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評:
9/10,四星半,特效炸裂,畫面出色,怪獸戲份充足,打斗激情,宏大的世界觀,正反派邏輯通暢(下文干貨打臉邏輯怪和女主圣母怪),深刻的自然辨證思想,缺點是人類戲份節(jié)奏一般,部分鏡頭零碎。不過不懂裝懂的影評有點多,加半星平衡一下。歡迎轉載。
本貼主要是邏輯分析。你問我劇情拍得好不好?我覺得不夠好。為了防止再有人說我是洗地水軍,我自己改寫了劇本://www.bilibili.com/video/av54685816/
長評(劇透預警)
個人認為哥斯拉系列的最好文戲是《新哥斯拉2016》和《哥斯拉1954》,兩者都有著深刻的政治隱喻和社會反思,但打斗場面不多。最好的打戲應該是這一部《怪獸之王》了。但巨獸片的怪獸戲和人類戲要結合好還是很難的,畢竟因為體型的差距,很難同時開展怪獸和人的戲份,必然會出現隔離。而且豆瓣很挑,打戲好文戲差的,就是劇情無邏輯打低分,文戲好打斗少的,就是“不想看人類”打低分。目前所有巨獸電影,我認為劇情和打斗結合的最好的,算是《哥斯拉1995世紀必殺陣》和《加美拉3邪神覺醒》。此外豆瓣本身對怪獸/怪物片具有一定偏見,即使是影史經典的《05金剛》《異形1&2》《侏羅紀世界》也只有8分上下。
目錄:
1.人類戲份;1.1反派邏輯;1.2女主邏輯;1.3男女主立場變化;1.4邏輯陷阱;1.5文戲節(jié)奏;
2.怪獸與人類戲份;
3.怪獸與怪獸的戲份;
4.觀看本片的正確方式。
1.首先是爭議最大的人類戲份。人類戲份也分為文戲和武戲。本片的人類文戲包括男女主一家的情感糾結,以及專家組的理論講述。本片對男女主一家的情感并沒有做太多的講述,但可以從分布在片中幾個部分的片段聯系起來。女主一家在《哥斯拉2014》哥斯拉與穆托之戰(zhàn)中被毀,并失去兒子。此后男主仇恨怪獸,而女主則在帝王計劃研發(fā)了與怪獸交談的神器,兩人走上不同的道路。
1.1反派邏輯。我反對多數影評所說的反派邏輯bug。本人是生態(tài)學專業(yè),本片中涉及到三種生態(tài)觀,一種是以軍方為代表的人類中心主義,想殺死所有怪獸。一種是以芹澤為代表的生態(tài)整體主義,想與怪獸共生。一種是以反派為代表的反人類中心主義,企圖釋放所有怪獸并破壞人類文明,重構生態(tài)圈?,F實中的“反人類中心主義”源于環(huán)境惡化,主張停止開發(fā)工業(yè),回歸自然,其極端化之后就是生態(tài)恐怖主義。雖然可能觀眾乍聽會覺得反派很扯,但很遺憾的是,這是現實中存在的,也發(fā)生過一系列的恐怖襲擊,這有據可查。什么,你說怎么不鋪墊一下反派的心路歷程?沒必要,就像任何電影都不會鋪墊一下為什么主角是個活潑開朗的人一樣,這是設定。
1.2女主的生態(tài)觀介于“生態(tài)整體主義”與“反人類中心主義”之間,但絕對與圣母婊無關。前期她想通過怪獸破壞城市,并在城市留下輻射,然后使城市變?yōu)槿祟惤麉^(qū),實現自然生態(tài)修復。理論上講,這個邏輯是沒有任何問題的,現實依據請具體參考紀錄片《切爾諾貝利的狼群》。當然影片中還增加了“怪獸特異性輻射能加速植物生長”的設定,直觀地提高了這個邏輯的正確性。她原本計劃是一頭一頭地放出怪獸,卻沒想到放出的基多拉是曾經的怪獸之王,基多拉直接召喚出了所有怪獸。但后來章子怡發(fā)現基多拉來自外星(影片中有臺詞說明,以及“氧氣毀滅者”對基多拉無效的側面驗證),就像《蝙蝠俠》里的小丑一樣,喜歡純粹的破壞,而不是維護生態(tài)平衡。因此女主反水。
【補充: 有網友認為可以炸核電站獲得同樣的效果,但生態(tài)恐怖主義更傾向于使用自然界原生的手段,而不是人造的東西。而且遠古巨獸的生態(tài)是進化穩(wěn)定型,而核電站事故卻會引發(fā)不可控的級聯擴大反應。如果基多拉是普通的地球怪獸,那確實會獲得反派預期的結果。然而基多拉是入侵物種,他所主導的并不是進化穩(wěn)定型?!?/p>
經過上述的分析,可以發(fā)現反派和女主的行為都沒有邏輯硬傷。本片的邏輯涉及到生態(tài)學原理,而且是比較嚴謹的那種邏輯,比某液和某丘的那種和其他物種合體治療疾病的要嚴謹的多。不過要理清這種邏輯需要有一定學科基礎,況且本片節(jié)奏較快,所以普通觀眾很難去正確認識。
1.3男女主立場變化。男女主在哥斯拉與穆托之戰(zhàn)中失去兒子,男主從此憎恨并希望消滅怪獸,這是典型的“人類中心主義”。然而怪獸實際上是廣島、長崎核爆喚醒的,女主認為失去兒子的根源在于人類自身,她本身是生態(tài)整體主義者。離婚后,女主發(fā)現怪獸的輻射具有環(huán)境修復的作用,再加上失子的創(chuàng)傷,她逐漸轉變?yōu)榉慈祟愔行闹髁x。這乍看很扯,但有一個因素很容易忽視,那就是她在帝王組織供職時,發(fā)明了“聲波發(fā)射器”,可以控制怪獸。當一個人獲得了一種極其強大的力量時,便會放大她的善惡,同時相對減少做壞事所要付出的代價。此后女主與生態(tài)恐怖主義合作。然而基多拉卻超出了女主的預期,使她失去了這種控制力量,這時候女主的立場就恢復到很脆弱的狀態(tài),甚至陷入自我懷疑。女兒偷走聲波發(fā)射器并孤身去對抗基多拉,就成為女主立場突變的導火線。而男主因為要對抗基多拉,與哥斯拉形成統(tǒng)一戰(zhàn)線,因此其立場則轉變?yōu)椤吧鷳B(tài)整體主義”。
1.4邏輯陷阱。有些人給影片挑邏輯問題,然而自己卻犯了邏輯錯誤。例如:
a.基多拉出現時,一群人怎么不逃跑?在捕食者發(fā)現你但并未展開攻擊前,逃跑會直接激發(fā)捕食者的捕食欲,因此逃跑是biss行為。正確的方式是,面對捕食者并緩慢后退,或者直接抄家伙干??上淦鲗嗬瓱o效。
