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聯(lián)冬日之光、鄉(xiāng)村牧師日記、教會...把第五百號送給珍貴的保羅·施拉德。在除了表演方式的一切都在模仿布列松之時,恰恰忽視了布列松所精髓的“人物的時態(tài)”。好的導演絕不過度掌控,而給影像以自言的空間,一種瀕于失控的受控。而這部作品…可以見識施拉德對于偶像的效仿和“將其作品賦予與布氏一般的同一性”云云評價有多么急迫。對于施拉德這種編導一體的純熟好手來講…過于形式化、且完全顛覆自身的設計就像是看圖寫話一般顯得格外可控,事實呈現(xiàn)的確如此。在導演的精打細算下鋪開,卻匱乏于影像之外文本自身可能性的意義延展。出現(xiàn)了與出租車司機和odd man out類似的酒杯氣泡鏡頭。那段像是致敬鏡子的橋段在施拉德處怎么看都像是在翻謀殺綠腳趾。90min軸切。開車駛過街道,冷眼如崔維斯一般審視那些黑色的東西,四十年過去,那個男人依然保持憤怒。
劇本很好嗎?也許。人家頂著奧斯卡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的頭銜。劇情很好嗎?未必??戳艘话胛乙詾槭翘接懸粋€在受資本排擠、沒有生氣的教堂供職的牧師的人性;探討他如何每天布道、幫人解答各種人生難題,卻到頭來只發(fā)現(xiàn)自己是冠冕堂皇地灌雞湯,只發(fā)現(xiàn)自己背后也是深淵,只發(fā)現(xiàn)自己都沒有真實地活在這個世界上;探討他如何身體惡化還堅持行上帝之道。我會說,啊,很好,這就是我想看的??赡芪液翢o宗教背景,看不到任何關鍵的點吧。一半之后我又發(fā)現(xiàn)這是一部環(huán)保片,以Michael為起點引發(fā)Toller反思人類對地球所做下的種種,進而思考帝哥真的會寬恕人類嗎?快到片尾我又以為是恐怖片,思考無果的牧師準備玉石俱焚,在升華中找到救贖。最后原來是愛情片,Mary再次出現(xiàn),Toller的名字第一次出現(xiàn),準備赴死的Ernest立即融化破碎,破碎之后才能尋得寧靜吧!到這里我明白了,片子還是回到了牧師糾結的人性思考,因為那黑色的衣衫下卻是入柔的荊棘。
1 無聊的影像語言和故事
故作的簡潔影像 壓抑的氛圍 毫無技巧的調度 。
牧師?熟悉的布列松感 。
宗教?全篇都在念經(jīng)。大哥 宗教片不是這么表現(xiàn)的。
全篇最有力量的鏡頭來自于小空間內的設計:四比三,稍微的俯視,簡單的背景。啊 《修女依達》?(后來看到說他受Ida導演的啟示,果然。cao。)
剩余全篇,乏善可陳,空洞五味。確實不是導演的料。
2 無解的保羅施拉德
無來由的憤怒和無著是貫穿施拉德整個創(chuàng)作生涯的核心。話說在盛產憤怒與無著的七十年代,那個憤怒無著的出租車司機才會成為時代的象征。之后的憤怒的公牛,基督最后的誘惑,明顯是這種精神的延續(xù),勉強鋒芒猶在。但空洞的三島由紀夫傳, 豹人,儼然是不光彩的失敗。
憤怒和無著必然想紓解,宗教算是出口。但施拉德的根基顯然還未能洞悉自身的迷思和宗教的本質。作品時編導的精神外化,但他時時刻刻都想掩藏自己的淺薄而故作深沉,究其原因還是思想的深度和技巧的欠缺。
施拉德早已消失在審視的視野,重新歸來的這作品,乃是所有問題的集中,或許年歲已高的成熟,或是老當益壯的自我證明,他的野心在于想證明自己已經(jīng)處理好了自己一輩子的缺陷和問題:憤怒和無著。從答案來看,依然不及格。相必他也著急,看的人也著急。他的答案是:cliche和let it go。然后戛然而止。讓人大跌眼鏡。
你一思考,大家就尷尬,做不擅長的事情還拼命表現(xiàn),看的人也惱火。 別想著成大師,該退休啦。
貫徹全片的悖論,「A life without despair is a life without hope」,導演沒有煽情感染觀眾,而是提出冷靜的質問,讓我們去揣摩。
導演將環(huán)境問題這顆定時炸彈放在了宗教的門口。
所有的宗教流派直到今天,都從未正視過環(huán)保的問題。地球暖化與環(huán)境破壞是不爭的現(xiàn)實,人類今天所做的一切行為將會加速迫使人類文明走向最終的毀滅。那如果當下人類即將面臨的滅亡仍不足以讓宗教重視,請問還有什么問題是宗教應該重視的?
