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譜。
特離譜兒。
豆瓣開分8.0。
可這演的都是些啥?
這兩天派爺看了部日劇。
也不知道是不是我打開方式不對。
總之,它真的刷新了我對日劇的認識。
《離婚活動》(2021)
《離婚活動》講述了時尚雜志編輯水口咲(北川景子飾)與救援團精英緒元弘一(瑛太飾)閃婚后因彼此三觀不合,又決定閃離的故事。
第一集那叫一個精彩。
水口咲向相戀五年的男友提出結婚。
結果男友竟然大言不慚的說自己從來沒想過結婚。
為了緩解分手的悲傷,好友約水口咲爬山散心。
水口咲一個用力過猛摔下了懸崖。
救援隊成員緒元弘一從天而降。
不光救了水口, 倆人還把終身大事給解決了。
可能這就是所謂的物極必反,否極泰來吧。
兩人第一次約會就求婚。
認識三個月人家就把婚結了。
這婚禮現(xiàn)場可以說是十分熱鬧了,把兩家人的格格不入描寫的淋漓盡致。
這邊自由奔放。
那邊傳統(tǒng)嚴肅。
男主的爸爸更是嚴厲到連兒子婚禮都要要求他必須笑不露齒。
嚇得一時得意忘形的男主,直接給了自己兩巴掌。
這種日式夸張,把我看得一愣一愣的。
開局八分鐘,兩個剛認識沒多久的人就已經(jīng)站在婚禮現(xiàn)場承諾著會讓對方幸福了。
這可比韓劇第八集才親吻的鐵律有意思多了。
正當大家被他們的幸福所感染時,編劇直接拋出這劇的核心看點:全員離婚家族。
這仿佛在說,別美了,都是假的!
接下來,編劇就開始往外拋矛盾點了。
直接聚焦在了兩人間方方面面的不合適。
婚后第一天,女主被老公早上四點的鬧鈴吵醒。
每天晨練前要拉著女主熟悉家訓。
這操作,真的是想想就窒息。
吃飯也吃不到一起去。
這邊期待浪漫,那邊講究務實。
總之,這倆人永遠不在一個頻道上。
誒,但你別看兩人沒感情基礎,吵架時那雷踩得可是一個比一個精準。
這個說你空有其表。
那個就回敬一句,背家訓幼稚。
emmmm....
這婚,確實得離。
緊接著,鏡頭一轉,父母開始作妖了。
這邊,女主父母同床異夢,各結新歡。
那邊,男主父母直接官宣離婚。
漂亮!
這劇情循序漸進,環(huán)環(huán)相扣的。
確實不錯!
也不免讓人好奇,這一上來就都離了,后面還能演些啥?
派爺我直呼把門都給我焊死吧!
都給我看!
正當派爺覺得自己發(fā)現(xiàn)了個小寶藏,要沾沾自喜的時候。
這劇情發(fā)展就來了個180度大轉彎,奔著狗血就去了。
派爺也漸漸清醒了,這個隱藏雷,我還是沒躲過啊。
編劇先是安排了個極品綠茶,明知道男主結婚了,還明目張膽的獻殷勤。
她仿佛有那個大病。
我從來沒見過這么明目張膽明里暗里想破壞人家家庭的女二。
把女主騙到山里自己跑了。
當著女主面說自己和男主像新婚夫婦
第一次上門拜訪直接往人家臥室跑
這好歹是個軍人吧? 真的三觀盡毀!絕!
我還沒從這個角色的荒唐里走出來,編劇又一碗水端平的給女主也安排了一個精分小說家。
此人和綠茶女二比起來,真的有過之而無不及。
每次見面,必須來個近距離接觸。
直接闖進別人家里,端起飯就吃。
網(wǎng)友也紛紛表示,有被惡心到....
編劇真的是在為了沖突而制造沖突了吧?還完全不符合正常人的邏輯。
這是明白自己江郎才盡了,就亂來了唄?
這部劇,把高開低走這一套玩的明明白白的。
這真的是前面只用了一集就把男主女主從相識到相戀到離婚,又合理安排好每條故事線的編劇干出來的事兒嗎?
再來看看編劇塑造的男性角色們!
這邊把妻子當保姆 呼來喚去的。
態(tài)度蠻橫,決不妥協(xié)。
那邊身邊小美女不斷。被老婆發(fā)現(xiàn)要離婚。
他,居然因為離婚流下了眼淚。你以為是知錯就改了?
天真!
下一秒人家就把小美女請進了家門。
這人設.....
未免太前后矛盾了。
怎么的?不把男性推到風口浪尖上,咱就不痛快唄?
網(wǎng)友也是直接質(zhì)問,好編劇都去哪兒了?!
最讓我覺得上頭的還得是男主女主之間的情感遞進。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吊橋效應。
通俗點兒說就是,全靠英雄救美!
這部劇里,但凡涉及到推動兩人情感的地方,絕對滿屏的吊橋效應。
先安排一個雨中滑梯摔。
再來一個趕場摔。
叢林救援也得有。
逮住這么一個戲劇表現(xiàn)形式,就可勁兒使。
請您也把觀眾當個人吧。
你這已經(jīng)不是降智劇了。
我想,咱們在的應該都不是同一個地球。
每集結尾還都要來一個封喉式擁抱,下一集再制造一個誤會。
這部劇都不需要更新,觀眾就可以猜到內(nèi)容。
湊集數(shù)這件事,這編劇絕不手軟。
能水一集是一集。
我想,這8.0可能都打在“日劇濾鏡”這個皮囊之下了吧?
后期真的全靠演技和顏值在撐
甚至我一度認為,這應該是哪個狗血韓??!
不,韓劇都不敢灑這么沒有邏輯的狗血。
這里邊每一個角色的不合理勁兒,都讓我覺得在侮辱我多年看劇的智商。
emmm....目前這個片子的評分已經(jīng)掉到7.9了。
盲猜一波,編劇最后要不來一個天花板級的神轉折。
這分能跌到底兒!
第三集 誰?
對孩子來說,眼里看到的媽媽到底是誰?
對女主公公來說,老婆出走是有損他完美形象男人尊嚴的。老婆乖乖聽話在家理所當然的圍著他轉就可以了。明明分開后無所適從的是他自己。
對女人來說,婚后產(chǎn)后,我是某某媽媽,某某太太,某某夫人。生活快樂幸福,但是我不是我,以往生活沒有不好,每條路都可以通向幸福。但是現(xiàn)在想要嘗試一下一個人過。
目前這位丈夫有著體面的工作世代junren這樣不錯的家世,但是這個人配不上妻子。不埋怨過去不怪罪他人,不自怨自艾,不找借口都是別人不好,如果沒有你,全部都是你的錯....孩子一直以來看到的母親都是幸福的。雖然孩子現(xiàn)在發(fā)現(xiàn)母親不同以往的容光煥發(fā),之前也從沒覺得母親哪里不快樂的樣子。所以他愿意支持。他愿意父母在一起,更愿意父母在不在一起都能快樂。
----
第二集看完繼續(xù)保持5星好評。
獨立自主,適度距離感,不需要對方為我做什么,那么為什么費老大勁,特意(わざわざ)結婚呢?
結婚與否,前男友都相信理解支持愿意幫助最挺自己,那么為什么非執(zhí)著于結婚來改變呢?
為婆婆終于可以去放開自己,去挑戰(zhàn)去嘗試而高興。男主勸說一直活在自己封閉的世界里覺得一切理所當然,忽視妻子的付出感受,一味強調(diào)自己的父親的時候也在改變自己。男主雖和其父親一脈相承一模一樣的言行舉止但還是沒有到無藥可救,這也是男女主離著離著真愛了的原因。
米津玄師的歌聲一起就是不一樣了,氛圍情緒就到位了。
相對于公婆的離婚,讓人反思明明不同世界人卻組成夫妻、和活在自己理想國,以為其他人理所當然的和自己想的一樣的人的相處,溝通,犧牲。公婆是性格問題,那么父母的離婚是狗血開撕了吧。
最后,哇,男主的女同事,在男主婚前為什么不大大方方的追求呢?好綠茶啊。歡迎后續(xù)安排手撕綠茶。氣人。
———————
第一集 都不相處一下嗎?
