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打著禁片的旗號闖入我眼簾的作品當真不負我望,頭尾的悲壯配樂為“同年同月同日死”的豪邁誓言畫上了沉重的休止符,打著平凡的旗幟為三狼重新樹碑:這里不僅僅是悍匪的綁架與勒索,還有小市民的受辱和掙扎;不僅僅是拷問人性的殘殺與酷刑,還有婦孺兒童的天真和眼淚;不僅僅是對司法無情的審視,更多是道德與生存需要的思考。
影片劇情的飽滿和流暢幾近讓我吃驚,一個個鮮活形象的活躍更是添分許多,黑色幽默層出不窮,大有不玩的觀眾哭笑不得憋得滿臉桃花不罷休之氣勢,其中最令我滿意的莫過于:投硬幣、綁架小黃、三犯死刑幾場戲,氣氛之強轉折之大揪心之勝足以攀上經典高峰。片中鄭則仕的妻子扮演者商天娥獲得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配角提名,作為三個男人背后的三個女人之一,她以隱忍、勤勞、務家、忠貞的典型好媳婦形象出現(xiàn),其大氣和聰慧可見一斑。梁家輝和情婦的愛情可是說是片中虐心之首:解不開的誤會、無可奈何的怨恨、開了花卻吹落了的幼果。兩個生活低賤、好面子、幾乎可以算得上茍且偷生又趣味相同的男女戀到一起固然笑料百出,細想?yún)s是心酸多于甜蜜的。徐錦江以暴烈脾氣出現(xiàn)在片中,表演乏善可陳,但一個強悍的大個子在老母面前溫順乖巧著實給黑色的電影增加了許多溫情。
之所以說給三狼重新樹碑,是因為電影所呈現(xiàn)的社會常態(tài)太過觸目驚心:數(shù)不清的小市民惡劣的生活環(huán)境、惡性教育和偏見毒瘤被大人以愛的名義強行扎根在孩子心中、警界的霸道和無能更勝匪徒之惡、無處不在的貪污受賄、富翁的無情奢侈冷漠無疑是逼人上梁山的前奏、義氣這一重要情感更是一邊豪氣干云一邊毀得人家破人亡,難怪后來的電影里新生代總在鄙夷義氣,圖樣圖森破的節(jié)奏讓人動心更痛心。
《忘不了》在片中的出現(xiàn)不知算不算一個BUG,應該是在《新不了情》中首次出現(xiàn),比三郎作案早了兩年吧。
《三狼奇案》真沒想到“愛奇藝”里有這部電影,雖然略有刪減但是還是盡可能保留了原本的模樣,本片是由上個世紀六十年代發(fā)生在香港并轟動一時的特大案件改編而成的,影片出色的原因是展現(xiàn)了多條情感線的同時不忘盡可能揭露社會存在的諸多詬病,壓榨下的喪心病狂、階級中的世態(tài)炎涼、權力中的明目張膽、人性里的罪惡善良,本片大篇幅的細致刻畫罪犯行刑時的過程也是影片張力及深度更加出彩的一面。QJ
根據(jù)香港真實案件來拍攝的通常都喜歡在片名加一個奇字,來反映案件的懸疑和不可思議,本片也不意外,但電影看后令人意外的是,案件奇在哪?無非就是三人見財起意,先后綁架富商子父,并無意中殺害了兒子,最后案件偵破而伏法的故事!
因對這個好奇而查了一下真實的案件背景,發(fā)現(xiàn)真實的案件確實有奇特之處,而電影不知是什么原因卻沒有演出來。
電影已經還原了真實案件80%以上的案情,但在兩個關鍵點上卻沒有說清楚!
1、電影中三人綁架了富商的兒子并將其殺死,但在真實案件中,三人無論是在法庭上還是直到上刑場的最后一刻,仍然不承認殺害了富商兒子。
2、電影中蛇仔明莫名奇妙的就帶個人來勒索,真實案件中是那人看到窮困潦倒的蛇仔明,忽然穿金戴銀,就問了一嘴,我知道這案子是你干的,結果蛇仔明就全都說了!
個人認為如果電影中加上這兩個細節(jié)會更好一些!
他們故意殺人罪大不可辯,可他們的人性的善美之光又讓人悲嘆。
蠻橫的阿敬對老母親的孝心讓多少人自愧不如;浪蕩的阿懷對舞女的愛是如此堅定;阿強對老婆和孩子,甚至對別人家孩子的憐愛都是那么得真摯。試想,他們的這種種人性的真善美又是多少人所不能比擬的呢?
就是這樣的人們,和我們周圍的張三李四如此相似的人們,因為生活的安排,陰差陽錯地做了些什么,就不可避免地邁進了通向另一個世界的大門。
法律無情,規(guī)則不允,他們的所作所為本該受到嚴懲,可他們的死也讓人悲嘆,因為這一切都是人之本性而已,而人性就是人性,哪有什么善惡之分呢?
