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朦朧的海港,釋然的再見
很童心的故事,越來越喜歡看臺灣的小清新了,臺灣確實是個值得去的地方,很多我們被硬生生剝離的東西,我想正是海峽另一面所不倦追求的。
一個神婆,一個漁民,兩個都失去了所愛的人。新近死了丈夫的漁民求助于神婆,希望能看見丈夫,希望化解一個人的苦日子,可是她那里知道,每一天每一天,波濤洶涌的海邊有一個婦人靜靜的坐在海邊,倒上兩杯酒,拿著一張蒼白的遺像,遙望著海的另一邊,思念和悲傷從生到死。神婆安慰著漁民,給了她希望,并不是神婆看的更開,只是她的悲傷那里比的上神婆的痛。失去了丈夫的三毛回到了臺灣,她通過信箱安慰著很多很多的人,她要他們都堅強,好好的生活下去,她和神婆是一樣的人吧,也許她也會和神婆一樣有著自己孤寂的思念方式??蓪τ谀切┍瘋覀兡茉鯓尤Υ?,釋然真的好難。最后的最后,漁民教育著兒子,說一句再見又不是很難的事情,朦朧的海港,母子一聲一聲訴說著再見,再見,默默對著遠方,對著心底那無限的思念和悲傷,再見!
傷害,當小女孩被關在漆黑的山洞里的時候,我害怕了,害怕這是一個悲傷的故事,小時候的影響對于一個人來說真的太大了,讓我不由的想起了《鏡》中的破軍,那個被殘酷對待的孩子,當他被那個靈性的女子解救的時候,他用了一生的狂熱想去給那個山洞一個完美的解答,可最終他失去了所有的一切,如果沒有這個小插曲,也許他只會是個默默的冰族平民,不會給云荒帶來那么大的震撼。還好還好,這只是一個孩子的游戲,小男孩彌補了自己的錯誤,帶來了一個美好的兩小無猜。
不太喜歡最后的結局,也許這個故事可以隨著那遠去的火車而結束,可導演非得在很多年以后給我們一個交代,破壞了那些美好。還有主題雖然很多,但并不影響這個故事的敘述啊,非要最后從這分雜的感情中,選取了祖孫之間的感情作為了主線,其實覺得根本就不用這樣。
還有哪個樂仔真的是個泡妞高手,一天只能給我寫兩封信哦!
2 ) 生命可以無限
正如《打擂臺》可以代表純港產(chǎn)片一樣,《生命無限公司》可以作為臺灣電影的一個代表。特別喜歡看臺灣的電影,不是因為距離的原因,只覺得它們距離人的距離更近。就像白先勇的小說,給人滄海桑田的質感。轉型的社會,除了給人陣陣驚喜以外,還給人陣陣劇痛。這種劇痛,身在家園的人是感受不到的。身在家園的人,從不會把命運托付給遠方的事物,而更多地是把它交給舉頭三尺之上的神靈,然后無病無痛地死去,像電影中的阿嬤。而離家的主題總是能在千載之下打動人心,就像床前的明月光一樣照進一個個鄉(xiāng)思之夜。
更多的是回家的喜悅和情怯吧,家園的變與不變總是牽動每個游子的心弦,像賀知章的白發(fā)遇到未諳世事的少年,像電影中徐芷婷遇到和他一樣長大的樂仔。這樣的主題已經(jīng)不能用喜不喜歡來形容,因為無論喜歡與否,它都在那里,你可以選擇回避它,但不可無視它的存在。
《生命無限公司》有很多可供思考的地方,比如神靈對于阿嬤的意義,臺北之于徐芷婷,樂仔他爸之于樂仔他媽。這完全是中國式的表述法,在唐詩宋詞里面,同類題材太多了,而我們之于唐詩宋詞,只是覺得它們美罷了。突然發(fā)現(xiàn)人生是一部大書,我才翻開第一頁,就已經(jīng)被里面的東西迷倒了。呵呵,希望你會喜歡這部電影。
3 ) 真情淡如水,流淌在我心!
