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誰能懸賞一個真正接班的無厘頭港片?
《少林足球》還能感覺到傳統(tǒng)周氏冷幽默,到了《功夫》應該是已經不復存在了。
港片市場不斷地嘗試找出周星星同學的接班人,從葛文輝、張家輝、鄭中基、到現(xiàn)在的杜汶澤……應該說,周星星是五千年一遇的歷史上的偶然吧。
說回本片,除了杜,薛等一眾演員的演技都需要商榷。全片亮點還是久休復出的萬子,雖然在煽情的時候同樣是造作,但是這種演員本性的神經質在幕前還是十分受用的。
贊揚音樂和美術,例如復古的配樂和色彩飽和的室內歐陸風格,還有片頭片尾的平面設計。
本片很努力地營造無厘頭風格,包括主角杜的賣力臺詞和動作演出??上n白的劇本和柔嫩的故事敘述辜負了這些優(yōu)良元素。
我看原版粵語的,粵語臺詞比國語難把握,尤其是這種休閑喜劇,比較容易啰嗦和俗氣。于是就能看見本片的過多粗糙和造作的臺詞。
以上說的硬傷,不外乎因為如宣傳和眾多評論說得那樣,努力地試穿無厘頭接班這件禮服,卻身材差那么兩個碼。無厘頭最難把握的就是幽默的度量和深沉意義上的承擔。本片對于這個主旨顯得力不從心,不過我在過去的十年里看到的嘗試性港片早已習慣了。盡管,本片的誠意十分可敬。
最后,許冠文的出現(xiàn)真是顯得不知所為。
2 ) 外來的力量,溝通的開始
《懸賞》的人物設置如此令人熟悉,一個小人物,經歷各種喜劇味十足的顛簸,終于可以停下腳步,享受片刻溫情的寧靜,甚至由小人物終于成為英雄。這是典型的周星馳似喜劇,但與之不同的是,影片并沒有邯鄲學步似的癲狂的無厘頭,取得代之的是帶有懷舊氣息的正經喜劇。
影片預設的一個可以引發(fā)觀眾思索的獨特情境,由懸賞這一獨特視角切入故事。其實,懸賞在現(xiàn)實生活中挺常見,大至國家,小到個人,懸賞總能吸引人們駐足。有意思的是,通常情況下,現(xiàn)實中的懸賞并不具備鮮明的喜劇因素,懸賞常常與失落、犯罪等等負面情緒相聯(lián)系。而在這部影片中,懸賞成了喜劇因子,它打開了一個喜劇的缺口,將各色人物放置到特定情境中,讓觀眾盡覽一出有意味的人間喜劇。
溝通主題體現(xiàn)了影片對于情感維度的挖掘。具體到影片中,情感又分為兩個維度,一個是杜汶澤與薛凱琪之間漸漸顯形的愛情,另一個是萬梓良和薛凱琪之間的家庭情感書寫。具體到愛情上,杜汶澤和薛凱琪的表演使得這一線索可圈可點。單拿杜汶澤來說,一直以來他都以飾演喜劇式的小人物擅長,如果說《伊莎貝拉》是對他表演套路的突破的話,那么《懸賞》則從另一個角度證明,他的表現(xiàn)可以更富層次,因為阿曹這一人物并非是簡單的可笑的人物,他有一套自己的哲學,并且有一身維系這番哲學的能力,當然這些能力包括那個極類似于“凌凌漆”、“整蠱專家”的手提箱。阿曹這一人物有喜感,且并不令人生厭,觀眾可以看到他的可愛甚至某些時候的端正態(tài)度。而家庭情感則是影片中最為感人的部分,萬梓良飾演的父親完全是因愛生出了癲狂,一億元的懸賞金額,貌似無稽之談,但是父親對女兒的情感卻完全不是一億元可以替代的。如果說優(yōu)秀的喜劇電影常常是笑中帶淚的,那么《懸賞》無疑可以成為其中的一部作品。同時,影片又毫不客氣的諷刺了社會中存在的對金錢的扭曲的價值觀,當然,批判利器仍然離不開喜劇。
這個世界本來就是一個懸賞的世界,所有壞人都有價,但英雄無價。當賞金能夠承擔治病救人的使命之時,懸賞本身已經成為一種力量。起初,阿曹為了錢維系自己執(zhí)著的追索,現(xiàn)在,懸賞變作了對生命的饋贈。也許,是時候送一面“見義勇為”的錦旗給阿曹了。
《懸賞》凸顯了外來者的力量,外來者代表了新鮮的感受,指示著溝通的開始。其實,這番意指未嘗不是香港電影的寫照,當傳統(tǒng)港片式微之時,有必要像《懸賞》這樣,嘗試打通傳統(tǒng)和創(chuàng)新之間的壁壘。而一切似乎回到了之前討論的問題,這便是溝通。
3 ) 《懸賞》:我負責笑了!