目前日劇看了濃濃小五郎和小管家味道的中規(guī)中矩的涅墨西斯,評分超高但下一集我想觀望的大豆田,奇幻色彩現(xiàn)實打臉的豆瓣上很多人竟然說男主需要換臉的深深愛著。今天周日,卻在2021春季檔算是第一輪結束了的時候發(fā)現(xiàn)本季個人給出最高分的劇,即本劇。宣傳是從離婚開始的愛,第一集看來下面劇情,全員離婚。 第一個問題是:公公和老公從來沒有思考過理所當然的事情是否合理,從來沒有考慮過婆婆的感受和真實想法。 為什么一定要結婚生孩子呢?到什么年齡做什么事情這是老人告訴我們的大家都這么做你不這樣就有毛病,有了自己的經(jīng)歷和體驗更會覺得這不是必選項。女主和前男友合得來,對方也不是玩弄感情,只是不想結婚。希望后面不要摸黑前男友。不同的經(jīng)歷造就不同的價值觀而已。 英太太僵硬了一下子,需要適應一下,容易出戲,之前是什么樣子來著?反正不是這樣的吧。想表達的是古板家庭出來的古板男的意思吧。女性只需要在背后默默支持即可這種思想是家里祖?zhèn)鞯?,男性在前面保護,表面表現(xiàn)的是女性獲利其實是犧牲女性成就男性。 最后嚴重鄙視??室內(nèi)抽煙行為。吸煙有害健康更有害他人健康。
看至第三集的想法,這幾對正在進行離婚活動的夫妻,只有男主爸媽這一對讓人感覺不離婚無法接受。
男主媽自從嫁給男主爸就一直是家庭主婦,從來沒有過只屬于自己的生活,四十年圍繞丈夫和兒子,作為母親和妻子活了大半生。
人生并不是只有一條路,她想要看看另一種只屬于自己的人生。心中沒有包袱,一心只為自己過下去,自立自強自信。
她的丈夫目前給我的感受就是一個自私巨嬰,自我中心的クソジジイ.正如男主第一集給觀眾的部分印象,簡直是男主爹的先導。
女主媽和女主爸,就是一對自由夫妻。女主爸對女主媽放任,女主媽對于女主爸出軌從來只會抱怨不會指出,有一些自作自受的意思(也影響到了兩個女兒,對于丈夫出軌這件事連孫女都知道。)。當然出軌自然是錯誤的,但是如果是指出,女主爸狗改不了吃屎,那這對婚姻一定會離,但是現(xiàn)在這種情況,反而離婚的可能性比較低。
女主和男主離不離婚都有可能。兩個人的性格取自爹媽優(yōu)缺點,但是強于爹媽的地方是會互相設身處地著想。女主對于他人感受共情能力更是高出非常多。(對于男主媽要離婚第一個站在男主媽的角度考慮,對于屬下的背叛和自衛(wèi)隊女官的陷害也都能夠體諒不去責怪對方)
女主前男友包容力過人真的比較適合她。(當然變成自己爹媽的復刻也不是沒可能)
北景女士真是美麗的來又可愛的來又透著一絲絲幼齒惹(笑起來十幾年不變)
本來是因為韓劇《婚詞離曲》而開始寫的有關結婚的種種,現(xiàn)在轉戰(zhàn)這里繼續(xù)。有認真的思考,非常希望此劇能讓我在婚姻的議題上有所收獲,但目前看來不抱太大希望。
關于對婚姻和出軌的討論,我會在韓劇《婚詞離曲1 & 2》中探討。我個人認為,那部劇更加現(xiàn)實,能讓你對婚姻,尤其是還未步入婚姻的你,有更深刻的理解和準備。關于這部日劇,我還是會盡心盡力地更新,也歡迎大家的看法。畢竟我從未涉入過婚姻,所以對婚姻的具體認識一定沒有經(jīng)歷過的人來得深刻與詳盡。希望我們能共勉并一起成長。
2021年1月韓劇《婚詞離曲 S1》劇評: //movie.douban.com/review/13166811/
2021年6月韓劇《婚詞離曲 S2》劇評: //movie.douban.com/review/13606485/
【序】
你單身著嗎? 為什么? 你覺得單身幸福嗎? 有什么內(nèi)力或外力的原因能強大到促使或迫使你去改變單身的現(xiàn)狀嗎? 你結婚了嗎? 為什么要結婚? 你認為促使你結婚的必要性是什么? 結婚對于你的意義是什么? 結婚之前,你有分析過結婚對你自身和伴侶的利與弊嗎? 如果于你,在結婚的利與弊失衡的狀態(tài)下,你仍然會或已選擇了結婚嗎?為什么? 在沒有任何顯著經(jīng)濟福利優(yōu)勢的情況下,如果雙方足夠信任對方,那為什么還需要結婚呢? 你心中最理想的婚姻應該是什么樣子的? 你的婚姻到達了你的理想嗎? 如果是的話,你和你的伴侶都經(jīng)歷過什么磨合、做出過怎樣的努力呢? 如果否的話,還欠缺了什么呢?
在分析結婚的利弊之前,我們應先徹底撇開所有的紛擾,例如,年齡壓力、父母壓力、社會壓力、同齡壓力,等等。如果有一天你結婚,你到底會因為什么而選擇結婚?而結婚能帶給你的實際利益是什么?你對婚姻所能做出的貢獻又是什么? 婚姻是一項復雜的交易和投資,可能是并購、也或者是合并;也許是互惠的、也興許是依存的。這項交易的變數(shù)是:人心、環(huán)境、時間。 這項投資的風險是:外遇、變故、倦怠。"There are three rings for a marriage. An engagement ring, a wedding ring, and suffering." 婚姻有三枚戒指,訂婚戒指、結婚戒指、和受難戒指(諧音)。
同樣是關于婚姻,美劇中短短的一集就能揭示婚姻中常見的風險,給予觀眾實用且警示的作用。 //movie.douban.com/review/13526797/
【婚姻制度的起源】 在婚姻還未形成概念的時期,交配和繁衍權由部族內(nèi)部地位較高、武力值較強的男性主控主導。
進入母系社會,由于采摘為主的農(nóng)業(yè)比狩獵而能獲得的食物更穩(wěn)定、造成犧牲的少、危險性更低,女性從而掌握社會大部分的資源,雄性邊緣化,走婚出現(xiàn)。由于女性部落形成了較好的繁育輔助體系,人口增加。
人口激增、可分配資源造成緊缺,婚姻成為了聚集財富、加強階級、增添勞動力的一種鞏固手段。
國家的成立,人口的穩(wěn)定,生產(chǎn)力的提高,可分配的人均資源增加,大部分普通人的婚姻逐漸不再為鞏固階級利益、爭奪財富土地資源為由。因愛而婚,成為了近代現(xiàn)代人類的一種奢侈。
但隨著社會逐漸地自由化,戀、愛、性、婚、生也逐漸地獨立、兼容、或繁復地組合。
【E1-2 水口咲 & 緒原弘一】
為什么我們總是說墜入愛河 "Fall" in love,而不是飛升愛河 Rise Up to love。因為有時愛是不由自主的、大多不受我們控制的,所以才會有自由落體般地陷入愛情,這也一定程度說明了愛情有時的盲目與沖動性。這一對無論是閃婚的節(jié)奏,還是弘一的原生家庭夫妻相處模式所帶給他的成長影響,甚至咲與前男友相處甚好的知己伴侶模式,都為這一對預備不足的婚姻造成了很多昭然的危機。而編劇要如何說服自己和觀眾,真正跨越這些難題,而不是簡單地因為主角光環(huán)而去正當化這一對的婚姻,就決定了這部劇的眼界與深度。
從我們旁觀者的角度,男女主各自父母的婚姻和所存在的問題,似乎是上一輩常有的模式,一目了然。父權的專制和男人的自私,喪偶式的婚姻,女人毫無回報和感恩地付出,造成了家庭的失衡??v然男人是家庭經(jīng)濟的主要甚至唯一來源,當男人自然地不再尊重伴侶的時候,這段婚姻就從對等的結合滑落為了失衡的壓榨。
咲和弘一的婚姻,無論是TA們結婚的初衷、兩人的個性、原生家庭的不同,都在預示著這一段婚姻的困難重重。但幸運的是,這一段婚姻至少在經(jīng)濟上沒有明顯的不對等。否則,金錢又會是一個巨大的絆腳石。有愛,就能戰(zhàn)勝婚姻路上的層層重重了嗎?幸運的話,也許吧。但現(xiàn)實往往是,光靠愛是不夠的。即使有充足的愛,也往往走得非常艱辛。
咲迅速地步入婚姻,不乏有逃避和恨嫁的因素,還因為被拯救的保護和安心感,還有可能連她自己也未必能分清楚的喜歡與愛之間的區(qū)別。弘一選擇婚姻,因為咲滿足了他作為雄性的保護欲,讓其覺得強大被依靠,也因為雌性的咲適合繁衍的美麗外表、體面工作、嫻淑個性,可以為自己的后代增添更好的基因遺傳。
咲有一定的物質(zhì)欲望,喜歡與美相關的事物,為人圓潤卻又心思單純。弘一更偏重實用、耐用和便利,物質(zhì)欲望淡薄,為人剛正不懂變通。這些鮮明的反差如果反饋到實際生活的金錢分配和生活用品購置上,又是免不了一番爭論?;橐鍪莾蓚€人的結婚,不僅僅是兩個家庭的結合,也是財產(chǎn)的結合、家庭生活的融合、還有今后共同撫育子女上的配合??上У氖?,婚姻法保障不了婚姻,也只能是盡可能公正地保障婚姻中雙方各自的基本權利與經(jīng)濟利益。
咲和前男友相處融洽,幾乎和結婚無異。當交往五年后的男友說明其實他并不想步入婚姻時,我們大多不免覺得他浪費了咲寶貴的青春。從男性的角度,他當然不認為他有錯。因為精子和卵子不同,精子永遠是新鮮的,即使男人的年齡和體力都會老去。而卵子從女孩出生時就已經(jīng)被決定了數(shù)量,之后隨著年歲的增長卵子只會老化不會年輕。男人,天生就沒有女人才能體會的焦慮。而這種焦慮,不僅僅來自生理上的潛移默化,更加深于社會父母同伴給予自身的強烈暗示。其次,從男人的角度,他當然覺得要找一個相處融洽的自信女性。而如果兩人相處合適,何必又要步入婚姻把經(jīng)濟法律牽扯進來增添風險呢?男人大多不喜歡被逼迫,而除非這位女性非常得搶手,出于男性的獨占欲和不安全感,也許男性會是主動提出步入婚姻的一方。而現(xiàn)實中,男性的求婚,相當一部分都是在女性明的暗的的提示下而促成的。而咲如此斷然地放棄了這個相處五年形同分身的男友,是否有些太過貿(mào)然和草率了?難道步入婚姻就一定能保證兩人的感情固若金湯了嗎?難道結婚本身比選擇一個了解自己、支持自己、信任自己的知己要來得更為重要嗎?
