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你他媽的承認我愛你怎么了? ??
你他媽的承認我愛你怎么了?怎么了?少塊肉了還是掉血了?能怎么了?自尊心這么重要么???
原諒我只是想吐槽
這世界上多少孽緣,多少錯過,就是因為不說
以下 just fiddle-dee-dee
六年級以前,沒啥書好看,除了男生賈里女生賈梅,就只能看365天天天講故事and少年報and——尼瑪作文書?。?!
不過還好,感謝我那堆當時當小說書散文集甚至是認字大全的作文書,其中某個感性的姑娘寫了篇關于《飄》的讀后感,讓我第一次接觸名著。
所謂名著,就是時光淘汰不了的暢銷書。
所以,哪怕這本書我從六年級看到如今大學三年級,還是那么有嚼頭。
六年級的時候,我看第一遍,坐在當時街道小區(qū)的圖書館兒童閱覽室里面
拿著本薄薄的《飄》的簡易版,濃縮就是精華,粗粗閱讀了這個故事。
啥也沒看懂,只知道,女主角叫郝思嘉,男主角叫白瑞德。
印象最深的是郝思嘉槍殺了一個北方佬,疑竇的是美國殺人為嘛不犯法?要是不犯法,我能不能把班里那個妖里妖氣作天作地的白癡女殺掉?省得礙眼?
尼瑪還沒正式進初中,我就有這種危險的反人類反社會的想法了?
初三,我買了飄的全譯本。上海譯文出版社,當時還算上佳的譯作,不像如今這么水,把心愛的村上春樹和川端康成翻譯得里里外外透著傻逼腔。我喜歡他們把人名翻譯成斯嘉麗和瑞特巴特勒,感覺就是比那種硬生生為迎合中國人的翻譯要舒服很多??上В夜赓I不看,為了努力備戰(zhàn)中考,讀掉這么厚重的上下冊小說,是極端奢侈的。于是我選擇了一個退而求其次的方法,看電影。電影再長,也就4個多小時,比看小說節(jié)約時間。于是,我認識了一個美女,叫費雯麗,認識了一個帥大叔,叫克拉克蓋博。他開啟了一個萌芽少女對優(yōu)秀成熟男性的向往和花癡情懷,從此成為大叔控,欲罷不能。我發(fā)現(xiàn)美國人吃飯很高熱量,動不動就巧克力奶油乳酪玉米餅,棉花在那里屬于很高級的必需品,貌似不僅是用來蓋的,還可以當別的東西,重要到足以支撐起一個家庭。美女總是引人注目,哪怕斯嘉麗倆個妹妹怎么吹胡子瞪眼,那個小姑怎么看她不順眼,都不能抹殺奪走她一點點的光芒。美女還要會跳華爾茲,探戈,在舞場上嘖嘖生光,羨慕得人下巴都掉下來。我覺得跑船的都會想瑞特那樣深情多金神經(jīng)質(zhì),喜歡獨樹一幟別出心裁特立獨行,以愛人難看為樂趣,卻總能騷到癢處,說不出的受用。討厭艾希利唯唯諾諾畏畏縮縮,總覺得他是愛無能,心愛斯嘉麗卻死不承認,是個搞曖昧的高手。梅蘭妮很偉大,只可惜,我不愛這么偉大的女人,讓身邊每個人都覺得天生欠了你點什么。
初三畢業(yè),我終于有大把大把的時間,想看什么書就看什么書。我把在書櫥里躺了半年的《飄》翻出來重新閱讀,很認真很專注很虔誠得讀了半個月,字字珠璣句句較真。似乎能把里面復雜的情愫和難解的政治背景搞得清楚一點了。這次大概是我最認真讀《飄》。
高中的時候,接觸了越來越多的作品,我的閱讀參差不齊。加上時間緊,學習忙,大部分都是囫圇吞棗咽下去拉到,真的記住也沒多少。不過,每當不愉快的時候,郁悶了,得閑了,哪怕僅僅是因為手頭沒片子看空虛了,也會翻出兩張年代久遠的DVD打發(fā)寂寥時光。頻率最高的,就是《亂世佳人》
2009年,亂世佳人70周年,我再一次翻出電影重溫,心情低谷的時候,看什么都不帶勁。我發(fā)現(xiàn)里面的人都欠扁。斯嘉麗欠扁,不早早認清自己最終愛的是誰,為嘛死死抓著艾希利這個軟肋不放?瑞特欠扁,為嘛你愛她,卻總要調(diào)戲她,和她保持一定的距離,自欺欺人自己不愛她,還他媽的轉移愛到女兒身上這么弱智,最終人家好不容易承認愛你了,又不干了,來個離家出走,你他媽要虐誰啊?虐女主還是虐觀眾?梅蘭妮欠扁,成天弄得自己很偉大很圣人,說的一切都是對的?你真的能明白斯嘉麗在緋聞鋪天蓋地的時候還要硬著頭皮參加艾希利生日宴會的那份尷尬么?明白么?艾希利就更欠扁了,自己愛的是誰從來都沒搞清楚過,沉浸在兩個女人瘋狂愛你的曖昧中不能自拔迷失自我了,你倒是帶點男人的陽剛和決絕出來呀?
