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沒有人覺得這是一部時尚大片么?
俺看片的時候十分沒有深度地忽略了瑞普利的心理歷程,心心念念的只有兩件事:一是希望壞人得逞逃脫法網(wǎng);二是對電影里俊男美女們的著裝打扮百看不厭。
帥得讓人眼花繚亂的裘德洛那么多年前就把如今時興的小禮帽戴得風(fēng)流不羈了,西耶娜雖說在人品問題上沒有帶眼識人,其時尚品味的確不是蓋的。
女配們的衣服更是一套一套看得人目眩神迷。格溫妮絲每一種裝扮都讓人過目不忘:獨自在院子里寫作時穿的那件帶小巧立領(lǐng)的奶油色開司米毛衣,讓她看上去無比溫柔;到處尋找失蹤愛人時穿的米色風(fēng)衣配著藍(lán)色底的碎花長絲巾,楚楚可憐;在瑞普利住處逗留時穿的豹紋大衣和相配的豹紋帽子富貴逼人;最喜歡最后在碼頭上怒斥瑞普利時瑪姬穿的那件藍(lán)色束腰大衣,別致的領(lǐng)子松松垂下,翻出金色的綢緞襯里。
另一位富家女凱特讓俺最愛的裝扮就是她被瑞普利忽悠到咖啡館與格溫妮絲碰面時穿的那身,無檐軟帽,緊身裙子,長長的灰色披肩,活脫一個正宗巴黎文藝女青年。
十年前的電影, 服裝和造型現(xiàn)在看來不但不過時居然還非常時尚,果然simple & elegant才是王道?!短觳湃鹌绽返姆b師,俺無比崇拜您。
2 ) 屌絲的高富帥情結(jié)
首先先扯幾句廢話。得說的一點就是屌絲心中都有個高帥富。每個人都無法把一切想要的優(yōu)點都占為己有。就像你或許高,但是你卻不一定很帥。你或許很帥卻不會很有錢。而有些優(yōu)點你很努力,也得不到這些。因為你或許以為你很努力地去賺錢,卻發(fā)現(xiàn)錢賺到了,但青春已逝。我們不能指望只得到不失去。就像是有人說儲蓄是美德。有誰愛儲蓄?這種愛能勝過消費(fèi)。我們只是在抉擇未來和現(xiàn)在而已。我們總是在不斷地選擇,得到一些,然后失去。雖然這選擇不會是那么的清晰。在快意地自嘲是屌絲的時候,難免有些無助的凄涼。
當(dāng)湯米在遇到迪克的時候,在身隨高富帥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迪克的一切都是自己想要的一切。而這種期望多少程度都暗藏著自卑。而這種希望成為對方的心理,轉(zhuǎn)化成為一種愛。而每一種愛都可以歸結(jié)為愛自己。他愛迪克,只是因為他想成為想迪克這樣的人。不用擔(dān)心錢,快意生活,追逐爵士,追逐性,追逐生活中的種種快意。他或許也知道高富帥一樣有痛苦。但是在高富帥的光芒下,這些痛苦都顯得那么高級。
湯米在不斷地模仿迪克,這一切讓他達(dá)到了內(nèi)心中的那個自己。他希望得到對方的感情和尊重。但是現(xiàn)實就是那么的脆弱。即使他在努力地模仿,也不會成為高富帥。而在做回矮窮丑的那一刻,心中卻更感悲涼。他在努力迎合想平等得成為高富帥的朋友,卻終究敵不過高富帥的一句:“你只是我的一條狗(吸血水蛭)?!?br>
在船上誤殺迪克之后,湯米干脆就做起了迪克。他有著極好的天賦,不僅能模仿人說話,連簽名都模仿的惟妙惟肖。但是要知道,說一個謊,就得為圓這個謊言付出代價。除非迪克是個宅男,否則你用怎么能應(yīng)付他的愛人和朋友。在模仿的過程中,卻發(fā)現(xiàn)擁有高富帥的幸福是那么的短暫。因為屌絲終究只是屌絲,學(xué)得再像,也只是屌絲而已。而在成為別人的過程中,那么對于過去的恐懼和自我的迷失所帶來的痛苦,卻不能代替金錢和地位所帶來的快樂。只能在一次次痛苦地直面現(xiàn)實的過程中,逃避著渴望做回自己。
最終戲劇化的結(jié)局,也說明了湯米或許可以天才般得逃過殺人的制裁,卻也無法逃脫內(nèi)心的譴責(zé)。對一個能敏銳地感知內(nèi)心痛苦的人而言,或許活著就是最大的懲罰。
