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影片,這樣讓我傾心的影片已經多年未見。影片以一種幻想一般的表達方式,隨心所欲但是有自然貼切地穿越在漫長的時空之中,出色地刻畫了瑪格麗特傳奇的生涯。影片不僅僅讓人們了解了她政治思想以及政治生涯的來龍去脈,讓這位政壇鐵娘子躍然于銀幕之上,而且還貼切地反映了她作為一名女性那細膩的情感和生活,不由使人動容而傷感。
而扮演瑪格麗特的梅麗爾,則在影片中顯示了她出類拔萃的表演天賦,恐怕現(xiàn)在只有她,才能游刃有余地勝任這個角色的扮演。
(芷寧寫于2012年2月13日)
影片《鐵娘子(The Iron Lady)》以暮年撒切爾夫人佝僂著身子的背影,躑躅地走過廚房門,來到樓梯口,又緩緩右轉,蹣跚地消失在觀眾視線中,作為全片的落幕,接著那個樓梯口的光漸漸黯淡以至于全部消失,仿佛想藉此來表達一種悲戚:即便瑪格麗特·希爾達·撒切爾曾經叱咤風云,但如今的她只是一個老人,一個羸弱而孤獨的老人。
許是影片導演和編劇均為女性的緣故,該片風格趨于溫婉哀傷。導演菲利達·勞埃德還長期從事戲劇行當,這是她的第二次觸電執(zhí)導筒,許是表現(xiàn)手法和拍片經驗的問題,影片的呈現(xiàn)總給人一種比較重主觀“feel”的感覺,而片中晚年的撒切爾曾說過:“知道這個時代的最大問題嗎?我們被這樣的人領導著,他們注重感覺多于思考和想法?!彼坪踉撈膯栴}也在于此。
客觀地說,影片既沒有好到令人叫絕,也沒差到看不下去。如果將這部飽受爭議的影片作為一部傳記片來看,它顯然拍得有點“寫意”了,它虛擬了撒切爾夫人晚年的心境,試圖以回憶的方式串聯(lián)起撒切爾11年從政生涯的片段和家庭生活的點滴,擬刻畫出出身平凡卻努力不懈攀上時代權利頂峰的女性形象,同時再現(xiàn)出在男性權利角逐圈奮斗的女性的辛酸和不易。只是該片的節(jié)奏略顯凌亂,過多的缺乏連貫性的閃回妨礙了敘事的流暢性,細節(jié)部分又有堆砌瑣碎之嫌,往往給人細膩有余,底氣不足的感覺。而作為一部講述特殊政治人物的電影,它顯得缺乏說服力,缺乏一種叫做力量的東西。另外,影片劇情分布失衡,晚年境況表述得過于充實,而首相生涯的片段又趨于簡潔。
不可否認,該片的立意本是可期許的,即試圖從人性化的角度來再現(xiàn)“鐵腕”夫人人生的幾個時段,如今最終的成色還不算差,畢竟想在有限的片長內梳理一個重要政治人物的人生,提綱挈領地拋出可圈點之處,還想將人物再現(xiàn)得豐滿立體且充滿深意,這是很多傳記片導演的“野心”,但這是件不太容易做到的事。
當然,該片也有突出的強項,如畫面呈現(xiàn)得頗具美感,很多場景對色彩的運用也充滿了意味,如撒切爾一身鮮亮的藍色衣裙坐在一群情緒激昂的著深色西裝的男士中間,這凸顯了這位政治女性的孤獨和特殊。而影片最大的強項和看點都來自梅麗爾·斯爾麗普,《每日電訊報》甚至如此盛贊;“雖然英國有那么多出色的女演員,但是很難找出一個能扮演好撒切爾夫人的。與此同時,我們也很難想象有誰能比斯特里普做得更好?!?br> 無疑,梅姑又奉獻了一次精彩的表演,雖然部分戲略顯用勁稍大,但瑕不掩瑜,她依舊很有說服力地塑造出了一位經歷和內心同樣繁復的女性形象,不論晚年時那個蹣跚佝僂神情恍惚的老婦,還是從政時剛毅果敢硬朗犀利的鐵娘子,梅姑都拿捏得當,詮釋自如。
在表現(xiàn)不同時段撒切爾的形象時,除卻化妝師的協(xié)助,梅姑的眼神很具表現(xiàn)力,女首相的目光是堅定而自信地,即便在遭遇非議遇到坎兒時,對比孀居的癡呆老婦,那眼神是游離的猶豫的,還透著股子不確定與隱隱的恐懼,輔以發(fā)僵的腿腳、扶著門框的手臂、語無倫次的自語,梅姑已將昔日首相如今的耄耋殘年、沉疴心頭塑造得形神兼?zhèn)?。對比,曾經在議會發(fā)言的意氣風發(fā),在唐寧街辦公的一錘定音,反襯出了一種深沉的無奈和滄桑。其中,關于撒切爾為了參選改變說話語氣而做的發(fā)聲訓練中,梅姑所發(fā)出的聲音令人一下子想起了她主演過的那部充滿了奇怪口音的《朱莉和茱莉亞》。
