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初,第一季第一集,我就下載了片頭曲,真是大師級制作,這是音樂的力量。昨晚深夜,看完三季最后一集,llmm。之前歷史題材的劇看得很少,而這次是因為要了解文藝復興的時代背景來看的,一看便被深深打動。人物,都是刀刻般的俊朗,品行正直而善良,高貴的騎士精神與對上帝的敬畏已完全融入靈魂;縱使如此豪橫的家底,也沒有王子與公主的浪漫,只有不斷的拼殺,為了家族的延續(xù)和榮光;也正因為宗教,騎士和共和精神,才沒有中國古代那種滅絕人性的完全沒有底線的政治斗爭,再講深點,可能那就是農(nóng)耕文明與商業(yè)文明的不同宿命;而人終究是有一死的,能讓你坦然面對,也能讓你生而有意義的,也就是兩個東西,一個是愛(家庭),一個是美(藝術),這也就是對人性的解放和對哲科及藝術的追求,這就是文藝復興的精神。最后,每個劇的看點都很多,但我絕不會抽離出來去評價太多的演技和拍攝之類的,哪怕你比較懂,因為這行為實在太蠢了;我只會融入進去,去感受,去體會那些讓我人生充盈的那些點點滴滴,而這就是我的觀影之道…
Lorenzo, the magnificent, the peace maker
Guiliano的死是巨大的轉折點,S2的Lorrenzo更多是善良,是猶豫不決,是深深記得祖母的教誨,努力與Pazzi家族交好,始終想以善為先,哪怕做個被動者。到了S3里的Lorenzo, 學習了血的教訓,更殺伐果斷了,更運籌帷幄了,更孤注一擲了,更了解"交易"的代價并且live with it了。
對大兒子Pieror的疏忽,把二兒子Giovanni送去羅馬培養(yǎng)成神父以及后來的羅馬主教,對弟弟Guiliano的愧疚和牽絆,對老婆Clarice從少年的夫妻關系深化為更沉重的家庭利益聯(lián)盟體,和謀士Bruno的關系,
佛羅倫薩的洛倫佐永遠都在出差,馬不停蹄地奔波于羅馬教廷、米蘭、威尼斯、那不勒斯之間,權衡著佛羅倫薩與各方的聯(lián)盟/抗衡關系,精妙地玩著權力的游戲,來保證佛羅倫薩的和平。
Lorenzo在弟弟Guiliano的私生子Guilio身上總是能看到自己的弟弟,這部分的刻畫特別感人。從初見Guilio時并不相信他是Guiliano的兒子,到向Guilio敞開心扉并看到Guilio掏出美第奇家的戒指,才終于認定了這是自己弟弟唯一的血脈遺孤。小小年紀失去雙親的Guilio眼里有太多沉重,還有和Guiliano一模一樣的倔強,沉默不語。直到和Lorenzo真正相認這一刻,他第一次開口———“當我學習成長為一個真正的美第奇的時候,我可以擁有一把刀嗎”。Guilio想要為母親復仇,手刃仇人。
而十多年以后,當Guilio已然長大成人,他成為了羅馬教廷的神父,也即將作為羅馬主教的候選人。在月黑風高的夜晚,在圣天使堡的外面。那個親手殺死他母親、參與謀殺他父親的Riorio終于中箭倒在血泊中。“You've been in my nightmares for so many years." 注視著將死的Riorio,Guilio把自己手中的十字架放到Riorio手中。不遠處馬背上帶著頭盔遮住面龐的Lorenzo 該是什么神色呢?