這一部電影,劇情設置平淡無奇,架構也乏善可陳,整體卻給人一種淡雅如菊的清新感,如一縷輕柔的春風拂面而來,觸動我們內(nèi)心最柔弱的那一個部分,因為真情總是淡淡的…。
臺灣電影,整體給我的感覺就是5字:清新,略帶文藝調(diào)。另外像練習曲這部片,及樂隊蘇打綠的歌聲,都會有這種feel。
當看到許芷婷這位可愛小蘿莉去學校入學時,在路上被同班的同學用東東不小心砸倒,而后哇哇大哭時,我不由自主的笑了,如果是在影院,旁人定會投以詫異的眼神,一個小孩子,指的女孩子,讓淚水暢快地噴涌而出,是一種感情的真實釋放,想哭就哭,無論事大事小,將自己的情緒不加掩飾,這種痛快的感覺只有在小孩子身上才得以體現(xiàn)。
許芷婷為了幫同學看到其爸爸,穿著神服時學著阿嬤嬤的神態(tài)言行時,場面很有趣,一個天真無邪的小女孩在裝神弄鬼,聽上去確實很不搭,但看上去卻又很和諧,這是因為大人唯心的荒唐舉動讓孩童來表現(xiàn),不像是一場法事,更像是一場游戲,只是道具有差而異。
百善孝為先,說到親情在大屏幕上如何演繹,相比父母與子女這直系一代,我認為爺爺奶奶與孫子孫女這中間隔一代,這樣會輕松些,至少不會令人沉重,在中國倫理中,小的時候,父母養(yǎng)育我們,待長大了,我們贍養(yǎng)父母,這是人之常情。提一個細節(jié),對于父母,孝敬和孝順是有差的兩個概念,我更認同前者。
上一代和下一代之間,普遍存在代溝,有的時候,觀念想法不同,就會在行為處事上帶來不同分歧,久之或多或少會父母子女間的情感疏遠。子女在長大后,一直對父母有一種或深或淺的虧疚感,總想補償,用物質手段,或常回家看看,但父母子女之間總是顯得有些不夠釋然,總有些拿得起放不下,讓你牽腸掛肚的情愫縈繞于心。
爺爺奶奶和孫子孫女,這種隔一代的直系關系,略顯得微妙,老的老,小的小,從常理上講,他/她們這間沒有任何誰非要對誰好,誰又虧欠誰的這種關系,奶奶和孫女、爺爺和孫子,這種關系更為單純,而且老人到一定程度不都是老小孩,從性情言行上可以看得出,因此這部劇中的阿嬤和孫女是一種很釋然的關系,雖偶有矛盾,那都是調(diào)劑生活的小插曲,奶奶對女兒有怨言,對孫女只有關愛,孫女思念父母,將奶奶畫為虎姑婆,那是她年紀小還不懂得愛,但在分別的站臺時卻強烈的感覺到那種愛,一個愿意同她一直生活下去的人。
看這部電影,建議有看過《我們倆》來進行對比,我們倆講的是一位孤獨養(yǎng)老的老太太與一個租房少女在一個四合院里的故事,也是老人與孩子之間那種淡淡的愛,沒有父母強烈,卻歷久彌新。
影片后半段小婷即將離開小縣城,與她的小伙伴告別時,男同學不善表達情感的那句“我們又不是朋友”,明顯是在說反話,他只是不曉得自己怎么了,這個平時欺負慣了的小丫頭將要離開時,自己竟有心痛的感覺,同媽媽一起向海面say goodbye的時候,這個類似的橋段我竟一下想到另2部電影《我的野蠻女友or野蠻師姐》《情書》,向大自然大聲說出你對某個人的心語時,痛快而淋漓。
小伙伴在小婷人在旅途啟程時,面對旁邊呼嘯而過的列車,我不曉得她會說出什么話,會是大人般的陳詞爛調(diào)嗎,果然沒失望,他大聲對桔子皮說道:一天只可以給我寫兩封信??!這堪稱是本片的點晴之筆,好孩子氣的告白啊,倔強中又透露著不舍。
盧導顯然低估了觀眾的欣賞水平,至少是豆瓣的影迷,我們的小蘿莉和媽媽桑的故事,在小婷同父母回臺北的列車上,就可以畫下句點了,偏要俗氣地來個若干年后,最后小孩子長大再回故里,最愛的那個人已不在,打開盒子解讀署名生命無限公司的信,純屬畫蛇添足,現(xiàn)在歌里都唱不想長大,當可愛無敵的小蘿莉變成婷婷玉立的大少女,說實話,這個時候不管那位女演員來演,就是感覺不對,讓我們的視線一直停留在小女孩身上就可以了,尤其是那個童年起綽號的小伙伴也出現(xiàn)時,感覺有些突兀,這不是講童話,沒必要弄得圓滿,殘缺的東東給人的感覺更為真實。
由此看來,每一個動聽感人的故事,不一定要有始有終,給我們多一些想象空間不更好嗎,譬如最后那個木匣子,又不是抽簽解讀,沒必要告知裝的具體是什么內(nèi)容,這里觀眾都有自己解讀,何必把導演的意識,強加給觀眾呢,多一些想象空間不是更好嗎?!
如同打開的巧克力盒,你永遠不曉得下一個糖果會是什么口味,在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不同內(nèi)容的生命無限公司盒子,靜靜地躺在內(nèi)心深處,你的和我的可以相同,可以不同,但同相愛的人,彼此的心靈都會感受到,那就是愛的力量。
4 ) 蒙著眼看這個世界
最近的臺灣電影越來越重感情,《不能沒有你》重的是父女情,而《無限生命公司》重的則是祖孫情。其實,影片中的“情”字不僅貫穿始終,更滲透于每個角色的心中。那么,究竟什么是生命無限公司呢?
