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有點失望
“雖然她不能改變這個世界
但是她盡了她的能力
去改變她身邊的人?!?br>
有點失望的一部電影,多少浪費了幾個影帝……
從整個影片來看,從“她”出場到死,沒有怎么看出她如何去改變她身邊的人,倒是她害死的男人就有3個。
撇開那個新人女主角劉心悠,另一個女主角林嘉欣雖然戲份不多,然而我會覺得她將一個披著狼皮的羊的感覺能很好的表達出來,雖然還有多少生疏,但是也是證明她開始角色多元化的標志,真是越來越喜歡這個小妞了~她的角色實際上并不像宣傳描寫那樣對劉心悠窮追不舍,反而有幾次在保護她。
曾志偉的老大加父親角色和劉燁的酷殺手角色沒什么好說的,都是本色演出。方中信這次是一個稍微偏向優(yōu)柔寡斷的阿花,而黃秋生的是一個錯手殺死幾個人的稍微神經(jīng)的人,任達華和元華是偏向靜默的人,都沒有什么突破,至少方中信這次沒有他在《千杯不醉》的搞笑給我的驚訝多。整體上似乎將筆墨都放到了女主角上,但是似乎又達不到那種預期的效果,尤其害死劉燁那段簡直就是接近白癡……幾次重要高潮的處理太薄弱,一次曾志偉之死的真相的揭露,一次劉心悠上位的真相,都似乎沒有那種高潮的效果出來。
曾志偉在繼《江湖》之后又一次馬失前蹄,雖然不是一部垃圾之作,但是我看得真是夠辛苦的……
不過,海報上面的各人的神態(tài)都很好看哦!~除了心悠表現(xiàn)的比較靈異……
2 ) 阿嫂還“傳奇”?!
傳奇?zhèn)€頭!大家別去看,看了上當?shù)摹?br>海報的造型呢,估計導演想湊數(shù)湊個“最后的晚餐”,所以誰都放上去拗造型了。
可惜,明顯很不成功。
◆演員
·“阿嫂”——劉心悠
如果硬要我說一些她的優(yōu)點的話,那就是身材很不錯,鼻子特別挺,哭戲蠻好看,長得挺干凈。嗯……嗯……差不多了吧。我真是不清楚導演為什么挑她,為了配合所謂的美國讀書人的奇差的中國話(估計就算粵語她也說不好否則普通話配音干嘛配成那樣)?為了配合劇中那在一團黑一團灰里所謂突出的紅色“清純”而特地找了她?
中國這么多人,就算香港一個彈丸之地,也不缺比她演技好比她清純比她話說得清的小女孩吧?
拋去演員問題不說,光這個角色就夠值得聲討了。
善良到莫名其妙的地步。我的意思是,善良是美德,是很好的品質(zhì),可是編劇拜托你編得真實點成不?我不喜歡那些不真實的善良啊親情啊什么的。假花再美它還是假的,沒有生命的東西又如何能真正打動人心。
·“小紅帽”——不知道是誰演的只有過一個正面特寫鏡頭
這位小朋友是“阿嫂”的一見鐘情對象。就在沙灘上看到他救人,然后就喜歡人家了。導演編劇想要告訴我們的是,“阿嫂”同志特別喜歡心地善良的人。
見面第二次就交換手機號碼。第三次“阿嫂”被人追殺“小紅帽”就英勇地替她擋了一刀,結(jié)果體力不支倒地之后“阿嫂”還打電話給自己已經(jīng)奄奄一息的保鏢(當然她不知道這回事,可是正常的做法應該是叫救護車啊!導演編劇只顧著想要表達保鏢劉燁同志對“阿嫂”的戀戀不舍了)。
最后好不容易這位戴帽子的群眾演員有個特寫鏡頭了。還是個挺清秀的男孩子嘛。
就是一直讓所謂的代表善良的紅帽子壓迫著。抬不起頭。
·花叔——方中信;辰叔——任達華;風叔——黃秋生;百強(“阿嫂”的養(yǎng)父)——曾志偉
關于他們,我沒挑毛病。也許是因為他們真演得不錯,也許是因為我被他們所謂的影帝光環(huán)所蒙蔽。呵呵,也許而已。
以往不喜歡方中信,可是卻挺喜歡他在里面扮演的角色,一直很溫暖地微笑,平易近人得很。
任達華的感覺,還是老路子,沒啥突破。無功,也無過。
本是沖著黃秋生去的,挺喜歡這個看似兇巴巴可內(nèi)心細膩的男人。演得也不錯,唉,就是角色不討喜。
曾志偉的老大形象,不會陌生。比在《無間道》里多了溫情,發(fā)狠的樣子,大同小異。
·和尚——元華;洛華——林嘉欣
元華不打就不算演了吧。所以導演給他安排了一場莫名其妙突兀的打戲。
沒啥好多說的了。
洛華——這個名字很美。林嘉欣演得不錯。
以前一直覺得她的美麗在于溫柔。原來她發(fā)狠時候,也是那般獨特。
◆電影
·最傻的幫派斗爭方式
你會認為一輛接著一輛黑色轎車在大馬路上在光天化日下互相撞來撞去像是在開碰碰車的幫派斗爭方式很悲壯嗎?
