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羅馬假日
羅馬假日 赫本與格里高里·派克
轉(zhuǎn)載
他是一個紳士,是世界上最有氣質(zhì)的男人,有著雕塑一般堅毅的輪廓和剛直不阿的個性。他舉止優(yōu)雅,氣質(zhì)謙和,純凈的眼神像個莊嚴(yán)的傳教士。他能將笑容演繹得讓人心動,柔腸百轉(zhuǎn)而又分寸在握。他是全球數(shù)以千萬計的女人們的夢中情人,他的生命里有無數(shù)俏顏佳麗走過,卻沒有出現(xiàn)過一次緋聞。在過去長達(dá)半個多世紀(jì)的時光里,他一直被全世界的影迷們作為偶像與道德榜樣崇拜著,他的名字叫格里高里·派克。
她是個天使,出身名門,會講5國語言,舉止優(yōu)雅得體,氣度非凡。她高貴善良,與世無爭,柔媚嬌羞得像個不諳世事的孩子。她的性格矜持內(nèi)斂卻有平易近人。她有著嬌美的容顏和如花般的笑靨,兩只會說話的大眼睛如一泓高原的碧潭,清澈靜謐,楚楚動人,長長的睫毛像秋日里飛舞的蝴蝶,薄如紗翼的翅膀扇動著青春的快樂與輕盈,她的名字叫奧黛麗·赫本。
纖塵不染的豆蔻年華里,天使遇到了紳士,在浪漫之都羅馬的那個假日里,一段塵世間最純美的愛情悄然萌生。
那個時候的他,已是全世界盡人皆知的的明星,剛剛過完36歲的生日,而當(dāng)時的她卻只有23歲,還是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女孩兒。她是他的影迷,對他有著近乎癡狂的崇拜,當(dāng)她第一次見到他時,她甚至激動得說不出話來。
他亦如此。
看到她的第一眼,他的心忽然就動了一下,一股異樣的情愫從心底悄然涌起,感情像海潮剛剛退去的沙灘,柔軟而溫潤。
眼前的女孩兒,敏感而脆弱,不為人知的心事蘊藏在美麗的大眼睛里,安靜而憂傷,讓人陡生憐愛。那一刻,他分明感覺到了一個微妙階段的開始。
那場戲里,他們分別飾演男女主角,忙里偷閑時,兩個人便到河邊散步,涓涓流淌的河水竊聽著這對人兒的喃喃私語。
他喜歡看著她,眼神里蘊滿了可以讓人融化的憐惜。她也喜歡和他在一起,聽他說話,看他微笑。偶爾,她會將自己冰冷的小手放進(jìn)他寬厚的掌心里,感覺著來自這個敦厚男人的溫暖。
那個時候,他的婚姻已經(jīng)走到了盡頭,他多么渴望得到她的愛情啊,可是,他不是個善于表達(dá)的男人,看盡了世事滄桑的他已經(jīng)習(xí)慣了將所有的喜怒哀樂都掩藏在波瀾不驚的表情之下。
她愛他,可是,她不敢說。她很清楚,身邊的這個男人,他是別人的丈夫,是三個孩子的父親。幼年時破裂的家庭陰影以及她所受的教育讓她對他望而卻步,善良如天使般的她怎么忍心讓自己心愛的翅膀沾染上別人濡濕的記憶?!那個夏日,她的愛,在他的笑容里,一次又一次熱烈而絕望地盛開。
