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過目既忘
該片導(dǎo)演Gillian Armstrong作為女性導(dǎo)演有著致命的缺陷,太過感情用事,對影片故事沒有整體的把握,往往在情節(jié)發(fā)展關(guān)鍵點上carried away,顧左右而言他。她既不屬天才型的導(dǎo)演,她的作品沒有令人驚喜,隱藏在不經(jīng)意之處的妙筆;也不屬于工匠型的導(dǎo)演,她的作品并不工整,起承轉(zhuǎn)合都比較牽強。前作Oscar and Lucinda、Charlotte gray如此,本片亦不例外。
本片節(jié)奏緩慢,但致命的是影片主旨不明,到底要講什么?魔幻人生?露水情緣?還是早熟少女對人生愛情“看上去很美”的體驗?
影片整體風格雖號稱“魔幻”,但效果寫實,并無夢幻之感??赡茑笥陬A(yù)算并無多少外景。作為古裝劇,影片的服飾美工欠精巧,沒令人留下多少印象。
故事和視效沒看頭,演員方面也沒戲。雖然幾位頗有來頭的演員表現(xiàn)一般,毫無驚喜。
2 ) 生存游戲
作為凱瑟琳澤塔瓊斯的作品,這個片子不怎么有名,講的一個真實的人物——逃脫大師哈里·胡迪尼。這個人物我以前看過有關(guān)的影片,像他可以被鎖在牛奶桶里逃脫出來,他的密訣是吞下一支半尺長的鋸條,在這部電影里,改成了一把兩寸長的鑰匙。
我對這樣的生存游戲沒有什么興趣,也一直沒培養(yǎng)起對馬戲的愛好,因此在看是這樣的內(nèi)容后,就去洗了個澡,回來再看,就看見了大美人澤塔瓊斯和小姑娘,大美人有點殘了,加上戲里她演的角色,是一個掙扎在貧困邊緣的婦人,這點殘就更明顯了。但是小姑娘是真有靈氣,不管是角色賦與的,還是演員本人。
現(xiàn)在想起寫這個故事,還是因為看了前面提到的《新福爾摩斯》,在第二集蜘蛛人里,把發(fā)生在印度的《四簽名》的故事挪到了中國,搞出來一個什么“蘇州碼子”作為“黑蓮幫”的密碼,把一個阿拉伯數(shù)字的“8”字寫得像小學(xué)生的鬼畫符,起筆是平的不是圓的。
里頭有一場戲,中國一個“黃龍馬戲團”到倫敦去演出,表演的節(jié)目就是“逃脫”,臺詞是“這是中國式的逃脫游戲”。在飛鏢在射進表演人的最后一剎那,表演人成功逃脫。圍觀者在心驚膽戰(zhàn)之后又如釋重負拚命鼓掌?!缎赂!冯m然好看,但有關(guān)中國的故事總是很只符合他們的想象,那個馬戲團的班主,口音那個奇怪,臉上表情那個豐富,化妝那個恐怖,一看就是出自離開中國很久了的唐人街的出品。就像《新紅》里演賈母的周采芹面部表演太過舞臺化一樣,這個女人也一樣的眼睛眉毛都在動。
我想說的是,中國的“技”中好像沒有逃脫游戲,看《太平廣記》,那么多關(guān)于街上賣藝的“技”,有偷桃的有爬繩的,但是沒有逃脫。這個游戲,自始自終都是他們自己在玩,到如今還在往一口上了鎖的箱子上插幾十把刀,意思是一樣的。
逃脫,降神,召靈。他們的鬼故事真不好看。這個故事簡單到?jīng)]什么懸念,編劇太弱,安排逃脫大師在死后和一個單身母親談一場跨越生死的戀愛,太沒有新意了。
逃脫大師因為母親死的時候不在她身邊,就一直耿耿,想要找一個靈媒來通靈,凱美女就是一個專門表演通靈游戲的江湖騙子,和小女兒相依為命。兩個人一見鐘情,中間又隔著懸賞的一萬英鎊來試探真情假意。最后天各一方,逃脫大師回到故鄉(xiāng)被人一拳打死,將死之際靈魂飛升,印證了小姑娘那句話,留意紅頭發(fā)的人。
