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三觀?不存在的
看完原著后直接看了電影,感覺很不一樣,或許是電影跟書的側(cè)重點不同。電影里從梨花的罪行被發(fā)現(xiàn)到破窗而逃之前,會覺得真是罪有應(yīng)得,但后面跟隅姐在房間里的對話又覺得她好可憐,甚至衍生到覺得當代女性真是值得同情。尤其是在她跳窗之前,對著抓住她胳膊的隅姐用真誠的聲音提問:“要 一起來么?” (這句真的好妙!)好像她不是在逃跑,而是在邀請,甚至是在拯救。雖然她做了在人們看來十惡不赦(是不是說的太嚴重了。。。)的事情,背叛了信任她的人,隨意盜用錢財,但卻看的出來,是被人羨慕著的,不管是電影里的隅姐,還是原著里的岡崎木綿子和中條亞紀,她們在知道梨花的事后不止一次的想到:“如果是我,我會怎么做?” 所以說角田光代很厲害,厲害在她寫的不僅僅是女性,而是整個人性啊。人性的欲望、貪婪,但人類偏偏又是理智的、克制的。當今社會有很多條條框框,告訴人們,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就像電影里的那句臺詞:“我會去,該去的地方?!?而什么是該做的事,哪兒,又是該去的地方......而梨花突破了那個框架,做了自己想做的事,是人性,真正的“品格”。當然,這不是自詡為高級動物的人類值得歌頌的。再縮小到女性,自古以來,直到現(xiàn)在,女性在社會上仍受到很多不公,像古時的三從四德(也許只是通過影視了解的表面現(xiàn)象,真實情況不知怎樣,像日本家庭中女性總是表現(xiàn)出的唯唯諾諾的樣子就很礙眼啊。。。 ),像現(xiàn)在依然存在的同工不同酬現(xiàn)象,而人們也一直在追求公平,突破那些框架牢籠。但這仍是一段很長的路。。。
重提之前說的看完原著和電影,感想不同??磿莻€緩慢的過程,而且文字敘述,也更加詳細,把讀者緩慢代入情景。其實看書的過程中并不覺得梨花在做什么“十惡不赦”的事情,她說,“當初還以為自己再也不可能如此喜歡一個人了。” 她在婚姻生活猶如“死水”一般的時候遇到了那個她以為不會那么喜歡的人,但是因為光太么,做了這些事,最后在逃亡路上,她已經(jīng)否定了。
假如沒有遇到光太,是否就不會走到這一步?梨花凝視著河面,思考著。不,我并不認為走到這步田地是因為遇到了光太。要是自己進了編輯工作室上班的話。要是有孩子的話。要是沒進那所初高中直升的學校,也就不會被推薦上那所短大。要是沒從那所短大畢業(yè),也就不會在信用卡公司上班,也就不能在銀行上班。所有的假設(shè)向過去追溯著,又分散成無數(shù)分支,但是無論沿著哪個假設(shè)前進,梨花都覺得,自己終究會走到如今這步田地。
其實我們每個人都是梨花吧,只是真的就如人類自詡的那樣,克制,隱忍。 面對逃出框架的人,我們總是站在道德的至高點,譴責批判的同時,是否內(nèi)心會有一點羨慕呢?曾經(jīng),我深信著 “性本善 ” 論,但現(xiàn)在我覺得“性本惡 ” 似乎更可信?;蛘哒f,是人性本該如此么。。。
其實很想知道光太最終知道真相時會是什么表情,不過,也無所謂了吧……
PS:強烈推薦看原著。
2 ) 《紙之月》是想表達自由意志的重要
《紙之月》是想表達自由意志的重要
