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無憂無慮》,極有為之鼓掌的沖動,悲傷沉重的電影太多了,它們甚至越來越成為這個世界的流行情緒。邁克·李的電影也多是沉重的,充滿對人生痛苦的思考,往往真實得近于殘酷?!稛o憂無慮》卻純然是一個歡喜的調調,用一個類乎喜劇的、傻大姐式的人物去講述故事,看起來嘻嘻哈哈,但并不影響它一樣深具嚴肅內涵。
三十歲的大年齡未婚女青年,不美,小學教師,和人合租住房,沒有積蓄,更無養(yǎng)老金,愛情尚無著落,“無憂無慮”?是的,波皮就是這樣的。大紅大綠大藍大紫地往身上穿,永遠都在笑,說話極輕快,邊說邊笑不自禁,動不動就做鬼臉、出怪腔,伴之以張牙舞爪。重點是她并非裝瘋賣傻,她就這樣。一開始也覺得她過了點,心想我要是冷不丁遇見這么一個人,也會吃不消。
儼然已步入中產階級,馬上要當媽媽的波皮的大妹妹,人生有規(guī)劃有落實,早早儲備了養(yǎng)老金,郊區(qū)有房,前有草坪,后有花園,有一個說左不敢往右的聽話丈夫,她無論如何都認為姐姐的人生不僅是失敗的,也是不嚴肅、不負責任、不快樂的?!拔覠釔畚业纳睢矣泻馨舻墓ぷ?,聰明的學生,可愛的公寓,很棒的朋友,我愛我擁有的自由,我是個很幸運的女人?!辈ㄆψ约喝松鷳B(tài)度的闡釋,妹妹認為是不嚴肅對待生活的胡說八道,她無限悲憫地看著她。妹妹這樣的人實在不少,就是人生必須套模板,都活成世人約定俗成的模樣,否則就是失敗的,白活了。
積極快樂是波皮的人生態(tài)度,也是她對待一切人和事的方法,她樂觀思維、樂觀生活,履挫不氣餒,真誠地想以她的快樂感染別人。但別人并不一定領情,有時候她會令不快樂的人更加不快樂,更加挫敗和偏執(zhí),甚至憤怒。但這都構不成對她快樂的威脅。片尾,她和室友泛舟湖上,室友說她要戒煙了,波皮問那我能戒什么,“你可以戒掉你對人那么好的態(tài)度。”波皮用她一貫的大笑回之。“我說真的,你不能讓所有人都開心?!笔矣燕嵏?。波皮幾乎是用吟唱的聲調道:“給世界一個笑臉。”
波皮其實很像邁克·李另一部電影《赤裸裸》中的流浪漢強尼,他們無疑都是生活中的異數(shù),只是一個明亮一個陰郁,一個輕快一個沉重。波比用無憂無慮掩蓋著的內心世界其實和強尼是一致的:固執(zhí)。強尼是固執(zhí)的悲觀絕望,波皮是固執(zhí)的樂觀快樂。他們都企圖以己之力改變點什么,影響點什么。無論世事如何變幻莫測、世人如何各形各異,都以不變應萬變,持之以恒地以自己的方式與世界溝通。溝通,其實正是邁克·李的影片一直以來的核心要素。
