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中的菲菲對自己的奶奶稱呼居然是“My NaiNai”????
…………
這讓我有點頭暈,講真這部片子不會原版是中文版再翻譯成英文版的吧?
就跟影片名稱一樣:Over the moon,在英文里跟月亮沒啥關(guān)系,它表示“萬分高興、高興壞了、狂喜”。。。。
………………
繼續(xù)頭暈,大概是年紀(jì)大了血壓有點高。
10月23日網(wǎng)飛上映了一部以中國神話奔月為背景的動畫《飛奔去月球 》(Over the Moon)。這部影片有意思的地方在于,和中國電影市場或明或暗的指出,建國之后不準(zhǔn)成精、不準(zhǔn)拍鬼片不同,這是一部將科學(xué)嫁接到神話上的故事。 倘若由中國導(dǎo)演來拍,只有兩種選擇,一是拍成哪吒、姜子牙那種古代神話故事,一是拍成火星救援那種現(xiàn)代科幻故事,而絕無嫁接之可能。這是有歷史原因的,對西方科學(xué)和文學(xué)而言,科幻故事本身就是現(xiàn)代性的神話,是現(xiàn)代技術(shù)中的新民俗,這個過渡是十分自然的。
夢工廠在2020年推出的《飛奔去月球》是一部以中國傳統(tǒng)和現(xiàn)代生活為背景的動畫電影,但很遺憾它的發(fā)行并沒有帶來太大的火花。
我今天百無聊賴地打開了它,卻很神奇地經(jīng)歷了從對故事的不滿到深深感動的變化。
如果要說的話,也許是因為懂得失去的苦,所以對電影中的人物,生出了無限的同情的原因吧。
這部動畫論劇情的演出、設(shè)定的新奇和故事的趣味性而言,最常見的評價就是“沒有新意”。這點我也是有同感的,甚至在主人公菲菲用網(wǎng)購及磁懸浮技術(shù)造出飛行器的時候我腦海中大寫的“扯”。另外嫦娥作為月球女神,為了滿足能與后羿再見的愿望對別人頤指氣使的橋段也令人覺得十分生硬。明明感知得到“信物”的位置,為什么自己不去呢?雖然小主人公必然要經(jīng)歷試煉而嫦娥必然要出題,但是橋段的演出還是令人很出戲。
但是,我從什么時候開始沉入劇情中了呢?似乎是從菲菲遇到果凍狗狗開始。果凍狗狗和菲菲的小弟弟阿慶一樣,是一個缺心眼的小開心果。菲菲費勁千辛萬苦找回信物的時候,果凍狗狗在她身邊歡呼到破音。
就是一個真心實意把別人的快樂與自己的快樂完全聯(lián)通的小太陽。
然后那一下子我就有點剎不住。
我想,誰不會希望有這樣的一個朋友呢?菲菲真幸運。
然后劇情推進(jìn),嫦娥得到了她想要的,魔法開啟,廣寒宮四周逐漸長出了花草變成了叢林,她見到了后羿,卻得知后羿終究無法與她團圓。嫦娥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中,廣寒宮進(jìn)入無限的永夜。菲菲靠近她,也被她的悲傷感染,想起了自己失去的母親,一起陷入了悲痛。
她們兩個在一片黑暗中屈膝保住自己的樣子,真的很令人心疼。我才領(lǐng)悟到,這部動畫,不僅僅是做給孩子,也是給曾經(jīng)失去過心愛的人做的。當(dāng)深愛的人逝去,我們與外界的最重要的鏈接也失去,此時我們所想所感,不就是這樣的一片黑暗嗎?逝去,是永遠(yuǎn)無法追回的失去。
走過 2021 年,我相繼失去了姥姥和姥爺。我已經(jīng)比以前更懂這種感覺了。這種失去的痛很像一根長在心中的刺,平時不會碰到的時候也許不會疼,但是一旦碰到,就很難從里面出來。這時候我很難再去批評這部電影什么。
菲菲沒有做錯什么而媽媽離開了她;而嫦娥卻的確做出了錯誤的選擇而令自己永困廣寒宮。我們聽神話故事很少去深究其背后的含義,但我此時突然意識到嫦娥的故事是關(guān)于錯誤與懲罰的故事。當(dāng)廣寒宮四周開始長出森林的時候我才感受到這里多么地孤寂清冷。嫦娥身在其中千千萬萬年,論悔恨,那會是怎樣一種此恨無窮。
