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劇照

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1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2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3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4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5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6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13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14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15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16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17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18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19黑鏡第四季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5-16 20:20

詳細劇情

《卡里斯特號》:羅伯特(杰西·普萊蒙 Jesse Plemons 飾)是一家游戲公司的技術(shù)總監(jiān),卻因為內(nèi)向怯懦的性格而無法得到同事和下屬們的尊重。然而這一切都無關(guān)緊要,因為在家里,有一個甜美而又邪惡的秘密等待著他去享用。   《大天使》:馬莉(羅絲瑪麗·德薇特 Rosemarie DeWitt 飾)為了保護自己的女兒不受傷害而加入了“大天使”計劃。   《鱷魚》:面對曾經(jīng)犯下的錯誤,是勇敢的面對,還是不惜一切手段消滅所有會導致秘密曝光的可能性?   《DJ下臺》:當人們的相愛分離全部交由精密的科學計算和管理軟件來定奪,我們會迎來一個更好的世界嗎?   《鐵頭》:在一個人類快要被機器狗趕盡殺絕的世界里,為了得到唯一的希望,你愿意付出什么?   《黑色博物館》:妮希(萊蒂希婭·賴特 Letitia Wright 飾)步入了一間神秘而又古怪的博物館之中,在那里,一件曾經(jīng)人人趨...

 長篇影評

 1 ) 我來解釋一下99.8%

更正:看了大家的評論后認真想了一下,確實應該是影片里的三次相遇屬于同一次算發(fā)模擬,占1000次里的0.1%,而不是我說的這三次算3次。另外有999次模擬是沒有出現(xiàn)在影片中的。原文就懶得改了 湊合看吧。

=======原文分界線====

感覺很多人沒有看懂第四集《絞死DJ》呢 我來給大家解釋一下99.8%的由來。

美國有一個相親軟件叫OkCupid,每個人都要回答無數(shù)問卷,在問題中選出自己的答案以及自己認為可以接受的對方的答案,并且選出覺得這個問題對自己來說有多重要。在查看別人資料的時候系統(tǒng)就會綜合雙方所有回答算出兩人匹配程度。舉個例子來說,你說你更喜歡貓、不接受對方選擇更喜歡狗而且你覺得這一點很重要,可是對方更喜歡狗;你說你抽煙而對方不能接受伴侶抽煙,等等等等,系統(tǒng)就會算出哦好你們的匹配程度很低只有不到10%.你在相親軟件上看到這個數(shù)字你就會忽略這個潛在對象而去跟匹配程度更高的對象聊天了。

第四集故事中的相親系統(tǒng)也就是一個未來化夸張版的匹配算法。不像OkCupid一樣回答問題來獲得數(shù)據(jù),這個系統(tǒng)需要你虛擬實踐來獲取你的數(shù)據(jù)(這樣的數(shù)據(jù)更真實)。

先講講設(shè)定,設(shè)定的背景是這是一個類似烏托邦的社會,高度集權(quán)每人都要服從安排。系統(tǒng)根據(jù)當前的數(shù)據(jù)模擬出你的生活方式和你和對方相處的模式從而模擬出一個虛擬的戀愛經(jīng)歷然后再強制你們分開。系統(tǒng)最終會算出你們在安排了一次戀愛后會不會因為足夠喜歡對方而不愿意分開從而冒著生命危險逃離虛擬世界。試想如果一個人跟你很不搭相處得很不愉快,你當然一分鐘都不想多呆更不會為了ta而鋌而走險對吧。

系統(tǒng)一共為男女主角模擬了1000次戀愛情景,影片展示出來的有三次:第一次是沒有滾床單的一夜情他們沒有出逃,第二次五年變成20小時也沒有出逃,第三次出逃了。剩下影片沒有展示出來的997次他們也都出逃了,也就是1000次里面998次都出逃了,所以是99.8%.

剛開始看的時候大家都以為“99.8%”這個數(shù)字是指百分之九十九點八的用戶都找到了真愛,其實這是就是影片故意迷惑好在最后抖個包袱。有趣的是,男女主角在虛擬戀愛進行中這個數(shù)字就經(jīng)常出現(xiàn),這意味著系統(tǒng)早就已經(jīng)模擬完了知道算法的結(jié)果了。你以為他們的虛擬戀愛過程是運算過程,其實只是運算結(jié)果。

現(xiàn)實生活中的整個故事其實是這樣的:男女主角在音樂酒吧遇到,在相親軟件上查看對方資料時相親軟件的系統(tǒng)在幾億分之一秒之內(nèi)模擬了上述的這1000次然后給出結(jié)論:你們兩個很搭啊。于是兩人對上眼了準備開始搭訕。所以啊別感動了,這個故事不是一個happy ending,而只是一個beginning。你看到的轟轟烈烈的兩人只是兩段代碼而已,至于現(xiàn)實中的兩人能不能成其實是不一定的,現(xiàn)實生活比模擬世界復雜變量更多而且更不可控,算法再高級也不是完美的。

另外打水漂為什么每次都是四次?看過黑客帝國的人就會明白,真實的世界里大自然的東西都是絕對隨機的,而模擬世界里的東西就有規(guī)律可循。系統(tǒng)故意設(shè)定這種規(guī)律讓大家觀察到從而慢慢意識到這是個虛擬世界,其實是在暗中慫恿情侶逃出虛擬世界。只是沒有人知道逃出的結(jié)果是什么,所以他們只會在為了爭取和真愛的未來的時候才選擇出逃。系統(tǒng)由你們是否出逃來判斷這次模擬戀愛的結(jié)果是否是真愛。

 2 ) 《黑鏡》第四季中有哪些值得玩味的細節(jié)?

在最開頭我想拋一個問題,你們有沒有想過,為什么系統(tǒng)判斷完美匹配的標準是兩人必須反抗系統(tǒng)嗎?

《黑鏡》第四季看完了,網(wǎng)上褒貶不一,不過大多數(shù)人的感受是,這一季的黑鏡沒有那么“黑”了,沒有讓人看完后背一寒,倒吸一口涼氣的感覺了。不過我倒是想特別推薦第四集《hang the DJ》,有人覺得它是最溫暖的一集,我覺得它是最黑暗的一集。 以下涉及嚴重劇透,謹慎閱讀

《hang the DJ》劇情一開始,男主Frank女主Amy通過一個智能系統(tǒng)被匹配到一起,并且設(shè)定有12小時的約會時間。他們都說是“第一次”使用這個系統(tǒng),也是第一次約會。在晚上回到酒店后躺在床上談到這個系統(tǒng)在談戀愛這件事情上帶來的“好處”。這個系統(tǒng)為大家省去了自己去摸索嘗試的過程,給你做好了所有選擇,甚至連時間也給你設(shè)定好了,只需要尊重系統(tǒng)指示就可以,連分手的過程也都省了。

這“初次”約會之后,Amy和Frank又各自和其他系統(tǒng)分配的對象進行了短至幾小時,長至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約會。在他們分別和其他人約會期間,聚會上一對成功配對情侶在臺上發(fā)表了激動人心的感想:“一定要對系統(tǒng)有信心,因為它真的能幫你找到完美對象”。

這個場景和電影《龍蝦》很相似,但兩個劇情設(shè)定有所不同,《龍蝦》中設(shè)定是單身人士在這個未來社會中必須在45天內(nèi)找到一個匹配的伴侶,否則會被變成動物,而《hang the DJ》的設(shè)定是系統(tǒng)會為單身男女進行匹配,匹配度高達99.8%。

之后又有一次,系統(tǒng)將兩個人分配在一起,但是這次女主希望兩人都不要去看設(shè)定的約會時長,她已經(jīng)受夠了系統(tǒng)給她安排的短暫的露水情緣,不想要再重復這樣的約會。兩人握手協(xié)定。

再次被系統(tǒng)匹配在一起Amy和Frank在一起很開心,有次兩人散步的時候,女主開始質(zhì)疑這個系統(tǒng): “但你怎么知道對象是完美匹配的?或許系統(tǒng)做的,只是不斷消磨我們的耐心和期望,讓我們經(jīng)歷一段又一段戀情,時間是隨機的,順序也是隨機的?每次你都變得更順從,更千瘡百孔,直到最終它給出一個終極對象,告訴你這就是你的真愛。到了那時候,因為你的受挫感很強烈,精疲力盡,你會直接接受,將就過日子,接著,你的余生都必須不停地告訴自己并沒有將就。”

在相處了幾天之后,F(xiàn)rank還是忍不住偷看了系統(tǒng)設(shè)定的時間,原本是五年,但是因為他單方看了時間,系統(tǒng)的時間一直在縮短,最后縮短至幾個小時?!盀槭裁磿@樣,能不能不要再縮短時間了?”Frank問系統(tǒng),“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系統(tǒng)回答。

女主得知以后很生氣也很失望,兩人就此結(jié)束了關(guān)系,而此后也一直郁郁寡歡,這件事成了兩人的心結(jié)。 最后系統(tǒng)提示明天將為他們進行最終完美對象的匹配。在此之前他們還有機會和其中一個匹配過的對象進行交談,有利于打開心結(jié)。女主立刻選擇了男主,雖然沒有給男主做選擇時候的鏡頭,但是看到兩個人重逢后相擁吻的場景,料想,男主也是這么選擇的。兩人決定違背系統(tǒng)的“完美匹配”,逃離這個地方。等他們爬出城墻的時候,進入到一個空間里,這里面還有很多對他們,每一對都是一次系統(tǒng)模擬的結(jié)果,而在1000次系統(tǒng)的模擬測試中有998次兩個人反抗成功。這一次也是其中一次。

到這里我們大概了解這個系統(tǒng)測試的過程是怎么樣的,前面的部分就是系統(tǒng)其中一次模擬的男女主在一起的整個過程,而我們沒有看到的,還有999次其他的場景模擬。像在《黑鏡》其他劇集中運用的技術(shù)一樣,類似于提取人的意識副本放于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模擬1000個場景,記錄每次模擬的結(jié)果,系統(tǒng)認為若兩人共同反抗則是通過了測試,將達到998反抗的對象認為是完美匹配對象。

在這個過程中女主開始漸漸意識到這是一個測試,女主從在湖邊打水漂的時候,問:你有打過超過或少于四個水漂嗎?