許多時候,一朵矜持的花,總是注定無法開上一桿沉默的枝椏。于是,一段故事在那個夏日戛然而止,再也沒有后來。
《羅馬假日》的公映,讓她一夜之間從一朵山野間羞澀的雛菊變成了鎂光燈下耀眼的玫瑰。很快,她有了愛情,梅厄·菲熱,好萊塢著名的導(dǎo)演、演員兼作家。她很欣賞那個男人的才華,希望那個男人的職業(yè)可以帶給她更大的成功。
果然,那一年,她的事業(yè)和愛情雙雙豐收,她獲得了當(dāng)年的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并且,和梅厄走進(jìn)了婚姻的殿堂。
他參加了她的婚禮。
他還是那樣溫厚而寬容,用平靜的微笑應(yīng)對著眼前的一切。沒有人知道,他不露聲色的外表下,掩藏著的是一種叫做無奈和認(rèn)命的東西。
作為禮物,他送給了他一枚蝴蝶胸針。那是1954年,愛情于他和她,是開始,也是結(jié)束。
那個時候的她,天真的以為自己一轉(zhuǎn)身,便可以躲過千萬次的傷心,可是她卻不知道,如此,也便錯過了一生的風(fēng)景。
她結(jié)婚后不久,他便離了婚,然后又結(jié)婚,再次成為了別人的丈夫。
想來,男女之間的交往確實是很玄妙的,從友情到愛情僅一步之遙,但從愛情回到友情,卻仿佛要經(jīng)歷千山萬水。試問,塵世間,當(dāng)愛情華麗轉(zhuǎn)身,還有幾個人能心懷坦蕩地重新擺友情的宴席?可是,他們做到了,憑借著對緣分的尊重和對友情的信仰,兩個人將千山萬水的距離濃縮成咫尺天涯,將所有的愛與情埋藏在了那個夏天的《羅馬假日》里。
梅厄的移情別戀,給了渴望一份愛情至終老的她一個致命的打擊。她離了婚,后來,又結(jié)了婚,又 離了,再后來,一個又一個的男人,從她的生命里,兜兜轉(zhuǎn)轉(zhuǎn),走近又走遠(yuǎn)。40年的光陰里,一成不變地陪在她身邊的,只有那枚蝴蝶胸針。
無數(shù)次,她給他打電話,說到傷心處,忍不住淚雨漣漣。他輕聲安慰著她,說一些無關(guān)痛癢的話。沒有人知道,于他而言,她的每一滴眼淚,都如一枚跌落的彗星,刺入大海的心房,表面風(fēng)平浪靜,內(nèi)心卻已是鐵馬冰河般的洶涌。
她至死都不知道,從他遇到她的那一天起,她便一直是他生命里的月光。日日夜夜地,燦爛在他心靈的最深處。
1993年1月,天使飛回了天堂。他來了,來送別她,看她最后一眼。彼時,他已是77歲高齡,拄著拐杖,步履蹣跚。
花叢中的她,微闔著雙眼,像一株夏日雨后的睡蓮,純潔而安靜。
歲月蹉跎了她的容顏,人們看到的,是美人遲暮的悲涼。而在他眼里,她依舊是那個嬌小迷人,眼里流溢著無限哀傷的女孩兒。他輕聲地喚著她,她卻不回答。她聽不到了,永遠(yuǎn)聽不到了,白發(fā)蒼蒼的他久久無語地看著她,老淚縱橫。
送別她時,他低下頭,輕輕地吻了一下她的棺木,囁嚅著:“你是我一生最愛的女人?!?
