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Anything but love or religion
Tudors 都鐸, 是一個家族的姓氏,也是一個朝代的名字。英國歷史上的重要轉(zhuǎn)折的朝代,結(jié)束了中世紀(jì)的朝代。
買到DVD“The Tudor”的時候,我相當(dāng)?shù)某泽@,封面的帥哥長得像Tom Cruise 般的精致,完美的身材。他演的可是著名的又矮又大胖的丑國王Henry VIII,Queen Mary (Bloody Mary) 和Queen Elizabath I 的父親。當(dāng)然,一定要帥哥演出,捧場的人才多,管他歷史上的真實形象呢。重要的是Henry VIII的古怪個性和特別經(jīng)歷足夠拍個好幾十集了。
歐洲的君主往往只是最大的貴族,因此與其他的貴族相對比較的平等,還得受羅馬天主教會的精神領(lǐng)導(dǎo),因此比中國的皇帝們權(quán)限小的多。
The Tudor 以Henry VIII最精彩的中年開始,那時候他就不太甘于被各種力量節(jié)制,努力的掙扎反抗。我一共看了前7集,基本上都在忙著搞合縱連橫,在歐洲的強敵兼親戚比如說法國、西班牙以及教會之間搞平衡,在不斷的簽署和平協(xié)議和撕毀中來回折騰,伴隨著的還把未成年的女兒許配給各國的國王或王子們??戳诉@個過程,就會了解歐洲的統(tǒng)治者習(xí)慣于搞出各種協(xié)議,以平衡各方勢力,沒有強大的武力支持只能簽署不平等條約,軍隊強大以后再撕毀舊的簽個對自己有力的。
拉據(jù)戰(zhàn)的過程非常的有意思,很實用的交戰(zhàn)手冊。
可是這位Henry 下定決心與羅馬教皇決裂另起新的基督教爐灶的原因還是女人,他喜歡上了溫良恭檢讓的皇后的妖嬈又有野心的侍女。出于各方利益原因, 教皇不準(zhǔn)他離婚。我買到了的第7集,他就開始折騰離婚的安排。估計怎么也得到10集以后才能離得成,中間發(fā)生了很多的故事。
后面的歷史是這樣的,Henry于是奮勇之下,宣布脫離羅馬天主教會,引入改革的基督教,自封為英國主教,搞了政教合一。他最終達到目的離了婚,還順手沒收了天主教會的財產(chǎn),發(fā)了筆大財。鑒于英國實力強大,教皇除了口頭譴責(zé)以外別無他法。從此奠定了英國的歐洲大國地位,是為無心插柳的偉大成果。
而讓Henry VIII 搞出這么大動靜的女人Anne Boleyn,在幾年后被他砍了頭。之后,他又砍了另外1任妻子的頭,還與2任妻子離婚。成為歐洲歷史上最可怕的單身國王。
Henry VIII在世時,在國王的支持下,基督教已經(jīng)呈燎原之勢,一定程度上壓制了天主教的發(fā)展。在他死后,他的3個后代都依次登上王位。當(dāng)他的大女兒Mary在Henry VIII 的唯一的兒子死后執(zhí)政,她是虔誠的天主教徒,視基督教徒為異教徒,開始對整個國家進行宗教清洗,殺人無數(shù)而得名“Bloody Mary"。在Mary死后,基督教徒Elizabath接任,開始對天主教徒的清算。不止在英格蘭,Elizabath成功的征服了蘇格蘭和愛爾蘭這兩個天主教國家,從而納入英國的版圖,從而在愛爾蘭開始了一直延續(xù)到現(xiàn)在的宗教戰(zhàn)爭。不過,從此英國開始成為世界之強。
雖然宗教戰(zhàn)爭常常以宗教為名,我所看到的卻是發(fā)動的領(lǐng)導(dǎo)人對教義的背棄,以及完全不遵循宗教要求的生活與思想。在那時的歐洲,普通人被宗教的選擇與認(rèn)同折磨甚至丟了命,而實際的既得利益者還是鼓吹和傳播宗教思想的精神領(lǐng)袖。部分的領(lǐng)袖也被迫逃亡、流放甚至砍頭,但是至少獲得了名聲和擁戴,可是追隨者們像螞蟻一般前赴后繼的死去,以極其虔誠的方式維護著他的信仰。
Henry VIII非常熱愛宗教,尤其熱愛宗教帶來的便利。當(dāng)時的思想家們以宗教的前提去思考,頂多有了人道主義思想的起源。沒人感挑戰(zhàn)上帝的存在,Henry VIII挑戰(zhàn)的不過是羅馬教會對上帝和耶穌的解釋權(quán)。
在100年以后,法國哲學(xué)家才開始脫離宗教的桎梏,去真正的辯證的思索。
The Tudor 不僅有健美的俊男美女,更有精美的服飾、宮殿和歐洲風(fēng)光。在分類時可以定義為戰(zhàn)爭、歷史、宗教、愛情、血腥、陰謀、情色的電視劇。比較懷疑怎么在美國的電視頻道上播放。
帥哥主演演的很好,只是以前讀的書讓我先入為主,怎么也覺的他的形象實在不符合我以前的想象。Wolsey神父演的更好,完整的刻畫了一位勤奮、睿智、狂妄、貪婪、控制狂的紅衣主教形象。
且看明年會怎么拍下一季。
2 ) 看美劇學(xué)英文單詞之《都鐸王朝》French 的小三兒含義該如何解釋?