一如片名,影片色調鮮亮、音樂輕快、故事趣中帶樂。伴著片頭字幕,影片的調子已經確定了。只見波皮在倫敦街頭左搖右擺地騎單車,騎著騎著就站在腳踏上滑行一段,時不時單手扶把,往后拂一拂頭發(fā),再或者朝路人笑、揮手,齊肩碎發(fā)在風中飛揚,寶藍色的上衣,大紅的大耳環(huán)、大胸墜,走進跳蚤市場邊一家靜謐的書店,書架上抽出一本《真理之路》,笑語:“還不想去那里?!蓖苹?,熱情地跟店員寒暄、攀談,無休無止,店員做充耳不聞狀,一張臭臉紋絲不改,間或翻她兩個白眼,任她獨白……我大致猜得到這位看上去還蠻帥的哥心里在想啥:這女人有毛??!波皮雖然熱情未減,但也終于明白人家是不會答理她的,一邊撤一邊還在垂死掙扎,“祝你好心情,多笑一笑。”邊說邊上推嘴角,示范那是一件多么簡單的事。出得門來,自行車不見了。但她幾乎只轉了個身的功夫,就接受了這一事實,綻開一張燦爛的笑臉,調侃道:“哦,我還沒來得及跟它說再見呢?!彼﹂_大步走了。邁克·李用短短幾分鐘,便讓觀眾徹底領教了這朵開在灰暗世界里的奇葩。
波皮以她不可救藥的樂觀和無憂無慮,面對一個又一個不快樂的人,脾氣暴躁、憤世嫉俗、充滿痛苦、控制與被控制、暴力轉嫁……兩種觀念或者人生態(tài)度的對立與沖撞又不僅僅流于表面——那樣的話,就只是一出鬧劇。邁克·李在波皮大大咧咧、瘋瘋顛顛的表相之下,賦予她細膩、敏感、悲憫、關懷、寬容、責任與愛,她會從有問題的成年人身上探尋原因,敏感地發(fā)現(xiàn)她力所能及的施以援手。即便是對試圖侵犯和傷害她的人,她也企圖開啟對方內心那扇朝陽的窗戶。
自行車被偷了,改學車。駕駛老師斯科特不茍言笑、苛刻固執(zhí)、神經緊張、妄想多疑、種族歧視、同性戀歧視、暴力傾向,只要波皮沒有按照他的要求做,他就不停地指責,每一次都說到面紅耳赤、頭頸腫脹、吹胡子瞪眼、上氣不接下氣為止。而且他沉溺于此,鐘情于此,幾乎成了唯一能讓他自我感覺良好的事。最后他竟然愛上了波皮,目睹波皮與高大帥氣的男友擁吻令他徹底瘋狂,他駕車疾駛,伴著滔滔不絕的惡毒咒罵,一路險相環(huán)生。換到駕駛座后的波皮拒絕開車,也拒絕讓師斯科駕車,因為“你威脅到你自己和我,還有別人的安全。”她孩子氣卻非常嚴肅地拔掉車鑰匙。斯科特終于拳腳相向,并將他的歇斯底里歸罪于波皮,“你刺激我、挑撥我、挑逗我,給我性暗示,你向我賣弄風騷、把我迷住,你穿高跟鞋、超短裙、露出乳溝、擺弄頭發(fā)、玩擺變速桿,你一直在玩弄我的感情!……”他又是說到唾沫橫飛、青筋直爆。這個可憐人??!別人的快樂自在、對他的友善寬容盡皆成了罪惡。邁克·李似乎拿這種人也不知該如何是好——波皮沒有報警,她向好友解釋,那樣也幫不到他,她只是拒絕再跟他學車,遠離火藥桶。“我至少是一個好駕駛教練吧?”斯科特問波比,這是他的救命稻草。可是好的駕駛技術如何救得了他的瘋狂人格呢?
