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影片中,我開始更深更細致的關注李連杰的眼神,盡管在《中南海保鏢》里我已被他的眼神毒到了癡迷。
在李連杰所有的電影里,我最大最重要的兩個看點,一是看他的眼睛,二是看他的動作。他的動作因力量把人擊倒,他的眼睛因魅力而把人電倒。他那雙明澈清亮的眼睛,純凈得沒有一絲雜念,靦腆時是千里澄宇、羞怯四溢;柔情時是溫潤如玉、暗香醉人;頑皮時是空靈明媚、顧盼狡狤;而當他剛毅果敢時,你看到的只會是堅定和勇氣,不會有半點的飄忽和閃躲;他憤怒的時候,眼里也絕對不會有一丁點兒的惡氣和殺氣。至于他一笑起來,那是消雪融冰的笑、是陽光燦爛的笑、是沁人心脾的笑。這一切,都源于他的眉峰太正氣,他的眼神太善良。他的眼神,真的有一種獨具魅力、難以抵擋的殺傷力。
影片中鞏偉的出場,是一副從來沒有見過的滿不在乎、聛睨不恭的表情,特別是嘴角叼著煙、雙目圓睜、手舉人民幣、霸氣十足的那句“報紙是你的,錢他媽是我的?!?/p>
真讓人在驚異的同時不自主的暗問自己“真的是李連杰演的嗎?!”
他和兒子告別時的神情,他看到鞏固傳呼“媽媽昨天晚上死了”時的神情,他被迫掐著兒子脖子時的神情,他舉槍向勒著鞏固脖子的甫光瞄準時的神情……我無法列于言表。
鞏偉看到“媽媽死了”那個傳呼的時候,他的神情是震驚、茫然、空白、痛楚、狂怒以及電光火石中那句“你要隨時記住你的身份”后的強行恢復平靜,李連杰把極短時間內(nèi)迅速交織變化的這種種情緒,表現(xiàn)得淋漓盡致,著實令人噓唏不已。
影片里,鞏偉是一個情真義重的鐵血男人:一個人支撐著、照顧著羸弱有病的妻子和年幼的兒子。因為老婆兒子成天被人在后邊說閑話,他很不想再做臥底,這是他的“情”。
但局長“為了香港更好地平穩(wěn)過渡、安定繁榮”的教育和“三個月后你就回來”的承諾,他還是又一次的服從了臥底的安排,忍辱負重地離妻別子偷偷去了香港,混入了黑幫,這是他的“義”。
在第一次的“黑吃黑”搶劫行動中,他就表現(xiàn)出了他的“義”。為了“義”,他在痛失妻子后,兩次都差點兒又失去兒子。
他的“情”、“義”兩相照,令人動情動容。
片中有處細節(jié)也很讓我感懷:領獎回來的鞏固母子等在公交車站臺,鞏固低頭不語,在生氣父親沒有陪他一起去領獎、一起照相。鞏偉匆匆而至,看到兒子不高興,他主動說“你不喜歡我抽煙,好,從現(xiàn)在起,我不抽了?!备缸有χ诠词帧耙谎詾槎?!”后面的影片中果然就再也看不到鞏偉吸煙了。父子情深,由此可見一斑。
相比洪熙官、洪文定父子,我覺得鞏偉、鞏固父子演得還要成功還要情深動人、感人肺腑。
片中的打斗設計也非常奇妙、到位,最精彩的莫過于影片高潮的船上那部分了。鞏偉的兩根短棍舞得是瀟灑自如、靈動十足,和甫光的過招凌厲剛勁。最難忘的是鞏偉父子倆手中揮舞的那一粗一細兩根繩索,叫人想起了方世玉東門收尸時的那根金蛇狂舞般的繩子。
而鞏偉把繩索系在兒子腰間收放自如地把鞏固送出去、收回來,作為攻擊對方的武器這段創(chuàng)意,真是奇思妙想的招數(shù)。
鞏固站在父親腿上欲凌空飛出的那個鏡頭,堪稱極品。
近日,欣賞完春節(jié)檔各大電影,我并沒有在評論區(qū)上做出評價,感覺就是有激情,很無厘頭,但細思之余,總感覺缺少了些什么,偶然之間再次想起這部電影,感觸頗深。