他終于說出了埋藏在心底的那句話,那是她一生都想要的,可是,它遲到了,遲到了整整40年。此時的他亦不知道,過往的歲月中,她一直將自己的頭深深地低進(jìn)塵埃里,可至死,她還是沒能等到與他攜手的前世今生。
10年后,著名的蘇富爾拍賣行舉行了她生前衣物首飾的義賣活動。
又一次地,他來了,顫顫巍巍。87歲的他此行的目的,只為那枚蝴蝶胸針。最終,他如愿地拿回了它。
捧著那枚蝴蝶胸針,抽搐的記憶里,在時光的隧道里,迅速地流轉(zhuǎn),他仿佛又看到了,《羅馬假日》里那個美麗善良、不諳世事的小女孩,正一路快樂輕盈地向自己走來……
40年的光陰里,他一直沒有告訴她,自己送她的這件結(jié)婚禮物,不是一枚普通的胸針,而是他祖母的家傳。
49天后,他微笑著閉上了眼睛,手里捧著那枚蝴蝶胸針,就像握著她的心跳,握著無法回頭的歲月和歲月深處那段永不再復(fù)的青春之戀。
送別他的那一天,人群舉著鮮花,從四面八方涌來。他的葬禮,通過互聯(lián)網(wǎng),進(jìn)行了全球直播。那一天,在世界的各個角落里,成千上萬的影迷們默默祈禱著,祈禱紳士在另一個世界里,找到天使,還給她一個在塵世間曾經(jīng)錯過了的天堂。
2 ) 一轉(zhuǎn)念便是永遠(yuǎn)
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編劇
第26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女主角
《羅馬假日》我看了不少于20遍
最最最喜歡的電影~沒有之一
雖然是拍攝于1953年的黑白影片,但是絲毫沒有消減奧黛麗赫本高貴典雅的公主氣質(zhì)。套用現(xiàn)下的流行語,赫本就是公主本宮了~
電影開場的十幾分鐘大致交代了安妮公主繁文縟節(jié)、無趣到長草的訪問行程。
另一邊是急需高價的獨家新聞得以償還賭資的記者。
安妮公主的不食人間煙火的純真和善良讓她非常向往普通人的生活,此時的她被無趣的宮廷生活壓抑到爆發(fā),毅然決然的一走了之。
公主在使館外與記者和攝影師度過了難忘且精彩的24小時,經(jīng)歷了太多太多的“第一次”~
第一次與陌生男性同宿一間公寓
第一次買了一雙自己喜歡的涼鞋
第一次大膽且決然地剪掉了長發(fā)
第一次不用顧及形象,坐在廣場上吃甜筒
同時電影鏡頭下也收錄了羅馬城的眾多著名景點。
真情演繹,真情流露~雖然是黑白影片,卻因為赫本的演繹而變得五彩斑斕~
讓我難忘的是影片最后的記者見面會
Reporter: Which of the cities visited did Your Highness enjoy the most?
記者:訪問的城市中,公主殿下最喜歡哪一個呢?
Anna: Each, in its own way, was unforgettable. It would be difficult to -- Rome. By all means, Rome. I will cherish my visit here in memory as long as I live.
安娜:每一個城市都有其獨特之處,令人難忘~這很難說,羅馬! 就是羅馬! 我將會永生永世珍惜我訪問此地留下的回憶。
這原本應(yīng)該是一個很官方的問題和答案,公主的眼睛盯著喬,眼睛里似乎有東西在閃爍……
3 ) 羅馬假日
愛上一個不該愛的人 該如何?
愛上一個不可能的人 又該如何?
當(dāng)相聚時光只有一日 該怎樣度過?
當(dāng)美好愛情只開一剎 又該怎樣挽留?
花未全開 月未圓 不完美 卻有著如斯殘缺的美麗
世間的感情莫過于兩種:一種是相濡以沫,卻厭倦到終老;另一種是相忘于江湖,卻懷念到哭泣
你悄悄的到來 像一朵游蕩的云彩 又悄悄的離去 披一身璀璨的霞光 天空下 我在仰望 一顆心被帶走 風(fēng)中 留下的唯有傷感的氣息
一場24小時的愛情 卻需要用一輩子來遺忘 愛情太短暫 而遺忘太長 一場純潔而美麗的邂逅 一場有緣無分的完美相逢 一場令人心疼惆悵的落幕故事 一切 卻需要用一生銘記 一生忘懷
空曠的大廳 曲終人散 回蕩的是他和她的愛情 無語凝噎 不忍細(xì)看 一句淺淺的惜別 有多少人眼在濕潤 心在流淚
昨天是美好的 而明天才是自己的 夢終究會醒 云霞總會散去 蝴蝶會離開 而羅馬 依舊要在這個時間和空間里佇立萬年 一生守望 一生見證 他和她 懷念一生的心底的悲傷
不必說再見 不必問相逢 剎那的相遇 是短暫也是永恒
時光如水 韶華易逝 坐在古都羅馬的露天廣場上 飲一杯濃郁的咖啡 看倘佯的白鴿漫步 三三兩兩徘徊的游人 太陽下散發(fā)光芒的競技場和石鑿的雕像 在許愿墻上許下一個彼此的愿望……
點點滴滴在羅馬的每一個地方悄然凝聚 像悄悄積淀的指間沙 沙積成塔 感情升華 他不知道 她也不懂
最后的醒悟 河畔那深深的一吻后 他卻依舊只是路人 會后悔這一日的相逢嗎嗎 會黯然神傷彼此心中的過客嗎?
