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故事才是小成本電影的靈魂。
今天本來打算去看范爺?shù)摹抖纹毓狻返?,到了影院才發(fā)現(xiàn)臨時換成了這部看似青春成長的電影,看完了只好輕嘆一聲:2.3的評分名副其實啊,小成本電影的通病顯露無疑?。∽鳛橐粺o名角,二無G點,三無故事的三無爛片,可以說爛的毫無新意。
故事主要講一個屌絲和白富美的愛情故事,千瘡百孔啊有木有。為什么一眼就看出導演沒錢呢,因為本片場景就倆,學校和男主角老家,鋼琴就那一臺啊,最雷的是為了制造美的畫面居然讓同一臺鋼琴從練琴室穿越到了海邊的山上,他老家這么窮有可能有這個?全片充斥著庸俗的橋段,一個個用爛了的點子毫無新意,跟我一塊看的哥們表示惡心得快吐了啊啊啊。
唯一出彩點的可能就是配樂了,全片一個接一個的唱歌,讓人懷疑這導演是拍MV出道的吧,可觀眾也不是來看演員好聲音的啊 ??!
我們不禁要問,小成本就意外著粗制濫造嗎,小成本電影不能逆襲嗎?答案是小成本不代表沒有好作品,只要把故事講好就成功了一半。大多數(shù)的觀眾是來看故事的,其他的一切只是為了把故事講好的輔助而已。從這個角度來說,寧浩的電影從根本上只是滿足了觀眾看故事的需求,瘋狂的石頭如此,瘋狂的賽車更是多線敘事,還能讓觀眾看懂。永遠不用低估群眾的智商,試圖用傻瓜電影撈錢的可以歇歇了,你侮辱的只能是自己。
個人很欣賞彭浩翔的第一部電影《買兇拍人》,讓你被導演的才華吸引并深深折服,而不在于是不是大片。還有昆汀的電影,善于講故事的導演一定不用擔心口碑。而這部電影,擺明了用老掉牙的故事忽悠人時,就不要怪群眾說你是狗屎。shit!
男一號選的不咋地,但看上去還像學生;女一號成熟了點,記得我大學畢業(yè)時還跟小孩兒似的。讓我回憶起15年前大學畢業(yè)時的場景,現(xiàn)在畢業(yè)的小孩兒們都沒那么單純了吧,都拼爹吃軟飯當小三兒了,哪有我們當初那種想成為國家棟梁的理想(這種理想畢業(yè)沒幾個月就被現(xiàn)實擊得粉碎)。老了,只剩下回憶了。女三號看著怎么那么像80后那個電影的一個演員?。?br>再有,那個鋼琴是誰搬到山上去的?(原諒我是學工科的,喜歡琢磨);還有,去法國就不能學畫畫了嗎?法國可是全世界畫家夢想的地方???男的學音樂,女的學畫畫,多詩情畫意啊?這劇情編的真狗血;大學生辯論賽只有一個回合嗎?6個人唱k就花了3800?我在深圳都沒那么貴,天上人間??!2007年女生就用大屏幕手機了嗎?男豬腳窮得天天穿同一件T恤?還是買了幾十件天天換著穿?窮成那樣了還去學音樂?有誰見過寒門之子去學音樂的?不都奔著師范類、金融類、或者工科類去了嗎?學音樂能當飯吃嗎?
不過,瑕不掩瑜,這個片子能讓我在凌晨1點鐘還能看下去,說明還有可看之處的,起碼讓我回憶起大學時代的美好,雖然不像類似讓愛情進行到底、80后以及這部電影那么浪漫......
專業(yè)的話太水,非專業(yè)的還可以
主打青春校園的電影,可是女主角一出場就嚇一跳,怎么這么老啊,查了一下資料,果然2012這位已經(jīng)30歲了。 男主角還好,但是男二男三不堪入目。還有一個女配,一口一個大芝麻,什么東西都是大芝麻,你家是開芝麻店的嗎
kobe歪歪 我又是來湊熱鬧的。。。
爛片一日游
……導演姚宇說很多人一聽就會跟臺灣電影《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相提并論,在他看來,《畢業(yè)那年》堪稱大陸版《那些年》,或者更具體說是南國版《那些年》。……
山寨貨無理由頂?shù)揭恍恰?/p>
簡單的,喜歡喜歡。。。。。
。。。。。。。。。。。。
從海報上看,模仿那些年不解釋。
想表現(xiàn)青春,熱血。奈何只能表現(xiàn)多金無恥腦殘的高富帥,空虛寂寞公主病的白富美
我覺得,把柯南派去站在他們中間算了。。。。。
我手真賤 看了很多評論以后還仍執(zhí)迷不悔 結(jié)果看了十幾分鐘就有種午飯上溢的感覺 看到更多的人是在電影院里面看的 我心里平衡了很多~
怎么我有一種……不祥的……預感……
我說...咱國家能不要經(jīng)常拍爛片來刷一星嗎?套用受歡迎電影的名字題材什么的,明知道反感的比支持的多啊還繼續(xù)來,尼瑪錢多了就拿去捐啊,建設啊。。。近年的中國電影都尼瑪水平拉低幾條街了啊。。。
海報都一樣,那些年,我們一起山寨的導演
想搭《那些年》的順風車?
手賤,看了半小時棄。
寶豐影城 2012.9.23 17:55 12.5*1
即便爛成這樣,肯定還是會有鳥人給5星的……
你敢不敢 不山寨啊 你就有點原創(chuàng)精神 我都不知道你們這幫腦殘在搞什么 徹底無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