你會認為因為身穿紅衣代表善良的“阿嫂”一記挺身而出,就會神奇地同時和她的風叔被困在車子里面,等待外面本來打得好好的一幫子大漢們一起來救他們,這樣很能體現(xiàn)幫派義氣和“阿嫂”的魅力嗎?
看到那些冒著白煙的“碰碰車”和穿著紅衣的“阿嫂”,聽著悲壯的配樂響起,我差點崩潰了。
·保鏢的愣頭青話語
我恨死這個編劇了。劉燁在《藍宇》里面多好啊,放到這里就被糟蹋成這樣。
開車開得好好的,在那里就突然激憤地對“阿嫂”說:我就知道我就是死了我就是死了也要保護好你!
你沒有看錯,他是說了兩遍“我就是死了”(或者是“我就是沒命了”,意思差不多但絕對是兩遍);他的語氣也絕對配得上用感嘆號。這么個木訥的保鏢什么時候也學會瓊瑤阿姨那套了(說木訥不是根據(jù)《藍宇》而是根據(jù)他前面的表演)?
然后“阿嫂”就特別“純良”地說什么其實有他在她身邊她一點也不害怕。
然后很傻的畫面出現(xiàn)了。明顯是倆演員做在沒有開動的車子里面自己上下顛簸,傻笑。唉。
整部電影我也不想再多說什么了。反正就是,大家別想著去看了。一是因為上映時間過去挺久了(我看是因為一時腦子抽住……),二是因為真不怎么值得。
只希望下次運氣好些,別讓我鬼使神差看到這樣的電影。
糟蹋影帝糟蹋臉面,糟蹋金錢糟蹋時間。
3 ) 我看阿嫂
故事編的比江湖還爛,尤其是看到最后大家合力救阿嫂和大風的情景,我都要吐了。黑社會就是黑社會,盜亦有道,江湖局勢若能被一個少女的天真純良輕易的扭轉(zhuǎn)乾坤,人性也太簡單了。辛德勒名單里小女孩的那條紅裙子,只是為了從視覺刺激上反襯戰(zhàn)爭的罪惡,同時給黑夜里無助的人一點光亮,斯皮爾伯格可沒幻想過用它去感化希特勒。
感覺黃精甫在模仿早年王家衛(wèi)的路線,企圖另辟蹊徑尋找讓人耳目一新的故事,同時大玩各種前衛(wèi)的拍攝技巧,同樣有大牌影星助陣。阿嫂的畫面確實夠眩夠唯美,都可以切割成若干部MTV了??上Ъ夹g(shù)是為內(nèi)容服務的,看看張藝謀的口碑就知道了,尤其今天的港片更是劇本為王的時代。王家衛(wèi)在英雄片橫掃香港的時候劍走偏鋒,旺角卡門的故事生動的描述了小混混的悲歡,就此一鳴驚人開辟了自己的天空。黃精甫選的劇本確實都非循規(guī)蹈矩的套路,卻讓人覺得荒謬且無趣,黃自己又沒有王家衛(wèi)駕馭影片的功力,能擺脫劇本的束縛用精妙的影像深刻的展現(xiàn)人性和情感,卻在形式主義的技術(shù)流路線上越走越遠。
更令人悲哀的是,眾影帝的表現(xiàn)因為故事的糟糕而形如跳梁小丑,看到開頭送禮物的片斷我就知道各位大牌在他們的作品庫里又添了一部爛片。裝酷這種東西,行險如走鋼絲,不小心就會讓人反胃。自上個世紀九十年代后半段,周潤發(fā)吳宇森那樣富于直接感染力的具體真實的風格淡出之后,江河日下的黑道片窮則思變,演化成簡約抽象的表現(xiàn)方式和錯綜繁雜的人物關系,給演員們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片故事的平淡和無理,使得每個人的演出都顯得很可笑,即使他們都是浸淫黑道片多年的老江湖。黃秋生沒有出彩的地方,曾志偉只會故作深沉的傻笑。任達華不適合那種心機深沉的師爺形象,扮相和黑楠一樣土。方中信轉(zhuǎn)型的表現(xiàn)不夠自然。劉燁就懶得提了,他的戲路太窄。劉心悠作為新人可算合格,林嘉欣接這個角色則是自不量力,成為影片中最弱的一環(huán),劇情也沒有給她合理的表現(xiàn)方式,無法和劉心悠的角色形成沖突的張力或并立的比照。她旁邊那個小弟是謝君豪嗎,一看就是在模仿吳鎮(zhèn)宇,太沒創(chuàng)意了。