b.女主不把女兒留在更安全的男主身邊?女主和反派發(fā)動的就是針對男主所在組織的襲擊,顯然女主那兒更安全。
c.男女主為了救女兒害死這么多軍人?首先男女主是去找女兒偷走的“奧卡聲波發(fā)射器”,這才是阻止怪獸的方法,救女兒是順路。退一步講,犧牲多人拯救一人的這種美國價值觀也在類似于《拯救瑞恩》之類的影片中出現。
d.為什么不多造幾個“奧卡聲波發(fā)射器”?作為原型機,當然沒有量產,作為能控制怪獸的重要物品,也絕對不能量產,就像“核武開關”一樣。不過這么重要的東西沒有重兵把守,還讓女兒偷走了,確實是個問題。
如有更多質疑,歡迎提出。
1.5文戲節(jié)奏。文戲本身漏洞并不算多,也不是本片的重點。但沒有邏輯問題不代表故事講得好。相比怪獸的戲份,人類文戲在節(jié)奏上掌控得并不出色,有的時候覺得相當平淡,缺乏氛圍的渲染和戲劇性的轉折。
2.怪獸與人類戲份。主要包括拉頓與軍隊的戰(zhàn)斗,魔斯拉與人類的戰(zhàn)斗、基多拉與人類的戰(zhàn)斗、哥斯拉與人類的感情戲。芹澤博士與哥斯拉的那段戲份,簡直就是1954版的另一種演繹,可以說是非常出彩。另外本片怪獸與人類的戰(zhàn)斗也非常精彩。
3.怪獸與怪獸的戲份。包括哥斯拉與基多拉的南極大戰(zhàn),拉頓與基多拉的空戰(zhàn),哥斯拉與基多拉的海戰(zhàn),拉頓與魔斯拉的空戰(zhàn),以及最終決戰(zhàn),當然還有魔斯拉和哥斯拉的感情戲。
怪獸之間的戰(zhàn)斗是比較有爭議的地方,因為怪獸互毆時,會穿插一些人類的戲份,而且這些人類的戲份大多與怪獸沒有交互。例如拉頓與基多拉空戰(zhàn)時男主竟然去機庫做毫不相干的事情,魔斯拉與拉頓空戰(zhàn)時男女主在搜救女兒。巨獸互毆時穿插人類戲份是應該的,通過人類視角展現巨獸的巨大感,是巨獸電影非常經典的拍攝手法。但人類鏡頭應該聚焦怪獸戰(zhàn)斗所造成的樓房倒塌、爆炸對人的影響,而不是聚焦毫不相干的事情。當然,南極大戰(zhàn)和最終決戰(zhàn)還是非常精彩。此外,哥斯拉與魔斯拉的感情戲應該是本片中最好的感情戲了。
4.觀看本片的正確方式
1。放空大腦,別想太多。忽略人類劇情,純粹欣賞怪獸打架就好,爽就行。部分鏡頭的切換并不會影響大體的觀感。
2。如果你硬是要研究劇情,研究人物動機,那么希望這個影評能給你提供一定的科普和幫助。
隨著《哥斯拉2:怪獸之王》的上映,東寶四大看家怪獸也在好萊塢鏡頭前齊聚一堂,作為半個特攝片影迷,我想借此機會給各位科普一下在片中出現的三只怪獸:拉頓,摩斯拉和王者基多拉的背景設定
拉頓( ラドン Rodan) 在影片中的形象是只巨大的無齒翼龍(Pteranodon),它的名字不光來源于設定的原型,同時還受到了古希臘神話中守護金蘋果的百頭巨龍拉冬(Ladon)的啟發(fā),但是大家應該很奇怪為何明明日語發(fā)音是拉頓但英文發(fā)音卻是“羅丹”?那是因為當年東寶在歐美地區(qū)發(fā)行該片時,為了防止觀眾把拉頓和元素氡(Radon)弄混淆,因此才將a和o互相替換,這也算一個有趣的小典故了。
拉頓作為東寶的元老級怪獸之一,首次登場是1956年自己的獨立怪獸電影《空中怪獸拉頓》(空の大怪獣ラドン,這也是東寶的第一部彩色怪獸電影)中。片中,拉頓是一種生活在地下深處的翼龍后裔,在暴露于輻射后發(fā)生突變成為巨獸。在原片中有一公一母兩只拉頓,是一對相依相愛的配偶,棲息在日本最大的火山阿蘇山中。然而由于阿蘇山附近的北松采礦作業(yè)的影響,礦工們不光喚醒了恐怖的史前蜻蜓美加努?。∕eganulons),更是喚醒了在卵中沉睡了2億年的拉頓,拉頓在破殼而出以后,由于輻射的影響體型迅速增大,變成了一只高50米,重15000噸,翼展超過百米的超級巨獸,并能以超音速飛行,而高速飛行所造成的強大氣流更是將所經之處毀滅殆盡。
在造成了數千人的死亡之后,日本自衛(wèi)隊鎖定了拉頓位于阿蘇山的巢穴并展開了反擊,通過轟炸火山口造成的火山爆發(fā)來燒死兩只拉頓。當這一對拉頓想要逃跑時,其中一只被火山爆發(fā)的濃煙所影響跌入了熔巖中被燒死,但是,第二只拉頓卻飛向了被燒死的拉頓身邊,與它的伴侶一同死去。最終,危機以人類付出了慘痛代價而告終,而兩只拉頓也在熔巖的包圍下永遠陪葬在了另一半的身邊。
這部片子還有一些值得注意的幕后小花絮,首先這是所有系列里拉頓唯一一次使用了空氣射流的招數,在拉頓加入了哥斯拉宇宙后沒有再使用過。同時,在美版中還特意加入了美國核試驗的鏡頭,暗示了拉頓的誕生和美國爸爸脫不了干系。
在隨后的昭和系列里,雖然東寶逐漸將怪獸片的市場定位從成人向的恐怖驚悚片轉化為迎合低齡市場的動作片,在情節(jié)上的設定也幼稚了很多(哥斯拉帶孩子簡直了),但這一時期拉頓的個性設定也在加入了哥斯拉系列后被進一步豐富了。在1964年的哥斯拉電影《基多拉,三頭怪物》(三大怪獣地球最大の決戦)里,為了對抗來自宇宙的王者基多拉,人類的守護者摩斯拉制止了從冬眠中蘇醒后隨即進入戰(zhàn)斗的哥斯拉和拉頓,并試圖說服二者加入到阻止王者基多拉的戰(zhàn)斗中,然而一開始拉頓和哥斯拉表示拒絕,因為它們沒有義務去拯救人類,而且人類討厭它們(這一段是與摩斯拉有心靈感應的女祭司“小美人族”翻譯的)。然而,看到摩斯拉在還未破繭的情況下獨自去挑戰(zhàn)王者基多拉,被摩斯拉的勇氣和無私所感染,拉頓最終和哥斯拉一同加入了戰(zhàn)斗,并在之后成為了哥斯拉的忠實盟友。
甚至在之后的平成系列《哥斯拉大戰(zhàn)機械哥斯拉》里,拉頓不光將寶寶哥斯拉當做兄弟一樣去保護,甚至為了復活哥斯拉犧牲自己將身體的能量傳送給哥斯拉并最終擊敗了機械哥斯拉。在這一部作品里拉頓更是死而復生后受到哥斯拉的輻射進化成了紅色的火拉頓,擁有能從嘴里發(fā)射放射性熱束的能力,被稱為鈾熱束。但除了提到的這幾部電影以外,拉頓本身的出場率并不算高,在其它電影里也只是打打醬油,因此設定上并沒有多少明顯的變化。