【E3】
看完三集,總體有些失望。到目前為之,幾段離婚的故事有些俗套,但卻沒有深入問題的根本,也未曾給予實質(zhì)性的改觀(比如,弘一的父親依舊沒有任何變化)?;閼儆^的畸形,從小的方面來說,是婚戀雙方的性格和教育的缺陷。從大的方面來說,是整個社會的價值和平權的缺失(缺乏失衡)。咲和弘一的婚姻,到目前為止都沒有一個能說服我TA們兩人是否真正適合步入婚姻的理由。咲和前男友五年的戀愛關系,朝夕相處的相居、親密無間的相處、互相扶持的相知,卻僅僅因為不婚主義而終結。而之后咲和弘一只憑借四個月的相識就閃電步入婚堂,之后又因為離婚活動反而開啟了互相了解對方的先婚后愛,是以離婚活動為表象的戀愛故事。的確,兩個人相處的時間并不能代表雙方是否匹配、也并不常與兩者情感的質(zhì)量成正比。但是在現(xiàn)實的生活中,婚前少于半年的相處,往往存在著非常多的隱患。即使不乏有相伴到老的夫妻,但并不具備普遍性,也并不能代表雙方在婚姻中是幸福多于苦痛的。即使編劇為咲和弘一婚姻正名,鋪墊了很多情節(jié)來圍繞和洗白兩人的婚姻,那也只能說明咲和弘一這一對是至少有一方或雙方都在妥協(xié)的?,F(xiàn)實中,要期待一個人為自己而改變、和要改變一個人,是多么困難的事情。而婚前的戀愛與相處就是希望能在一段時間內(nèi),讓真實的雙方互相深入了解彼此和彼此的家庭,并觀測兩者之間各方面的契合度,大到各類觀念,小到生活習性。后續(xù)我真的希望編劇不要強行地因為兩人的主角光環(huán),然后用慣常的洗白去僵硬地證明兩人命中注定的屬性。我希望這部劇能真正慎重并深入地思考并探討婚姻的必要和意義所在,男性和女性需要抱持怎樣的婚戀觀念和態(tài)度。
【E4】
一般,我評劇最低也就打三星。三星以下都是我認為很有問題的劇,之所以會繼續(xù)看是因為有時你從爛劇或價值觀有問題的劇里也可以學到很多、或者劇整體很糟糕但因為一些演技的閃耀或細節(jié)的用心讓你不舍得棄劇,等等。打三星也因為我知道劇影創(chuàng)作這項團隊協(xié)作是多么得不容易,所以我總是盡可能地去嘗試理解劇本背后的創(chuàng)作意圖和隱藏的深意;所以我很少用非??量痰恼Z言去訴諸內(nèi)心的不滿??赐甑谒募浅J?。這一集里面有太多值得吐槽的臺詞和表演、以及價值觀和婚姻觀。
就目前的四集看來,這部劇不倫不類,定義和主題非常不明確。如果編劇你純粹是想用離婚活動作為噱頭來推行并擁護結婚主義的話,那么請認真地通過咲和弘一、以及TA們各自父母的老年婚姻來探討適合現(xiàn)代社會的婚戀和家庭觀、盡可能多地展現(xiàn)日益繁多的家庭構造,體現(xiàn)多樣和包容性,比如《小偷家族》?;蛘吣闶钦\心想把劇中各個方面作為反面教材和觀念、讓觀眾對這部劇產(chǎn)生不認同感甚至厭惡反感,來反其道地展現(xiàn)婚姻應該有的樣子?總之,我無法從演員的表演里體會到深意,無論是Keiko那似乎強迫自己哭泣的那個畫面、還是她父親看似落寞的背影里、以及最后弘一大聲一喝“算了,我們不離婚了!”,我絲毫感受不到角色的真誠,只有我一直向上翻的白眼和無語的莫名。
除了以前提到的一些咲和弘一之間要真正結為連理的困難與挑戰(zhàn),最大的問題是,咲和弘一這兩個人物的設定上諸多沖突的不協(xié)調(diào)感。
咲是從小生活在管好各自、個人主義為準、獨立生活的家庭里;時尚編輯,城市女孩,在事業(yè)上有野心、經(jīng)常接觸高奢人群、從小殷富的家境也造就了一定程度的物質(zhì)欲望與精致的消費欲望;從喜歡設計家居、和對窗簾的選購上有特定的選擇上,可以看出她在某些方面異常執(zhí)著、對待工作的嚴謹和全力以赴,也可以體現(xiàn)她個性上的完美主義傾向與責任感;同時她對自己的審美和品味引以為傲、不容褻瀆。
另一方面,弘一是出生在傳統(tǒng)日式父權至上的家庭,母親和女人向來是屬于從屬的地位,具有物化女性、不尊重女性意愿的傾向。對于家訓的引以為戒,也可以看出他對規(guī)則推崇、并對家族傳承所擁有的強烈自豪感。在軍隊一直以團隊形式活動的他,集體意識強烈、善隱忍和能服從、具備一定的自我犧牲精神、自律和自我要求甚高、強烈的雄性激素總是讓他堅信男人的天職就是應該保護女人的。
女方是現(xiàn)代獨立女性、男方是傳統(tǒng)男權男性。光這一點就足以說明兩人世界的天差地別。編劇你既然給自己挖了這么大一個坑,意圖是不錯的,但是你該怎么填呢?如果最終兩人未能離婚成功,反而結合到了一起,你要如何不通過各種洗白來真正地說服自己也說服觀眾呢?同時,這一對夫妻在當今的日本社會,是否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代表性從而展現(xiàn)其警示意義呢?兩個人能在茫茫人海中相遇、相識、相知、相愛、相持、相守,不是在下雨下雪天英雄救美般地出現(xiàn)、一個熊抱加自認帥氣的一句“你還是我的妻子”、或者共同準備一個生日宴會,就能拋卻現(xiàn)實里諸多問題從而和好如初的。
而在咲和弘一這兩人的父親那些極為不尊重妻子的言論與價值觀上,最終的結論是什么呢?是不是編劇也放棄治療了,反正那一輩人的思想也就那樣,永遠不可能有所改觀的,就放任隨他們?nèi)チ税桑?/p>
咲的前男友和弘一的女同僚,這兩人在劇中是工具人的作用嗎?是讓咲和弘一意識到彼此對彼此的重要、促使TA們重新審視婚姻對彼此的意義嗎?不管有沒有外界的影響,首先應該要解決的是咲和弘一內(nèi)里真實的想法吧?而女同僚如此挑釁的白蓮綠茶花,這樣的人設除了讓人感到厭惡與不爽外,有什么實際意義嗎?一個軍銜不低的女軍官,居然在戀愛中是如此人品,著實令人失望。
在本集里出現(xiàn)的一些臺詞讓我很反感,比如,咲給爸爸開門時說:“媽媽一定會原諒你的?!?如此不負責任的言論。你怎么能肯定你媽媽的想法?你見過媽媽親眼見證老公與出軌對象在公共場合歡好、并當眾承認自己出軌的場景嗎?如果你真的愛你的母親,難道你不應該客觀地分析父母的現(xiàn)狀與過往,然后設身處地地從一個女人的角度與立場去考慮怎樣的生活方式才是對你母親的最優(yōu)嗎?
咲的媽媽說因為老公當眾承認了出軌,戳破了最后一層紙成為了離婚的導火索。那么如果老公沒有公開承認外遇、沒有讓作為妻子的自己走不下臺,那是否這個名存實亡的婚姻會一直繼續(xù)下去呢?
咲啜泣到:“真是寂寞啊,失去了可以回去的家,變成孤零零的一個人。” (納尼,我忍不住的白眼) 難道就因為害怕變成孤零零的一個人,所以才委曲求全地待在婚姻里面?因為缺乏安全感,想要愛與被愛,所以用婚姻作為避難的港灣?因為為了掩飾自己的不安全、因為自己一個人無法獨立存活下去,所以逃進了婚姻的圍城里?最后的哭戲用音樂和擁抱嘗試掩藏尷尬,就那樣在離婚的邊緣徘徊、卻又不明了結婚的理由與意義。這樣,算是對神圣契約的褻瀆嗎?在還未遭遇生命中那些突如其來的變故和生活里的瑣碎乏常,就已經(jīng)陷入如此窘迫且不牢靠的婚姻里。那如果有一天,面臨伴侶或自己的失業(yè)、破產(chǎn)、負債、生病、癡呆、抑郁、殘疾、病故、出軌、不愛、不孕、家人離世 等等任何一項巨大的人生無法承受之重,到時,那樣的婚姻又要依靠什么來支撐且走下去呢?
另外,看到評論區(qū)普遍有說接下來就要看兩人如何為對方改變了。我認為,這是亞洲社會普遍存在的錯誤婚戀觀。想要通過大幅度改變自己和對方來強迫或勉強彼此進入婚戀的,往往都無法長久。進入婚姻前,就是要看彼此是否能接受真實的、就那樣的自己?是否就這樣能與對象相處很長的時間?而所謂的磨合,就是要看雙方中有哪一方甘愿完全地妥協(xié)、或共同妥協(xié)達到折衷。而只要妥協(xié)中有一點點的不情愿,就會為婚姻埋下隱患和不確定。你認為自己或?qū)Ψ降耐讌f(xié),在還未受到任何外在威脅和絲毫的急劇突變之前,能堅持多久呢?