因為他們每次打的水漂不管什么樣的姿勢都是四個,而這一點也不像正常生活會發(fā)生的情況,倒像是被設(shè)定的。男主也曾推想,是不是我們被困在了模擬的場景里。

他們都沒有來到這個地方之前的記憶,見第一面的時候,女主感覺兩人好像以前就認識一樣,非常熟悉。意識到這是一個測試,就是反抗的開始,才逐漸推動了男女主最后反叛地逃離這個地方。

結(jié)尾在酒吧里Amy和Frank各自拿著手機,看到手機上提示99.8%的匹配對象,兩人相視一笑,酒吧里放著《hang the DJ》。

很多人奇怪這集的標題《hang the DJ》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因為最后酒吧里放了這首歌嗎?這其實是英國樂隊The Smiths 1986年《panic》歌曲的副歌,歌詞部分:Burn down the disco焚毀迪斯科

Hang the blessed DJ絞死那個DJ

Because the music that they constantly play因為他們時不時放著的那音樂

IT SAYS NOTHING TO ME ABOUT MY LIFE并沒有告訴我半點關(guān)于我的生活

Hang the blessed DJ絞死那DJ

Because the music they constantly play

因為他們時不時放著的那音樂

On the Leeds side-streets that you slip down在你滑過的利茲的小巷

Provincial towns you jog 'round你慢跑經(jīng)過的地方小鎮(zhèn)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絞死DJ歌詞其實就是對這最后看似美好的結(jié)局的最強諷刺?!八麄兎诺囊魳凡]有告知我半點和我生活有關(guān)的事情,絞死那個DJ”他們在模擬的系統(tǒng)中反抗系統(tǒng)為他們所做的匹配,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還是依照著系統(tǒng)告訴他們的,和系統(tǒng)為他們匹配的99.8%match進行約會。而更諷刺的是,系統(tǒng)判定只有在1000次模擬中做出998次反抗的人才是那個“完美匹配”的人。

這個戀愛測試看似時間跨度這么長,但實際上它在電腦中只需幾秒甚至更短時間就能完成。它的的確確就像最初男女主躺在床上聊天時說的那樣——這個系統(tǒng)把一切都安排好了,省去了人們?nèi)ッ鞯倪^程,找不到對象或者面臨分手的苦惱。你也不用去經(jīng)歷一次又一次讓你傷痕累累,千瘡百孔的不會“長久”的戀愛,但是如果把一個人和你“匹配”的概率和他將陪伴你的時長量化成數(shù)據(jù)擺在你眼前,你就能坦然、欣然地接受,不會再考慮其他,不會再反抗了嗎?

所以,等有了這樣能找到99.8%match的系統(tǒng),你要用嗎?其實也不用等,現(xiàn)在的各大相親交友網(wǎng)站,父母親戚為你匹配的對象,不也是類似的系統(tǒng)嗎?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為什么系統(tǒng)設(shè)定只有做出反抗的人才能有可能成為“完美匹配對象”?我覺得這也是這一集隱藏的暗黑 一個設(shè)定,其實這可能只是那個未來社會中一個被大眾廣泛接受認可的完美愛情的標準,而愛情的模樣千千萬,你要按照這一種來判斷是不是所謂的完美匹配嗎?

PS:另外由評論里晚晚妹子的評論中我又想了一些,再補充幾點。 提取副本這種形式,在黑鏡中很常見了。副本的確是無法影響本體的,副本經(jīng)歷的痛苦快樂,或在經(jīng)驗中吸取的教訓得到的成長,都是獨立于本體之外的。模擬的過程在很短時間內(nèi)就可以完成,基于兩人之前的人生經(jīng)歷性格特點等一系列數(shù)據(jù)做出的一些推斷,比如進行1000次不同的推斷。但是這些模擬都是基于這個時間點的這兩個人的信息做出的推斷。然后系統(tǒng)模擬中認為1000次里有998次反抗行為的情侶,極大可能會產(chǎn)生完美愛情。 假設(shè)我們接受這個的標準設(shè)定,也就是說在那個當下,按照系統(tǒng)的預測兩個人可能是匹配的。 但是人是會隨著經(jīng)歷而不斷成長的,也在不斷變化的。而人一旦發(fā)生成長變化,也就與系統(tǒng)當初提取的副本數(shù)據(jù)不一樣了,所以理論上模擬的結(jié)果肯定也會發(fā)生改變。就像男主單方面偷看了時間之后,系統(tǒng)就一直在重新計算兩人剩余的時間一樣。我們也看到男女主兩人在不知道時間之前的那段時間,相處的很開心。但最終男主還是忍不住,希望知道準確的時間,比如五年,十年,想知道這段感情究竟會持續(xù)多久。就像我們在開始一段戀情的時候,也總會通過各個方面來去考量,想去預測它會不會長久一樣。 而在劇中我們也看到,真的知道了確切的時間之后,似乎也就知道了這戀情什么時候會結(jié)束,結(jié)局是什么,也沒有辦法享受其過程。 在感情中我們一直追求“安全感”,希望一切變化的因素都能在自己掌控之中,或者最好像劇中一樣能讓我們預先知曉。而等我們真的得到了想要的答案,它也會反過來影響當下的我們。 所以這樣的匹配從長時間線來看,肯定是會存在問題的。這可以說是劇中的BUG,也可以說是這個系統(tǒng)的BUG。 私以為這也是一個很值得玩味的設(shè)定。 劇中女主提出對系統(tǒng)的質(zhì)疑“但你怎么知道對象是完美匹配的?或許系統(tǒng)做的,只是不斷消磨我們的耐心和期望,讓我們經(jīng)歷一段又一段戀情,時間是隨機的,順序也是隨機的?每次你都變得更順從,更千瘡百孔,直到最終它給出一個終極對象,告訴你這就是你的真愛。到了那時候,因為你的受挫感很強烈,精疲力盡,你會直接接受,將就過日子,接著,你的余生都必須不停地告訴自己并沒有將就?!?這也不正是很多戀愛中或結(jié)婚后的伴侶的寫照嗎?不論是誰,我想肯定也很多次在戀愛中,婚姻中,人生里自我質(zhì)疑過,“這個人真的是我一生的伴侶嗎?這個決定我做的真的正確嗎?” 但是愛情這件事情,本來就沒有固定的計算方法,標準的答案,選擇權(quán)最終都還是在你自己。那些體會經(jīng)歷,痛苦難過快樂幸福,最終都會沉淀到你的人生里。

 3 ) 《黑鏡》第四季反映了哪些現(xiàn)代人類和社會所面臨的問題?

大家都在說黑鏡走下坡路,這個我也不否認,沒有之前幾季那么驚艷之感。

但是黑鏡的確一直在探討一些現(xiàn)代社會深處的沖突,探討在技術(shù)不斷革命的時代中,人的一些本質(zhì)的東西。

所謂“黑鏡”,本來指的也是電子屏幕關(guān)掉之后的狀態(tài),是一面黑色的鏡子,所以說的是,透過現(xiàn)代技術(shù),我們怎么看人。

這一季也還算緊扣主題的,而且每一集風格迥異,故事有差異又有類似,所以感覺還是基本合格。

下面我來提煉一下哈哈哈哈哈哈:

E1 USS Callister

1、人的主觀意識算不算人?有沒有人權(quán)?

(女主一行人的意識被綁架,那他們的感受是真實的。就是大多數(shù)朋友在這一集討論的到底同情他們還是同情男主。)

2、自以為正義的價值觀,自以為統(tǒng)一的宇宙?

(針對男主在飛船上的演講和統(tǒng)治,如果一個人可以統(tǒng)治一切,請問正義是什么?他的演講多少很像star trek最早的價值觀,但是我們又看到了他的扭曲。ST其實作為特定歷史時期的產(chǎn)物,當時本身也代表了一定的政治取向。所以這里是不是有一點在諷刺,這是我覺得次一級的思考,這一集最主要的是第一個點,這里不細說了)

3、現(xiàn)代社會的社恐啊

(恩,這個是再次一級的點?,F(xiàn)代技術(shù)帶來的社交其實很扭曲。)

E2 Arkangle

1、為你好是為誰好?

(這一集也是爭議巨大。我是覺得喚起了小時候被看日記的不良記憶和對如今xxx兒童手機/智能手表的擔憂。只看劇情,爭論會落到一些家庭觀念上,但是跳開這個,還能進一步解讀。

與其說這一集有政治隱喻,不如還是說一個個人主體的邊界在哪里的問題,女主發(fā)瘋前有一節(jié)課聽得是講俄狄浦斯,自我意志什么的,俄狄浦斯是和命運抗衡,從而尋求個人意志的獨立。這里的沖突是,“我要為你好”,但是對“你”來說,個人意志是怎么存在的呢?

這個主旨其實貫穿黑鏡始終,但是它和不同話題對撞,這一集就是和家庭倫理的對撞。

2、保護與脆弱

回到劇情本身的話,我不想說這一集我覺得媽媽對還是女兒對,而是想說這也的確值得我們反思的是,我們很多接受的教育和希望施加給別人的控制,的確是畸形的。父母很多時候忽視了孩紙應該是個獨立的個體,如果這個步驟不在很早就形成,孩子長大了難免缺乏獨立人格,而很多時候采取這樣措施的父母自己也是人格不健全的。

而過度保護很多時候的確會產(chǎn)生脆弱的問題,因為不存在完美的保護,如果真的有,那我們又回到了前面的根源的問題,個體的意義何在?

E3 Crocodile

1、建筑師不好當

開玩笑的,職業(yè)習慣,看到從事建筑和社區(qū)建設(shè)的從業(yè)者我就會比較激動哈哈哈哈。

我還以為女主建筑師的設(shè)定,會讓她在圖像思維能力上比較強,從而控制自己的記憶畫面呢。額,原來其實沒多大關(guān)系。

2、隱私的邊界是什么

記憶是隱私嗎?隱私如何界定?如何受到保護?

我們的電腦、手機,存儲的是一部分我們的記憶,我們外在化的記憶,這些是隱私?但是又存在可以被窺探的情況。那腦子里的隱私呢,如果可以被窺探,還受不受到保護。

更可怕的是,該不該受到保護?如果可以用來抓罪犯,該不該用?如果該用,怎么用?

every body has skulls in cupboard。

(這一集相對沒有那么好討論的,個人覺得故事的完整度啊 深度啊 吸引度啊 新意啊 都不是很特別)

E4 Hang the DJ

1、感情可以被計算嗎?世界上有不可測的東西嗎?

這集一下子就會讓人想到,感情的計算測量,但是想下去,我會想說我們究竟還有什么不可定量描述的。

在現(xiàn)代技術(shù)的膨脹中,我們期冀于任何東西的定量分析,科學性、統(tǒng)計、分析、數(shù)據(jù)、計算結(jié)果,帶有一種人類理性可以征服一切的信仰。

我們還會不會相信那些不可測的東西,感情、直覺、體驗、感受……我們還有沒有那種能力?

2、概率,預測的結(jié)果是概率,概率不是全部。

相信不少人看過《黑天鵝》吧。現(xiàn)代統(tǒng)計思維很容易讓人接受的是數(shù)字,我們迷信數(shù)字。

但是概率永遠只是概率,不是全部。我不是鉆牛角尖的不相信數(shù)據(jù),而是,實際上我們做的預測也好,歸因也好,也不過是人設(shè)置的一個置信區(qū)間,一個我們認為是可以接受的誤差的的范圍。

即使你們的感情是99.8%的契合,不代表你們會契合,只代表你們契合的概率是這個數(shù)字而已。

好像還是回到第一個問題了,我們是要相信一切都可以計算嗎。

3、虛擬的感情是感情嗎?虛擬的個體是個體嗎?

回到黑鏡常用核心沖突,虛擬的是真實的嗎?

這一集結(jié)尾我很喜歡,男女主的愛恨糾纏不過是上千次模擬中的一次,他們是假的。

可是他們不知道自己是假的,他們真實的相愛。所以我們會在最后看到他們發(fā)現(xiàn)自己是假的,我們發(fā)現(xiàn)他們是假的時候,有一點哀傷。

他們真實世界在一起會高興嗎?不得而知。

但是對于虛擬世界的他們,就在短暫的模擬中,消失了,虛擬的感情是感情嗎?