所以把嫦娥與“逝去與療愈”的主題進(jìn)行關(guān)聯(lián),其實是一個很好的主意。雖然嫦娥看到菲菲陷入自閉轉(zhuǎn)而開始幫助她而終于令兩個人最終走出陰霾(也多虧了她們各自身邊都有無條件愛著他們的人),這一段的轉(zhuǎn)折還是會有點生硬,但我還是能從中感受到創(chuàng)作者想告訴我們的:救助的前提,是互相理解。
因為前面跳過了菲菲媽媽去世的片段,看完電影后我又倒回去重新看了一遍。果然很難過,就好像 cheap thrill 一樣,類似的親人離世的橋段總能輕易地?fù)舸┪业姆谰€。我變脆弱了嗎?似乎也不是。這種悲傷也是屬于我的人生經(jīng)歷的情感,我想這就是增加生命厚度的東西。
PS:最近位卑未敢忘憂國太過了,看到菲菲生活在很有傳統(tǒng)氣息的古鎮(zhèn)上但卻可以衣食無憂(爸爸連她造火箭的成本費都沒眨眼報銷了),還有古鎮(zhèn)里和和美美載歌載舞的人們(感覺幸福指數(shù)直逼《寵物的秘密生活》中的紐約客們),我真的很希望中國人民可以過上這種全面小康但并沒有被城市化完全吞噬的生活呀。這有可能嗎?
PPS:說實話皮克斯的本地化真的做的很好了,我想動畫片中的古鎮(zhèn)、油菜田、月餅、大閘蟹一定把西方觀眾看得一愣一愣的吧?Welcome to China!
==別怪我言辭激烈,確實惡心==
深入骨髓的刻板瞇瞇眼,實在看不下去,能把中國女孩畫這么丑也是沒誰了。就是想從小給孩子灌輸中國人的這種形象是吧,呵,丑惡的嘴臉!
==字?jǐn)?shù)不夠再發(fā)一遍==
深入骨髓的刻板瞇瞇眼,實在看不下去,能把中國女孩畫這么丑也是沒誰了。就是想從小給孩子灌輸中國人的這種形象是吧,呵,丑惡的嘴臉!
1. 首先,很高興在Netflix首頁看它,日本地面頻道還有宣傳,雖然是中美合作出品但不失為很好的嘗試。
2.我老家是浙江水鄉(xiāng),場景十分還原,月餅節(jié)的那一桌子菜每個菜都能在自家餐桌上看到,大閘蟹剝開以后蟹黃都畫出來了,十分眼饞甚至有點想家…
3.沒想到居然是音樂電影…有幾段用了絲竹,還是有中國風(fēng)的,但只是一閃而過。嫦娥的演唱會確定不是ladygaga嗎,曲風(fēng)突破了我的腦洞,嫦娥你唱個昆曲越劇還差不多,只能說很老美。
4.初中生?高中生?的一個班級第一能造出飛船也是愛迪生愛因斯坦再世了,默念劇情需要…但是兩只石獅子?還是麒麟?來接腦洞好評!路遇天狗也好評!天狗居然是松獅誒,圓滾滾好可愛,突破了中國影視影視史上狼狗的刻板印象,考證了一下松獅確實是兩千年前原產(chǎn)中國,有心了!兔子也做得好可愛~
5.勾玉的細(xì)節(jié)。關(guān)鍵時刻月餅里怎么吃出了半塊勾玉?伏筆埋得很好!鐘阿姨在餐桌上說了她是后羿后人!然后鐘阿姨給菲菲送了月餅,說這是她們家的傳統(tǒng),而月餅里面有勾玉,傳家寶送給繼女的意思了!雖然不送給小慶挺奇怪的,但至少這個伏筆埋得很中國很傳承很感動??!還有嫦娥身上一直掛了那半塊這里細(xì)節(jié)也早埋下了。
6.郭培的設(shè)計。嫦娥的衣服真的挺美,紅色華服很郭培,細(xì)節(jié)鈴鐺滿目還會發(fā)光,隨便擺個飛天造型就是一幅畫。但是個人最喜歡的卻是全白色素衣,長發(fā)披肩的那個造型,百年孤寂的嫦娥。
7.愛,繼承,與放下,這個主題不落俗套,自圓其說,挺好。