這是一個很大膽的挑釁。美國作為基督教國家,宗教議題一直是非常敏感的。而將當下更敏感的暖化話題放在宗教面前,相信很多基督教徒都非常訝異。這兩者都是美國社會十分關注的重要話題,信仰與環(huán)境,但往往很少能從媒體輿論中找到兩者的交集點。這也是為什么這電影在美國引起如此劇烈的反響,而在中國卻反映冷淡。
神父 Toller 的日常,直到遇上懷孕的 Mary 和她的丈夫 Michael,神父的心理活動開始產生變化。Michael 是一個環(huán)保主義者,他對未來表示絕望,對人類所作的一切環(huán)境破壞深惡痛絕,「如果我確信地球的未來是令人絕望的,那我孩子的誕生在世上還有意義嗎?」。
神父用「沒有絕望的人生是沒有希望的人生」來解釋。
但直到神父也站在地球這一邊思考問題的時候,他向神父 Joel 抱怨,「Somebody has to do something.」,Joel 卻評價他「你總是待在花園中」(表示他總是悲觀地對待生活),評價他沒有活在真實的世界之中。神父沒有用同樣的警言「沒有絕望的人生是沒有希望的人生」解釋自己。
Michael 的自殺觸發(fā)神父 Toller 轉變的臨界點。在 Michael 死后,帶著自責的神父酗酒問題更加嚴重、心理問題愈發(fā)明顯、更加疏遠與冷漠那些關心他的人,直到最后內心不斷積攢的怒氣導致他走向了極端。他始終每一天都在日記中跟自己斗爭,掙扎在他的信仰當中。他的最終選擇卻是用血腥去警告人們這一直被蒙蔽的真相。
真實世界中沒有人會去懷疑一位基督教神父能走向恐怖極端,甚至不能想象一名神父穿上炸彈背心的樣子,而電影使用這個強烈的思想反差對比向觀眾發(fā)起沖擊。也許無法忘記神父親手穿上炸彈背心的那個鏡頭,一位披上象征著喜樂意義的白色圣袍的神父,內里卻裹著象征死亡與血腥的炸彈背心。
環(huán)境問題決定我們人類未來的存亡。與其遮蔽雙眼地祈禱,不如睜開雙眼看看我們的周遭。
電影中教會的幕后有股強大的力量在操縱左右。資本不僅可以操控教會上的座位表,更能控制人的言語。被指責為環(huán)境污染禍首的能源公司,卻能通過捐助教會來虜獲人心。破壞著上帝所創(chuàng)造的地球,而所作為得來的金錢卻用于捐助教會,異常諷刺。人類對金錢的信仰絲毫不亞于對上帝的信仰。
神父 Toller 以為信仰能帶給他正確的答案。但實際上有很多問題,站在交叉路口的他并不知道正確的答案到底是什么。Michael 問他「上帝會寬恕我們嗎?」,Balq 問他「上帝跟你說過他對地球怎么安排的嗎?」,Joel 問他「萬一這是上帝的計劃呢?」,神父都沒有答案。
宗教信仰沒有與時俱進,沒有跟上更迫在眉睫的問題,地球的環(huán)境問題在圣經(jīng)中找不到真理。地球與神父一樣病入膏肓,也同樣被遭到資本主義的漠視。中間穿插的蒙太奇鏡頭,從地球的自然景觀逐漸過渡至人類工業(yè)文明的猖獗。殘忍的畫面讓觀眾思考,這正是我們人類每天對地球所做的事情。
看完了電影后,應該會帶著問題與疑惑。也許導演并不想灌輸任何結論給觀眾,相反他想將電影敞開,留出足夠多的空間讓觀眾去反思電影中所出現(xiàn)的悖論。比如貫徹全片的悖論,「A life without despair is a life without hope」,導演沒有煽情感染觀眾,而是提出冷靜的質問,讓我們去揣摩。
白天從外看他是一個篤定的基督教徒,一個信任可靠的神父,一個失去兒子的父親。夜晚從內看他是一個患上胃癌拒絕治療的病人,一個有酗酒習慣的離婚中年,一個不愿敞開自己的孤獨男人。電影讓我們能夠觀察這個神父的內外兩面。