最后說幾句題外話,這個世界本身就不是公平的。有些人自詡是天才,卻發(fā)現(xiàn)自己掙得還不如無所事事的高富帥多??赡苣氵€在學(xué)校辛苦得啃書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高富帥以及周游列國,學(xué)了好幾門外語,快樂得打著洋炮。我們生活在不同的生活軌跡里,卻不代表我們不會幸福。高富帥也會有痛苦,當(dāng)然這些痛苦都那么的高級。輿論總是充斥著偏見,高富帥總閃爍著光芒。高富帥可以很墮落,然后浪子回頭。輿論總給予掌聲。我不知道這種盲目的愛和仇富有什么分別。其實屌絲的痛苦就在于做什么都擺脫不了別人偏見,欲成高富帥而不得,欲舔高富帥的屁溝而不得。然而你怎么就知道高富帥何嘗有不羨慕矮窮丑呢。他同樣可以看到虛偽,感知痛苦。嫉妒這類所謂消極的感情,未必是件壞事。當(dāng)然這不是什么辯證的說法。人正是因為有情感,才能意識到自己還活著。不要被痛苦蒙蔽了雙眼,追逐幸福本身代替不了幸福。
可憐了裘德洛這么帥,演技這么好,卻還是被人說是花瓶,這他媽公平嗎?
3 ) 人生太苦太難太漫長,只愿是鏡花水月夢一場
直到看到最后一幕才完全被打動,頓時悲從中來。
Matt Damon在片中飾演Tom Ripley,在《諜影重重》里的一代翩翩帥哥在該片里僅從開場就用他那張在巨型眼鏡后打著褶子的臉讓我瞬間惡心起來。影片前半段都像溫吞水,輕柔地鋪墊著小細(xì)節(jié)?;灸芪业闹皇荍ude Law用他那與生俱來的花花公子形象的本色演出。Jude Law一出,六宮粉黛無顏色,Matt Damon那土得掉渣的形象一對比,真是灰頭土臉丑不可言。因此即使Matt飾演的Tom在片中對Jude飾演的Dickie暗吐心聲,感情純澈,我都無法想象Dickie會真正喜歡Tom。然而影片終于我在幾次小打盹后終于迎來了轉(zhuǎn)折點:Tom在向Dickie表白后遭拒,并誤殺了Dickie。
于是后半段一連串的精彩就滾滾而來了,一直吸引我昏昏欲睡的大腦強(qiáng)打精神看完。Matt也形象大變,一張滿是讓人覺得不爽的臉也慢慢好看起來,最終在片尾凝固,徹底冷漠石化,讓我痛心疾首。
其實人間本是苦澀啊。
或許Tom的確是有那么兩把刷子,誤打誤撞他就借著良機(jī)實現(xiàn)了自己歐洲之行的心愿,在路上搭訕的謊言都變成他偉大陰謀的一部分,而他遇到Dickie之后,一切都改變了。他深深墮入了享樂和愛情的深淵。
其實影片介紹嚴(yán)重失實,Tom殺掉Dickie只能說是過失殺人,他并非是貪圖Dicky的身家財產(chǎn)榮華富貴才痛下殺手,一切的一切,只是因為青蛙愛上了王子啊。Tom Ripley只是一只平平無奇的丑小鴨啊,所謂的高智商所謂的天才其實都是噱頭,Tom所走的每一步,都踩著自己的血淚,都是生活逼他犯下的罪行。
影片前半段的鋪墊很細(xì)致,Tom的心理變化很微妙。不管Dickie是否在取向上對所有人撒了謊,Dickie傳達(dá)給Tom的信息的確過分曖昧。浴缸邊下象棋一幕的確意味深長,情竇初開的Tom怎能不抱著幻夢想象Dickie這樣的富家翩翩公子會鐘情于他。愛情有很多種,愛上一個人,有很多人會學(xué)著模仿,以了解對方。Tom本身就有這種天賦,于是他比一般人更加了解Dickie,長期相處,他已不知不覺擁有了模仿以至于變成Dickie的能力。
進(jìn)一步為Tom平反,Tom錯手殺Dickie,其實與Dickie自己有很大關(guān)系。Tom被逼入絕境,不甘與愛人就此別過,于是不顧身份差異,大膽訴說心聲。而Dickie過慣了錦衣玉食的生活,素來心性狂野,放蕩不羈,而顧及自己的聲望財富,不管他是否對Tom心存愛慕,他都必須與Tom斷絕往來,以維持自己的階級地位。他在船上對Tom的斥責(zé)貶損非常激烈,而陷入愛河的Tom本是一個謹(jǐn)小慎微的人,小心地規(guī)劃自己的生活,每一步都精心盤算,而正如他所說,他雖有著八面玲瓏的才能,面對Dickie卻是始終純粹的。于是當(dāng)Tom強(qiáng)大的自尊心被愛人當(dāng)面撕毀的時候,他惱羞成怒并失手殺死Dickie,既在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
之后Tom變身Dickie只是時間問題,酒店接待一語點醒夢中人,喪失愛情深深絕望的Tom,選擇了鋌而走險。
這才是我們的Tom開始變壞的時候。然而轉(zhuǎn)念一想,Tom這種畸形的心理也情有可原。人的求生欲望總是無窮的,在當(dāng)一個人惱羞成怒誤殺愛人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擁有瞞天過海的能力,成功了還能擁有夢想之中的生活,既然走投無路,也再沒有什么可以失去,為什么不賭命一把?