影片可貴之處在于視角全部都是孩子的,七歲大的孩子思念父母,渴望親情、友情,所以也許會天真的為了實現(xiàn)他們而不惜付出自己最大最大的努力。
生命無限公司其實就是一個年久的鐵盒子,然而在橘子皮看來,盒子里永遠存放著的是阿嬤最重要的東西,換言之鐵盒就是阿嬤的一切——包括錢。橘子皮要回臺北見父母需要的就是這個盒子,所以,在她眼里生命無限公司代表的是回臺北的車票和見到父母的喜悅。
在樂仔的眼中,盒子里面是什么不重要,見到爸爸一眼才是一直以來的愿望,而橘子皮是他唯一的希望,所以,間接的生命無限公司架筑了一座兒童間純真友誼的橋梁。
對于阿嬤而言,這個盒子已不再如孩童的想法一樣,而卻賦予了更加復雜的感情,盒子里是錢,是死去丈夫的遺物,最后了,又寄托了對孫女無盡的思念。生命無限到底是什么,是對孫女的愛。
影片雖要表達的是濃濃的情,鏡頭語言卻非常的平實,一點不做作才是影片成功的關鍵,也許正是因為視角獨特,正是那純真而不帶任何瑕疵的眼光才是最最能觸動觀眾內(nèi)心的東西。
像阿嬤說的那樣,你睜著眼睛看到的都是欺騙,蒙上眼睛看,那才是真實的世界。
5 ) 大愛無聲
就是看到阿嬤在火車站送孫女走,就哭了。
看到很多小清新,隱隱愛情之類的評論,大概就是在說這部戲恬淡無感吧。
然而我被勾引起往事,就稀里嘩啦了。
本來親情這回事,就沒什么濃墨重彩的內(nèi)容,越是無聲,越見其真。
以上
6 ) 即使是小蘿莉我也無愛
其實這部電影倒也不是一無是處,起碼那個小蘿莉很可愛。當然了,即使算上這個小蘿莉,依然不能掩飾這部電影的無聊。
有人說這是小清新式的電影,先不管這是誰造出的電影類別,不過用這個詞形容本片倒是蠻貼切的。臺灣盛行小清新的音樂,自然也就會誕生小清新的電影。清美新穎、清爽新鮮。套在電影里,就是找個白白凈凈的主演,好像這里的這個小蘿莉,有的沒的說兩句人生感悟,這里一定要以旁白的形式讀出才有味道。再拍些美好的景色,配上清新的音樂。至于情節(jié),還是盡量弱化吧,西方有意識流電影,我們也有情緒流的電影,隨情緒流動吧。
之所以不喜歡這個電影,是因為這個電影是個概念先行的東西。何為概念先行:即先有一個想法強烈地想要表達,然后去編一個故事往這個想法上靠,這樣故事難免生硬簡單,就好像這部電影的結尾,導演生怕觀眾不明白他想說什么,還非要加上一個小女孩長大回家,插一段婆婆為自己奉獻的故事。其實人做事常常適得其反,不去講什么大道理,安安分分講一個故事,反而故事會很感人,里面蘊含的道理也更深。反之,想去講個大道理,而不去認真構架那個承載道理的故事,結果故事講的不好,道理卻也淺顯了?;氐竭@部電影,無非是想借親情和愛情這些人類的初始感情去打動人。何為生命無限,時間是沒法定義的,只有以一個個感人的瞬間和一份份珍貴的回憶作為節(jié)點,才能讓時間延續(xù)下去,這就是生命無限吧。導演也試圖通過這些瞬間來打動觀眾,這時,問題也就來了,片中最主要有兩對人物關系,一個是小蘿莉與阿嬤之間的關系,一個是小蘿莉與樂仔之間的關系。一個是親情,一個是隱隱的愛情。做得好都可以很吸引人,很打動觀眾??上?,這兩對關系在處理上都比較簡單,稀里糊涂就過去了。正像上面說的,感情戲能打動觀眾的都是瞬間或是細節(jié),只要細節(jié)處理的好,人物形象很容易就出來了,感情上也自然會打動觀眾。