業(yè)余時間玩蹦床傷了腰,改學弗拉門戈舞?!凹で榈侥睦锶チ耍砍鸷薜侥睦锶チ??血性又到哪里去了?”氣度不凡的西班牙舞蹈教師痛責學員們,現(xiàn)場杜撰悲傷的人生故事,以激勵學員們激情、仇恨、血性荷爾蒙的分泌,僅三兩句后就變成了她的愛恨情仇,愛了五年的男友劈腿了,為了一個“22歲的瑞典婊子”,真想殺了他,甚至想閹了他,他是個混蛋!我恨他!同樣青筋暴突、咬牙切齒,但突然跺腳握拳的她掩面痛哭而去,留下一群錯愕不已的學員。波比心有憐惜,“愿她幸福,我真想抱她一下……”
莎莉·霍金斯的表演實在叫人驚嘆,經常都覺得她夸張過了頭,但卻不覺得她做作,甚至不失清新可愛自然。讓我覺得莎莉就是波皮,波皮就是莎莉。此角為她贏得柏林電影節(jié)最佳女主角獎。與角色完全融為一體的還有斯科特的飾演者艾迪·馬桑,他說話的那個模式,真難以想象那不是他自己的真實模式。莎莉和艾迪的表演,令“波皮”和“斯科特”有了令人無法忽視的真實性。
(請勿轉載)
陽光有點明媚,三十歲的Poppy騎著一輛單車,自由自在地在北倫敦的街頭游走著,眼睛不停地四處張望,充滿著孩子般的好奇,臉上還不時綻出一種會心的微笑,這個世界于她,仿佛始終是新鮮美好的,她就如一只無憂無慮自由飛翔的鳥兒……然而,此刻的背景音樂卻是一種輕快但略顯憂傷的小提琴聲。
這就是影片《無憂無慮》(Happy-Go-Lucky)那頗具象征意味的開頭。這部出自“英國最后的作家導演”邁克·李之手的“輕喜劇”,最近在美國公映,竟出人意料地備受追捧,獲得《紐約時報》等主流媒體以及觀眾的高度評價。來自英國的女主角莎莉·霍金斯,則獲得最近頒發(fā)的“好萊塢年度突破女演員獎”,據(jù)說也成為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的大熱門。其實,這位相貌平平的英國女演員,僅是剛剛踏足好萊塢而已,雖然她在今年的柏林電影節(jié)上早已捧得銀熊獎。
霍金斯飾演的Poppy是一位小學教師。最獨特的是,她是一種“老小孩”(相對于小孩來說,正好三十歲的她的確太老了。相對于成人來說,永遠保持著童真樂觀的她,實在又是太小孩了)。她總是像不知事的孩子一樣樂觀異常地看待一切事物,總是毫不吝惜地對每個人都遞出自己的笑容和幽默,可以說,她始終活在一種 “Stay happy”(保持快樂)的自我心境世界中……然而,這個現(xiàn)實世界仿佛不太允許這種“老小孩”的存在,她胸懷的那種“人生始終如初見”,便與她所面對的種種生活現(xiàn)實,形成了一種鮮明的矛盾。
她對自己駕駛教練的熱情和開玩笑,換來的是爭吵和誤會,因為她那種與年齡并不相稱的舉止,變成了別人眼中的任性,甚至被看作了一種性挑逗;她在蹦床上逍遙的蹦跳玩樂,換來的是肌肉的拉傷,她不得不接受,自己不再柔韌的身體,已經不再適合這種劇烈運動了;她去學習弗拉明戈舞,卻遇到因為丈夫移情別戀而發(fā)狂的女舞蹈老師;她去看望一位懷孕的朋友,卻發(fā)現(xiàn)這位很久沒見的好朋友已經性情大變……
顯然,Poppy那種孩子般的樂觀,不斷被現(xiàn)實挫敗著。雖然她依然快樂如舊,笑聲朗朗,但那不時在各個片段間響起的憂郁小提琴聲,卻反復點綴出一種揮之不去的壓抑感,暗暗透顯著Poppy用樂觀抵抗現(xiàn)實的無力和阿Q。雖然這種對Poppy日常生活的敘述,多少有點顯得雞毛蒜皮甚至是絮絮叨叨,當中的每件小事也說不上包含什么大悲哀,但當導演進行一種頻密的同類敘述后,這種悲哀就會變得濃稠起來,一種由盛夏驟入深秋目睹枯葉在風中打轉的悲涼感直刺人心了。其實,這不就正如我們的生活么?不快樂往往是來自于各種瑣事的一種疊加而已,只是這些小事小悲漸漸會結成了一張生活的大網,壓抑得人有點透不過氣來了。
而這部電影所展示的那張網,則是關于一種在傳統(tǒng)上被認為應該是“無憂無慮”的人群。確切來說,這張大網就是那些“后青春時期”人們的一種精神困局。這種從二十多歲到三十多歲的人群,從一種父母呵護下的懵懂孩子,轉為獨立面對生活壓力的成年人,甚至變?yōu)閷ひ挷坏綈廴说拇簖g青年,又或變?yōu)橐晃徽煞蚧蚱拮?,最后成為一位以孩子為完全生活重心的父親或母親,這當中的身份角色轉變可能是一生中最激烈和頻密的,壓力和不適肯定都是巨大的,但這又是通常被忽視的,這種群體甚至找不到任何在精神上的慰藉和指引了。
