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角是電影圈的7個loser,涵蓋了監(jiān)制、導演、編劇、演員、美術指導、武術指導、副導演7個影視圈崗位。這群窮得叮當亂響的失敗者,陰差陽錯湊到一起,沒死心,還想拍電影。在一次飯局之后,他們?yōu)榱嘶I集資金走上了詐騙道路。這可能是近期最被忽視的高口碑華語劇—《荒誕劇團》。
那頓飯請的是有黑社會背景的老板,數(shù)十年沒拉到過投資的監(jiān)制鄭國昌,終于在黑道上找到了錢,落魄編劇李莎莎的劇本《黃金夢》,終于有希望被拍成電影。
酒樓選了全香港最豪華的那家,飯菜是價值數(shù)十萬的鮑魚宴,可菜剛上好,那邊黑道老板就被火箭殘片給砸死了。
別說電影投資了,連面前的天價菜單都沒人買。
危急關頭,編劇李莎莎心生一計,讓監(jiān)制鄭國昌和演員樓嘉玲假扮美食點評家,大家齊心協(xié)力演出戲,假裝酒樓失職導致鄭國昌食物過敏差點死掉。
最后這群窮鬼成功吃了一頓昂貴的霸王餐,嘗到甜頭的他們發(fā)現(xiàn):原來電影人才是最好的騙子!
為把《黃金夢》拍成電影,失意七人決意組成“荒誕劇團”,以職定角、布局騙案、籌措資金。
這條詐騙之路,充斥著影視圈的荒誕、骯臟,也有他們永不熄滅的熱愛。
真愛電影的人,才敢這么干
《誤殺》里面有句經(jīng)典臺詞,陳沖飾演的警察懷疑嫌疑人用電影套路殺人,大喝一聲:給我查他一年的觀影記錄!
《荒誕劇團》里各個都是閱片達人,詐騙路上的一切困境都能用電影劇情來解決。
他們行騙的首個對象是方舟大師,一個騙人錢財?shù)纳窆鳎瑐鞯纒logan“愿玄力與你同在”,改編自《星球大戰(zhàn)》的著名臺詞,“愿原力與你同在”。
劇團對方舟大師的行騙,則致敬了《盜夢空間》的植夢。
這群人找準了方舟大師想要孩子的痛點,用一種輕度致幻的藥水,對其進行催眠:不放棄神棍這個職業(yè),永遠都得不到孩子。
方舟大師對這點深信不疑,從此改邪歸正,主角們也敲了好大一筆竹杠。
劇團還接了一個給“影二代”拍片的活兒。這個二代名叫蘇子允,從日本留學歸來,張口藝術審美,閉嘴社會意義,熱衷的卻是“打真軍”的色情電影。
主角們?yōu)槠淞可矶ㄗ隽艘徊俊睹癯醯纳胍鳌罚輪T李莎莎假扮成日本女優(yōu)波多野莎莎。
為阻止蘇子允對李莎莎“打真軍”,連喊56個“卡”的導演陳志揚突然想起佩德羅·阿莫多瓦的《對她說》。
《對她說》里,阿莫多瓦把性愛活動擬人化,有效地把NC-17級降成了R級。
于是導演讓蘇子允扮成精子的外形,在片場大跳“精子海草舞”。
二代一聽,阿莫多瓦是大藝術家啊,那來吧!
黃金時代的香港電影,常愛這么玩,在全世界流行文化中借梗,然后本土化。
《荒誕劇團》中還有一個讓人會心一笑的梗,成員開會的聚集點叫“老地方茶餐廳”。
對于香港電影來說,這個老地方可以是臥底們最愛碰頭的“天臺”,可以是阿sir們吃宵夜的“中國冰室”,可以是出鏡過無數(shù)次的“油麻地警署”。
老地方是一種回憶。這個餐廳的老板娘,也就是編劇李莎莎的媽媽,40年來只看一部片。
為什么,她說:“新片不好看??!”
