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怎么說呢,目前只看了第二集(打開就自動播放的第二集),就覺得這部紀錄片在某些方面不太嚴謹啊……
就單單第二集來說:
一、制作巴哈力那部分,講到“塔城本地的野山花蜂蜜,相比于砂糖,它的甜味更為溫潤柔和”,已知蜂蜜主要成分是果糖,為單糖;砂糖是蔗糖,為雙糖,由果糖和葡萄糖構成。果糖和葡萄糖都是單糖,二者是異構體,由于結構的差異果糖比葡萄糖甜。也就是說,蜂蜜(看做純果糖)應該比砂糖(葡萄糖+果糖)甜才對,所以這里說的甜味更為溫潤柔和我不太理解,可能它說的是口感不是甜度?
二、制作小白杏果醬那部分,果醬制作時用“蒸餾真空”來形容,蒸餾?認真的嗎?蒸餾不是有蒸發(fā)有冷凝嗎?咋的還想從杏醬里蒸點酒出來啊,還是說想提取一點杏子香精來哈哈哈。這點不過多贅述了,反正從來沒見過用蒸餾來形容果醬制作工藝的。
三、制作杏醬罐頭那部分,表述也不太確切,片中說的是“熱氣蒸騰中,高溫會殺死細菌,玻璃瓶內接近真空狀態(tài)”,這一點我有疑問的地方是,罐頭在密封之前是要預封排氣的,排氣才能使其達到一定的真空度,排氣主要有三種,熱力排氣(片中所用的方法)、真空排氣(俗稱抽真空)、蒸汽噴射。以我愚見,我認為這里的表述不應該僅僅是說高溫然后玻璃瓶就真空了,嚴謹一點應該是“高溫會殺死細菌,瓶內氣體由于熱脹冷縮,在罐頭冷卻后會使罐頭內接近真空狀態(tài)?!?/p>
以上就是一個本科專業(yè)與食品科學相關的普通人的一點小想法,個人覺得片子里面的語句應該要更嚴謹一點,尤其是作為一部紀錄片來說。
為了將來有一天能去新疆逛吃,記錄下每集出現的地點及特色美食,萬一實現了呢。
【第一集 自然孕育】
1.木壘縣:羊肚菌炒馬肉 油餅
2.烏魯木齊:野蘑菇湯飯
3.巴里坤縣:椒蒿餃子
4.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錫味椒蒿魚
5.伊犁霍城:薰衣草花蜜
6.裕民縣:紅花籽油炒巴什拜羊肉 涼拌紅花苗
7.精河縣:枸杞燉雞湯
【第二集 甜蜜記憶】
1.塔城市:巴哈力
2.塔城市:瑪洛什
3.和田市:瑪仁糖
4.和靜縣:鍋茶 奶皮拔絲
5.伊寧市:杏醬
【第三集 主食故事】
1.吐魯番市:葡萄干抓飯
2.阿勒泰市拉斯特鄉(xiāng):風干肉納仁
3.伊寧市:熏馬肉納仁
4.奇臺縣:過油肉拌面
5.阿圖什:恰瑪古拌面
6.庫車縣:庫車大馕
7.和田縣:玫瑰花馕 和田烤包子
8.烏魯木齊:凱撒烤包子
9.木壘縣:薄皮包子 肉汆湯
【第四集 小鍋小灶】
1.烏魯木齊:扁豆面旗子 丸子湯 油塔子 包爾薩克 炒米粉
2.喀什市:鴿子湯
【第五集 水中盛宴】
1.博樂市賽里木湖:水浸高白鮭 石鍋高白鮭 香煎高白鮭 酸湯高白鮭 水煮高白鮭 油炸高白鮭 剁椒高白鮭 高白鮭生魚片
2.烏倫古湖:狗魚燒豆腐 青椒炒狗魚
3.博斯騰湖:麻辣草魚 鍋貼草魚 香辣蟹
4.烏魯木齊米東區(qū):清蒸稻田蟹
5.尼勒克縣:三文魚生魚片
【第六集 永生之羊】
1.阿勒泰阿克別依特:清燉手抓肉
2.尉犁縣:烤全羊
3.巴音布魯克草原:石頭燜肉
4.喀什:缸子肉
5.烏魯木齊:羊雜湯
【第七集 疆味人家】
1.昌吉市:九碗三行子 胡辣羊蹄
2.木壘縣:羊肉燜餅
3.巴里坤縣:羊肉燜餅 土火鍋
4.伊寧市:米腸子 面肺子
5.喀什市:胡辣羊蹄
【第八集 時間饋贈】
1.伊犁地區(qū):風干肉
2.特克斯喀拉峻草原:奶疙瘩
3.昭蘇縣:馬奶子