當然,你可以選擇拒絕任何的轉變,你可以嘗試像Poppy那樣繼續(xù)保持著一種無憂無慮的孩子姿態(tài),但這顯然是異常艱難的,當?shù)搅恕叭ⅰ边@種具有強烈象征意味的節(jié)點前后,心理關口便在生理的轉變以及大環(huán)境的壓力下,輕易失守了,那種企圖堅守的“無憂無慮”,也可能會迅速失卻了。
這就如影片開頭那輛載著Poppy四處游蕩的單車,一下子就被偷走了。雖然Poppy還是能夠快樂地釋懷:“我還沒來得及對它說再見呢。”但失去代步工具的她,唯有去學開小車了。實質上,這是導演邁克·李設下的一種基調性的象征——她失去的那輛能帶她自由游走的單車,就是象征著一種能夠帶來簡單快樂的源泉,當單車被偷走了,她那種青春的快樂也終會失去了。
這也可能是每個“后青春時期”人們的一種象征。因為在人生之路上,早已被設定下時間表和任務清單,你必須在適當?shù)哪挲g段完成適當?shù)娜蝿?,所以勢必要丟棄原有的那輛單車,跳上一輛你本不懂駕駛卻必須學會駕馭的汽車,高速地展開自己在人生“康莊大道”上的正途了。當然,你再也不能漫無目的地放肆瞎逛于大街小巷中,單車上的風景以及無拘無束,也必須告別了。
在這個告別的過程中,最讓人疼痛的莫過于是對此的思考,這仿佛是不容思想的,但又總是引人思慮不斷:
“教育系統(tǒng)會這樣運作:我會給你一個世界觀,如果你服從確認我的世界觀,你會通過你的考試,繼而到達更高更高更高的地方,然后會成為一位警察、地方官員、律師、將軍、政治家,然后就會快樂和成功,但如果自我沉思,如果你思考超出了狹小的空間,你就會苦惱和失敗……”Poppy的駕駛教練Scott思考了,繼而變成一個暴躁的憤世者。
“那你今天晚上去了哪里?一個永恒的問題啊,我們去哪了?我們要去哪?生命的含義是什么?我去了趟月亮,然后回來了?!盤oppy思考了,找不到答案,只能躲避著嬉笑了。
作者:胡偉東
原文鏈接:
http://www.21cbh.com/HTML/2008-11-10/HTML_B5I4U1GSO3XT.html暑假在英國時已想看Mike Leigh的新作<<快樂小小姐>>(Happy-Go-Lucky),可惜放映的戲院不多,只能望海報止渴。誰料到幾個月後香港竟有小眾放映。
電影的女主角Puppy三十歲,是一名小學教師,沒正經地過著日子,是個典型的樂天派傻大姐。電影開首不久,Puppy踏進一間陌生書店,縱使店員由始至終沒有反應,Puppy偏東拉西扯逗他說話逗他笑--起初覺得她變態(tài)低能多於天性開朗。故事發(fā)展下去,平淡卻不失趣味。
Puppy再樂觀,上天也不會因此對她特別眷顧,世界也不會圍著她而轉動。劇情安排一些你你我我在生活之中亦有可能遇到的挫折:單車被偷、工作煩惱、駕駛師傅脾氣暴躁、背痛……但Puppy就是能夠輕輕鬆鬆地面對,就如她在書店看到一本名叫<<真理之路>>的書時,語帶幽默地說:「還未需要走上這路?!顾非蟮?,正是生命的輕。
編導又以世俗對幸福的定義跟Puppy作對比,Puppy的妹妹比她年輕,已婚,懷孕,有儲蓄,神經質地質疑Puppy生活,情緒幾近失控。原來,外在的充實,也及不上內有的快樂。
然而,Puppy誓想不到,她的樂觀竟會造成另一人的不幸。透過駕駛師傅的故事,明白到生活上總有幸有不幸,快樂不會是一個人的全部,卻是推使我們變得健康的重要原素。
題外話:今屆奧斯卡應該幾刺激,原因是到現(xiàn)在頒發(fā)了近二十張影評人協(xié)會得獎名單後仍難以指出哪部電影屬大熱門(更大原因是幾部衝著奧斯卡而來的大作都甩腳)。眾多影評人眼中的最佳女主角,飾演Puppy的Sally Hawkins、<<Doubt>>的Meryl Streep和<<Rachel Getting Married>>的Anne Hathaway被看高一線,然而前幾天公佈的SAG名單中Sally Hawkins卻被發(fā)出局,衝奧無望。美國人的頒獎禮,始終不想連續(xù)兩屆的Best Actress都由歐洲演員勝出吧?