耐久
拉頓是少數幾只不會受到哥斯拉原子吐息傷害的怪物之一。在《基多拉,三頭怪物》里哥斯拉幾次用它的吐息對抗拉頓,但拉頓似乎完全沒有受到吐息的影響。拉頓甚至在片中能夠抗衡王者基多拉的重力光束。即使翅膀被擊中幾次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疼痛或反應。
速度
拉頓最引人注目的特點是飛行速度,被稱作天空之王的它可以毫不費力地戰(zhàn)勝超音速飛機并保持驚人的靈活性。拉頓巨大的翅膀讓它有能力在飛行時制造破壞性極強的強風,并在系列里摧毀了大量城市諸如東京和莫斯科。
生命吸收
不同于其它怪物,拉頓擁有可以吸收附近的任何小動物以恢復健康和活力。
鈾熱束
在拉頓變?yōu)榛鹄D以后習得的能力,可以從嘴里發(fā)射放射性熱束攻擊敵人,類似于哥斯拉的原子吐息。
不同于其它的怪物,摩斯拉( モスラ Mothra)不光是東寶第一個性別被定義為女性的怪物,還是第一只加入哥斯拉系列的怪獸。它的第一次登場是在一個名為The Luminous Fairies and Mothra的短篇小說中。同年東寶將這個故事改編成電影《摩斯拉》的劇本。正如之前《基多拉,三頭怪物》中提到的那樣,摩斯拉在系列中總是被描繪成一種善良和仁慈的生物,只有當它的信徒或是自己的卵受到傷害時才會主動造成破壞。絕大部分時間摩斯拉一直致力于保護地球和人類免受更大的傷害,這也是為何被稱為“怪獸女王”的它深受女性觀眾的歡迎。在電影中摩斯拉是一個古老的蛾女神,被位于太平洋上一個用于核試驗的小島(嬰兒島)的原始部落當做守護神一般崇拜。它擁有強大的心靈感應能力,可以通過兩個叫做Shobijin(小美人)的女祭司交流。在第一部電影里當邪惡的企業(yè)家尼爾森擄走了兩個女祭司以后,沉睡于卵中的摩斯拉被喚醒,并以一條毛蟲的形態(tài)開始游向日本,期間還摧毀了一艘游輪。在到達了東京后,摩斯拉在東京塔廢墟之上筑造了一個繭,破繭后進化成了成蟲的完全體并繼續(xù)尋找女祭司的下落。最終邪惡企業(yè)家在與警察的槍戰(zhàn)中喪生,女祭司也得到了解救。影片最后,女祭司將摩斯拉吸引到機場跑道,摩斯拉接住二人后飛回了嬰兒島。
摩斯拉的生物特性是完全按照鱗翅目昆蟲生命周期的各個階段設定的:摩斯拉有著由藍色和黃色波浪紋裝飾的卵。卵孵化后變成一只棕色的大型毛蟲,有著發(fā)光的藍色(有時是紅色)眼睛。毛蟲最終在自身周圍做出一個絲綢繭并在里面孵化為成蟲——一個有著鮮艷顏色翅膀的巨大蛾類生物。摩斯拉的進化-死亡-重生與鳳凰相近,將這個生物的神性展現的淋漓盡致,其外形也經歷了數代的更改。 下面的圖展現了各個時期摩斯拉外形的發(fā)展變化。
昭和一代 (1961)
昭和二代 (1964)
昭和三代 (1968)
平成一代(1992)
平成二代(1996),摩斯拉的重生三部曲,個人最喜歡的摩斯拉造型在這一代
新千年一代(2001)個人認為最丑的一代
新千年二代(2003)
新千年第三代 (2004)
混進來的奇怪東西
摩斯拉相比拉頓,在出場率上高了不少,甚至在加入了哥斯拉系列以后依舊有自己的獨立電影。因為作品跨越三個時期,因此設定也隨著時間補充更改了很多次。在昭和與平成時代的作品中,摩斯拉誕生于南太平洋的嬰兒島,并且是島民的守護神。摩斯拉的起源在《哥斯拉大戰(zhàn)摩斯拉》中進行了更深入的探討。電影中解釋到,摩斯拉是古代世界的守護者,保護地球上的所有生命免受威脅。一個古老的文明曾創(chuàng)造了一種可以控制氣候的裝置,對地球自然的破壞促使了一只叫做巴特拉(バトラ ,Battra)的誕生。作為摩斯拉的對立面,巴特拉認為人類是地球的頑疾并試圖消滅所有人類,摩斯拉挑戰(zhàn)了巴特拉,將它擊敗后把巴特拉封印在了北海之下。這場戰(zhàn)斗之后,摩斯拉來到了嬰兒島上,在島上平靜地生活了一萬兩千年。摩斯拉作為種群里最后的幸存者在之后的《摩斯拉的重生》中得到了確認,影片的最后年邁的它使用自己僅存的力量產下了最后一個卵使得種族得以延續(xù)?!赌λ估闹厣愤@個系列更是將摩斯拉的形態(tài)進行了極大的拓展,雖然故事情節(jié)本身早已比《奧特曼》之流幼稚了不少(升級打怪的套路),但是三部曲也創(chuàng)造了不少頗有創(chuàng)意的摩斯拉形象(除了死忠粉以外真的不推薦觀看這個系列,幼稚很尬的劇情完全低齡向)
步入新千年系列后,莫斯拉的起源在哥斯拉作為反派的電影《哥斯拉:大怪獸總攻擊》中迎來了第一次重大改變。片中摩斯拉是三個守護神(巴拉貢,王者基多拉,摩斯拉)和海上女神之一。在遠古時代,摩斯拉被日本戰(zhàn)士殺害,在池田湖下進入了休眠。而殺死它的戰(zhàn)士為它的靈魂祈禱,期待有朝一日它會回來重新拯救日本。幾千年后,先知通過將日本死者的靈魂注入到摩斯拉的身體中喚醒了它,這樣它和其它守護神就可以一起阻止哥斯拉。而在好萊塢的新版MonsterVerse中,摩斯拉的起源來到了中國的云南西雙版納??傮w來說,摩斯拉是繼哥斯拉之后背景設定最豐富,最完善的怪物
能力(不包含摩斯拉的重生系列,那個又是變身又是穿越時空實在太玄幻了)
幼蟲:
吐絲
向敵人噴射極具韌性的絲從而迷惑并困住敵人的行動
撕咬
利用自己強大的下顎來攻擊撕咬對手
成蟲:
超音速飛行
摩斯拉可以利用她的翅膀創(chuàng)造強風,摩斯拉甚至可以在3秒內以驚人的80馬赫飛行來躲避敵人的進攻
光束
摩斯拉可以從它的觸角發(fā)射激光
壓力場
摩斯拉通過翅膀釋放鱗片來創(chuàng)造壓力場(プレッシャーフィールドPuresshāFīrudo) 壓力場中會產生閃電來攻擊敵人