【有關婚姻掃興的話】
無論是學校還是公司或是社區(qū),在開小組會議時,我一般不發(fā)言,因為我的發(fā)言一般都比較勁爆一點,非常非常規(guī)。一般我發(fā)言的前提就是,我覺得有必要說出自己的想法。比如,在今天上午的公司會議中,有一個印度裔的員工要準備10月回印度結婚,她目前還沒有見過這個男生,是家里人介紹的相親結婚。我算是她的半個導師,因為我負責培訓了她一年不到。雖然我也沒有親眼見過這個女生,但是從平時的交流和工作的狀態(tài),我大致對她有一個印象。她的英語不錯,印度口音不是很重,我們之間的交流沒有障礙。她給我的個性是溫吞,交代的任務都會做到但不會很努力(不會work beyond one's responsibility)。需要人手把手地教,包括每一個具細的步驟。凡是有任何情況的變動,自己獨立處理問題的能力較差。不太懂得舉一反三,適合重復性高的常規(guī)工作。人總體感覺還是比較單純的。
所以在所有人都說祝賀她結婚的時候,我最后來了一長段比較掃興的話?!癏i XXX, first of all, congratulations on your marriage. What I am about to say next will probably make me sound like a killjoy and I feel like I may be stepping over on your toe on this, but I kind of feel obligated to share my thoughts here. Please take your time to really get to know this guy. Please don't ever feel obligated or pressured to marry him if you sense something is off. He was introduced to you by your parents, and how much your parents know about you AND him AND his family play a big part. Trust your instincts and use your critical-thinking ability when getting to know him. Make sure you speak up for yourself whenever necessary. Make sure he respects for who you really are, and truly takes your voice into consideration. Make sure he's kind and capable of protecting you, and vice versa. If you ever feel you are compromised in one way or another, take a step back and reassess. Getting married is essentially signing a legal contract and entering a business transaction. Your resources will be pooled together and your family issues will be mixed. Make sure you really trust that person, but then trust can be a tricky thing. Always look out for yourself, your well being, and your personal interests before committing to him and your union. Take precautious measures for any potential risks that may arise from getting married. I hope for all the very best in your future marriage. "
在我接觸的印度女性中,有相當一部分都是相親結婚,有的婚前有接觸、有的沒有,但看來都還算幸福。也許這樣的婚姻制度在我們的眼里是無法想象的,怎么能和一個自己從未見過面的人,或相處一年不到的人就直接進入婚姻呢?但是我想,我也不應該認為自己有批判的資格,自詡自己的價值觀和婚戀觀是更先進的;其實骨子里是高傲地覺得自己的思想更開明。如果真的是平等地看待對方的話,就應該先傾聽和嘗試理解與自己完全不同文化和成長背景的對方。所以在給印度同事的話語中,我只是希望她多多保護自己和自己的權益,但骨子里還是有一小股以正義感為名的優(yōu)越感。
【E5】
這一集中編劇刻意把三對家庭的矛盾推向了高潮,主角當然仍是咲和弘一,但是在情節(jié)的把控、人物前后的一致性等,缺乏一定的駕馭能力。不合理的觀念也讓各個角色失去魅力,心生厭惡。各種謎樣的表情和表演,也讓我哀嘆一聲。其實編劇一直沒有忘記 “為什么這一對要結婚” 這一主題,也意識到主角兩人巨大的鴻溝,所以讓TA們離是肯定的,而且之后讓TA們補回來,也是幾乎確定的。但是要如何填補得完滿,真的是非常巨大的工程。如最初的開頭所說,我一直觀看這部劇,也真的是很希望編劇在婚姻方面的觀點能讓我有所頓悟和收獲。
這一集中讓我十分不舒服的幾個點:
(一)、水元月這位戀愛小說家非常無理的各種請求,和咲一直毫無怨言的絕對服從的謙卑態(tài)度。
被勞動法保護的合理休假中,卻仍然要滿足隨叫隨到,而到了之后僅僅是當場閱讀小說(這個完全可以、也應該是要在正常的工作時間內(nèi)進行的),并且還要一起陪伴聊天;在寫作素材和靈感需要的障眼法下,合理地對咲進行各種夫妻之間的私密詢問、隱私探究、各種質(zhì)疑;對于一開始兩人合作時數(shù)個無理的要求,也僅僅看作是給自己業(yè)務能力的測試而努力做到;半夜接到電話,可以一直就細節(jié)聊到人睡著了也不自知的地步,嚴重干擾一個人的健康作息和私人時空;第二天趕到家里拜求老師還要被拒之門外,擺出各種高姿態(tài),順便發(fā)來短信毒舌一番。
當今,PUA, 內(nèi)卷,996等這些詞匯高頻出現(xiàn),水元月這樣的妥妥地可以被如此標簽化,也許這是日本乃至亞洲職場的常態(tài)。但是!這種毫不講究工作與生活平衡的工作制度;對于短期經(jīng)濟利益不合理地一味追捧;女主不僅沒有任何抗議地順應了規(guī)則,反而認為這是對自己工作能力的挑戰(zhàn)與期許,這樣的思想就已經(jīng)足夠扭曲。而編劇沒有能通過女主咲為工薪一族指出這些的不合理,反而在劇中縱容和默許,僅僅因為這樣的設定可以激化男女主的矛盾和推動情節(jié)需要,這也是十分可悲的。女主自身要認識到這樣工作常態(tài)的不合理,并積極地改變,而不是做一個表面光鮮的庸常女白領。
我最初聽到職場PUA有點困惑,不太理解這個新興詞匯。
根據(jù)智庫2020年7月的定義 “職場PUA是指一系列精神控制方法,它多發(fā)生在上司和下屬之間,用來讓下屬喪失自我,摧毀你的自信心和判斷力,最終對公司唯命是從。職場PUA的表現(xiàn)通常是:“你太差了,什么都做不好” 通過否定來實施精神打壓;“你還年輕,不要想那么多” 灌輸虛無縹緲的希望。”
PUA = Pick Up Artist, 通常僅僅指善于泡妹、搭訕的人,在英語中基本屬于中性。如果你是想用英語表述職場騷擾的話,workplace harassment 才更為恰當。
(二)、弘一的長官到底有什么權利和身份去規(guī)勸咲離婚
作為自衛(wèi)隊中軍銜比弘一高的長官,從小被教育要為民眾隨時準備犧牲自己一切的飛行員,為什么一定要被設定作為工具人?如果她是以長官的身份擔心下屬的安危,那么她可以告訴咲弘一在軍隊中的現(xiàn)狀和遇到的困惑,但是她沒有理由(不能僅憑借她喜歡他)、也沒有權利、更不具備身份和立場去指責咲和TA們婚姻的不匹配。她不是當事人,她不知道兩人婚姻中的細節(jié)。所以她有什么理由來做這個判官?這些問題,不需要她去推波助瀾。但編劇的意圖很明顯,她是想通過里外夾擊的方式在一集中刺激并激化矛盾,但是卻塑造了一個極為讓人生厭的卑劣角色。
兩人在咖啡館的那一段,兩人的臉部表情,我不知道該怎么解讀?是假笑呢,還是皮笑肉不笑,還是尷尬呢,還是想哭呢?哎。。。
(三)、咲和弘一結婚的理由和意義到底何在?
編劇通過了水無月向咲問出了:“到底你們?yōu)槭裁匆Y婚?結婚的理由和意義是什么?”
編劇通過了咲說出了女主的結婚心態(tài):“我把所有的一切都賭在了婚姻上。”
編劇通過了咲和弘一的爭吵揭示了兩人諸多的矛盾根源 — 不能在工作和家庭生活中尋找到一個平衡點;弘一對于住所的妥協(xié)為工作埋下了不穩(wěn)定的因素;咲開始學習料理,但也無法每晚都擠出時間和精力去長期堅持,所以咲和弘一兩人為對方的妥協(xié)是無法堅持的(這也呼應了我在E4最后的那段觀點);而兩人的無法妥協(xié)又一次次地拉開了兩人的距離。
所以,如果咲和弘一最終還是要成為夫妻,那么編劇為自己設立的需要化解的矛盾綜合如下:
1. 正確的結婚心態(tài)
咲很大程度上是極度渴望婚姻的,究其原因到底是因為缺乏安全感還是其他,不明。她不缺錢,有穩(wěn)定的經(jīng)濟來源,有自己的事業(yè)追求,那么糾結一紙婚書的理由到底是什么呢?和弘一的婚姻,從她自己的口中得出,確實很大程度上是因為賭氣、要面子等淺薄虛榮的理由,當然也不乏吊橋效應、英雄救美的化學因素。
弘一結婚,很大程度上是男大當婚的理所當然,更因為從他自己口中承認是因為咲的顏值和外在價值。似乎只有在人類世界中,雌性才需要依靠靚麗的外表來吸引雄性。在動物的世界中,一般雄性才是需要依靠外在來吸引雌性進行copulate的。
2. 不同的價值觀念和生活習性
咲和弘一在諸多的觀念,比如,金錢、婚姻等;加上很多的生活習性都非常不同(在上面已經(jīng)分析了很多了)。
弘一每天4:00 AM準時起床,起床時必定要響亮地呼喊口號,長期養(yǎng)成的習慣盡管知道會吵醒妻子,卻仍是無法輕易改掉,從弘一的父親身上可以得到例證。咲有時忙于工作而無法專注料理家事,做不了賢內(nèi)助,無疑也是讓弘一失望的。
咲認為,即使夫妻兩人各自過著自己的生活,分居的婚姻也是可行的,夫妻并不一定需要共同行動,因為她從小便是在如此的家庭氛圍內(nèi)見證并成長的。而弘一則認為夫妻就一定要是一起生活的,凡事都要一起參與,丈夫就是天經(jīng)地義要保護妻子的。
咲從不想為生活的品質(zhì)和自己的品味妥協(xié),對于丈夫追求實用卻并不時尚的選擇并不欣賞。而弘一看不慣咲華而不實的生活態(tài)度,卻也不會不允許如此的金錢消費。兩個人對彼此都有一定的失望。而失望久而久之地積累就會成為漠然,成為漠然后也就不再對對方抱有興趣、感到心動、感激、和珍惜了。
婚姻不易,且行且珍惜。
【E6】
看完這一集還是很難過的,自己和景子一起都哭得很傷心。有一些離婚,是再也回不去了,不再關心對方了,不再在乎對方了,心累最終導致心死,盡管曾經(jīng)很相愛也很美好。想到這里,就覺得非常傷感。一些很深的牽絆,說斷就斷了。
因為決定離婚,弘一不再喊咲一起早起并呼喊家訓。因為決定離婚,弘一放下了自己認為一定要妻子做料理的執(zhí)見而親自下廚。因為決定要離婚,所以不再需要為對方做飯菜、洗衣服、不再需要顧忌對方的生活習慣和工作行程。因為決定離婚,所以敢告訴彼此自己真正喜愛的早餐、自己對對方衣著品味的意見、自己對對方過于精致的生活態(tài)度的不滿、自己對對方的小表情和大食量的嫌棄。因為決定離婚,所以敢于直接表達內(nèi)心的喜怒、所以敢于冒犯對方地開些小嘲諷與小玩笑。
既然最終會離婚,那么最初的結合仍是有意義的嗎?咲和弘一各自的父母都離婚了。幾十年的婚姻、共同養(yǎng)育的孩子、一起走過的大半輩子人生,卻在最需要彼此的暮年選擇了分離。
咲和弘一都是各方面條件非常不錯的個體,無論是外表、職業(yè)、品德、財產(chǎn)等。但是結合在一起卻又是另一項巨大的工程。在這一集中,TA們各自都采取了妥協(xié)和改變,但卻不是長久之計。所以這一集中的兩人給人錯覺,好像之前存在的猶如鴻溝般的困難在要離婚的一瞬間都煙消云散了。那么為什么一定要是非彼此而不可呢?選擇彼此作為婚姻伴侶的必要性是什么?或者這種必要性也只是一種錯覺?如果這樣,是否不是彼此也可以步入婚姻?