“注意你所想的,因為它們會變成嘴里的話,注意你所說的,因為它們會變成實際行動,注意你的行為,因為它們會形成習慣,注意你的習慣,因為它們會形成你的人格,注意你的人格,因為它們會影響你的命運。我們想的是什么,就會成為什么樣的人?!边@是片中撒切爾的話,觀眾花時間看完全片,也的確看到了很多,言語、行動、習慣、人格、命運一應俱全,這是梅姑完成的部分,而歸根究底,撒切爾究竟是怎樣的人,這個命題就顯得飄渺了,不得不說,這是編導的缺失。于是,三個女人著力打造的撒切爾,只有梅姑拿到了A。
http://nicolew.blog.hexun.com/72752630_d.html剛剛驚聞撒切爾夫人去世,突然想起了這篇稿子,和那些沒能寄出的明信片。。。。。
果然是永不妥協(xié)的鐵娘子,唯有時間,擊敗了她
——————————時間分割線————————————
■斯特里普所扮演的撒切爾夫人揮舞著手臂力挽狂瀾的模樣有可能成為今年奧斯卡最為出彩的畫面,但現(xiàn)實中的女主角,生活卻并沒有這么風光。
■以這樣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為主角,無怪乎《鐵娘子》會收到褒貶不一的評價。雖然右派報紙贊揚該片“無與倫比”,但左派報紙毫不留情地抨擊它“無聊得要死”。
-------------------------------------------------------------------
電影《鐵娘子》要到1月6日才會在倫敦賣出第一張電影票,但英國人早早就在報紙上讀到影評了。有趣的是,撰寫者大多是英國數(shù)一數(shù)二的時政評論家們。
但他們依然惴惴不安,英國《衛(wèi)報》時評家馬丁·凱特爾甚至將此列為自己2012年的新年愿望:“要在評論中避免簡單標簽化,即便是對撒切爾夫人這樣早已有了刻板形象的人。”
要定義撒切爾并不容易。1979年,她當選為英國歷史上第一位女首相,連任兩屆,執(zhí)政11年。期間她以“絕不妥協(xié)”的強硬態(tài)度將英國推向時代的前端。撒切爾成了20世紀歷史中一個不可或缺的專有名詞——撒切爾主義、撒切爾政策、撒切爾時代。英國媒體評論說,“盡管撒切爾執(zhí)政只有11年,但她的影響會一直持續(xù)數(shù)十年?!?br>
--------- 褒貶不一的《鐵娘子》,褒貶不一的撒切爾------------
然而,拍攝這部充滿政治寓意電影的女導演菲利達·勞埃德卻并沒有此類政治片的拍攝經驗,在此之前,她只拍攝過根據(jù)百老匯經典音樂劇改編的電影《媽媽咪呀!》。
當她打電話給老搭檔梅麗爾·斯特里普,邀請這位奧斯卡影后出演女主角時,斯特里普也猶豫不決。因為她很確定,作為一個美國人,扮演一個在英國歷史上如此經典的形象,一定會引起英國人的批評。
“但我的優(yōu)勢恰恰在于,我是一個局外人。正如撒切爾夫人一樣,在她的世界里,她永遠是一個局外人,不管是她的個人生活還是政黨工作,她總是出現(xiàn)在她并不屬于的地方?!彼固乩锲照f。
在英國人心中,撒切爾夫人是一個分裂的形象。在右派看來,她是個備受追捧的英雄,帶領英國走出了經濟困境,提高了英國的國際地位;但是左派人士的眼中,她是一個心狠手辣的獨裁惡魔,在任期間鎮(zhèn)壓工人抗議,幾乎毀掉了英國的福利制度,直到今天還有英國人念念不忘地抱怨,就是這個女人,結束了英國小學生的免費牛奶供應。
英國人對她愛恨交加。在BBC評選的“100名最偉大的英國人”中,撒切爾夫人排名16,是目前在世的提名者中的第一名。而在另一份關于“你最痛恨的100個壞英國人”的評選中,她又位列第3,排在她前面的是時任英國首相的布萊爾和英國艷星喬丹。
以這樣一個充滿爭議的人物為主角,無怪乎《鐵娘子》會收到褒貶不一的評價。雖然右派報紙贊揚該片“無與倫比”,但左派報紙毫不留情地抨擊它“無聊得要死”,他們甚至連印有撒切爾夫人頭像的海報都不放過:“這應該是本周最差勁的海報了,哦不,這肯定是本年度最差!”