毒針
摩斯拉可以從它的胸部發(fā)出一連串有毒的毒刺進行攻擊
鱗片
鱗片不光可以發(fā)出耀眼的光芒還可以用來反射對手的射線攻擊,也會產生有毒的黃色粉末。但是如果使用鱗片的話會降低摩斯拉的飛行能力,因此鱗片通常被用作最后的武器
爆炸沖鋒
因為摩斯拉的鱗片具有可燃性,在無力對抗強大的敵人時,摩斯拉會將自己點燃后向敵人沖鋒并爆炸,摧毀它自己和它的對手。到目前為止,摩斯拉只在新千年系列里使用過一次
不朽
摩斯拉是一只與鳳凰有相似之處的不朽女神。盡管在系列中多次經歷過死亡,但摩斯拉總是能通過各種方法再次重生
終于來到了重頭戲王者基多拉(キングギドラ,King Ghidorah),作為1964年首次登場于哥斯拉系列的怪獸,它的出現可以說是標志了整個系列的重要轉折點,因為即1964年的《基多拉:三頭怪獸》之后,哥斯拉的形象從人類的對立面逐漸轉變?yōu)榱烁鼮檎娴牡厍蚴刈o者,可以說基多拉這個成功的反派形象奠定了之后系列中哥斯拉作為“怪獸之王”的地位。而票房的成功也讓哥斯拉徹底成為了一個享譽全球的文化符號,可以說,沒有二者的互相襯托,也就沒有哥斯拉今天在怪獸電影里一哥的地位。
在官方書籍中,昭和時代的王者基多拉被賦予了 “太空超級怪物”(宇宙超怪獣)或“宇宙皇帝”(宇宙の帝)的頭銜,可見其實力的恐怖。王者基多拉名字中的“Ghidorah”(ギドラ)部分來自日語和俄語中的“九頭蛇”(ヒドラ,Гидра(ɡ?idr?)的發(fā)音。它名字中的“King”(キング)可能是受到一部上映于1956年的蘇聯電影《Ilya Muromets》(劍與龍)的影響,片中來自俄羅斯神話中的斯拉夫三頭龍Zhy Gorynych (傳說也有三到十二個頭)名字的影響 ,因為在日本發(fā)行的版本里這頭龍被翻譯為King Dragon(キング·ドラゴン)??梢哉f王者基多拉無論在外形還是名稱設計上都有著相當濃厚的共產血統(tǒng)了。
關于王者基多拉的趣聞還有很多,除了哥斯拉之外,東寶旗下只有三個怪物出現在了哥斯拉系列橫跨的四個時代(昭和,平成,新千年,好萊塢Monsterverse),那就是拉頓,摩斯拉和王者基多拉。在紛繁眾多的哥斯拉系列里,很多怪獸和哥斯拉一直保持著亦敵亦友的關系,但王者基多拉被認為是哥斯拉永遠的敵人,在王者基多拉出場的九部電影,兩部電視劇,甚至眾多游戲漫畫動漫里,它從未在任何媒介中與哥斯拉聯手過。還有傳言說王者基多拉是主創(chuàng)暗喻來自中國的核威脅,因為在王者基多拉設計初期新中國剛剛成功試爆第一枚核彈,當然,這個傳言被主創(chuàng)之一的本多豬四郎否認了。
再來說說王者基多拉的外形和設計靈感。在昭和時代,王者基多拉身高100米,翼展150米,重達3萬噸。在《哥斯拉大戰(zhàn)王者基多拉》中,身高150米,翼展175米,重達7萬噸。在《摩斯拉的重生》中身高60米,翼展80米,重達5萬噸。在新千年的《大怪獸總攻》里,它身高49米,翼展93米,重達2萬噸。王者基多拉的銀幕形象是一個金色的巨龍怪物,有兩條腿,三條長長的脖子,巨大的蝙蝠狀翅膀和兩條尾巴。然而在設定之初,王者基多拉的原始配色方案原本是一個有著紫色的身體,彩虹色的翅膀的怪獸,但可能太過少女因此就沒有使用了(真是一個正確的決定?。M庑紊?,除了上面提到的斯拉夫龍以外,“特攝之父”圓谷英二還從西方飛龍(Wyvern),希臘神話中的九頭龍,獨角獸,飛馬,中國神話中的麒麟,以及日本神話中的八岐大蛇(Yamata no Orochi)汲取了設計靈感。王者基多拉被給予三個頭而不是八個,因為圓谷英二覺得“八個頭有點太過分了?!钡覀€人認為真實原因可能是因為八個頭的話實在太難操作了(笑)。
背景設定上,王者基多拉可以說是四個時期以來改動最大的怪物。在昭和系列里,王者基多拉被設定為一個游離于宇宙各地以摧毀文明為樂的恐怖怪獸。在它1964年的首次登場《基多拉:三頭怪獸》里,故事發(fā)生的數千年前,王者基多拉襲擊了金星,消滅了這顆行星的先進文明,使得金星成為一個無法居住的死亡荒原。在襲擊中幸存下來的少數維納斯人逃到了地球,與地球人聯姻共同打造了現今的人類文明。而為了徹底消滅金星維納斯文明,王者基多拉再次以一顆隕石的形式降臨到了地球并造成了極大的破壞。最終,在摩斯拉,哥斯拉和拉頓的協(xié)力抗擊下,王者基多拉被擊退后返回了太空。
在隨后的昭和系列中,王者基多拉的背景被進一步的補充,在1964年上映的《怪獸大戰(zhàn)爭》里,王者基多拉被設定為一個高科技外星文明Xilien所控制,Xilien制造出王者基多拉的目的是為了讓它毀滅其它的文明從而進行擴張。片中與來自地球的宇航員在木星相遇后,Xiliens假裝他們的星球X受到“Monster Zero”王者基多拉的不斷攻擊,請求從地球“借”哥斯拉和拉頓來到X星阻止基多拉。地球人同意了以后哥斯拉和拉頓被帶到了外星球。哥斯拉和拉頓擊敗了王者基多拉,人類還非常滿意地認為他們永遠擺脫了這兩只怪獸。然而,Xiliens在精神控制了哥斯拉與拉頓以后,來到地球上釋放了三只怪物怪物,并且要求地球投降。幸運的是,人類依靠一個特定的聲波擊敗了Xiliens的部隊,并解除了哥斯拉和拉頓的精神控制。一場大戰(zhàn)之后,王者基多拉再次敗退到了宇宙之中。而在1968年的續(xù)集《消滅所有怪獸》中,因為王者基多拉的脖子沒有鱗片覆蓋,所以最后王者基多拉被哥斯拉及其盟友活活掐死,迎來了銀幕上的第一次死亡。而這也是王者基多拉第一次暴露出弱點,這個弱點的設定在新的好萊塢怪獸宇宙中也得到了繼承。在昭和年代剩下的幾部作品里,王者基多拉的背景沒有再做更多的延伸,所有劇情都是王者基多拉在被各種不同的外星種族的控制下進行破壞實現占領地球的邪惡計劃的老套劇情(話說王者基多拉雖然霸氣,但頻頻被洗腦操控未免太丟人了吧)