FBI Warning:本文純屬拉閑片扯咸蛋,且內(nèi)容為限制級,不喜勿入,未滿13歲兒童請在家長陪同下觀看,同時,本人,僅以此文獻給那些像我一樣刻苦努力學(xué)習(xí)英文,并且致力于研究法國歷史淵源的各位同仁們,并以此文共勉之:
追憶大學(xué)時代,為刻苦努力學(xué)好英文,專門買了本朗文英語詞典(其實是為了跟同學(xué)用英語罵人時候不吃虧),朗文詞典專門有一個章節(jié)是講罵人的詞語的,率先掌握了這部分內(nèi)容,掌握這部分內(nèi)容除了可以學(xué)會用英語罵人以外,其實還具有更實際的意義,當(dāng)你考察一本英語詞典詞條是否完備的時候,隨便找?guī)讉€罵人的詞匯查查解釋的是否詳細(xì),就知道這本詞典好不好了,理解這些詞匯也是非常有必要的,例如,不能因為你看了穿靴子的貓,覺得這個動畫片里的小貓貓很可愛,就管其他你喜歡的人也叫Pussy,因為從聽著的角度理解起來完全可能跟你表達的意思天壤之別。再比如:我們的金雞鞋油,翻譯成英文也不能叫“golden Cock”一樣,那就不是金雞了,而是“金蛋子兒”了。雖然看朗文詞典,對這些詞匯有了不錯的理解,但是對于一個非常簡單的單詞卻有相當(dāng)大程度的疑惑,這就是——French,大家知道這是法國,法國人的意思,但是除了以上解釋之外,朗文英文詞典里對于French還有一個小三兒含義,F(xiàn)rench同時也有“口jiao”的意思,如果死記硬背是可以記住的,但是不理解,這兩個迥然不同的意思為什么會集中在這個French上,就像China這個單詞,既是中國,又是瓷器,是因為以瓷器為特色代表了中國這個國家,那么French背后的歷史含義是什么呢?像我們這么愛學(xué)習(xí)的好童鞋,也不能就這個問題去問老師,不然肯定會慘遭校園暴力,那問誰呢?沒誰可問,所以苦于沒有名師指點,這個問題一直沒有答案(當(dāng)時還沒有百度百科啊,也沒有美劇啊,所以據(jù)此來看,這有科技不斷進步,社會不斷向前發(fā)展,我們這樣愛學(xué)習(xí)的好童鞋的天才問題才能有完美的答案(同時又不被老師和家長抽鞋底)
昨晚為了等洗澡水燒熱,看了半集集《都鐸王朝》(第一季,第二集),在第18分30開始的一分鐘內(nèi)解決了從當(dāng)年遺留至今的疑問——French與“kou交”的歷史文化背景,其實之前也略有提及,故事是這樣的,英國國王在大主教的斡(wo,音讀握)旋之下與法國國王簽署“萬世和平條約”,隨從就表示,既然來了法國就應(yīng)該入鄉(xiāng)隨俗?。▽W(xué)習(xí)法國國王享受一下法國的淫亂體驗),當(dāng)晚英國國王睡前,由英國駐法國大使的女兒“瑪麗”前來侍寢,英國國王對她說“我對你聽聞很多,你已經(jīng)來法國兩年了,告訴我,你都學(xué)了哪些法國宮廷禮儀?”……,”瑪麗童鞋答道“陛下,您允許嗎?”,看到這里,還覺得這臺詞太突兀了吧,簡直可以跟吳宇森《赤壁》的臺詞相媲美了,倆人都在前戲階段了,突然開始討論宮廷禮儀了,竟然還允許不允許的,難道要先朗誦一遍“三從四德”?,結(jié)果英國國王說“允許”之后,瑪麗同學(xué)馬上俯身低頭以實際行動來了一段“口活”(此處畫面由國王上半身視覺影像和您對他下半身的想象共同組成),至此這個困惑我這么多年的陳年舊問終于迎刃而解,同時可見,美劇就是美劇,其臺詞都是有歷史淵源和考證的,就是比《赤壁》有文化,有底蘊,由此我們也可以得出French的這一小三兒含義的歷史淵源大概是法國是這種“口腔體操”的最早發(fā)源地和發(fā)揚光大的地方,因此這個French前兩個眾所周知的含義和這個小三含義具有了血濃于水的血緣關(guān)系,所以造成了朗文詞典對它三位一體的解釋,都說法國是浪漫國度,據(jù)此,我們借鑒中國歷史的二元考證法(史書+實證,本文即朗文詞典+都鐸王朝的歷史還原影像)可以初步得出結(jié)論:French的小三兒含義最早是在法國這個浪漫國度產(chǎn)生的,具體產(chǎn)生時間初步可以斷定不晚于都鐸王朝期間英法萬世和平條約簽署時間的前兩年(因為這時候,瑪麗已經(jīng)在法國呆了兩年了)
時間有限,考據(jù)匆忙,難免有所遺漏,請各位英文學(xué)習(xí)者,歷史考據(jù)者,各位美劇童鞋不吝指正,我洗澡去了,88
3 ) 把陰謀講簡單點,把歷史說清楚點
第一季短短十集,斷斷續(xù)續(xù)看了怕有半年。拖啦這么長的時間,說明了兩個問題:其一,故事不那么精彩,看完一集之后沒有連續(xù)鉆研的興致,能放放松松去睡覺;其二,每一集的故事都講得很清楚,印象深刻,隔段日子再去看不至于犯糊涂。
因此初看的時候覺得不如《羅馬》好看,不過全看完以后覺得制作算是精良。
“都鐸”是一個姓氏,“都鐸王朝”指的就是這一家人前后110年的統(tǒng)治。這仍是一個封建王朝,但是就在這個王朝手里,英國大治,從封建制度向資本主義邁出了一大步,把歐洲列強遠(yuǎn)遠(yuǎn)拋在了后面。
說起來這個家族,名人可就多了。電視劇是從二代目八卦主角亨利八世開始的,在第一集里面也出現(xiàn)了他女兒,日后兇名在外的女王“血腥瑪麗”。那會兒,這孩子的妹妹,日后也是大大出名的女王伊麗莎白還沒出世。
亨利八世已經(jīng)夠兇蠻的了,為啥她女兒也這么猛呢?因為這可憐小孩的爹媽要打離婚......
