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必須承認(rèn),看費里尼的電影,我是貪婪的。
這家伙總是不惜周章,創(chuàng)造著一場又一場龐大的喧囂。我感嘆于他取之不盡的靈感,如此奢侈,如此隨性,如此不吝嗇,最終卻只為內(nèi)心的那一點點悲傷,那一點點逃不開的孤獨。
每一趟的不虛此行,我發(fā)瘋似的享受在他的影像里。落幕之后,我依然貪婪,貪婪地想要記住這里發(fā)生過什么。
非常幸運的是,費里尼的電影對我來說,記住零碎的片段就已經(jīng)完成了一種儀式。
這部遺作也是如此。
薩維尼在荒野里看月,看到了姑媽脫衣服。Juno和銀河的神話,薩維尼與體面大叔初次會面。雙簧管移動家具是音樂的暴力,墓地里找到通往另個世界的洞。祖母的暴雨,匹諾曹烤鞋子,爬梯子變成白楊樹,偷看女神,扔出去的水晶鞋。
被叨擾的體面大叔,衣柜里的愛人。
相機拍不到的鐘聲,挖井的兄弟,背景里扭動的文化沖擊。五顏六色的廣場,搬家的Marisa,洗衣機禿頂老友?;貞浕槎Y,開火車的做愛,飛出電線,屋頂營救。
營救的農(nóng)夫就是挖月亮的人,企鵝里找到女神,偶遇體面大叔,“他們都是虛幻的”。
無敵大煙囪,油桶帽子列隊,浩浩蕩蕩的面團節(jié)。選美大賽,薩維尼在木板縫隙看女神,體面大叔在想象里約會愛人。
女神被老頭兒吻,薩維尼土豆泥炮彈,體面大叔使用魔法,坦白自己的貴族身份。
薩維尼被農(nóng)夫拉到另一種現(xiàn)實,下一幕又見到體面大叔,共同看到姜文的一步之遙。
MJ的The way you make me feel直接把我炸醒,巨大的移動太牛逼了。擺到臺面的文化沖擊,年輕人的瘋狂舞會,薩維尼把女神的鞋穿給每一只舞池里的腳。體面大叔吟誦一首跳舞頌,然后走向盛裝出席的愛人,藍(lán)色多瑙河的起舞,這是另一層夢境。
薩維尼上了姨母姨父的車,溫柔的姨母,溫馨的舊屋,禿頂老友聽到了自行車鈴聲,他們來到了電視廣場。
農(nóng)場的月亮,電視的大屏幕,尾巴著火的惡作劇,開槍的老頭兒。騷亂的人群,月亮下跳舞的傻子。
薩維尼盯著月亮,那是女神的臉,廣告時間?!叭绻幸稽c寧靜,而我們都可以享受寧靜,或許我們會懂得一些什么”。
重疊的夢境,無法分辨的現(xiàn)實,這是費里尼的最后一首散文詩。因為貪婪,所以我記下了這部長詩里,那些混亂的、不相關(guān)的場景。
這些場景的中心,只有兩個人物。一個是體面大叔(前面要加Perfect),一個是薩維尼(前面要加Evil的諧音)。
這些場景的指向,只有兩個物體。一個是電視(前面要加Lady),一個是永恒的月亮。
月亮投下了倒影,農(nóng)夫從井里打撈起,這里的聲音原本靜謐,卻被幻聽出一場世界旅行。
我把這場夢記下,再次在一個人的荒野看月,也許會在某次悲傷里揚起嘴角,也許會在某次虛幻里獲得幸福。
用文字去抓影像只抓了幾個概念和一把干枯草??