他在社會中表現(xiàn)得冷靜、智慧、可靠。而獨自在房間的他,卻會表現(xiàn)得暴怒、思緒紊亂、抑郁、甚至自我否定。他夜晚堅持用書寫日記來面對自己,只有面對日記他才可以保證絕對的誠實。
這是我從未見過的 Ethan Hawke,飾演一個內心從堅定信仰,轉變到向信仰發(fā)出挑戰(zhàn),一個走向極端終點的神父。這沒有任何先例可以給他作參考,甚至現(xiàn)實中也難找到這么極端的例子,這必須要演員自己的揣度劇本中角色的心理演化過程,去塑造一個這樣外表平靜心理活動猛烈的角色。這對演員的要求非常高,他的掙扎不能是流于表面的痛苦,不能是空洞的歇斯底里,不能是不痛不癢的吶喊。
Ethan Hawke 從始至終毫無缺點的表演,十分觸動人心,這是他最好的一部作品。
4:3 的畫幅比例,全片幾乎是固定鏡頭的拍攝,沒有任何動作運鏡。這種接近現(xiàn)代藝術的手法處理為這部電影增添了超現(xiàn)實感,令人容易將起聯(lián)想到歐洲電影的風格。鏡頭總是作為一個觀察者站在遠處。電影是冷色調的,是一個很嚴肅,不需要華麗修飾的故事。波瀾不驚的表面下,實則是難以平復的黑暗涌動。
有兩個鏡頭我很喜歡,一個是將粉紅色的胃藥倒入威士忌的鏡頭,一個是將疏通劑倒入杯子的鏡頭。一個混濁煥麗,一個清澈粘稠。
(文/伏熱)
時隔多年,施耐德終于奉上了一部驚艷的,極具個人風格之作——《第一歸正會》,不緊不慢,夾雜憤怒,和極度痛苦地對待信仰與懷疑的凝視和內心對話。施耐德的天賦在于他可以順手拈來大師的標志性手法,雜糅在一起從而展現(xiàn)個人美學。在本片中,他利用建筑和環(huán)境來構建他的主題,讓人聯(lián)想起他一貫借用的小津安二郎,并且也借鑒了英格瑪·伯格曼的斯多葛式內省。
托勒(主角)的兒子,早年參軍不幸在伊拉克戰(zhàn)爭中喪生,以致于此后托勒開始漸漸游離于自己的信仰。當?shù)丶瘯呀?jīng)移居到鎮(zhèn)上的大教堂,優(yōu)渥的環(huán)境,充滿了最先進的寬屏電視和場館式座位。負責操辦第一歸正會的250周年重新慶祝的杰夫斯,由腐敗和激進的公司首席執(zhí)行官所資助(并受其影響),后者是氣候變化的否認者,他的公司正是這是世界上最嚴重的破壞環(huán)境的企業(yè)之一。與此同時,托勒的行為一直受到杰夫斯的掣肘。
托勒,這位長年操勞的神職人員,臉上留有皺紋,他的肝臟長年被酒精所侵蝕,生活缺少成就感。于是,他決定接下來一年不間斷地寫日記,作為自省的記錄,記下焦慮和虛空,并在他完成時燒掉它。當他不賣紀念品時,他不停地喝酒,寫作,思考自我存在的缺陷。雖然外表光鮮,但他并不好:他尿血,當他刷牙時,棕紅色參雜著血的吐沫粘在牙齒上,鏡子里扭曲的臉,一副駭人的,奄奄一息的面孔。他被毒素所蹂躪,慢慢死去,以人類對待地球的方式對待自己的身體。
有一天,虔誠并懷有身孕的瑪麗來找他,關心她的丈夫邁克爾最近的精神狀態(tài)—— 耽于對人性的深惡痛絕而無法自拔。托勒在瑪麗和邁克爾這里找到了新的使命——這對夫婦需要他的幫助。(某種意義上,一個信仰者需要他的信徒身處痛苦,扮演被需要的角色。而不是托勒,只會屈從于人類對自我毀滅的內在渴望。)邁克爾是一個懷疑論者和狂熱的環(huán)保主義者。地球毀滅的推論一直蠶食著他的信心,他不想把孩子帶入他將棄絕的世界。托勒本著他的職業(yè)本性,解答了邁克爾的所有疑慮,并旋即發(fā)現(xiàn)自己陷入不確定之中,于是他開始掉于自問的漩渦之中。