這是七組人拍《黃金夢》的另一重隱喻,7個電影人的窮困潦倒,映射香港電影的沒落。
香港電影最輝煌的時候,以彈丸之地貢獻出年電影產(chǎn)量破400的數(shù)據(jù),港片在東南亞是最硬的招牌,遠銷好萊塢也影響了包括昆汀在內(nèi)的一批電影人。
但進入新世紀,香港電影工業(yè)持續(xù)萎縮,2003年產(chǎn)量低至50余部。
不要說其地位在世界影壇的下跌,僅在華語世界,港片的影響力也在不可挽回地下降。
尤其這幾年,導演陳木勝去世,演員吳孟達、廖啟智去世,不但那個時代遠去,那個時代的人也在一個個遠去。
《黃金夢》里有黃金,但只是一個夢?!痘恼Q劇團》詐騙喜劇之下,也包含著悲傷的追憶。
骯臟影視圈,請對號入座
刨除大環(huán)境,新港片不好看,要么是創(chuàng)作者不行,要么是行的創(chuàng)作者沒上,要么就是這行根本不適合創(chuàng)作。
《荒誕劇團》在這進入了大型含沙射影環(huán)節(jié)。
導演陳志揚早年成名,卻因為追求拍攝效果的真實性而得罪了業(yè)界大佬,導致以他為核心的劇組成員被封殺。
監(jiān)制鄭國昌、編劇李莎莎和美術指導邵貝怡,都是最直接的受害人。
這些人十年里都沒工可開,只能混跡在不同劇組打散工,受盡白眼。
編劇李莎莎,她的《六月飛霜》被反派導演葉立德買走后亂改一通,拿下最佳原創(chuàng)劇本;而她傾注更大心血的劇本《黃金夢》,卻死活找不到投資人。
雖然被告知劇本是“一劇之本”,實則編劇處在行業(yè)最底層,不僅拿不到署名權,還要被吝嗇的投資人壓榨。
本劇的兩位年輕新編劇傅玉成、陸谷,借演員之口說:在香港做編劇,最重要的既不是天分也不是努力,而是勇氣——追討薪水和談條件的勇氣,否則隨時都會餓死。
龍虎武師文師傅,是打遍香港無敵手的老行尊,卻在武術指導上沒有話語權。
當年蘇華雄為趕進度,阻撓文師傅檢查吊威亞的鋼索是否安全,執(zhí)意讓武替從高墻跳下,直接導致文師傅的武替愛徒摔成殘廢。
文師傅也自此患上“恐高癥”,逐漸淡出武師行當。
在金錢和高效面前,他那以人為本的信念,被視為與當下格格不入的老舊思想,與他一起被遺落在餐廳的洗碗間里,日漸消沉。
還有女演員樓嘉玲。
因為不會對投資人搔首弄姿,只會講究體驗派表演方式。
有天分的她,連入鏡的配角都拿不到。
似乎很多行業(yè)都是這樣,不靠能力吃飯,靠與資本掛鉤的人脈活著。
但對于岌岌可危的香港電影來說,已經(jīng)無法承受這樣的“常態(tài)”。
錢比人大,創(chuàng)作者和作品都不受尊重。
第一集里,電影公司老板請方舟大師去自己的電影公司看風水。
公司有一部后期已經(jīng)完工、很快就要公映的新電影《馬王》,方舟大師說了一句:“馬今年不旺你,不如改成鹿,鹿旺你。”
老板立刻下令,找電腦特效公司,把馬改成鹿。來了一出“指鹿為馬”。
第二集里,陳志揚所在的電影公司,為了賺錢,逼他讓出《黑白彩虹》的版權,賣給臺灣的電視劇公司,把原本的黑白文藝片,重拍成彩色偶像劇。
這就解釋了,為什么市面上沒完沒了地涌現(xiàn)出舊片的重拍和翻拍,為什么爛劇比爛片更火熱。
就像周小姐說的:拍電影不如電視劇賺錢,新的創(chuàng)意試錯風險又太高,遠不如舊版重拍的圈錢方式來得穩(wěn)妥、快捷。
不知道影視從業(yè)者看這部劇,會不會哭出聲。作為一個觀眾,心有戚戚。
在這個荒誕、殘酷的行業(yè)里,還有一群人執(zhí)著地愛電影,跟掌控話語權大佬們相比,這是他們唯一擁有的東西。承受屈辱、放低尊嚴,可貴又悲涼。