英國的國王,亨利八世,喜歡上了這個叫安.博林的女子,腦子一根筋,非要休了現(xiàn)在的王后不可。
王后是誰呢,她不但深受英國國民愛戴,同時還是西班牙的公主(她娘是當(dāng)初支持哥倫布地理大發(fā)現(xiàn)的那個著名女王)。當(dāng)時的西班牙可是歐洲強國,經(jīng)常欺負(fù)法國,還曾經(jīng)聯(lián)合德國兵一起攻陷羅馬,把天主教的教皇都給關(guān)了起來。
這里面還有一大堆八卦就不說了,反正王后不干。西班牙當(dāng)然也不干,教皇......那會兒正被西班牙惡人和德國惡人追得四處躲避,焦慮啊......也不支持。
英國大主教沃爾西剛剛競爭教皇失敗,他是想盡了法子要想在離婚案上遂國王的意,以保證自己在英倫的勢力。但是他的種種努力,始終沒有什么成效。
安.博林的家族這就緊張了。要知道博林老爺有兩個女兒。他先是教唆大女兒獻身給國王,哪料到被國王吃了以后沒幾天就扔了......于是再次獻上小女兒,只不過叮囑她說,怎么也要想點法子吊著這個男人的胃口才成啊。安于是一直守身如玉,魅惑成功,可是真要上位......王后哪里是那么好扳倒的喲......
于是各方勢力就陷入了僵局。
這要是倒退100年,估計英王就得低頭讓路。而且在過去的100年,也不知道有多少國王低頭讓過路呢。但是現(xiàn)在,時代已經(jīng)不同了:在德國,路德教派掀起的宗教改革已經(jīng)如火如荼。
這新教在英倫的代言人是克倫威爾(后世用鐵血征討了整個英國的克倫威爾的祖先)。這時候他還年輕,正是國王身邊的顧問。他認(rèn)為天主教的神職人員全是人渣,天主教的教義也早就腐朽。
因此,他找到安.博林嘀咕,給國王進言說,憑啥要聽羅馬那幫老朽的話呢?新興的基督教說啦:國王自己覺得該咋辦,就咋辦唄。
亨利估計也不是啥虔誠信徒,他當(dāng)然超級喜愛這個對王權(quán)極為有利的教義。
這時候,一個公開的法庭審理了國王離婚案(厲害吧,瞧瞧人家的王可憐成啥樣兒了),羅馬的使者最后說,不。
那后果就是,夾在中間的跋扈主教沃爾西徹底倒臺,對手博林家族上升。而羅馬,從此失去了英國。
電視劇的第一季到此結(jié)束。
后來...
國王離婚,娶了安。整個英國倒向了新教。后來國王喜歡上別的女人了,安就被砍頭。電視劇的第二季到這里結(jié)束。
后來,統(tǒng)共算起來,這個國王前后一共有6個正式結(jié)婚的老婆,其下場分別是“離婚、砍頭、病逝、離婚、砍頭、改嫁”......因為一夫一妻制,看起來這個八卦國王把整個教廷和神學(xué)院折騰得夠嗆......
后來亨利和西班牙王后的女兒瑪麗上臺,天主教復(fù)辟,殺了很多人。
后來亨利和安的女兒伊麗莎白上臺,新教復(fù)辟,殺了很多人。那是莎士比亞生活的年代。
再后來...
不論這些男人們和女人們?nèi)绾?,那些宗教領(lǐng)袖們又如何,草民們又如何,總歸是新教勝利了,并且傳播到新大陸,大英帝國富強了。
-------
歐美拍的片子,一點也沒有什么大義和理想,有的全是八卦和對私人利益的考慮。所謂歷史事件,里面所有的事情其實都是人事,卷入漩渦的各人都從自己出發(fā)、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掙扎。
可是他們也并不單打獨斗,而是審時度勢,各自尋找機會和盟友來一起折騰,分分合合,直至勝利。
宏觀上看起來,可不就是歷史的大趨勢。
手頭上有關(guān)于美國憲法的那段歷史的介紹,看起來也是這樣的感覺:與會的那些各州代表們的發(fā)言和爭執(zhí),大多數(shù)也都是關(guān)于本人、本州、本階層的切實利益的殫精竭慮的維護。每個人都真正維護自己的利益,歷史自己會知道該怎么走的。
-------
網(wǎng)上有不少朋友對著里面的宮廷和陰謀嗤之以鼻......我的看法是,那時候的歐洲,國王被教廷壓制著并不能為所欲為,后宮里面又是一夫一妻制,況且一個國家的大小也就當(dāng)我們一個省而已,這能折騰的資源和舞臺確實就小些。
再加上人家編劇為了把故事講清楚,其實是把很多陰謀的細(xì)節(jié)都撇去不談了......
嗯,這樣比較直線條的陰謀好啊,我們這樣單線條的腦子也能看懂了,多好。
------
官方網(wǎng)站
http://www.sho.com/site/tudors/home.do?source=shocom_nav這個鏈接是官網(wǎng)的人物說明
http://www.sho.com/site/tudors/characters.do《淑媛》對幾位女王和公主的介紹
http://blog.2008.qq.com/qzone/622007475/1218700814.htm天涯小筑的政治經(jīng)濟形勢背景材料
http://donatino.skygate.cn/post/21/1304 4 ) 唯一的亮點
就是奧圖爾飾演的教皇保羅三世
一個演員是否為人認(rèn)同,很大程度上仰賴于他念白的功力。看看第二季第三季,教皇高高在上的不怒自威、綿里藏針的用心和循循善誘,都在短短幾句臺詞間鋪陳展現(xiàn)。歲月沉淀下來的功力,遠(yuǎn)遠(yuǎn)不是幾張年輕的臉孔和色厲內(nèi)荏的恫嚇可以平起平坐的。
5 ) 都鐸隨筆