#月吟
——觀影流水賬
一
生命的感性是個詩人
在荒野的井中看月亮
他有許多奇異的見聞
卻仍是個孩子
著迷于原力噴出的神話
朱諾的乳汁掛起一道銀河
將無數(shù)的星星濺射
城市的下水道通向地獄
伺伏著化身爬蟲的魔鬼
從衣柜的影子抵達(dá)夢的入口
幽靈也由此光顧臥室
饕餮和亡魂
被一個秘密的和弦召喚
釋放進生死晦暗不明的邊界
端坐在掘墓人寂寥的火堆旁
一座塔希提果園
藏匿于月光下的蒿草
世界和女人組成陰性的波濤
男子流浪在她們不定的地表
瓦爾普吉斯之夜里
聽起伏的荒原吟唱
詩人在天啟般的暴風(fēng)雨中
幻想成為一株白楊
激情啊 生長又生長
離開母體 直達(dá)月亮
二
愛欲的火車洞穿交纏的男女
穿過時鐘 閣樓 家具
在每一站抵達(dá)狂歡節(jié)和游樂場
批發(fā)的圣母像留給憂愁的婦人
滾筒洗衣機是癡情男子的愛侶
隨一位高大震顫的繆斯飛出窗戶 到天上
跳傘 抓云 抓月亮
降落于城市屋頂?shù)脑娙?像一只從失敗的家庭生活中出走的貓
被庸常的人性營救到地上
這位熱情而粗俗的救生員還宣稱
他抓到了成熟后下墜的月亮
就如同接住高空落地的詩人一樣
真理和感性都會跌落
分給它們半塊面包
并溫暖的接住 擁抱
月亮一樣的女神也會跌落
灑滿潔白面粉的肉體
并不會成為圣潔的天使
好在生命的節(jié)日里還有餃子
加倍的起司和番茄醬
ravioli仍然提供飽腹的快樂
這種意志
讓即使是憤世嫉俗的老人
也端起盤子
活著 嬉鬧 出席必須在場的慶典
一切都好過躲進舞臺的基座
人人在上面歡笑上場
你在下面呼喊著被遺忘
三
年老的思想
有一群腐朽的鄰居 時時覬覦
死亡的窺視
足以讓人從夢中驚厥坐起
它不放過每一次來訪
丑陋貪婪的死啊 慢一些
老人的智慧還要去引導(dǎo)它親愛的朋友
——不朽的感性尚在探尋
叩問政治與塵世的天堂
擊穿生活和彼岸的真相
荒野上還有思想要巡游的疆域
要用一曲華爾茲作最后的禮贊
咒罵著與喧囂外放的時代和解
那個畫像里的女人即使離開了
記憶仍能與之共舞
頭腦感受到生
眷戀著在午夜離場
……
靈魂潛入荒野之井
月亮被抓住 圍困
而今它仍在天上
愛欲之夢 輕吟低唱
月亮一樣的女人是詩人的幻想
人間所有的女人組成了月亮
短評寫不下,放影評里。今天半夜寫的,大腦非常眩暈,讀完這一篇狗屁不通的評論千萬別把我當(dāng)傻子。
這是費里尼完美的遺作啊!這是費里尼對流行渣粹文化最后一封無力的宣戰(zhàn)書,是費里尼對年華逝去,再無力斗爭的感慨。沒有什么花哨的技法,沒有當(dāng)年《甜蜜的生活》《八部半》的神采飛揚。極盡荒誕的劇本與混亂的空間場面調(diào)度,是費里尼對渣粹文化荒唐愚繆的揭示,也是費里尼對現(xiàn)世的不滿與失望,是費里尼對世紀(jì)末的絕望。但同是這部電影也是費里尼對未來希望的寄托,費里尼對后人能繼承他遺志的囑咐。頗有一些象征性的臺詞體現(xiàn)了這一點“我會走我自己的路,好運氣會青睞與我的?!薄拔倚枰粋€同盟,我已經(jīng)注意了你很久”整部電影的劇情感覺就是男主(貝尼尼,費里尼繼承人的化身)在糜爛腐朽的流行文化中惶惶前行,男二(費里尼的化身)引導(dǎo)他去和渣粹文化戰(zhàn)斗(演出會一場戲)。這是費里尼的最后一部作品。月吟是對純潔的向往,是對流行文化的摒棄。這是費里尼遺志的集中體現(xiàn)。這是一部神作。95/100
——————
詩的歸宿總在月上
輕訴 簫笛 井中倒影
白日悲喜總付諸于歌
燭夜才盡力將人聲傾聽
曾注視過洞穴中黑白映像
所以創(chuàng)造了夢中絢麗回憶
陽光下的獨角獸不甚耀眼
黑暗中的熾火鳥無人懼凌
他看著混沌因而夢著月亮
————————————
看著窗外在意大利存活下來的,來自中世紀(jì)的石瓦磚墻。它在陽光下顯得深厚穩(wěn)重,卻在夜里面頰泛青。
在超現(xiàn)實主義中的詩意狀態(tài)亦是如此,在機械聲中日漸強壯,卻也在其中生乏解體。