電影的內(nèi)容不必多說,相信各位都看過十遍八遍,我?guī)啄昵芭既徽业搅诉@部電影。即使很多人說后半段內(nèi)容比不上前半段,而我是先從后半段開始看的(現(xiàn)在再想,當時要是從前半段開始看,如不是知道結局,恐怕就不行了),卻并無覺得絲毫無趣。大部分人和我一樣,第一次看把它當做是一部動作片看,而二刷三刷后,更應該看中的是片中的感情線部分,以下道來。
覺得這部電影印象深刻的原因,并不單單是因為有自己喜愛的演員,更多的在于題材的創(chuàng)新,能把兩個情感大相徑庭的兩種類型結合如此,我是第一次見,也是最深刻的一次。并不是說所有電影中關于感情的電影很少,只不過是相比于此,《給爸爸的信》就表現(xiàn)得更為真實,更為樸素。其中必須要贊揚一下各個演員的走心演技,并沒有專門煽情的片段,其中鞏偉的形象便樹立起來,電影將一個臥底為了工作有時隱忍,有時無奈的形象刻畫的淋漓盡致,看至此處,想想片前局長說的“好幾千人進駐香港”,最后卻仍是孤身一家;想想片中妻子病重而無人救濟(其中可能有臥底方面的原因);想想片后老大說的“一個月才幾百塊”,我會在感動之余感到絲絲憤怒。
兩地之間,似乎毫不相干的事情,因為梅艷芳,一位香港警察就串聯(lián)在了一起,在此必須贊揚梅姐的演技,收放自如,時而搞笑,時而悲傷,感情拿捏非常到位。(小固媽媽也特別喜歡,即便是素顏也甚是好看,她對丈夫的包容與理解是眾多家庭中很少見的,在這個方面我認知仍較淺,過幾年后定是更深一層感悟)。
在此提一下結尾部分,盡管結尾被許多人詬病,但是我認為三人之間也真是心意相通,而且最后的笑并不代表接受,可能更有別的一層含義吧。另外還要提到劇中令我印象最為深刻的人物——鞏固,劇中撐起整個飽受非議的家庭,他仍然為自己的母親制造出一種安詳?shù)臍夥?,捉螞蟻、念空信、洗衣服等等場面都令人動容,我認為片中最高潮的片段在中間,其次才是結尾,據(jù)說這場哭戲來之不易,小小年紀就滿身是戲,結束之后,我認為這部戲最大的看頭就是親情,整部電影最核心的人物就是鞏固,這部親情片讓片名以孩子角度來命名也就更加自然了。
回到正題對比兩個時代的差異,背景差異,潮流差異,我們似乎已經(jīng)忘記了一部真正的電影應該要什么——就應該要的是那份實誠,不是敷衍了事的虛偽;那種樸素,不是濃妝艷抹的打扮;那種真摯,不是矯揉造作的煽情。我想這才是一部好電影的核心所在。這部電影的滿分也就當之無愧了。
要不是在電影頻道看完這部片子,還真會被它的片名誤導錯過了!其實是一部很好的警匪片,片中的父子情也讓人感動!
鞏偉(李連杰飾)乃中國公安特警,被派混入香港犯罪集團, 調(diào)查涉及國內(nèi)貪污等嚴重罪行。為取得甫光(于榮光飾)信任, 鞏偉參加一個黑吃黑行動,與悍匪在鬧市火拼,大隊警員趕到。 鞏偉只好挾持方逸華督察(梅艷芳飾)跟警方對恃,逃走過程中,遇上襲擊。 鞏偉奮力保護方逸華,令她深感這不見容貌的蒙面匪徒并非一般冷血之輩。 鞏固(謝苗飾)泣詢父親是否犯法,鞏偉否認,最后只留下傳呼機號碼,以備緊急聯(lián)絡,但囑他決不能向任何人透露自己行蹤。故此遇上方逸華詢問時,鞏固充滿敵意。方逸華與鞏固漸生感情,在其母親病逝后,把他帶到香港。鄭警司(劉松仁飾)得悉,即以小孩來引出鞏偉。方逸華大發(fā)雷霆,但鄭為求立功,一意孤行。本來已信任方逸華的鞏固得悉被出賣,憤然離去。同一時間,鞏偉前往營救兒子,與方逸華在黑暗中發(fā)生劇戰(zhàn)。另一方面,鞏固原來被小黑(柯受良飾)救去,并答應相助。除夕當天,小黑帶同鞏固返公司遇到處心積慮的甫光率眾挾持,鞏固馬上傳呼父親。鞏偉收訊后和方逸華雙雙趕到與甫光爆發(fā)一場困獸斗。
鞏偉打鞏固那段心疼死了,自己的兒子在眼前無法相認還要看著被打,最后只能先下手打了,從垃圾桶撿出來的鞏固還好被救活了!最后父子搭檔也是不錯