這是黃精甫的第二部片了,在電影圈眾多大腕的鼎力相助和殷切期望之下交出這樣一份答卷,實在不能令人滿意。銳意進取是值得贊賞的,可是作為新人,必須要有能證明自己實力的作品問世,要么叫好要么叫座,否則觀眾和投資方都會失去耐性。
4 ) 完全不明白這部電影的評價究竟是什么回事。。。。。。
這電影看了很多年,記得當年香港某報評選的“年度爛片”里也上榜了,但我真的完全不明白這種評價究竟是怎么一回事,一直覺得自己挺符合豆瓣的品味的,豆瓣上高分的電影大多數(shù)覺得不錯,低分的電影也沒那部值得我去平反,但惟獨這部,這部平均得分只有5.2分的電影,幾年之后我重新再看一次,我還是想給5星。
5 ) 說說阿嫂
昨天的電影頻道播了新近導演黃精甫的《阿嫂》。盡管《阿嫂》在網(wǎng)上是罵聲一片,偶還是要表揚黃精甫幾句:
作為新進導演,在風格上保持自己的特色很重要。黃在很多細節(jié)把握上體現(xiàn)的精致和獨特的視覺是讓人感到驚訝和贊嘆的。比較有特色的幾個鏡頭——
1、片中雜糅的兩段線條動畫,雖然有人說這兩段動畫讓人對于電影的風格產(chǎn)生了混淆,但偶覺得這種極端的運用在本片中更顯得有生命力。當純真面對這復雜的世界,與后面悲劇性的極為產(chǎn)生了極為濃烈的對照;
2、菲站在自動扶梯去開會的時候,那段平行拍攝的鏡頭非常有獨創(chuàng)性,畫面構(gòu)圖都可謂出類拔萃;
3、菲跑出去,幾位叔叔跟在后面跑出去的鏡頭,突然逆時針旋轉(zhuǎn)90度,也是影片給人的亮點之一。讓我突然找到《不可撤銷》里的那種暈眩感。
不過,影片得到眾多惡評也確實因為該片自身存在的缺陷:電影首先是在講述故事,如果故事都沒有講好,細節(jié)再精致、畫面再漂亮,觀眾都還是會抱怨。實際上,看完本片,我倒覺得并非是黃不想好好講這個故事,而是這個故事里摻雜了太多的東西,使得原本清晰的故事變得晦澀和艱深起來。先不說一眾人物的錯綜復雜的關系沒有交代清楚的問題,單是表達主題的關鍵——林家欣飾演的駱華和菲之間的對比性——都顯得太過膚淺和蒼白。結(jié)尾的警察收拾殘局,又和整部電影的節(jié)奏格格不入,實屬畫蛇添足。
6 ) 阿嫂
如果你仔細欣賞《阿嫂》的海報,相信不難發(fā)現(xiàn)其中的奧妙,黃精甫聰明的借用達•芬奇名畫《最后的晚餐》來表現(xiàn)劍拔弩張的氛圍,眾角色如同基督門徒,各懷心事,暗藏層層殺機,而身后象征虔誠、善意的三座大佛更襯托出反諷的意味。
整部片子看下來,感覺和《江湖》的黃精甫不一樣,色調(diào)鮮明,沒有了一般黑社會片子的沉重。
他的片子,永遠找不出時代,《江湖》如此,這部也是。
林MM的表現(xiàn)沒有太多的特點,但也算可圈可點了。
新人劉心悠,沒發(fā)現(xiàn)多像張柏芝,我反倒想起了高圓圓。
劇情設定其實很有意思,可惜被導演拍成了MV,黑幫情節(jié)少得可憐,每個角色都看似牛逼,實則沒用。從曾志偉的角色掛了之后故事就開始一落千丈了,甚至還出現(xiàn)了"少林功夫好"的情節(jié),黃精甫是瘋了吧!演員們的表演其實都非常好,但這樣的敘事讓他們無從發(fā)揮,戲份最多的劉心悠在這么多有魅力的配角下甚至讓我不想看到她,只想看林嘉欣等人的表演。最想吐槽的還是那個紅色帽子的家伙,只有智障的男人才會整天戴著紅色鴨舌帽在寺廟附近溜達??丛诋嬅嫱?,大牌挺多的份上勉強三星。