真的好多人在夸贊Mike Leigh的“Happy-Go-Lucky”, 我今天下午看了。又是那種看上去沒什么情節(jié)的電影,只覺得從頭到尾就是一個陽光大傻妞,一直在傻笑。
它有口碑中的那么、那么好嗎?我沒覺得。
它是否真有那么、那么勵志?我還是沒覺得。
也不知道是從什么時候開始的,我看電影的口味似乎在慢慢地變,我以前超級討厭所謂的“美國大片”,動輒追車、爆炸、拳打腳踢,要不就是妖怪打架、冰山融化、星星撞地球、美國人拯救全世界。雖然說現(xiàn)在我依然很討厭這一套,卻似乎不像以前那般深惡痛絕、唯恐避之不及,很多時候就想看看熱鬧,起碼這種電影不會讓我看著看著就犯困。
我不曉得自己為何在向“重口味”妥協(xié),而且在妥協(xié)的過程中,還完全沒有感到不安。“Happy-Go-Lucky”不是重口味,它讓我有點想睡。
也許這才是導演的高明之處,他能把一種比較另類的生活詮釋得挺平實。電影給我的感觀雖淡然如白水,但我轉了個念頭想想,如果把女主角的生活模式平移至自己的生活里,我想我絕對沒辦法笑得那樣沒心沒肺。
她大約30歲了吧,除了心態(tài)好整天嘻嘻哈哈扮鬼臉,實在看不出有什么具體的成就感。我設想了一下自己的30歲,如果是那樣的工作瑣碎、愛情空白、生活邋遢、沒有駕照、丟自行車、衣著嬉皮、合租公寓、偶爾還假裝年輕得蹦迪嗑藥……天吶?。?!
但是她好像一直沒覺得自己失意,她大約是那種超自然的人,相比之下,我們倒是不自然的人。我們的工作總有個奮斗目標(要掙到多少錢,能坐到哪個職位)、嫁人總有個模型約束(物質上是否養(yǎng)得起,精神上能否談得攏)、生活總有個基本底線(要能買得起什么牌子的衣服、香水、化妝品),且一直在被諸如“科技”一類的身外之物追著跑,電子產品的更新?lián)Q代總快過我們的消費能力,房價也并沒跳水,只是在做俯臥撐,剛剛辛辛苦苦勉力追到的高端手機、相機、電腦們,轉瞬間又已在被淘汰的邊緣。所以總覺得不平衡。為了找平衡,只能不斷給自己加壓力。真累。
她不是這樣的。她不受世俗眼光條條框框的束縛,她沒什么具體的目標,因而也沒壓力。她是真正懂得“及時行樂”道理的人,但她的“及時行樂”并非揮金如土、紙迷金醉,她的樂趣來自于生活賦予她的一切,無論被現(xiàn)實打壓得多么低,她也照樣坦然,怎樣的不如意也不能強迫她向悲傷就范。
活得太累的人,會喜歡這部電影。因為在她身上,有一種稀缺的品質在放光,可能會覺得有點作態(tài),到底還是開心的,真正的“窮開心”。又窮又開心,多少人能有這樣超脫平衡的心態(tài)?我想我是夠嗆。
理論上講,我沒理由討厭這部電影,可實際上,我還真就不太喜歡。
因為她的生活哲學不能令我折服,她的生活方式也無法讓我景仰。一邊寫這些文字的時候,我還一邊在納悶,為什么不喜歡?想來想去才發(fā)現(xiàn),我不是“不喜歡”,而是“不羨慕”。
我想我可能過得挺好,極致的“窮開心”也許做不到,但至少對生活還有著一些確鑿的滿足感;雖然目前還無法參透“無欲則剛”的大智慧,至少還愿意對自己的付出負責任;我也在“追”,但追的范疇卻還大致靠譜;我的心態(tài)是不怎么年輕,卻也情愿就這樣天荒地老。
我喜歡的是電影的片名,Happy-Go-Lucky,因為Happy,繼而Lucky,這是導演的美好愿景吧?