2021-12-26
比起舊版,本片更像一個兒童版的三狼案(不是說幼稚,是比較溫和),少了血腥暴力,多了搞笑溫情。還是說說看兩版的不同吧。
首先是劇情。
第一,本片是更加溫和掛的。片中刻意地減少了血腥暴力的場景,并增加了大量搞笑和溫情的情節(jié)。比如三個主角的兄弟情,比如一個警探偷吃另一個警探的冰棍、比如梁家輝剛說完分錢后不要穿金戴銀,一轉眼自己就穿金戴銀出現(xiàn)在高級餐廳、比如鄭則仕老婆過生日那里等等。而血腥暴力鏡頭幾乎就沒有,本片唯一恐怖的鏡頭應該就是梁家輝死刑那里吧,那個斷氣的場景委實把我嚇一跳。
第二,對于三位主角犯罪前的生活細節(jié)刻畫更少。比如說樊梅生(對應本片里的鄭則仕)這個角色,舊版里有著重刻畫其工作、生活上的憋屈,所以他的犯罪就很有動機。舊版里的這個角色尤其能反應出當時底層人民的生活狀態(tài),修改實在不應該。雖然本片的三個主角確實過得不如意,但并沒有給人感覺他們被逼到需要孤注一擲走上犯罪道路的地步的那種絕境。相反,主角三人吵吵鬧鬧還蠻歡樂的。
第三,關于犯罪細節(jié),本片是能省就省,所以看上去就是三個毫無經驗的普通人能完美地完成了綁架囚禁勒索拿贖金放人質五件套,一氣呵成。不似舊版,舊版就是能清晰地看到幾位怎樣一步一步完善綁架細節(jié)的。(不拍出來是怕觀眾有樣學樣嗎?)
其次是人物塑造。
兩個版本都不約而同地偏向案件里的罪犯一方,對受害者一家進行“抹黑”(不了解真實案件中的受害者如何,故打引號)不過舊版里的三位主角更“壞”一些,尤其是羅烈演的那個角色,說起來他的悲劇很大程度上確實屬于咎由自取。
無論是新舊兩版,三位主演的演技都是可圈可點。至于配角,舊版里則是花了更細致的筆墨去塑造配角。我更喜歡摳門到家的三水爺爺、爛賭鬼死要錢的林偉圖、老謀深算的鄂榮安大人、愛錢的胡錦、還有眼睛長在額頭上的洪七公哈哈。
又是一部根據(jù)真實案例改編的犯罪片。初看下來本片和傳統(tǒng)意義上的港產類型片似乎沒有什么太大的不同,直到影片的結尾:導演不惜花費20多分鐘的片長在結尾交代了三人在面對即將到來的死刑時各自的心理和情感狀態(tài)以及三人執(zhí)行死刑時的全過程,對三人有些惻隱的同時似乎也提出了對于死刑的思考。
行刑前對三個人的性格刻畫讓整個影片更上一層樓,可惜最后梁家輝的角色沒能和女友見上一面,帶著怨念被行刑。
麥當雄(編劇+制作)這版其實有點奇怪,故事較原版案件有不少改動,前半段帶點喜劇色彩,后30分鐘才開始嚴肅起來,對比程剛老版《天網(wǎng)》的寫實風,完全不是一個類型。但這版觀感無疑是很好的,可以當娛樂片來看了。本片也算是香港奇案題材中特殊的一部,之前同類作品寫實凌厲,之后則是夸張獵奇。三位主演表現(xiàn)極佳,鄭則仕最好,最終結尾很悲涼,邱禮濤攝影
香港的犯罪題材怎么老是弄一些喜劇元素和生活氣息的東西進來。還算講好了故事,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折射了不同的人性悲劇;人物處理方式臉譜化,一人善惡兩面的性格對比與組合,卻也塑造成功。很有社會價值
一宗惡性刑事案件卻可以通過春秋筆法成為某種「無產階級」電影,對于人性本身的塑造(幾乎將兇手與被害人的品德逆轉)以及牽扯到的個人私情,讓電影(觀眾)的立場朝向可憐卻情有可原的兇手,這也幾乎是左派電影的慣用方式。
粵語版(105min)和國語版(108min)有比較大的區(qū)別,比如鄭則仕下夜班很疲憊回到家給小孩兒分面包之前,粵語版里演了他其實是晚上在夜總會兼職,給舞小姐們粘毛。黃家父子虧待梁家輝的改編實在是迎合小市民階層的做法,實際上梁這個角色是黃家的表親,55年初到hk無處謀生便在黃家開的加油站工作了兩年,其后又換到一家夜總會工作,因為夜總會倒閉所以想起來瞄準知根知底的黃家撈一筆。麥這部翻拍版比較新的就是加入了對呂樂索賄的影射,“五億探長”正好是和黃家接洽的華探長,派人保護黃家九個月,竹杠估計沒少敲。呂樂是73年離港的,程剛版74年上映,估計想到這件事也不敢拍。