很多觀眾可能都被電影版的《紙之月》(紙の月 2014)給惡心到了,我也一樣。但回個神來仔細想想,難道這片子僅為了惡心人?應(yīng)當不是。無疑本片關(guān)鍵之處在結(jié)尾梅澤與隅前輩關(guān)于自由的那段對白。雖然我們明顯可以感覺到兩人對“自由”的理解完全不同,梅澤是在意志自由角度來說的,而隅是從行為自由角度來談的,但我無法判斷本片的目的是想表達前者重要呢,還是后者?如果要考慮它的社會意義,顯然我們應(yīng)當支持后者,要反對所謂的意志自由;然而,在這段對白中我們發(fā)現(xiàn),隅似乎都非常欣賞梅澤的勇氣,因為梅澤做了她自己想做的事,而她自己在世俗規(guī)則的約束下,什么都不敢做,因此隅覺得自己比梅澤還要悲慘。如此,我們似乎不能簡單地認為本片是批判三觀不正的倫理片。在猶豫之際,我發(fā)現(xiàn)本片的宣傳語:“別人笑我不知恥,我笑別人不懂自由意志?!辈恢撔麄髡Z是制片方自己推出的(這將真實反映本片真正意圖),還是我們的電影節(jié)為宣傳本片概括總結(jié)出來的(這仍是一種猜測或推斷),但我覺得這宣傳語是理解本片的真正意圖的一把鑰匙。
的確,如果站在道德制高點來審視本片角色的行為,我當然覺得女主角梅澤的行為是不對的。然而,如果一部電影通篇就為了表達了一個人們心中的“當然”之事,好像沒有多少價值,就成了純道德宣傳片了。這樣一來,我們是應(yīng)當支持意志自由的重要了。那么,我們?nèi)绾蝸砝斫膺@點呢?難道一個人為了有著自私目的的自由意志,就可以挪用公款,偷盜他人的財產(chǎn)?似乎我們不應(yīng)當這樣來理解,因為它與我們的常識都不合,又如何給出它的合理性。然而合理性論證似乎并不是本片意圖所在,它的意圖是利用這種極端事例來提醒觀眾意志自由的重要。但這個觀點可能會被這樣駁斥:一點合理性都沒有的東西,如何讓人接受?事實上,“自由意志”概念無論從哪個學科角度都找不到一個大家都能接受的定義,電影更無法像理論學科那樣進行邏輯論證,它只是展示,思考是觀眾的。那么,我們不妨從如下角度來解釋自由意志的重要。
梅澤從小就是個自主意識極強的人,她拿父親的錢捐給災(zāi)區(qū)小孩,只為她覺得“給予比得到更幸福”;長大以后,她仍然在這自私的“幸福觀”下偷盜銀行錢財去支助一位大學生,甚至窮奢極欲。如果僅從“自私”的角度,我們是無法認可她的幸福觀的,因為她是拿別人的錢來滿足她自己幸福的欲望。但從功利主義的角度,這種幸福觀未嘗毫無可取之處。她小時拿父親錢來捐贈,結(jié)果是災(zāi)區(qū)小孩非??鞓?,她因為別人的快樂而感到幸福,而她父親會遭受財產(chǎn)損失的痛苦。試問:“快樂+幸?!钡墓τ檬欠窨梢允埂巴纯唷弊兊脽o足輕重。在這個具體事例中,我們似乎可以這樣認定,畢竟,錢包中的“財產(chǎn)損失”對于梅澤父親來說也談不上會造成多大的“痛苦”,而災(zāi)區(qū)孩子獲得的“快樂”以及她因此體驗到的“幸?!苯^對是無與倫比的。然而,功利主義總會遭到批評。有人可能會說,上述事例只涉及到個人,沒有涉及到群體和公共秩序,因而不具有普遍的合理性。事實上,即使梅澤現(xiàn)在偷盜銀行巨款來支助大學生平林光太(前提她不知道這小子是個渣男柸子),功利主義解釋似乎也可適用。
然而,當我們知道真相后,就支助之外的享樂花費而言,我們就不愿再用包括功利主義在內(nèi)的任何理由,來為她的行為尋找合理性的依據(jù)了。當然,這只是“我們”不愿而已,因為這個事件是被展示給我們的,我們的道德感、價值觀、規(guī)則意識就不會讓我們對此事無動于衷的,但要提醒的是,我們沒有必要為電影大動肝火?,F(xiàn)實當中這樣的事情是不會讓你知道的,銀行是不敢公開的,它不敢讓客戶知道,更不敢推卸責任,所有損失它得自己扛。其實我們非常清楚,對于個人來講多么大的損失,對于一個大銀行來講,也只不過是同比利潤下降了點而已,這在電影里是有暗示的。當我們不再糾纏自己的情感時,我們也就不覺得梅澤行為有多惡心了,這樣,我們?nèi)匀豢捎霉髁x來為梅澤行為“辯護”:她的幸福感滿滿的,她按照她的自由意志行事了,她做了她真正想做的事,卻沒有給任何人帶來痛苦,站在個人主義的角度,站在內(nèi)心獲得自由的角度,這樣的行為難道不值得支持?