不同意“中國的皮外國的餡”的評論,相反我覺得這部電影恰恰是“外國的皮中國的陷”。 確實在一些細(xì)節(jié)上處理的不太精細(xì),導(dǎo)致整個故事雖然發(fā)生在江南水鄉(xiāng),但主角一家子言行和生活方式都不太接地氣,總有那么一丟丟說不明白的“華裔味兒”。但拋去這一點,故事的內(nèi)核正是中國人對“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的美好愿望,和對“破鏡重圓”的執(zhí)念。
正如菲菲對父親再婚的抗拒,嫦娥對后羿的執(zhí)著,人生如月亮,圓滿時候少,缺憾時候多,渴望破鏡重圓,正是因為破鏡難圓。失去重要的人該怎么辦?選擇進(jìn)入新的人生,是否意味著對逝去的人的被判?不是的,那些朝夕相伴的人,早已深深地影響了我們,我們活著,他們的精神就還在。雖然是老套的道理,但看哭了,可能不同的年紀(jì)看同一個道理,感受也會不同,也許還會再看這部電影,在我失去重要他人的時候吧。
月餅、玉佩、乒乓、月亮,這些圓圓的事物,串聯(lián)起了人物和情節(jié),神話故事和父親再婚的現(xiàn)實問題也結(jié)合地很絲滑,但要扣掉一顆星因為月亮城太丑,從城堡到里面的發(fā)光小人都很丑,和整體畫風(fēng)不搭。
最讓我感動的地方,恰恰是這部片子并非純純的中國主創(chuàng)團隊,雖然是外國人,但我覺得他們明白中秋的含義,其實人與人之間的共同點比不同點多得多,不是嗎?無論是尋夢環(huán)游記的亡靈節(jié),還是飛奔到月球的中秋,那些電影之所以能打動我們,正是因為它們展現(xiàn)了人類最樸素最真實的情感(當(dāng)然尋夢環(huán)游記精良很多)??吹狡布o(jì)念奧黛麗威爾斯女士,更覺得傷感,看過摩登情愛和一條狗的使命,打算看看她其它電影。
太讚?。。℃隙鹉莻€出場簡直震撼,踩著個恨天高Slay慘了?。?!裡面的服裝都好漂亮,星光作裙那段超震撼?。?!裡面竟然還有鳳凰傳奇的歌,話說現(xiàn)在廣場舞還在用鳳凰傳奇麼?我媽們好像沒用了。
應(yīng)該放在中秋節(jié)上映的,中國風(fēng)含量爆棚,月餅大閘蟹最炫民族風(fēng),不懂嫦娥為什么要穿高領(lǐng)內(nèi)衣,是月亮太冷了嗎?整個故事沒有真正的反派,而且最大的懸念“禮物”,也是通過刻意不說的方式構(gòu)建的……弟弟對姐姐愛才是亮點,全片最好看的是片頭第一曲歌配上的二維畫風(fēng)講的嫦娥故事吧。勉強三星。
總之就是要反復(fù)告訴自己,描寫的傳說跟中國無關(guān),里面的人物不是中國人,背景也不是中國的地方。。。就可以看下去了。雖然劇情邏輯上有明顯的問題,歌也并不很好聽,人物基本套路化。但是也不是沒有兩點嘛。嫦娥的衣服就很漂亮啊。。。
夢工廠逐漸迪化 能看到很多《風(fēng)中奇緣》的影子 除了月球上精靈們造型外都還不錯.
外殼用大量中國元素拼湊包裝,但其內(nèi)核依舊是不中式的。模仿迪士尼的一言不合就開唱,嫦娥出場簡直讓人驚掉下巴!小兔子蹦吉很可愛。PS.竟然還有鳳凰傳奇的《月亮之上》,哈哈哈哈哈牛掰。
避雷?。?!如果不喜歡歌舞形式的,真的不推薦,夢工廠怎么也模仿得一股迪斯尼味,動不動就唱歌。劇情尷尬,套一個外殼講一個西方故事。受不了所有女性被畫成這個樣子,丑。不推薦。
文化挪用+種族偏見的好萊塢快餐,它還企圖在中國大陸上映,就像美國的中式快餐打算殺回中國并試圖大賣……
可以看作《家有兒女》小雪與劉星故事的一種變奏,不論嫦娥奔月的神話故事還是制造火箭的科學(xué)元素,都運用得比較接地氣,雖然故事依舊在預(yù)料之中,但其表達(dá)「放下悲傷自我和解」的主題還是值得回味。
不講武德,中國文化的暴力輸出。一個個角色都太能歌善舞了,東方夢工廠也有一顆迪士尼的心。
其實還可以,竟然是音樂片
很好看?。≌娴模。。》浅?蓯?!