什么元素都齊了,戲寫的好拍的好演的更好。佳作,這階級矛盾凸顯的多好啊,恰到好處。里面所有的演員都超班。
看三位老咖年輕的時候同場飆戲,真是過癮。梁家輝千人千面可剛可柔,徐錦江千人一面外狠內秀,鄭則仕一張大臉在哪里都像是主咖。
★★★★☆香港奇案類最棒的電影。結尾悲情,展現(xiàn)人性。看似最堅強的梁家輝其實最怕死,心理最脆弱;平時謹慎怕事的鄭側仕反而在生死關頭最堅強,最看得透。徐錦江則是外表兇狠,內心脆弱,做事莽撞的性格,他雖然也極度畏懼死亡,但心理實要比梁家輝更堅強
香港真實案件改編 真的是真是案件啊。因為拍的好誠懇好實在。不懂當時作為攝影的邱禮濤是不是耳濡目染以后就開始了自己拍片的經歷。
好片好片,只是為了要同情有些太刻意。三個人中,鄭則仕最真摯,梁家輝最夸張,徐錦江的媽最催淚。但是畢竟是犯法,雖然已經很抹黑受害者了但是你們畢竟殺人了啊。。而且那個年代的電影老是要加點動作戲,挺不嚴肅的。
8/10。罪案實錄電影。當其它香港奇案系列在拿大量暴露鏡頭和過度血腥場面大書特書時,本片依然用編排豐滿的敘事再現(xiàn)案發(fā)前后,從開頭就很留意三兄弟性格刻畫,集大成戲碼的貢獻了刻骨悲劇的探監(jiān)和絞刑戲。落魄的生活使小人物鋌而走險變得兇狠,警方習慣性的威逼毒打,都是該類型具現(xiàn)實批判的創(chuàng)作特征。
本來想獵奇看個奇案,結果給鄭則仕弄哭了。劇作好厲害,每個人物言談典型又有鮮明的特色,三狼一個孝順一個疼老婆,另一個和舞女的關系就是互扇耳光而抱頭痛哭。難得見到商天娥電影作品。
很多年前看過,現(xiàn)在翻出來還是好看,港片精華,田豐王菜翁世杰,徐錦江僅次于飛狐外轉的好表演
奇案電影中完成度較好的一部,不像其他片子光靠視覺滿足觀眾獵奇心理來謀利,麥當雄和蕭若元在故事上有下功夫。其實整個案件中,審理的過程也是很值得深挖的,但影片省去了這個環(huán)節(jié),反而著重還原了3人處刑前的心理及情感變化,他們真實的為人我們不得而知,但在人性刻畫飽滿的片中卻成了令人憐憫的人
非常好看的案件電影,完成度幾乎算是我看過最好的香港紀實犯罪片。三位主演的選角兒特別棒,看到徐錦江和梁家輝,想到2019年他倆上《一路成年》,時時cue《水滸英雄本色》,卻鮮少提及其他,是覺得其他名氣不夠古裝英本名氣大嗎哈哈哈哈!
跟以前看的那些獵奇的案子不太一樣呢,多了一點人情味和案件背后的故事,誰想犯罪呢,還不是生活所迫,但人家怎么不偷不搶你要做呢,還不是法律意識淡薄,義氣使然不計后果。似乎也有點驚醒的意味。設備這么差卻拍了這么多夜戲,白天看得略累。人物塑造比較成功,三位都是好演員。
香港十大奇案:1962三狼奇案
DVD重刷。在香港大案實錄系列的電影里,本片制作上的精良程度無疑是第一梯隊。尤其最后半小時,義兄弟三人狼狽的逃亡、臨刑的絕望不甘,都用極逼近的角度呈現(xiàn)出來,鏡頭在破敗的底層世界與昏暗的牢房間似乎抄手冷漠觀看,引領觀眾用悲天憫人的視角去審視這三個偶然間殺伐果斷的可悲角色。臨死前的斬頭雞,前往絞刑臺時三兄弟的拉手,母親口述的信件,來不及見面的舞女戀人、告發(fā)鄭則仕的鄰居孩子……都太絕望了。三個義兄弟各自的老娘、妻子和戀人,是他們人性的注解,而被他們殺死的,是無良老板和不可救藥的社會渣子,本片可能涉及了一定的階級表達,但重點還是用他們犯罪的臨時起意、結局的無可奈何,來落實社會教化的作用。相對來說,開場和中段拍的略顯輕佻,比如綁架時那一雞三吃的目擊者、隨口編造的“野狼幫”之類。鄭則仕粘毛那段很會玩
是個好故事。敘事推進、細節(jié)還是粗糙,那幾個露點的情色鏡頭倒沒必要。這個文本最值得挖掘的點應該在三人犯罪的心理糾結和人格救贖,所以最后3個人被抓后的種種反悔以及和家人互別才是最大的人文善意,也是全片最出彩的地方。這里所有的角色演繹都是極好的,一看編劇是麥當雄,還是這么寫實。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