演藝圈如此多的神仙伴侶都一一分開了。Elon Musk到至今和生育了一子的女友還是沒有四度結婚,Melinda and Bill Gates婚后27年因為"We no longer believe we can grow together"的理由而離婚了。你還相信婚姻嗎?
以前一直有人寫文說羨慕那些互相攙扶著彼此、相依相伴一起曬太陽的老人身影,我從不羨慕。因為我們沒有人知道TA們是如何結合在一起的(可能是小三上位)、TA們甚至都未必是領了結婚證的、TA們在一起的真正理由又是什么未知?TA們的婚姻中是否出現(xiàn)過或依舊存在著種種裂痕?。。。我們只是看到一個美好的現(xiàn)象,而巨大的隱藏在暗處的龐然,我們大多無知。
離婚,甚至離開一段感情,是一種勇氣,是敢于正面自己婚姻、感情中無法妥協(xié)和解決困難的一種決斷。是為自己打開一扇擁有無限可能與未來的門窗;與安穩(wěn)溫暖的室內(nèi)相比,外面可能是狂風暴雨、可能是雨過天晴;未知意味著機遇與危險,但至少是一種改變,可好可壞。適時地斷舍離,也是一種智慧。只是那樣的智慧,需要相當?shù)挠赂遥ㄓ職狻⒐遥┖妥詯邸?/p>
【佟麗婭和陳思誠的離婚給我的思考】
我想這是少有的絕多數(shù)人都會敲鑼打鼓慶賀佟麗婭離開陳思誠的明星離婚。我個人認為,目前能給予佟麗婭最好的支持就是為她創(chuàng)造一個安靜的空間、不再用這段婚姻的話題去炒作。因為,如果你也曾經(jīng)全力以赴地愛過,應該可以想象離開一個自己無比崇拜和無限傾慕了9年的男人,內(nèi)心會是多么得疼痛煎熬。曾經(jīng)的“我只有一個老婆”的山盟海誓、大溪地的奢華婚禮、甚至最后那句“換種身份守護”會是多么得刺眼和諷刺。
相信很多網(wǎng)友都是關注了陳思誠的微博才可以在上面留言,也造成了他擁有了1千4百萬的微博粉絲。如果他真的外遇過,我只衷心地希望他真誠地對佟麗婭認錯并道歉,且一直會用實質(zhì)的方式去誠意地補償她和TA們的兒子。佟麗婭到底為這段感情和這個家庭付出過多少,冷暖自知。如果真的虧欠過她的滿腔真情,那么希望他會誠心地懺悔,也不要再辜負任何的真心。
這段離異給予我的思考:
1.
男人的自私自利、自我為中心、冷酷的現(xiàn)實利己主義。據(jù)很多媒體透露和網(wǎng)友猜測,也許兩人在早些時候就已經(jīng)簽署離婚,沒有官宣是因為考慮到唐探3的票房,并且需要時間進行財產(chǎn)的分割。到最后,利益對于男人總是至高的。這也是大多數(shù)女人和男人非常不同的一點,在面對婚姻出現(xiàn)危機時女人大多數(shù)的非理性態(tài)度和男人的現(xiàn)實主義。這也是婚姻這項商業(yè)交易和法律合同里一直存在的潛在危險。如果你認為自己會是婚姻中比較弱勢的一方,那么確實非常有必要熟悉所在地的婚姻法律,在各個環(huán)節(jié)給自己添加保險以便保障今后在婚姻中的各項合法權益。
2.
我曾經(jīng)在其他的劇評里寫過這么一段: 我想,能讓女性從女孩真正蛻變成為女人的,不是性、不是愛情、不是奢侈品、不是煙酒、也不完全是充滿著淚水與汗水的自我激勵與成長;而是被自己深愛的人狠狠地傷害一次,從原本純真的世界里看到人性的復雜、體會心痛、失去、背叛和遺憾;卻依舊保有慈悲、并且不吝惜散布善良,包括對于那些曾經(jīng)深深或無意中傷害過自己的萬千種種。希望佟麗婭能好好地照顧自己和兒子,把他培育成一位有擔當、有責任感、能抵御各種誘惑的暖男。
3. 我想,相對最完美的兩性感情和婚姻應該是,我一個人能過得很好;我和你兩個人可以過得更好;我們一起共同成長并分享人生的喜怒哀樂;我們互相不吝惜在對方身上花費心力和財力來共同提升彼此的商業(yè)及個人價值。最后一點尤為重要,因為當一個人的價值提升后,TA會有更寬泛更優(yōu)質(zhì)的選擇。而如果你從不吝嗇也不后悔給自己和伴侶投資,說明很大程度上你相當自信,而且你十分相信你的伴侶在變得更好后很大概率地會依然選擇同樣共同進步而變得更好的你。而即使你的伴侶在變得更好之后離開了你,說明你也非常地大度,是真心地希望雙方都能更好,這算是無條件的大愛吧。如果日劇《離婚活動》的編劇能想到這些,估計咲和弘一也就復婚了。
4.
佟麗婭的原生家庭被很多網(wǎng)友分析過,曾經(jīng)她的父親在上《快樂大本營》中說過讓她 “到了陳家以后多干一些活,給老陳做做飯,到了以后伺候伺候他,抽出空來也看看我們。” 之后他對自己被網(wǎng)友冠以直男癌非常不滿,出口懟網(wǎng)友 “祝你爸爸的口腔癌好起來!”,也反駁網(wǎng)友 “伺候公婆有錯嗎?” 。。。伺候,這一詞看來說者無心,但確實是不自知地自貶了自家的閨女。當下或事后完全可以用 “照顧”,或者說“好好對公婆”之類的言辭;而被網(wǎng)友指出后,懟的話語中透露出生氣和不解,為什么會生氣呢?為什么不看看網(wǎng)友發(fā)文的用心呢?TA們是想傷害你或你的女兒嗎?還是TA們是希望你能心疼自己的女兒,對自己的言行做一些反思?
很多時候我們貌似是被他人的言語輕易地就激怒了,但根源還是回歸在我們自身。再優(yōu)秀的父母都不會是完全合格的父母,因為我們每個人在成長的過程中都會經(jīng)歷各式的傷痛、我們每個人的認知都會不可避免地有局限,而這些局限和傷害都會在不知不覺中傳遞給孩子。沒有父母會是完美的,但是合格的父母是能夠和孩子一起成長,把孩子放在一個平等的位置去尊重而非訓斥、會經(jīng)常自審和反思自己為人父母的不足,聽取孩子的意見而不是把自己放在一個權力至高的位置去苛責和命令。
5.
曾經(jīng)我在其他的劇評里寫過這樣一段:李秉憲,盡管常年以來一直有諸多的非議緋聞和法律糾紛,人品也被廣大的觀眾懷疑和不信任,但最終還是用無可挑剔的業(yè)務能力,即完美的演技表現(xiàn)力引得了觀眾們不情愿的贊許。你怎么認為呢?你覺得作為演員是否就應該只關注其演技呢?還是認為演員作為公眾人物,人品也是十分重要的?
我認為還是人品更為重要。誠然,擁有才華是稀缺的存在,人品似乎也是可以后天培養(yǎng)的。但是現(xiàn)實是,縱然絕大部分人都知道的黑白對錯,在缺乏法律和道德的強力約束下,很多人還是會棄人品而逐名利;而社會也會性別歧視地區(qū)別對待,寬容犯錯的男人、苛責受傷的女人。沒有人品,縱然再有才華,最終擁有這樣品格的人所飾演和執(zhí)導的作品,也終歸會是虛假的、缺乏靈魂的、經(jīng)受不住時間考驗的,即使會擁有一時的輝煌和粉絲。
在現(xiàn)實中,不乏擁有極高業(yè)務能力卻極度缺乏人品的同事,而這樣的人如果一直能得到重用,那么整個公司的文化和社會的風氣,會低下得讓多少因為人品而喪失公平競爭機會的人抑制不住得沮喪和絕望呢?如果能力極佳但人品低劣,如果被賦予重責,再被惡意地利用,你能想象會有什么樣的后果嗎?
身處在充斥著利益權錢的紙醉金迷中,權色的欲望渴求都會在追捧中被輕易地放大,再加上總有新鮮血液的無限誘惑,和男人本身對于美色與金錢的難以抵抗;確實,出軌是很難不發(fā)生的,但是預防是可以盡早部署的;除了自身極強的自控能力、極高的責任感外,如果有意要預防也是可以盡力而為的。出軌之所以是偷偷摸摸的,是因為這是一種對于婚姻契約和神圣誓言的背叛。也許背叛一次是情有可原、情不自禁的;那么一而再的背叛,如果沒有合理的理由,就不免讓人質(zhì)疑此人的誠信和自控了。
6.
人生確實苦短,真心難能可貴。
如若無人真心待之,切莫輕之棄之惱之。
望各自珍重。
【E7】
似乎作為女性,想要結婚的意愿總是更為強烈一點。為什么呢?