E5 Metalhead

這一集倍感牛逼的是畫面和敘事手法?;臼且稽c一點勾勒這個世界觀的。

我能想到的問題也比較流于表面吧,就是一般的:技術(shù)統(tǒng)治人類之后會怎么樣。

片尾拍出來女主是為了孩子拿那個玩具熊吧,可能是想說有的東西是技術(shù)無法替代、無法壓抑、無法磨滅的,比如感情。但人可能也就因此毀滅?這是人之所以為人不一樣的地方,不是嗎。

E6 Black Museum

歡迎來到,死忠粉一起來找彩蛋活動!

撇開超多彩蛋打造的黑鏡宇宙,這一集故事很密集,其實我想說這些個故事本可以拆開了演不是么,這幾個腦洞都很好玩。

1、你之所以為你,我之所以為我

個人覺得醫(yī)生故事和植物人媽媽故事,都講的是如果個人的感受是共享了的,會出亂子。

我們總希望感同身受,我們總說我愿意和你在一起啦,我理解你,感覺得到你。

但個人就是個人,個人的感覺就是個人的感覺,個人感覺這個東西微妙得如果強行被技術(shù)破解,是會有bug的。

比如,醫(yī)生故事里說到的,自殘不會帶給他真正的痛苦混合恐懼的感覺;我的理解是,人的感覺就是復雜的,是個體差異極其大的,混合了超驗的和經(jīng)驗的成分的,這是為什么我們現(xiàn)在的技術(shù)無法超越的部分,這是為什么劇情里設(shè)定如果技術(shù)超越了個人感受的邊界之后,就會出亂子。

植物人媽媽的故事也是顯而易見的可以想到,她進入她丈夫的身體之后會產(chǎn)生問題。

2、人的意識是不是人

這個問題,在植物人媽媽和最后黑人死刑犯里的。

前者里面牽扯到了,刪除意識是不是殺人?這個意識有沒有人權(quán)(被植入了玩具中)?而且也提到了,之后還有立法,意識植入體必須有五感才是合法的,所以感覺也是一種人權(quán)了。

后者故事里,館主人把他的意識拿來折磨,這是真實的嗎?這個痛苦是真實的,對他來說是真實的,但是,又不是真實的,他實際上已經(jīng)死了。

3、正義與人道是什么?

特別說第三個故事里,(撇開可能有一點點的種族問題討論,(比如我覺得其實看劇情這位爸爸不是殺人犯)),對于他的懲罰成了一個大家集體的狂歡。

即使他是殺人犯,這是人道嗎,但是這只是個意識哦,所以不是真的人嗎?(回到上個問題)

然后我們并不知道他是不是殺人犯,大多數(shù)人也不知道。

私以為最后一集屬于比較直白的把黑鏡常見的幾個沖突放出來討論了,而且故事比較緊湊,屬于比較好看的一集。然后風格又很別致。至于說這個是在溜粉什么的,見仁見智了。


以上。

雖然我也覺得這一季是把黑鏡扯下了神壇,但本來這個神壇也是我們自己造的。

整個劇集一直以來屬于比較內(nèi)斂低調(diào)的,一直到這一季還是能覺得主創(chuàng)在努力做點內(nèi)容的。

所以我還是覺得ok的一季,怎么解讀是很個人的東西,無論是噴不好看了沒內(nèi)容了還是噴你們不懂都沒意思。

但是很多細節(jié)硬傷還是要批評的,整體上不夠精致了(小的穿幫鏡頭,太生硬的漏洞之類的)。


我會偶爾在自己的公眾號碎碎念 【蟹柳先生】

 4 ) 只評第四集!hang the Dj

首先拋一個問題,不知道各位看的時候有沒有想過,為什么系統(tǒng)設(shè)定只有會反抗系統(tǒng)的情侶,才有可能成為完美匹配呢?

《黑鏡》第四季看完了,網(wǎng)上褒貶不一,不過大多數(shù)人的感受是,這一季的黑鏡沒有那么“黑”了,沒有讓人看完后背一寒,倒吸一口涼氣的感覺了。不過我倒是想特別推薦第四集《hang the DJ》,有人覺得它是最溫暖的一集,我覺得它是最黑暗的一集。 以下涉及嚴重劇透,謹慎閱讀

《hang the DJ》劇情一開始,男主Frank女主Amy通過一個智能系統(tǒng)被匹配到一起,并且設(shè)定有12小時的約會時間。他們都說是“第一次”使用這個系統(tǒng),也是第一次約會。在晚上回到酒店后躺在床上談到這個系統(tǒng)在談戀愛這件事情上帶來的“好處”。這個系統(tǒng)為大家省去了自己去摸索嘗試的過程,給你做好了所有選擇,甚至連時間也給你設(shè)定好了,只需要尊重系統(tǒng)指示就可以,連分手的過程也都省了。

這“初次”約會之后,Amy和Frank又各自和其他系統(tǒng)分配的對象進行了短至幾小時,長至幾個月甚至幾年的約會。在他們分別和其他人約會期間,聚會上一對成功配對情侶在臺上發(fā)表了激動人心的感想:“一定要對系統(tǒng)有信心,因為它真的能幫你找到完美對象”。

這個場景和電影《龍蝦》很相似,但兩個劇情設(shè)定有所不同,《龍蝦》中設(shè)定是單身人士在這個未來社會中必須在45天內(nèi)找到一個匹配的伴侶,否則會被變成動物,而《hang the DJ》的設(shè)定是系統(tǒng)會為單身男女進行匹配,匹配度高達99.8%。

之后又有一次,系統(tǒng)將兩個人分配在一起,但是這次女主希望兩人都不要去看設(shè)定的約會時長,她已經(jīng)受夠了系統(tǒng)給她安排的短暫的露水情緣,不想要再重復這樣的約會。兩人握手協(xié)定。

再次被系統(tǒng)匹配在一起Amy和Frank在一起很開心,有次兩人散步的時候,女主開始質(zhì)疑這個系統(tǒng): “但你怎么知道對象是完美匹配的?或許系統(tǒng)做的,只是不斷消磨我們的耐心和期望,讓我們經(jīng)歷一段又一段戀情,時間是隨機的,順序也是隨機的?每次你都變得更順從,更千瘡百孔,直到最終它給出一個終極對象,告訴你這就是你的真愛。到了那時候,因為你的受挫感很強烈,精疲力盡,你會直接接受,將就過日子,接著,你的余生都必須不停地告訴自己并沒有將就?!?

在相處了幾天之后,F(xiàn)rank還是忍不住偷看了系統(tǒng)設(shè)定的時間,原本是五年,但是因為他單方看了時間,系統(tǒng)的時間一直在縮短,

最后縮短至幾個小時。“為什么會這樣,能不能不要再縮短時間了?”Frank問系統(tǒng),“everything happens for a reason”系統(tǒng)回答。

女主得知以后很生氣也很失望,兩人就此結(jié)束了關(guān)系,而此后也一直郁郁寡歡,這件事成了兩人的心結(jié)。 最后系統(tǒng)提示明天將為他們進行最終完美對象的匹配。在此之前他們還有機會和其中一個匹配過的對象進行交談,有利于打開心結(jié)。女主立刻選擇了男主,雖然沒有給男主做選擇時候的鏡頭,但是看到兩個人重逢后相擁吻的場景,料想,男主也是這么選擇的。兩人決定違背系統(tǒng)的“完美匹配”,逃離這個地方。等他們爬出城墻的時候,進入到一個空間里,這里面還有很多對他們,每一對都是一次系統(tǒng)模擬的結(jié)果,而在1000次系統(tǒng)的模擬測試中有998次兩個人反抗成功。這一次也是其中一次。

到這里我們大概了解這個系統(tǒng)測試的過程是怎么樣的,前面的部分就是系統(tǒng)其中一次模擬的男女主在一起的整個過程,而我們沒有看到的,還有999次其他的場景模擬。像在《黑鏡》其他劇集中運用的技術(shù)一樣,類似于提取人的意識副本放于系統(tǒng)中,系統(tǒng)模擬1000個場景,記錄每次模擬的結(jié)果,系統(tǒng)認為若兩人共同反抗則是通過了測試,將達到998反抗的對象認為是完美匹配對象。

在這個過程中女主開始漸漸意識到這是一個測試,女主從在湖邊打水漂的時候,問:你有打過超過或少于四個水漂嗎?

因為他們每次打的水漂不管什么樣的姿勢都是四個,而這一點也不像正常生活會發(fā)生的情況,倒像是被設(shè)定的。男主也曾推想,是不是我們被困在了模擬的場景里。

他們都沒有來到這個地方之前的記憶,見第一面的時候,女主感覺兩人好像以前就認識一樣,非常熟悉。意識到這是一個測試,就是反抗的開始,才逐漸推動了男女主最后反叛地逃離這個地方。

結(jié)尾在酒吧里Amy和Frank各自拿著手機,看到手機上提示99.8%的匹配對象,兩人相視一笑,酒吧里放著《hang the DJ》。

很多人奇怪這集的標題《hang the DJ》到底是什么意思,只是因為最后酒吧里放了這首歌嗎?這其實是英國樂隊The Smiths 1986年《panic》歌曲的副歌,歌詞部分:Burn down the disco焚毀迪斯科

Hang the blessed DJ絞死那個DJ

Because the music that they constantly play因為他們時不時放著的那音樂

IT SAYS NOTHING TO ME ABOUT MY LIFE并沒有告訴我半點關(guān)于我的生活

Hang the blessed DJ絞死那DJ

Because the music they constantly play

因為他們時不時放著的那音樂

On the Leeds side-streets that you slip down在你滑過的利茲的小巷

Provincial towns you jog 'round你慢跑經(jīng)過的地方小鎮(zhèn)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 Hang the DJ絞死DJ歌詞其實就是對這最后看似美好的結(jié)局的最強諷刺?!八麄兎诺囊魳凡]有告知我半點和我生活有關(guān)的事情,絞死那個DJ”他們在模擬的系統(tǒng)中反抗系統(tǒng)為他們所做的匹配,但在現(xiàn)實生活中卻還是依照著系統(tǒng)告訴他們的,和系統(tǒng)為他們匹配的99.8%match進行約會。而更諷刺的是,系統(tǒng)判定只有在1000次模擬中做出998次反抗的人才是那個“完美匹配”的人。

這個戀愛測試看似時間跨度這么長,但實際上它在電腦中只需幾秒甚至更短時間就能完成。它的的確確就像最初男女主躺在床上聊天時說的那樣——這個系統(tǒng)把一切都安排好了,省去了人們?nèi)ッ鞯倪^程,找不到對象或者面臨分手的苦惱。你也不用去經(jīng)歷一次又一次讓你傷痕累累,千瘡百孔的不會“長久”的戀愛,但是如果把一個人和你“匹配”的概率和他將陪伴你的時長量化成數(shù)據(jù)擺在你眼前,你就能坦然、欣然地接受,不會再考慮其他,不會再反抗了嗎?

所以,等有了這樣能找到99.8%match的系統(tǒng),你要用嗎?其實也不用等,現(xiàn)在的各大相親交友網(wǎng)站,父母親戚為你匹配的對象,不也是類似的系統(tǒng)嗎?

回到最開始的問題為什么系統(tǒng)設(shè)定只有做出反抗的人才能有可能成為“完美匹配對象”?我覺得這也是這一集隱藏的暗黑 一個設(shè)定,其實這可能只是那個未來社會中一個被大眾廣泛接受認可的完美愛情的標準,而愛情的模樣千千萬,你要按照這一種來判斷是不是所謂的完美匹配嗎?如果社會只剩下一個評判所謂完美愛情的標準,你不覺得后怕嗎?