費里尼總是這么讓人開心,他的片子總是充滿了一種俗世的明麗,他片中的那些意大利人總是鬧嚷著一臉滿不在乎。即使是其中同樣是出自Niro Rota的音樂,也不在是《豹》中抑揚頓挫的婉轉(zhuǎn)曲折,而是一種銅管樂器直來直去的明快。費里尼就是這樣。
我一直就覺得,在所有電影大師的作品中,費里尼的電影是最少技巧也最少需要技巧的。在他的電影中,劇本與場景,尤其是個人的風(fēng)格,占去了最主要的部分。比如說維斯康第,在晚期的成熟之作中,更加倚重華麗的歷史細(xì)節(jié)和布光、運鏡等外在的東西。而費里尼晚期的作品(或者說他所有的作品),則是追求一種略顯夸張的劇場效果,時間、場景、攝影機都不是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世俗狂歡節(jié)的性質(zhì)。正如巴赫金的區(qū)分,維斯康第(也包括老塔、伯格曼、布烈松)等的作品,是一種“紀(jì)念碑”式的電影,而只有費里尼(或許還可以包括帕索里尼的《世俗三部曲》),才有一種“廣場”式電影的特征,即使是最文人化的《八部半》也依然如此。我覺得這可能也正是在國內(nèi)藝術(shù)電影的愛好者中,費里尼的聲望并不是太高的原因(可以參看某些“著名網(wǎng)友”對于自己最喜歡的十大導(dǎo)演的排列,費里尼奇怪地缺席)。我自己也并不能很深入地理解費里尼的這種特質(zhì),甚至一直以來就把他當(dāng)作一種不同與現(xiàn)實主義的表現(xiàn)主義風(fēng)格在理解。這當(dāng)然有問題,比如說《想當(dāng)年》、《羅馬》跟《卡里加里博士的小屋》,相去太遠(yuǎn)了。
回到《月亮之聲》上,這是費里尼最后的作品,整體感覺相當(dāng)成熟,并且有所有絕筆之作的悲涼(參考小津的《秋刀魚的滋味》、黑澤明的《裊裊夕陽情》以及老塔的《犧牲》)。全片是架構(gòu)在一種幻想上的敘事,并沒有古典作品的敘事方式,甚至根本就沒有事情,有的只是不斷地去發(fā)現(xiàn)。撒魯威尼是個臉色蒼白的年輕人,他聽見了井中發(fā)出的聲音,雖然接下來并沒有說他在追尋這個聲音的來源,但是我們可以把這個片子理解成他在追尋這個聲音,經(jīng)過種種夢幻一般的場景,他最終發(fā)現(xiàn),他聽見的聲音并不是來自井中,而是來自于月亮。另一個主要人物肯內(nèi)拉知事,則是一個因為被辭退的政府官員,他的生活中出現(xiàn)了許多虛幻的人物,讓他分不清幻象與真相,他不斷地出現(xiàn)在撒魯威尼的夢幻場景中,扮演引導(dǎo)者與發(fā)現(xiàn)者的角色。同時,他也幻想著自己廣闊的領(lǐng)土與領(lǐng)土上神秘快樂的人民,也幻想著高層能向他咨詢意見、回復(fù)他的職位,撒魯威尼在他的引導(dǎo)下,也看見了那些神秘的土地與人民,也或多或少地接觸到了事實的真相。
《月亮之聲》中的兩個人物,一個是幻視,一個是幻聽,這兩個人物構(gòu)成了我們對世界可能的另一種認(rèn)識。而相對于這個幻聽/幻視的世界,是一個由喧囂著的世俗之聲構(gòu)成的世界。這個世界最主要的形象,是電視機。在開場的“偷窺嬸嬸”一場中,豐滿的嬸嬸(費里尼女郎們總是這個豐乳肥臀?。┰诙亲右粋€人搖擺著跳舞,鏡頭反打年輕人們在圍觀的窗外,前景中就出現(xiàn)一臺沒有圖像只有雪花點的電視,但音樂卻似乎正是從電視中傳出的。再后來,在小鎮(zhèn)上建一個電視轉(zhuǎn)播站就成了一件大事,肥頭大耳的地方官員們以此沾沾自喜。在“屋頂拯救”一場中,就出現(xiàn)了電視記者,對離婚的女人進行采訪。然后,幾乎所有的場景中,都有電視記者、攝像機、電視轉(zhuǎn)播的各種機器,比如“午夜跳舞”一場,就似乎是在一個大攝影棚中進行的,而“遇見嬸嬸”一場,我們則看見那對孿生姐妹在電視機前又叫又跳(她們因為電視而被塑造得如此相似,以至于我們的主角都分不清誰是誰了),最后則是一場抓到了月亮的電視直播的狂歡。