當然,梅澤還沒有傻到用上述觀點來為自己的幸福辯護,她畢竟還是有著基本道德觀的人,否則別人一提到做賬弄手腳的事時,她就不會那么地緊張。她是從意識決定存在的角度來為內(nèi)心自由的重要性辯護的:“因為那不是真的月亮,我當時感覺很幸福,雖然感覺很幸福,可我知道這種感覺早晚會結(jié)束,我并不難過,覺得這很正常,因為這本來就是鏡花水月,雖然看作像是真的,但并不是真的,從一開始,就全部是假的,因為是假的,壞了也沒關(guān)系,可以弄壞,我不害怕,這么想以后,我的身體好像突然變輕了,我覺得我獲得了自由,所以,我做了我真正想做的事?!边@段話講得非常有禪味,大有佛家所說的“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味道,雖然她立即遭到隅前輩的反駁,但梅澤成功地為她行為的合理性給予了論證。有人可能會說,這樣的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我想反問一句,那種自由是不要付出代價的呢?隅前輩在現(xiàn)實當中獲得的行動自由,難道不是以她這也不能做那也不敢做的意志自由的喪失為代價么?
如此說來,本片編導是否一定就支持意志自由呢?難道就一點都沒有注意到“三觀”正確的導向作用?答案也許是否定的。然而,可以肯定的是,本片引起了人們對意志自由的重視,梅澤掄椅子砸向窗戶玻璃后,她回頭跟隅前輩說了一句“你要一起來嗎?”與其說是她向隅發(fā)出邀請,不如說她是在向所有觀眾呼吁:珍視意志自由吧。如果影片在她逃跑之際結(jié)束,說明編導就是完全支持意志自由的,然而,影片還展示了她逃到國外,見到了她曾支助的已長大成人的小男孩,這似乎是在說明“鏡花水月”其實是真的,自由是要付出代價的,就看你更看重哪一頭了。(作者:石板栽花,轉(zhuǎn)貼請保持文章完整,2015年5月31日)
3 ) 女主角的給給給人生
宮澤理惠主演電影,其細膩的演技塑造出了女主角多層次的人物性格,簡單來說可以用外柔內(nèi)剛來概括。一個在生活工作中溫柔的對他人點頭稱是的小女子,卻依靠偽造假票據(jù)獲得現(xiàn)金來供養(yǎng)男大學生。
家庭圓滿卻平淡,有一個對自己好的老公,但老公所表現(xiàn)的行為其實與女主角內(nèi)心想要證實的社會性人格并不相符。老公的部分男子主義特性最明顯的表現(xiàn)在了當要外派去上海時,想當然的直接通知了女主角,“跟我一起去”,并在收到女主角送的手表時沒有珍惜并給予明顯的回應(yīng)。這對于想要獲得特定種類的施的幸福的女主角而言是只能勉強接受但心里并不認同的。但老公這個角色,在女主角表示不想跟去上海時同意了該想法,在回家時送給了女主角名牌手表,可以將老公看做溫柔的作為方,女主角對此是可以接受的,但這一家庭角色在女主角看來不能傳達她的感情或者體現(xiàn)她的人生價值。
從本質(zhì)看來,女主角為了追求“施比受獲得更多幸?!?,同時在我看來為了證明自我存在,達到所謂的“自由”。女主角將自己置在神之位,通過對外界的授予且不求實際回報的行為,是一種認為自己的存在是在別的次元的超脫(不含褒義或貶義)型思想模式,在此,虛假為真實,兩個有趣的小情節(jié)表達了這點。一個是在女主角將忘事情的老奶奶10萬的提款單金額寫為200萬讓老奶奶蓋章時,女主角看著奶奶的項鏈說“很漂亮,可惜是假的”,老奶奶:“是假的,但是是真的漂亮”。另一個是開篇被刻畫為色鬼想占女主角便宜的大爺,在最后女主角走投無路想要獻身換來一些存款時,表示最初購買國債是因為有趣而使人信服的論點而不是漂亮的銀行職員。反而是最開始大爺?shù)囊X孫子表現(xiàn)出的正直情迷都被時間驗證為虛假。所有的人,物都被女主角的施受論衡量著,而針對這種衡量結(jié)果作出的行為構(gòu)成了電影的主線,我認為一個人最終追求的必然是對自己的價值,估在此稱為自返,在女主角看來施予的價值大于為此所要承擔的責任及社會法律公知,因此她會在兒童時選擇偷拿父親錢包里的錢捐給世界另一端的同齡人或成年后不斷的違法換取挪用公款投資在根本不靠譜的男大學生身上。