1.導演雖然是元奎,但編劇和監(jiān)制都是王晶???0年了,今天補打卡,但是我仍然不能忘記影片前半部分中對父子情、夫妻情、童年友情的深刻刻畫,謝苗拿著白紙編造說是爸爸的來信,繪聲繪色讀給病榻上的媽媽李夏、還有那沒有寄出去也不知道寄到哪里的五封給爸爸的信。王晶在拿捏中國人情感方面確實登峰造極了,我甚至分不清哪些是誠摯的真情流露、哪些是匠心的鬼斧神工。
2.飾演鞏偉妻子李夏的女演員叫做佘南南,這個演員太適合這個角色了,我竟然想不出有第二個合適的人。
3. 一個月幾百塊 你玩什么命啊。這是反派于榮光在影片中反復出現(xiàn)的一句臺詞。真實的東西最感人,很多時候,不只是在中國,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做好人其實只能靠信仰。
4.王晶看到《新少林五祖》里李連杰和謝苗的表現(xiàn),起初是想拍一部關于父子情的情感文藝片,所以王晶給影片起的原名也叫做《給爸爸的信》,這是兒子視角。于是我們看到影片的前半部分非常好哭,父子情、夫妻情、童年友情都非常感人,這部片里有最好的老婆,最好的兒子,最好的爸爸。角色篩選導演最初想讓1994年大火的《九品芝麻官》中常威扮演者鄒兆龍飾演反派boss,但是王晶認為常威太深入人心,怕觀眾跳戲,所以改用于榮光飾演反派boss,于榮光之后多次飾演大反派,還是得歸功于于榮光的反派表演非常到位。梅艷芳當時從來沒有跟李連杰合作過,梅艷芳對李連杰的功夫形象有崇拜之意,所以在得知有李連杰主演后,應王晶邀請前來客串,后來更適喧賓奪主,成為了女主,我很喜歡梅艷芳,但是這部電影不應該讓佘南南飾演的妻子過早離去,前半段鋪陳的情感線突然跳脫到了方督察身上了,李連杰主角鞏偉和兒子謝苗馬上就離情別戀到了另一個女人身上,而方督察本人也從一段維持了五年的辦公室三角戀情中迅速移情別戀到一個大陸公安,這是這部電影不能成為五星經(jīng)典的重要原因,如果情感上繼續(xù)延續(xù)上半部分,有可能跟成為另一個《世上只有媽媽好》。沒辦法,香港太小了,人情更重,所以當年一線大明星要是想搶戲,誰也沒辦法,當年佘詩曼要的戲,也都是原女主必死,哈哈,太多這種例子了。梅艷芳和李連杰這次合作之后就在沒有合作過。你看,世界上的事情總是這樣:發(fā)生的永遠是你想不到的,但是發(fā)生的永遠是最好的。這部電影還缺少一首讓人難忘的主題曲??傊?,本來這是有機會成為中國現(xiàn)代版《帶子雄狼》的經(jīng)典影片,因為種種機緣巧合,最終功虧一簣,非常可惜。
九十年代初的北京 四合院鄰里熟稔 通信靠的是信件傳呼電話亭 車水馬龍的街 偶見蹬三輪賣白菜的老伯 那時候還有交警...演員方面李連杰謝苗的父子搭檔太有愛 無怪乎梅姑放棄cp劉松仁 加多半顆星給梅姑的穿搭 廓形襯衫 圍巾斗篷 比時髦更高階
這個電影有一個非常不同于其他所有動作片的地方,就是在開始部分花了十分鐘作為感情鋪墊,但是更加重要的是鋪墊的背景放在了大陸,而且是很樸實的大陸的樣子。雖然在男主角的背景劇情上面著墨不多,但是能夠看到港片里面的北京的樣子,而且鏡頭的晦暗。。
小學跟我媽一起看這個片我媽邊感動的抹眼淚邊指著屏幕里的李連杰說:"看,以后嫁人就找這樣的,長的又帥(文質(zhì)彬彬)又會武術又重感情!"在我媽眼里這簡直就是絕世好男人了吧~!有木有錢啥的我媽壓根沒提.瞅瞅我小學時候我媽就給我灌輸?shù)纳端枷?幸好我沒找個肥豬流混社會的古惑仔啊.嗯!審美以連杰大叔為標準!