之后就是重點塑造Tom的“天才”的情節(jié)了。
很多人都對Tom的“天才”提出質(zhì)疑,說他大部分時間都只是走運(yùn)而已。的確,Tom的逍遙法外的確大部分因素歸咎于他的運(yùn)氣,然而他自己的talent和智慧的確是他成功的前提。仔細(xì)咀嚼劇情,就會發(fā)現(xiàn)Tom的急智之威力。譬如他設(shè)定兩組好友分別約好10點15分和10點半在同一地點相遇的那一幕,充分展現(xiàn)了Tom快速轉(zhuǎn)動的思維和大膽果斷的心智。他這樣設(shè)定,通過對方證實他自己兩個身份的存在,可謂十分精妙。
然而這時候,他也騎虎難下,只能越走越遠(yuǎn),不能回頭了。
說一個謊就要接著用100個謊來圓,接下來的情節(jié)便是他為了自保而不斷犯罪不斷圓謊的過程。然而,事情越來越無法挽救的時候,Peter的出現(xiàn),再次喚起他的悔意和從善的意識。
一點點他看到他自己和Peter的未來,罪痕被慢慢抹去,他眼見自己就要大功告成,幸福觸手可及的時候,一切的一切,卻又現(xiàn)實而殘酷地擺在了他的面前。
人間本是苦澀啊。
于是他拿著絲帶在Peter身邊躺下,輕輕地問他自己有什么好。而Peter也滿帶著幸福,一點點訴說著自己對Tom的傾慕,輕柔的語言,那淡淡的愛意,似乎他們的幸福這一刻終于不再被人間的苦難打敗,夢想的光芒也將照進(jìn)現(xiàn)實。可是......
當(dāng)Peter的聲音愈發(fā)微弱,而Tom也泣不成聲時,我的心都涼了。
Tom終于又換上了那副冷漠的臉龐,愛情也終于被這世界再一次殘忍扼殺。
人生太苦太難太漫長,只愿是鏡花水月夢一場。
4 ) 愛的反面不是恨,是深深的嫉妒。
The thing with Dickie - it's like the sunshines on you and it's glorious, then he forgets you and it's very very cold. When you've got his attention you feel like you're the only person in the world. That's why everybody loves him.