 5 ) 我們?yōu)槭裁疵詰偻纯啵骸逗阽R》S4E6

作為黑鏡第四季的收尾之作,《黑色博物館》所帶來的震撼是前所未有的,與其說是震撼,不如說是痛苦。對于一部虛構(gòu)的作品來說,能夠打破現(xiàn)實和虛擬的界限,使觀眾體驗到這樣強烈、真實的痛苦,是非常了不起的 ,簡直可以說是一個奇跡。

《黑色博物館》由三個獨立的小故事組成。第一個故事講述醫(yī)生將自己的神經(jīng)與病人的神經(jīng)相連,從而感受到了病人的痛苦,由此做出最精確的診斷。但隨著他所承受的痛苦不斷增強,他的大腦也發(fā)生了變化——醫(yī)生逐漸愛上了疼痛的感覺,他開始自殘,最終只能通過殘暴地殺害路人并感受他的痛苦來飲鴆止渴。對痛苦上癮是非常不可思議的,但如果這種痛苦不會造成任何生理性的傷害呢?影片中,醫(yī)生可以感知到病人的痛苦,但是自己的身體并不會受到任何影響,所以即使疼痛的體驗是真實的,痛苦本身卻是虛幻的。這就好比,在讀一本悲劇小說時,讀者將自己帶入小說主角的角色,感受他的情緒,模擬他的痛苦,但合上書本之后,讀者便可以全身而退。人們對于悲劇的喜愛和對痛苦的迷戀本質(zhì)上是一樣的。心理學家Goldstein在《純粹的悲傷所帶來的快感》中寫道,人們之所以喜歡觀看悲劇,是因為悲劇所帶來的悲傷是一種沒有任何雜質(zhì)的悲傷,這樣高純度的悲傷在現(xiàn)實中是很稀有的,因為在生活中,人們在體驗悲傷的同時往往也感受到了焦慮、恐懼等其他情緒,這些情緒導致悲傷不再純粹;也就是說,困擾我們的并不是悲傷本身,而是那些伴隨悲傷而來的其它負面情緒。但是,純粹的悲傷為什么會帶來快感?解答這個問題大概需要神經(jīng)科學方面的知識(這就觸及到我的知識盲區(qū)了),我只能猜測,掌控悲傷、痛苦、和快感的是同一(或相鄰)腦區(qū)域?

這個故事的另一迷人之處在于它對共情(empathy)的新穎詮釋。我們通常所說的共情,是指對于他人的情感感同身受,并給予真誠的回應。真誠的回應這一部分很容易被忽略。例如,A向B講述了自己童年的悲慘經(jīng)歷,B想起了自己的不幸,從而完全理解了A的痛苦——這并不能算是一次完整的共情;只有當B全心全意地為A感到難過,而不是僅僅沉浸在自己的不幸中時,B才完成了一次完整的共情。影片中醫(yī)生的問題在于,他并沒有表現(xiàn)出這種真誠的、以他人為中心的共情;他的情感體驗完全是以自己為中心的。因此,他陷入了痛苦的沼澤不能自拔。共情是危險的,如果不能夠完成從自己到他人的轉(zhuǎn)換,則很有可能墜入痛苦的深淵。情感上的互動大概可以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是兩人的情緒沒有任何交集;第二階段是兩人的情緒有了交集,但各自陷入自己的情緒之中,缺少溝通;第三階段是兩人的情緒交融并能夠進行有效的交流,也就是共情。共情所需要的不僅是心理上的成熟,還是善良,也許還有其他的必要條件(這又觸及到我的知識盲區(qū)了)。

第二個故事繼續(xù)了對于共情的討論,它假設(shè)共情的程度可以達到100%,也就是二人的感官、情感體驗完全重合。能夠做到這一點的大概只有變種人Charles Xavier,普通人是不太可能有如此高的共情能力的。也許,這是大腦對于自己的保護,畢竟大腦的承受能力沒有強到可以盛下全世界的痛苦;適當?shù)墓睬槟芰κ欠浅S幸娴?,但極度發(fā)達的共情對于個體而言是具有毀滅性的。在第二個故事里,男主將植物人妻子的意識轉(zhuǎn)移到自己的大腦中,兩人共用同一個身體,做到了真正意義上的感同身受,但很快兩人就都到了崩潰的邊緣。人與人之間的距離可以很近,但必須存在,模糊的邊界會造成一系列的問題。

第三個故事是全片最黑暗的一段,含冤而死的囚犯的意識被轉(zhuǎn)移出來,并被繼續(xù)囚禁在牢房中,每日接受無數(shù)次的電擊刑法。這個故事可能是在致敬心理學家Milgram的電擊實驗。在Milgram設(shè)計的實驗中,參與者被告知這是一項關(guān)于“懲罰對學習行為的效用”的實驗;參與者扮演老師的角色,另有一組實驗人員扮演學生的角色;而參與者并不知道扮演學生角色的人是實驗人員,而不是和他們一樣毫不知情的參與者。Milgram要求,每當學生回答錯一個問題,老師需要對學生施以電擊作為懲罰。盡管學生不斷地哀嚎、尖叫,大部分的老師還是沒有停止電擊,甚至不排除有些參與者暗中享受著扮演施虐者的角色。參與者與實驗人員并不認識,更沒有私人恩怨,就如同在第三個故事里,折磨囚犯的是與他素不相識的來參觀博物館的游客。如果第一個故事講述的是迷戀自己的痛苦,那么第三個故事就是關(guān)于享受他人的痛苦。

我們也許會認為,世界上的確存在一部分以他人的痛苦為樂的人,但自己絕對不是這樣的人。享受他人的痛苦,并不需要付出任何代價,這聽起來并沒有絲毫的吸引力。沒有嗎?正如我之前所說的,這三個故事的精彩之處在于它們向觀眾傳達了一種真實的、強烈的痛苦。在觀看電擊的片段時,我覺得壓抑、難過,影片結(jié)束很久之后,這一幕仍在我腦海中縈繞,像個噩夢。在某種程度上,我對這個虛構(gòu)的角色產(chǎn)生了共情,體會到了他的痛苦,并為他的痛苦而流淚。我體驗到了痛苦,卻沒有付出任何代價。在影片結(jié)束后,我覺得這是一次極佳的觀影體驗,并通過寫這篇影評把影片推薦給更多人,繼續(xù)分享、傳播、消遣這些虛構(gòu)角色的痛苦。這種對于痛苦的迷戀,和影片中的角色有什么區(qū)別呢?是現(xiàn)實和虛擬的區(qū)別嗎?很多心理實驗都證明,虛擬作品所喚起的情感與現(xiàn)實生活中體驗到的情感是沒有任何區(qū)別的。我們要如何證明自己的清白?還是不得不承認,在不用付出現(xiàn)實代價的前提下,我們也對自己和別人的痛苦上了癮?

 6 ) 有人類感官的地方就一定有人心等著被連接(被收買)

(六更完畢)

關(guān)于最后一集彩蛋部分,提出了一個腦洞大開但也很有可能的假設(shè),可以沖淡本季科技創(chuàng)新不足的劣勢。

寫在前面——

花了一天時間,斷斷續(xù)續(xù)把《黑鏡》第四季看完了,個人認為比第三季要好些,并且有幾集表現(xiàn)非常亮眼。

本季有幾個特點讓我印象深刻,比如更多采取了以女性為主的視角,使得故事看上去更加知性、細膩,還有,幾乎每一集里出現(xiàn)的科技,都能在前三季里找到相似的影子,但故事的表述形式、內(nèi)核和主旨卻截然不同,給人既熟悉又陌生的體驗。

我在前幾天的回顧預熱帖里曾說過“每集《黑鏡》都構(gòu)建了一個近未來科技背景的獨立故事,來反映出當代科學技術(shù)對于人性、社會、政治、道德、公序的影響,積極友善的同時更可能帶來撕裂毀壞…

讀者“魚雷鯊”提出了更精準的補充:技術(shù)是顯而易見的,其本質(zhì)是媒介(媒體),有人類感官的地方就一定有人心等著被連接(被收買),技術(shù)是實現(xiàn)“圍觀”這個目標的工具,用來聚焦一切被媒介帶動的欲望,“黑鏡”指的就是屏幕。

這一點在第四季里變得更為明顯。


《黑鏡》S4E1“卡利斯特號飛船”:現(xiàn)實的未知PK虛擬的權(quán)力

這是本季最具娛樂性的一集。

不光是在虛擬和現(xiàn)實之間來回切換的差異,里面展現(xiàn)出來的技術(shù)和橋段都有似曾相識的感覺:沉浸式體驗游戲,像極了S3E2《游戲測試》,個人意識能在服務器里生存,S3E4《圣朱尼佩洛》既視感,就連最后娜內(nèi)特敲詐自己都很有S3E3《黑函之舞》的調(diào)調(diào)……

男主羅伯特·戴利,在《太空艦隊》的世界中是智勇雙全的船長,舉手投足都帶著“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氣質(zhì)。

這只是在他開發(fā)的游戲《無限》里而已,現(xiàn)實中,戴利則是個存在感極低且不受尊重的高級程序員。

在生活里謹小慎微、低眉順眼沒關(guān)系,戴利只需在游戲中享受到無上的權(quán)力便足夠慰藉且滿足了。

作為卡利斯特公司的首席技術(shù)官,戴利在一手締造了“無限”宇宙世界的同時,手上還掌握著一套為他自己特供的“私人定制版”。

在這個版本中,所有環(huán)境都是獨立的,其他人偵測不到也無法刪除戴利的自定義代碼。

簡單來說,“造物主”戴利可以在這個世界里為所欲為。

他以使喚手下的數(shù)字克隆體為樂——他們都是公司里的同事,被戴利竊取了DNA而特制出來,在現(xiàn)實中戴利對他們多少都有些怨忿,但敢怒不敢言,只能在游戲里變本加厲地找回來。

所以,對戴利來說,這兒是說一不二的天堂;對船員們來說,這里卻是無法醒來、無法逃離的噩夢。

在自創(chuàng)的虛擬世界里,任何行為都不受法律道德的約束,因此,戴利為了“降服”這些擁有真人感情、意志、思想的數(shù)字克隆體,無所不用其極:為了讓第一個來到這兒的沃頓屈服,他可以當對方的面殺死他的兒子湯米。

如此扭曲、極端的鎮(zhèn)壓手段,在一開始就為戴利的世界定下了獨裁且殘酷的基調(diào)。

不少人會說“可恨之人必有可憐之處”,戴利的陰暗和變態(tài)都是被現(xiàn)實中的欺辱與蔑視逼出來的——然而我覺得主要問題更多出在戴利自己身上。

堂堂巨型游戲公司的CTO,幾乎和CEO沃頓平起平坐的超然地位,“無限”世界的締造者,偶爾還有小迷妹來表達敬仰之情,怎么看都不能和loser聯(lián)系起來……

