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很喜歡陳永仁(梁朝偉)和他的前女友May(蕭亞軒)巧遇的那個橋段, 陳永仁走到May跟前,停下,May挽著兩個購物袋,凝望他,輕輕一笑。 陳永仁也靦腆一笑:“這么巧?” “很久沒見?!?/p>
“六、七年了?!?“近況如何?” May像煞有介事地說:“我結(jié)婚了,你呢?還在道上混?”
陳永仁沉默半晌,不知該如何回答。這時,一個女傭人拖著一個女孩,走到May身旁,陳永仁望著活潑可愛的女孩,湊前摸一下她的臉蛋。 你的女兒?” “嗯?!盡ay簡單回答,像不想多說。 “幾歲了?” May急急回答:“五歲?!?/p>
陳永仁點點頭,凝視女孩,在心里慨嘆:假若不是自己當了臥底,女孩的父親可能是自己吧。 看著陳永仁凝望女孩,May有點焦急:“我丈夫的車子快要到了,所以……” 陳永仁連忙打圓場:“啊,我也趕時間?!彼D一頓,像有點依依不舍,“拜拜?!?May應道:“拜拜?!?/p>
陳永仁轉(zhuǎn)身離開,May的女兒拉一拉母親的下擺:“媽媽,我今年六歲了?!?May燦爛地笑:“Sorry呀,媽媽真健忘,記錯了。”說罷她抬頭凝望漸漸走遠的陳永仁,感觸良多。 May 在跟阿仁說話的時候,手是放在褲兜里的,等到阿仁走后,摸著女兒的頭的時候,她的手指上可以看到戒指是戴在食指上的,表示她實際未婚。
《無間道》來自香港,這個比世界上大部分生活水平都好的島嶼,一度是天堂的代號。幾個杰出的藝人和一幫高明的商人及用心良苦的故事高手,用命運和職業(yè)的格局碼出換體思維,在好人壞人之間追問、游離,終而幻滅在規(guī)則底線。令人自然想起《變臉》,有點類似的抗爭。從導演手法和推進方式看,《變臉》展示出更多是故事的獵奇,人心的惶然與迫切?!稛o間道》則十分冷靜,是一部預設好的棋局,一座固守的監(jiān)獄,人在中間,等待發(fā)生、過程和終結(jié),最后只剩哀歌一曲。這個中間,導演和編劇占了主導位置,而刻意輕描淡寫的拍攝手法更增添了偏重砝碼。同為商業(yè)片,對生命的思索和殘酷的體現(xiàn),《無間道》顯得勝過《變臉》。 四位主角表演沒有辜負他們享有的昌隆聲譽,平實、內(nèi)斂,不沾曖昧的流露。背景、用光不徘徊在奢侈的鋪張;平穩(wěn)的表敘令人有足夠時間讓感覺壯大,溢滿。音樂也沒有刻意憂傷和煽情,低低嗚聲直通天際,讓你相信這不只是命運的一首協(xié)奏曲,確是某個陰曹地府招安之音。 更難得是,沒有以往港產(chǎn)片中一夫當關(guān),萬夫莫敵的愚蠢花巧和賣弄。槍砰然響,人頹然倒,慌張中只剩模糊不安。黃秋生睡在摔扁的車上,嘴角掛著血絲,靜止的肥大身驅(qū)在血腥中透出得固執(zhí),讓人相信他是曾經(jīng)的朋友和嚴肅的上司。曾志偉的陰鷙殘忍,在影片開頭幾個眼神中便已畫出。而他逃往消防樓道趔趄腳步,心里趴出的慌張和絕望,到無聲無息中槍死去。很生活告之,真實老大和死人的區(qū)別,其實很小。 片中劉德華飾演的角色應該是最矛盾綜合體,史無前例的位置必須讓他掏出更多本錢豐富故事的完整,最好的演繹方法是忘記自己,忘了自己作為藝人劉德華的地位,明確主角是四個人。很慶幸,他不僅沒帶進個人戲外的乖張,而且很好找到了自己位置。差館里的個人戲也顯得克制,警察面對審犯,除了偷巧的智慧和些許得意,沒有肆意夸張的烘托。到后來從電梯中平靜出來的神態(tài),十年前種下因果循環(huán),已使他對任何結(jié)局都了于在胸,生亦何歡,死又何哀。劉在這里做得很成功。 