就在對Riorio最終動手前,有一幕,Lorenzo和Guilio的對話?!?#x27;It suits you." "I dont think so" Lorenzo很意外當年Guilio會選擇做一個神父這條路,畢竟他是戰(zhàn)神一般的Guiliano的兒子,從小也透露著舞刀弄槍的戾氣與英武,做一個神父一點也不suit他。“do you sitll want a knife?" "I was a child back then. Now I pray, because I find it close to mother and grandma when I pray" 當Lorenzo再問Guilio是否還想為父母復仇時,此刻Guilio也許已經(jīng)讓自己皈依了上帝的道路。 而Guilio的轉折點,是祖母Maria的去世。
Maria是小小的Guilio來到美第奇家以后感受到的第一束溫暖,也是最強烈的溫暖。而祖母不愛Guilio舞刀弄槍,害怕他重蹈Guiliano的覆轍。而祖母去世的那個夜晚拖著病軀到街道上尋找外出的Guilio,最后倒下,只因她發(fā)現(xiàn)Guilio又悄悄拿走了自己收走的匕首。年邁的美第奇夫人最終在夢魘中離去了——兒子被害的夢魘和擔憂孫子的夢魘。此后,Guilio把匕首沉入河中,再不與血腥為伍——因為這是feel close to grandma 的方式。
不讓侄子的雙手粘上鮮血,而是自己來完成復仇的終章。 這是Lorenzo對侄子的保護嗎,還是Lorenzo 在多年的權力游戲中早已無法回頭了。
Like it's all meant to be.
雖然這不是嚴肅的歷史劇,但它好在能夠在嚴肅正劇和野史言情?。⊿3的愛情部分蜻蜓點水)之間取得一個平衡恰好的位置,有高顏值的演員(歷史上的美第奇家族本來確實是相貌不錯的,尤其Guiliano是出眾的),有美輪美奐的意大利取景(從佛羅倫薩的圣母百花大教堂、市政廣場、烏菲茲美術館里的藝術品,到梵蒂岡圣彼得大教堂、羅馬的圣天使堡,再到威尼斯、米蘭、那不勒斯首領的城堡etc.), 波提切利如何繪制《春》,《戰(zhàn)神與維納斯》的原型如何取自于Guiliano和Simonetta凄美的愛情,美第奇宅地中無數(shù)次閃現(xiàn)的《剛毅》,甚至還有閃現(xiàn)的(操著美國口語)達芬奇如何在米蘭繪制他的各種機械武器,充滿實驗和冒險精神……而美第奇家族所支持/資助的一切藝術科技活動,都直接孵化了后來的文藝復興。
1400s的意大利一片散沙得仿佛我們的春秋戰(zhàn)國時期,羅馬教廷、佛羅倫薩、威尼斯、那不勒斯全都是分而治之,各自為政,同時要小心翼翼地合縱連橫(eg. 佛羅倫薩必須維持和米蘭的聯(lián)盟,來防止羅馬的威脅,而同時也要小心維持和米蘭的敵人威尼斯的關系)來確保割據(jù)的和平。
1400s的中國早已建立大一統(tǒng)的封建王朝幾個世紀,且在1400s的明朝期間達到了高度中央集權的巔峰。當然可以說是禮儀之邦,四書五經(jīng)儒家之道早已被奉為圭梨。但無緣孕育人文主義精神,好像也no wonder。
priori 每次辯論式的議政也很有意思,決策應該是要在不斷辯論的過程中做出的,因為辯論思考唯一逐漸無限接近真相的方式?不過劇中Lorenzo后期也越來越趨近與使用獨裁的方式來統(tǒng)治,這的確更高效沒錯。但就像Tomasso提醒Lorenzo的那句話 “”it used to be a republica"