電視的世界,表面上是真實的、無懈可擊的世界,但在本質(zhì)上卻是充滿著裂痕。比如離婚的瑪麗,是一個放蕩的女人,但是在攝影機前,她和她母親卻顯得這么無辜與理直氣壯。再比如最后的“抓住月亮”一場,占據(jù)了話語權(quán)的宗教與政府要員們,裝模作樣地觀做著虛假的電視直播,電視節(jié)目愚弄著不了解真相的群眾,卻經(jīng)不起最簡單的追問。電視虛假的視聽信息所塑造的世界,必然是一個虛假的世界,不幸的是,電視就像間諜一樣,侵入了每一個人的生活,就像掏下水道的兄弟說的:“他是間諜,他無所不在?!遍g諜并不是月亮,而是電視。
與電視的世界相對的,是兩個主角所代表的幻視/幻聽的世界。因為一切都遵循著心靈的規(guī)則,所以一切都顯得溫情脈脈。跟肯內(nèi)拉知事在一起,撒魯威尼聽見了死去的罐頭商的故事,看見了通向另一個世界的洞口,接著又在雷雨中看見神的馬車,回到祖母的身邊,然后又記起了自己追求的女人亞魯?shù)倌?,并得到了她的水晶鞋。他被肯?nèi)拉知事封為自己的秘書,掌管了一片廣大的國度,在這個國度中,有著神秘的舞者。最后,他還發(fā)現(xiàn)了,自己在水井中聽到的聲音,來自于月亮,月亮中呈現(xiàn)出亞魯?shù)倌群妥婺傅哪?。月亮還教導(dǎo)他,要聆聽自己心中的聲音,而不是被外界的喧嘩所迷惑。不過,肯內(nèi)拉知事幻視的世界似乎就沒有這么幸運,他那些彬彬有禮的鄰居,顯得詭異異常并打擾著他的生活,在熱鬧的大街上,他也無法分辨出真與假,甚至于把所有的人都當(dāng)成幻象。但他的世界仍然是好的,仍然是與電視所營造的所謂現(xiàn)實世界對立的,比如在那個喧囂的舞廳,他在DG室中駁斥了這樣一種低俗的娛樂,然后與年老的女士(似乎是他死去的妻子,她的畫像曾經(jīng)出現(xiàn)在他的柜子中)在《藍(lán)色多瑙河》的伴奏中翩翩起舞。與這個世界格格不入的肯內(nèi)拉知事,在幻視的世界中,也求得了心靈的安慰。
這種對幻聽/幻視世界的營造,使得整個片子都充滿了一種離奇的夢幻色彩。在這里,場景與場景之間并沒有必然的聯(lián)系,一切都突然出現(xiàn)然后又突然消失。撒魯威尼和肯內(nèi)拉知事在大街上談話,鏡頭轉(zhuǎn)過來,兩人已經(jīng)是坐在靜謐的田野上了;開始還是在嬸嬸家里,然后打開門,另一個房間中空空如也,離婚的那個男人坐在窗臺上,說:“他們成功了!”然后就轉(zhuǎn)換成了直播抓住月亮的場景。當(dāng)然,這些場景中,也有一些細(xì)節(jié),作為轉(zhuǎn)換的“抓手”,這類似于夢的那種發(fā)生機制,比如說上述場景中,所謂“他們成功了”,正好指向“屋頂營救”一場前撒魯威尼和下水道兄弟的談話,那個修理下水道的弟弟說要抓住月亮“這個間諜”。
這單個的場景中,夢幻感也營造得相當(dāng)成功。撒魯威尼在街頭遇見亞魯?shù)倌纫粓鲋?,街頭人影憧憧,街邊的櫥窗中印出亞魯?shù)倌群蛠韥硗娜巳旱挠跋瘢Я司吧?,奇怪地聚在一個平面上,穿著絲襪的模特大腿散成一個轉(zhuǎn)盤,在墻上轉(zhuǎn)來轉(zhuǎn)去,接頭的人都顯得無所事事地在游蕩,熱鬧得有些詭異。其他一些讓人印象深刻的場景有撒魯威尼和朋友在房頂上聊天,電視機天線(又是電視機)像樹林一樣叢叢簇簇,指向藍(lán)天;肯內(nèi)拉知事向撒魯威尼展示自己的領(lǐng)土,三個臀部肥大的黑人婦女搖擺著在微風(fēng)吹拂的草地上播種,鏡頭往回打,播種機(或者是挖掘機)立在黑暗的田野上,靜悄悄,卻又燈火通明,宛如西游記里唐僧師徒在荒山中發(fā)現(xiàn)的豪宅。這個場景多么像《八部半》中那個著名的火箭發(fā)射架啊!