《懸賞》:我負責笑了!
文:王小壞
印象中的港片,無非這幾種尤為記憶深刻:警匪片、恐怖片、功夫片、三級片、喜劇等。
當年看港片,有很多的記憶,大多都比較歡樂和過癮。和內地導演動輒宏大敘事所不同的是,香港電影少了些矜持,不裝著不端著,如果要說文藝,當年的不少三級片倒顯得很是有一些文藝氣質。而今,所謂純粹的香港電影其實已不復存在,取而代之的是一個更大的概念——華語電影。然而,無論命名如何改變,即便是你不看任何電影宣傳稿件或海報,你還是能夠很輕易就通過某部影片的氣質與個性,輕易分辨出其主創(chuàng)具體是來自兩岸三地的何地。而鑒于內地的電影審查制度,恐怖片和三級片在內地沒有通過審查的可能,而警匪片也需要看導演想表達的“價值觀”才能決定影片最終能夠獲得公映。
《懸賞》便是一部地道港片,你輕而易舉的就可以嗅出其中濃郁的香港電影氣息來,而且這還是一部有典型周星馳喜劇風格的電影,雖然影片和周星馳幾乎沒有直接的關系。當你看到編劇導演里的名字馮志強時,就會明白其中的緣故了,如果你的記憶力足夠好的話,馮志強這個名字此前曾在《少林足球》、《長江七號》等電影的編劇一欄里。首執(zhí)導筒的馮志強可謂讓人刮目相看,作為新導演,其所交出的答卷《懸賞》無疑是令人驚喜和欣慰的。
“賞金獵人”阿曹在香港較年輕一代的喜劇笑匠杜汶澤的演繹下,生動靈活,極盡搞笑之無所不能;此前曾因患了怪病而休息了好長一段時間的杜汶澤,此番真正展現(xiàn)了他作為香港年輕喜劇演員的天分。唱而優(yōu)則演的薛凱琪,其在片中的古靈精怪也堪稱可評可點。當然,最令人感到驚喜的是,退隱多年的許冠文的及同樣是許久不曾在銀幕上出現(xiàn)的萬梓良的客串,讓人多了幾分唏噓,老戲骨的表演自然不在話下。而腦海里還浮現(xiàn)出來的,是很多年前那個大背頭油光水滑發(fā)型的萬梓良,那曾經是無數(shù)少女夢中情人的他,曾經在不同的影片里,邪到極致,也正派到足夠正點。
我無法預知《懸賞》在內地最終能夠獲得多少票房,但我可以肯定地說,整個觀影的過程我真的很開心,也很快樂。這樣一部影片定然不會讓所有看片的人滿意,那是因為各自的經歷和對于香港電影的熱愛程度不一樣,又或者是因為每個人的笑點高低不一的緣故。當然,也可以把這部《懸賞》看做是馮志強向周星馳致敬的電影,那既是對于香港電影傳統(tǒng)的繼續(xù),更有開放和大膽的手法,作為一部電影處女作,已可視為出手不凡。那么,我之后便可以更加期待馮志強未來的作品了。
4 ) 新千年后港式喜劇又一驚喜之作。
近日看到《懸賞》一片,甚為驚喜。港圈在新千年之后居然難得地出了一部品質上佳的喜劇片。油畫般的光影設計、高對比度的畫面調色以及個人風格強烈的構圖,隱隱有種后現(xiàn)代王家衛(wèi)的感覺。(我特意去查了一下執(zhí)導本片的馮志強導演,簡歷嚇人一跳。)而且在故事上能不落俗套,多條人物線都可堪挖掘并高度地交融,在一向視喜劇為喧嘩打鬧的港圈來說尤為難得。本片最佳的地方在于它無時無刻透出的高級感,一種黑色冷幽默的高級感。
剛先提到的馮志強導演,無疑是本片的最大功臣。簡歷中看到,此前他曾高度參與多部港產片的創(chuàng)作,電視劇有《創(chuàng)世紀》電影方面有《少林足球》《長江七號》等等。
那么《懸賞》作為他第一部自編自導的喜劇片,呈現(xiàn)出這么好的喜劇效果也就不出為奇了。從攝影風格與敘事上看得出他野心很大,且受到過強烈的周氏喜劇風格的影響,周氏喜劇對后來的港圈喜劇創(chuàng)作者影響很大,他們紛紛將其作為參考渴望能得其一二,但這也反而往往會成為他們的桎梏,畢竟畫虎畫皮難畫骨,百年難出一個周星星?!稇屹p》在汲取周氏喜劇里的精髓之一黑色幽默的同時又能跳出這個桎梏,可見馮志強導演對喜劇的理解到達了一定的高度。