本片充滿道德爭辯的出軌包養(yǎng)男小三情節(jié)體現(xiàn)了女主角堅持決斷的內(nèi)在。男大學生自身的不作為給了女主角施的機會,其后的甜言蜜語和身體接觸使女主角沉迷于這段關(guān)系表現(xiàn)的很大部分不是對愛情的追求,而是對自我價值實現(xiàn)的追求,尤其當男大學生在女主角購買的豪宅內(nèi)約會其他女人被女主角撞破后,女主角仍會挽留男大學生,不愿結(jié)束這種略微病態(tài)的社會關(guān)系。
隅前輩在本片中代表了一個驗證批判的觀者,恰如我們。她會揭發(fā)女主角的所作所為,同時也會進行相關(guān)的思考,但實際上就像女主角所說,既然已經(jīng)揭露了又在最后表現(xiàn)這種溫柔是很無理而自相矛盾的,又不能提供任何的幫助。所以會讓我產(chǎn)生一定的代入性,評斷指責他人的過錯這種行為是否正確且能得出正確的結(jié)論,建立在批判他人的基礎(chǔ)上給出的幫助是否能在擁有不同三觀的人身上起作用?拋除此不談,作為有著25年工作經(jīng)驗卻要被調(diào)到總部后勤科的隅前輩和工作時常出錯卻搭上了副行長最終得到他人口中好結(jié)局的辭職回老家結(jié)婚的優(yōu)子飾演的職員對比,也反映了些許對社會的批判。女主角走上邪道而偏離正道是否也是受到了造成優(yōu)子待遇優(yōu)于隅前輩的這個社會的影響呢?
另外在女主角的主要價值觀,施受論之外,虛榮和追求刺激也是最后導致流離結(jié)局的特性,虛榮表現(xiàn)在女主角即使不喜老公送手表這一行為還是會戴去上班,及與男大學生一起享受充斥著高檔酒店,餐飲,豪車豪宅的生活;追求刺激主要由是體現(xiàn)在女主角邁出了出軌向著男大學生的第一步。
我認為本片基本沒有無用的細節(jié),任一細節(jié),對話都能夠串聯(lián)上下情節(jié),且主要演員都演出了人物鮮明的性格特色,是部不錯的影片。
4 ) 社會的毒品
我們能說梅澤本質(zhì)上是個反面教材么?她深信“給予比得到更幸?!保凰谝淮未蠊P挪用錢事為了支持一個大學生讀書。但就這一次拿錢來的“爽”讓她聽不了這雙手,而讓其忘了這違法、犯罪,如果被發(fā)現(xiàn)就玩完的可能性。
賭博,上了賭桌,不虧到一窮二白是不會下來的。
炒股,有了10%的利潤就會追求20%,知道了杠桿,有了30%利潤的可能還會想到40%。不炒得強制平倉也不會出來。
就連打打斗地主,也會強行想著,萬一底下兩個王一個二,而去搶當?shù)刂鳌?br>
所以,各種游戲都是會玩到輸光,才會強制停止,看似1%的可能,其實就是100%。
人,可以相信自己的自控力,但也別試探它。
5 ) 紙之月
繼覺得還不錯的聽說桐島退社了之後,看到這部宮澤理繪詮釋的紙之月
導演運鏡之精湛,剪接之客觀,敘事之流暢,正式成為吉田八大粉絲
此部紙之月雖為一部犯罪電影,卻完全不落俗套,以一位理性又細心的女性角色出發(fā)
到看到終了終於恍然,原來她並不是迷惘,而是比任何人都清醒,比任何人更明白自己
犯罪與沈溺的每一刻,都隨時有面臨審判的準備,