之所以說這個片子有著所有絕筆之作同樣的悲涼,是因為片中有一種對于在電視創(chuàng)造的視聽時代,沒有人愿意傾聽心靈之聲的感傷。不知道費里尼晚年時有著什么樣的心態(tài),但藝術(shù)電影以及所有藝術(shù)形式的衰落,在這個工業(yè)化快餐化的時代,似乎已經(jīng)是一種必然的趨勢。不像《里斯本物語》中文德斯對于影像局限性的絕望,一個自信且成熟的電影大師,可以利用電影本身受到的限制,但卻無法對抗這個時代。這是另一種對電影以及藝術(shù)的感嘆。
月的比喻就像榮格的阿尼瑪,而被捕獲囚禁的月亮,也可比附神話中被窺視的月神露娜。兩個主角艾弗和格奈拉都是費里尼的分身:一個是早年天真活潑的,一個是晚年懷舊怨怒的。喜歡誰都可以穿得上水晶鞋這個黑色幽默的悲涼比喻。我一直在想為什么費里尼的結(jié)尾拍得總是不錯??赐晁淖詈笠徊浚K于找到答案。結(jié)尾是一切喧囂沉寂下來的時刻。費里尼喜歡的混亂、吵鬧和粗俗,觀眾很難忍受,所以,反而到他安靜下來的段落,就變得美好、雅致、哀傷。這實際是對觀眾的pua。在這個意義上,本片最后的臺詞“如果每個人都能寧靜一些的話,我們或許能夠明白一些事情”像一句自懺的結(jié)語和對未來的預(yù)言?;木⒉幌笳魉劳?,但走向荒井的艾弗還是成了費里尼辭世的影讖。死神是真正的小丑之王。我保留對費里尼風(fēng)格的一點敬意,但如果有熱愛,也只留在他的黑白年代。
超出預(yù)期,費里尼遺作終于在自我和真理的雙重場域中探索,仿佛一次超越時間的詩意凝視。并無去風(fēng)格一說,反倒是一種超越形式的風(fēng)格,費里尼竟然讓我越看越喜歡,他的真誠是在時間中漸漸袒露的,比起名作,我倒是更喜歡他晚年的作品,他的夜晚是一個迷人的詩性空間,人的動作也成為詩的一部分。
姜文的月亮與費里尼的月亮,原來是一脈相承的。也是一部意識流,在時空里穿梭。
在費里尼的忌日讀完了《夢書》,看完了遺作《月吟》??梢姮F(xiàn)實主義的痕跡,日本相機拍不到的東西,電視的畫面和屋頂天線讓人眩暈,從卡比利亞之夜里信仰的狂熱到此時對信仰的厭倦…費里尼的月亮,好像早些電影里的羅馬和母親,既是夢幻誘人的,也是神秘可怖的;演奏結(jié)束后音樂會去哪里呢?這個世界太鬧騰,需要silenzio, 正如月亮之聲。費里尼恪守“電影不是模仿現(xiàn)實,而是創(chuàng)造現(xiàn)實”,哪位藝術(shù)家說的,陰晴圓缺的月亮才是真正永遠(yuǎn)的神,盡管登月已證明它只是一片廢墟,但費勁登上去的,不是中國人心中的月亮。而在本片中,挖到月亮的不是什么宇航員,而是農(nóng)民&工人。那個絢麗壯闊又嚴(yán)肅審慎的影音時代過去了,但費費,你知道你不大待見的Michael Jackson為流行音樂設(shè)置了多高的水準(zhǔn)不?咱現(xiàn)在可更不如了呢
這部晚年作品糅合了紛亂龐雜的信息,思維跳躍又很平快,以至于觀影過程不是昏昏欲睡,就是聒噪得心生厭煩。提到了新一代為之瘋狂的美國流行文化入侵,及同為戰(zhàn)敗國率先崛起的日本。費里尼對意大利一往情深,又如此憂心忡忡。與眾多已然仙游的大師們一樣,暮年遺作總是不可或缺卻又充滿遺憾。