等我走過看什么都不順眼,見啥都抵觸的二逼歲月回頭看,欠扁的其實一直都是我自己。好好的名著,你就不能看出點人五人六的東西么?偏要這么極端偏激整的自己不開心為嘛呢?
其實所有故事從來都沒脫離過兩個字——人性!
我明白了,小時候不明白的種種,以我自己的方式。
我明白了,其實艾希利根本不適合斯嘉麗。正如他自己說的,斯嘉麗根本不知道什么是婚姻的意義,他愛斯嘉麗,但不是男女之愛,他視她如妹,如親人,愛護她,愿意她永遠快樂,但那不是愛。好在,他明白什么是婚姻,他選擇了一個和自己很相像的女人,那種相像,是性格上同樣地恬靜溫婉,柔情蜜意。只有他的梅蘭妮,才能讀懂他面對戰(zhàn)爭時從心底而生的恐懼,他是十二橡樹的主人,是這群末路貴族的擁護者,他不能輕易將自己的恐懼告訴別人,他偽裝強大,在男人們的爭論中堅信著戰(zhàn)爭的勝利一定屬于南方,但是,他欺騙不了自己。只有面對梅蘭妮,他能釋懷,不必裝英雄,外柔內(nèi)剛的梅蘭妮會輕輕安撫“you're afraid of what happen if the war comes, aren't you? but we don't have to be afraid for us. no war can come into our world,Ashley, whatever comes. I'll love you, just as I do now, until i die" 這樣的安撫,給了男人最大的慰藉。這樣的相知,16歲的斯嘉麗永遠也不能達到,她只有屬于少女的滿腔狂熱,自欺欺人堅持這自以為正確的愛情。他之所以沒能清清楚楚拒絕斯嘉麗一次次的求愛,沒能擋住斯嘉麗熱情真切的目光,沒能否決自己對她沒有愛情,只是在每一次差點雙唇緊湊渾身發(fā)燙的時候適時得推開眼前這個女孩,完全是一個男人的虛榮心,懦弱和道德底線彼此糾纏的結果。面對一個愛自己的女人,很少有男人能夠抵抗從心里油然而生的優(yōu)越感,女人的愛慕會給他們極大的鼓勵,不管這個女人他愛不愛。更何況,她還是個青梅竹馬的妹子,她還那么年輕,精力充沛,她承載了他最無憂無慮時光中美好的情愫,他怎能拒絕?而且,這個女人在日后又一次次幫助他,保護她,支持他,是除了梅蘭妮以外對他最好的女人,他怎能拒絕?他怎么能看清,他的拒絕,于她也許是種解脫?
我明白了,梅蘭妮其實給了斯嘉麗很大的壓力。她真的很偉大,確實。平心而論,我并不希望身邊的朋友有像她一樣的。她做得每件事,都出自衷心。她見到斯嘉麗第一眼,就對她說“oh,Scarlett,you have so much life, I've always admired you so. I wish I could be like you.”出自肺腑。當她們真的成為姑嫂,“we're really truly sisters”,她也是由衷的高興。她從頭至尾沒有任何可以指摘的地方,卻時時刻刻處處給了斯嘉麗壓力。她是她愛的男人的正牌夫人,她那么完美,讓斯嘉麗無所適從。亞特蘭大的舞會上,她崇高得將自己的戒指捐獻,為了幫到戰(zhàn)場上的人們,好偉大,讓斯嘉麗不得不也摘下自己的戒指,才會顯得不那么次。她每時每刻不再說,她又多么多么愛斯嘉麗,讓“不那么愛她”的斯嘉麗很被動,時時刻刻處在下風。艾希利從遠處來,她可以光明正大情之將至的奔向自己的丈夫,扔下自以為愛慕艾希利的斯嘉麗只能眼睜睜看著,被MAMMY拉住,被殘忍得提醒,他們才是夫妻,你什么也不是。斯嘉麗終于嫁給瑞特了,可是眼前這個男人,對所有人嗤之以鼻,卻對你恭恭敬敬,斯嘉麗感到無名的壓力,連個抒發(fā)的地方都沒有。當她真的只是將艾希利當做朋友,老友相會,卻莫名其妙變成一樁丑聞,所有人都誤解,連瑞特也妒火中燒漸行漸遠,梅蘭妮大方得將她拉進生日宴會,哪怕梅蘭妮真的心無旁騖,斯嘉麗能夠當做什么事都沒有么?深深得感激之外,難道就真的不想罵一句“我操,憑什么又是你來當好人?”我知道,這番言論很赤裸裸,但真的是人性。裝逼也是一種本領,我不相信梅蘭妮真的不介意自己丈夫和斯嘉麗之間的不清不楚,不過可貴的是她真的做到了裝逼到死,完全視若無物,成功的將自己塑造成了道德模板,始終處于制高點上,讓人恨都恨不起來,斯嘉麗最后終于臣服于自己的裝,承認了梅蘭妮是這個世界上對自己最好的女人,不包括她媽媽的話。原諒我邪惡了,把一個這么完美的女人想得那么邪惡,真神阿拉原諒我!