轉眼來到了平成系列,這是王者基多拉設定最為混亂的時期,雖然摒棄了昭和時代的外星來客的背景,但是王者基多拉的造型花樣百出,時間跨度超越上百萬年,甚至哥斯拉正傳和摩斯拉外傳中的王者基多拉背景都完全不一致,正傳的故事是昭和系列的重啟,而外傳的故事是昭和系列設定的延續(xù),究竟誰才是正傳混亂的讓人頭大。首先說正傳的故事:1991年的《哥斯拉大戰(zhàn)王者基多拉》開始于2204年,日本此時已經成為了一個腐敗的資本主義超級大國,一群自稱為“未來人”的激進恐怖主義分子為了防止日本成為一個統(tǒng)治世界的經濟力量,決定返回過去創(chuàng)造一個新的怪獸去毀滅日本。他們回到了1945年的拉戈斯島,在那里將還未受到Castle Bravo核試驗影響的哥斯拉幼體帶走扔到了白令海峽,留下了三只被稱為Dorats的基因改造寵物。而隨后美國在這里進行的核試驗所釋放的輻射將三只Dorats融合成了一個巨大的三頭怪獸——王者基多拉,隨后時間來到90年代,已經完全成長的王者基多拉開始在“未來人”的控制下攻擊日本。然而沒想到的是本應該在這條時間線上被抹去的哥斯拉因為吸收了70年代沉沒于白令海峽的蘇聯核潛艇的燃料,變得比原來更加壯碩。一番大戰(zhàn)后,王者基多拉被哥斯拉的原子吐息爆頭,再一次沉入了深海。然而故事到這還沒結束!戰(zhàn)勝后的哥斯拉依舊在進行著對日本的破壞活動,由于對多災多難的日本人民的深刻同情,“未來人”的成員之一Emmy決定幫助日本戰(zhàn)勝哥斯拉,再回到2204年打撈起王者基多拉的尸體后,被改造成了機械王者基多拉(メカキングギドラMecha-King Ghidorah)并重新回到了1992年的日本和哥斯拉展開了決戰(zhàn),最后,二者雙雙再次沉入海底。而機械王者基多拉的遺骸則在1993年的續(xù)作《哥斯拉大戰(zhàn)機械哥斯拉》中被從海底回收作為制造機械哥斯拉的原材料。
接下來到1998年的外傳《摩斯拉的重生3》。片中王者基多拉在白堊紀末期就已經抵達地球,造成了一系列災難性的滅絕事件并結束了恐龍時代。值得慶幸的是,摩斯拉的祖先將王者基多拉驅趕回了太空。幾百萬年以后王者基多拉重返地球,作為古代飛蛾最后一個活著的后代,新摩斯拉試圖與王者基多拉戰(zhàn)斗但不幸失敗。于是,新摩斯拉變身成為光速摩斯拉,穿越時空回到了白堊紀,決定消滅力量還不是那么強大的白堊紀王者基多拉(白亜紀キングギドラ Desghidorah 又名帝斯基多拉)。雖然王者基多拉被投入火山燒死,但是一根戰(zhàn)斗中被切下來的尾巴保存了下來,它的整個身體也都從尾巴中再次重生并成為現代王者基多拉(現代型キングギドラGendai-Gata Kingu Gidora)與新摩斯拉展開決戰(zhàn)。最終新摩斯拉從彩虹形態(tài)進化成了鎧甲摩斯拉,并最終戰(zhàn)勝了王者基多拉(這是歷史上摩斯拉唯一一次單挑王者基多拉并勝利的電影)。值得注意的是,白堊紀王者基多拉是第一只以四足形態(tài)出現的王者基多拉,在造型上也有更多的荊棘,翅膀也更像傳統(tǒng)的鳥龍,在帥氣度上可謂系列第一。
總體來說,平成時代的王者基多拉大體上被分成兩個設定,兩個設定中又有兩到三個不同的形象,因此對于沒接觸過系列的觀眾看這一時期的電影會非常困惑。雖然《哥斯拉大戰(zhàn)王者基多拉》可謂是日本特攝電影的集大成之作而且場面非常宏大。而且因為電影制作期間正美日關系惡化,片中第一次出現了美國士兵被踩死的畫面。要是能找到資源又喜歡原汁原味的特攝風的話我還是比較推薦觀看這一部的。至于《摩斯拉的重生》系列,要是你這個年紀還能津津樂道地觀看迪迦奧特曼的話,那興許這個系列你會喜歡。
最后來到新千年系列。新千年系列里因為哥斯拉重新變?yōu)榉磁?,王者基多拉也搖身一變和摩斯拉一樣成為了日本的守護神。值得注意的是新千年系列中一開始王者基多拉的名字只有基多拉,是在影片后期變身后才重新變回王者基多拉金光閃閃的形態(tài)。在2001年影片《哥斯拉:大怪獸總攻擊》里,基多拉是日本神話中的八岐大蛇,幾千年前被古代日本武士殺死后沉睡在富士山周圍的森林中。在2002年,還在再生的基多拉(魏怒羅)只長出了八個頭中的三個,被一個試圖自殺的人發(fā)現后,為了阻止哥斯拉,日本先知將日本的英靈注入到基多拉身體中讓它復活并起身前往橫濱與哥斯拉戰(zhàn)斗。然而即使和摩斯拉聯手依舊沒能戰(zhàn)勝哥斯拉。于是,摩斯拉將自己的生命能量注入了基多拉的身體中使它重新復活并進化為千年古龍王者基多拉(千年竜王キングギドラ),不光能夠再次使用重力射線,甚至還能利用能量制造一個護盾來抵御哥斯拉的原子吐息。一番混戰(zhàn)后哥斯拉學會了吸收王者基多拉的能量,并利用這股能量釋放了一次升級版的黃金原子吐息,一擊就把哥斯拉歷史最強反派炸了個粉碎(太弱了吧!)。但是王者基多拉的努力沒有白費,之前的攻擊在哥斯拉的頸部造成了一個傷口,元神尚在的王者基多拉與摩斯拉和巴拉貢一起附身了哥斯拉將它拖入水中,讓人類有機會發(fā)射一枚魚雷進哥斯拉的身體里從而將傷口破壞。最終,當哥斯拉試圖再次使用原子吐息的時候,原子吐息從傷口中迸發(fā)出來將哥斯拉自己炸死(哥斯拉最滑稽的死法沒有之一)。新千年系列在我個人的印象中并不是太好,雖然劇情比起從前有著長足的進步,但拙劣的CG特效和以日本本土神話作為設定沒有了從前特攝片黃金年代作品的那種純粹和爽快,暗中為軍國主義招魂更是讓人感到憤慨。這部電影在B站似乎有,有興趣的可以去看一看(雖然不太推薦)
飛行
王者基多拉能夠在地球大氣層中以3馬赫的速度飛行。在太空中時能超過400馬赫。巨大的翅膀在飛行是也能產生吹走建筑物的強風 ,強大的翅膀甚至可以托起其它的怪獸,在《哥斯拉2》中王者基多拉也將對哥斯拉使用相同的招式