除非有戀母情結(jié)的人,哪一個成年男子會因為母親死時不在身邊就孜孜以求地走遍世界要尋找靈媒讓母親跟他說一句話?這樣的深情故事還是讓它留在男人和女人、男孩和女孩的世界里比較自然,否則,便是落入弗洛尹德那一套的彀中,總讓人覺得有些背倫。這樣心智不健康的男人,談什么戀愛,禍害人嘛。
真正有靈異的人,也許就是這個小姑娘了。
這部片子在網(wǎng)上有幾個譯法:魔幻奇緣 / 藐視死亡 / 魔法魅了緣/死亡挑戰(zhàn)行動。第一個像童話,第二個像紀錄片,第三個有張大眾臉會湮沒入眾多類似片名的影片之中。第四個是通行的片名,這個名字不像電影,就像是逃脫大師的表演海報。有這樣一個名字的電影,會不出名,也就不奇怪了。
3 ) 死亡挑戰(zhàn)行動-死劫能躲,真愛難防
哈里.胡迪尼,一位幻象大師,享譽國際的脫逃藝術(shù)家,能不可思議的自繩索、腳鐐及手銬中脫困,他同時也是以魔術(shù)方法戳穿所謂“通靈術(shù)”的反偽科學(xué)先驅(qū)。也被稱為“美國的第一位超級英雄”。
這部電影的中心人物就是這為上世紀的全球Super Star,但是我想應(yīng)該不能把他歸結(jié)為一部單純的哈里.胡迪尼傳記電影,因為這部電影的主要部分不是放在了胡迪尼的魔術(shù)或者他個人的經(jīng)歷上,而是通過胡迪尼與一對兒母女的相遇,講述了一個關(guān)于死亡、愛、真相的戲說故事。
凱瑟琳在片中扮演了一位或許是虛構(gòu)的人物瑪麗-一個通過虛假通靈表演來謀生的蘇格蘭半老徐娘,和自己可愛的小女兒本紀相依為命,兩人也是通靈表演的搭檔。她們所謂的通靈表演就是通過偷盜,詐騙等不入流的手段于各種途徑獲得一些觀眾的私密信息,然后在表演的時候公布出來,因為當時科技程度遠不如今天這般發(fā)達,不是上個網(wǎng)就能把張三李四家什么雞毛蒜皮的事情都篩揀出來,所以對這種通靈表演,觀眾是深信不疑,即便是在裝神弄鬼,但是無法否認母女在表演之前做足了功課,也算得上另一種形式的專業(yè),所以本紀說自己的母親“有某種天賦”。
這時“超級偶像明星”胡迪尼在母女倆的生命中登場了,他以1萬美金為籌碼,向全世界的靈媒挑戰(zhàn),宣稱誰能讓幫自己與已逝的母親通靈,誰就可以得到這筆獎金,而他的世界巡回挑戰(zhàn)下一站就是愛丁堡,對自覺專業(yè)技能過硬而且陷入貧窮生活的母女倆來說,這是一次千載難逢的好機會。
然而她們的故用伎倆在胡大師身上卻沒有奏效,因為胡迪尼身邊有一個總是壞她們好事兒而且對她們戒心十足的經(jīng)紀人,更為重要的是,隨著不斷的接觸,了解的深入,瑪麗和胡迪尼相愛了,更讓他們意想不到的是,看上去無所畏懼,無數(shù)次挑戰(zhàn)死亡的胡迪尼,其實也有自己深深恐懼的東西,也有無法面對陣陣隱痛。
故事的最后,瑪麗在愛情和金錢中選擇了愛情,但是小女兒卻替自己的母親選擇了金錢,于是魔術(shù)先生和女巫小姐的愛情只能是不開花不結(jié)果,在一夜云雨之后,大師悻悻離去,幾個月之后,胡迪尼長辭,死于腹膜炎。