“羅馬,當(dāng)然是羅馬”新聞發(fā)布會上的最后一面 雖在咫尺卻尤甚天涯,只能通過深深地凝望 專注的目光和你懂我懂一語雙關(guān)的詞語來互訴滿腔情意和復(fù)雜情懷 只此一句 已勝過千言萬語
他不停的向前想靠的更近 卻被重重的人群隔開 她想轉(zhuǎn)身留下 卻不能割舍自己肩負(fù)的責(zé)任和子民 侯門一入深如海 從此蕭郎是路人 這樣的結(jié)局固然令人嘆息 卻也因為這份殘缺的美麗更彌足珍惜更美麗動人
于我而言 這是一部青春的圣經(jīng) 金風(fēng)玉露一相逢 便勝卻 人間無數(shù) 那些定格在記憶中的老膠片 那些方形熒幕黑白時代最后的一汀繁華 在古都羅馬 在溶入了數(shù)千年歷史的積淀后 煥發(fā)出一種新的浪漫情懷
塵歸塵 土歸土 繁華過后 洗盡鉛華 一場懷念一生的邂逅 一幕惆悵傷感的結(jié)局 千種風(fēng)情 萬般無奈 盡在不言中
刻骨銘心 相望不相見 在同一個時空 卻守著不同的經(jīng)緯度 守望著同樣的羅馬
羅馬假日 一日 便勝過千年
4 ) 天下有羅馬,卻無那樣的假日
美妙年華的公主,短暫逃出皇室的藩籬,在街頭喧鬧的陽光下放肆真性情,貪婪地享受作為平民的自由,做一回真女孩。這就是盡人皆知的電影《羅馬假日》。
奧黛麗-赫本在1993年就已經(jīng)作古了,天使回到了天堂,從此人世上就再也沒有了安妮公主那瞬間乍現(xiàn)的率真和天然。這個世上缺了一種元素。愛赫本的人,甚至認(rèn)為這種元素就是活著的唯一依據(jù)。
我們是為愛而生的,如果愛得偏狹、愛得固執(zhí),愛得只識得一種情趣,那愛就變得艱難。正如活著就必須圓滑一樣,愛,也要見風(fēng)使舵、順?biāo)浦?,否則要我們怎么活下去呢?赫本肯定是走了,在某片云朵上面,用蹙起的眉頭看著我們把愛擺在唇齒間,看著我們一次次為了照顧其他東西把愛放在一邊,看著我們把愛玩成了競技,看著紙上的愛那么多、心靈的愛那么少,看著我們用錢幣購買很多東西,包括愛。是啊,我們要活得象樣,我們要HOUSE那樣的房,要BMW那樣的車,要Sophie Marceau那樣的女人,甚至要馬爾代夫海景房的清晨,要塞納河邊咖啡館的黃昏,即使我們暫時還不能擁有游輪和小島,我們靠以上這些武裝起來時,就已經(jīng)感到自己也可以去追求赫本了。
于是我們就出現(xiàn)在羅馬的街頭了,黑白的羅馬,五十年代的羅馬。我們口袋里的銀子感覺可以買下羅馬的半條街,我們目的明確:找到安妮,擺平她;我們狂妄至極。我們不會象電影里的那個老跟人借錢的窮記者那樣捉襟見肘,我們會把安妮直接領(lǐng)到斗獸場門口,腦袋一擺,問她要不要這處房子,我們還會把那位理發(fā)師包下來,把那場舞會也包下來,我們甚至?xí)I通警察局長好好看護場子。跳舞的時候我們會毫不慚愧的說:安妮,我家里還有一老大,你不介意吧?沒聊幾句我們又大方的說:亞運村那邊剛來一批新車,我看白色的廣本挺適合你的。我們清楚地記得她的生日,并且打死也忘不了在2月14日向她獻(xiàn)花,還會在圣誕節(jié)來臨前預(yù)定好一間KTV,我們最得意的事是她把我們信用卡的密碼記在手機上,因為那是我們最樂意拿出來的東西。我們自認(rèn)為最能打動她的一句話是:你看,我今天那份2000萬的合同都沒簽,專門過來陪你的。