重力射線
王者基多拉最有名的能力莫過于從它三個嘴里吐出的金色閃電般的重力射線。與哥斯拉的原子吐息大致相似,能夠引起大規(guī)模的爆炸。在《摩斯拉的重生3》中,王者基多拉還能將三個重力射線組合成一次毀滅性的攻擊
閃電
王者基多拉可以從翅膀中釋放閃電(這一招在哥斯拉2:怪獸之王中也可以見到)
絞殺
王者基多拉可以用靈活的脖子扼殺敵人
耐久
和拉頓一樣,王者基多拉可以承受哥斯拉的原子吐息
再生
摩斯拉的重生3中,王者基多拉的本體可以通過一根尾巴再生
磁力
依靠磁力王者基多拉可以將自己封存在隕石中并在宇宙穿行
屏障
王者基多拉可以利用自身的能量制造屏障抵抗敵人的進攻
穹頂
王者基多拉會制造一個吸收周遭生物的穹頂建筑,并通過捕獲的生物來補充自己的生命能量(僅出現在《摩斯拉的重生3》中)
在昨天看完哥斯拉2以后,我發(fā)現片中最后決戰(zhàn)中王者基多拉的招式還借鑒了另外一個由王者基多拉啟發(fā)的怪獸X和它的進化版凱撒基多拉。盡管我本人不是特別喜歡這個怪獸登場的電影——2004年的《哥斯拉的最后戰(zhàn)役》。但既然哥斯拉2中有關于凱撒基多拉的致敬,那么我也在這給大家補上怪獸X和凱撒基多拉的介紹
怪獸X和凱撒基多拉的唯一一次登場出現在哥斯拉50周年的電影《哥斯拉的最終戰(zhàn)役》,這是直到2016年東寶哥斯拉新作前的封山之作,該作的票房位列系列倒數第三,因此作為系列意義上的終章實屬遺憾。怪獸X(Monster X)的名字不光是對昭和系列王者基多拉的“Monster Zero”的致敬,名字中的“X”也是來自昭和系列中創(chuàng)造王者基多拉的X外星人(Xiliens)。它的進化形態(tài)凱撒基多拉(カイザーギドラKeiser Ghidorah)名字則來源于德語單詞“皇帝”。但為了和之前的王者基多拉作區(qū)分,因此中文名順從音譯翻譯為凱撒,帝皇的頭銜也表示了這只基多拉位于所有基多拉之上,是當之無愧的最強反派。
二者在設計上吸收了王者基多拉特點的同時還增添了許多新元素。怪獸X是在片中是一種雙足生物,具有紅色的眼睛,白色骨狀外骨骼和黑色的皮膚。它的肩膀上有還有兩個小骷髏頭(凱撒形態(tài)的兩個副頭)和一條從中間分開的黑色叉尾。凱撒基多拉則吸取了白堊紀王者基多拉的四足設計,有著金色的皮膚,但不像之前的王者基多拉那樣被鱗片覆蓋,而是帶著青色條紋的金色光滑皮膚,在關節(jié)出還有突出的尖刺。最有特色的一點則是它的每個頭都有不同的角和尖刺排列,這一點在上圖可以看出來。凱撒基多拉也是系列中第二高的怪獸(140米),排在平成王者基多拉(150米)之后。凱撒基多拉也標志著東寶系列中哥斯拉的最后一個反派。
在官方的背景介紹中,這個外星怪物是Xilien為了與哥斯拉戰(zhàn)斗而創(chuàng)造的。它由一個名為戈拉斯( Gorath) 的巨型隕石上來到東京與哥斯拉展開戰(zhàn)斗。怪獸X被認為是Xilien入侵者的終極武器。它是一個有著兩條細腿的雙足動物,它比哥斯拉具有更強大的力量和速度,同時具有足夠的耐久性,能夠輕松抵御隕石撞擊的影響和哥斯拉的攻擊。從頭與肩上的紅眼射出的重力光束能與哥斯拉的原子氣息相媲美。被擊敗后,它可以從自己的外骨骼里蛻變進化成凱撒基多拉,肩上的兩個頭會伸展開來,背后會長出翅膀,從而變成一個強大的四足怪獸。它不僅具有壓倒性的戰(zhàn)斗能力,而且還具有建立障礙并抵御敵人攻擊的能力。它還可以用三個頭來咬住對手來吸收它的能量。
在電影中,怪獸X由Xilien召喚到了地球。哥斯拉在東京用原子吐息摧毀了攜帶著怪獸X的隕石。然而這并沒有殺死它使得哥斯拉陷入了苦戰(zhàn)。隨后出場的摩斯拉在與怪獸X的小弟——另一個外星怪獸基剛(Gigan)同歸于盡后,哥斯拉才占據上風將怪獸X打倒在地。哥斯拉試圖用原子吐息炸死怪獸X,但怪獸X推開拉它的頭,導致原子吐息擊中了Xilien 的母艦。在母艦被摧毀后,怪獸X蛻變?yōu)榱藙P撒基多拉。進化后的凱撒基多拉擁有更強力的反重力射線(Antigravity Beam 又稱毀滅帝王波 “Destroyed Keizer” デストロイド·カイザー)不光可以制導,還能將被擊中的哥斯拉抬到半空中再狠狠砸下來。
不堪苦戰(zhàn)的哥斯拉已經奄奄一息,凱撒基多拉則試圖吸走哥斯拉的能量。此時為了拯救哥斯拉,地球防衛(wèi)隊中覺醒的超人類主角利用的艦船上的微波炮(Maser Cannon)將自己的能量傳輸給哥斯拉,哥斯拉從而回光返照,釋放出一股沖擊波擺脫了凱撒基多拉的束縛。之后,哥斯拉先使用原子吐息打爆了凱撒基多拉的一個腦袋,再用另外一個腦袋的反重力射線中切斷了另一個腦袋。最后,哥斯拉將只剩最后一個腦袋的基多拉扔到了空中,用自己的升級版紅蓮原子吐息將凱撒基多拉在太空炸成粉碎。至此,歷經半個世紀風雨的東寶哥斯拉系列迎來了暫時的完結,而下一次哥斯拉登陸銀幕,已經是十年后的2014年。
懸浮
怪獸X在電影中擁有懸浮的能力
進化
怪獸X可以進化為更加強力的凱撒基多拉
毀滅帝王波
變身為凱撒基多拉之后的重力射線的加強版,可以改變方向和托起重物
能量吸收
凱撒基多拉可以通過咬住敵人來直接吸取能量。這個能力在新的《哥斯拉2:怪獸之王》最后的戰(zhàn)斗中也有所體現
至此關于三個怪獸的介紹就大致完畢了。以后我還會繼續(xù)填充更多收集到的背景設定和趣聞,有機會的話我會再講講哥斯拉的前世今生。感謝各位支持,祝大家觀影愉快。
微信公眾號:moviesss 首發(fā)于 MOViE木衛(wèi)
像《哥斯拉2:怪獸之王》這種電影,本來真沒有什么好聊的。結果看到豆瓣上的一些熱門短評,真給氣炸了。
截選一部分,供諸位欣賞:
① “每一幀都堪稱史詩?!?/span>
這種評價一出,我真要懷疑,它是不是去年在上影節(jié)看的《指環(huán)王》加長版,寫過短評又放錯了地方。