這個電影,每看一次,就寒涼一場。它展示了愛的另一種的面目,赤裸裸的占有,不是占有這個人,而是吃掉這個人。
自恃懷才不遇的瑞普利,最終吃掉了最愛的迪奇,變成了他,卻將自己囚禁在這個名字里面。
嫉妒是原罪。愛的反面不是恨,是深深的嫉妒。
年輕的裘德洛淋漓盡致地向我們展示了一個放浪形骸,桀驁不馴的富家公子迪奇,無所顧忌的尋歡作樂,始終無法消解內(nèi)心深深的厭倦和寂寞。裘德洛非常完美的用一個簡單外化的符號化角色搶走了所有的戲。
馬特戴蒙飾演的主角雷普利個性比他復(fù)雜百倍,陰郁自卑嫉妒,極度聰明,有一種冷靜克制的瘋狂。但是這一切心機(jī)都完敗在迪奇濃郁的長睫毛在陽光下面的投射的陰影里。
迪奇就像陽光下瘋長的植物,無往不利,無所適從,他明晃晃的笑容里有死亡的灼灼氣息,注定要把自己燃燒殆盡。這種人是不能老的。所以,不得不死。
格溫妮絲,清醒敏銳的作家。布蘭切特,虛榮無腦的富家女,菲利普霍夫曼,傲慢輕蔑的朋友。鋒芒畢露的演技,一流的劇情控制,原著改編劇本的豐滿細(xì)節(jié),最重要的是,那種平靜下面死水微瀾的懸念,那種優(yōu)雅的瘋狂,極端的愛與背叛,充滿了黏著的張力。
片尾,達(dá)文波特演的彼得,無限溫柔的彼得,唯一真正懂得,也真正愛著雷普利的彼得,趴在床上,輕柔地訴說著,他是怎樣幸福地愛著雷普利的每一個角落。雷普利在身后,慢慢的用領(lǐng)帶勒死了他,淚流滿面。彼得到死都不曾想到,愛人會忍心傷他,仍舊優(yōu)雅溫柔,輕聲地喝止著雷普利這個有些過火的玩笑。
然而悲劇是注定的,這個悲劇不是彼得的,是雷普利的。是每個放縱欲望和嫉妒直至失控的靈魂的,我們都無能為力,我們都淚流滿面。
5 ) opera VS jazz
Ripley這個角色本來是《紅與黑》的于連,心比天高,命比紙薄,住在地下室聽歌劇,這種人的魅力是拿破侖式的野心。如果在加上他很聰明,那就更加非凡了。
紈绔公子叫dick,那就是享樂主義的,貪戀意大利的陽光和夏天出海,冬天滑雪的生活。作者就是把這兩個人當(dāng)成強(qiáng)烈對比來寫的。影片里連續(xù)不斷的華麗的opera和慵懶的jazz也對比鮮明。
總體上來說,我不喜歡matt演得Ripley,不夠opera。。
6 ) 惡意的吐槽
<Tips:首次寫這么長的影評,而且還是一部非常老的片子。主要目的啦,就是看豆瓣影評沒有一篇寫得正常點的,心中有火發(fā)不出來,所以一吐為快。>好啦,入題。
影片的名字很怪異,叫做《天才瑞普利》,但是從中看不到一點天才的痕跡。所能看到的只是自卑到心底的極度壓抑,流淌著貪婪的無盡欲望,虛榮而敏感的脆弱心靈,瘋狂而冷血的無情報復(fù)。所謂的天才只是一只慌亂無助、經(jīng)不起推敲的迷途羔羊,披著人性的善卻將罪惡演繹到極致。
馬特.達(dá)蒙所飾演的角色總會有無數(shù)的爭議,但說實話看完這部電影,我對瑞普利這個角色是一種極度的厭惡。就像迪奇所說的,他就像一條吸血水蛭,令人厭煩而且陰魂不散。一旦受到傷害,首先想到的就是瘋狂的報復(fù),而從來不會從自己身上找原因。影片中,迪奇作為一個看似紈绔的富二代,對瑞普利已經(jīng)表現(xiàn)的十分客氣了,而瑞普利還是像牛皮糖一樣死纏著不放,總是貪得無厭的索取。我想,世界上有一種人,還真是惹不起,無法用友善來感化。因為他們不會感到不知趣,反而會得寸進(jìn)尺,像巨蟒一樣纏著你越縛越緊,直到將你窒息。這種人從一開始就是一種極度變態(tài)的心理,所以還是少惹為妙。迪奇做錯的,也就是一開始沒有明確的拒絕,才給自己帶來了最終的厄運(yùn)。他只是像個孩子一樣感到好奇,當(dāng)感覺到危險的時候,他想扭頭逃走,卻被瑞普利釋放出的報復(fù)毒液瞬間吞噬。
人一旦走錯一步,就將萬劫不復(fù),沒有回頭的可能。 對于迪奇來說,他錯誤的給了瑞普利一個做朋友的機(jī)會。對于瑞普利,我想說是他自己的虛榮自大和極度自卑使他邁出了罪惡的第一步。就像影片一開頭揭示的:“如果時間可以倒流,如果往事皆可抹去,從我生命的開頭,從我借校服的時候開始……”。假冒普林斯頓學(xué)生是一種正常人都可能會有的小虛榮,當(dāng)他發(fā)現(xiàn)這個身份可以幫他騙取他人信任時,瑞普利頭腦中巨大的陰謀才漸次展開。在貪婪的誘惑下,本來看似正常的虛榮越發(fā)膨脹,最終泯滅人性踏上了犯罪的道路,并最終完成了從一個正常人向人格分裂癥患者的轉(zhuǎn)變。