然而,聰明絕頂?shù)拇骼褪怯采岩皇痔旌门拼驙€,活成了一個人見人輕的失敗者。

新人兼粉絲娜內(nèi)特把戴利當成了公司老板,事實上也確實如此……可公司里人人都不把他當老板看,沒人尊敬他。

大家理由各不相同,例如沙妮亞就因為戴利曾盯著自己看開罵,把他當成了自閉又古怪的奇葩or色鬼(不善言表的同學應該能理解這種感受)。

戴利有著大把大把的機會去改變自己的境遇,就比如與娜內(nèi)特相處,很明顯她是沖自己才來卡利斯特公司的,盡管現(xiàn)在只是技術(shù)上的迷妹,可他只要在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里多制造一些話題和互動,就能帶來一個朋友甚至女友,戴利甚至都不必做出多大改變。

然而他卻對別人在自己背后嚼舌頭的言行裝聾作啞,還把娜內(nèi)特綁進了游戲找存在感……自作孽,不可活。

即便不提公司里的是非曲直,戴利在生活里也談不上友善討喜,外賣小哥在圣誕夜拼命趕時間送來披薩,他不給小費也不道謝,只當是別人搞錯了一邊吃披薩沾沾自喜,一邊把人拒之門外滿帶嫌棄。

而且再想想,那些被戴利拉進游戲里支配玩弄的人,所作所為其實根本沒什么大不了的:前臺妹子伊蓮娜對自己冷淡(她對誰都冷淡),實習生帕克拿錯了三明治(他仍然在實習),程序員杜達尼寫錯代碼(還不許犯錯么),同事沙妮亞罵了自己(誰讓你盯得人家發(fā)毛)等等。

就算是利用自己、打壓自己的合伙人沃頓,戴利的確有足夠理由記恨他,可當虛擬沃頓向自己道歉時,戴利還是情不自禁地聽進去了……

哪兒有什么深仇大恨,都是一兩句話就可以解開的疙瘩,有些矛盾甚至連摩擦都算不上,單純只是戴利的內(nèi)心壓抑到扭曲變形了亂作怪而已。

所以說,戴利想改變自己的生活比想象中更容易,但他是怎么做的?

現(xiàn)實中有好印象但不敢再主動搭話的妹子,直接掃進游戲里拿上帝的身份用強。

在沒有真正冒險的宇宙中制造一場場人為的“冒險”,所有人都只是陪伴自己玩RPG的玩偶和弄臣,他們存在的意義,便是滿足自己一次又一次拙劣而又虛假的意淫。

而且有一點幾乎可以肯定,戴利還是一個從沒談過戀愛更沒做過愛的骨灰級死宅+處男。

證據(jù)有不少,明明在游戲里可以滿足自己各種齷齪下流的想法,戴利卻仍舊固執(zhí)地堅持著接吻不伸舌頭的原則,還不給所有(女性)船員設(shè)計生殖器,想親娜內(nèi)特被扇了一耳光,第一反應是不知所措。

也許你會說,不伸舌頭是忠于《太空艦隊》巨作,不給生殖器是防止船員亂搞,姑息娜內(nèi)特是因為對她有意思……

可是,看看他被娜內(nèi)特色誘進水中一起嬉戲前后的表現(xiàn)……承認吧,戴利就是個未經(jīng)人事的雛兒。

我不太懂心理學理論,但設(shè)身處地來講,多少還是能理解戴利的性格和想法,他這樣的人,從小到大更多都活在自己的世界里,他當然會向往現(xiàn)實世界中的交流和情欲,但他更看重最后的結(jié)果和快感,以至于會恐懼、厭煩去實現(xiàn)它們的過程。

戴利只想要結(jié)果,所以他只會以粗暴的權(quán)力去鎮(zhèn)壓懲治忤逆,哪怕忤逆原本就是粗暴權(quán)力帶來的。

回到《黑鏡》的主題上,其實戴利(和我們所有人)的問題是:去改變現(xiàn)實而可能存在的不確定性帶來的恐懼,與虛擬世界里掌控一切的必然性自帶的誘惑,究竟該如何選擇。

實際上,沃頓一直在給戴利“提示”:你連自己的手下都要低三下四征求意見?拿出點領(lǐng)導的氣勢來?。ň拖裎颐钅阋粯樱?/p>

想受到別人尊重,首先要尊重自己。當然,如果戴利真能明白這點,或者能做到這點,也就沒有之前那么多問題了……

如今已有無數(shù)人在網(wǎng)絡游戲里尋找到自己的“人生價值”,而戴利親自設(shè)計的“無限”宇宙更把這種感觀體驗放大了無數(shù)倍,相比起現(xiàn)實生活中莫須有的失敗,還是選擇游戲里唾手可得的“成功”更舒服啊……

戴利所欠缺的只是一絲勇氣,這一縷勇氣外加一份聰慧恰好娜內(nèi)特具備了,而她的特殊性也正是擊敗戴利的關(guān)鍵,不得不說,被“自己最害怕與最得意的品質(zhì)”打敗,對戴利來說真是一種莫名的諷刺。

除了上述那個“現(xiàn)實VS虛擬”的主題外,本集還有個不明顯的隱喻(也可能是我多心)。

眾人擊敗戴利的時候正好是平安夜,按照公司安排,接下去他們將會有10天的假期。

而娜內(nèi)特等人的行動不但解除了戴利的控制權(quán),恢復了在“無限”宇宙中的自由,還意外把戴利困在了他自制的“流氓宇宙”里。

考慮到戴利單身狗的身份,以及在熟人和陌生人眼中都“生人勿近”的形象,還有平安夜當天剛剛完成的游戲更新……

很可能半個月(或更久)過去,別人都不會發(fā)現(xiàn)他的失蹤,而以他這樣的狀態(tài),等被發(fā)現(xiàn)時非死即癱的可能性極高。我也會說“哀其不幸,怒其不爭”,雖說虐待數(shù)碼克隆人不犯法,但他的心態(tài)和作為并不值得同情。

重點在于,戴利這位“上帝”消失后,理論上,沖到聯(lián)網(wǎng)游戲中的卡利斯特號飛船,以新船長娜內(nèi)特的聰明才智,以沃頓等人長期被虐出來的經(jīng)驗和技能,再加上24小時在線的永久時間優(yōu)勢……我放佛看到了“無限”宇宙世界中未來不久會出現(xiàn)一隊傳說級的終極玩家。

(還有個小彩蛋,男主演員杰西·普萊蒙是《絕命毒師》里的陶德,而結(jié)尾出現(xiàn)的玩家明顯是“小粉”杰西·平克曼——亞倫·保爾的聲音。)

這是否也在暗示:造物主真正的功能和功績在于創(chuàng)造、開辟而非統(tǒng)治、操縱,真正能為一個世界帶來輝煌和奇跡的,應當是追尋造物主足跡和初衷的后來者?


《黑鏡》S4E2“方舟天使”:注定會被打開的潘多拉魔盒

這是我感覺最沉重的一集。

倒不是說此集的技術(shù)有多新穎、手法有多巧妙,相反,這集從很多方面來看都顯得乏善可陳,之所以說“沉重”,是因為它切中了當代人撫養(yǎng)教育孩子的焦慮感。

想想生活里的見聞吧,家庭中、教室里都開始出現(xiàn)攝像頭,定位孩子的電子產(chǎn)品日新月異……這哪兒是《黑鏡》啊,這分明是現(xiàn)實。

在自己擁有孩子之前,我們無法真正體會為人父母的感受(自家閨女一歲多了,活動能力和破壞力見漲,每天都能給人新的“驚喜”,不能讓她脫離視線成為了長輩們的共識),所以劇中薩姆布瑞爾女士患得患失的心情,許多人都能感同身受。

另一方面,隨著社會經(jīng)濟的發(fā)展和家庭觀念的劇變,“少子化”(乃至丁克)已經(jīng)成了愈演愈烈的趨勢(雖然還不是主流),面對自己僅有(無可替代)的孩子,每位家長都會傾注所有的心血和感情。

更要命的是,并非所有人都能接受這股風潮,上一輩人往往會對年輕人的婚戀觀、生育觀、教育觀嗤之以鼻,這種矛盾很難調(diào)和。

所以,“方舟天使”的故事不僅在歐美國家“有市場”,甚至在天朝都有一定程度的普適性。

這時候,突然告訴家長有這樣一種技術(shù),能幫助自己更好地看管、保護孩子,就算有人能意識到它存在的隱患,我相信仍然會有許多人難以抗拒它。

不必對人性有信心(永遠也不要有信心),多數(shù)家長們沒有對孩子進行全方位的監(jiān)控,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古今中外,真正能把孩子當做獨立個體的父母少之又少,畢竟“少不更事”的嬰孩還不具備獨立人格,家長作為監(jiān)護人有全權(quán)處理的責任和義務……薩拉在不知不覺中,就被迫植入了將會伴隨她一生的夢魘。

這是此集最令人絕望的地方:由于技術(shù)的不可逆特性,母女倆的悲劇從一開始便已經(jīng)注定。

或許在孩子年幼時,“方舟天使”技術(shù)利大于弊,能對孩子的位置、生命體征、視覺信號一目了然,家長還可以設(shè)定屏蔽內(nèi)容,能和孩子親密互動(把孩子當“玩具”玩的都懂- -)……

放在孩子整個生命成長過程中,它的弊端和害處絕對比預想的更嚴重。

薩拉雖然躲過了各種外界不安因素的侵擾,但隨著年齡漸長,她受到的全方位保護使她越來越像一個不知人間疾苦的“巨嬰”,她看不到外公被傷病折磨的痛苦,母親傷心欲絕的悲哀——因為她一直在快樂成長。

《頭腦特工隊》(Inside Out)中,人的大腦里有五種情緒,除了快樂之外,憂傷、憤怒、厭惡、害怕都屬于負面情緒——事實上,人類負面情緒的種類要遠多于正面情緒,它們讓人更強大并生存下去,缺乏它們的淬煉,人遲早會出問題。

薩拉人生的前些年一直是無憂無慮且純凈無暇的,而真實的世界并非如此,她越長大、越懂事,這種可笑的屏蔽保護就越會刺激、擠壓她的神經(jīng)——畢竟她連“發(fā)怒”都沒有過。

我想到了多年前曾經(jīng)紅極一時但如今已沒多少人提起的養(yǎng)育觀念:無菌育兒。畢竟太干凈的環(huán)境無法提高身體免疫力,適當接觸少量細菌能讓孩子更強壯。

事實上,在故事中“方舟天使計劃”沒有被推廣,不僅在歐洲遭禁,現(xiàn)存的也會被叫停,它的副作用有目共睹……因此,薩拉就是小白鼠。

明白事態(tài)嚴重性的薩姆布瑞爾只能停止使用“父母監(jiān)視器”,強迫讓薩拉開始接觸正常環(huán)境,哪怕一開始有明顯的“戒斷反應”也得硬著頭皮挺下去。

對于明面上外界威脅的恐懼,只需時間和耐心就能抹去了。

比如薩拉從小就很害怕的狗狗,“掩耳盜鈴”式的保護確實讓她在幼時避免了大量騷擾。

代價是薩拉在8、9歲再次見到狗時,她依然會像3、4歲的孩子那般手足無措。

不過這些都是可以克服的,尤其是對方無法真正傷害到自己,并且每天都不得不面對的練習之下……

當薩拉15歲時,她甚至能和狗狗成為朋友,這就是“熟能生巧”的練膽。

真正的禍根,其實是薩拉從小就被埋下的名曰“好奇心”的種子,這是她的“心理殘疾”。我們常說“三歲看老”,可薩拉從三歲開始就已經(jīng)看不到很多東西了,她會對真實世界抱以多么強烈的神往?