因為她正在用力生活著,順著自己的心,沒有任何拘束
她不在乎一切是假
不在乎一切是短暫,是強求,是禁忌
隨時會嘎然而止,大夢初醒
輕輕地順著自己的心,到想去的地方去
成為一個別人眼中完全自私的人,也是完全自由的人
俐落又沈穩(wěn)的女性電影,細膩的表現(xiàn)每一角色的心境
儘管到了最後一刻仍然努力著,不慌不忙,不放棄的走著自己的信念
導演以客觀說明了一切,客觀引渡了反思,在你/妳感受到生命正用力燃燒時
有什麼理由要停下來?女主角拒絕像死人一樣活著,不膽怯的解放這一切體制與世俗
當你以為一切無路可走,原因無他,是因為你已經(jīng)放棄
6 ) 《紙之月》與《背帶褲》
看到一半的時候,想到了村上春樹的一個短篇《背帶短褲》。
講的是,一個中年婦女在德國旅游期間為丈夫買背帶短褲。之后通過一些事,意識到自己不經(jīng)意地被束縛在“賢妻良母”這個角色里。重新想起了以前的自己?;貒笈c丈夫離婚了。
不過,看完全片之后,整個電影的主題還是和村上的短篇有一些的出入。相似的也有,一個與丈夫默契地保持某種不自主的和諧關(guān)系的中年主婦。某些事情,(電影里面是和客戶孫子的一段關(guān)系,村上小說里是富有象征性的觀察一個身材類似丈夫的人試背帶褲的過程),使女主角內(nèi)心的自我意識重新覺醒,不再愿意被一段社會要求、丈夫要求的關(guān)系束縛自己。女主最后都以某種方式逃離了這段看上去和諧的關(guān)系,追求自己的幸福與自由。
當然,兩者的側(cè)重點雖然有不同,但聯(lián)系起來一起看,還是有點意思。
村上春樹的《背帶褲》談的是這位中年母親,意識到自己過去幾十年作為賢妻良母是徒勞的人生,由此決定跨越徒勞人生與非徒勞人生的障礙,促成命運轉(zhuǎn)變。而《紙之月》則更多地談梨花如何追求自己的幸福與自由,以及這個過程里面涉及社會倫理道德的一些東西。
《背帶褲》里面母親是獨自回到日本,杳無音訊一段時間后突然告知要離婚。雖然已經(jīng)夠突破常理。不過,《紙之月》的設(shè)置顯然要表達更多的東西。原本稱職的妻子、敬業(yè)的員工,在陷入一段婚外戀之后,盜取銀行資金,先是以資助戀人為目的,后來盡情享樂。這就有新的問題。人在追求自己的自由與幸福的同時,能不能建立在侵犯他人的利益上面。要是出現(xiàn)在思想課的話,當然是否定的。但是,電影里面有更深入、更具體的論述。小時候,原本一班人說好要長期捐款資助國外的小朋友。但漸漸大家都只顧自己忘了這件事,小梨花于是決定偷爸爸的錢完成這份心意。在面對修女質(zhì)問的時候,小梨花很理直氣壯,而且反問了一句“修女不也說給予比獲取更加快樂嗎?”。常理下,這當然是無稽之談。但是,在小梨花看來,遠方的小朋友得到了資助,自己因此也得到了快樂,而自己父親可能對這點錢并不會在意。當自己的幸福觀和普世的道德相悖,事情可能就會因為自己盲目而變得復(fù)雜。
長大后,梨花盜取銀行資金,為了小戀人,為了奢侈的享受。這顯然已經(jīng)離經(jīng)叛道了。不過,要更巧妙的東西。代表虛假世界的紙月亮。某種象征意義上,和《1Q84》的兩個月亮有相似的地方。“因為這些都是假的,雖然知道會結(jié)束,但是反而松了一口氣,不再害怕,被摧毀也沒關(guān)系,自我崩壞也沒關(guān)系,可以盡情地做自己想做的事?!边@就抽離出來了,如果別人可能存在的痛苦都是虛無的,是不是就可以順理成章地追求自己的幸福與自由了。當然,最后回歸到了現(xiàn)實。梨花在東窗事發(fā)后,嘗過自由滋味的她已經(jīng)不再愿意失去了。于是,同樣是象征意義地砸破窗戶,砸破普世的道德觀、打破世人的鄙視與批判,遠走高飛享受自己的幸福。逃跑的路上,很有意思地鏡頭還不斷切給了,被背叛與欺騙的丈夫、被蒙騙的客戶、拋棄梨花的光太。所有人,都是按照自己的意志繼續(xù)自己五彩斑斕的生活。而梨花,也一樣。