我明白了,瑞特就是個奇異的存在。這個男人從來沒把愛情當回事情,也沒把女人當回事情。甚至,他有很深的大男子主義,深入骨髓。不過,南北戰(zhàn)爭時代的美國,開放的程度也不過如此,婦女解放還沒做到極致,可可香奈兒還沒出生呢!他很少愛上女人,但他不缺女人。他之所以能夠風流場上來去自如一個很重要的原因,是他有錢。他渾身充滿冒險精神,視道德禮數(shù)于無物,以至于在家鄉(xiāng)查爾斯頓混到呆不下去。跑單幫穿越封鎖線,也不過是為了錢,他早早得明白,財富就是一切,譏笑那幫南方佬以為靠著祖宗留下的名分就能坐吃山空一輩子這么弱智。好不容易出現(xiàn)了那么個女人,讓他前所未有得心動了,他還不愿意承認。他一直都不愿意承認。他反復說服自己“I'm not in love with you any more than you are with me”,將自己的獨身主義和愛情是神馬精神引以為豪,孜孜不倦得發(fā)揚光大,讓眼前這個自己愛到骨子里的女人始終沒那個膽子相信,原來這個男人真的是愛我的。他在風月場上這么久,見多了女人,也明白女人的那些心思手段,他習慣了面對女人采取高姿態(tài),就像他面對無知而無畏的南方佬采取蔑視態(tài)度一樣,他從沒想過愛情也能讓他變得這么失去自我,這么嫉妒,而嫉妒,他從來都是不屑的。于是他開始抗拒,他表達愛的方式就是寵,一方面請她跳舞,送她帽子,肆意得釋放她苦苦鎖在身體里的激情,讓她在面對禮數(shù)制約時極盡全力得克制瞬間瓦解,他享受著看她蛻變的愉悅;另一方面,這個女人在戰(zhàn)爭的洗禮中變得越來越強大,她有了獨當一面的能力,照顧懷孕的梅蘭妮,堅持著回到塔拉,一手撐起一個莊園,她變得越來越堅強,早就和早年嬌滴滴得鄉(xiāng)間女孩判若兩人,守寡沒擊垮她,貧窮沒擊垮她,吸引他的不僅僅是她的桀驁不馴,更有別的南方女孩從來不具有的堅強;甚至,這個女人,為了守護自己的莊園,守護自己家的理想,寧愿屈尊去討好他,更加不能小覷了,他發(fā)現(xiàn)自己越來越愛她,在看到她粗糙的雙手時更加愛她,愛,于是拒絕。在她最需要他的時候,毅然離去,放任她一個人帶著弱不禁風的梅蘭妮,剛剛出生的嬰兒和一個只顧添亂的黑奴,一步一步艱辛得回塔拉,自己卻不管不顧。他以為,這個女人撐不下去的,他索要了她今生最后一個吻,滿足得留下虛偽的祝福,給了她可以用來對付北佬也可以用來自盡的手槍,頭也不回得走了。沒想到,她居然在如此尖刻惡劣的環(huán)境下頑強的生活下來,而卻為了家園卑微得屈尊求他的憐愛,只為300美金的稅金。瑞特巴特勒的名字在這個女人心里,抵不過300美元的稅金,他怒了。憤怒于她對自己的不在乎,更加憤怒于自己對她的更在乎。也許,斯嘉麗走出監(jiān)獄的同時他就后悔了,卻沒來得及阻止她再一次無愛的婚姻。他悔不當初。終于和她結婚了,大男人至上主義又犯了,他利用自己的金錢,給了她最好的生活,全心全意用自己的方式表達愛,一種居高臨下的方式。他的腳踩到了艾希利的相片,真的純屬無意,卻造成了再也沒有辦法解釋清楚的誤會。在愛情里,這個男人第一次感受到了自卑,嫉妒得發(fā)狂,卻拼命去掩飾,將滿腔濃濃愛意轉投到了女兒身上,毫無節(jié)制得寵愛。他明明有很多機會去挽回,明明可以更理智得去審視眼前這個女人,他應該明白,這個女人早就被自己收服了,卻在愛情面前犯了所有人都無法避免得錯,把自己卑微到塵埃里,寧愿去相信空穴來風的流言,明明為她再次懷孕欣喜若狂,卻硬要偽裝克制出一幅輕薄無情的嘴臉掩飾自己的不自信,甚至以折磨對方為樂,釀成無可挽回的悲劇。我相信,他是自責的,他后悔,他的出走,更是他后悔的表現(xiàn)。