梁朝偉是個超一流演員,絕不是他人口中所謂的工兵型,天生的憂郁和四顧無依的氣質(zhì),強烈影響他所演過的每一部影片。這種角色演來更游刃有余。迷惘的眼,散漫的形神,總能看出內(nèi)心對行為和身體的背叛,自我的懷疑。我是警察,這話只能在醫(yī)生面前心不在焉吐出。求證永遠在煉獄中,道路從不間斷,最后也只能睜大眼睛,在四面封閉的電梯癱軟到另一個世界。所有信心在這里嘎然而止,是為無間道。 令人心悸的生存狀態(tài)安排,自然離不開對愛情的編弄,而愛情相對這些,實在無力和不足為道。導演讓鄭秀文和陳慧琳適可而止的表演再次證明他的高明。鄭演慣都市傻女人,沒有在片中長久撒潑,破壞陰沉平靜氣氛,實是幸事。而陳慧琳的寡言少語,和驚艷容顏符合大眾對心理醫(yī)生的神秘期盼。沒有風雨中的凄厲,生離死別的痛苦,只留底匆匆的錄音和紙片兒。愛情,只是眾多煉*獄中的一個痛苦而普通程序。女人,地獄里只是配角。 影片的結(jié)局據(jù)說有兩個,劉的被鋪和升官。前者符合普通人心中因果報應的快意;但后者絕不是所謂的皆大歡喜,相比下更符合故事的發(fā)展路線,劉最后望著陳(梁飾)的墳,千般痛苦和欲望熬成一句話,“我想和他換”。生不如死。亦是無間道。 好的影片,往往有許多解讀,須得親身去看,去體驗。如果只看預告和影評,就有如我幼時看到超度掛畫中的地獄,離事實太遠,太不可信。 附: 無間道,據(jù)說是地獄最深淵,存在永不間斷痛苦。 我是無法知道地獄樣子的,腦中所有的來源,都不能讓我確信那些是真實。書籍里文字給人無窮大想象空間,可以豐富在內(nèi)心,印象卻始終模糊,像斑斕抽象的畫,能嗅出森森之氣,轉(zhuǎn)身就忘記。視覺中的印象更少,兼而飄忽不定,十分不可信。記得家鄉(xiāng)大部分葬禮中,請來超度的是本地農(nóng)民,他們大部分眉目清秀,神態(tài)清雅,據(jù)說叫道士。在我還小時,無疑覺得這些太新奇。色彩絢麗、寬大,布料和做工都粗糙的道服,馬上讓我想到戲臺上抖動的畫布,并囔著要穿,沒人滿足我的要求。我就守著掛起的大副圍幔發(fā)呆,上面是支離破碎的身體、赤發(fā)的厲鬼、尖銳的刀片,和大塊的血。我第一次看,人來人往中,莫名其妙嚇的大哭。有人安慰說不用怕,那是地獄,處罰壞人的地方,這些道士就是給死去的人來說好話的。我驚魂未定決定做個好人,對地獄也有個了解。 稍大點的時候,就請教別人,地獄真是這樣的嗎?哪個是十八層永不翻身之處?道士真那么厲害嗎?也沒人能說清楚。再大點,看到電視電影中顛來倒去的陰間、神鬼之說,就試著勇敢想,大概根本沒有地獄吧。原用不著操心。 至現(xiàn)在,想到地獄,就不是有沒有和恐懼的思索了。基督教中與東方文化里死后面臨天堂、地獄的選擇有茍同的地方。但一旦洋化的東西就難免有戲謔的成分,地獄天堂在幽默和笑話書中常出現(xiàn),后者更成了時代的流行廣告語。成為了輕松話題。 當然,商業(yè)高度發(fā)達的時代自有不凡之處,衍化的文化更千姿百態(tài)。熙熙攘攘的人流和水泥森林中,怕是沒人會有我幼時的恐懼了。否則不是神經(jīng)短路,大概也是耋耄之年,深恐親身體驗的擔憂。再大張旗鼓說起地獄,就直接是現(xiàn)實的景狀,生活擺下的痛楚局面了?!稛o間道》就是這么個故事。