初中和高中的時候看過,看的時候,眼淚不知不覺的就流下來了,2次都是。
這部戲是很典型的文戲與武戲并重的片子。而且元奎的這種類型電影看得不多,本片以文戲作為內(nèi)核,武戲只是手段,手段確實高明,不過能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定是故事的內(nèi)核。如果單看片名,真以為是什么文藝片。以港片的慣性,不得叫個赤膽威龍?涉及到內(nèi)地和香港,處處有所不同,看到北京老胡同莫名有點親切。扮演臥底的鞏偉確實牛,但更不能忽略第一任妻子,簡直就是神仙下凡般的賢內(nèi)助,溫柔體貼,想必是每個男人的夢了。再細看梅姐姐,真是可A???蘿莉!結尾是個大圓滿,就讓這一切美好都留在戲中吧!
一直覺得謝苗比釋小龍強多了,至少會表演
難得梅艷芳演了一次沒有存在感的電影,李連杰謝苗的父子很靠譜,于榮光臉譜化,打斗還不錯,三個高擺腿酷呆了,不過那么大的船那么多的富翁,竟然連護衛(wèi)都沒有,全靠兩父子打通關
于榮光在片中的表現(xiàn)就是個 變態(tài)雞柳人!~
真經(jīng)典。情感真摯感人,不落俗套,于榮光反派老大,變態(tài)卻有腦,三位馬仔柯受良有愛,鄒兆龍盧惠光有型,最后的三打一實在是絕版場面了哈哈。謝苗絕對是當年童星里的異數(shù),不是耍寶而是實實在在演戲的??上У氖侵T條情感線還是急促了些,結尾沒有北京情節(jié)的呼應,很可惜了。PS:遇見杰仔這樣的大陸公安,再有型的香港高富帥都光芒黯淡了哈哈,梅姑眼神真是干脆
梅艷芳真是天妒英才,短發(fā)英姿颯爽,很有女警風范李連杰和兒子武打戲很足刪減版好像很多沒看到,據(jù)說有很多黑大陸的地方很好奇 公安 與 警察 這兩個稱謂的變化問題也算是完美結局了,最后那句“你們看什么看,這是我們一家三口的事啊”太搞笑了哈哈哈
要淚點有淚點要緊張有緊張,盧惠光鄒兆龍喜歡的反派臉還都集到了八成!元奎導兒最好的時期><啊還有王晶!主要是配樂太催淚造孽啊造孽!ToT
灑狗血的劇情反映出95年的中國和現(xiàn)在朝鮮有一拼。李連杰為了破案拋棄妻子一個月500塊。他拯救的富豪們拍賣一次的價格5W美金以上多么的諷刺。在現(xiàn)實中估計有這樣身手的也會跟于榮光干這殺富濟貧的勾當??率芰家矮F的面容下藏著一顆玻璃心。謝苗和李連杰越看越像一樣的冷酷。
那個時候家里有臺借的錄像機 還有盤叫赤子威龍的帶子。。我就反反復復的看 反反復復的看。??戳瞬幌?0多遍。。。
杰叔把謝苗當繩子耍的武打片段再經(jīng)典也沒有了,王晶+杰叔+梅艷芳+謝苗這組經(jīng)典組合也算爺青回吧! 梅艷芳的女警演出了自己的味道,謝苗其實演技小小一個就很好!
那年我把腿摔了。爸爸借了一些影碟回來看。當年不覺得如何?,F(xiàn)在覺得爸爸真愛我。背我上學背了1個月。
艸了!這么多年看的居然是刪減版的。開頭體育館打斗和公安局里救黑道以前看的都沒有,無配音版梅艷芳和謝苗一個說粵語一個說普通話居然還能無縫銜接也是挺有意思。于榮光這角色是要笑死我,和李連杰配一臉?李這部多了點痞氣,沒那么正氣凜然不可侵犯了
謝苗要是當年多和李連杰再多拍幾部“父子檔”的電影再隱退多好,現(xiàn)在復出后功夫底子還在,可是顏卻殘了,以后的路可不好走,嘆息!
我走后,你就是家里唯一的男人了~囧得感動~
這對父子配合真好.!當年好感動的 看哭了好幾次
童年回憶。父子情深令人動容,而梅姑飾演的方督察與小固之間的似母似友的情誼更讓我感慨萬千。那時候的人思想多單純,意志多堅定,忠誠真的就是信仰,而反觀現(xiàn)今社會,這些或那些激進、反對的聲音,究竟真的是這個國家越來越壞了,還是我們自己變了?!誰才是始作俑者,或許我們每個人都逃不開干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