赫本的形象典型極了,俏皮的劉海,美妙的下巴,靈動的眼神,輕盈的小骨架,永遠(yuǎn)的平底鞋,緊束的腰身,飄逸的裙擺。在北電和中戲的校園里,不難見到這樣的女孩。不難見到這樣的女孩,優(yōu)雅地鉆進(jìn)一部碩大的轎車,6缸的馬達(dá)只一轟就已經(jīng)從你五十年代的眼界里絕塵而去。
這個女孩,是去羅馬了嗎?
這是一個狂妄的年代,狂妄到靠賣路游器和芯片發(fā)家的人要運用商業(yè)智慧得到一個著名女人的芳心,狂妄到一個學(xué)舞蹈的女孩要運用肢體語言贏得二環(huán)邊一處樓盤,而這一切,都是在愛情的名義下進(jìn)行的。在愛情的名義下進(jìn)行的交易跟在友情的名義下進(jìn)行的生意沒有任何的不同,不,可能有場地的不同:后者在桌上,前者一般在另一樣家具上。
將愛變成為交易是濫情的結(jié)果,而濫情會使我們喪失愛的能力。伴隨我們泡妞指數(shù)的增高,我們愛的通路就象被高血脂阻塞了的血管,硬化,脆弱。在面對如安妮般率真的目光時,我們的情感通路時常阻塞,而支配智力和情欲的神經(jīng)卻如拆除了收費站的五環(huán)路一般暢通,于是我們行動了,于是我們偏離了,于是我們再次增高了泡妞指數(shù),于是我們患上了“情愛高血脂”。我們再也不會愛誰了,我們得到一件刀槍不入、水火難侵的“鐵布衫”。擁有金剛之體的我們,優(yōu)游在任何情色游戲中間,毫發(fā)難損。
想去羅馬過一個假日嗎?我這里隨時有一張機票。
赫本更象一位舊時的戀人。那時的我們還穿著燈心絨的獵裝和水洗布的褲子,那時的我們還留著掩蓋雙耳的長發(fā),那時我們喜歡甩一甩頭,把落在額前的發(fā)綹擺向右邊,喜歡沒事把手插在褲袋里,喜歡遇見空癟的易拉罐就一腳踢開。那時侯赫本離我們不遠(yuǎn),可能在馬路那邊,可能在走廊那端,可能在同學(xué)家隔壁單元,可能在遇到紅燈時跟你一同單腳著地的一個青年的身后。簡單的衣著,干凈的頭臉,明媚的神情,可能沒有束腰的長裙,沒有精致的的平底鞋,但你能說那就不是赫本嗎?在一個宿醉醒來的清晨,呆坐在床上的我們,癡望著樓下依然燭照的路燈,偶爾會有一個赫本象一枚柔軟的手指在心頭一扎,就再也難以睡去。你在嗎?你在哪兒?我怎么會在這里呢?面對樓下這個正在預(yù)熱、即將準(zhǔn)時轟鳴起來的城市,我們恍若置身夢幻。夢幻中,我們格外渴求那種失去的元素,正如我們在宿醉后渴望喝水。
http://pandycheng.yculblog.com/post.642697.html 5 ) 為什么羅馬假日會是經(jīng)典
五一春假,對于單身的朋友們來說與其去游山玩水,倒不如抽空談場戀愛來的值得——當(dāng)然,前提是如果你足夠浪漫,相信純情年代、相信浪漫真情。