我一向很反感那些轉(zhuǎn)述故事梗概的電影評論,但是這次我也不得不把較大的篇幅放在故事介紹上,因為這部電影真得可以說是“溫吞如水”,很多電影發(fā)燒友看過之后都會大呼困乏和枯燥,我轉(zhuǎn)述故事除了湊一湊字數(shù)外也是為了給一些朋友做一下簡介,各位不感興趣的大可以免去親自的觀賞的工作,沒有跌宕起伏的劇情,也沒有炫目的特技,蓋.皮爾斯仍然保持自己的低調(diào)作風,凱瑟琳的絲襪美腿鏡頭竟然就已經(jīng)是本片的底線,倒是小演員西爾莎.羅南作為全片的轉(zhuǎn)述者和穿插人物表現(xiàn)的很是可人。
也有一部分人表示這部《死亡挑戰(zhàn)行動》或者叫《蔑視死亡》有些晦澀難懂,或者說根本拍得讓人不明所以然,但是我覺得電影想要表達的東西在海報上就寫得非常清楚了-“Love is inescapable”,我的理解是“真愛是難以逃避的”·
因為片中哈里.胡迪尼這為蜚聲國際的偶像級大師就是一個逃避自己感情的人,雖然在電影里的表現(xiàn)不是很明顯和深刻。他是一個用自己生命去挑戰(zhàn)死亡的人,瑪麗和他說“如果我演砸了我就沒有飯吃”,而他告訴瑪麗“如果我演砸了,我就沒命了”,就是這么一個人無數(shù)次的在死神眼皮底下撒歡勇者,他內(nèi)心其實極度孤獨。他因為很小的事情對服務(wù)員大發(fā)牢騷其實是在掩飾自己的孤獨,是釋放自己內(nèi)心的壓抑;因為自己的“抗擊打功夫”受到了重創(chuàng),不愿意讓任何人看到,一個人默默的在衛(wèi)生間里吐血;在為心上人準備的舞會上,一個人竟陶醉的翩翩起舞,可見他對心靈的共鳴是多么的渴望;他明明知道瑪麗母女是騙子,但是仍然明知故犯的接納她們,其實也是想為自己的心靈開一扇窗戶;他不論是在封閉的水箱還是在高聳的鐘樓,都是用一種常人難以做到的角度去看這個世界,他孤芳自賞的同時也體會到了“高處不勝寒”。
究竟是什么讓這位受人尊敬和愛戴的大師如此孤獨寂寞,隨著瑪麗逐漸走入胡迪尼的生活,我們明白了,因為太過于專注于自己的事業(yè),胡迪尼在母親去逝的時候沒有能夠陪在她身邊,這成為了他心中難以逾越障礙,他無法原諒自己,竟而變得更加的孤僻,活著對他來說就如同自己最喜歡的水箱逃脫表演一般,把自己封閉起來,從水箱里冷眼旁觀這個世界。愛是一種先天的本能,也是后天的習慣,而胡迪尼想做的事情是遏制自己愛的本能,慢慢喪失去愛的習慣,他覺得自己不敢再去愛了,也不能再去愛了·
他告訴瑪麗“我不怕死亡,我怕的只是真相”,這是一具很有意思的話,作為一個魔術(shù)表演者,他的目的就是把幻像帶給觀眾,把真相掩藏起來,但同時他又是一個反偽科學(xué)的斗士,他在揭露騙局的同時也是把真相帶給他人,一藏一現(xiàn)注定了胡迪尼的一生都是充滿矛盾的,就像他對待真愛一般,他陷入了困境當中,他不明白面對真愛是應(yīng)該掩飾還是表現(xiàn),瑪麗的出現(xiàn)以及不遺余力努力告訴他這么一個道理“愛是無法逃避的,應(yīng)該讓自己去愛,就像物體受地心引力,自然直落一般”。
可是一切似乎來得太晚,現(xiàn)實決定他和瑪麗只能是擦肩而過,就算他解開心結(jié),能真正的去愛,而他已經(jīng)不能再擁有時間,在一次非正式的“抗擊打”表演中,胡迪尼被一個紅發(fā)年輕人打成重傷,直接導(dǎo)致了他最后的與世長辭,也應(yīng)驗了本紀在瀕死狀態(tài)下看到的幻象“正點,紅發(fā)天使,帶你下墜”。