我突然想到上世紀九十年代紅遍祖國大江南北的一部電視劇,里面有首主題歌,每天重復著“好人一生平安”,而且明明是一出苦情戲,卻取名叫“渴望”。好人果真就能一生平安?看看劉慧芳就知道,未必。但劉慧芳對生活始終是心滿意足的,人們所渴望的是像她一樣的人生際遇嗎?當然不會。
同理,Happy了就一定能Lucky嗎?這只是心態(tài)問題。
平淡的情節(jié),不漂亮的主角,但英國的陽光給人感覺不錯。還有音樂。到快結束我才發(fā)現(xiàn)我是喜歡的,poppy如同我生活里存在的一位朋友,我曾經說他對生活不負責任,我就像那個想控制別人的helen
都是生活,他她喜歡,他她開心。
我很喜歡死機發(fā)飆的那段。但是我對所有絮絮叨叨的電影都難有好感
大笑姑婆的態(tài)度論 了
本片風格跟預設不一樣,細節(jié)的拿捏是值得肯定的,但觀影時融入性較差,一個字:悶。
T T
然后人格是一種魅力
Annoying...這種個性可能不錯,但是我覺得她就跟high了沒啥區(qū)別……看了一半看不下去了……
女主角太不可愛了
not a sausage沒有性生活/time of the month月經,小學老師經歷了孩子暴力,學車暴力,談戀愛等劇情片情節(jié),劃水,練舞和散步,國外的生活還是有豐富樂趣和香檳的
如果三十歲,我希望能夠像POPPY,仍然純真善良。 如果我變得暴戾,也只是因為懊惱于這純善的消失。
盡管體會到導演想要傳達的所謂樂觀精神,但是現(xiàn)實中遇到這種女主角還是閃遠點,要不會被煩死的。
Poppy這個角色,就算接受度很高的觀眾,也會覺得她太沒心沒肺、像嗑藥了一樣整天high吧?看完電影我想了想這大概就是邁克李給觀眾出的考題吧,現(xiàn)在的社會,把人用房子、車子、工作、生小孩養(yǎng)小孩牢牢圈住,且不提“快樂”和“自由”這樣奢侈的字眼了,還會變成對身邊一切人物事物的控制狂,希望別人都像自己一樣,如果他們開心那就是不正常。Poppy正常嗎?她只不過是年屆三十、沒有存款、和人合租房子而已,沒什么大不了的。她對他人“超乎現(xiàn)代社會正常標準”的關愛和微笑,給她招了麻煩,但怎會是她的問題呢。邁克李真是編劇大師呀,每次都覺得他的故事展開方式舉重若輕,一件件看似無關的小事連在一起之后人物不僅立體起來,還可以一下子引入一個激烈而合理的沖突。Sally Hawkins太可愛了!
不同人生觀的人面對邁克李的作品時,體驗截然不同。他處理的也是這樣的問題,不同境遇、不同性格、不同政治立場、不同生活態(tài)度的人如何遭遇和相處,理解似乎很難,但總試圖做這種努力。一個再無惡意的人也會成為別人眼中的BUG,有的人只是更幸運一些而已。風格上就是太順滑了(too polished)
love you, poppy
you know yeah
即使擁有敏感的心我對她還是無感
怎麼樣才算是「糟糕」的生活,怎麼樣才算是「理想」的生活
想起一個導演問我“你是真的沒心沒肺還是在裝瘋賣傻?”
英倫小調
很喜歡女主角的表演,生動流暢,司機也演的相當出色。笑聲中亦有深意。
我身邊有一個朋友也是這樣,過剩的樂觀主義,每天都快樂到不行,全世界都是她的好朋友,其實,這樣真的蠻招人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