上周看完了這一集,實在是不知道該如何評論。我覺得編劇似乎也在自問自答,而且自己好像也沒有完全想明白咲和弘一這一對結婚的意義何在、今后是否有復婚的可能與可持續(xù)性。
這一集點題,全員離婚,雖然每一對離婚的理由不一樣。咲和弘一是因為個性與背景有太多的矛盾與不可妥協(xié),但是結婚時卻沒有認為這些可以到不可調(diào)和的嚴重。咲的父母是因為父親經(jīng)常花心出軌,最終在公開場合徹底讓夫人顏面盡喪,極度地刺傷了她的自尊;但是結婚的理由卻也可能是因為丈夫給予自己足夠的人身與財務自由。弘一的父母離婚是因為女人被物化,被當作下人一般地服侍,女人需要隱忍著、付出著過活,被不尊重,沒有話語權;但是結婚卻也可能因為是這個男人正直有擔當,有穩(wěn)定的職業(yè)。咲姐姐離婚是因為丈夫是一個媽寶男,但是結婚卻也可能是因為他善良溫柔孝順的一面。這四對合適嗎?是也不是。只要其中一方愿意一直妥協(xié)和堅持容忍,那么就能湊合著過完一輩子吧。但是沒有最合適的,只有更合適的,而合適是需要時間和環(huán)境去適應、調(diào)和、和 live through 的。
這一集中,編劇借助小說家問出的有關婚姻的議題都直中要害,但是片尾給出的下一集預告貌似就是咲的桃花似乎一下子飛漲,但問題是這三個男人都不是最佳的婚姻伴侶,但桃花的旺盛說明她至少是有選擇的,那么與弘一復合的可能性就似乎更雪上加霜了。這一集中,弘一和父親那番大男子主義的論調(diào) “女人就應該靠男人來保護”,其衍生思想就是,“離婚的女人是殘次品,所以離婚對不起你”。這個論調(diào)還重復了兩次,我真是一臉懵。所以,婚姻失敗會降低女人的價值,但是男人卻可以免受其害?那么既然如此,婚姻對于女性的魅力是否更低了呢?但在現(xiàn)實中,女人結婚的意愿往往更為強烈一些,而這些強烈愿望的背后其存在的心理,值得深究,因為那是我們能更了解自己的途徑和渠道。
個人認為,相對最穩(wěn)定的婚姻就是上面提到的第3點加粗。想通過婚姻來解救自己、幫助自己、治愈自己的,想讓另一半和婚姻成為自己下半輩子的依靠和陪伴的,如果有了這些想法,那你就要承受萬一讀心識人失敗的后果,以及未來幾十年內(nèi)各種可能會出現(xiàn)的防不勝防。婚姻不應該是給予你安全感的保障,婚姻應該是一份需要雙方溝通、共同配合、因愛而生、因苦而堅的團隊協(xié)作。
有生活感的食物和擺設
【E8】
這個編劇塑造的人物真是讓我有點無語。明明每個對婚姻和彼此都還那么迷惑,卻總是強硬地配上煽情的音樂來強行感動觀眾。無論你把此劇作為婚姻的正面或反面教材來看,我覺得一般而言都不會有太多收獲。我還在堅持看也很是希望編劇不要用慣常日劇的溫情方式來草草地給我們一個婚姻的答卷。我希望大家在觀看此劇的時候不要被帶節(jié)奏,嘗試把自己抽離出來,作為旁觀者深入地思考一下。我寫過的有關婚姻和男女關系的劇評不少,但是還是希望這篇我結合現(xiàn)實和劇情的分析,能讓大家對婚姻有所感悟,也歡迎大家理性的看法。
1.
水無月這個文學暢銷學作者總是借助自己的行業(yè)地位,來做出各種超越同事隱私范圍且不尊重人的事情,并且完全沒有被任何人阻攔,也沒有被咲和其他出版社社畜人員出言制止,而是被一味地縱容,活生生的職權騷擾。
說自己從小被父母拋棄,卻總能寫出暢銷的戀愛小說,這種苦情角色的邏輯性實在是讓覺得塑造得很隨便。他還說女主給他從未有過的感覺,如此渣男而又理所當然的說辭,還配上柔情傷感的音樂,我真是想大叫。
2.
弘一那么拙劣夸張的跟蹤技巧,這算是對自衛(wèi)隊的高級黑嗎?并且貌似還自認為有范地模仿了古畑偵探,這對去世的人不算尊敬吧?
離婚后也自詡為咲的守護者,并且自認為要為她找到比自己更合適的伴侶才放心。我想究其他如此堅持的原因,除了因為他自己內(nèi)心放不下咲,還因為對咲這個離婚 “殘次品女性” 的愧疚感。難道你是咲的主人嗎?你一定要主宰她的人生嗎?如果你要做媒人,那么首先你必須要對咲的過往與如今了解得非常巨細,包括各種個人喜好和為人處世、三觀原則和生活習慣;不僅對咲要如此了解,對介紹婚戀的對象也必須如此。如此,你才能算得上是一個合格的媒人,要做就要做到極致。但,如果你都已經(jīng)非常了解她了,那么你們當初還會因為各種根本性的不和而無法調(diào)解最終閃離嗎?
這一舉動,看似義氣,看似有責任感,實則是大男子主義的完全作祟。為什么你總是自以為是地認為咲的幸福取決于你認同和選擇的男人?難道你不認為支持她真心所愛的事業(yè)更能讓她獲得本質(zhì)的幸福嗎?而且弘一居然還對咲說:“我希望你能找一個其他人結婚。在你沒有找到幸福之前,我也不會尋找自己的幸福。” 你這個大男子主義癌還真是病得不輕啊。你這算威脅和恫嚇嗎?你憑什么把自己認為的幸福標準和方式,不征求對方允許地強行塞給對方,還冠上關心對方的名義?而且水無月居然還把這個說成是打情罵俏。天哪,這些都是什么角色和思想???
而且跟蹤一天,就能讓你對一個人的人品和性格做出客觀的分析嗎?這樣也未免太武斷了吧?沒有一年不間斷的數(shù)據(jù),怎么能如此輕易草率地下結論?
3.
青山因為咲的離開和結婚,結果認識到了咲的重要,遂而想要和她重新展開以結婚為前提的再次交往。作為一名堅定的不婚主義男,就因為女友離開了自己,才恍然意識到了她的重要,然后幡然醒悟?這在現(xiàn)實中的概率會有多高啊?如果是不婚,往往都是因為自身的原因,和伴侶無關。應該從自身身上尋找堅持不婚的真正原因和癥結,內(nèi)因才是根本。既然青山慎重地提出了與咲復合,想必一定深思了非咲不可的原因吧?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如編劇所寫的那些膚淺理由。
在青山生活的世界里,憑借他的綜合條件,他一定是不缺乏女性圍繞的,也完全有可能存在比咲更優(yōu)秀的傾慕者。那么在眾多的選擇下,他還是想再次選擇咲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編劇給出的理由沒有說服我。 4.
一之瀨來到咲的家里下跪謝罪,逐一數(shù)落了自己做的那些壞事。我真是無語。你既然都知道自己曾經(jīng)做的那些事情是那么上不了臺面,那你一個從小生活在嚴厲軍人家庭的女孩卻有如此百合綠茶的一面,我真是不知該怎么想。如果你的現(xiàn)實生活中有這么一個人,你還會相信她嗎?你還會原諒她對你做的那些事嗎? 哎,唯一慶幸的是,弘一和青山本質(zhì)上都還算正派。
我想夫妻之間的緣分,應該是繼親情之后最讓人神傷和元氣的情分吧!兩個沒有血緣的人能在有限的時間內(nèi)走到一起,要克服語言、文化、地域、經(jīng)濟地位、社會背景、教育程度的差異;要時不時地遭遇各類的矛盾、外界誘惑、生老病死;要互相尊重、欣賞、包容、扶持地走完一生;這樣的概率真的不高。所以,真的不容易啊。
景子的這個精致妝很適合她。
【一些感想】
對婚姻的慎重,其實也是對自己的負責。當雙方被婚姻捆綁后,一個人的傷痛就會化為兩個人的負擔。如果有一天伴侶抑郁了、有了心理疾病,你會怎么辦?如果只是交往中的男女朋友,在雙方金錢和資產(chǎn)沒有牽扯的情況下,你或許還能輕易地為了自己的未來而選擇分手自保。但是如果是夫妻,你曾經(jīng)莊重地發(fā)誓過無論貧窮還是疾苦都會不離不棄。那么當波折真正來臨的時候,你有多少余力來協(xié)助彼此呢?
我一直覺得,絕大多數(shù)的婚姻對于男人的利很多時候是遠遠甚于對于女人的。
第一,壽命的延長。單身的男人一般飲食結構單一、以油炸、高碳水、高熱量等不健康的食物作為主食。如果沒有妻子的約束,說不定煙酒傍身,對胃、脾、膽、腎、心臟等都會有長期慢性的損傷;再加上作息不規(guī)律,那就更不用說了。
第二,基因的延續(xù)??傆信藶樽约簜髯诮哟?。如果一個女人不行,相信一些現(xiàn)實的男人們會毫不留情地尋找下一個,反正保養(yǎng)適宜的話,70歲的精子也是有活力的。大概因為男人不會經(jīng)歷長達2-3年的備孕、懷孕、以及孕后各種巨細的身心折磨,所以我想男人可能一輩子都無法深刻地體會女人坎坷多舛的生育歷程。而諷刺的是,男人的出軌在女人孕期和孕后往往是一波高峰。那是女人相對最脆弱和需要靜養(yǎng)的時段,但是對有些男人來說還是自己的生理需求來得更為重要吧。如果不巧又要經(jīng)歷不孕不育的治療,男人離開女人、男人要求女人支付相關費用和賠償時間損失的事早已屢見不鮮了。所以我想有些婚姻對于女人而言反而是折壽的。
所以永遠不要催促男人步入婚姻。即使很多男人是自己領域的佼佼者、畢業(yè)名校、事業(yè)有成,但是在心智的成熟上,尤其是對于感情關系的處理,往往還是非常功利且以自我為中心的。如果男人覺得這個女人是個搶手貨、非她莫屬,相信不用任何暗示,男人也已經(jīng)會急不可耐地展開求婚了。對于女人而言,也是一樣。如果婚姻對你的利反而沒有弊多,那何苦步入婚姻自找苦吃、增添不可控的風險呢?