他始終不相信自己真的得到了愛情,哪怕最后,斯嘉麗終于說出自己的心聲,他還是不相信,因為最后,他已經(jīng)沒有立場去相信了,他也不曾始終扮演保護她的角色,他也曾深深傷害過自己深愛的女人,他覺得自己沒有資格再去像以前那樣愛她了,過去再也回不去了。他們不可能像新婚那樣單純無障礙的相愛,因為爭吵已經(jīng)發(fā)生,流產(chǎn)已經(jīng)發(fā)生,邦妮的死亡也已經(jīng)發(fā)生,梅蘭妮的死亡,只是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一個可以始終扮演和事老的角色都死了,他倆,還有什么理由再在一起?還不如相忘于江湖。于是他走了。
我明白了,斯嘉麗身上背著,所有女人的一切通病。她在該任性的時候肆無忌憚得任性著。她單純狂熱得相信愛情,盡管她不懂,她錯以為自己深愛一個不愛的男人,自顧自得一往情深。在不懂愛的年紀,勇于不顧一切去愛,為了賭氣折磨眼前這個根本沒那么在乎自己的男人,負氣嫁給一個自己不愛的男人,早早得守了寡。她在很早的時候,就疑問過自己“why does a girl have to be so silly to catch a husband”,婚姻不重要,愛情才重要。這個女人天生需要愛情。她精通調(diào)情,卻不懂真愛情的表達。女人都有近視病,看不到眼前的好,看不到身邊的男人。天真的她還沒辦法看透男人,看不透艾希利,看不透巴特勒船長。但一切都不妨礙她狂熱得愛戀。除了這些,她還堅強,戰(zhàn)爭既然壓不垮她,就不能妨礙她去追求幸福,保護自己堅持保護的家園。她驕傲倔強,從來不曾解釋自己,于是和身邊的人誤會重重,唯有梅蘭妮懂得。她和梅蘭妮的關系更加微妙,她一定不止一次得煩這個崇高的女人,卻怎么也離不開她,在心里上越來越依賴,甚至像早年依賴母親那樣。后來,她做起了生意,敢冒天下之大不韙雇傭奴隸,不擇手段地攫取金錢,怕了挨餓,于是她變得越來越有錢,卻原來越孤獨越來越累。她早已不愛艾希利了,所以才能放松釋懷得和一個他像老朋友一樣敘舊,說一聲我們回不去了。她始終對這個老朋友很好很好,體現(xiàn)了人性最本真的純善。被昔年的對頭大肆散布謠言,她怯懦了,寧愿躲在家里,怎么也不肯解釋一句。她多像我們啊,誰沒在年輕時愛過兩個傻逼,無視真愛自己的男人,一次次受傷之后發(fā)現(xiàn)靠山山倒,靠人人跑,靠自己最好,于是辛辛苦苦支撐自己,終于迎來好日子了,物質(zhì)滿足了,精神又空虛了。在感情上永遠斤斤計較表面的得失,卻無數(shù)次夜晚輾轉難眠只想痛飲至醉,用酒精來療傷。遇到難題了,明天永遠回來拯救她,根本不需要今天就和自己過不去。她活出了大部分女人渴望的真性情,所以活得這么耀眼,惹人愛,讓人嫉妒。我都嫉妒她
嘮嗑這么久,倦了
我發(fā)現(xiàn)這樣下去自己肯定早衰了
也真厲害,能有這么多廢話
就這樣吧
2 ) 亂世出佳人
影片講述美國南北戰(zhàn)爭期間郝思嘉與白瑞德的愛情故事。郝思嘉一直愛著艾希禮卻得不到他,在戰(zhàn)爭爆發(fā)那一天,她遇到了白瑞德。兩個人歷經(jīng)磨難,白瑞德一直對她不離不棄,但直到他最終離開,郝思嘉才發(fā)現(xiàn)自己其實愛的是白瑞德。
影片最讓我記憶深刻的是衛(wèi)希禮和美蘭。衛(wèi)希禮是一個注定應該過一種富庶安寧的生活的人,他見不得任何清晰的事物:鮮艷的色彩刺痛他的眼睛,清晰的線條刮傷他的皮膚。相反,平靜單調(diào)的生活、沉靜纖弱的妻子,由想象勾勒出來的音樂和文學,這些模糊的形象卻帶給了他安全感,他太習慣它們了,柔和、縹緲。但是,一聲炮響,一個士兵的倒下,一座建筑的崩塌都以清晰而血腥的畫面刺激著他柔弱的神經(jīng)。相反之下,白瑞德的硬朗作風,他會在斯嘉麗遇到困難時不顧一切伸出援手,也會反省自己為自己感到羞恥從而為時未晚地從軍,更讓我欣賞。