#美第奇家族:終章# 還記得初二的時候,和爸媽去必勝客吃飯,服務員為我端上一杯咖啡,杯子上面清晰地寫著"Father Lorenzo",當時我在想,誰是洛倫佐呢?后來我知道了,洛倫佐·德·美第奇(1449-1492),不知不覺,三季四年時間很快就過去了,這四年之間我的生活天翻地覆,很多之前從不考慮的現(xiàn)在不得不去考慮,“我要去,我便去”的日子也是一去不復返了。話歸正題,無論是《達芬奇的惡魔》還是《翡冷翠名門》都絲毫沒有掩蓋住對美第奇家族勇敢、堅強這一形象的刻畫。也許是第一季太過成功,二三季的光芒被蓋過,但通過對最后一季生肉的生啃,個人更感覺最終季是最棒的,拍到洛倫佐一生的結束就收尾我覺得這是正確的選擇,就像《都鐸王朝》那樣只貫穿亨利八世的一生那樣,雖然兩者在后世中的評價天壤地別,但我只是贊同這種編拍手法。最終季注定是悲傷的,洛倫佐從天真樂觀理想派轉變成步步為營、緊攥權利的政治家,后兩季對這一轉變還有他個人魅力的發(fā)揮刻畫得淋漓盡致,他將子侄送入教廷,將女兒聯(lián)姻、犧牲她個人的幸福作為兒子成為紅衣主教的籌碼,他默認敵人對無辜平民殘忍屠殺,不予阻止以便暴露敵人的丑惡面目,來為自己挽回輿論支持。當中難免會有對他個人形象的過分美化,這也是現(xiàn)在歐美劇導向中難免避免的,但是對其家族核心精神和底蘊的理解,我覺得該劇做到了,“逝者不死,生生不息”,無論是美第奇家族,還是如今作為社會個體的我們,當家庭責任和義務降臨之際,我們得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去面對即將到來的災難??嚯y是必要的,苦難不僅激勵我們,苦難幫助我們詮釋人生。也許途中我們都會飽受煎熬,譴責自己的良心,不得不用“有時不得不做些壞事,來保證將來會做更多好事”來安慰自己,但當我們重新審視自己,洗滌自己污濁的心靈,保護內(nèi)心中最后一片安然無恙的凈土,發(fā)覺“人無完人”,那么我們所遭遇的煎熬都是值得的。與其等待,不如面對,不如釋然,這樣才不會停滯自己,阻斷自己上升的境界。無論是聯(lián)合曾經(jīng)的敵人完成復仇,還是為自己的對手擋刀,洛倫佐還是那個洛倫佐,捍衛(wèi)自己慈愛本心的那個洛倫佐。他送別了自己的弟弟、自己早逝的孩子、自己深愛相敬如賓的妻子還有并肩作戰(zhàn)的朋友,在最后和薩瓦羅拉的對話當中他也仍未失去尊嚴和堅定的意志,時至今日美第奇家族的痕跡還留在佛羅倫薩的大街小巷,人們并沒有忘記他們,盡管已經(jīng)在1737年絕嗣,已有將近300年。他們將收藏多代人的藝術品公布于眾,至今uffizi美術館還屹立在托斯卡納境內(nèi),保護了文藝復興的最后遺產(chǎn)。塵歸塵,土歸土,我們終有一日都會死去,也許我們會被人們暫時遺忘,但只要是有一人記住我們得故事,知道我們?yōu)槿碎g留下的價值,就會有千千萬萬人知道,“逝者不死,生生不息”大概就是如此吧。 敬美第奇家族,敬文藝復興。 (洛倫佐死后兩年,皮埃羅被薩瓦羅拉推翻,和兄弟喬凡尼、威廉被流放,最后死在異國他鄉(xiāng),被稱為“軟弱又不幸的”皮埃羅,他的兒子洛倫佐二世早逝,馬基雅維利曾經(jīng)希望他成為《君主論》中那樣的君主,他的孫女也是洛倫佐的曾孫女,凱瑟琳成為了法國王后,在宗教戰(zhàn)爭中掀起了巨大波瀾。 喬凡尼在教宗儒略二世去世后一年當選為第一個美第奇家族教皇,在他去世后兩年,朱利奧成為第二個美第奇教皇。