1953年出品的黑白電影《羅馬假日》,歷被人們奉為愛情電影中的經(jīng)典之作?!读_馬假日》的情節(jié)簡單,卻憑借男女主角的成功出演以及羅馬的街頭風(fēng)景成為了世界經(jīng)典,尤其是奧黛利?赫本,其魅力傾倒了無數(shù)影迷,可愛的赫本發(fā)型也隨之流芳百世。影片將羅馬的名勝風(fēng)光生動地溶入劇情之中,將一部浪漫愛情喜劇拍得十分溫馨悅目。兩個人一個是厭煩宮廷禮節(jié)的枯燥煩瑣的小公主,一個是囊中羞澀的小記者,羅馬的一日,雖然短暫,可是輕松愜意的時光讓他們體會愛情甜美。雖然最終他們因為各自的身份和職責(zé)沒有走到一起,但羅馬城卻成為他們永久愛情的象征。
電影本身的情節(jié)十分簡單,然而卻似乎有著無窮的魅力在半個世紀(jì)中獲得了無數(shù)的影迷追捧,歷來被奉為愛情電影中的經(jīng)典之作。是什么,使得人們對這部電影難以忘懷;是什么,使《羅馬假日》變成經(jīng)典?
1 赫本——對于這部電影曾經(jīng)有一個影評這樣寫道:Maybe it doesn’t quite live up to its sterling reputation, and maybe the leading man and director were slightly miscast. But who cares? Roman Holiday is the film that brought Audrey Hepburn to prominence, and the world movie audience went weak at the knees.有時候很難說清楚是一部電影成全了一個演員,還是一個演員成就了一部電影。但總之,提及赫本,人們就會想到那個羅馬城中天真清純的公主。生于藩籬之中,繁文縟節(jié)去鎖不住一顆天真純潔向往自由的心。曾經(jīng)我一直認(rèn)為女性的外表并不能在電影中占據(jù)怎樣的地位,然而赫本卻完全顛覆了我的這個觀點。有時候我甚至覺得,除了赫本那張面龐,真的想像不到,還有誰更適合公主的形象。演員與形象的界限模糊之斯,真的是再也找不出別的更好的選擇了。
2 浪漫之都——我沒去過歐洲,也不太懂建筑,只是覺得羅馬的大街小巷到處都透漏著歷史的氣息。而同時千百年歷史的積淀與現(xiàn)代生活的氣息融為一團,古樸而又自然。有時候,不看情節(jié),只是隨著主人公的腳步慢慢地觀看,仿佛如同自己也自在的徜徉于那樣的城市之中。羅馬假日,誰說又只是屬于赫本和派克的的呢?的確隨著影片的進(jìn)行會如赫本一樣感慨——It must be fun to live in a place like this!
3 黑白——這些年所謂的大片我們看得實在是太多了,有時候真的會分不清、認(rèn)不出那些使我們一直欣賞的。光怪陸離的影象和多軌道的聲音反而使我們忘記了最初看電影的那份單純。而在這部電影中,就是在簡簡單單的黑白影像中,我們把注意力更加放在電影和故事中,體會到那份最簡單的快樂和最純真的感動。而生活中,又有多少浮華,讓我們忘記了最初的那份簡單的快樂呢?