3 ) 她的野性和驕傲,堅強與倔強,不甘弱示或屈服
弗蘭克中彈死亡,艾希禮負傷逃亡,在白瑞德幫助下回到梅蘭妮身邊。斯嘉麗再次成為寡婦,此時,白瑞德前來向她求婚,她終于與一直愛她的搞私運軍火和糧食致富的白瑞德結了婚。一年后,女兒邦妮出生,白瑞德把全部感情投注到邦妮身上,他跟斯嘉麗的感情卻因她忘不了艾希禮而破裂。斯嘉麗再次懷孕,但在和白瑞德的爭吵中滾下樓梯流產(chǎn)。白瑞德感到內(nèi)疚,決心同斯嘉麗言歸于好,不料就在這時,小女兒邦妮意外墜馬摔死了。與此同時梅蘭妮終因操勞過度臥病不起。臨終前,她把自已的丈夫艾希禮和兒子托付給斯嘉麗,斯嘉麗不顧一切撲向艾希禮的懷中,緊緊擁抱住他,站在一旁的白瑞德無法再忍受下去,轉身離去。面對傷心欲絕毫無反應的艾希禮,斯嘉麗終于明白,她愛的艾希禮其實是不存在的,她真正需要的是白瑞德。當斯嘉麗趕回家里告訴白瑞德,她是真正愛他的時候,白瑞德已不再相信她。他決心離開斯嘉麗,返回老家去尋找美好的事物,被遺棄的斯嘉麗站在濃霧迷漫的院中,想起了父親曾經(jīng)對她說過的一句話:“世界上唯有土地與明天同在?!彼龥Q定守在她的土地上重新創(chuàng)造新的生活,她期盼著美好的明天的到來。至今記得亞特蘭大的戰(zhàn)火中她奔走的背影,裙裾擺動。她的野性和驕傲,堅強與倔強,不甘弱示或屈服,瑞德與她是相似的。如果瑞德愛上的不是郝思嘉,一定不會掉進那個自掘的陷阱里。對于郝思嘉佩服之極,對于瑞德,感動了,且唏噓而惋惜
4 ) 世界有時候孤單得很需要另一個同類
這部《亂世佳人》是唯一一部一直存在我的硬盤里的電影。那時候最喜歡的是看斯嘉麗和白瑞德吵架。
這是一部以戰(zhàn)爭為背景的電影,同時,在戰(zhàn)爭里把個人主義和愛情刻畫到了入木三分的地步,以致七年來我已經(jīng)不知道看過了多少遍。
斯嘉麗和白瑞德注定要生活在一起,就像阿希禮不可能選擇梅蘭妮以外的女人。
白瑞德第一次見到斯嘉麗的場景是斯嘉麗向阿希禮表白,并且在表白未遂后,爽脆地甩了阿希禮一個耳光。那個時候白瑞德就已經(jīng)被斯嘉麗吸引住了。她生動、美艷、自私、驕傲,和他有著一樣的底色。
那是被戰(zhàn)爭荼毒前的斯嘉麗。因為有著上流社會傳統(tǒng)的宗教信仰與家庭教養(yǎng),她性格里的撒旦還處于休眠狀態(tài),人人都可以寵壞她而故意忽略她的傲慢無禮,因為她如此美麗,如此惹人喜歡。
但戰(zhàn)爭來了。
大概人性只有在一些極端環(huán)境里,才會被引誘著露出更多的真面目來。她其實一直都不是上流社會的嬌小姐。她不那么信仰和看重宗教,在禱告的時候偷偷張開眼睛;她在貴族男子之間挑逗流連;她在戰(zhàn)爭爆發(fā)物資極度貧乏的時候雙手扒泥,挑起了一家人的生活;她一槍消滅了闖進屋的小偷。
上流社會的嬌小姐是不會這樣的,她們會瞪大眼睛用香氣撲鼻的手帕捂住因為驚恐而張大的嘴巴,即便戰(zhàn)爭爆發(fā),她們的惶恐無助也會超越斯嘉麗的野蠻生長。
所以,斯嘉麗的生命本質(zhì)大概就脫離了上流社會的膚淺與低級趣味。記得白瑞德在木材加工廠前奚落斯嘉麗的時候,她不屑一顧地說,她有槍,什么都不怕,瑞德嘲諷地笑了,但是對著她的背影說了句:多么了不起的女人。
因此也不禁會想,如果沒有這場戰(zhàn)爭,斯嘉麗會是什么的斯嘉麗?是那個在舞會上周旋在眾多男孩之間的驕傲公主嗎?還是那個可以對著生活咬牙切齒但又勢不可擋的小婦人?或者一個像寶尼一樣可愛孩子的媽媽?