我們看到荒誕,或許一笑置之,而費里尼卻把它當(dāng)真實來記錄
實在不知道費老師又折騰這么大場面是要干什么,怎么看都是費里尼式語言和段落的再度重現(xiàn),只是這次徹底成了難懂的詩句。床戲那段剪輯甚亮。結(jié)尾的那段頗像[甜蜜的生活]里圣母顯靈的神啟時刻簡直又是一個拉康式研討的范本。據(jù)說此片標(biāo)志著意大利電影中商業(yè)和藝術(shù)的徹底分家。
「比起現(xiàn)實,我更愛回憶」,在意識流的流動中,在追求心愛姑娘而不得的終點,依舊聯(lián)系到人類自由意志與專制的矛盾中,而向月亮許愿最終也不過是「理解的人最可悲」。
壓縮餅干式的詩集,意識流午夜狂想曲。雖然在這部遺作中,費里尼式風(fēng)格依然濃重,勾魂攝魄,但老頭囈語式絮絮叨叨、東一榔頭西一棒槌讓我中途一度睡著。如大林宣彥,這些大導(dǎo)演拍了一輩子,到最后越是明白自己的有限,越是想在幾個小時內(nèi)說更多東西留給后人,想象力不管不顧地釋放,給自己畫個浪漫的句號。因為太喜歡月亮來看的,資料館音響這場有點大了。
庫斯圖里卡應(yīng)該向費里尼電影學(xué)習(xí)借鑒了不少,好多瘋瘋傻傻癲狂肆意的場景相似。本片依然沒有什么連續(xù)的故事情節(jié),是一個個碎片敘事連接起來,用畫面和臺詞代替。面粉小姐選舉、The Way You Make Me Feel、藍(lán)色多瑙河還有最后一場戲不錯。我小時候聽鄧麗君姐姐唱《月亮代表我的心》有個疑惑,月亮代表什么呢,皎潔明亮還是冰冷孤傲?不得而知。看費里尼電影有何感受,我也可以說:月亮代表我的心。因為月亮可以表達(dá)你想表達(dá)的任何東西,無論好壞悲喜。至此,花20天(0303-0323)看完費里尼電影,個人認(rèn)為他最好的電影在1963年之前一直到《八部半》,之后就是1973年《阿瑪柯德》,其他的玩得太飄了,暫且不能欣賞,估計將來也不會喜歡。下一步,去看伯格曼
滿月是豐乳,是肥臀,是裸露的潮熱肌膚,是圓睜的欲望之眼,是意淫,是朝圣,是世紀(jì)末頹廢的圓場,是心底里未知的虛空,是這一輪放飛后再圓不上的遺留殘夢。此去經(jīng)年,再無故事。@資料館??赐瓿鰜恚焐弦彩且惠唸A月。
@影城;暗藍(lán)夜幕懸掛的明亮月色下,尋覓密語至墓園;心上人安睡的樣子如月亮般發(fā)幽光;他打開一扇扇門,門后的空曠通向另一個夢境,夢境套夢境,我出現(xiàn)在你的夢里,你也會出現(xiàn)在我的夢里,作為大師遺作,實現(xiàn)了“夢是唯一現(xiàn)實”的承諾。
最后的費里尼或者是希望在更加現(xiàn)代化,工業(yè)化的90年代能給保留自己懷念的一片舊時時光。他走出鄉(xiāng)鎮(zhèn)的宗教儀式以及小城的馬戲嘉年華,走進一群穿著牛仔褲的少男少女帶著耳機搖擺的廣場和充斥低音炮的工廠。他或者覺得自己跟不上時代了。但是還好有個舞伴,能讓在他月光下與其共舞。
晚年去風(fēng)格之作,吵得我頭痛,昏昏沉沉好幾次
每個人說的話都是種近乎囈語的荒誕。我覺得我看到一半一定睡著了,但我不確定,因為眼前好像一直有畫面,但都是前言不搭后語。