不過似乎批評者的矛頭并不是指向電影本身。在觀看了電影對媒體的提前放映后,英國《每日郵報》時評人蘇珊·摩爾寫道:“因為電影里全是對于撒切爾夫人的同情,真是難以入目,當時只想偷偷溜出去吃比薩餅。人們真得感激斯特里普的精湛演技,她把這個角色演出了人情味,雖然在我看來,撒切爾依然是個魔鬼一樣的人。”
英國《衛(wèi)報》為這部即將上映的電影組織了一個網(wǎng)上投票——甭管梅麗爾·斯特里普演得好不好,你喜不喜歡現(xiàn)實中的撒切爾夫人?結果,88%的人投票給“不”。
------“不帶撒切爾主義的撒切爾”------------
2011年11月,在《鐵娘子》北京首映后的交流會上,一位英國觀眾站起來說,他年輕的時候,撒切爾夫人還在執(zhí)政,那時候他也曾經圍住過她的車子,憤怒地朝她扔雞蛋,高喊“撒切爾滾蛋”。雖然現(xiàn)在他仍然不贊同撒切爾夫人的政策,但看完這部電影后,他對昔日首相有了一個全新的認識。
《衛(wèi)報》評論說,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不帶撒切爾主義的撒切爾”。這位女首相執(zhí)政期間的坎坷大事——大規(guī)??棺h、人頭稅暴動、礦工罷工、愛爾蘭共和軍爆炸——統(tǒng)統(tǒng)輕描淡寫地略過,甚至對于中英關于香港主權的談判,都只字未提。
影片用濃重的筆墨,勾勒了一個在男人世界里打拼的女人背后的心酸。影片還原了撒切爾夫人的工作處境:在滿是灰黑色男性西裝的議會里,只有一個穿著亮藍色裙裝的她,孤零零地坐著。
為了能夠適應在清一色男性的政壇立足,撒切爾還專門接受過培訓,改變發(fā)型、整形牙齒、練習說話腔調。女兒卡羅爾曾提到,母親的衣櫥里面沒有一件女性休閑款的衣服,齊刷刷地掛滿了適合在正式場合穿著的套裝。
雖然生活在男人幫里,撒切爾依然保有很多女性特質。像不少女性一樣,她也隨身不離手提包,但是除了梳子、口紅和手帕,包里還有應對斷電的手電筒、防止反對者朝她臉上潑硫酸而毀容的解毒劑。
據(jù)說,撒切爾夫人會把手提包放在會議桌中央,在辯論中隨時從中取出文件應對。英國前首相布萊爾年輕時曾質問撒切爾夫人是否讀過凱恩斯,撒切爾夫人從容地從手提包里拿出這位英國經濟學家的文章,反駁布萊爾。如今,“手提包”在牛津詞典里,多了一層“抨擊或者威嚇”的意思。
----------永不妥協(xié)的鐵娘子,唯有時間擊敗了她-------------
熟悉撒切爾夫人鐵腕形象的人,恐怕會認不出電影《鐵娘子》片頭那個步履蹣跚的老婦人。她行動遲緩,語無倫次,眼神里充滿了怯懦。
這正是如今的撒切爾夫人?!澳赣H一生的最愛只有兩個:一是唐寧街10號,二是父親丹尼斯。她的最愛都被剝奪了?!迸畠嚎_爾說。
2003年,丈夫丹尼斯去世,可撒切爾遲遲不能接受這個事實。據(jù)女兒卡羅爾介紹,如今,患有老年癡呆癥的她會在餐廳里掛上丈夫的畫像,一邊吃飯,一邊跟“丈夫”說話,有時候還會跟女兒解釋:“看,爸爸并沒有離開我們!”