這么多的假設都沒有辦法來驗證,因為戰(zhàn)爭不可避免地發(fā)生了,斯嘉麗也不可避免地成了后來的斯嘉麗,這簡直是一種宿命,一種個人跪拜于大時代的宿命感。
瑞德在離開之前說了一段話:有寶尼在,我們可能會快樂。我會把她當做是你,一個小女孩,在戰(zhàn)爭和窮困還沒有把你變得無情前。她很像你,而我寵壞了她,就像我要寵壞你一樣。
時代的車輪其實很少會對某個人產(chǎn)生具體的影響。畢竟,戰(zhàn)爭過后,我們還都要生活,都要回歸庸常。然而那是經(jīng)歷了太多貧窮和恐懼的斯嘉麗。到最后,生存成了她的唯一目的。她無所畏懼,她永遠春風吹又生,她的求生意志和能力被她發(fā)揮到了極致。
這其實也未見得算是最糟糕的狀態(tài)。糟糕就糟糕在她弄不清楚自己的心,她只求生存與財富,當這一切得到滿足后,她還在追逐她童年一段蜻蜓點水般的算不上愛情的愛情,用她任性到固執(zhí)的方式,這當然會刺痛瑞德的心。她的倔強正是瑞德所愛,而如果這倔強是用在瑞德身上,便算得上是勢均力敵,然而她偏執(zhí)地假愛著另一個男人,這種倔強有多強硬,對瑞德的傷害就有多深。
然而瑞德是真心寵愛她的,所以,這一切,他統(tǒng)統(tǒng)只能自己買單。
瑞德這樣的男人,是天生的男性,一種渾身上下散發(fā)著男性荷爾蒙的男性。他視腐朽的道德觀為狗屁,聰明、睿智、甚至有那么一點狡詐,他富有、精通人情世故,對戰(zhàn)爭玩世不恭又鞠躬盡瘁。他是活得坦蕩蕩甚至有點放肆的真性情,和斯嘉麗那么一拍即合。
他強大,甚至除了得不到斯嘉麗的真心這件事上他有些惱火之外,我不知道有什么事情能讓他自卑的,即便是得不到斯嘉麗的心,他也不是傷感,而是惱火。
我想,在青春期看過《亂世佳人》的女孩,心里白馬王子的模樣一定都是按照白瑞德來的。他是我們對于愛情最初與最美好的想象。
這樣的一個人,他要尋找的是同類。他可以和貝爾買醉買春,可以和梅蘭妮談心甚至是和任何人都不曾談起的心里話。但是,他的伴侶只能是斯嘉麗。
人的情感分為許多種,因而所投射在其上的對象便可以分為許多類。瑞德需要生理性的激情與釋放,所以他選擇和貝爾上床,這是他作為純粹男性的一個層面;同時,他又需要一種心靈的平靜與慰藉,甚至是一種靈魂深處對溫暖與安全的渴望與依賴,于是他選擇和梅蘭妮做知己,把她看做自己最尊敬的女性,這是他身體里沒長大的小男孩的一個層面。
然而這些層面都不是他作為一個成熟的中年男性的最重要層面。他在所投射在斯嘉麗身上的情感,才折射出了他作為一個完整男性所渴望的氣質(zhì)。他需要活色生香的愛與性的統(tǒng)一,同時,在靈魂的層面上,他們因為有著很大程度上的相似,省卻了很多交流的無奈,多了很多默契,雖然這種默契多數(shù)會被轉化成斗嘴爭執(zhí)甚至互相嘲諷互相傷害。
可是,他們各自好像只有在這種互相嘲諷互相傷害中,才找到了自己的存在感。也才更加深刻地看到了自己。大概存在感這東西太飄忽不定,在極端的環(huán)境里我們才能夠確證。就像在《質(zhì)數(shù)的孤獨》里,長大了的男主角經(jīng)常會在自己的身體上劃上一兩個口子,只有用這種疼痛的方式,才能獲得自己存在著的安全感。
如果一個人能讓自己體會到了存在感,并且在與對方的互動里,不斷觀望到了一個更立體的自己,那么這個人大概才是命定的伴侶吧,就像瑞德一邊寵愛斯嘉麗一邊和她斗嘴諷刺她,而斯嘉麗一邊享受瑞德在床第間給的溫柔,一邊倔強地認為自己不愛他。這個時候的他們才是最豐富最生動最鮮活的。斯嘉麗對阿希禮,像對待一個脆弱的泡影,白瑞德對待梅蘭妮像對待一個安琪兒,而這些都不真實都不全面。
他們才是真正的同類。
續(xù)集沒有再拍,欣慰。白瑞德的出走,斯嘉麗是一定有辦法弄得回的。否則怎么會叫同類?