其實歷史上還有個第三個兒子吉羅拉莫,即在英語里叫做威廉,被法王弗朗索瓦一世封為內(nèi)穆爾公爵,也是命短,劇里沒有安排這個角色,大概是沒有前幾個孩子重要吧 薩瓦羅拉失去了佛羅倫薩人民的支持,在和波吉亞家族的斗爭中被打倒,他被吊死并焚尸。 他的遠方親戚,叔祖父洛倫佐的后人柯西莫繼承了美第奇家族的事業(yè),并在1569年成為托斯卡納大公,他的艦隊在勒班陀海戰(zhàn)中發(fā)揮了巨大作用。至1737年最后一位美第奇家族大公去世,美第奇家族解體。) 不得不吹一下比安卡小姐姐的顏,愛死了。
第一次寫影評,獻丑了。
完美大氣的配樂、取景,比起前兩季,本季的主題更沉重,基本去掉了傻白甜的劇情,這也是我最喜歡這一季的原因。最后一集堪稱神作,加入了很多哲學性的思考以及文藝復興的升華。經(jīng)過上一季朱利亞諾的死亡,這一季的洛倫佐更成熟更強大,某種程度上為達目的不擇手段,劇中有把這些變化引導為伯納蒂帶來的影響的意思,事實上歷史上每一位政治性的人物的手上都不免沾染無辜者的鮮血。任何人站到了那樣的位置上,為了自己和家族的利益,都不得不參與一些看起來不道德的事件中。這就是權力與財富的運作機制,古往今來都是如此。這一季的人物塑造都立住了,你會發(fā)現(xiàn)每個人都有一套自己的邏輯,沖突展現(xiàn)的僅僅是立場和觀念上的對立,人不能簡單地用好壞善惡來定義。修道院長信奉上帝,反對美第奇的貪腐、暗殺和獨裁,鼓勵人民要回屬于自己的權利,回到共和,但他這樣做不一定是為了人民,亦有可能是利用人民的信仰與盲目實現(xiàn)自己的政治意圖;而他對文學藝術的無知導致許多珍貴的文獻、藝術作品在“虛榮之火”中付之一炬。洛倫佐在弟弟死后不再信奉宗教那一套,歷時多年將參與謀殺的人一一斬殺,還將此畫作壁畫予以震懾,為了鞏固家族的權力,采用收買、勒索影響教皇選舉、暗殺昔日好友、秘密聯(lián)系軍隊準備鎮(zhèn)壓人民,是不是看上去就是人民唾棄的獨裁者的樣子?但同時,他為了使佛羅倫薩成為歐洲的中心、維護佛城的和平,千方百計地斡旋,為了實施長遠上有益于佛城的政策,以自己銀行的財力作為后盾,大力支持文學藝術,發(fā)掘一批后來成為文藝復興先驅(qū)的藝術家…他對于佛城以至于后世的貢獻,又豈是能被輕易抹殺的?
說到這里,自然繞不過從第一季就出現(xiàn)的,“One has to do bad things for the greater good”,這也是一個倫理上,甚至是哲學上的問題。人是否應該為了那個“greater good”突破道德?那樣的話人是否是為了心中的理念而犧牲自己的人性、淪為工具?每個人的追求不一樣,給出的結論自然也不同。這是值得探討的。劇中洛倫佐也面臨著這樣的困境。年少時他想讓佛城成為人民的共和國,到自己年老時,他卻是佛羅倫薩的“無冕之王”,專權獨斷。雖然從歷史的角度看來,“民主共和制”會比“獨裁制”更科學,但不可否認的是,在洛倫佐統(tǒng)治下的佛羅倫薩,未必就比共和時期糟糕。洛倫佐死后六個月,哥倫布發(fā)現(xiàn)新大陸,佛羅倫薩不再是歐洲的心臟;兩年后,法國入侵,此后美第奇家族也漸漸由盛轉衰。對洛倫佐而言,他個人的命運早已與佛羅倫薩的命運捆綁為一體。所以當有人問洛倫佐:“What have you become?”他的回答是:“Who I had to become.”洛倫佐的一生是在權力、財富、理想、人性、家族責任之間交織中度過的,作為看客自然也無法評價他的選擇是否值得,何況值與不值本來也無法量化。