值得一提的還有本片主演杜汶澤。在我看來,阿澤是港圈中難得的喜劇人才。他雖然也常有惡俗的無厘頭表演,但偶爾也能在他的喜劇表演中發(fā)現(xiàn)罕有的高級感,也就是從周身上能常見的黑色幽默,這種冷感的幽默在周之后就變得極為罕見了。其實港圈在九十年代末就一直在找尋周的接班人。曾賦予厚望的鄭中基同學便是其中之一,但從今日他交出的成績單來看,鄭中基的喜劇水準還遠達不及預期,從當年港陸臺三地眾星齊聚來襯托他(有黃渤、孫儷等)、為他做配,鬧鬧哄哄地拍出一部《越光寶盒》便能看出,鄭中基只學到了周的皮毛,流于表面。后面還有葛民輝、張衛(wèi)健,以及王晶欲強推出來的張家輝等周氏接班人,都以失敗告終,因為他們也都犯了同樣的錯誤。(張家輝最后才發(fā)現(xiàn),拍警匪正劇而非喜劇才適合他hhh)
哪怕是后來周星星同學親自帶出來的、希望能替代自己的鄧超、文章等人,也遠不足夠。如在鄧超的《美人魚》中,你能感受他其實已經很用力了,但就是不好笑。
那么聊回杜汶澤,為什么他能汲取到周的一二呢?大概與他前段生涯中長期做配有關,那些或窮困潦倒、或卑躬屈膝的小人物,不多不少地給了他一種屬于底層的、小人物的自嘲式幽默(如頭文字D中的阿木),而這正正是周氏喜劇的精髓之一。這種幽默一直伴隨到他后來能擔任主角,并充分地發(fā)揮到喜劇中。私以為,阿澤在喜劇造詣上比他的好友鄭中基要高,且他的演技不僅限于喜劇,警匪文藝都能拍。(《無間道》里他飾演的“傻強”,從開頭呈現(xiàn)的幽默到結尾臨死前與梁朝偉感人至深的那場訣別的戲,杜汶澤詮釋得極為精彩)。終于在2012年憑借《低俗喜劇》入選金像影帝,可算得上熬出頭了。
但遺憾的是,從前些年他與大陸網(wǎng)友的罵戰(zhàn)開始,杜汶澤的電影生涯便由此結冰。前段時間我在網(wǎng)絡上看到他在外網(wǎng)上做的脫口秀節(jié)目,其中包含大量的侮辱黨和國家的無恥言辭以作逗樂。阿澤,應該是涼透了。
5 ) 重現(xiàn)許氏喜劇的風采
原本沒對這部小成本電影抱有期望,畢竟很長時間打著小成本旗號的電影招搖撞騙的例子太多了,可不抱希望往往會收到意外的禮物?!稇屹p》這部小成本小格局的香港電影,竟讓人眼前一亮,頗有香港電影鼎盛時期市井喜劇回火的神采。
《懸賞》的格局很小,前大部分場景都發(fā)生在一間旅店中,通過不同人物之間的相互關系來展開劇情,后半部分場景有所擴展,但依然逃不出那幾個主要人物之間的糾葛。這種格局其實在香港電影中并不多見,因為格局小并不意味著內容少,相反本片將主要場景設定在旅店內,正是利用了旅店這個人流量大,三教九流魚龍混雜這個特點,將片中的幾個各異的人物擰在一起,比如武俠電影《新龍門客?!?。而《懸賞》開場提到的各個房間的自殺情節(jié)應該是對旅店特點的一個夸大處理。
其實這種電影很難拍,需要在不大的空間內闡述不同人物的交錯的關系和劇情沖突,讓人想起了根據(jù)舞臺劇改編的《撞板風流》和王晶的《提防老千》。而本片利用“懸賞”這個噱頭,將片中幾位主要人物聯(lián)系在一起,賞金獵手阿曹、膽小的椰子佬、神經兮兮的老板和他女兒等等,其中有的是獵手有的是獵物,這幾個人物之間互通有無,關系復雜,看似凌亂,而隨著劇情的發(fā)展才發(fā)現(xiàn)他們之間被“懸賞”二字牢牢的拴在一起,包括萬梓良飾演的老板對夭亡大女兒的失蹤“懸賞”,杜汶澤與椰子佬之間獵人與獵物的關系,又在其中融入與薛凱琪的糾結,到最后才發(fā)現(xiàn),無論賞金多少,終歸逃不出一個“情理”的羈絆。