盼望他們能拍出《黃金夢》,重新創(chuàng)造一個黃金時代。
文/清晏
受邀參加了《荒誕劇團》的超前點映 本來不抱太高期望,兩小時點映結(jié)束后有蠻大的改觀。 現(xiàn)如今動則五六七八十集的“長篇巨制”大環(huán)境下,港劇一直維持著小而精的體量,tvb這次這套劇攏共才8集,篇幅短小精巧,情節(jié)緊湊,話題也夠吸引:故事起源于一場浮夸的飯局,買單金主意外未能到場,眾人囊中羞澀情急之中編劇提議吃一場霸王餐。接著鋪開故事主線:七個落魄的電影人發(fā)現(xiàn),原來電影人才是最好的老千,為了籌備資金布下一個個不可以NG一次過的荒誕“騙局”。 這部劇集從從業(yè)者角度出發(fā),香港電影工業(yè)的沒落,疫情過后電影行業(yè)愈加受挫,心懷夢想的從業(yè)者是造夢者也是普通的打工人,如何曲線救國,能否實現(xiàn)最后的職業(yè)夢想未知(其實會希望是個現(xiàn)實特別點的結(jié)尾,不用一貫的tvb合家歡收尾。 除了主演敖嘉年,鄭丹瑞,演員表一眼看過去一種“這都是誰?!”的感慨,半集過后人物悉數(shù)登場,“啊原來是他!”全部熟面孔,本tvb拌飯選手倍感親切。 看過兩部巾幗梟雄,對敖嘉年一直都很有好感,正直憨厚可,吊兒郎當亦可,正反派無縫切換,說起來義海豪情似乎是港劇最后一個高光劇集?也是我情真意切入坑追過的最后一部tvb的劇集,再之后十年間好像再無一部港劇集讓我那般入戲。所以十年后見到敖嘉年擔綱主演,還是蠻期待的,廣州站有做藝人現(xiàn)場連線,好像還是第一次見到敖嘉年本人(只粉角色沒有粉本尊),不得不說香港藝人更多都是把藝人身份當成一份普通工在打,勤勉敬業(yè)接地氣很多,演員身份加之低調(diào),落魄導演演的不錯。 港劇迫于制作環(huán)境限制,尤其擅長螺螄殼里做道場,本劇集角度細小精巧但特別,打破tvb傳統(tǒng)范式劇集制作套路,是香港電影人一次自黑式的反思。人物樹立豐富,配角形象立體多樣,廖廖幾筆臺詞,每個人都完成了自己的故事,形象就豐富起來了。僅僅前兩集,副線就有了蠻吸引人的情節(jié),譬如貌美神婆和小孩的幾句對白,身為媽媽會格外觸動,對人物背后的故事更有興趣。 特意留意了上線時間,4月16號埋堆堆獨播,到時應該會追。希望不會爛尾啊!
追港劇的觀眾一定對去年的短劇《香港愛情故事》印象深刻,看似談愛情,實則更多的是在講香港人買房背后的心酸故事。與其他港劇不同的是,它不僅集數(shù)少、節(jié)奏快,更是有著電影般的影像質(zhì)感,創(chuàng)新的同時不忘關注現(xiàn)實的社會問題,呈現(xiàn)出香港特有的凄冷浪漫之感。
這正是TVB這些年所做的探索與嘗試,像《香港愛情故事》這樣勇于打破常規(guī)、在創(chuàng)新中引發(fā)共情的短篇劇集,正在更多地被制作出來。即將上線的《荒誕劇團》便是這樣一部港產(chǎn)精品短劇。
《荒誕劇團》聚焦一群不得志的電影人。接到富翁投資的監(jiān)制Herman意氣風發(fā),召集一眾劇組成員籌備新戲,不料意外發(fā)生,富翁離奇去世,他們不僅失去了投資,甚至連眼前的晚餐都支付不起。情急之下,這一群電影人發(fā)揮職業(yè)所長,過氣導演陳志揚當場執(zhí)導了一出騙局,所有人就此吃了霸王餐,還收獲了眾多高級食品。
通過演戲逃過一劫的七人非常神氣地走上大街,如此炫酷的一幕與先前他們的窘態(tài)形成鮮明對比,故事的荒誕之處即刻顯現(xiàn)。之后,為了實現(xiàn)夢想——拍攝《黃金夢》,他們決定組成“荒誕劇團”,用演戲來籌經(jīng)費拍戲。