假期的最后幾天,翻出了一部N久前就想看但一直沒有看的美劇《都鐸王朝》,斷斷續(xù)續(xù),有事沒事的看了一季半。亨利八世、都鐸王朝、英格蘭的中古史。其實整個假期看了不少關(guān)于英國的東西,最開始是重看了海倫亨特的《女王》(The Queen),看完后在wiki上翻了不少關(guān)于伊麗莎白二世、戴安娜王妃的文章,年快過完了,腦子一閃念,想起了這部《都鐸王朝》,嗖地,回到16世紀(jì)。
都鐸王朝共統(tǒng)治英格蘭、威爾士、愛爾蘭共118年,歷經(jīng)五代君主,即亨利七世、亨利八世、愛德華六世、瑪麗一世、伊麗莎白一世。美劇《都鐸王朝》主要講的是亨利八世的故事,他的故事最有說頭,也最有可看性,先后六次結(jié)婚,殺掉兩位皇后,廢掉兩位皇后,一位皇后病逝,最后一位與他終老;他為了與二任皇后安妮博林結(jié)婚,不惜與羅馬教會分裂,迫使英國教會獨立并自稱英國教皇(即英國圣公會)……他在位時間不短,1509—1547,為了一個兒子,鬧得英格蘭天翻地覆,血流成河,殺妻叛教,情人無數(shù),用今天的話說,這家伙渾身都是戲。所以,《都鐸王朝》不是第一部以亨利八世為主角的劇集,也不會是最后一部。
下面說點關(guān)于都鐸的歷史,算我是私人歷史筆記(這不是一篇歷史普及課,只是個人歷史隨筆,覺得我寫的不好的大可自己去看wiki百科,特此聲明)。
1.可憐的皇后
對于中國帝王,他們從來不會因為婚姻的事情而犯愁,皇帝三宮六院,三千寵愛,女人不是問題,結(jié)婚更不是問題。中國的帝王,從理論上來說,是一夫一妻制,即只有一個皇后,但是他允許有很多的妾,即小老婆,但正因為他是皇帝,所以在性的分配上,皇后和諸多妻妾其實得到的份額差不多,人生如戲,全靠演技,就看誰能夠拴住皇帝的心,或者誰能夠給皇帝先生下兒子。從婚姻角度來說,中國皇帝最擔(dān)心的事情,只有一個,就是兒子。
亨利八世一輩子也只愁一件事,兒子。亨利八世的第一任妻子是阿拉貢的凱瑟琳,西班牙貴族,亨利和凱瑟琳的婚姻是他一輩子中穩(wěn)定時間最長的一段,兩人于1509年結(jié)婚,1533年強制取消婚姻,維持了24年。凱瑟琳沒有給亨利生下兒子,唯一的一個兒子僅僅存活了52天就夭折了,她的女兒瑪麗,后來成為英國女王,以血腥統(tǒng)治著稱,因為其母親后來失寵死去,她的地位一落千丈,童年的生活陰影可能造就了她日后殘暴的性格。凱瑟琳最初是嫁給亨利八世的哥哥亞瑟的,成婚四個月后,亞瑟暴死,為了維持英格蘭和西班牙的關(guān)系,亨利七世決定讓亨利八世迎娶兄嫂,此事特經(jīng)羅馬教皇批準(zhǔn)而成功(因為教會教義規(guī)定,婚姻是由上帝恩準(zhǔn)的,沒有上帝的允許不準(zhǔn)離婚再婚),18歲時,他與凱瑟琳完婚,我們有理由相信,是凱瑟琳成熟的身體讓亨利八世享受到了充足的性愛歡愉,少夫老妻在開始的時光非??鞓?,但是,凱瑟琳卻沒有保住自己的位置——因為20多年都沒有給亨利帶來兒子,亨利對這位老妻子已經(jīng)厭倦,根據(jù)教義,沒有羅馬教皇批準(zhǔn),他不能與妻子隨意離婚。這點就與中國皇帝不同,中國雖然也有佛教道教,但他們完全管不到皇帝頭上,基本上只是為皇家祈神求福的工具,而歐洲的國王們在頭頂則有一個教會,教會管信仰,也管婚姻。中國人完全想象不出,皇帝的離婚居然會那么難,直接廢了皇后不就完了么?但在英格蘭,16世紀(jì)卻真的不可以,名義上,所有的歐洲國王都是君權(quán)神授,是神的旨意,既然王位來自神,那么,國王的婚姻自然也歸神管。所以,亨利作為英格蘭國王,他可以不去寵幸自己的皇后,他也可以去隨意找宮廷里、臣子家、倫敦街頭任何一個女人,做他的情人,為他提供生理的歡愉,卻不能輕易的休掉他的皇后——阿拉貢的凱瑟琳。
亨利的情人很多,他找情人的目的,一是滿足自己的生理需要,二就是要兒子。也的確有人為他生了兒子,Elizabeth Blount為他生下一個兒子,這個兒子生于第二任妻子安妮博林得寵之前,因此也是他唯一承認(rèn)的私生子。但是,這并不解決問題,因為于1536年去世了,無法繼承王位,于是,人到中年的亨利開始為了兒子發(fā)起了瘋。
他愛上了安妮博林,皇后的侍女。這本來會是一個很普通的情婦故事,但博林的父親和叔父卻是很有心計的大臣,他們希望借此青云直上,在一系列的手段和慫恿下,亨利決定要與凱瑟琳離婚,迎娶安妮博林。離婚事件涉及到諸多重大國際國內(nèi)關(guān)系問題,1.羅馬教會的反對,因為凱瑟琳的婚姻本身就是羅馬教會特批的,他們?yōu)榱吮3肿约旱淖饑?yán)權(quán)威不愿意輕易推翻;2.凱瑟琳的侄子西班牙國王查理五世的反對,這就涉及到兩個國家之間的關(guān)系了;3.安妮博林只是一個侍女,出生卑微,國王為了一個低賤女子而休妻、與教皇鬧翻,使國內(nèi)的傳教士無法接受。
至于皇后本人,則基本上是在悲傷、絕望中度過余生,自從國王愛上安妮博林之后,皇后的床是再也不去了,寵愛更是無從談起,而且由于皇后與教會、西班牙的關(guān)系,使國王加快了離婚的步伐。最終,她被剝奪了所有的尊榮,在孤獨失望中死去。
僅僅是因為她沒有生下兒子。
但是,安妮博林并沒有笑到最后。因為她后來也沒為亨利生下兒子,這估計就是報應(yīng)。氣急了的亨利以淫亂罪將妻子砍頭處死(可參看電影《另一個波琳家的女孩》The Other Boleyn Girl),安妮博林生下的女兒伊麗莎白,即后來的伊麗莎白一世,開啟了英國歷史上著名的黃金時代。(亦有電影《伊麗莎白》可供參考)