從本片的效果來看,電影有點像70年代嘉禾出品的喜劇電影,比如以許冠文的《鬼馬雙星》和《摩登保鏢》這些,將鏡頭對準那些小人物,通過喜劇化的處理和藝術夸張來突出大眾身邊的那些瑣事?!稇屹p》的主旨在于本著嬉皮笑臉的一本正經,讓觀眾細細品味片中當中金錢與良心的對弈關系,通過這些小事來放大至整個社會,而無處不在的笑料與令人意味深長的對白更能烘托這種主題。
其實《懸賞》明擺著是向許氏喜劇致敬,本片有著許氏喜劇一貫的鮮明人物,就像《天才與白癡》中對于拜金主義的瘋狂諷刺,片中各個人物在賞金的面前也暴露出了人生百態(tài)。比如主人公,時常將“人生宗旨”掛在嘴邊,在被槍指著還在滿不在乎的高呼“沒事”的老油條,而通緝犯也并非像很多電影那樣臉譜化,而其中左右劇情的正是薛凱琪這個角色。不過本片并沒有像許氏喜劇那樣諷刺到底,而是通過情感的烘托將故事筆鋒一轉,設置了一個圓滿的結局。使得杜汶澤這個角色完成了開場鐵公雞形象到活雷鋒的轉變,卻并未顯得突兀,關鍵之處在于萬梓良對女兒的情感成為劇情的轉折點。因此而言,《懸賞》并沒有許氏喜劇的那種反諷深度,有些遺憾,結尾對主要人物采取了積極的處理,而將諷刺力度轉移到側面,比如那二位為了100萬賞金而自相殘殺的笨賊和葛民輝飾演的警察。
另外本片的臺詞與小情節(jié)也是一大亮點,充分發(fā)揮了許氏喜劇“妙句生輝”的風格,大量爆笑的笑料夸張而又無厘頭,導演馮志強是周星馳的御用編劇,充滿笑料的臺詞是早已訓練出的本領,到本片恰好發(fā)揚光大。而很多情節(jié)也是頗有意思,很多致敬經典的段落也拍出了新意,比如“咬蔗幫”在黑暗中的對峙,就是取材于《摩登保鏢》中的段落,而在此處則成為本片中最為精彩的一個段落。老前輩許冠文結尾處的出場更是令人捧腹。
6 ) 懸紅-溫暖的小喜劇
我個人很喜歡的一部電影。
個人很喜歡的意思,就是說它是我的菜,無關好壞。呵呵。
胖嘟嘟的杜汶澤,總覺著很溫暖。
搭配神經質的小瘋癲薛凱琪。
其實這款討喜不容易,一過了就惹人厭。
但是,小薛同學她不會呀,還蠻喜歡的。
而且人家還是個清麗的神經質。
可以理解為什么是逃犯李見輝的暗戀對象。.
hoho
薛凱琪&杜汶澤組合這陣子用得太頻繁了吧。透支新鮮感了好么。
有點意外,起碼不是那種超級大爛片,尤其前面的喜劇氛圍很好,隨后情節(jié)發(fā)展略無聊
旅店的顏色很王家衛(wèi)啊~
操!
頗有許氏喜劇的風采,結尾許冠文大亮,憤怒的小牛!!
頂多20分鐘, 看不下去了~~~~
32歲Fiona。趕緊嫁人吧,別是房事龍的兒子就行。這部片子就差個星爺,但是估計是因為費用問題,杜也算圓滿的完成了任務。星爺50歲了。
見易勇為
有點意思
一頓飯要吃25分鐘,四頓晚飯我看完一部片!萬梓良跟葛民輝都很太好笑了!許冠文的客串很驚喜?。《陪霛筛P琪的搭配也越來越有愛了!不得不說后半部分夜晚戲份太多太多畫面太暗太暗!
無厘頭 or not?
這是喜劇片?
這到底在講什么
爛片的最佳代表作
ok
最炫2B風。
兩星還算是看在fiona的面子上。。。
薛凱琪表情有加分好么..
完全沒笑出來。
這才是港片 葛民輝和許冠文 好久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