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國產(chǎn)電影中非常稀少的海軍題材
國產(chǎn)電影中非常稀少的海軍題材,這算是個看點。
故事,有些散亂。大概可以分為兩部分:前面的三分之一是軍事演習,后面是一次不期而遇的戰(zhàn)斗。
人物形象也不成功:
水手長事實上是配角,他對下級并沒有技術傳授 ,也缺少情感關懷。從一定程度上說,他沒有和下級耐心溝通,導致了下級意氣用事地暴露了目標。在實戰(zhàn)中他表現(xiàn)出來的經(jīng)驗,的確讓下級心服口服,但是這種馴服并不代表下級提高了戰(zhàn)斗技能。
本片準確的片名是<一個水手成長的故事>。新水手,更像是主角,雖然這個角色并不符合電影主角的藝術規(guī)律。這個角色,很學生氣。他敢于承擔,沖鋒在前,舍得犧牲自我,做錯事非常內疚。這些行為與心理,都非常符合學校的教育,尤其是自責,更是當年榜樣人物的重要心理活動。
其他的人物更加平面化,若有若無,也可有可無。尤其是強硬塞進了一個妹妹。
本片唯一的精彩是,水手長向敵人傳遞信息,引導敵人錯誤判斷,他的方式很聰明,值得學習。而形成鮮明對比的是,他旁邊的戰(zhàn)士,只是在想犧牲的方式。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本片出現(xiàn)了上海電影譯制廠畢克、尚華的聲音。
2 ) 看海燕廠故事片《水手長的故事》(1964.5.16)
看海燕廠故事片《水手長的故事》(1964.5.16)
范達明/
下午去看了海燕出品的故事片《水手長的故事》(編?。焊咝?、強明;導演:強明;總導演:湯曉丹;演員:孟慶良、趙矛、邱麗莉等)。
影片描寫的是我人民海軍生活的故事(以解放大東島事件為背景)。新一輩的年青人(李正良、小民)怎樣在老一輩人(水手長)的教育下成長起來。影片一開頭的走下汽車的樸素的布鞋腳很尖銳地說明了水手長的老一輩的革命本色。
影片特色:
較注意刻畫人物(通過人物內心獨白),李正良這人物的性格刻畫得比較豐滿(矛盾所在)。水手長雖顯單薄了些,但從他的不多的鏡頭中,本質的東西、革命本色——艱苦、樸素、嚴格、認真的精神品質寫得很確實。
注意了細節(jié)刻畫:例如,背景人物的處理,司令喝咖啡;特寫鏡頭:一開頭,爭奪手電筒;人物肖像特寫:水手長與李正良接受任務時。人物心理變化——如討論會上,小李情緒變化(小李吃蘋果一段很精彩)。
攝影與導演都是不錯的。鏡頭畫面分明,故事還緊湊,情節(jié)交代清楚。
不足之處:
前頭一段,三個年輕人一起的一些場面有戲劇的做作味,雖然演得還好,但總不自然。三個演員中,趙矛較好,邱麗莉也有特色,演小袁的就有點不自然(雖然也有很好的地方),人物性格與外表合不來。幾個配角——如我軍的將領都形象丑陋,不大健康。
有些處理仍屬落套,例如,自來水溢出;敵司令的手指自鳴得意地彈動。
整個戲,尤其是前半部情節(jié)開展慢,說來說去是一個簡單的問題。例如,前半部就是表現(xiàn)小李與水手長的矛盾糾葛(沒帶子彈袋一開始即可提出)。再例,敵司令不殺一吃煙還違反軍紀的士兵后面,參謀說的話,說來說去都是很簡單的哲理。
總的來說:
本片還有一定成就:故事情節(jié)還好,生活氣息還濃(海軍生活很真實),鏡頭調度亦好,幾個青年演員能演得這樣就很不錯了。
——選自筆者“日記11”(1964.5.16 星期六 雨)
2009年6月23日錄入電腦
排長,我詐出來一個--
海上戰(zhàn)斗好看刺激
比現(xiàn)在的軍事電影好看。感覺當時要宣傳高大上的英雄人物形象,只好叫《水手長的故事》。但水手長傳幫帶并沒有體現(xiàn)出來。而水手成長倒是奪人眼珠,他的戲份可能是導演或者編劇的本意。他們本來就是想寫這個水手。但宣傳這種不成熟的水手可能不容易過審,就玩了個花活兒??傮w評價,還是不錯的。這可是1965年的老電影
外戰(zhàn),海軍題材,國民黨對戰(zhàn),男主看著這么熟悉,原來是趙丹長子……海軍敘事一直也算非常流利了,特別是湯曉丹的加盟,整體也算是小孩的一個成長吧,其實深層也可以說是新銳海軍和老牌陸軍的一次轉換,經(jīng)驗與青澀的變種,也非常具有那個時代獨特的海軍陸戰(zhàn)特色了哈哈哈(1.敵軍隨意詐騙青澀小戰(zhàn)士,好氣2.打燈,不畏犧牲3.兩軍高層的戰(zhàn)略對決,我軍完勝)
情節(jié)理想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