4.石河子市:葡萄酒 精釀啤酒
【第九集 絕妙大盤】
1.烏魯木齊柴窩堡:大盤辣子雞
2.沙灣市:大盤雞 大盤雞鍋貼
3.伊寧市:大盤椒麻雞
4.塔城地區(qū)額敏縣:罐悶飛鵝
5.特克斯縣:羊排揪片子
【第十集 百味煙火】
1.巴楚縣:紅柳烤肉
2.尉犁縣羅布人村寨:紅柳烤魚
3.烏魯木齊:海陸空燒烤
4.塔城市:羊腿面包
5.和田市:烤蛋
————8.28日更新,截止第八集————
第一集:自然孕育 1.羊肝菌 2.椒蒿餃子,椒蒿魚 3.薰衣草花蜜 蘸饃饃 4.紅花 燉牛肉 5.枸杞 燉雞湯 第二集:甜蜜滋味(看起來都好甜,沒有很認真看,后面沒記全) 1.巴哈力(蛋糕) 2.瑪洛什(冰激凌) 3.瑪仁糖 第三集:主食故事 1.抓飯 2.風干肉納仁(羊肉) 3.過油肉拌面(牛肉) 4.恰瑪古拌面(蕪菁+羊后腿肉) 5.馕(麥面+玉米面) 庫車大馕 玫瑰花馕 6.烤包子 第四集:小鍋小灶 1.扁豆面旗子 2.丸子湯 3.油塔子 4.喀什鴿子肉 5.包爾薩克+奶茶(巴薩克族美食) 6.新疆炒米粉 第五集:水中盛宴(這一季感覺沒什么新疆特色,吃法也都是常規(guī)的清蒸,紅燒等等。) 1.高白鮭 2.狗魚 3.池沼公魚 4.草魚 5.螃蟹 6.三文魚 第六集:永生之羊(我的最愛?。? 1.手抓羊肉 2.烤全羊(不超過周歲的小羊羔) 3.石頭燜肉 4.缸子肉(喀什) 5.羊雜湯 第七集:疆味人家 1.九碗三行子(昌吉回民小吃街 2.羊肉燜餅 3.米腸子,面肺子(伊犁) 4.胡辣羊蹄 5.新疆土火鍋 第八集:時間饋贈 1.風干肉 2.奶疙瘩 3.馬奶子 4.葡萄酒(冷知識:葡萄酒的口感來自葡萄皮) 5.啤酒花 整體來說,文案一般了,都是大特寫,但是也沒能把食物拍得很誘人。
但是,也比同類型的另一部拍新疆美食的好多了,所以,我還是愿意看下去。
舌尖后遺癥。
看到更多的世界,人類,自我
美景美食 我愛新疆
晚上看這個,太難了我。
新疆的食物和文化真的很豐富很多樣。部分集有帶資進組的嫌疑,部分集旁白都很少,似乎比較敷衍。
想去新疆吃一圈
我喜歡。
畫面、調色都比隔壁那部精致,但不知何就是感覺格局有點小,不像新疆的大氣豪壯
手抓飯拉條子烤包子yyds!雖然非常舌尖腔,但是感覺比那些只會拍成都重慶福建“美食”的不靠譜草臺班子作品好多了……
何時才能去新疆啊我?
這美如畫的采景、情文并茂的文案與及繪聲繪色的旁白配音,都讓這紀錄片跨越了美食的領域。知味二字取得好,有道是人欲無窮,食髓知味。知味新疆不止是舌尖上的味道,還有天地自然間的風土人情味,五星推薦了,這人世間,除了愛人,唯有美景與美食不可辜負也!
較之于美食,更為深刻的新疆美景。
如果一句話總結,可以當作低配版的舌尖上的中國,反正新疆怎么拍都是好看呀
異域美景也給這部以食為名的紀錄片加分不少
我瘋了!我在自虐!第一個鏡頭就是在飛機上拍的雪山啊啊啊??!疫情把我的新疆夢扼殺在了搖籃里,下次再去我要玩兒個夠!
真的和自己生活的地方差異性太大了。新疆真的好大。至少畫圖的同學都該去領略一下。
文案過于宏大,顯得不接地氣
新疆這么好,可不能被搞壞了!
詳盡詮釋新彊菜的全部,從小到大,從陋巷到殿堂,去新疆的人看后再去。
典型的央視風格,但粗糙了許多。攝影不錯,拍出了美麗的景致與豐饒的物產。但片中的新疆美食,并非當地民族特色菜肴,更多是內地菜系的新疆化改良。出鏡之人也多為漢人,缺乏地方風情。導演對美食缺乏了解,表現烹飪的手法很單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