當托勒發(fā)現(xiàn)邁克爾的尸體時,瞥見其頭部被獵槍摧毀,他的反應并不是一種厭惡或悲傷,而是一種平靜的好奇。他被邁克爾的環(huán)保主義者的癡迷所吸引。這就好像死者已經(jīng)在托勒內部重生一樣,好像托勒已經(jīng)找到了一個新的,充滿活力的信仰,一個狂熱的政治化的信仰。對于圣奧古斯丁基督徒來說,自殺是一種不可原諒的罪。托勒開始在死亡中看到新生。
即使按照施耐德的標準,這部電影也不過是一此貧瘠的嘗試——關注精神生活的持久性,對腐敗和激進主義的敏感,以及照看他置身的當代美國:地球緩慢中衰老,痛苦和懺悔,以及自殺和謀殺的正當性。
它有點令人反感,有時有著令人贊嘆的美麗,且充斥著入髓的丑陋,這一切都包含于施耐德的電影哲學,一個崇拜電影的人的明證。這是一部粗獷并且克制的電影,充滿了哀傷,和希望。一絲不茍的構圖,像托勒有條不紊的早間生活。
《第一歸正會》感覺就像是為施耐德職業(yè)生涯的一次高潮應運而生。同樣通過使用日記作為敘事工具,它可以追溯到馬丁斯科塞斯的紐約夢魘《出租車司機》。這兩部電影都使用了一種簡練的畫外音來闡明一個男人的內心混亂:他的幸福感日益消退,他對周圍人的蔑視日益增長,并且將所有憤懣訴諸暴力。
施拉德曾打趣說,盡管他作為一名電影制片人有自己獨特的職業(yè)生涯,他的訃告中也將會被讀到“Writer of Taxi Driver”。通過《第一歸正會》,他正在重寫自己的遺產,重新探訪那些斯科塞斯電影中的原始迷戀。
I know that nothing can change and I know that there's no hope. Despair is a development of pride so great that it chooses one's certitude rather than admit God is more creative than we are.(Thomas Merton) 想了想還是在豆瓣上打了滿分。一開始10分鐘就狂刷我好感,讓我懷疑伊?;艨藭粫捎盅萘艘粋€我最喜歡的電影。而且就在我已經(jīng)決定打滿分之后,它依然有很多情節(jié)超出我的預料!觀感真的很好 這個電影的整體劇情架構其實不是很容易讓人買賬,而且牧師心理的轉變也不是特別有信服力(不過我覺得不是大問題),最后的走向什么的我也覺得不是很喜歡 但是細節(jié)我實在是都太喜歡了,開頭拍攝教堂的長鏡頭,之后牧師日記的敘述,他所講的很多話我都非常喜歡。比如我寫下日記卻又不會劃掉,我用了pride這個詞,我討厭我剛剛用了pride這個詞。 他開頭說的實驗我理解的是記日記的實驗?想通過這種方式來檢驗自己之類的。但是沒有什么會按計劃出現(xiàn),他后來還是把日記前面撕了,而且還沒記多長時間他又打算自殺去炸教堂了。 鏡頭感真的很漂亮,總有一部分情節(jié)是在鏡頭之外的。而且重看的話會發(fā)現(xiàn)教堂座位安排也很有趣。 我覺得對于主角的設定還是比較傳統(tǒng)……我不是特別喜歡嚶嚶嚶 主角的想法和他的語言的對照,寫的太好了 開頭邁克爾一直在強調世界走向滅亡,而主角只是覺得他有抑郁癥問他想不想自殘 “我回顧了一遍他說的話,我覺得我當時該說什么,什么該用另一種方式表達,什么能說的更好”寫的太精彩了! Mary客廳的燈就是一個眼睛。 而且還有影片對于黑暗的展現(xiàn)。Mary家里黑暗的房間。牧師凌晨三點醒來之后外面的夜。還有牧師遠看教堂是黑色的地面和深藍色的天空。 Mary說她會和她丈夫一起做這個事情。然后牧師問她你是不是也想讓我這么做,Mary先是拒絕然后肯定。這段我都蠻喜歡的。到他倆一起呼吸的時候,我很喜歡鼻子碰來碰去的感覺。后面Mary的頭發(fā)掉下來這個細節(jié)我也很喜歡。 不同的液體融合在一起很棒。 最后我真是半非常喜歡半感覺一般。 我很喜歡用荊條自殘那一段!那意味著牧師覺得自己為了Mary不去炸教堂違背上帝的旨意。迫不及待地想要用某種方式懲罰自己。他怨恨,但他不能怨恨Mary。他扯著衣服大叫。 后來喝汽油又沒喝那一段。我覺得喝汽油本身這個想法就挺好的。 最后接吻然后戛然而止。