這個嫦娥真的不一樣,顛覆傳統(tǒng)/看完好想吃月餅,中秋節(jié)上映更好了/張繼科,鳳凰傳奇,弱雞,萌,翻譯好接地氣/動畫片配音聽起來違和感少了許多/歌曲好聽,馬上去搜原聲帶
“中西合璧”概念十幾年了在好萊塢不僅沒開出花反而背離中國大眾審美漸行漸遠(yuǎn),現(xiàn)今這么嚴(yán)峻的大環(huán)境下兩國從業(yè)者也該清醒點了吧……
東方夢工廠出品的大雜燴動畫電影,適合中秋節(jié)上映。影片雜糅了東方和西方的文化,有亮點但沒有特別出彩的地方。
?《月亮之上》、張繼科、微信,讓我好奇英語原聲的版本。?《雪人奇緣》之后的東夢,繼續(xù)探索傳統(tǒng)的新生。這次是家喻戶曉的嫦娥奔月。?蹦吉那么可愛。?《花木蘭》欠的歌,東方夢工廠替迪士尼還了。自己人,別開腔??水鄉(xiāng)小鎮(zhèn)的“音樂劇”尬到我坐立難安,更別提口型清晰可見英語原臺詞;不過,嫦娥登場是例外,以演唱會的形式,化身流行天后,大膽顛覆形象,或許才是破舊立新的嘗試方向。?尖子班第一名+磁懸浮=載人航天登月。?李誕配音首秀——“人間不值得”,月宮值得。(“提款雞”,諧音??坼X)?最后提煉的是放下、接納、收獲新的愛,幸免于爛尾。
有趣感人順暢。故事和架勢非常迪士尼或夢工廠;情節(jié)有伏筆呼應(yīng);音樂完成了煽情任務(wù)但記不住;形象設(shè)計、動作場面等缺乏細(xì)節(jié)想象力。臉有點花木蘭風(fēng),尤其嫦娥最后的劉玉玲臉;這是種族偏見遺毒,類似黑人動畫形象大紅厚嘴唇,猶太人大鼻子,夸張表現(xiàn)少數(shù)民族異相。難得的全亞裔配音陣容,相信有市場考慮;其中的亞裔第一笑星鄭肯卻是以雞雞超小而走紅。美銀幕偶有亞洲故事如本片,但罕有亞裔故事,亞裔不滿已久。亞裔已覺醒者看本片大概五味陳雜。地道的當(dāng)代中國生活極難得;地道的中國文化也罕見于美影視——不由得想,若無母國動畫業(yè)的發(fā)展,亞裔連做文化中介的影響力都無,哀哉。對白rap迪士尼式音樂劇歌曲都很美式,更凸顯亞裔幾無文化建樹的尷尬。當(dāng)然這不怪他們。亞裔久苦,亞洲同胞如本片中方者卻停留在“花木蘭奧卡菲娜很美美國不歧視”里
東方夢工廠拿著Netflix的大數(shù)據(jù),搞了一部山寨迪士尼動畫,學(xué)起了公主的套路,就沒有一首難聽的歌解決不了的問題,如果解決不了,那就再來一首。這個嫦娥的故事,低幼到尷尬癌都要犯了,讓人懷疑后媽給小女孩的月餅里下了毒,讓她產(chǎn)生了這場可怕的幻覺。不過他們還是挺會講故事的,不管邏輯上多么不堪,對么套路,最后在情感上還是打動人的,小女孩的心理可以解釋一切,這就是會用敘事技巧的魅力所在。
一言不合就唱歌的德行,讓我差一點就相信了是迪士尼出品。故事偏低齡化,但尚在可接受的范圍。全片里的地球用來展現(xiàn)中國文化+月球用來融合西方特色,這種結(jié)合也算是對中西合璧一個妥帖的選擇,最起碼不會像真人版《花木蘭》那樣尷尬。其實我一點也不介意電影里這個有點暴躁有點性感的嫦娥,畢竟這樣比較有人味。
中國的皮,外國的餡
月球蔡依林 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