早在94年的《重慶森林》,梁朝偉已經(jīng)憑借一個癡情警察拿到了金像獎影帝,但嚴格說來,直到97年左右梁生才完全進入自己的巔峰期。這個時期既有《春光乍泄》的苦情小gay,也有《暗花》這樣陰暗狠毒的壞警察,《花樣年華》更是斬獲戛納影帝,風頭之勁一時無兩?!稛o間道》里面的陳永仁,角色的復雜度和層次感雖然都很深。但對于這個時期的梁生而言也就是信手拈來罷了。 大概是拿獎拿到手軟,或者是實在拍累了?!稛o》之后雖然也有《2046》和《色戒》這樣成功的戲,但總體來說,拍片的數(shù)量和質(zhì)量都下降的厲害。而且,角色基本突破不大。拋開大環(huán)境僅針對演員生涯來說,小生就幾種,能演的都演完了,還能演出花來? 啟蒙這個巔峰期的有兩部影片:《悲情城市》和《阿飛正傳》?!侗槌鞘小氛科拥呐_灣深情文藝范兒和當時香港的電視劇和商業(yè)港產(chǎn)片的氣質(zhì)很不搭。侯孝賢導演當時的評價是他表演太準確了,放在其他演員現(xiàn)實粗糙的環(huán)境里面,很刺眼。但這段經(jīng)歷開闊了他的視野,也拓寬了他的戲路。而王家衛(wèi)也用《阿飛正傳》里面最后的那個長鏡頭啟發(fā)了梁生:原來電影可以拍的這么神,經(jīng)病的。 這兩部影片幫助梁朝偉成功突破了小生到“中生”大叔的界限。這很不容易,演員的自身修養(yǎng)固然有關(guān)系,機緣巧合更是不可少。歐美太遠就不說了,光說謝霆鋒和陳冠希這對表兄表弟。謝霆鋒舍得了形象演得了苦逼,但就是沒有足夠多的戲讓他磨,也沒有足夠多的好導演來指導他,這就是缺機緣。而陳冠希就屬于典型的缺乏演員的敬業(yè)精神和自身修養(yǎng),多大歲數(shù)了還天天睡野模,一副縱欲過度的樣子,都快長成張楚了還怎么演大叔? 如果演員也有金線的話,梁生無疑是多次蹂躪過這個標準的。但是要成為神級的演員,還需要突破“中生”到老生的界限。他還需要一部類似于,馬龍白蘭度的《教父》,阿爾帕西諾的《聞香識女人》這樣的片子,來向大家宣告:我已經(jīng)老了,無法再扮靚仔,但我仍然是個好演員。 我等著這一天。
《無間道》是寰亞電影發(fā)行公司于2002年出品的一部警匪片,由劉偉強、麥兆輝執(zhí)導,劉德華、梁朝偉、黃秋生、曾志偉等主演。該片講述的是兩個身份混亂的 男人分別為警方和黑社會的臥底,經(jīng)過一場激烈的角斗,他們決心要尋回自己的故事。2003年,該片獲得了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電影獎、第40屆臺灣 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等獎項,梁朝偉憑借該片獲得了第22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主角獎等獎項。
無間道中,“無間”的意思是指“無間地獄”,寓意兩個身份都本不該屬于自己的人,他們幾乎生活在一個類似無間地獄的環(huán)境里,做夢都怕別人拆穿自己的身份。進入無間地獄是沒有輪回的,只有永遠受苦。影片《無間道》的劇作,用一段序幕和三個階段的鋪敘把故事層層推進到最高潮。整個劇作完備地體現(xiàn)了其主題思想,從主人公錯置的身份將“道”的“無間”敘述得淋漓盡致,而這之中劉德華和梁朝偉之間的對手戲 堪稱經(jīng)典,讓人過目不忘。給我印象最深刻的地方是劉德華和梁朝偉在一起聽音樂的時候,當時他們之間仿佛是一對很好的朋友,語言上的交流也讓人覺得親切,而第二次在劉德華辦公室他們之間卻又隔著一張桌子對話,雖然當時梁朝偉還未清楚劉就是內(nèi)鬼,但一張桌子已經(jīng)無形中暗示著他們之間的分裂態(tài)勢,當在大廈樓頂?shù)哪菆鰬蛑袃蓚€人的位置和語 言已經(jīng)完全對立了,三次最有戲最出戲的地方能夠在鏡頭和分鏡頭的運用上都能夠做的如此巧妙,的確讓我佩服,當然在這里還是要順便提一下當時兩個人的對話 “對不起我是警察”“誰知道”。影片中的陳永仁和劉建明,一個想成為真實的自己,一個想與過去的自己告別,對他們而言,最大的痛苦莫過于無法成為一個統(tǒng)一的人。電影中的劉建明其實更讓我心疼,面對做一名好人的無奈與彷徨最終讓他走向了人格的分裂。在無間的黑與白中,很難做出自己正確的選擇,這是人生最痛苦的時刻。