關(guān)于亨利的皇后,流傳著這樣的俗語,離婚、砍頭、死,離婚、砍頭、活(divorced, beheaded, died, divorced, beheaded, survived),凱瑟琳慘遭離婚,但她的下場實在算是相對比較好的了,她不過是死的比較郁悶,安妮博林則是被砍頭(中國的皇后們似乎也不會因為沒生下兒子而被砍頭吧?),三號皇后安妮的侍女簡·西摩為他生下唯一的兒子,即后來的愛德華六世,可惜簡命不好,難產(chǎn)死了。四號皇后克里維斯的安妮,因為畫像漂亮而被選中,結(jié)果見面一看,見光死,亨利勉強和她完婚,但隨即拋棄,大臣托馬斯克倫威爾是介紹人,由于此事被處死。
五號皇后凱瑟琳·霍華德,無子,婚后2年,被砍頭,順便說一句,她的叔父就是安妮·博林的叔父諾??斯?,博林家還真沒有當(dāng)皇后的命。又或許,是安妮博林的怨念太深,讓亨利一直耿耿于懷。
最后的六號皇后凱瑟琳·帕爾,1543年7月12日嫁給亨利八世,4年后亨利八世去世,她再婚嫁給托馬斯·西摩,1548年9月5日去世,善終。
《都鐸王朝》第一季用了大量篇幅講述了第一任皇后凱瑟琳的失寵和悲慘生活,無人探望、爵位被剝奪,孤獨的在禱告室與上帝不停的傾訴,但她若能活到1548年,她也許會慶幸,自己沒被處死,已經(jīng)是前夫亨利最大的恩德了。(或許是導(dǎo)演故意安排,每一位出演凱瑟琳角色的女演員,大都年紀(jì)較大,姿色一般,這樣的皇后,就算國王不廢,觀眾看了也沒有興趣啊。此乃題外話)
或許,還不如當(dāng)他的情婦來的安全。至少,他沒有處死過情婦。
關(guān)于兒子的怨念,最后葬送了亨利的都鐸王朝,雖然他宣布無論兒子女兒都可以繼承王位,但他的子女,瑪麗一世、愛德華六世、伊麗莎白一世,均無所出,無嗣而終,也許受到父親婚姻悲劇的怨念太深,愛德華、伊麗莎白終身未婚。
在伊麗莎白一世的黃金時代結(jié)束后,由于無后,王位傳給了她的表侄女的兒子,都鐸王朝宣告結(jié)束。
2.政治化的教會
亨利八世這輩子干過的最復(fù)雜,也最不顧后果的事情,就是與羅馬教會決裂,自立為英格蘭教會的首領(lǐng),并宣布自己擁有一切宗教和世俗事宜裁判權(quán)。一切的一切,就是為了使自己擁有離婚判決權(quán)。這個權(quán)力用起來很過癮,他一共離了5次婚,直到自己離不動了,才罷休。
這在中國基本上是不可想象的。
中國帝王們有時也會受到一些倫理約束,比如儒家學(xué)說,“立長不立幼”等王位繼承法,由大臣們督促皇帝實行,但是大臣只有督促建議權(quán),沒有法律審判權(quán),國王的婚姻事宜必須由教會審判這樣的事情,在中國不會發(fā)生。中國沒有明文的宗教,但有一定的儒家和道德約束,顯然這樣的約束對于帝王沒有太多作用。皇帝要廢皇后,簡直是很容易的事情。類似的抗議皇帝旨意的事件,在中國會演變成另外一個樣子,比如萬歷年間,大臣們依據(jù)慣例和禮教規(guī)定,請萬歷帝立太子,萬歷帝發(fā)了倔脾氣,不愿意按照大臣的意愿立太子,于是大臣們一個一個死諫,萬歷帝越勸越不聽,但他又不能去孔子廟里修改儒家禮法,所以選擇了不上朝,一躲了之(事見《萬歷十五年》,黃仁宇著)。比起亨利的激進不擇手段,萬歷帝簡直是無為到極點。當(dāng)然,這里也不具備可比性,亨利不搞教會,他就沒法把安妮博林合法的搞到手,而萬歷帝的后宮則是他最好的溫柔鄉(xiāng)。說到底,還是人的原始沖動在作祟。
繼續(xù)說歐洲。
由于歐洲的基督教在人們心中根深蒂固,有了群眾基礎(chǔ),教會就有了power,國王可以做人間的王,但精神上,他們是屬于上帝的。羅馬教皇像一個神皇一樣統(tǒng)治著歐洲。亨利和教會拉鋸戰(zhàn)的結(jié)果有四:處死了自己的大主教沃爾西(因為他沒能說服羅馬教皇批準(zhǔn)離婚);與西班牙徹底搞僵(因為他執(zhí)著的休掉了西班牙國王的姨媽);處死了反對他離婚的教會人士;與羅馬教廷徹底決裂,退出教會,自立為英格蘭教會之首領(lǐng),并宣布自己擁有一切宗教和世俗事宜裁判權(quán)。
結(jié)果,它把羅馬教會勢力趕出了英國,英國成了一個不承認(rèn)羅馬教皇的基督教國家。(喔,和咱們天朝很像呢,從某種意義上說,九常委就是藏傳佛教、基督教的最高領(lǐng)袖了,因為這些宗教的頭領(lǐng)必須由他們默許批準(zhǔn)才行)
其實更有趣的地方不是英格蘭廢除了教會,而是為什么英格蘭一定需要一個教會。因為人們需要心靈的安寧,需要一個精神支柱。但問題也隨之而來了,教會既然是人們心靈的王國及最高首領(lǐng)所在,它就不免演變成一種政治勢力,因為只要有足夠多的人信仰它,它就能夠呼號施令,以神的名義。也就是說,在英格蘭國土上,國王有國王的權(quán)力,教會也有教會的政治勢力,兩者難免要打架,亨利八世的離婚事件就是兩者的一場戰(zhàn)爭,最終以國王驅(qū)逐教會勢力而告終。國王自己成為了教會的首領(lǐng),但是,它留下的后遺癥也是顯而易見的,總有一些人懷念羅馬的正宗教會,也因為亨利本身的私心,使他的這個教皇在有時候并不如羅馬那么純粹。
最終,由于羅馬教廷的長久的影響以及歷史的慣性,伊麗莎白一世上臺后,逐漸恢復(fù)了與羅馬教會的關(guān)系。亨利的宗教改革,最后成了一次宗教實驗,即如果國王集世俗權(quán)力以及宗教權(quán)力為一體,國家將會如何發(fā)展?