梨花與隅的一番對話堪稱經(jīng)典。一個認為自己的自由很重要,一個認為人還是應(yīng)該受社會約束,生活在自己的社會角色里。不能說兩個觀點,只能說兩種人生態(tài)度。梨花邀請隅一起逃的時候,慌亂的眼神,以及片末望向嶄新的玻璃,兩段,表現(xiàn)了隅內(nèi)心的動搖。社會秩序與道德判斷,并不會因為一個無關(guān)重要的人而改變。秉持怎樣人生觀的人還是怎樣生活。
留下的爛攤子和對他人造成的傷害?這個暫且不談,也不管。這里說的不是自由幸福的定義,不是全人類的幸福指南,只不過是展示出來,一個人的欲望意志掙脫了枷鎖之后,去追尋自由與幸福是怎么樣的一件事。也就是說,這不是告訴你怎么做,也不是要討論對不對,只是告訴你有件事情是這樣。
其實《背帶褲》 與《紙之月》還是有某種內(nèi)在聯(lián)系。被人操控沒有自己想法的生活是徒勞的。而如何一步步地喪失自己曾經(jīng)擁有的思想和看法,就體現(xiàn)出來人生的無奈、不確定與宿命性。自我意識覺醒之后,追求的幸福自由相反則是非徒勞的。這當中當然會有,像電影里面一樣很多現(xiàn)實性的問題。但是,好吧這點我也沒能太想清楚。
最后,還想起了《合法副本》里面的一句話:
“人類是唯一忘記了生命的目標、活著的意義是在于尋求快樂的物種。如果有人找到了自己的辦法完成這個目標,我們不應(yīng)該因此而指責他。如果他找到了屬于他的幸??鞓罚覀儜?yīng)當祝賀他而不是批評他?!?br>
如果貪欲是純真的,自以為夢想一樣干凈清澈,以此心態(tài)犯罪,會有多少人降低嫌惡感?上半年最喜歡的日本電影(《0.5mm》《百元之戀》還沒看),宮澤理惠演技秀,職業(yè)女性的清癯蒼白,欲女的純真和自欺,和小林聰美的氣場互相壓制,厲害。敘事上稍遜于《聽說桐島要退部》,結(jié)尾又贏回一程,打平。五星。
狗血大八
電影技巧弱了點,總是不斷的在想辦法圓角色的心理動機,電影其實干不了這事,這是小說干的事
相比原作改動非常大,吉田大八把故事中心完全移至銀行內(nèi)部,不僅沒有影響整體框架,反而更加突出主角。自由與罪惡之間,女主角向前不停的奔跑,直到紙月消失后,她才發(fā)現(xiàn)這原來是場夢。宮澤理惠影后級演出
好喜歡!當她把月亮抹去,意識到一切都是「假」的,當她臥倒床上感覺到「自由」的一刻,是多麼動人!這不就是「電影」和「夢」嗎?夢是假的,但卻是人性的出口,在其中我們不顧世俗羈絆追尋心中的自由,哪怕結(jié)果慘烈。夢醒後我們回歸正常生活。這部電影像煉獄,是反道德的,但戲劇的內(nèi)裡卻異常純粹動人
宮沢りえ的角色,就是西瓜里的馬場ちゃん吧....還都有小林阿姨做同事~石橋蓮司演的爺爺和戴假項鏈的奶奶全場最贊。
“因為那不是真的月亮我當時感覺很幸福雖然感覺很幸福可我知道這種感覺早晚會結(jié)束我并不難過覺得這很正常因為這本來就是鏡花水月雖然看作像是真的但并不是真的從一開始就全部是假的因為是假的壞了也沒關(guān)系可以弄壞我不害怕這么想以后我的身體好像突然變輕了自由了所以我做了我真正想做的事”洗腦大法好
滿足感或認同感。一路的情緒走向還是非常順暢的。宮澤理惠的形象變化蠻大,完全的普通女性樣子。只有偶爾幾場恢復(fù)明星的靚麗。小林聰美表現(xiàn)也很精彩。整體看,吉田大八沒有讓人失望。