與撒切爾夫人結識30多年的琳達·麥克多戈感嘆道:“我曾經是那么羨慕她身上所擁有的那股常人鮮有的自信,而現(xiàn)在,我只能從她的眼神中看到膽怯和猶豫。她自己也感覺到了這些變化,她感到恐懼,因為她想要阻止這些變化卻又無能為力?!?br>
即將上映的《鐵娘子》掀起了英國國內的評論熱潮,有影評人認為該片將會成為今年奧斯卡金像獎的奪冠熱門,斯特里普所扮演的撒切爾夫人揮舞著手臂力挽狂瀾的模樣有可能成為今年奧斯卡最為出彩的畫面,但現(xiàn)實中的女主角,生活卻并沒有這么風光。
如今,86歲高齡的撒切爾平時既不看電視,也不讀報紙,一個人住在倫敦的家里。每天早上醒來,她會坐在窗邊,盯著不遠處的海德公園里游玩的人們發(fā)呆。由于年輕時專注工作,和家人接觸少,她跟兒女的關系并不密切,他們平均6個月來看望她一次。
雖然在任期間交友廣泛,但當她過77歲生日的時候,本以為至少能收到幾十張賀卡,最后只收到了4張卡片。它們被精心擺放在壁爐臺上,閑下來的時候,撒切爾夫人就會出神地盯著它們。
為了跟即將上映的電影相呼應,《每日郵報》記者特地在圣誕節(jié)的時候跑去她家門口蹲點,捕捉昔日鐵娘子的風采??墒?,他既沒有拍到兒女來歡聚,也沒有政客來寒暄,只有替她開門的警衛(wèi)和攙她走路的護士。鏡頭里的撒切爾夫人風光不再,她左手扶著門框,艱難地向前邁步。
刊于2012年1月4日
原文地址:
http://qnck.cyol.com/html/2012-01/04/nw.D110000qnck_20120104_1-35.htm
沒人能在一百分鐘內“公正全面”的刻畫某偉人的一生的,最成功的傳記電影永遠都是提供一種語氣,一個視角,各種切片。(豆瓣那些批評“內容片面”的一句話你們有意思伐)看之前沒想到是由始至終的回憶體,somehow覺得這片子很迷人。最后說:Harry Lloyd讓我也淪陷了
老覺得是一驚悚片兒
今天是2011年12月31日。而這也是我今年看過最好的一部片子。上次哭得這麼厲害應該是7月16號。
也許再過些年,就會有人拍一部電影叫《梅里爾·斯特里普》了……
如流水賬般的敘述,卻沒有令人感到無趣,處處體現(xiàn)著溫情與細心。以女性特有的視角來挖掘這一位歷史上爭議極大的女子,展現(xiàn)出的是其不為人知的一面;以老年撒切爾收拾其丈夫遺物為主線,慢慢散開,娓娓道來其政治生涯中形形色色的經歷。梅姑的表現(xiàn)干練、強勢,這樣的女人理應在男人群中有一席之地。
她作為雜貨店的女兒,因為出身貧寒,時常飽受世人的白眼。然而,在聆聽了保守黨的演講后,她堅定了自己的政治信仰,并以優(yōu)異成績考入牛津大學,雖然在一次議員選舉中落敗,但是她卻收獲了真摯的愛情與他相伴,堅定了自己從政的人生道路。
其實是撒切爾夫人晚年的生活寫照,每天思念亡夫的孤單生活。并不是想象中的政治電影。最大的問題是故事有個很嚴重的斷層,沒明白為什么年紀大了就有幻想癥了。。?看之前并不知道導演是女性,不過確實有很明顯的細膩加碎碎念。。。梅姨氣場確實演出來了,但總覺得有點太過用力。。
鐵娘子,梅姨演技真是精湛
片子里撒切爾的回憶都是雜亂無章的而且全部都沒有什么深刻的點,很多觀點都太個人化了,松散碎片一般的穿插式剪切讓這片子很混亂,啊這是糊弄人玩呢吧。。。難道期望太高必然會有失望?ps大家都說梅姨的演技說好,難道只有我覺得過分做作和用力了么?pps:里面的眼鏡男啊太像太像YSL先生了?。?/p>
You're going to be fine on your own, love. You always have been.
劇本過于女性化,將撒切爾夫人的人性一面置于前臺,而她作為精明政治家的一面則被快進,甚至忽略。這樣的偏頗視角在我看來是極不公正而失敗的處理(尤其對比《米爾克》的客觀與冷靜),除”強勢“一點被充分表現(xiàn)外,她的政治理念來源、核心、職業(yè)生涯的幾大轉折點等都模糊不明。頻繁的回閃也過于乏味。
有得必有失
鐵娘子
女主的演技果然厲害,演出來撒切爾晚年的孤獨與無助,以及當政時的雷利風行,不愧為鐵娘子。
改變了歷史容顏的女人。
梅姨演技贊
2012-2-12 小心你的思想,因為它們會成為言辭;小心你的言辭,因為他們會成為行為;小心你的行為,因為他們會成為習慣;小心你的習慣,因為他們會成為性格;小心你的性格,因為他們會成為命運。
偉大之人自有其可愛、可恨之處。
大把音樂,瑣碎剪切,頻繁過渡轉場,我知道這必然被大多數(shù)人詬病,但我喜歡。更不用提梅姨非人類級的演技。不用跟我說這片遭撒切爾家人嘲笑,傳記片絕少有讓原型滿意的。呂克貝松拍的昂山素季她本人連看都不想看。但這倆片共同的缺點是感情戲有點過頭
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