事實證明,有些長久以來的習(xí)俗和觀念,是無法被改變的。正如1979年前中國發(fā)生的種種毀滅傳統(tǒng)的事情一樣,最終我們發(fā)現(xiàn),傳統(tǒng)的東西,才是真正支撐我們中華民族的精神基礎(chǔ)。立足于2000年的積淀,我們才能創(chuàng)造出新的未來。
3.小國的歷史
與中國相比,英格蘭的確是一個小國。它處于歐洲大陸邊緣的海島,守護者他們自己歌頌偉大但在中國人看來實在是堪稱部落聯(lián)盟性質(zhì)的那些歷史和故事。英格蘭、蘇格蘭、威爾士、愛爾蘭,這些地方曾經(jīng)都只是一些家族、部落的領(lǐng)地,到了中世紀(jì)才逐漸統(tǒng)一稱為一個國家,而在亨利八世的時代,他只是統(tǒng)一了英格蘭、威爾士、愛爾蘭,他只是國王,king,而不是皇帝,empire。
但是,這個世界,其實正是由這些小國的故事組成的。英格蘭、法蘭西、德國,均是小國,但卻各有各的傳統(tǒng)??础抖艰I王朝》,我有時覺得,其實中國春秋時代的諸侯爭霸,也就是這么一回事,齊楚秦燕,各據(jù)一方,各有特色,武將有血性,丞相足智多謀,那是一個興奮的時代。正如法蘭西之浪漫、西班牙之華貴,一旦統(tǒng)一成一個歐洲國,變成了法國省、西班牙省,那就不再那么美妙了。
在亞歐大陸的兩頭,分別有兩個距離大陸較遠(yuǎn)的島國存在,一個叫做日本,一個叫做英國,它們都曾經(jīng)影響過全世界,并且至今仍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國家之一。英國在18-19世紀(jì)成為世界第一的日不落帝國,殖民地遍布全球;日本則于明治維新之后興起,席卷亞洲近半個世紀(jì),野心吞并半個地球,二戰(zhàn)后又以強大的經(jīng)濟動力崛起,成為世界第二經(jīng)濟體(中國GDP已經(jīng)超過日本,但我們都知道,那其實沒什么好驕傲的,老二依然是日本)。英國和日本的歷史,就是一部小國史,驚喜,守護著自己獨特的文化而傳統(tǒng),并且讓世界為之驚嘆。
《都鐸王朝》,只是英國歷史上很小的一個片段。但正是這么一個偏隅一方的島國,敢于挑戰(zhàn)神圣羅馬教廷,作出驚天動地的事情來,創(chuàng)造了一段國王、教皇合一的歷史,也不能不說是一種神奇吧。
***
*本人不是專業(yè)的神學(xué)研究者,對于基督教的研究不深,僅看過幾本類似《圣經(jīng)的故事》之類的通俗讀物而已。若文中對宗教事宜有不敬或不允之處,煩請有識之士指正。
*關(guān)于亨利八世的相關(guān)婚姻史,可參考以下網(wǎng)頁
http://i.mtime.com/ustvseries/blog/447845/http://baike.baidu.com/view/26614.htm#5原文鏈接:
http://www.yewangjun.com/archives/191 6 ) to Walsy
Walsy【沃爾西】,都鐸王朝里的那個紅衣主教~
(每次看見劇中的這個角色出現(xiàn)時,我都會想起霸王別姬里的程蝶衣——多么詭異的聯(lián)想,這個演員的動作實在有點柔。。但配上他的相貌,真是囧Orz)
沃爾西是從亨利八世對其無比信任,一人之下萬人之上,到后來的入獄被迫自盡。像是新舊勢力的代表,神權(quán)與君權(quán)的沖突,隨歷史的發(fā)展潮流(囧Orz),這丫也必死無疑。只是死得這么凄涼,(其實相比克倫威爾,他又更體面一些),畢竟有些讓人唏噓。
都鐸王朝里砍頭還是演了不少的,留下深刻印象的還算是沃爾西和安·博林【亨利八世的第二任妻子】的死。安死得很美(這是什么?。?br>沃爾西獨自一人穿著破舊的囚衣在牢房中,一張小桌子上放著他的食物:一小塊干面包、一個蘋果。拿起代表自己主教身份的帽子,面對著十字架,開始作他的懺悔:God, we have not spoke as long as and as often as we should. 于此同時,宮廷里正上演著一幕戲?。阂晕譅栁鳛轭}材的戲劇,一個化妝得如同小丑一般的人身著紅衣主教的服飾,在同兩名艷麗的女子嬉戲,捧起一串串珠寶和金銀揮灑著,臉上露著夸張而猥褻的笑容。I'v often been at other businesses. If i want forgiveness, i should ask for it, but i... For all that I've done, 鏡頭又回到同女子嬉戲的小丑身上,四周觀眾的笑容哄鬧著,克倫威爾站在人群中,刻板的臉上也帶著喜悅。for all that I aimed to do.---- there cannot be, no forgiveness. And yet I, I think I'm not an evil man.有人手持十字架對小丑脖子揮舞了一下 ,查爾斯歡笑著,博林【安`博林的父親】也在笑。四個魔鬼裝扮的人圍住了小丑,將其捆縛。Evil man pray louder and seems to seek penalty,畫面轉(zhuǎn)向正在祈禱的莫爾,表情很痛苦飛快地念著些什么,半點沒有往常那種淡然自如的清淡氣息, think themselves closer to heaven than I am, that I shall not see the gate of lord, not hear your sweet words for salvation. 無數(shù)個代表邪惡的魔鬼追捕著小丑,推搡著他。I've seen externaty, I swear...小丑被推置一副畫前,太陽之光如天之眼,既普照大地,也俯視、看透世間萬物。小丑如若微醉,似幼兒好奇的目光盯著畫,跪了下來。畫被收起,露出燃著熊熊火光的煉獄。四處的惡魔從小丑身邊散去,小丑驚恐地尖叫。 But it was a dream, and in the morning all was gone. I konw myself for what I am, and I throw my poor soul upon your forgiveness. Before all I know, I desire none of your loving hands. 沃爾西懺悔完,劃了個十字。而鬧劇的那邊,從煉獄門口走出一名牛角怪獸,惡魔叫鬧著,歡呼著,觀眾笑鬧著。小丑也劃了個十字,雙手合拍,臉上驚恐的表情。沃爾西起身,走向小桌前。宮廷里,惡魔們推著小丑向惡魔走去。惡魔吼道:Welcome to hell! 沃爾西拿起切面包的小刀,朝自己項上剜去。背景音樂此時達到高潮,又隨沃爾西倒下而黯淡下去。
從劇開始,當(dāng)權(quán)的大臣幾乎是隨著亨利八世換老婆的時間不斷地替換,沃爾西,我個人覺得是演員最丑的一個,但卻是我最喜歡的一個權(quán)臣。
他有自己的信仰,并且同托馬斯`莫爾(還是莫爾·托馬斯?烏托邦這個詞就是他的作品衍出的)的信仰是相同的。莫爾是個完美主義者、理想主義者,對待異教徒,他的態(tài)度和對待感染瘟疫的人是相同的——燒死。沃爾西也反對異教,會貶斥異教徒,將他們驅(qū)逐出境。但是在亨利八世的宗教信仰正朝著異教發(fā)展時,莫爾一籌莫展,只是想起來了沃爾西對他說的話: I remind of something Walsy once told me, that I should only tell the king what he should do, not what he could do, for if the lion knows his own strength, no one could control him. We are standing on the edge of this...God knows what we are going to suffer!