所以如果你有兒子和女兒,該怎么教育,我不說你也懂了吧。
【E9-10】
編劇用自圓其說的方式,勉強通過最后10多分鐘所展現(xiàn)的一晃而過卻毫無實質(zhì)感的3年來為《離婚活動》圓滿了一個幾乎很多人都可以預想到的、同時也是很多人希望的大結局,即主角復婚,而主角的父母們雖不復婚但也算復合。看整部劇的時候,總是可以感受到編劇自己的精分和掙扎,總是在努力說服她自己,但又好像說服得不夠通透。其實,編劇完全可以不用讓主角們復婚。她自己在劇末也說了家庭的形式會變得越來越多樣,不一定要通過婚姻來證明家庭的意義,每對伴侶都有各自對家庭的定義、也會尋找到不同的相處模式。這點《大豆田》的結局就非常合情合理,不拘泥家庭單一的形式。一女N男的相處模式,其實非??赡苁俏磥淼淖呦?,考慮到各國的雌雄比例都嚴重失衡、人口銳減、老齡化嚴重、生育能力層次不齊、再加上卵子遠比精子要金貴得多。解決的辦法,一個是國與國之間的移民、還有就是跨國婚戀交往,各個種族之間的交配。等到全世界的人種從很大意義上成為一個國際大熔爐,那么人類或許可以從各自的基因內(nèi)補缺、從語言體系中完善,并逐步將多樣性的思維拓展到文化、宗教、政經(jīng)、社會上的各行各業(yè)。也許,那時人類之間的各類矛盾會逐漸趨向緩和。
非常無語的主要三點:
1.
當水無月對咲大喊 — “我看著你們兩個人,真是世上絕無僅有的兩個傻子,成長環(huán)境完全不同,價值觀也完全不同,像傻子一樣互相攻擊,把自己的赤誠之心展現(xiàn)給對方。是你們兩個人教會了我原來這個世上是有真正的愛的。我親眼見證了,你們所有的愛,像那顆太陽一樣不容懷疑的事實。是你們把愛放在了我的眼前?!?我真是醉了,這樣強行正道的臺詞。一個從小不懂得愛、憤世嫉俗、又慣用煽情的手筆無巧不成書地寫出了許多暢銷愛情小說的年輕男性,居然因為短短幾個月目睹了編輯和前夫在劇情里的種種,從而懂得了真愛?我的天,什么是真愛?80多億的全球人口,除卻還未啟蒙的嬰兒,每個人(包括稚童)都會對愛有自己獨到的體驗和詮釋。這個世界上從來沒有單一的檢測真愛的絕對標準。一個從來不知道愛為何物的愛情小說家,因為被咲和弘一的所作所為而感動得一塌糊涂,從而懂得了愛,還是真愛,咲和弘一你們到底做了什么居然有如此大的魔力?我的腦子里怎么一片模糊。
2.
編劇也通過上述水無月的嘴說出了這兩個人婚姻中存在的巨大問題,截然不同的個性、大相徑庭的家庭教育、各種對立的價值觀念(e.g. 理財、購物、藝術品味等)。但是在偉大的真愛面前,這一切困難都不算什么。編劇似乎沒有搞清戀愛和婚姻本質(zhì)上的不同。就算我一個從未涉足過婚姻的人都從無數(shù)的案例中可以看到,連接婚姻僅僅依靠虛無的愛是遠遠不夠的。愛是人類的產(chǎn)物,所以會帶有人性里固有的劣根,而這些所有的劣根都會逐漸消蝕掉因為重復性的日積月累而逐漸稀少的愛與耐心。婚姻中最為堅固的紐帶往往是現(xiàn)實中站在愛的對立面的、充滿了銅臭味和世俗氣、互惠共贏的利益。我們都渴望婚姻是因愛而生的牽絆,但有時愛是無比脆弱的,經(jīng)常敵不過現(xiàn)實中的生老病死、金錢紛爭、利益誘惑。往往愛得最深的人,被傷得也最脫皮,并且還是毫無防備地被當頭一盆熱水澆灌的那一種。
之前我提過如果咲和弘一要復婚就必須要克服的大小問題,到最后編劇完全回避了。也許,對于咲和弘一,所謂的編劇塑造出的愛,幸運地、暫時地戰(zhàn)勝了現(xiàn)實中一切巨大的不可阻擋,但是能持續(xù)一輩子嗎?在我們無比功利殘酷的婚戀市場面前,這樣的成功案例有多少呢?缺乏普遍性和現(xiàn)實意義的劇集,如果無法帶給觀眾更深的思考和反省,那么創(chuàng)作的本意又是什么呢?咲和弘一各自父母的復合,也是把之前所有的問題都輕描淡寫地弱化解決了,比如,不尊重女性的大男子主義、婚外戀,這些都不是可以輕易戒掉的雄性劣根,需要很強的自制與不斷的自省。
3.
當弘一為了咲決定辭去工作,學習法語,咲上前就給弘一一個巴掌,我要是男的一定委屈得不要不要的。打這一巴掌完全不符合咲知書達理、有思想、有主見的個性。如果只是為了凸顯她的心痛,完全可以有更打動人心并且更符合咲個性的演法。而且咲說自己可以為弘一放棄去巴黎如此難得并且是她心心向往的、一生一次的機會,我真是醉了啊。你覺得男人不可以為了最愛的女人放棄自己的事業(yè),但是你覺得作為女人就可以???還好最終沒有這么決定,否則這部劇鐵定就被我認為是爛劇了。
三年的分離其實是最精華的片段,但是因為與標題不符反而被弱化了。三年是兩個人各自成長的時段,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但是當咲眼界拓寬,加上她本身優(yōu)越的條件,她的選擇和誘惑一定很多,她還堅持復婚弘一的原因,到底!是什么呢?編劇完全沒有深入地給我們一個信服的理由,加上之前的那些大洞,編劇一個都沒有填滿。
【結語】
這并不是一部值得再看和收藏的日劇,因為對于婚姻和戀愛的呈現(xiàn)實在是太讓我失望。我從頭到尾都看完了,也是希望這部劇能帶給我對婚姻別樣的理解,很可惜這部劇沒有做到。雖然這部劇很讓我失望,但我希望我以上的劇評沒有讓你們失望。有別樣的感悟,則更好。如果有其他補充,我會再添加的。謝謝閱讀。
【讀者評論】
“從樓主的文字中能看出樓主不相信愛情、不覺得婚姻有意義和理解不婚主義,但理解不婚主義不等于需要理解男二這種交往5年才和對方說自己不婚主義行為,這完全是兩碼事,交往最初就說明白自己是不婚主義那才是不婚主義,戀愛同居交往5年才和人說自己不婚主義,那和騙色沒區(qū)別。等對方結婚又離婚后又突然愿意結婚了?說好的不婚主義呢?而且一段存續(xù)5年的戀愛同居生活,女性提結婚本身就已經(jīng)是在追求變化了,并不是單純在追求婚姻結果本身。所以,無論是女主最初的閃婚到最后還是和結了又離丈夫復合,都是女主追求5年恬淡如水同居生活變化的結果,雖然最初的閃婚只能視為一種直覺,女主自己也說的是覺得應該在這段感情上賭一把,聽著也像兒戲,但最終結果說明女主直覺沒錯,她最初尋求的就是這種激烈感情生活?!?
我的回復如下:
“從樓主的文字中能看出樓主不相信愛情、不覺得婚姻有意義和理解不婚主義,”
回復:謝謝閱讀長文,辛苦了。如果你碰巧讀過我的其他劇評,大概可以讀出我相信愛情、也相信婚姻的神圣和意義,只是并不絕對。而且我在不同的劇評里也寫到過,人的想法是會在不同的人生階段,與不同的人,產(chǎn)生不同的碰撞,而時而變化的。
“但理解不婚主義不等于需要理解男二這種交往5年才和對方說自己不婚主義行為,這完全是兩碼事,交往最初就說明白自己是不婚主義那才是不婚主義,戀愛同居交往5年才和人說自己不婚主義,那和騙色沒區(qū)別。”
回復:如果回看第一集,青山和咲的對話是這樣的。青山:“我無法想象婚姻的樣子(中翻:我沒有結婚的想法),我還以為你(咲)也是和我一樣的想法?!? 當然從這么一句簡單的對話,我們兩個都解讀為不婚主義,可能也有點草率了。但可以看出青山和咲在五年中,誰都沒有對婚姻這個話題進行過明確和公開的討論,都沒有挑明了說,臺詞中暗示了誰都沒有刻意提及婚姻這個話題。畢竟不婚的女性也是有的,所以青山誤以為,或純粹裝傻認為咲是不婚,也是可能的。如果婚姻對咲很重要,那么在適當?shù)臅r候,咲就應該公開坦誠地和青山談一談,而不是假設著對方也是抱著要結婚的想法而交往的,或覺得因為自己是女性而羞于開啟這個話題。甚至,她可以在交往的一開始就坦誠自己交往的目的,看對方是否接受、意愿是否契合。如果是,那就繼續(xù)進行交往。
等對方結婚又離婚后又突然愿意結婚了?說好的不婚主義呢?