個體與信仰矛盾,世俗與神圣糾纏,了解眾生苦痛被綁在十字架殉道之后,面對溫柔與私欲還能否堅定,這是基督最后的誘惑,是人類始終不偉大的根因。
喜歡德萊葉、布列松、伯格曼不代表你就能成為德萊葉、布列松、伯格曼
除去極端選擇到來前,一場從逼仄室內困境中“雙修雙飛”的幻夢外,Toller的情感和行為轉變,尤其是對環(huán)保極端主義突如其來的信仰,還是鋪墊得非常沒有說服力。保羅.施耐德沒能力再造一場《出租車司機》自說自話的經(jīng)典場面,也沒本事如伯格曼“神之沉默”三部曲那樣,制造關于“上帝缺席”的奇妙意象。
#Venice2017# 片名應該翻成「第一歸正會」。施拉德拍了個美國小鎮(zhèn)或者市郊的環(huán)保話題版的「鄉(xiāng)村牧師日記」,還摻了點類型元素??上Ь褪翘f教了,全在喋喋不休地討論上帝與環(huán)保話題。某些地方還用了點聲畫疊用但是完全沒有形成結構??吹贸鰜眍A算很低而且攝影完全是數(shù)字美學,不過很講究
保羅施拉德這幾年一會兒拍拍這個一會兒搞搞那個的,也不知道他到底有什么需要急切表達的嗎,至少這個電影里看不大出來。宗教和環(huán)保,哪個話題都很難講清楚,這個還揉在一起講... 總之很奇怪,主角信仰的突變沒有任何說服力
當年教堂給黑奴庇護,令徒眾獲得救贖;如今信仰供游客觀摩,被資本裹挾捆縛。負荊的背上扎出鮮血,酗酒的胃里生出腫瘤,救下的野兔已不能再死,扶起的墓碑亦無法復生。母胎里的新生給不了毀滅的先兆,圣經(jīng)里的新約尋不到苦痛的解答。絕望的男人拾起絕望,對自己上膛;希望的男人擺脫希望,便獲得永生。
4.5 宗教環(huán)保這些所謂的主題完全不重要好嗎,作用只是在于設置情景,關鍵是用鏡頭所帶來的逼仄空間感、壓迫的環(huán)境以及各類聲音所構建出來的精神上的恐懼感。ps: 原來還是從修女艾達那里得到的靈感,的確像是找對了方向的帕夫利科斯基。另外好就好在和布列松伯格曼沒有任何關系。
備受創(chuàng)傷摧殘的主角因巨大的存在焦慮而對自己進行了一場漫長的看不到盡頭的靈魂放逐,隨之導致了自己的精神世界同現(xiàn)實世界產生了錯位,并因這種錯位所導致的質疑而走上了用反抗來進行修正的道路,且在通過近乎自毀式的絕望痛擊而獲得了某種短暫的超然后,終于接受洗禮領略世間真情而成為人,施拉德一生的創(chuàng)作皆以此為軸心,本片中更是直接將超然凝練為神性,將焦慮放大于“污染”這一自然的癌細胞,進而由此展開了一場內心世界的天人交戰(zhàn),可謂是對其作者性的一次高度概括和升華,縱使較之《迷幻人生》中的威廉·達福,同樣在深夜寫作和游蕩的伊?!せ艨双@得了更為令人欣慰的歸宿而不夠殘酷,但這部奇特的黑色電影仍舊可以排進我的施拉德前五。
My Son, My Son, What Have Ye Done/年度十佳。施拉德終于找到沉浸于形式的路徑,視覺簡約,但剪輯具有節(jié)奏。耳朵舒服,難以理解與德萊葉、布列松(兩位最不重視“聽”)的類比。難道大家都只看故事梗概嗎???