在故事的最后,洛倫佐走到了人生的盡頭,他完成了對自己的救贖,向上帝懺悔。在我看來,這里的懺悔并非等同于皈依于宗教,而是他終于找到了一種與自己和解的方式——用愛與美。
不想評說劇情 權利金錢欲望就像一個齒輪 變動的只有人 相似的場景相似的難題 只是一代一代的人有不一樣的應對策略和選擇
Medici家族的榮耀向我們展示了一個亙古的道理 母親在一個家庭中的重要性
最后一集情緒飽和了 一波波名作的閃現(xiàn) 忍不住流淚了 尤其是波提切利的春 沖著它都想給滿分 原作顏色的沖擊力太強太漂亮
致敬為藝術獻身的每一個人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為了大多數(shù)人的利益的,那部分換來的代價,某個人的生命也好,自己的靈魂也罷,后人沒有資格去評論,只有當事人去為自己吶喊。無論你的理由多么高尚,和平?發(fā)展?創(chuàng)造?犧牲個別人的生命或者利益,沒有人能說這是對的還是錯的,仿佛這是一個無解的命題,而后世會更多地看到他創(chuàng)造的價值
最后一集語無倫次整個垮掉。不知道歷史上有沒有Bruno這號人也沒好好讀過Lorenzo the Maginificent的一生(把70人執(zhí)政團簡化為10人是太糟糕了直接質(zhì)變),就覺得無意識地基于現(xiàn)代是非觀去講述總不得法(對比冰與火從更原始的惡里開出花來)。更不懂何必花兩季把盛和衰都講遍?達芬奇米開朗琪羅等卻只是浮光掠影;馬基雅維利速寫般的登場倒是驚艷。第二季的少年夢想不是白蓮花般重復for Florence, for the people就可以的,第三季執(zhí)著于權謀幾乎是同樣單一的毛病,那個畫滿敵人尸體的涼亭簡直是藝術之恥。倒是找到了Giuliano之死為支撐點,最后被Giulio化解也挺好,這樣看倒是有了點意義??蛇€是……都太經(jīng)不起推敲了,單薄
Lorenzo il Magnifico, ruler of Florence, prince among men! 拍20季我都愿意看。如果能更忠于歷史會比較好。(是愛與敬佩讓我把分打滿…
歷史上薩沃納羅拉確實是將佛羅倫薩短暫帶回到中世紀,意大利民眾密集追隨他的布道,在虛榮之火中燒毀了很多文藝復興的成就。對他的評價一直爭議至今,劇里有一句評價我認為還蠻精準的:真正的信徒才讓人可怕。電視劇中大致的歷史脈絡還是蠻準確的,會有局部改編放大,洛倫佐最后去世時的那段戲尤其喜歡,也是把整個美第奇家族拉回了文藝復興主線,關于藝術之美與上帝之美。
注定不喜歡這季。美第奇家族敗落。不喜歡美第奇的妻子,信教太深,能力不足,夫妻不同心。這季洛倫佐權謀太多,成就太少,妻兒不同心,更何況民心。洛倫佐什么時候把民心輸給一個宗教瘋子,最后又為什么改變主意?weak! 民眾被洗腦,窮人洗劫富人,文明被野蠻摧毀,不喜歡這樣的安排。美第奇最大的失敗是后代孱弱,沒有傳承。家族榮譽在這一季是沒有的,有的只是宗教信仰。文藝復興這么重要的要素僅僅安排幾個代表人物穿插其中,結尾展示一些藝術品,浪費資源,無力吐槽。