答案是非常、非常、非??释?/p>

如果她從小對身邊的危險和黃暴信息有一個緩慢的認識過程,那么她很可能會像其他女生那樣,對男生手中的限制級視頻敬而遠之,而不完全是天真好奇。

所以在被“解禁”后,薩拉找上壞小子崔克來作為自己的“啟蒙老師”是偶然中的必然。

因為在薩拉眼中,崔克懂得最多“限制級”東西,而崔克也很負責任地做起了補課老師,一開始就從高級教程學起——看黃片,血腥暴力電影,恐怖分子處決視頻……

教育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薩拉渴望盡快補上進度,盡管在崔克的幫助下她很快追了上來,但這會給她一種錯覺:成年人的世界就是那樣。

正常人都會有一個性覺醒、性啟蒙、性幻想、性接觸的過程,所以我們多少能夠區(qū)分A片與一般做愛的差異,但在這一塊上,薩拉是缺失的——于是,薩拉在初嘗禁果時就展現(xiàn)出了老司機的風范。

倘若薩拉的問題僅僅如此,那對崔克來說興許還能是件性福的事兒……

“方舟天使”造成的隱患,真正可怕之處在于“遠高于常人的渴望,缺乏相應的約束和警醒”,簡單來說,就是薩拉根本不知道怕。

崔克雖然是個壞男孩,但他的成長歷程至少保證了他在運毒的同時還能保有一些底線,而薩拉卻缺乏這樣的顧忌,她前一天才剛剛破了處,后一天就開始對毒品產(chǎn)生興趣了……

無論是浮夸的初體驗,還是吸粉的欲望,都是薩拉空白期留下的后遺癥,這是她命里注定的“揠苗助長”。

薩拉曲折的成長軌跡只是半出悲劇,另外半出得由母親薩姆布瑞爾配合才能補完。

其實這一半原本可以避免,就像心理醫(yī)生說的:你無法移除植入物,但可以丟掉父母監(jiān)視器,問題就解決了。

……但我之前說了,許多時候家長沒去滿足自己的窺私欲,不是因為不想,而是因為不能。

這就像開啟潘多拉魔盒的開關(guān)就放在自己的手邊,只要人的欲念還存在,就遲早會有打開它的那一天。

薩姆布瑞爾有口難言的苦處在于,她根本不敢向女兒坦言自己還保留著父母監(jiān)視器的事實,因為這違背了母女之間的承諾,她只能在暗地里默默“守護”女兒。

再說了,只要能達成目的,過程似乎也沒那么重要,之前那么多年不也是這樣過來的嗎?

在主客觀因素的限制下,薩姆布瑞爾一直在悄悄驅(qū)除女兒身邊的不安定因素,警告崔克如此,給薩拉吃避孕藥亦如此……可她不能也不敢和女兒談心。

教育、訓導的過程通常是為了達成相應的結(jié)果,但有的時候,過程和結(jié)果同樣重要,甚至更加重要,或者說,教導的過程本身就是結(jié)果的一部分。

缺少了這個“過程”,一旦泡沫被戳破,任何過激反應都有可能發(fā)生。

坦白講,母女倆之間這種情況能有好幾種情景發(fā)展可能,小概率還能有happy ending,劇里選擇了最極端、最悲傷的一種……可必須承認,它也是結(jié)局之一。

這場悲劇,在薩拉三歲那年看動畫片的時刻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

更令人絕望的是:當薩拉痛打母親、離家出走后,薩姆布瑞爾醒來沖出屋子想尋找女兒時,她根本找不到切實有效能和女兒溝通交流的經(jīng)驗和辦法,她只有手上那臺損壞了的家長監(jiān)視器,沒了“方舟天使”,她什么都做不到。

人人都渴望捷徑,然而教育沒有捷徑……這便是此集拋出來的最大問題,就算人人都明白捷徑的缺陷,但誰能夠保證人人都可以抵擋住捷徑的誘惑呢?

話說回來,有些觀眾對此集并不太感冒,我細想了下,原因有不少:比如里面的科技并無多少新意,無縫監(jiān)控像極了S1E3《你的全部歷史》,而瘆人的屏蔽功能也有《白色圣誕》的痕跡;而且這個故事的發(fā)展是顯而易見的,結(jié)局不會有太大的意外或反轉(zhuǎn),也就談不上有驚喜……

因此,單就客觀素質(zhì)而言,第二集略顯平庸,可如果你對這個故事產(chǎn)生了共鳴,那它就是第四季最好的故事之一。


《黑鏡》S4E3“鱷魚”:沒有灰色地帶的黑白世界

這是我看得最緊張的一集。

即便刨去故事主題,僅以情緒氣氛的營造渲染來說,它都稱得上是本季之最,而在這樣冷峻的鏡頭語言下,故事也變得更為引人入勝。

本集構(gòu)建了一個“理想社會”:理論上可以消除謊言的世界。

實現(xiàn)這一理想的工具是被稱為“取證器”的記憶挖掘器,劇中已把這項技術(shù)應用到了保險理賠領(lǐng)域,通過提取當事人和其他目擊者的一系列記憶,保險公司就能構(gòu)建、還原案件的完整經(jīng)過。

這么厲害的技術(shù)顯然已經(jīng)出現(xiàn)有些年頭了,畢竟都已拓展到了商用民用上。

而且從前一年開始,要求相關(guān)人員必須接受機器“調(diào)查取證”已經(jīng)是法律要求了,如果對方不配合,保險公司可以報警。

畢竟,如果一個人沒犯法或者做了什么見不得人的壞事,又何必懼怕被提取記憶呢?至于在此過程中順便泄露一些隱私,也是完全能承受的副作用。

說到隱私,在此集的世界中大概很難保證了,因為保險公司的斯麥拉能夠通過面部識別系統(tǒng)迅速、輕松地找到目標,就不知道這種系統(tǒng)有多普及了……

當然,隱私被侵犯這種事可大可小,人們當然也會認識到該技術(shù)帶來的負面影響,所以擁有“取證器”的部門公司必須拍胸脯保證“記憶絕對保密,不會被公開”。

即便如此,歷史上還是出現(xiàn)了“艷照法官”事件——這意味著,只要你接受了機器的“取證”,你的這段隱私始終都存在曝光的風險。

至于固若金湯的反黑系統(tǒng)和取證人員的職業(yè)操守,只是一塊看上去很美的遮羞布罷了。

既然記憶挖掘器的隱患這么大,為什么還會受到越來越廣泛的應用呢?就因為它實!在!太!好!用!了!

以披薩車撞人理賠案為例,原本耗費十天半個月都可能無法認定的真相,斯麥拉跑一天就完工了,這還是她先后找了五個人的關(guān)系,不然能更快……

記憶挖掘器不需要當事人去費盡心思復述早已模糊的回憶,而是直接讓人的大腦提供有關(guān)記憶。雖然記憶內(nèi)容帶有一定主觀性,并可能在一些細節(jié)上出現(xiàn)偏差(例如把黃色記成綠色),但絕不會在事實真相上有誤,因為記憶無法主動撒謊。

在提取目標信息的過程中,自然也會順帶著出現(xiàn)許多無關(guān)的記憶內(nèi)容,而它們往往涉及人的隱私。

有意思(可怕)的是,隨著斯麥拉調(diào)查取證的深入,她所接觸到的隱私也越來越私密、見得不光。

從出車禍小伙逛宅物店、看漂亮姑娘,到路人妹子亂瞄街道、看帥氣小伙這種無傷大雅的小事,到牙醫(yī)偷看酒店房間裸男并拍照這種危及人聲譽的大事,再到女主米婭殺人滅口這種要命的事……

為了追求絕對無誤的“真相”,人類的隱私和秘密不斷被騷擾侵襲,任何謊言在此技術(shù)下都變得蒼白無力,所有遮掩和陰暗在其照耀下也無所遁形。

再來看這集故事的主線。斯麥拉介紹過,任何被調(diào)查對象的記憶都會保密,前提是對方?jīng)]有顯示出威脅性(這般準確高效的監(jiān)管手段,也是記憶挖掘器使用受到法律保護的原因之一吧)。

可想而知,在這樣的環(huán)境下,想要說謊并圓謊,其代價相應也會變得前所未有地巨大。

所以,米婭·諾蘭為了徹底掩蓋當年的罪行,絕不容許任何差錯出現(xiàn)——就像瀕臨失控的羅伯準備寫匿名信袒露真相,米婭就全然否決,因為以當下的技術(shù)條件,追查到羅伯會比以前更容易。

可羅伯不聽勸——事實上他根本不在乎他們會不會受到法律制裁(也許他還渴望被抓,以獲得救贖),于是米婭殺了他。

想不留下蛛絲馬跡,米婭得徹底毀尸滅跡,包括偷運尸體拉進自己名下的建筑工地銷毀,清洗車輛后座,燒掉羅伯帶來的剪報等等。

但命運的捉弄,讓米婭立刻又碰上了下一個更大、更危險的窟窿,她既不能拒絕斯麥拉引來警方注意,又無法控制記憶去掩蓋罪行……

為了不讓兩樁命案曝光,她不得不殺了斯麥拉,為了不讓第三樁命案被發(fā)現(xiàn),她又不得不去殺了斯麥拉的丈夫,為了不讓第四樁命案敗露,她還不得不殺了對方的孩子阿里……

如果在從前,一個連話都不會說的孩子產(chǎn)生不了什么威脅,可現(xiàn)在有記憶挖掘器了,那么他也會威脅到米婭。

可笑的是,男孩阿里天生眼盲,而米婭讀取斯麥拉的記憶里并沒包含這個信息,所以實際上她為“自?!庇制桨锥嗵砹艘还P血債。

我們所在的世界充斥著各種各樣的謊言,它們讓人心力憔悴,如果能有一個讓虛假謊言無所遁形的世界存在,想必會很美好吧?