4 精巧——有時候一個精巧的細(xì)節(jié)足以令我們銘記住一部電影。這部電影也是。赫本扮演的公主在接待各位公使的時候,不斷地將腳從鞋子中拿出來的時候,小公主活潑天真渴望自由的性格就一下子變得清晰異常。其他的還有好多,許多片斷在我沒完整看過此片的時候,就已經(jīng)留下了深深的印象:派克帶著近乎昏睡的赫本回家,一人上樓,一人繞圈;派克將昏睡中的赫本從床上一下子銜到沙發(fā)上;在“真心石”(那個大獅子頭)前面派克假裝被吞掉了手臂,赫本驚慌失措的表情;還有兩人從河水中爬出來,情不自禁的一吻;結(jié)尾的記者招待會上,兩人語帶雙關(guān)的巧妙對答……正是那些精巧的細(xì)節(jié),讓我們記住了這部電影,而生活中的記憶,又何嘗不是那些精巧的細(xì)節(jié)的疊加呢?
5 夢——影人的夢和觀眾的夢。一直很喜歡陳凱歌的一種說法,電影就是給人家圓夢的,電影就是再給我們制造夢。生活中,現(xiàn)實總是太殘忍,它剝奪我們的青春和夢想,幸好還有電影。有些想法我們注定無法完成,于是電影出現(xiàn)了,它幫助我們實現(xiàn)了一些夢——拯救世界的夢、上天入地之夢、完美愛情之夢……當(dāng)我們的夢想被電影很好的反映出來的時候,那種發(fā)自內(nèi)心的認(rèn)同感會使我們異乎尋常的激動,于是,我們會愛上某部電影,愛上某段生活。而《羅馬假日》實現(xiàn)了我們太多的夢了!喜歡旅行的,會在其中找到再完美之都的自由徜徉的快樂;渴望自由的,能在其中找到不顧一切恣意妄為的輕松和愜意;偏好中規(guī)中矩的人,能在其中找到一個各歸各位、規(guī)規(guī)矩矩的結(jié)局;喜歡浪漫的,能夠隨主人公的腳步體會一段浪漫的自由之旅;最為重要的是,相信愛情的,能在其中找到屬于自己心目中最理想的純真的完美愛情,真愛無敵、純情至上……正是因為這部電影實現(xiàn)了太多人的夢,所以幾十年來的觀眾們在認(rèn)真完整地觀看過后,大都沒有失望,因為,在其中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夢!
對于平凡的生活,能夠看到這樣一部電影,已經(jīng)是足夠快樂的了。如果能夠擁有屬于自己的浪漫假期,有所愛的人相陪,一同看這部電影,在“羅馬假日”中體味自己的假日,那則真的是人生一大快事了……
6 ) 永遠(yuǎn)的紳士和淑女
永遠(yuǎn)的紳士派克和永遠(yuǎn)的淑女赫本都已經(jīng)辭世,但他們共同締造的這部愛情片成為電影史上
的絕對經(jīng)典。印象最深刻的是窮記者和安妮公主都已經(jīng)心靈互屬就亟待一個爆發(fā)點了。記者把公主帶到羅馬的真理之嘴,騙說把手伸進(jìn)去如講撒謊就會被獅口吞食。當(dāng)他伸入再出來時真的是不見了手掌,善良純真不諳世事的公主驚恐萬分,記者把縮進(jìn)袖管的手掌展開,觀眾和公主才對這個小小的詭計如釋重負(fù),公主自然也腆嗔地投入男方懷抱。觀眾們無不為這對金童玉女的愛情契合而歡欣鼓舞,似乎也實現(xiàn)了自身對理想愛情的情感寄寓。此片段也是大學(xué)男生的泡妞啟蒙課程-----除了正直,善良,才華,帥氣,很重要的是還要懂得機智,也就是關(guān)鍵時候有那么一點壞,才能擄獲芳心,抱得美人歸。羅馬的真理之嘴也因此片而更加名播海外,成為世界各地游客的必去。2002年盛夏,我們旅游團成員走了很長一段路才到達(dá)電影中的場景,鐵柵欄內(nèi)墻上一個滄桑而光溜的獅口,長長的排隊游客,都是為了把手伸入據(jù)說是羅馬早期的一塊殘破的市政窨井蓋內(nèi)。
永遠(yuǎn)的奧黛麗·赫本
誰不愛赫本啊
赫本一出場我真是被驚艷到了,身材高挑、五官精致、氣質(zhì)絕佳,無法超越的美,整個影片也拍的很好,不愧是經(jīng)典,很喜歡
羅馬,當(dāng)然是羅馬……
赫本,無與倫比的美麗。
看的第一部赫本的電影,清純不諳世事的小公主讓人怦然心動??