再看看這個電影吧,所有的事件處理的都非常簡單,比如蘿莉與阿嬤,兩人連互動都很少,僅有的幾場對手戲也處理的非常簡單。沒有互動哪來的情感?。≌f她倆是祖孫情深,可起碼要有幾場戲甚至幾個細節(jié)把這份感情滲透出來啊,觀眾的感情是要培養(yǎng)的,如果不一點點的培養(yǎng)情緒,觀眾上哪體會祖孫情深去。有人提起這部電影像韓國電影《外婆的家》,不過這一比問題就更大了,《外婆的家》可是用了很多情節(jié)去建立兩位主角之間的感情的呀,而這里呢?好的電影是要通過戲來說事,不能直接給個大前提:祖孫情深,然后整個電影就說別的去了,憑什么??!這種概念先行,情節(jié)省略的事在這里比比皆是,比如阿嬤辛苦攢錢打算給自己跟死去的老伴建一個墓用來合葬,結果心疼孫女把錢給了孫女出國,這應該是全片的一個重頭情節(jié)了,導演也打算借這段催淚??蓡栴}是這事有什么好感人的?如果想要這段戲感人,先要把阿嬤和老伴的感情寫透,如果阿嬤不是深愛著自己的老伴,這筆錢給誰不是給,為什么不修墓而給了孫女就成大愛了。而印象中片子里只有幾個鏡頭表示阿嬤看著老伴的遺像發(fā)呆。如此簡單的處理怎么能讓阿嬤和老伴的情感在觀眾那獲得認同。于是又回到概念先行這個問題上,導演說兩人感情深兩人就感情深吧,導演說這是大愛這就是大愛吧。這就是概念先行。
片子另一處非常草率的地方是對小蘿莉父母這一事件的處理,一直到快結束前,影片始終沒有出現(xiàn)小蘿莉的父母,這沒有問題,因為故事就是說的父母缺失家庭殘缺嘛,這樣不完整的家庭才感人嘛,不過小蘿莉的父母為什么沒了卻也一直不交代,每次小蘿莉跟阿嬤聊起父母,阿嬤也是遮遮掩掩,閃爍其辭。甚至有次小蘿莉還說自己的父母都死了之類的話。搞得我一度以為小蘿莉的父親是挪用公司巨款跟情人跑路,蘿莉媽上吊自殺,自殺前把蘿莉偷偷扔到阿嬤家門口。結果呢,結尾才告訴觀眾,其實只是蘿莉媽要去美國讀書,蘿莉爸也要陪著去打工,沒精力照顧蘿莉,才把蘿莉寄養(yǎng)在她阿嬤家。就這么簡單點事至于搞得這么神神秘秘么,又不是什么見不得人的事。就這點事父母就不能稍微跟蘿莉溝通一下,起碼簡單的交代幾句也行啊,搞得蘿莉一天天跟父母雙亡似的沒著沒落。
導演選陸亦靜來演阿嬤應該也是看中了她的煙火氣,陸亦靜確實是個好演員,扔到農(nóng)村就是個村姑樣,而且這種刀子嘴豆腐心的角色她太拿手了,之前的《一席之地》不也是這種角色。不過這回她是真被導演給敗了,全片基本沒她發(fā)揮的份,淪為影子角色。唯一有印象的地方就是小蘿莉賭氣不吃東西,坐在門口,她從屋子里出來,晃晃悠悠的從蘿莉面前走過,嘴里還要念著幾句風涼話,饞著小蘿莉。
就像臺灣的小清新音樂一直有市場一樣,也不排除這種稀里糊涂的電影會有人喜歡。不過希望很久以后,我還能記得這部電影的片名。
風格類似去年《囧男孩》的臺灣影片,但不如后者調(diào)皮有趣。老演員陸奕靜很不錯,最近經(jīng)??吹?,都很出色。
結局扣一星
小姑娘從小就敗金,要那么多衣服干嘛
他們走了,那我怎么辦?
想外婆了。關于童年親情的電影總是無法抗拒。結尾有點兒多余
個就是臺灣電影
陸弈靜的表演總是似有還無,動不動就能感動死人的。結局戳破這個生命無限公司真是大煞風景,不過還是大愛這樣的外婆,還有琇琴讓男孩說再見爸爸。
真是挺文藝的
演員還真不是亮點……不過臺灣電影的氛圍依舊,尤其從頭到尾的色調(diào),到徐芷婷長大成人再次回來為止,都是很迷人的~
純凈如白水
平淡而溫暖的小片一部
好可愛的小女孩
有些情節(jié)好像是《魔法阿媽》真人版?!叭怂懒耍筒粫貋砹税?。”
為什么不停留在她走的那一刻……
《囧男孩2》主演:臺灣版櫻桃小丸子
生命無限公司就是一家人要在一起,就是阿嫲對孫女的愛,結尾戳破讓人感動想哭。最遠的距離,應該就是在海邊眺望思念遠方的親人吧,陪伴是最好的禮物,當然首先你得有海。小婷和樂仔很童真,結尾出現(xiàn)成年版樂仔瞬時失落。
一開始想打3星,後面有點淚點升到4星,但後面居然給我長大後所以降到3星。(哈哈,我居然黑暗中認出那是阿KEN)
即使是小蘿莉我也無愛。
啊嘛 婆婆...我會永遠記得你地
其實沒太看懂啊。。知道是親情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