幾個音符組成的古早惡魔旋律可移桌椅,卻已輸給Michael Jackson的MTV時代癲狂,消失的歌曲和消失的火焰都去了何方?村口幾個二愣子綁架了月亮,向聲稱一切早已揭曉的宗教詢問人生意義;不愿參與衰老同僚茶會,寧見逝去故人彷徨迷失草原深井……餃子節(jié)一段過于混亂失控,想到是遺作,又好像都可以理解了
NO.9 月亮在任何文學(xué)藝術(shù)載體中都是最詩意的表征 她是個女人 像熟了的梨子落下來 鮮花盛開在腹腔里 寬衣解帶后 奶噴向天空變成銀河 月光下貝尼尼/費里尼夢囈綿綿 詩意而略神經(jīng)質(zhì) 波德萊爾式現(xiàn)代的棄兒在海子的麥地游蕩 妓女和哲學(xué)家在深夜說話 傾聽沉默的聲音插播一條廣告:如果有一點寧靜的話 如果我們允許一點寧靜的話 人們就會懂得一點道理了
費里尼遺作。1.費費最讓人分不清虛幻與現(xiàn)實的作品之一,恍若一個天真少年的臆想,又似一位瘋?cè)说幕糜X,抑或一場無邊無際的夢境。貝尼尼總是遇到的那兩個男子,也可看作不同自我的投射。2.不過,本片中月亮的含義較古典,既象征著不可企及的欲望對象(亦是女性或某種神秘力量),又喻指瘋狂(lunatic)。3.對現(xiàn)代技術(shù)及大眾文化商品的擔(dān)憂:瘋狂拍照的游客、批量復(fù)制的圣母、屋頂上的電視天線叢林、青年狂歡的搖滾集會,被射穿的露天大銀幕。有趣的是,抓到月亮的是三個農(nóng)民。4.那個打斷一切喧鬧、讓眾人鴉雀無聲的雙人舞([藍(lán)色多瑙河]),彰顯出寂靜與沉默的偉力,一如月下荒井與結(jié)尾對寧靜的呼喚。5.瘋狂造愛-眩暈旋轉(zhuǎn)-火車與霧氣的剪輯太妙。6.扭曲鏡像的匹配轉(zhuǎn)場。7.魔鬼的樂章,年老侵襲的恐懼幻象,面粉小姐,大家都合腳的水晶鞋。(8.5/10)
浪漫。一如既往地費里尼式不嫌麻煩。走過所有吵鬧的、徒然的又溫柔香甜的夜晚,我遇到暴雨、墳地與上帝。在城市里邂逅愛情,惡棍的野馬——那是他的真命天女;白衣天使,披著婚紗的屠夫的新娘,我站在屋頂上,飛向她搗爛玫瑰花蜜釀成的溫床。尾氣、子彈、千瘡百孔與性愛;在眾目睽睽探究的環(huán)視及人們的吶喊下,手捧水晶鞋的流浪王子見到了月亮。她的裙擺一揮,我來到現(xiàn)代,滿眼盡是舞會、舞會、舞會。川流不息的垃圾與人們在照明燈下翩翩起舞。先知告訴我,時間將至,“這一切都是虛構(gòu)的”,而我必須親自尋找我的自由。然后,月亮被綁架了。歹徒朝她開槍,人們敬畏她的魔力,卻更恐懼在被囚禁的神明面前流血而亡。一擁而散后,再一次只剩下她和我,我終于得到了寧靜。而月亮始終懸掛在這黑夜上。
#費里尼百年誕辰放映.資料館留影#依然Fellini,超現(xiàn)實成人童話,獻給幻聽與被迫害妄想癥患者的狂想曲。 餃子女王與面粉小姐,黑煙囪與綠原野,MJ流行舞曲與藍(lán)色多瑙河,六便士(乳房)與月亮,心存信仰與價值虛無,日新月異的新生活與一去不返的舊時光……意大利早已今非昔比,虛榮的物質(zhì)小城不再相信神圣愛情,月亮墜落紅塵又被凡人褻瀆。電影頑童開始感慨物非人非,F(xiàn)ellini電影大系絕響,小丑一生的詩意總結(ji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