影片的結(jié)局沒有像傳統(tǒng)警匪片的常規(guī)敘事一樣以正義戰(zhàn)勝邪惡,滿足觀眾的觀影期待,而是擺脫了這種“大團圓”模式,作了反處理,結(jié)尾時陳永仁的真實身份得以確認,警方以英雄待遇為他厚葬,而站在墓碑前向他敬禮的卻是最后活下來的贏家----身穿警服的劉建明。但活下來就是真的贏家了嗎,我并不這么認為,也許死亡,是另一種解脫。在本片中,陳、劉兩人都是警,同時又都為匪,誰能在這個混亂的規(guī)則里戰(zhàn)勝對方,誰便能夠生存下去。這種略帶悲觀的宿命淪為整部片子增添了黑色電影的味道,發(fā)人深省。
劉嘉玲說:當年拍無間道的時候梁朝偉每天只開工三四個點就回家,拍了二十多天就拍完了,之后就是獲獎無數(shù)。演戲這種事,不得不承認是有天賦的。
“《無間道》拍得相當好,但是再好也已經(jīng)沒有當年港片熱氣騰騰的生命力了。不知是拍的人變了,還是看的人倦了?!稛o間道》的前傳后續(xù)也聲勢鬧猛,它似乎可以打破港片沉淪的僵局。但是,它更像一具艷尸,妝扮得精美絕色,但終究是死物?!本W(wǎng)上的這段評論深得我心。
牛就牛在,他讓所有演員都達到了巔峰
當年我深刻的愛上了梁朝偉同學
重新對香港電影刮目相看,它從哲學的角度深入質(zhì)問人性,去感受身不由己之下的那種窒息,感受貪婪與自私,體驗善惡的痛楚糾結(jié)。劇本相當出色,梁朝偉的陳松仁直接神化,所有的角色都可圈可點,沒有一出多余的地方,以至多年后看美版的時候仍然不忘舊愛。這是港片的里程碑。9.3
看劉德華演戲好累
看了美版的,才知道港版有多好看~55555555
最后那一下爆頭,劉德華和梁朝偉的眼神里都是震驚,他死在電梯里,電梯門來回的開關(guān),我們也從震驚中恢復,覺得殘酷,誰說的,好人有好報,那些為民除害的,都死了。會有人惦記著他們嗎?把他們視為英雄嗎?又有什么用呢,這個社會還不都是惡人當?shù)馈?/p>
經(jīng)典港片,無間道,如人生~~
一氣呵成。梁朝偉的眼神令人揪心。
臥!槽!居!然!這!么!好!看?。ê煤蠡诂F(xiàn)在才看這部電影……所有人的演技都太棒了,甚至蕭亞軒……)
港片的里程碑
??闯P?。我認為無間道里最精彩的設計之一,就是陳永仁從頭到尾都沒有一絲絲動搖,站在巷道里沖著警司的靈車敬禮那一刻,閃耀著強大又微弱的人性光輝。
港片新旗幟
梁朝偉已經(jīng)無與倫比了,那憂郁的眼神,歐~~
難怪高中時大家那么喜歡。片尾才發(fā)現(xiàn),陳永仁的生日和我一樣。
怎么形容梁朝偉的分量呢?就我個人來看,影壇少了一個梁朝偉,就等于少了一百個劉德華。
五星獻給黃秋生突然掉下來的那個瞬間。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別說,這種港片老爸老媽們已經(jīng)欣賞不了了,就連弟弟一起看都沒堅持看完,哎,我說,片子都這么牛逼了,對你們來說卻成不了經(jīng)典,嘆息。
現(xiàn)在看來,無間道一部電梯里擠了三個影帝,這部電梯也算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