那么引人入勝,但要表達的思想?yún)s是很容易贏得共鳴的。燃情的歲月,一世的真情?!铩铩铩铩?/p>
看第一遍時我才十幾歲,如今一晃二十年過去了。音樂依然蕩氣回腸,但心境已不復當年??赡茉诮裉斓奈铱磥?,會覺得這么好的音樂、攝影和演員,竟用來拍了個稍顯平庸的故事吧。
因為他的英俊,我原諒這電影里的一切
傳奇,不是每個人都可以擁有。
我也承認詹姆斯霍納寫的這首《The Ludlows》非常好聽,要是沒有這個配樂,電影直接掉一個檔次,于是導演真的就全片鋪滿啊,聽了怎么也得有幾十遍了,真的太滿了,電影一開始就直接來,過于刻意了。在神片扎堆的94年,坦率講本片就顯得有些遜色了。美國人似乎也特別喜歡拍這種在大時代背景下一整個家族幾十年的榮辱興衰史。有印第安屠殺、有一戰(zhàn)還有禁酒令等等,這類不是冠以【往事】就是冠以【傳奇】,確實能打動一批人,不過看多了以后也有點乏,而且總覺得這些人挺作的,你看二弟,好好的日子不過,居然出去當海賊王去了,啊哈哈。安東尼霍普金斯演技永遠在線,看著就特別帶勁兒,而26年前的皮特嫩得都掐的出水兒來,最后非要被安排死在熊的手里,強行傳奇結(jié)尾啊...
我欣賞忠誠于內(nèi)心,忠誠于野性的靈魂,因為他們堅持自我所付出的代價,我付不起
皮特就是這部最帥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