經(jīng)典中的經(jīng)典,感動中的感動~我的公主,我的羅馬
赫本精靈動人的美麗,派克迷人的微笑,浪漫而毫不做作的愛情,如今看來也不覺過時的幽默情節(jié)……實在想不出有什么理由去討厭一部這么可愛的電影。
是一生一世還是一日之愛能更足以詮釋愛的真摯?很多人會毫不猶豫的選擇前者,但電影《羅馬假日》無疑呈現(xiàn)了那剎那芳華間愛最美的形態(tài),再難有一部電影能將如此短暫的愛情給人以洞徹心靈的動容,光影留存住了那永遠(yuǎn)的紳士和公主。
不錯,但也不至于讓人欲仙欲死吧?
她說 我最愛羅馬
沒有看過這個的經(jīng)歷會顯得自己太無知老土,看過了,覺得真是金童玉女啊,真是令人向往的愛情??!真是......盡管看完了該無知還無知,老土的也沒變洋氣,畢竟主人公那長相那氣質(zhì)不是幾個整容手術(shù)幾部電影能成就的。
離開你 并不是因為不愛你
(9/10)大俗亦大雅。什么叫經(jīng)典,看過本片后,你就知道有多少后世影片,模仿和抄襲過這部作品了……以前的影片沒有特效轟炸之類,便需要加強演技來吸引觀眾,看過本片就會被赫本和派克的精湛演出打動。赫本的短發(fā)造型確實很酷,在那個崇尚古典優(yōu)雅的年代,公主對頭發(fā)的這一剪估計讓很多人為之驚異吧。重看本片時,深感是不是一直以來,對男二歐文太過忽視了呢?歐文并沒有像喬那樣對Ann投入很強烈的感情,但當(dāng)他選擇把自己辛苦拍下的照片交給Ann時,他和男主就有了同樣的高尚。
完美的公主,天使的笑容,魅力的男人
從他背對著走,到不自然的轉(zhuǎn)身,觀眾和他一樣,都在奢望些什么。最后整個記者會的段落,就像戲劇和現(xiàn)實的靜謐對抗,現(xiàn)實贏了,卻讓戲劇的魅力更大。也許愛情就是,你不知道她會不會出現(xiàn),但你卻能肯定:她也想出現(xiàn)。這就夠了。這樣的結(jié)局不知可以完爆多少現(xiàn)代愛情片。
公主與拍小照的窮光蛋,影史上不滅的永恒瞬間
這種浪漫又不造作的愛情故事要上哪里尋啊~派克和赫本真是讓人心旌蕩漾啊。??吹阶詈笳嬗悬c感動了嗚嗚雖然老早就被劇透了【混蛋現(xiàn)在才看完整的一遍。。
沒覺得奧黛麗·赫本特別好看,相比更喜歡費·雯麗~~
因為羅馬,所以經(jīng)典。因為短暫,所以永恒。頂著鍋蓋說一句:其實赫本的氣質(zhì)大過演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