最終季允許我給五星。佛羅倫薩不會忘記美第奇家族,世界也不會忘記美第奇家族。宗教和藝術,究竟誰臣服誰,誰又影響誰呢。
不知是因為疫情原因還是本就如此,最近看的讀的聽的都像隱喻。為了好事而不得不做壞事的準則令人唾棄但是每個掌權者都有的說辭。家族的聯(lián)系成了每個人使命和枷鎖。沒有信仰使人果敢而有行動力和非凡的創(chuàng)造力,但是終會陷入人性貪婪利己的陷阱。跟隨上帝令人有歸屬和安全感卻無法避險陷入愚蠢和狂熱。唯有美,唯有愛,唯有羈絆令人動容,值得歌頌和永恒的追隨。
第三季人物都白蓮花了,最后一集直到洛倫佐死之前,都非常氣人
為什么要把這么厲害的家族拍的這么傻白甜瑪麗蘇
“那不勒斯沒有你,會顯得死氣沉沉。”
感謝劇組堅持把多納泰羅的大衛(wèi)放在大廳正中一季又一季
這個系列永遠看得很舒服。戲說的成分挺重,但擋不住這個家族的故事本身的蕩氣回腸。
心里真的好難受 唉 沒有人能比得上華麗者偉大的勞倫佐對藝術的貢獻
Lorenzo在這季更成熟,做事更干練, Clarice這季更喜歡她了,眾多的名畫,雕像,達芬奇,米基朗奇羅紛紛登場, 美第奇家族的故事真是令人著迷,最后還見證的維納斯的誕生。
那個時代,每個人物都不可小覷??!名人們紛紛登場了!好激動!讓人著迷的家族,讓人無限向往的角色和設定。靜候維納斯的誕生!
看到最后主題音樂里維納斯的誕生、維納斯與戰(zhàn)神、西斯廷的創(chuàng)世紀、米開朗基羅的大衛(wèi)、永恒的圣母百花大教堂一一浮現(xiàn),眼淚滿眶。對洛倫佐奮不顧身阻止對薩沃納羅拉的刺殺這一過度戲劇性的情節(jié)不以為然,但退一步說,也許故事只有如此講,同時與洛倫佐臨終前與薩沃納羅拉的對峙中重新確認自己一生追求的價值和藝術的價值這一情節(jié)構成互文,才能完整呈現(xiàn)洛倫佐作為一個權力者掙扎在理想與權術、宗教與藝術間的痛苦魂靈。相比法劇波吉亞家族骯臟、狂野與混亂,我更愛這一部亞里士多德悲劇意義上的崇高與莊嚴,一如對歷史記載中這兩個家族的好惡一般。
每集都有淚點,我的眼淚不值錢。
洛倫佐與科西莫不一樣,更像一個真實的人,沒有足夠狠,但足夠真實,足夠糾結。是,在朱利亞諾被謀殺之后,與西克圖斯教皇對著干,盛極一時。但這過程中他也背負了太多,如果這里有選擇,那你告訴我,誰不想愛與和平?看著花園里的畫被燒掉,看著華麗者的離開,世界就只有米開朗琪羅的吶喊和維納斯的誕生留了下來。
非常喜歡這個系列。
8.9seriously??四星完全是感情分,《凡爾賽》和這個結局季都寫成一坨wtm真的心塞,除了第一集真的殺我,看到結尾的維納斯的誕生,sistine chapel,圣母百花,大衛(wèi),我還是瘋狂流淚,從研一做的美第奇家族的pre,和路易十四宮廷的paper,到我真實地站在佛羅倫薩的凡爾賽土地上,這兩部劇都讓我的人生有了不一樣的光彩,一點點拼起我知識庫里的西方文明史。但是這一季一切情節(jié)都是旋轉木馬一樣轉瞬即逝,更別說達芬奇、馬基雅維利、米開朗基羅這些重磅人物的潦草帶過,波提切利也只惦記著讓人家畫死人,真的暴殄天物!收獲三枚漂亮小男孩,雖然皮耶羅的形象塑造完全是一塌糊涂!唉
宗教從來都是人利用上帝來統(tǒng)治同類的幌子。文化藝術科學的生命力永遠是政客無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