這部影片背后有太多的八卦,不想去說,感謝電影史上留下了這么經(jīng)典的片子。
5 ) 絕不挨餓
我上高中的時候有一個同學的家長在電視臺工作,于是我就有了很多借錄像帶的機會。當時陰錯陽差的借了一部長達三個多小時的電影《亂世佳人》。當時我沒看過《飄》,對這部電影更是沒有概念。完全是為了打法時間而看,一看就欲罷不能。
影片一開始吸引我的當然是美麗的南部風光與南方美女。綠草地上一座如同奶油蛋糕般美麗的白色莊園,穿著白色蓬蓬裙的郝斯嘉明眸皓齒,貓一樣靈動的綠色眼珠左顧右盼,看究竟選哪位幸運的年輕男士去拿飲料。這樣的任性,倔強,意氣風發(fā),這樣的美麗,又如同一個普通的女孩一樣充滿缺陷,所以情路坎坷。
可這些,南部的塔拉莊園,穿著軍服的美國男人,19世紀的大蓬蓬裙,還有黑媽媽灰色罩服下的巨大紅色紗裙在類似的電影里也能窺之一二,郝斯嘉單戀的愛情故事更不是什么希世珍品。只有白瑞德迷人的小胡子和性感的聲音還算特別。不過就算再加上費雯·麗的絕世容顏,單憑這些也不會讓我在這么多年里一直念念不忘。
我忘不了的,是電影里南北戰(zhàn)爭時郝斯嘉帶著梅蘭妮頂著炮火紛飛一路出逃,白瑞德與郝斯嘉在橙紅色的沖天火光里深深親吻的剪影;我忘不了的,是郝斯嘉從容的扯下綠色天鵝絨的窗簾圍到身上,眼珠一轉計上心來的小聰明小得意;我忘不了的,是郝斯嘉重回塔拉莊園發(fā)現(xiàn)田地荒蕪家業(yè)衰敗,她在紫紅色的夕陽照耀下從田地里拔出來一個蘿卜,連泥土都未擦去就狠狠的咬了一口。這個倔強的女人面對夕陽,雙手握拳高舉雙臂用盡全身的力氣向蒼天吶喊:“我以后絕不挨餓!”悲壯又舒緩的音樂這時候突然響了起來,郝斯嘉纖細的背影在夕陽下投下長長的影子。
很難說這部電影,還有后來讀的《飄》究竟給我的人生以什么啟示。可是郝斯嘉絕不挨餓的宣言,還有她在紫紅云霞里的背影卻永遠永遠的留在了我的心里。這部電影我一共看了五次,這個片斷竟讓我五次落淚。不管我是否喜歡郝斯嘉的個性,不管我是否容忍郝斯嘉的缺點,這樣的堅定與勇氣,這樣連戰(zhàn)亂都打不夸的女人,生命力頑強的如同春天的野草??吹剿罹涂傆邢M?,不管面對什么樣的困難。
6 ) 就這樣顛倒眾生
在家時有一日,不期然見電視里播放一部片名字叫做《斯佳麗》,半天方才等到女主角出場。
看時不禁倒吸一口涼氣,完全是看恐怖片的反應。
趕忙把《亂世佳人》的碟片翻出來。
花四小時看完,以抵消適才電視里那女主角予我的可怕印象。
這世上除開費雯麗,再沒有人配扮演斯佳麗?奧哈拉。
這電影帶來情懷,仍令我震蕩。
呵,舊時光。
頹敗舞場,塔夫綢舞裙窸窣作響,十二碼裙幅一帆一帆如同明浪暗涌,其間似聞得見美人櫻味道。
南方女子嫵媚嬌憨,行動處香風細細,令到人心旌搖蕩。盡管做作,然而,呵,有幾個男人不吃這一套。
兵敗那夜,亞特蘭大有烈火焚城。
然,米切爾到底不是張愛玲。
張愛叫整個香港淪陷了,來赴白流蘇跟范柳原的喜宴。
而美國南部的戰(zhàn)火,即使傾倒千萬座城池,亦成全不了任何人的愛情。
斯佳麗,還有瑞特?巴特勒,翻手云覆手雨,即使顛倒了眾生,仍得不到深愛的那個人。
也許永遠得不到,因他們愛的,或者只不過是幻覺。
而幻滅那日內(nèi)心的兵荒馬亂,卻永遠較現(xiàn)實中的更寂寞更蒼涼,因它只不過是你一個人的事。
每每見瑞特同斯佳麗擁吻,總隱隱發(fā)笑。
忍不住八卦一下。
因彼時克拉克?蓋博與費雯麗交惡,故每場吻戲之前他必吃大蒜抽雪茄,令到費雯苦不堪言。
所以影片中斯佳麗面孔上的厭惡表情,完全是真的。
早前Twins有一首歌名字叫做《亂世佳人》
內(nèi)中有一句歌詞是這樣的
——
無緣和最喜愛一吻 有幸有不幸