為結(jié)尾破窗而逃說出的那句:「跟我一起走吧!」那個活在想做就做的自由國度裏的自己;那個超越了道德,法律,制度,被禁錮的慾望裏的自己;那個從小到大都在一個邏輯裏的自己,有什麼值得羞愧呢。
三星半入;紙月鏡花黃粱一夢,不愛錢不愛丈夫也不愛小渣男,她只愛早晨孤身回家時靜躺天上的假月亮,幸?;蛲纯喽寄茉谒查g被擦去;此刻心情飛起,何妨下秒墜地死去,不要講太多道理,唯“我想這么做”而已;宮澤理惠蒼白干瘦,倒和角色意外契合。
三個銀行女職員,三種生存之道?!腋J歉≡陬^頂一抹就消失的月亮,虛而美麗,終有一天失去也不足為惜,用紙做得錢幣來供養(yǎng)至結(jié)束來臨的一天。人生虛幻自由短暫,已到盡頭后她破窗逃跑到天涯海角,前路留給另一人生中的她凝望破窗偶爾夜里默默想象。
這就是一個日本的包法利夫人啊。但是我受不了那種道德意識薄弱又善于給自己找一個堂而皇之的理由的人,什么很快消失的月亮,去死吧!配樂不錯,完全提亮了故事的整體基調(diào)。
150531熟肉)看到最后真是飆淚,吉田大八太厲害了,把揮霍和犯罪也拍得那么帥氣,相比缺乏個人風格的石井,霓虹映畫不是應(yīng)該更推前者|飛機上看的,英文字幕太小太累但基本能看下來而且是生肉也會覺得很不錯的作品,吉田大八才是未來希望,前天同看過生肉的溫哥華朝日我都不興奮要來標看過,我說石井啊
遙距操作而不見實體的慈善、滿口仁義道德卻又點到即止的宗教教育、名存實亡的婚姻、癡心錯付的婚外情、金玉其外的珠寶、金錢似有還無你我不分的虛幻概念,虛實來回跳動,直到彎月一抹。她舉手反駁,摔落床上,敲破窗戶,一口咬在蘋果上。她說,假的是你們,不是我。鬧市夏娃,阿當不上當,獨食禁果去。
宮澤理惠人生中第一次徹夜未歸,她下了最早班的地鐵走在空無一人的站臺上感覺前所未有的幸福,她發(fā)現(xiàn)了一個秘密,月亮竟然可以抹掉,從此她開始此無忌憚的超越道德和法律。
神作!故事很吸引人是一方面,主要是導演根本沒想進行任何批判和說教啊,在這個把體內(nèi)巨獸壓制了半輩子的女人身上,我只看到認同和同情,就像當初對《賽末點》里的殺人犯類似的情感。把苦心鉆營半生的小世界毀滅于旦夕還拉他人陪葬,這樣極度的放縱和快樂,只有女主角這樣的瘋子才能、才敢體會和想象。
表為虛榮貪財,實為用另外的視角看世界,家庭性愛物欲其實都抵不過毫無束縛的自由之身,只剩日式的朝氣卻沒有魂魄。紙月猶如夢境,自由沖破了現(xiàn)實的束縛,揭開了每個人心底的秘密。宮澤理惠。。差點認不出了。。同為吉田大八的作品,我更喜歡《聽說桐島要退部》啊。#上海電影節(jié)#
吉田大八繼桐島要退部后的新片,改編自同名電視劇,再次證明這家伙是文藝外表罪犯心啊。日本版包法利夫人,講過度施舍其實是為滿足自己虛榮心,并與童年宗教學校經(jīng)歷對應(yīng)。電影拍得很小清新,插曲都特好聽,讓人對女犯人很有認同感,然后隨她一起逍遙法外...短發(fā)宮澤理惠神似桂綸鎂
《西瓜》前傳了,有小林聰美工作的銀行我看都得好好查查賬……池松壯亮實乃中年已婚女性出軌的不二選擇(至少演過五六部了吧?),乖巧懂事話不多,又孩子氣又有很成熟的一面,好喜歡地鐵那段哦
改編不如日劇版。電影版的梅澤轉(zhuǎn)變太“急”,未能充分展現(xiàn)女性欲望纏綿與釋放間的微妙變化,僅利用與光太的情欲鏡頭簡單帶過,抹去了禁欲與掙扎部分不太明智,光太的性格也改得判若兩人。唯一可贊:高潮壓在阿隈的羨慕與梅澤的可悲對比上,奔跑起來特有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