回復:關于青山的不婚主義,以及之后又想要和咲復合,我有質(zhì)疑過編劇在這一情節(jié)上的合理性,我在上面有寫到 — “青山因為咲的離開和結婚,結果認識到了咲的重要,遂而想要和她重新展開以結婚為前提的再次交往。作為一名堅定的不婚主義男,就因為女友離開了自己,才恍然意識到了她的重要,然后幡然醒悟?這在現(xiàn)實中的概率會有多高?。咳绻遣换?,往往都是因為自身的原因,和伴侶無關。應該從自身身上尋找堅持不婚的真正原因和癥結,內(nèi)因才是根本。既然青山慎重地提出了與咲復合,想必一定深思了非咲不可的原因吧?而不僅僅是簡單的如編劇所寫的那些膚淺理由。”
而且一段存續(xù)5年的戀愛同居生活,女性提結婚本身就已經(jīng)是在追求變化了,并不是單純在追求婚姻結果本身。所以,無論是女主最初的閃婚到最后還是和結了又離丈夫復合,都是女主追求5年恬淡如水同居生活變化的結果,雖然最初的閃婚只能視為一種直覺,女主自己也說的是覺得應該在這段感情上賭一把,聽著也像兒戲,但最終結果說明女主直覺沒錯,她最初尋求的就是這種激烈感情生活。”
回復: 我不是很明白你說的激烈的感情生活是什么定義,咲和弘一的感情生活貌似也沒有很激烈(除了吵架拌嘴的時候?)。而我劇評中寫到的最多的就是咲和弘一在婚姻中需要克服的諸多困難,而這些困難借由其他的角色和編劇本身,都在一開始為了制造與劇名相符的“離婚”而羅列了出來。但是編劇到最后,在咲和弘一的復婚(以及TA們父母各自的復合)上都沒有給出讓我十足信服的理由,似乎往昔那些在婚姻中涉及本質(zhì)的困難都不翼而飛了,這就是這部劇最令人失望,以及咲和弘一這一對婚姻十分莫名的原因。
婚姻的本質(zhì),就是一份帶有法律效應的合同;甚至在某些情況下,是商業(yè)合作和投資生意,是具備一定風險系數(shù)的。假設婚姻雙方都具備理性、且具有成熟的思考能力,步入一個有法律效應的簽約合同,難道不需要一個能充分說服自己的理由嗎?這個合同,難道不應該對于雙方都應是互惠共利的,才簽署并遵循的嗎?咲和弘一有如此多的不同,但同時編劇為了對比,又將咲和青山這一對描繪得很契合(除了最后在結婚上)。從這一點上,僅僅為了婚姻的形式,從而選擇放棄與自己更契合的伴侶是否有點過于草率了?咲要的,不正是能和她和諧共處,一起互相扶持并攜手到老的人嗎?而青山說白了,就是編劇的一個工具人,一個強行為了讓咲和弘一結婚,離婚,又復婚的工具人;包括弘一的那個女長官也是一個十分刻意的工具人,為了制造咲和弘一矛盾的工具人;水無月也是一個工具人,一個提出了咲和弘一之間許多尖銳矛盾的工具人,但是設計得十分莫名。
如果你覺得從這部劇中能獲得對婚姻的收獲和看法,我覺得很好。只可惜,從我的視角,我覺得這部劇是一部對婚姻的反面教材,也不認為這部劇有制作和拍攝的意義,編劇所塑造的人物缺乏普遍性,并且羅列出的婚姻問題恰恰是現(xiàn)實中許多人都很難克服或只能隱忍到無法再堅持下去的最艱難的一小部分。同樣是有關婚姻的主題,你若是有空,可以不妨對比一下韓劇《婚詞離曲》中編劇在塑造人物上的功力和用心。劇中的人物無論是主角還是配角都不是一個單純的工具人,都是編劇通過不同人物的視角來展現(xiàn)各自對于婚姻這一主題的不同觀點,代表??
驚喜的組合,瑛太好久沒有上劇了??梢钥闯鰜磉€是很用心在演繹的,專門去練了肌肉,講話語氣也很有模有樣的。北川老師造型實在好值得現(xiàn)代女孩子借鑒,又簡約又有氣質(zhì)。劇情的方面,整個設定就比較搞笑,全程姨媽笑,支持我家瑛太!沖!!
驚喜的組合,瑛太好久沒有上劇了。可以看出來還是很用心在演繹的,專門去練了肌肉,講話語氣也很有模有樣的。北川老師造型實在好值得現(xiàn)代女孩子借鑒,又簡約又有氣質(zhì)。劇情的方面,整個設定就比較搞笑,全程姨媽笑,支持我家瑛太!沖?。?/p>
《離婚活動》雖然講述全員離婚的故事,但在價值觀上,依然貫徹著勸婚的正向思路。男性再怎么剛直,(導致)夫妻關系再怎么糟糕,結果都是雙方被這段關系所治愈。前者越是夸張、浮夸,后者便越能感動人心。
照實描摹直男的性情,有為男權社會說話的嫌疑,只會招來責罵(比如《尋漢記》);反之,把男性描繪得剛直、猥瑣,不懂風情,反而能得到認可。因為批判的視角已經(jīng)在反諷的邏輯中建立。洪尚秀的電影如此,《離婚活動》同樣如此。
瑛太在《離婚活動》中扮演的鋼鐵直男形象,因為被過分夸張地塑造,而有了喜劇的色彩。觀眾不僅不厭惡這個角色,而且越看越覺得可愛。這都拜超出現(xiàn)實訴求的夸張表演所賜,是創(chuàng)作者刻意為之的結果。
《離婚活動》讓我們想起另一部日?。骸短颖芸蓯u但有用》。兩者遵循著相似的套路:即讓一個直男與一個正常的女性因為某種機緣締結夫妻,進而探討婚姻關系。這樣離奇結合的案例在現(xiàn)實生活中發(fā)生的概率極低,反而印證出熒幕上的關系走向和諧存在著諸多的可能性。
在不可能中締造可能,是這類影視作品深層的邏輯,也是故事最終反過來感動我們的原因。它不為現(xiàn)實考量潰敗,專注于純粹的情感探討——現(xiàn)實中的婚姻更多基于經(jīng)濟學概念的利益,而此類影視作品則把筆墨更多放在情感關系的心理需求上。
直男并非一無是處,因為每個人都有他的亮眼之處,只要他愿意在關系中學習和成長。我想,這是這類影視作品的價值所在吧。人天性帶來的與后天習得的品性,展現(xiàn)出人的獨特性,沒有必要用某種標準來框限,就像男性氣質(zhì)或女性氣質(zhì)對人的束縛那樣。
《婚姻生活》以喜劇的模式讓我們看到了婚姻的諸多不易,在對這種不易的呈現(xiàn)中又讓我們不懼斥它,反而愿意接受它。巴迪歐說,愛的可貴在于由瞬間的偶然出發(fā)嘗試永恒,婚姻同意如此?;榛蚍?,在體驗價值上應該是對等的,不該強求任何人接受其中一方。
很好看啊 可以說是個人有那樣的經(jīng)歷都會想跟A太結婚 然后是個人都會想離婚的 女主很有自己的想法 姑且相信后續(xù)的走向不會差 期待一下
看到自己那么喜歡的男生變得爹味十足 心如死灰 只能安慰自己:他是演員 演技夠好
是那種可以全程兩倍速看的差…不過囧子太好看啦!!
在《最完美的離婚》之后,瑛太又開展了離婚活動。這次他扮演笨拙的保衛(wèi)官,和閃婚的妻子在婚后共同克服差異,相知相愛。
A太能不能好好說話(話說男主的人設怎么有點像相良宗介)
北川景子生完孩子還是北川景子,瑛太健完身變成了永山瑛太。不仔細看的話不認識。
日本人真是用不膩吊橋效應啊,A太演完因地震而動心又開始演因登山營救而動心,從斯文龜毛男變成了肌肉龜毛男。最好笑的是這倆角色還很般配,喜歡刺激冒險又思想古板的空中救援隊王牌隊員x喜歡養(yǎng)植物做飯喜歡安穩(wěn)生活、惜命的自動販賣機公司的銷售,同一個演員,兩種gay法,要說共同點:不敢出柜、去R18區(qū)借影碟像做賊。還有一件搞笑的巧合,和A太多次合作的龍平也在隔壁演離婚。
【21春 TBS】我景美出新高度,看婚后日常出戲到羨慕嫉妒Daigo君。第一話輕松搞笑,父母組雙雙貌合神離還挺期待走向,A太人設挺逗的也期待一下后續(xù)的轉變,起碼比隔壁ntv水10好看太多了。
先婚后愛,軍婚,自衛(wèi)隊日式直男戰(zhàn)狼x從小因為美貌而受苦的時尚雜志編輯,不說是日劇真的很讓人懷疑是不是晉江文拿給韓劇拍了。a太在憨直男和齜牙咧嘴之間能稍微中和一下嗎用力過猛了看著還是有點惱火。編劇不知道是不是首次獨立制作,上一個作品是和大石靜一起的大戀愛,只能說第一集開頭和結尾這種浪漫橋段就瘋得和大石靜差不多,我愿稱之為:日式晉江韓劇風,設定是晉江,橋段是韓劇(好像愛的迫降哦),主題是東亞傳統(tǒng)家庭的各種夫妻矛盾。
不要折騰了,感情線來去都很離譜。
從編劇技巧而言,劇本還是很厲害的。只用一集的時間,就完成了男女主從相識到相愛、從相愛到結婚、從結婚到產(chǎn)生矛盾、從矛盾到?jīng)Q定離婚、從決定離婚到試圖挽回的四次巨大關系變化,同時還要帶出男女主家庭的三條副線,甚至還抽空描寫了女主的事業(yè)線危機。但也恰恰因為第一集的敘事負擔太重,導致對于人物的塑造只能采取極其夸張和漫畫式的刻畫方式,同時讓情節(jié)的推進毫不回避巧合(男主健身房巧遇女主前男友的戲,設計得非??桃?,而且敘事功能又極其單調(diào),并且也不夠有趣味性)。即使這樣顧此失彼,整個故事依然難以讓人信服,男女主畢竟是談了三個月戀愛、約會了四五次,但是婚后兩人的第一天生活卻如同第一次認識對方一般。想把一個好概念落地成為好劇本,中間有太多困難了。
光生您又離婚啦??【首集觀感不錯~期待走勢
這邊建議改成結婚活動呢
這倆人壓根沒有愛啊,有的只是保護和被保護的需要吧。
笑到肝顫,這都什么鬼哈哈哈
夫婦の形は、夫婦の數(shù)だけある。
太好笑了,笑到抽搐。
比預想中好看很多,節(jié)奏還蠻快的,接下來的看點應該就是男女主怎么為彼此改變了,瑛太真的不復當年的清秀書生氣了如今一身腱子肉,總害怕他下一秒會家暴女主…
瑛太演得是不是太用力了
過于浮夸為了搞笑而搞笑,當然了這是劇本的問題,跟演員本身無關,拍攝手法也有點過時。A太變成了壯漢男讓我有點不能接受,囧子還是那么美,當了媽媽更平添了一份溫柔的氣質(zh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