但“鱷魚”讓人見識到了,只有真相的世界會造成另一種恐怖:人類的話語已經(jīng)不重要了,也沒有必要去選擇相信,因為它們永遠存在作假的可能性,而記憶卻絕對真實。

就像斯麥拉為了自救,向米婭保證自己會守口如瓶,為了保護家人,她又謊稱自己來找米婭沒有第三人知道——而不管斯麥拉說的是真是假,米婭都不會聽信,反正她有更可靠的幫手。

當人被問及一個自己知道答案的問題時,大腦雖然會自動提取有關(guān)記憶,人的意志卻可以決定說真話、說假話還是不說話。

記憶挖掘器技術(shù)真正威武的地方就在于此,它根本不需要人的意志,而是直接“過濾”這些雜質(zhì),剝奪掉人類與生俱來的自由。

最令人啼笑皆非的是,之后米婭還是栽了,百密一疏的地方在于她并未把斯麥拉一家“滿門抄斬”。

想想也是,記憶提取連人都不放過了,何況是畜生呢。

“我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現(xiàn)在想改變還不晚,我已決定要考慮考慮,或許你也該同意我了,我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決定權(quán)在我們手里……”

在“被迫”連續(xù)殺人后,米婭聽著兒子文藝表演時唱的歌詞,大概會覺得格外刺耳吧。

上述問題已經(jīng)足夠可怕,但這集《黑鏡》中還有另一個恐懼的真相如影隨形:

本該是“黑白灰”的三色世界,在“零謊言”環(huán)境的無情改造下,變得越來越“非黑即白”。

15年前意外發(fā)生后,米婭曾想報警自首,而羅伯決定毀尸滅跡。

羅伯是主犯不假,但米婭還是成了從犯——按簡單的“好壞黑白”論來說,兩個人都不是什么窮兇極惡的壞人,只是害怕承擔后果的小人,算是“灰中偏黑”,米婭還要比羅伯稍“白”一些。

15年后,備受折磨的羅伯潦倒窘迫,死者妻子仍在苦等的新聞刺激他決心“洗白”,還有意帶上米婭。

但這些年來,米婭不但克服了負罪感,而且家庭美滿、事業(yè)有成,相比起一無所有的羅伯,她不愿失去現(xiàn)有的一切……此時羅伯“淺灰偏白”,而米婭“深灰偏黑”。

接下去發(fā)生的所有事情,其實都是在逼迫米婭做出選擇,要么強制轉(zhuǎn)白,要么徹底黑化——總之不能再留在四六不靠的灰色地帶。

所以米婭只能不斷用新的錯誤去掩蓋之前的錯誤。

說來諷刺,能夠阻止米婭繼續(xù)殺人的關(guān)鍵,恰恰正是記憶挖掘器棄之如敝履的“個人意志”,倘若米婭單純受原始欲望驅(qū)動,她就應該在斯麥拉上門調(diào)查時就找機會痛下殺手——她不是沒這想法——可“意志和理智”規(guī)勸她抱著僥幸心理接受了取證。

如果“取證器”沒有那樣事無巨細的“不留死角”,至少斯麥拉一家三口不會遭難。

在非黑即白的世界里,灰色地帶中固然會有一部人強打精神,戴上面具變得慈眉善目,可同樣會不少人四面楚歌,走投無路接著鋌而走險……但我們知道,人心哪兒那么多純黑或純白,更多都是在復雜難辨的灰色中游走。

灰色意味著“緩沖”,也叫作“余地”。


《黑鏡》S4E4“絞死DJ”:這顆糖真的那么甜嗎?

這是本季乃至《黑鏡》史上最巧妙也最狡猾的一集。

因為此集的風格和旋律是絕無僅有的,以往《黑鏡》的故事里或多或少都會明顯帶有一些令人愉悅不起來的悲劇色彩,而這個故事乍一眼看去,從頭至尾都沒什么“致郁”元素,它很輕柔、很有趣、很美好。

看完后我們知道是怎么回事了:這款終極相親APP,能幫助用戶與匹配對象進行上千次模擬情景戀愛,它會在系統(tǒng)里輸入兩人的虛擬代碼,讓他們不斷在一個封閉的“戀愛村”里認定對方。

在結(jié)局來臨前,如果他們選擇了彼此,并反抗系統(tǒng)、逃離圍墻,便算是一次成功。

在1000次匹配中,相親軟件會依次記錄下兩名用戶的逃離次數(shù),并最終計算出兩人的匹配百分比。

我不確定99.8%是軟件所標榜的“最低匹配率”,還是男女主人公特有的高分值,但有一點能肯定:這款相親APP看上去準確率極高。

看完第一遍后,覺得這軟件簡直太TM神了!即便那些在系統(tǒng)里的人類虛擬代碼,結(jié)局好像也不算太慘,何況它還能幫人找到真愛,從多數(shù)層面上來說堪稱完美,根本“黑”不起來。

可別忘了,這是《黑鏡》。據(jù)主創(chuàng)查理·布魯克所說,“說是‘輕’,但別以為會偷工減料,丟掉(你們想要的)陰冷感、虛無主義了?!?/span>

看第二遍時,我的感覺完全不同了……下面我會拋出自己的“陰謀論”。

在虛擬世界的設(shè)定中,每人手中的“教練”擔任著“戀愛導師”的角色,“人需要經(jīng)歷一大堆戀情才能找到真愛”成為了共識,而這也是角色長期對“教練”言聽計從的基礎(chǔ)。

弗蘭克和艾米首次進入系統(tǒng)后,第一個遇到的對象就是對方,兩個新手的“初體驗”對象都是零經(jīng)驗,他們在無形中多了一層親近感。

除了同樣拘謹和手足無措,兩個人還格外合拍,也就是擁有男女之間可以進一步發(fā)展的情愫和悸動。

明明第一印象那么好的首任對象,系統(tǒng)給出的相處時間卻只有12小時。

雖說兩人之間互有好感,但顯然不至于違抗“教練”,畢竟他們才剛接觸這個有口皆碑的戀愛系統(tǒng),自然不愿意為了第一個“還不錯”的對象破壞規(guī)矩,而是略帶遺憾地希冀著“開頭不錯,之后會更好吧”。

然而接下去,系統(tǒng)卻給他們配了一個最不合適的對象,而且時間都很久:艾米和蘭尼要同居9個月,弗蘭克和妮可拉要同居1年。

在弗蘭克眼里,妮可拉挑剔、嚴肅很做作,在艾米眼里,蘭尼自我、強勢還不走心……在漫長的時間里,兩人當然只會不斷念起前任的好。

“有針對性”的是,比起只想找個合適伴侶的弗蘭克,艾米的性格要更“活絡”些,所以在和蘭尼分開后的三個月里,系統(tǒng)不斷給她匹配只有36小時相處時間的對象,不像約炮又不像戀愛的多場露水情緣,迅速耗光了艾米的耐性和僥幸心理。

而比起艾米,弗蘭克的一整年更是折磨……所以一年后他們倆再次被系統(tǒng)匹配到一起時,是他們有史以來最開心的時刻。

也就是這次配對,兩人說定了不再看“教練”給他們定下的時間,他們都已深刻明白等待倒計時的那種痛苦和古怪感受,所以抓住眼前的“好伴侶”享受生活,何樂而不為呢?

這是弗蘭克和艾米第一次真正出現(xiàn)反抗系統(tǒng)的意識和行為。

長達一年的糟糕感情生活,無限放大了兩人之間原本就存在的好感,所以等他們“夢想成真”再次和對方在一起,就不止是干柴烈火這么簡單了……

從這之后,弗蘭克和艾米正式進入了標準熱戀期???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如果一段感情真要走得成熟、長遠、穩(wěn)定,兩個人就必須經(jīng)歷(至少)一次雙方不太對付的“磨合期”,而先“發(fā)難”的又往往是男性。

弗蘭克和艾米之間,這種摩擦就表現(xiàn)為弗蘭克擅自偷偷問“教練”所剩的時間。

一開始“教練”顯示的時間是5年,也就是說,就算兩人都能信守諾言好好過下去,大約5年后他們也會出現(xiàn)大問題——差不多該到“七年之癢”的時段了。

在系統(tǒng)里這種獨特的環(huán)境下,會進一步加速矛盾的發(fā)生,按照“教練”說的“一切皆有因果”來看,讓時間迅速重計也沒啥毛病。

弗蘭克單方面的懷疑和背誓“注定”了兩人會有一劫,看似天大的問題其實也沒那么嚴重,情侶之間總要鬧矛盾的——可正常情侶間,這種事可能吵一架就過去了,但在系統(tǒng)里卻直接被判定為緣盡。

而弗蘭克則根本不想因為這件事而分手,以至于他想再進一步違反規(guī)則。

這是第二次,弗蘭克表現(xiàn)出強烈反抗系統(tǒng)的意識。

如果艾米同意,他們就可以“提前”逃離了……但這時正在氣頭上的艾米滿腦子都在埋怨弗蘭克毀諾,自然無法成行。

留下弗蘭克一個人,獨自詛咒這個該死的系統(tǒng)。

奇怪的是,弗蘭克和艾米從未有過獨自一人逃到墻外去的想法……

接下去,兩個人開始經(jīng)歷一場更為曠日持久的消耗戰(zhàn),系統(tǒng)不斷給他們匹配各式各樣的異性,看似選擇豐富,但只要他們那段“戛然而止”關(guān)系的心理疙瘩還在,加上系統(tǒng)“規(guī)定”的倒計時存在,他們就永遠不可能真正開始下一段正常戀情——隨便找個沒默契的人一起逃跑,貌似更不可能了。

換伴侶的新鮮感遲早會消失,到后來兩人的耐性早已耗得一干二凈,唯一還掛念的人就只剩對方了。

就在弗蘭克和艾米都不再相信系統(tǒng)的時候,“教練”卻突然告訴他們終于找到真愛了,明天就是配對日,并且不透露任何“那個人”的信息……可同時又允許他們在此之前選擇一個人告別……

這種感覺,就好比一個長久以來沒有信用的人突然告訴你他明天要兌現(xiàn)承諾了,而在此之前有一個你知根知底的熟人把這個承諾放在了你眼前,你會選擇相信誰?

更何況,兩人不記得之前來自哪里,又覺得和對方在一起時才安全、開心、舒服……于是他們更加確信這是個測試。

所以,包括最后結(jié)伴逃離,一切都是被系統(tǒng)設(shè)計好的,弗蘭克和艾米只是按照劇本走出了“自以為突破束縛”的路。

這是系統(tǒng)最“雞賊”的地方:“教練”一直宣稱“參與者并無要求必須采取什么明確行動”,也不干涉他們在交往時的行為,仿佛給了用戶足夠的自主性……

可它卻不允許參與者隨心所欲選擇和誰在一起,為他們最后必然的反抗積蓄動力。

本集名為“絞死DJ”,這個梗大意是指當派對或電臺上DJ放的歌太難聽不合大家情緒口味時,人們就會想“弄死”他——這種隨心所欲的歡快態(tài)度,像極了戀愛時的自由自在和任性妄為。

然而,弗蘭克和艾米的曲折經(jīng)歷真的擁有這份暢快感受嗎?

遇到互有好感的人,卻要立刻分開,與一個不喜歡的人朝夕相處,卻又不允許立刻分手……正常人談戀愛的時候,根本就不會做出這樣反常的舉動,更不會乖乖聽從一個軟件的命令只為最后去違背它。

一切皆有因果——“教練”說得沒錯,事實上,弗蘭克和艾米很多時候都說對了。

讓他們長時間和討厭的人相處,是讓他們心里形成強烈的對比落差。

讓他們經(jīng)歷一段段糟糕的感情,是為消磨掉耐心和好奇心,讓他們厭倦形形色色的嘗試,最后直接渴望“將就”,而他們能選擇將就的唯一對象,只有對方。

基本可以確定,在這個虛擬世界里,除了兩名接受匹配的參與者外,其他人都是為了配合他們而設(shè)計的NPC。

不管弗蘭克和艾米吵架分手還是熱吻重聚,一旦他們做出飽含感情的“過激行為”時,所有人都會毫無感情地圍觀他們,凸顯他們的與眾不同——這也是刺激兩人越加渴望反抗的因素之一。

虛擬空間里的人,沒有親人、朋友、同事,也沒有工作、傷病、意外等生活瑣事,除了規(guī)定的對象和“教練”外,他們沒有第三人可以交流,不是處對象就是讀書、運動、休閑,唯一的社交活動是聽別人吹噓系統(tǒng)有多神奇……被關(guān)在里面的人只有兩種狀態(tài):戀愛和準備戀愛。

這能算是最理想化的戀愛世界嗎?或者說,即便它是最理想的,但現(xiàn)實世界里有如此凈土么?