一大幫好明星拍出了一部爛片,秋生扮相很好,電影架構(gòu)也很吸引,結(jié)局那個真的挺想吐槽的,女主角死在西瓜堆里。。。
覺得林嘉欣演得大姐太好了。。。曾志偉很囧。。。。劉燁略囧
不管別人對這它如何評價,這是我最喜歡的電影之一。我看了有3、4遍了,也向一些朋友推薦過,他們都很喜歡。沒看過的朋友最好在安靜的時候一個人看。
劉心悠的出場還是蠻驚艷的,不過故事就有點差強人意了。
好像有一段時間看了很多港片,都是盜版,這部也在其中,還記得黑社會壯觀的場面。
林嘉欣給劉心悠當綠葉。。但是搶戲很嚴重,不愧是大姐
喜歡劉燁說自己我的命一分錢都不值的那段
這臺詞、表演、劇情……怎么說呢,匪夷所思了
除了《洪興十三妹》之后鮮有以女性視角為主的黑幫佳片,林嘉欣那糟糕的普通話聽著真吃力,黃精普棋走險招敢用這么多大牌來襯托一個新人,可惜了題材,故事沒講好,還一味地耍人性,爛尾了。
我真搞不懂,百德既然想讓菲比當自己的接班人,這18年來干嘛不培養(yǎng)她?結(jié)果是留下一個白癡女給兄弟們,演了場“扶不起的菲比”
開頭那段很棒,音樂也很棒??上п崦鏇]拍好,可惜了。
浪費了一大票明星,小細節(jié)還可以,但是故事整體節(jié)奏不好,特別是和小紅帽的感情線太薄弱了。最后的戲更是過于理想化。
喜歡林嘉欣~~~看她演boss,也是別有一番風味啊
最后突然冒出個巖井俊二的電影配樂好串場。四星給前半。前半其實在黑幫風格化方面做的嘗試還是挺有意思的,但過半曾志偉突然掛掉開始就散了,好像不知道接下去要干什么了,這么多人物卻沒有群像感——標題“阿嫂”,但這個阿嫂如果就單純是個留白的工具人的話就好了,對其他人的塑造都會更好(特別是本身這個片長就很短不太夠用)……然后劉心悠,總覺得這個名字好像在哪聽過,哦原來是那個三線女藝人的百合故事!
為什么要請一群大咖影帝來把一部黑道題材的電影拍成文藝片,令人費解。劇情印象不深,但腦海里一直記得小時候香港媒體報道的一群影帝齊齊為劉心悠搭橋鋪路,當年真的覺得她好驚艷,笑起來有酒窩好看極了。然而結(jié)果有點“差”,主要還是劇情的鍋,看影名以為是“阿嫂”歷盡千帆,登頂大殺四方,事實居然是她狗帶了,滿臉問號??
很爛,不過林嘉欣的演技很棒,完全蓋過了那些大牌。
引自哥舒夜帶刀的影評:黑社會就是黑社會,盜亦有道,江湖局勢若能被一個少女的天真純良輕易的扭轉(zhuǎn)乾坤,人性也太簡單了。辛德勒名單里小女孩的那條紅裙子,只是為了從視覺刺激上反襯戰(zhàn)爭的罪惡,同時給黑夜里無助的人一點光亮,斯皮爾伯格可沒幻想過用它去感化希特勒。 原文:http://mov
整個核心主題非常不穩(wěn),基調(diào)也是飄忽不定,牽強生硬隨處可見,女主的粵語可謂別扭。而除了黃精甫在玩弄各種導演技巧外,整個故事空洞平淡得實在令人無語,即便我覺得故事還有許多挖掘空間,但故事本身的一塌糊涂還是讓人看不到多少希望,劇情發(fā)展得每絲每毫都不痛不癢,就更別談什么挖掘空間了,也難怪司徒錦源作為編劇,在銀河映像始終排不到一線,歸根到底還是平庸
電影不算好看,但有這么多影帝的加盟,也算少有。女演員一個漂亮一個演技好。我從這個片子開始注意劉心悠,可惜這么多看一直不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