影片中有一個細(xì)節(jié)非常真實的刻畫了兩人之間的心理變化:迪奇在船上單獨面對瑞普利的時候,說出了對瑞普利的真實看法,希望他以后能離自己遠(yuǎn)遠(yuǎn)的,不要再干擾到自己的正常生活。瑞普利在聽到迪奇對自己的極度厭惡時,一時無法接受并且面無表情的思考了幾秒鐘,然后立刻產(chǎn)生一個十分惡毒的報復(fù)計劃。他假意挑釁迪奇,指責(zé)迪奇濫情并且表明自己對迪奇的畸形愛戀,這讓迪奇十分反感,并且產(chǎn)生了痛扁他一頓的沖動。但是,迪奇善良的本性還是阻止了他,揮出去的拳頭也只是在瑞普利的臉上拍了幾下以示羞辱。瑞普利抓住這個機(jī)會立刻產(chǎn)生了報復(fù)的行動,趁迪奇無防備,抓起船槳朝迪奇的太陽穴砸去……
瑞普利屬于一個人格分裂的精神病人,外在是一種懦弱自卑的形象,內(nèi)心卻又極度自負(fù)容不得他人對自己的絲毫否定。從懦弱到惡魔的轉(zhuǎn)變需要一個能夠說服自己的理由甚至是借口,而迪奇對自己的拍面羞辱正好提供了產(chǎn)生報復(fù)行為的正當(dāng)理由。而這一切又都是瑞普利潛意識里早就策劃好的,他的人格另一面需要的正是這樣一個呈現(xiàn)結(jié)果。當(dāng)?shù)谝淮螆髲?fù)行為產(chǎn)生之后,就像打開了潘多拉的魔盒,需要進(jìn)一步的謊言和不斷的報復(fù)來填補(bǔ)自己看似合理的邏輯。所以就有了后面一連串的殺人事件。影片中瑞普利反復(fù)強(qiáng)調(diào)的一點,沒有人一開始想要做壞人,這是對自己表象人格的一種安慰,因為不找個借口無法說服自己的人格另一面去繼續(xù)犯罪,只有承認(rèn)自己一切罪惡的出發(fā)點是好的,才能真正獲得內(nèi)心的原諒。
“不管你做了什么傷天害理的事,都會給自己合理的借口。誰會覺得自己是壞人?你可以把往事塵封在地下室,鎖上心門,永遠(yuǎn)不去想,我就這么做的。直到你遇上愿意懂你的人,你想把鑰匙交給他,讓他打開心鎖,走進(jìn)你的心房。但是你辦不到,因為你的心太黑暗,藏了心魔,不想讓人看見你的丑陋。”上面這段話,是湯姆·瑞普利的一段獨白,說給彼得聽的,也是他內(nèi)心的真實寫照。這樣的人,注定一輩子得不到自己想要的幸福,因為他所做的所有努力,都只是讓幸福離自己更遠(yuǎn),當(dāng)遠(yuǎn)到無法觸及的距離時,自我毀滅也就無可避免了。
看豆瓣上很多人說這是一部具有同志傾向的電影,在我看來純粹扯蛋。如果這就是所謂的同性戀,我可以十分明確的回答這絕對是一種病態(tài)人格。還有,居然很多豆瓣評論表示很欣賞瑞普利的行為,覺得他很可憐。對于這種人渣,我真感到無語了。我想,任何一個單獨的個體,如果只是傷害到了自己,那叫可憐。如果傷害到了其他任何對自己沒有惡意傾向的個體,那叫可恨。由此而遭受懲罰那叫罪有應(yīng)得。當(dāng)然,如果從人渣產(chǎn)生的制度方面分析的話,就超出本文所能闡述的范圍之內(nèi)了??傊痪湓?,能夠認(rèn)同這種人渣的也必有其人渣之處,哥以后混江湖還真得小心點,正是這種人渣的存在讓我看到了人性的復(fù)雜性。
不知不覺間,竟然說了這么多,原本只是想吐槽下對瑞普利這個人物的厭惡,沒想到分析出這么多亂七八糟的東西。最后還不得不佩服導(dǎo)演的功力,非常難得經(jīng)典的一部講述人格分裂的心理電影,雖然看著很煩但是確實有深度。我想,以后還是不看這種基調(diào)陰暗的電影了,對自己的人生沒有一點正面影響,還倒盡了別人的胃口。
<完>
根本就是恐怖片!看的時候不停地想捂臉。臥槽太尷尬了!臥槽太緊張了!臥槽太傻比了!臥槽這可咋整!臥槽怎么這樣!臥槽又殺人!臥槽警察來了!臥槽穿幫了!臥槽陰魂不散!能一直保持這種節(jié)奏也蠻屌的……
中間好幾次都看不下去,因為我實在是不忍心看到窮小子雷普利的謊言被揭穿 好在最后沒有(真的是好在嗎?)