也許從未認識當天這群人 便覺得很吸引
真的,其實哪里是那個時代那些人物有多么的好。
只不過因離得遠,渴慕隔河的風景。
不過這世上當真是有佳人這回事。
且較英雄更具普適性。
后者尚需寄希望于時勢。
而佳人,呵,任何時代都會得有優(yōu)伶奇倡橫空出世,一邊顛倒一邊普渡著眾生。
2006-2-11
Tomorrow is another day. 又一句該死的經(jīng)典臺詞。
永遠的經(jīng)典,永不被打倒的勇氣。
斯佳麗很有個性的一個女人,瑞特巴特勒船長也讓人難忘,費雯麗身上體現(xiàn)了那個時代女性獨立自強的性格。瑞特巴特勒船長太有魅力,笑著說“那是你的事情,親愛的”。對于斯嘉麗,巴特勒船長真的是盡力了,斯嘉麗醒悟得太晚了,“tomorrow is another day”是最真實的謊言。
請上帝保佑那個真正愛你的人吧,你把他的心都揉碎了。
看完斯嘉麗那么瘦小的身軀,卻承受著那么大的壓力,都能頂?shù)淖?。真的感覺不到什么叫困難了,第二天去考試奇跡般的過了。。
也許每個女孩子心中都有一個艾希禮,只有經(jīng)過時光才發(fā)現(xiàn)真愛原來是班瑞德。
至今記得亞特蘭大的戰(zhàn)火中她奔走的背影,裙裾擺動。她的野性和驕傲,堅強與倔強,不甘弱示或屈服,瑞德與她是相似的。如果瑞德愛上的不是郝思嘉,一定不會掉進那個自掘的陷阱里。對于郝思嘉佩服之極,對于瑞德,感動了,且唏噓而惋惜。
電影非常出色,但我非常討厭斯嘉麗這個角色,這是一個徹頭徹尾的渣女,永遠以自我為中心,把自己的幸福和所謂“獨立”建立在欺騙及他人的痛苦之上。瑞德的許多言行雖然不太正人君子,但本質(zhì)上還是善良的,相比之下斯嘉麗的自私則是深入骨髓的,簡直不可救藥,實在沒法理解這樣一個角色怎么能把一大幫觀眾給迷得不要不要的。瑞德甩掉斯嘉麗的一幕真是大快人心。
亂世只是背景,更多是跌宕起伏的女性畫卷。費雯麗塑造了大銀幕上絕無僅有的佳人形象:斯嘉麗任性而深情、虛榮而善良、軟弱而堅強,愛得情天恨海而又愚蠢天真......在電影院如癡如醉的坐了4個小時~~~
郝思佳不算是個“好女人”,但她身上有著或許很多男人都沒有的韌性,仿佛什么都無法打倒她,她永遠能找到支點,重新站起來,正如她一直記在心里的“tomorrow is another day”。
斯嘉麗和白瑞德真是最經(jīng)典的熒幕形象,很少見哪部電影能以如此大的氣魄和史詩氣魄來塑造一個女性的一生而且還是一個富有魅力的“壞”女人。
土地是世界上唯一值得你去為之工作, 為之戰(zhàn)斗, 為之犧牲的東西,因為它是唯一永恒的東西。
整整4、5個小時啊,看到我中途昏死了過去。郝思嘉最后的那句“tomorrow is another day”鼓勵了多少腦殘志堅的女性呀!(包括我在內(nèi))
Clark Gable你真是每一個女人都會夢想得到的男人
將近4個鐘頭卻還是讓人意猶未盡.淋漓盡致了~
一定要看啊,我喜歡斯加麗那種幾乎有點蠻橫的可愛感覺.甚至可以為了達到目的不責手段,要么愛她,要么討厭她.她在貧瘠的大地上拿著一根蘿卜說(這個,好象很搞笑)"我對上帝發(fā)誓,我再也不要挨餓!"我愛上她了!
那么早期的電影居然到現(xiàn)在也看不出瑕疵,太崇拜那個導演了。
原來80年前斯嘉麗就當了黑寡婦。
只能說我真的不是很喜歡斯嘉麗……= =;但故事不錯,作為一個70年前的片子它已經(jīng)足夠好
Tomorrow is another day,這是我聽過的最逼真的謊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