如此荒誕的故事,背后卻充滿著人與人之間的真情。在敘述主線劇情以外,編劇給每一位劇中角色都留足了講述個人故事的時間。表面消沉的美術指導Shell,每天喝酒度日,在酒精中失去了自我。然而,故事背后還有隱情,原來在很多年前,由于一次誤會,Shell的工作能力被質(zhì)疑,從此被行業(yè)封殺。Shell自此事業(yè)一落千丈,家庭也分崩離析,而她還有女兒要撫養(yǎng)。被酒精迷醉的她失去了照顧女兒的能力,卻又不舍得女兒離開。此時,荒誕劇團的其他成員站了出來,為她和女兒營造了一個溫馨的家庭氛圍,她自己也就此振作起來。
多年無戲可拍的過氣導演陳志揚,一直以來將自己的代表作《黑白彩虹》當作至上珍寶,但他卻為了幫助困境中的Shell以及大家,他毅然出賣自己的代表作版權,用剩下的錢支撐大家的夢想。這不只是一個劇團,更是一個大家庭,人世間的美好和溫暖正在于此。與此同時,這樣的處理也能體現(xiàn)本劇的自反,巧妙地諷刺了香港影視行業(yè)的現(xiàn)狀。
久未放棄夢想的這群電影人,充滿想象力,聚在一起有著無限可能?!饵S金夢》能否實現(xiàn),已經(jīng)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他們再次拾起夢想,見到自己的價值。
黃金夢或未成真,為夢而戰(zhàn)才最珍貴。希望所有看完這部劇的觀眾都能感受到荒誕世間的溫暖,認清自己的價值,鼓足勇氣追逐夢想。同時也獻給每一位仍在奮斗的電影人,愿他們好運。
這部戲的監(jiān)制是潘嘉德,導演湯皓浚,我看過他在友臺的幾部戲《詭探》《詭探前傳》《太平紋身店》,鏡頭語言很另類,適合拍點神神化化的東西(無貶義)但由于友臺基本TVB過檔的舊人:邵仲衡、鄭少秋、黃德斌,主角非常不錯,但配角不夠(有些臺詞說不清楚,演技生硬)導致群戲不好看,話說回來這不劇集只有8集,主配陣容齊整演技不拖后腿,這點就是TVB的強項,靠的是所有人撐起一臺戲,尤其是群像式的劇集,真的是不能有一個拖后腿的。
這部戲其讓香港影視制作的各個工種集合在一起,大家的目的還是“想拍一部好戲”,當然要開戲得有資金,只好坑蒙拐騙利用專長去搞錢當然其中也含報仇,個案不多但也挺有趣。
劇中臺詞有提到,港片式微一年不如一年,導致很多電影從業(yè)者轉(zhuǎn)向和內(nèi)地合作網(wǎng)大、去東南亞拍電視劇,一部劇本精彩有待開拍的《黃金夢》簡直像是對現(xiàn)實的強烈諷刺,要想支持夢想還要從現(xiàn)實著手,老實說電影是90分鐘的夢境,辛苦的影視從業(yè)者卻從來是面對現(xiàn)實的無奈。
劇里的監(jiān)制,導演、副導、編劇等都在每集片頭道盡自己的業(yè)內(nèi)辛酸,而且又是“非典型性TVB的拍法”。TVB為何一直被說膠,因為不給夠時間和預算,倘若稍微花點心思,完全可以出人意表相當精彩。
導演,初始即高峰的,拿過最佳新人導演,去過康城,但是“幾天沒有一個shoot ”(墨鏡王),看到他的類似金馬金像以及國際影展的合照。湯很擅長拍男人,我是真沒想到瘦削的敖嘉年被他拍得很有文藝氣質(zhì),不過《太平》里的黃德斌在運鏡不夠講究的趕工劇集里不過是個身材高大的方臉硬漢,這部戲里被湯拍得異常MAN型到爆,型過風靡全港少女的頂流姜濤(姜小弟也就是現(xiàn)在偶像缺乏下港式造星的產(chǎn)物,想到N年前拿叱咤最佳男歌手的起碼唱得如學友,靚仔如華仔,滿場飛舞如城城才行,導演并未強行加戲算是對得起良心)。