現(xiàn)實中的胡迪尼雖然在全世界有無數(shù)簇擁,其逃脫術(shù)讓人為之瘋狂和癡迷,在其身后的數(shù)十年間,模仿者致敬者層出不窮,但是論影響力還有成就都無人能出其右,然而在胡迪尼人生輝煌的背后還有星星點點的悲情,胡迪尼因為有生育障礙,而一生無后;由于自己對無神論的豪不動搖的堅定信仰,使得他與多年的好友柯南道爾反目為仇;因為他堅持不懈的與偽科學(xué)斗爭,受到了許多“通靈大師”的威脅和嫉恨;即使是在“抗擊打”表演中被打成重傷他也堅持演出,最后倒在了“逃脫術(shù)”的舞臺上。
“我不怕死亡,我只怕真相”然而這個世界上很多事實是殘酷的,當真實被扭曲變成了大眾口中的真相,我們不得不承認那種一種比死亡還要恐怖的情況,這讓我想起了MJ,生前有些令他人望塵莫及的成就和輝煌,但是一生又是紛紛擾擾不斷,有多少是真相又有多少是被扭曲的真相,我想只有MJ自己心中清楚,而他能做的也只是默默的承受下來,結(jié)果身心俱疲,原來只有死亡才能做到漂白他,我不知道這是不是一首叫黑色幽默的歌曲·當真相變得比死亡還恐怖的時候,那時死亡可能就是最好不過的結(jié)局,不論是胡迪尼還是MJ都是這樣情況,他們心中的悲涼和孤寂旁人是難以理解體會的,或許只有死亡才能帶他們遠離塵囂,才是他們?nèi)松嬲昝赖木潼c,也只有死亡才能換他們?nèi)松黄察o,為他們的人生鑄造永恒的不朽。
4 ) 90分鐘是不夠的,不論是拍還是看!
看了一遍沒有太能看懂,然后在網(wǎng)上查了關(guān)系哈里的生平介紹,才對片中的細節(jié)有所理解。
一個執(zhí)著、頑強、挑戰(zhàn)世俗的人。對于這樣的傳奇人物90分鐘是顯然不夠的!不論是拍還是看??!
5 ) 文藝愛情原來是
文藝+愛情多余所謂驚悚的一部很細膩的影片
劇情不算精彩 傳奇也并沒有花俏的部分
只是 Catherine Zeta-Jones和飾演她女兒的那個贖罪里的小女孩 讓人難忘
那些晦澀的英式英語和蘇格蘭英語 那些娓娓的獨白 那些瞬時的眼淚
沒字幕看的偶真吃力??!
6 ) 紅發(fā)天使
正如女孩所說 "angle with firered hair, Clock says noon, sun gose black, watch out, here he comes!" Houdini死于一個紅發(fā)士兵的手里 在中午12點正 這一切是巧合嗎? 還是真正的來自另一邊的聲音
又沒怎么看懂
其實沒那么糟糕,不過也是差強人意。凱瑟琳真的老了。羅南很不錯。
基本上沒有看懂~
其實很好看,不知道分數(shù)怎么這么低
1萬美金引發(fā)的命案
小女孩很cool
結(jié)局太差 但讓我感覺到了愛
沒什么大意思。
胡迪尼
不會講故事,看得昏昏欲睡
其實分開看這三個角色都還蠻有味道,可惜既沒化學(xué)反應(yīng)也沒劇情,也沒有idea……
那個時候的科學(xué)實驗還真是不嚴謹。不過小姑娘戴帽子的樣子還真實挺好看
軟件都好,硬件欠點
導(dǎo)演到底想說啥呢?2星給畫面,多一顆給蓋叔~
captivating
海報讓人覺得似曾相識
貌似看過,懶得再看了。
Benji。
除了二位主演,一無是處
沒有壞人,我很喜歡,我也很喜歡那小姑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