什么叫“每一幀”,什么叫“史詩”?到底是對史詩電影有什么誤解。一部燒焦炸糊的爆米花片,居然給吹出這樣的蘑菇云高度,真是生吃原子彈了。
② “迄今為止,年度最硬核動作片?!?/span>
很眼熟有沒有?;旧鲜悄硯讉€電影大號最愛用的標題,三個月不到,就把2019年的年度配額給透支個精光。
我完全無法想象,這電影里就沒幾場動作戲,怎么就動作,還升華成硬核了。這樣的評價,只能跟《突襲》之類的拳頭飛腿聯系在一起,幾個怪獸樣子都看不清,倒更像是年度最糊弄人。
③ “我預感,《哥斯拉2:怪獸之王》將像開啟MCU的《鋼鐵俠》一樣成為怪獸電影宇宙的流行源頭,至于個人風格化十足的《哥斯拉》與《金剛:骷髏島》,也許只會變成不起眼的注腳?!?/span>
這位老弟,我的話不多——漫威粉絲都沒有這樣尬吹的,好嘛。
我看《哥斯拉2》,全程至少有120分鐘,都在想它么一件事:女主怎么不早點去死。
許多人也疾呼:維拉·法米加干嘛接這種掉價圣母貨色,還不如跟章子怡一樣,安安心心,打上兩瓶醬油。
其實你我都知道,在這種電影,看的并不是人類角色,人物表演,甚至壓根就沒有人,壓根不用關心故事。
但,我實在無法忍受電影里,主角一家生死不分離,別人就該灰飛煙滅的蠢蛋故事。你們有愛親生,直立行走,別人修橋鋪路,野生無尸骸——《哥斯拉》充斥一次又一次近乎全滅的無腦拯救,智商深海溝,一波又一波射線高照,殺千刀的影響怪獸打架行為。總之,是看得人尿意頻繁,咬合力十足。
差點忘了,作為一部主打怪獸的電影。
你全程都得跟著一伙人在找怪獸……怪獸去哪兒了……奔跑吧,怪獸……戛納金棕櫚獲得者奉俊昊也拍過怪獸片,作為反類型的高手,他知道怪獸片的幾大定律,譬如不會讓怪獸太早露臉。所以他在《怪物》里,早早就讓怪獸出來溜達。
《哥斯拉2》就在那裝模作樣的,給怪獸的巨巨、大大做一些見不得人,空無一字,只會張大嘴巴的地皮底下文章。事實上,觀眾幾乎都了解哥斯拉系列,它的模樣,皮糙肉厚,還有友情小手,本來就是沒有任何視覺沖擊的懸念。主打的基多拉和拉頓,形象上更沒有什么創(chuàng)新。至于魔斯拉,sorry,我真的不知道,它為什么站在哥斯拉這一邊——一定是我平時沒有朋友的緣故。
當然,說《哥斯拉2》一無是處也不太對。在《切爾諾貝利》劇集刷爆屏幕,評分高達9.6的當下,它煞費苦心,讓一個日本人,玩人肉扛核彈,點燃哥斯拉,實踐核平一切,真的意味深長,也壞得有點大膽,萬萬沒想到。
“哥斯拉”脫自日本,與核子武器、核能開發(fā)污染有強烈的關系。甚至應該說,哥斯拉只能誕生在日本,而并不像金剛這樣的形象,完全是來自好萊塢電影史。如果一定要推薦一套哥斯拉欣賞,我想,庵野秀明2016年的《新哥斯拉》,會是不錯的選擇,大致可以了解這一怪獸形象的來龍去脈。
至于《哥斯拉2》,我很后悔在電影院浪費的2個小時。
哥斯拉。
顯然這頭怪獸已經65歲,有很多很多的背景故事說也說不完。
如今《哥斯拉2:怪獸之王》上映,除了漫畫,《哥斯拉2》是哥斯拉怪獸宇宙的第三部電影,2014年的《哥斯拉》,還有2017年的《金剛:骷髏島》,已經為這個宇宙埋下了很長的伏筆和很大的坑。
《哥斯拉2》一上映,意料之中又是伴隨了影評人和觀眾的審美隔離,在爛番茄上,專業(yè)影評爛番茄指數39%嚴重不及格,但在觀眾爆米花指數上,影片拿到了86%的好成績。
在我看來,一部大制作的商業(yè)片出現這樣的審美隔離,必然是優(yōu)缺點都非常突出的產物。
《哥斯拉2》預告發(fā)布的時候,相信很多小伙伴和我一樣,就被里面的特效和怪獸給吸引,絕大多數人沖進電影院,主要的目的,就是為了看到更多怪獸打斗和破壞的特效。
《哥斯拉2》可以說是一部粉絲向很重的作品,吸取了前作《哥斯拉》粉絲吐槽的回饋,比如前作哥斯拉出境時間太短,畫面太暗,鏡頭太雞賊看不到哥斯拉全貌等等。
最重要的是,一部以怪獸命名的電影,沒有把主角光環(huán)真正還給怪獸。在前作中,人的角色戲份明顯占了主導。
所以在《哥斯拉2》中,官方來了一次修正主義,把2014年的毛病全部去除,甚至《哥斯拉2》中,還特別多加了好幾個哥斯拉對天空嘶吼的畫面,以表達對觀眾的誠意。這就好像在對觀眾說,吶,你們要的哥斯拉吼叫,要多少有多少!
如果你抱著看爽片特效的心態(tài)去看,《哥斯拉2》會讓你十分過癮,尤其是我看的IMAX版本,屏幕寬度亮度,都能讓我看清很多細節(jié),音響效果也震撼十足。
當然也有很多人說自帶風暴的基多拉,讓環(huán)境光線變得昏暗,風暴也讓能見度變得渾濁,讓影片呈現決戰(zhàn)時看不清楚,是一種特效偷懶的表現。
但相反,據我所知電影VFX黑夜和充滿風暴粒子的特效,更花成本和精力,比如前段時間讓很多人吐槽的,《權游》第八季第三集,和異鬼大軍的決戰(zhàn),這場決戰(zhàn)叫“長夜”,還加上了風雪暴,還是冷兵器為主的戰(zhàn)爭,現場環(huán)境漆黑一片。但卻也有一部分人很喜歡。
《哥斯拉2》主要有三幕大對決,分別是南極大戰(zhàn),海中大戰(zhàn),城市決戰(zhàn)。
每一場戰(zhàn)役的特效和時長,可以說支撐起了觀眾爆米花指數的所有爆米花。過癮程度對于我來說不止一點點。
在特效明顯的優(yōu)點上,我不想吝嗇的鉆牛角尖去對影片特效進行抨擊,我也相信這些打斗特效是目前頂級的制作,沒有龐大的電影廠牌制作公司,沒有大成本的預算投入,沒有經過縝密的選擇,不會把這些打斗特效呈現給觀眾的。
尤其是對于哥斯拉的粉絲來說,《哥斯拉2》的意義還多加了一層懷舊氣氛,那就是電影原聲,哥斯拉出場的主題曲,是以前經典哥斯拉系列一直沿用的鄧鄧燈,鄧鄧燈,燈燈等等蹬蹬燈燈等(請自行腦補)。
在電影系列現在想做一個宇宙很容易,想做一個系列也不難,但要把一個形象做成一種流行文化,就比登天還難.