里面有段他燒掉自己的舊物,陰晴不定的一縷光打到臉上,那種文藝青年式的頹喪衰敗簡直令人痛惜。至于后來為了報復黑社會投資商拍情色片設局,還要和投資人提及大島渚《感官世界》那段就真的好笑,實際上“藝術情色電影”不過是掛狗頭賣羊肉的咸片,下海拍情色片的文藝導演很多,不過用到武術指導“專業(yè)地摔死凌空飛吊的女主角”最后山口組跑出來復仇,我就笑得要死,臨時演員演得太逼真“是要加錢的真實演技”(其實這段文藝導演被迫下海,為什么不揶揄楊凡拍《桃色》?《民初的呻吟》這種搞笑的片名真的有人看嗎,富二代都好喜歡做導演,可能覺得有才華才是更凡爾賽的標準,畢竟錢是老爹的才華是自己的,此處提名不拍咸片拍鬼片的麥浚龍)這段還有爾冬升拍《色輕男女》式的自嘲:黑瑟會大佬也對電影有貢獻畢竟他們要投資,導演自己時時刻刻處于知在現(xiàn)實和理想中掙扎的痛苦。
女演員在TVB無非來自幾個渠道:選美選秀、無線藝訓班、香港演藝學院。
編劇莎莎(蔣家旻 飾),自嘲“編劇只是導演的工具人”,片場該劇本隨意飛紙仔(杜琪峰、王家衛(wèi)真的就是飛紙仔,即興創(chuàng)造反復拍,演員都未必知道自己拍什么,雖然也很喜歡他們,但大佬,編劇才是一劇之本啊,所以莊文強都兼職導演“因為大家好像不重視編劇”),同行之間惡性競爭幾萬塊就買斷故事橋段,但從來沒有熄滅過對電影的熱情,才華只是柴火可惜無人點燃,當編劇莎莎跟母親解釋未來希望帶母親去看電影,讓她看到大銀幕投出自己的名字,其實還是含有某種理想主義。這里面嚴格區(qū)分了電影和電視劇的不同,不過她的母親就“四十年如一日”追看“83射雕”,連帶茶餐廳的墻上也有舊的雜志內(nèi)頁(金電視?),最喜歡的影星是黃日華(不過黃在80年代確實電視劇頂流,一部《過客》就能讓《號外》賣到斷貨,曼玉、嘉玲為他回到香港開啟演藝之路。)
美指邵貝怡(林秀怡 飾演),通過美指的工作還原時間和現(xiàn)場感,但很可惜現(xiàn)在的美指都在網(wǎng)上買道具,因為趕工弄不到血漿只好拿真血漿導致被封殺的貝怡,林的演技松弛自然生活化,希望能有賞識她的導演多拍戲。(此處美指的自嘲讓我想到被林青霞盛贊的張叔平,曾經(jīng)他也是有非常執(zhí)拗的一面,然而他也是千戲一面,尤其是內(nèi)地的古裝戲,讓所有演員吊頭皮的古裝發(fā)式,幾乎是批發(fā)式趕工的產(chǎn)品,假東方主義的審美看不出年代;另一個是葉錦添,重復自我就是讓真的創(chuàng)作自我徹底消亡,不過世道艱難,有工開不能每次嘔心瀝血)
女演員樓齡,雖然只能成天跑龍?zhí)?,但是?zhí)著于演技,里面身為臨時演員執(zhí)著探討演技那部分有點像《喜劇之王》,在流水線的工廠式影視制作模式里,誰還會糾結(jié)于角色的設定,人物關系,特定場景下的演繹方式,認真演戲就成了異類,里面對著鏡子卸妝的那場戲很有印象,還是得力于導演的鏡頭語言的魅力。
劇情的分析其他劇評也有,這里說說作為彩蛋在此劇集出現(xiàn)的“83射雕”,為何選擇這樣一部戲,也許是因為確實是風靡內(nèi)地香港的一部戲,還有一個原因,就是他的是監(jiān)制由資深電影人轉(zhuǎn)向電視人的 王天林,這部戲參與合作的具體承擔導演的有杜琪峰、徐克,武指程小東,某種程度上是早期港式影視工業(yè)的一種縮影和代表,代表了一定程度的港式影視的輝煌,當然這些人后來就跳出電視匣子去拍電影了。