我不是很理解沃爾西在懺悔中說的“for all that i've done, for all that i aimed to do”,歷史中的沃爾西是如何我并不清楚,我只是在說劇。劇中的沃爾西的妻子使勁捶打他的背,給他舒展筋骨時,說,親愛的,我很擔(dān)心你,你工作得太辛苦了。在同法蘭西國王進行和談時,國王派來“慰問”沃爾西的美人被沃爾西辭去,之后又很仁愛地說,如果我更年輕更有活力神馬的,就。。。你還年輕很美麗,不應(yīng)該用來做這樣的事情。在對莫爾以及卡迪諾主教【從羅馬教皇那派來管國王的離婚事宜問題的一個主教】的幾次對話時,沃爾西是看得最清楚的一個:他明白莫爾和主教卡迪諾的想法,但是莫爾和卡迪諾并不明白沃爾西的遠(yuǎn)見。在最后國王特意讓他來參加會議卻不安排他的住宿時,卡迪諾主教從門縫里斜眼看了一下心力交瘁且有些尷尬的沃爾西,關(guān)上了門。而此時,一個不怎么重要的大人忐忑地說,如果大人您不介意,請用我的房間吧。雖然大家不說,但是我們其實是很感激您多年來的關(guān)照的。
當(dāng)然沃爾西在心里焦急的時候,多次對他人是一副威脅和不爽的樣子,會遷怒仆從怒吼:you dog! (狗狗惹著大家神馬了嘛~ 哼)會在還未知道安·博林和亨利八世的“奸情”時輕蔑地稱,what a silly girl like you can say to a king? 在自己面臨威脅時,對人——而這個人也許就是能讓他恢復(fù)國王的寵信的人——仍是一副傲慢高高在上的樣子:不要忘記,你有現(xiàn)在的地位是我多年提拔你的結(jié)果。(對莫爾說過,對查爾斯說過)
沃爾西惹怒國王的根本原因是,他是神權(quán)的代表,而國王要君權(quán)獨掌,二者的沖突無法避免。其直接原因是,國王要離婚,要娶年輕美貌多才多藝風(fēng)情萬種的安·博林,而沃爾西辦不好這個差事。導(dǎo)火線:薩??瞬魴z舉沃爾西在清剿一些修道院時,本該將其弄來的財產(chǎn)上交給國王,卻有很大一筆沒有上交,而是中飽私囊,還有一部分沒有經(jīng)過國王陛下的同意私自拿去修建牛津大學(xué)了。而亨利八世當(dāng)時就震怒了,說,我從來沒有想過他會這樣背棄欺騙我,我很失望。(我艸!這種傻逼人渣國王怎么沒人來推翻?。孔约耗昧隋X只知道打仗。額,在第四季確實有人起義了) 在一兩集之前,國王和沃爾西一同乘車,國王看見沃爾西的宅院,說,你的房子真不錯。沃爾西一時沒有反應(yīng)過來,恭敬稱謝謝夸獎。國王之后又說,也許整個倫敦也沒有你這么宏偉的宅子。沃爾西立馬驚了一跳,說,我把這宅子獻給國王您了。亨利八世又露出他那惡心的笑容,with furnitures? 沃爾西心放了下來,笑了笑。然后亨利就大笑起來。 從這里可以看出,雖然亨利八世是個傻逼,治國無方,外交無能,但帝王之術(shù)還是很懂的。中飽私囊不是大罪,但拿了錢不交還不是給自己用,卻去修牛津大學(xué)這就威脅自己了。
在亨利八世還沒決定到底是恢復(fù)沃爾西的地位還是殺了他的時候,最終堅定他殺沃爾西的人是莫爾。亨利八世把在座的五六個人【莫爾一位書呆子,克倫威爾一個精明但不怎么掌權(quán)的一只改革派,薩福克伯爵等三位佞臣】吼了個狗血噴頭(這丫是英國版咆哮帝無誤),說你們半點沒有沃爾西的辦事效率。然后薩??苏f,但是國王陛下要知道沃爾西為法國效力得更多【解釋:有政治抱負(fù)的權(quán)臣必然有自己的政治見解,親法國派主和是沃爾西的方式】,而且他還中飽私囊。亨利八世不發(fā)一言看向莫爾。莫爾說,沃爾西的確很傲慢。雖然莫爾沒有說的是實話,但正如沃爾西對莫爾說的:if you do not help me, than you are helping them【指那幾個佞臣】。于是沃爾西相當(dāng)于被判了死刑了~
其實要相對于克倫威爾,沃爾西算死得輕松的了??藗愅査狼氨驹撜f些很雄壯的話,但他哭了(大誤|||),那個劊子手行刑前被灌醉了,斧頭都拿不穩(wěn),往克倫威爾背上砸了三四下,后來是旁邊的人看不過去,知道是有人故意要他死前受罪,推開劊子手搶了斧頭結(jié)束了他的痛苦。
比較莫爾和沃爾西,很讓我想起《康熙王朝》里那個想勸渡順治的行森和尚同行森的太師父玉林法師。前者理想得看不清現(xiàn)實,行森還沒看到自己的行為帶來的后果就被燒死了,而莫爾看到自己不向著沃爾西的行為帶來的后果一籌莫展。玉林自盡以換來王權(quán)與僧人的平和,沃爾西心衰力竭自盡。