一個腹黑自卑受為了一個霸王別扭攻出柜殺人,再為了一個陽光可逆攻崩潰迷失的可憐故事,我想成為你,所以我愛你;我愛你,恨不得變成你。雷普利并不如傳說中那樣的聰明,他不是模仿的天才,他只是癡心的天才。我愛你,不惜讓你永遠(yuǎn)看不到我的黑暗。
Matt Damon太丑了,和Jude Law根本不像!不要傷害愛你的人,否則你會死得很慘。如果那時候有腐女,一切可能都改變了。
AM大人的慣用手段:顛倒眾生的主角。抱歉地說一句,MD長得實在抱歉——任何人和JL比長相都是輸。(AM——“全世界花癡的福音”竟然和JL一樣都是摩羯男。還以為AM會是金牛或天平,每一部片都力求美輪美奐。)
狹小圈子里的欺騙,竟然沒被揭穿這些拙劣的謊言。人物塑造不錯,但太經(jīng)不起推敲了。
偶就是看上了Jack Davenport…………其他的……無視掉……還有 我還是不明白為什么那么多人覺得jude law帥
Peter is gorgeous?。?!
如果不是馬特達(dá)蒙,還可以再加一星。雷普利這個角色設(shè)定得太薄了,人丑,心態(tài)陰暗,占有欲強(qiáng),死不要臉,自私……真tm集所有缺點于一身,在配上馬特達(dá)蒙的一副呆樣,這應(yīng)該是影史上數(shù)一數(shù)二令人發(fā)指的丑惡角色了吧。但是,在電影世界里,導(dǎo)演還是可以安排一個金發(fā)美妞,一個優(yōu)雅小哥愛上丫。
“說說你愛我什么?”“因為你純真……因為你善良……因為你溫柔……”叫我如何能不殺了你?你說的根本不是我。
明格拉就是有本事把一部犯罪小說拍成文藝片,還把非自己出生地的祖國意大利拍的那么美麗。演員陣容里集結(jié)了當(dāng)年還略顯青澀的諸多日后大佬,個個像鉆石一樣醒目。
不喜歡雷普利這個人,意大利倒是很美。
我被困在地下室里,鑰匙再也找不到了
結(jié)尾處Ripley殺死Peter是放棄了最后的救贖的機(jī)會,任由自我被放逐荒野。扼住那個悉數(shù)自己好處之人的喉嚨時,也是試圖將丑陋的自己推開。迷失的人最可悲的便是永遠(yuǎn)無法承受愛與溫情,比起外界的裁制,這樣的懲罰才是最令人徹骨寒
白嘉軒說自己這輩子沒做過不能告訴人的事,他撒謊,他就不敢把騙賣鹿家田的事說出去。事實是,只有靠著不可告人的黑暗面,我們才茍活至今。偶爾會有一個過客讓我們誤以為可把秘密相托,但在萌生信任的那一瞬也立刻動了殺氣。人生來唯一平等的就是孤獨與沉淪,直到身敗名裂,永墮無間。
我擦最后居然把這么溫柔的Peter給殺死了?。。?!不開心!!
“我需要再看一遍諜影重重挽回對馬特達(dá)蒙的愛= =”
當(dāng)年這些大牌都是nobody,明格拉真是全世界花癡的福音
全片晦暗而沉重,意大利的風(fēng)光亦像蒙了一層灰色的霧,只有他,Jack Davenport那雙深邃的眼睛,盛滿了溫柔,給了我溫暖和柔情。那是片中唯一的溫情,亦是愛情。這一夜,我陷入了他那汪無底的眼波。
一開始看這片名我以為是那種學(xué)習(xí)很牛逼很刻骨的勵志電影,但是等我看到一半后就覺得是基友片,到最后我才恍然大悟,原來這是mur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