作為影視從業(yè)者,我覺得他是最能體現(xiàn)一人身兼多職(中學畢業(yè),自場記、剪輯、副導演、導演、編劇都做過)拍攝的片種也非常多樣(古裝里神怪、武俠、警世恒言式的民間傳奇,時裝也非常多樣,合作的多為電懋時期的尤敏、樂蒂、丁皓、雷震等,他自編自導的《紅梅閣》是樂蒂最后一部影片戲,結(jié)合樂蒂的個人際遇也頗令人感慨;當然也有粵語國語流利的丁皓,在他的《南北一家親》里靈動俏皮,后期轉(zhuǎn)拍粵語片再也不復國語片的風光,自殺身死時才28歲),甚至在照顧商業(yè)口味之余有自己的藝術堅持(王天林個人提及,最喜歡的影片,是張愛玲編劇,尤敏主演的《小兒女》,雖然為生計考量多為平靚正式的商業(yè)片,但不要質(zhì)疑一個電影工作者的藝術品味,《小兒女》恰好是最不商業(yè)的那種,最具有風格的是葛蘭主演的《野玫瑰之戀》脫胎于梅里美小說《卡門》,葛蘭在戲里唱演俱佳,有種橫潑流動的美)
剛看了兩集,感覺有點像日劇行騙天下,國產(chǎn)神劇毛騙以及英劇飛天大盜,但是出發(fā)點和開始的身份又都不一樣,tbb慣用套路講情,連騙子都講情,每個人都有在各自的世界里自我掙扎。等看完剩下6集再來評價吧,暫打6?,,,,,,,,,,,,,,,,,,,,,,,,,,,,,,,,,,。。。。。。。。。。。。。。
人生如戲,戲如人生。這是看完兩集《荒誕劇團》帶來給我最直觀的感受。本來以為是一部普通喜劇,但是劇中的戲中戲結(jié)構(gòu)不是表現(xiàn)在劇團要拍攝的電影里,而是在每個人的生活中作戲,這就變成了一部結(jié)構(gòu)清奇,喜中帶鬧的生活情景劇??梢哉f是繼高分獲獎港劇《香港愛情故事》后,TVB又一精品短篇劇集,是在短篇劇集領域的一次爆發(fā)。劇中一眾主角為了那虛無縹緲的電影夢,每個人都鼓起勇氣和熱情來在現(xiàn)實生活中開始表演。 七人團隊形成的“落魄劇團”個個身懷絕技,開局就來一波讓人忍俊不禁的吃霸王餐操作。就此,團隊核心成員領悟到了“電影是最好的老千”的真諦,企業(yè)級劇團正式開始他們的荒誕之路。 反貪風暴4里有一句臺詞曾經(jīng)讓我印象深刻:坐牢,才是香港年輕人唯一的出路。這句話恰巧也對應出了劇中一眾角色的生存困境,為了夢想和生活所做出的努力和執(zhí)著。作為TVB出品的新劇,《荒誕劇團》用大膽瘋狂的情節(jié)挑戰(zhàn)港劇界線,劇中所體現(xiàn)的精神和價值觀同時也隱喻和反諷目前香港影視行業(yè)一些怪象。 七位電影失意人所組成的“荒誕劇團七人組”,里面有監(jiān)制、導演、編劇、副導、美術指導、武術指導和過氣女星,這些鮮明的崗位角色反映出電影人的生存困境,他們把自己的命交給了香港電影,最終卻只能通過“欺詐”籌集資金來實現(xiàn)自己的電影“黃金夢”。 同時這部劇的新意和驚喜在于,通過一場場看似搞笑荒誕的計劃中,其實每個成員都對自我,對彼此,實現(xiàn)了對過去不滿生活,不滿經(jīng)歷的和解,從而達到了自我的成長。 人之所以愛旅行,不是為了抵達目的地,而是為了享受旅途中的種種樂趣。人生正是這樣一場場看似荒誕離奇的旅途,有時候生活比電影還要令人感到無法理解,生活無數(shù)次地欺騙了你,我們還是要依然相信生活。 人生如戲,劇中人物把生活拍成了電影,本劇用夸張的橋段和癲狂的笑點包裝出香港影視人的失意,后續(xù)的劇情中《荒誕劇團》即如何實現(xiàn)將一場場現(xiàn)實生活改編上演成為真實電影的劇情,也令人產(chǎn)生了非常大的好奇與期待。
#柒捌捌〇看電視劇#1、故事鋪排長度不夠,扣一分;2、結(jié)尾政治正確,扣一分。但講著電影拍攝各單位的設計又幾正,又煞有介事。