恐怖片
非常《出租車司機》,看的時候覺得畫幅不同于常規(guī),機位,攝影視角,畫面組成都不同于常規(guī),其實都是導演故意的。故事其實很簡單,教士從拒絕到覺醒到掙扎,但敘事的方法很跳脫。導演在拍一部讓自己開心的電影,觀眾們能跟著樂就跟著樂吧。伊?;艨搜莸慕淌吭忈屃怂刮那莴F,我看的分分鐘想被S。
B+/ 不惜以過載的文本搭建人物的內心困局,看似漫溢實則凝凍,看似外放實則內收,看似剖析實則呈現(xiàn)——而這一切如果沒有足夠徹底足夠精準的影像執(zhí)行力是做不到的。因此結尾或許沒有把這游絲之氣支撐到底,不要有太多的迂回,或許反而能突出影像所直達的凝練通透感。/ 二刷,一次對《三島由紀夫傳》舞臺美學的現(xiàn)實性重構。
3.5 其實氛圍已經(jīng)渲染得很好了,莊嚴、壓抑而陰沉。角色受困于自身的信仰危機與救贖無路,甚至是局促的鏡頭畫幅與空間場景都在為其制造“困境”,同時不得不思考著一個自己無能為力的特別宏大的主題,只能在幻境飛升中換得一次喘息的機會。情感轉變的鋪墊和說服力也許不夠,但可以肯定的是,每每看此類宗教題材的電影都有一種無法共情太多的遺憾。
首先,是教堂塔頂?shù)囊粋€小十字架,以及一本攤開的日記,《第一歸正會》大多數(shù)時間是中景或全景,它的極簡主義形而上學似乎順接著布列松的鄉(xiāng)村牧師及伯格曼的《冬日之光》,老塔《犧牲》之后,“信仰”再一次在信仰擁抱科學主義的后現(xiàn)代語境中出現(xiàn)。環(huán)保與極端主義是這個時代致死的疾病。信仰搖搖欲墜,一個恰如其分的克爾凱郭爾式文本:2010s的無限棄絕騎士。但在那場圣歌中,阿曼達·塞弗里德的“最后一分鐘拯救”一方面證明了上帝的存在,卻又在升華中悄然回歸倫理,在那場擁抱之后,它依然是一部美國影片,而不是歐洲。
7,是一種很舒服的悶,復古藝術片的悶感。有點喜歡
【B】在靜止的中景/全景鏡頭中自然將角色壓迫,走向極端(4:3的畫幅更保證了來自影像空間的擠壓),而后又在與女主的相處中,通過輕盈的運動來實現(xiàn)短暫的解脫。兩處關鍵段落(冥想飛升和結尾),突如其來的室內全景,門框內外的光影反差,在正反打之后銜接以違背極簡風格的運鏡,于是自然走向歡愉的救贖。正如騎自行車的那段臺詞一般“運動有著讓人驚奇的治愈力量”。
前100分鐘可以說是完美的BP相,莊嚴的攝影,層疊有致,執(zhí)行精確如紐約時報特稿一樣的文本,以及Ethan Hawke無暇的表演,而這一切都終結在他手中酒杯滑落的那一刻——那是這個角色自我的崩落,是本可能誕生的另一部《血色將至》的崩落,甚至讓人產生了一種當代敘事創(chuàng)作以另一種形式走向終結的錯覺。WTF!
What the hell? 感覺這才是電視,還是最令人無法入戲的那種(非間離的不入戲),通篇廢話與廢戲,亂七八糟如坐針氈,且沒有看到所謂形式帶來的任何補救甚至僅是散發(fā)恐懼的效果,它就像是被玩弄了一次。
Schrader此終是活過70年代的人,也是具宗教感的導演,老馬有火,反叛有理,神聖裡頭也略帶邪氣,上帝有沒有缺席似乎不重要,最終都要朝向超然聖凡之路,人唯有學習耶穌走過的路後(只不過這份激進路線從不被認真看待,耶穌也是革命家來,他的死也不只是宗教感),所以他眼下無論是的士司機,舞男、小說家,還是牧師,都以行動超越自身。但何不火爆到底?對世界太認真的人終究會走向自我滅亡,相信自我犧牲來換取他人救贖,Schrader 的核心思想無疑是Bresson的《Pickpocket》,不過,世界是否還能以「愛」作為救贖?你看Bresson 後期電影也絕望,連他也否定價值,變得虛無了。電影也是體現(xiàn)了他本人所想的Transcendental Style,作出影像性整合和重新思考,雖然Bresson、Dreyer,小津處處烙印,怎樣也想不到三位一體過後最終路標竟然是 Manoel de Oliveira?
不管你是老伯、布列松還是老塔,我只愛我的Ethan Hawke. 中間太出戲,但結尾夠烈,Amanda是真懷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