克倫威爾為人更精細(xì)一些。行事也更激進,所以連本來和他的信仰相同的安·博林都看不過去他的做法。克倫威爾原本同博林家族是同一戰(zhàn)線的,但是他卻偕同其他佞臣誣陷害死了安·博林,毀了博林一家(不過除了Anne我看著有點惋惜和難過,博林一家倒臺只有自作孽不可活的感覺)。他殺莫爾的時候,莫爾說,現(xiàn)下是我,不知什么時候是你。莫爾死前也算是看清現(xiàn)實了?!床磺瀣F(xiàn)實就說自己堅持自己信仰的人只是傻逼,看清了現(xiàn)實理解了苦難還能堅持自己的信仰,這樣的人才值得敬仰。莫爾雖然有點遲,但是不影響他仍是一個具有偉大人格的人??藗愅柨蘖苏媸菄宓轿伊恕贿^如果每個有政治抱負(fù)的權(quán)臣死前都那么鏗鏘,這個就不現(xiàn)實了~
看都鐸王朝同看康熙王朝的時間相隔并不長,看了每次有很多想說的,但是終究還是不知道寫什么,今天貌似寫得還蠻長滴。。。
亨利八世在看書方面和康熙的嗜書有得一拼,帝王之術(shù)也還可以放一起比比,但論及品行和帝王風(fēng)范,H8就是一傻逼。嗯!
話說,,,不是To Walsy嗎?
人道主義,歐盟,滾床單……倒不是說他扯淡,太美國腔調(diào)是個問題,尤其是演員說gonna的時候。那個時代不擴張而締結(jié)和平條約會名垂千古這個論調(diào)……要把我感興趣的時代拍的這么寒是有點強的。大事件上年代有些出入,小事件就更張冠李戴,最重要的是人物性格的歪曲簡直讓人惱火。
英國國王離婚記,離了整整一季,到最后也沒離完,且待下季。
人家是奔著一幫古典美男去的好嗎?
除了ooxx就是xxoo 主角們倒是很養(yǎng)眼 服裝也好 就是看不下去 找不到意思
論情緒管理的重要性,看著亨利不斷咆哮,簡直想一巴掌扇過去,讓他安靜下來。小玫瑰和權(quán)游里的感覺差好多,十六世紀(jì)的英倫貴族服裝實在是太難看了。王權(quán)和教權(quán)的爭斗倒是好看的。
雖然不是歷史,但借機了解歷史
第一集有點小雷,劇情拖沓,凱瑟琳老得像亨利的媽似的。。。
盡管人物角色相對一部歷史大劇來說有點少,但還是值得一看
受小說和電影《鳩占鵲巢》影響太深,覺得這結(jié)尾草草的怪怪的。
人物很立體,無特別荒唐的劇情。那么英國范兒的一個戲貌似居然是美國人拍的,擦!
第一季就那么戛然而止不是非逼我看第二季嗎?可是某人貌似第二季不大能看,不要胡子?。∑^那似笑非笑的清秀的小樣子結(jié)結(jié)實實的閃了我好幾次。正好補補英國歷史,戲里帥哥成群。只是里面的女人們啊,亨利他妹像他媽,他老婆像他媽,Anne是不老,長得還像動物。
一邊看連續(xù)劇一邊翻閱真實的歷史記載是件很有趣的事;服設(shè)非常華麗;本季中很喜歡的人物是瑪格麗特?都鐸和沃爾西主教。
演員太好了。一直知道JRM很棒,他的intensity太出眾了;Sam Neill也太棒了,從中飽私囊到邪惡嘴臉到pathetic到最后接受命運,每一種狀況的表演都很棒啊;小玫瑰也不用說了。亨超很帥但是相比之下演技呢?女王也演得很好。但其他主要演員就很一般。另外,不是很喜歡劇本。我更想看更加own自己故事的劇本。但是經(jīng)常感覺很多劇情就是“這是史實,我要插一段”的感覺,沒有跟人物動機有機結(jié)合,或者說,很多角色從歷史來看可能很難確定動機,劇本就放棄了或者說得模棱兩可
Jonathan簡直就是極品男好不好 帥慘了 權(quán)利制衡和電視劇主次分配的很平衡。
權(quán)利的游戲……可憐的沃爾西嘖嘖,如果查爾斯來演亨八就好了,帥啊……據(jù)歷史記載王后是很寬容淡定且很有愛心的,所以好女人往往沒有好下場,壞女人則是呼風(fēng)喚雨撒豆成兵。真的不喜歡男主長相?。。。。。?!
整個一淫亂史。
純粹是抱著對小喬的花癡來看中途還翻了高三的歷史筆記才記起英國通過至尊法案政教合一的階段??上淘趧≈羞^分不討喜整一個二百五沒腦子雞巴指揮大腦的國王,還是說那時候人類也并未進化的擁有自我完整人格令人唏噓啊。
布景服裝美輪美奐,宮廷的荒淫腐敗表現(xiàn)充分,甚至無必要的過于充分。國家之間的權(quán)利角斗最為精彩,亨利八世的反復(fù)無常和虛偽很清晰。主教沃西是最有意思的人物。
自從接受ROME洗禮后徹底淪陷在歷史劇里 可惜和ROME一比缺憾無處不在啊
比起羅馬和斯巴達克斯來確實粗糙了些。雖然是沖著小喬和亨利看的,但我最喜歡的三個劇中人是凱瑟琳皇后,紅衣主教沃爾西以及可愛的卷毛威廉,可惜的是三人都命運多舛,早早結(jié)束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