如果不是每集片頭的TVB字樣和劇集中的翡翠臺標識,很難想象這是一部TVB出品港劇,比《香港愛情故事》還不TVB,更有甚者,監(jiān)制還是潘嘉德這種傳統(tǒng)老人,敖嘉年熬了這么多年,還終于演了主角……對我來說這戲真的就是一串的難以置信。。。充斥滿篇的迷影和褪色的黃金夢,都令人唏噓,無論是香港還是香港電影都不在“黃金”了,也許都被封殺了“十年”吧?可惜就是最后一個案子的瘋婆子實在很奇怪也很弱,多少有點爛尾嫌疑~
電影就是一場90分鐘的騙局
某年某月某日,你仲記唔記得當初點解想做導演?“我想觀眾行出電影院個一刻可以感受到世界其實喺好嘅。”悲劇最好的表達方式是喜劇,有些現(xiàn)實有些殘忍。《黃金夢》,一班過氣電影人追夢的故事,讓我想起麥浚龍的《僵尸》,也讓我想起春夏在金像獎那番獲獎感言:“感謝香港電影讓我有戲可拍,有夢可做?!辈荒爻梢?guī)時候的tvb永遠戳中我。
可能是迫于預算吧,整部劇都像在過家家一樣。
對港劇真的要求不能太高了。
1.5,論離地不如lady dynamite/dollface,甚至不如b站自制的突如其來的假期,或者是開心麻花的一票劇。不夠現(xiàn)實也不夠離地,節(jié)奏糟糕得要命
想法有點意思,也有搞笑的地方。
繼香港愛情故事之后tvb又出短劇 從立意到質(zhì)感能感受到tvb去舊革新的努力 期待更多精彩作品
電影是一場90分鐘的騙局。
tvb要是都保持這個水準就好了
對這類挽歌始終無法動容 無論它如何調(diào)動情感 其實還是在吃老本 把過去那段美好翻來覆去嚼爛了告訴你 只要堅持我們就能回到過去的輝煌實現(xiàn)自己的夢想 但有些消逝了就是消逝了 嘆惋和追憶只能成為個人的負累
題材不錯,原來要破除tvb“神仙開頭,便便結(jié)尾”的秘訣就是把長度壓縮到十集以內(nèi)啊。楊卓娜的哭戲保持水準,王灝兒的瘋癲氣質(zhì)蠻驚喜的,倒是很久沒見的鄭丹瑞和敖嘉年表現(xiàn)稍顯中規(guī)中矩。以tvb近年水平來講很可能就是本年最佳了,但是要與隔壁viuTV的許多出品相比的話,類型感不夠突出,攝制手法略遜,也無法突破“大團圓結(jié)局”的局限,tvb本身的資源優(yōu)勢沒有充分利用和發(fā)揮,要徹底走出固步自封還要努把力啊。
深刻的喜劇往往帶著悲涼的底色,曾經(jīng)的黃金夢都已破滅,現(xiàn)在的電影人要靠演戲騙吃騙喝,曾經(jīng)相信黑暗中有彩虹,現(xiàn)在卻是六月飛霜。失意的導演,失意的電影與失意的香港,《荒誕劇團》就像一曲奏給香港影視的挽歌。
各種行業(yè)隱喻加上騙局的起承轉(zhuǎn)合 港片一個時代的興衰令人唏噓不已 一句“老友 江湖再見”是對近年里離開的老藝人們最好的致敬
電影是最大的騙局,電影人是最好的老千;可惜概念優(yōu)于成品,低于期待值。
套了個電影團隊的殼,不還是在抄《信用詐欺師》麼
港版行騙天下 也是香港電影從業(yè)者對于現(xiàn)狀的感嘆
看了五六集,也就因為是tvb拍的,大家評分才比較寬容吧。
好有意思的劇情,為了吃霸王餐,一群十八線劇組主創(chuàng)人員,現(xiàn)場編寫劇本加演戲,哈哈哈哈哈哈哈,以及tvb這幾年終于有一部女主是我喜歡的女演員了,蔣家旻~從她演小釵時,我就挺喜歡她的,結(jié)果一直配角。。。還好,現(xiàn)在終于有女主戲了!希望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