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感覺很一般的電影,不值得看
主要沖突大概有以下幾點:1.女主因肥胖不受周圍人喜愛,而她由內(nèi)而外散發(fā)出的對音樂歌舞的喜愛最終為她贏得了男主角的心。2.女主媽媽因肥胖被人排斥,膽小自卑。3.黑人與白人不可跨越的鴻溝。4.在3的基礎(chǔ)下,女二(白人,女主的好朋友)與黑人戀愛的故事。
從故事大概來看十分有看點,甚至將一般的青春歌舞劇上升到了表達對種族歧視的人文高度。然而全篇有太多累贅的歌舞畫面,對劇情的推動沒有任何作用(或者作用很少);男主與女主的感情線十分不明確,缺少了青春歌舞最基本的戀愛的懵懂;過分強調(diào)女主父母的感情,似乎是想告訴觀眾肥胖并不是阻礙得到愛的因素,然而太過模糊;女主好朋友與黑人的感情線也同樣沒有萌點,似乎是為了表達民族融合而硬講他們安排在一起;女主最終在黑人的幫助下參加了夢寐以求的“發(fā)膠小姐”比賽,卻莫名其妙地被一個黑人小妹妹拿到后冠。整部線索十分混亂,內(nèi)容模糊,想要表達的東西太多,最終反而弄巧成拙,連最基本的青春歌舞劇能表達的都沒能表達,讓我很失望。
如果對沃特斯的一些個人風(fēng)格望而卻步,比如他確實老喜歡搞些惡心嘔吐物啥的,可以從這部《發(fā)膠》開始認識他的電影!這部應(yīng)該是他第一次拍攝“主流”的稍大制作的電影吧,之前七十年代的片成本都是幾萬美元甚至更少,這部一下子七位數(shù)了。也獲得了很大的成功,當然本身雖然是一個表面很積極陽光的電影,風(fēng)格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收斂,但還是夾帶了好多私貨,哈哈誰能想到一個高中女生斗舞撕逼開始的故事,是收尾在巴爾的摩種族融合民權(quán)運動勝利的時刻呢?? 里面種族主義者的嘴臉實在是太好笑了,也不覺得臉譜化。80年代對60年代美國的音樂、文化、服飾和發(fā)型的戲謔和還原也是很大的亮點。說歌詞傻吧,沒錯,但它們真的好聽又洗腦。好看!
Divine太正常有些不習(xí)慣
每個月都有那么七八天,觀影瓶頸期。片片皆浮云,部部不給力,看嘛嘛不爽,關(guān)機洗洗睡
John Waters還是沒讓我失望,我覺得他甚至開創(chuàng)了一種戲劇形式!
88版的是所有版本中最重口的,也是最直白的。tracy的發(fā)型其實是時代變遷的標志,07版直接把原因省了。p.s.Divine這個偉大性格演員的傳奇一生就停在了這兒,不知道Devine,就不會明白為啥從此Enda一角都是男演員演的。
一下子2個版本都看了??.. 阿力...??haha 看到最后那件??蟑螂禮服??????
沒有離經(jīng)叛道,沒有死命暗諷,就連僅有的主要矛盾也是口號化的立場正確的,很難想象作者會拍出這樣正經(jīng)的作品來。作者本人客串精神科醫(yī)生出場的那兩分鐘戲份,大概是全片僅有詭異氣息的一幕了。以普通類型片年代秀的眼光來看,歌舞場面其實蠻不錯的,人帥舞靚歌甜。
種族隔離這種東西,快點變成歷史吧,快點吧......
巴爾的摩傳說
音樂無界限,Hairspray既復(fù)古又前衛(wèi),John Waters對當代的社會現(xiàn)象以及社會邊緣群體重視讓這部電影的意義比想象中的更要深遠。
7/10 也許惡趣味才有不可化約的異質(zhì)性,荒誕才為另一種真實提供可能?展示而非講述,我們在這里經(jīng)歷和記住了另一個世界:(虛構(gòu)的也是真實的)60年代的舞蹈。
很早就聽到過這部電影,也知道翻拍的事??赐炅藚s不知道聲名之隆源自哪里,可能在現(xiàn)今年代之前的那些開創(chuàng),打破,政治風(fēng)向,爭議話題都遙遠而不時新,也不入心,像是飄搖在風(fēng)中。WOT
看著一個胖女孩穿著有蟑螂圖案的裙子在眾人面前熱舞,看著一個白人女孩忤逆母親的意志和黑人男孩熱戀,電影所想表達的“美國人傳統(tǒng)而扭曲的價值觀被新一代的年輕人碾成齏粉”通通擺在觀眾面前。種族歧視,對“胖”的偏見,對“美”的崇拜和對“丑”的貶低,即便在當今也沒有完全消除,但至少如今有些人已經(jīng)開始反抗這樣的不公對待。不是以自己固化的思維來征服每一個異類,而是以更包容更多元化的思想意識來求同存異,這是我們想看到的文明世界的進步。但說回電影本身,思想表達好于它故事本身的講述,中后期劇情有些失控和混亂,很難稱之為優(yōu)秀。
2018.1.21@ PCC London。入會看的第一場放映,主持人還指揮大家給導(dǎo)演錄了祝賀放映30周年小視頻!表演相當浮夸的反歧視青春歌舞片,笑到肚子痛
感覺還行吧,可能自己先看的新版有偏差。不過里面60年代的時尚與美術(shù)做得比2007版更好。
看原版才知道翻拍有多差,John Waters的細節(jié)小幽默簡直太妙了,搖擺歌曲棒棒棒
其實都好看,這版沒有2007版的歌多,但也是很摩登...滿滿John Waters的惡趣味。片頭用口水擦鞋的男生和邊噴頭發(fā)邊吃東西的女生簡直是對兒小甜心。女主的朋友黃毛雙馬尾是個萌萌噠傻白甜...Divine
舞蹈作為連接一切的方式,內(nèi)核其實還是早年的沃特斯。這部電影在jukebox musical領(lǐng)域似乎很少被提及?
My first trash genre movie
約翰·沃特斯居然如此正常了,在80年代回歸主流的保守主義浪潮下拍攝這部高揚平權(quán)主旋律的歌舞片不愧是一個好選擇,其中有許多沃特斯主流電影時期的套路,警察和監(jiān)獄的社會規(guī)訓(xùn)系統(tǒng),家庭對自由的束縛,傳統(tǒng)美丑觀念的顛覆,所以我們看到了過家家般的越獄、精神不正常反而誣陷正常人的家長、肥肥的主角搭配帥哥,最后的蟑螂禮服和跳蚤舞真是棒,不僅美出了天際還把某些人的丑態(tài)暴露無疑,當然沃特斯不會放過自己的惡趣味,嘔吐物和老鼠見縫插針地登場,還有對豐乳肥臀的迷戀,那些臀部扭動的特寫鏡頭簡直能把人給看暈了,對60年代社會氛圍的展現(xiàn)還有對70年代的寓言,金斯堡和嚎叫即將登場,在巴爾的摩這座種族隔離的象征之城,用那銷魂的舞步來化解歧視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