說到底,這根本不是正常成年人的生活,也沒幾個人有那么多試錯的機會,真正的戀愛根本不像故事般夢幻。

弗蘭克和艾米只有兩種選擇,要么和對方逃離,要么認慫。所以,劇中第1000次匹配,在系統(tǒng)不斷強加的心理暗示下,兩人的逃離更像是一場被精心編排好的戲劇。

關(guān)鍵在于,我們并不知道系統(tǒng)安排的1000次匹配都是怎樣的劇情。

如果是1000次截然不同的相識到反抗,那這軟件真是神器;如果是1000遍大同小異的套路,那它不過是個弄虛作假、起到一些安慰作用的小程序罷了……對此,我更傾向于后者。

畢竟,現(xiàn)實里哪有這么明顯的枷鎖和牢籠要你去打破,又哪會有這么多反常且苛刻的戀愛條件讓你去遵守?

不過我還存有一絲僥幸——如果軟件中1000次匹配的情感記憶能被真正的弗蘭克和艾米接受,那他們基本也能相守終生了。

但看樣子,所有經(jīng)歷都存儲在軟件內(nèi)部的匹配計算里了,當事人并不知道系統(tǒng)里他們那1000次戀愛的情景……他們依然只是“匹配度極高”的陌生人。

這款相親APP的主要作用是幫用戶放大1000倍的好感,這對于雙方長久以后的交往相處并沒有太巨大的幫助。

不過,這集最厲害的一點在于,就算我上面這個“陰謀論”不成立,該技術(shù)真的克服了困擾人類千百年的“戀愛難題”,除了一些對倫理和三觀的質(zhì)疑外,“絞死DJ”依然可以是個好故事。

畢竟,不管這顆糖里面包裹著的是麻醉藥還是巧克力夾心,至少它吃進嘴里一定是甜的。


《黑鏡》S4E5“金屬頭”:當眼前只剩絕望的時候

這是《黑鏡》史上最標新立異同樣也最沒新意的一集。

它的諸多新嘗試都顯而易見,比如首次采用黑白鏡頭敘事,首次以廢土電影風格去展現(xiàn)一個被科技反噬的人類末世等等,但它講述的方式和姿態(tài)卻顯得似是而非,喪失了“黑鏡”式的朦朧感和韻味。

因為以往每集《黑鏡》中出現(xiàn)的科技,總是帶有較強的“兩面性”與“迷惑性”,它們在帶來便利的同時也會造成許多或明或暗的困擾,讓人很難去評價功過是非、好壞喜惡,但看看“金屬頭”里的電子狗…………

下面,我將為您介紹一下這款別具流線型設(shè)計美感的電子科技產(chǎn)品。

如您所見,它的表面結(jié)構(gòu)并不復雜,說四條腿架著一塊鐵疙瘩也不為過,由于其外形和活動特征,許多人喜歡稱它為“電子狗”。

不過,可別被它的外表給騙了,作為捕殺各種生物的神兵利器,它的功能齊全、效率極高。

只要周圍有任何風吹草動,它就會自動啟動,并立即釋放一顆包含近百粒追蹤器的微型破片高爆雷,只需被射入一枚追蹤器,不管目標逃到天涯海角,它都會追殺到底。

同時,它還具有迅速破解一切電子密碼鎖的功能,無論是車鎖還是門鎖,它伸出前肢插入接口,統(tǒng)統(tǒng)輕松一鍵解鎖。

因此,任何現(xiàn)代化電子工具都無法阻攔它的前進。

擔心長時間劇烈運行會影響追蹤器信號接收?您大可放心,這可是它的主要強項,由于內(nèi)置的系統(tǒng)非常先進,哪怕相隔距離再遠,它都能準確找到追蹤器所在位置。

當然,考慮到獵物可能會?;ㄕ校低等〕錾砩系淖粉櫰?,為防萬一,它在其余方面的追蹤功效同樣十分強大。

比如獵物在逃跑過程中留下血跡的話,它就能精準辨認痕跡一路追蹤。

除此之外,他還可以截取對講機等各類通訊工具的信號,搜索范圍覆蓋周圍數(shù)十公里,甚至更遠。

更為貼心的設(shè)計是,它能完美解讀各種通訊信息

 短評

為了第一時間看你我連生肉都開始啃了………………………………

4分鐘前
  • 悟飯婆婆
  • 力薦

第三集Crocodile應翻譯為鱷魚法則,意指如果當鱷魚咬住你的手臂,若不能自斷其臂,整個身子都會被鱷魚吃掉。個人最佳是第四集,真的感動到了,如果現(xiàn)實里哪個人能利用大數(shù)據(jù)作出這個軟件解決人類最難的情感和繁衍問題,大概就是下一個世界首富了。另外,黑鏡養(yǎng)高了人們胃口,我想人應該學會知足。

5分鐘前
  • L.C.
  • 力薦

黑鏡系列從科幻驚悚劇變?yōu)楝F(xiàn)實倫理劇的速度在加快。想想十年前的手機,想想現(xiàn)在的天眼,想想未來的AI。別惹技術(shù)宅!歡迎來到美麗新世界。

8分鐘前
  • Fleurs.哼哼
  • 力薦

披著科幻劇外皮的大型公益廣告,倡導我們健康生活。E1《少吃點外賣,對身體沒好處的》,E2《安安心心睡覺,少玩電子產(chǎn)品》,E3《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以及 《前任是傻逼》,E4《談戀愛真他媽費勁》,E5《提倡文明養(yǎng)犬,共建和諧家園》,E6《走路不要看手機》以及《空調(diào)吹多了有害健康》。

11分鐘前
  • 朝暮雪
  • 力薦

4>3>6>1>2>5。最喜歡E04以如此另類而浪漫的方式詮釋愛情與緣份;E03的血光寒意逼人最為驚悚;E06感覺拍得像八十年代分段式B級片似的;E01反思余地泛泛但也有足夠的娛樂性;E02可預見的走向無甚驚喜但諷刺意味深;E05索然無味過目即忘??傮w來說還是挺好看的,只是神劇光環(huán)已不再。

14分鐘前
  • LeungChanXXX
  • 推薦

第4集放在黑鏡一貫的反烏托邦立場中來看像篇跑題作文,倒給了個老大哥的控制為你帶來幸福的玫瑰色烏托邦結(jié)局,偏重愛情寓言,對科技倫理的探討色彩淡薄。第5集呈現(xiàn)人類試圖與機器力量抗衡時的脆弱無力絕望,對那些聲稱拔掉插頭就能控制人工智能的人,不啻為諷刺。第6集有趣在于順便給出了第5集的謎底。

18分鐘前
  • 匡軼歌
  • 力薦

e01、06和其他的是一季的嗎…這兩集都是對虛擬中人格或人性的闡述,不去深究技術(shù)的bug。02,emm福斯特明顯和孩子之間有矛盾。不怎么喜歡03,05。04對感情的處理角度很有趣。那個說第一季就爆了的,后面都那啥了。。

21分鐘前
  • crush
  • 還行

第一集:別惹程序猿;第二集,別惹單身媽媽;第三集,別惹賣保險的;第四集,別惹虛擬紅娘;第五集,別惹機器狗;第六集,別惹死囚犯。《黑色博物館》內(nèi)容最好,metalhead節(jié)奏氣氛最好,其他也就那樣。當然值得當天一口氣刷完,但確實不如前三季。不怨編劇,只是對未來和人性的恐懼議題也就那些了。

26分鐘前
  • frozenmoon
  • 還行

非常棒,下降的是豆瓣觀眾的欣賞水平。人云亦云的覺得后面不如前面厲害。這一季不但匯聚人類最前沿的思考,依舊瞄準人性和科技的矛盾。再有一集黑色博物館做到了系列單元劇形式的創(chuàng)新。能思考的豆瓣觀眾是不是不喜歡發(fā)言了。比起前幾年真的差好遠啊。

27分鐘前
  • 響指
  • 力薦

最愛第四、第六集。1游戲角色反殺控制狂程序員,2家長控制過濾信息而懶于用耐心的方式教導,孩子青春期反而更好奇,3倉鼠的記憶都可以提取,4在1000次模擬測試中,998對他倆選擇反抗系統(tǒng)配對只想在一起,match率99.8%,這集真是暖。5為拿給孩子的玩具,喪命于metalhead. 6黑色博物館,意識受體轉(zhuǎn)移。

32分鐘前
  • 歲月何須溪上記
  • 推薦

喜愛程度排名:1.速配約會App 2.星際迷航 3.怪奇博物館物語 4.冰天雪地連環(huán)殺人案 5.疼痛青春 6.金屬狗統(tǒng)治世界

36分鐘前
  • 水包醬
  • 推薦

科技不能讓人性進步

39分鐘前
  • 大島
  • 力薦

第4集很棒!能打動人的愛情故事通常不是在講愛這個東西本身,而總是揭示了人在愛情中的真實處境。

44分鐘前
  • 老晃
  • 推薦

關(guān)于太陽穴的n種用法

45分鐘前
  • 云kk
  • 力薦

比上一季好。雖然弱化了英劇時期的犀利和非主流,但已經(jīng)很棒了。黑科技腦洞清奇,有趣,震撼,價值觀主流但不廉價。那些言必稱前兩季的黑粉,想對你們說:要啥自行車?。?/p>

47分鐘前
  • 麻繩
  • 力薦

3>1>4>6>2>5 這一季和上一季一樣已經(jīng)不那么“黑鏡”了,但是上一季至少有第四集那樣的佳作,而這一季出彩的單集可以說沒有。有幾集很像命題作文,太淺太生硬。

48分鐘前
  • Enigma
  • 推薦

看到了各種前梗的重復,好多故事其實可以one step further的。最愛的是第4集。第6集的臺詞太黑了:"Go home, put your feet up, and binge a mini series"… 以及第6集好像2014的圣誕集。

51分鐘前
  • Sophie Z
  • 推薦

剛出資源馬上連夜刷完,太好看了!人性的善惡復雜 + 對未來科技統(tǒng)治人類的諷刺和警示 + 親情和愛情 + 開到天際的腦洞,依然是那個《黑鏡》啊!

53分鐘前
  • 曹笑天
  • 力薦

最喜歡E01、E06和E04。E01:又名社恐的復仇。低配馬特呆蒙主演。我也想把我喜歡的人和討厭的人關(guān)在某一世界觀里,做全能上帝。E04:又名單身配對系統(tǒng)能否幫你找到真愛。很難概括E06,科技概念匯總成一座博物館,充滿痛苦和奇思妙想。E05表現(xiàn)最差,不如去翻拍PKD短篇小說集《少數(shù)派報告》里的第一篇。

58分鐘前
  • Syfannn
  • 推薦

自從成了美劇之后,這部劇也就走下了神壇!這一季的六集能給你的只剩編劇技巧帶來的敘事快感了,也只有第1集有足夠的戲劇張力,第2、3、5集都快看不出這是《黑鏡》了,當年這劇講“科技的副作用”,看完后會讓人細思極恐,比如當年的首相干豬,如今就算是壓軸的第6集也只是當年圣誕特別篇的水準。

60分鐘前
  • 褻瀆電影
  • 還行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