哥斯拉在這種情況下,成了怪獸中的流行文化代表,關于哥斯拉的周邊和影視作品,還有漫畫書籍,合作或衍生,多到數不過來。作為怪獸流行文化的代表,哥斯拉在好萊塢星光大道上,也留下了自己的一顆星星。
這樣的流行文化,《星球大戰(zhàn)》做到了,還有《星際迷航》,《哈利波特》,漫威DC超級英雄等,《權游》也算曾經有過自己的流行文化,但...好吧,本期是聊哥斯拉的。
哥斯拉的誕生可以追溯到1954年,嗯大家都知道了對吧,想必大家也都知道哥斯拉Godzilla的發(fā)音是日文猩猩和鯨魚的和音,而且大家也都知道了哥斯拉英文是God上帝和lizard蜥蜴的組合體。
但哥斯拉之所以讓人印象深刻,并不完全取決于他的形象,而是他的靈魂,正如一部好的電影之所以好,是因為影片中有立體豐富的角色,而這些角色又給予觀眾無法讓人忘記的魅力。
哥斯拉的靈魂在于反核反戰(zhàn),以二戰(zhàn)原子彈為思想起源,并加入了很多真實事件的改編,把哥斯拉的誕生和成長寫的跟真的一樣。
當時1954年東寶公司打造哥斯拉,這頭怪獸是依靠核輻射來獲取能量,但又是平衡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守護者。
從1954年到現在,哥斯拉有關的影視作品已經超過了30套,光哥斯拉的品種就分為13代,哥斯拉的系列作品,也被分為好幾個階段,不斷重啟再制作。
2014年,華納和傳奇重新接盤《哥斯拉》,同時也開啟了哥斯拉,金剛,基多拉等各種怪獸一起,以怪獸為主題的電影宇宙。
官方為了把這個宇宙打造得有模有樣,還建立起了君主網站,以貫穿影片的君主計劃為導線,梳理了一遍怪獸宇宙的時間線。
接下來為大家簡單梳理一遍哥斯拉的怪獸宇宙觀,讓大家能更好回顧前兩部作品,同時也能更好看懂現在這部《哥斯拉2》。
在1915年,愛因斯坦發(fā)表廣義相對論,科學家開始研究原子彈,從而喚醒了沉睡在地心的巨型泰坦怪獸,其中就包括哥斯拉。
于是由杜魯門總統(tǒng)在1946年簽署創(chuàng)立,起因是因為1943年勞頓號核潛艇遭到不明生物襲擊。
勞頓號唯一的幸存者,就是《金剛:骷髏島》的比爾蘭達,之后他也加入了君主機構,研究泰坦怪獸。
在研究這些年中,君主機構確實發(fā)現了很多怪獸,包括哥斯拉,金剛,還有漫畫版的死亡之群等。
在1954年比基尼島核彈試驗,其目的也是為了炸哥斯拉想出來的招。
在1973年《金剛:骷髏島》中,君主組織傷亡不小,但在片尾彩蛋獲得了更多怪獸的資料。
這些資料也鋪墊了《哥斯拉1和2》,所以《哥斯拉2》在影片中,就有了世界各地君主機構研究怪獸的基地。
本部《哥斯拉2》雖然干掉了基多拉,但怪獸對人類的威脅依然存在,而且在片尾彩蛋中,咱們的泰溫.蘭尼斯特拿到了基多拉的頭,為鋼鐵版基多拉埋下伏筆。
而在《金剛:骷髏島》和《哥斯拉2》中都有預示,金剛和哥斯拉必有一戰(zhàn),而且官方上映檔期已經定好了,就在2020年。
但我猜,哥斯拉和金剛這兩位怪獸,如今都是官方采取的正面主角形象,所以在《金剛大戰(zhàn)哥斯拉》這部作品中,兩位怪獸的對決只是前菜,應該到時還會出現一位怪獸反派,需要哥斯拉和金剛一起來打倒。
不管是豆瓣還是爛番茄,《哥斯拉2》的整體評分不高,自然有影片不能忽視的硬傷,也就是忽略了邏輯故事情節(jié),還有角色之間的關系。
影片想用一家人的小格局視角出發(fā),引出大格局的混亂,但這也正是大家吐槽最多的地方。
其實在眾多好萊塢影視作品中,這樣的大小格局切換,是很常見的一種劇情模式。比如經典的《終結者》系列,主角光環(huán)落在約翰.康納和他母親身上,但卻不感到違和,因為施瓦辛格和他們一起產生了有力的聯結。
我們再看《哥斯拉2》,官方確實把主角的時間真正還給了哥斯拉,但稍微能和哥斯拉有聯結的人物,是渡邊謙,而渡邊謙顯然是重要的配角而不是主角。
人物主角依然是那一家三口,我們再來看這一家三口做了什么,母親因為兒子安德魯間接被哥斯拉所害,極力研究泰坦怪獸的聲納,并重新研制了能控制泰坦怪獸性格的設備。
但在研究過程中,她自己認為所有事情推倒重來就好,于是她和蘭尼斯特家族合作,蘇醒了龍媽家族徽章的三頭龍基多拉,對世界秩序重新清盤清算。
如果這位母親一路黑到底也就算了,最后還還俗的想為自己洗白,一家人來個類團圓救贖結局。
合著全世界的人為災難,都落在這一家子人的智商上了。
再說回舉例的《終結者》,約翰.唐納和他母親,是被選之人,但也還是有著英雄本色的氣質,天生觀眾對這樣的角色充滿共鳴,因為大家都想成為這樣的人設。
而《哥斯拉2》的那一家人,從一開始就不討觀眾喜愛,強行解釋自己的動機也太牽強,而且最重要的是,怪獸哥斯拉才是真正意義的主角。
如果說把《終結者》的施瓦辛格比作哥斯拉,施瓦辛格和人物角色還算有聯結,但哥斯拉和那一家人,還真沒有什么聯結,唯一有聯結的,也被渡邊謙給搶走了。
所以這樣渙散的角色關系,導致了《哥斯拉2》的硬傷邏輯無法忽視,而且文戲中除了解釋性劇情的對白,沒有能用更高級的方式,比如動作替代對白來呈現解釋背景,這又讓文戲部分扣了不少分。
總的來說,《哥斯拉2》特效再強大,也沒法讓人忽視一部電影的劇情,這是影片的缺點,還是觀眾要求太高呢?
這樣的一部《哥斯拉2》,你不被評分帶節(jié)奏的話,你真正內心又打多少分呢?歡迎在下方留言。
在2014年煥發(fā)新生之后,來自日本的原子怪獸在長達10年的冬眠期后再度進入了活躍期:特攝大導樋口真嗣和EVA痞子庵野秀明的《真·哥斯拉》,是追本溯源和走向明天的重要作品;虛淵玄擔綱編劇的動畫三部曲,盡管很難稱得上令人滿意,但也是一次將哥斯拉的概念推向2萬年后的大膽嘗試。
而重新回到主流視野的哥斯拉,在70后逐漸接管好萊塢的大趨勢下,也和《環(huán)太平洋》《怪奇物語》《大偵探皮卡丘》一樣,慢慢長成了“珍珠翡翠白玉湯”:這批成長在8090年代的電影人們,利用更加成熟的CG技術和電影制作流程,將他們青少年時期的群體性初體驗,復原成了留在印象中的生動模樣。
就哥斯拉本尊而言,29部東寶出品,三部動畫,1部羅蘭·艾默里奇黑歷史,再到今天的怪獸宇宙,并沒有讓它顯得過時和老態(tài)。無論是特設還是CG還是做成特設效果的CG,哥斯拉依然能夠carry全場——只要動作戲夠精彩,鋪墊動作戲的“垃圾時間”不那么垃圾,已經足矣。至于故事是不是必須因核而起,人物情節(jié)是不是一定嚴絲合縫,對于觀眾來說只是加分項,根本無關緊要。
一個典型例子,就是加里斯·愛德華斯在2014年重啟的全新美版《哥斯拉》。盡管有著強烈的藝術風格和可靠的人類故事,但對于一部怪獸電影來說,大量黑到糊成一團的打斗戲實屬隔靴搔癢。1.6億美元的預算,放在超級英雄電影里已經超過入門級,但擱在《哥斯拉》身上卻似乎并不劃算。
于是,由資深編劇邁克爾·道赫蒂操刀的續(xù)集《哥斯拉2:怪獸之王》,在2億預算支持下做出了一個重要的決定:犧牲部分故事的嚴肅性和邏輯性,以換取大幅提升的娛樂性。有著過于娛樂的黑暗宇宙和過于嚴肅的DCEU的前車之鑒,傳奇影業(yè)和華納方面顯然在操作上要更加謹慎。為了能夠成功開啟名為怪獸宇宙的印鈔機,可以預見的是,這一系列在未來將會提供更少的哲學思辨和更多的CG破壞。
在大銀幕上活了65年的哥斯拉,身經百戰(zhàn)見得多了,或有腦或無腦的圍觀群眾,哪一種沒見過。
從某種角度上來說,《哥斯拉2:怪獸之王》與同屬華納的另一部超級大片《蝙蝠俠大戰(zhàn)超人:正義黎明》有諸多相似之處:始于前作的陰影,明顯的宗教比喻(比如造型參考威廉·布萊克畫作《偉大的紅龍與日光蔽體的女人》的王者基多拉在十字架后咆哮肆虐),飽滿的色彩和厚重的鏡頭感,以及過于龐大的體量——前有扎克·施奈德把《黑騎士歸來》《超人之死》天啟星毀滅日揉成一團亂麻,后有哥斯拉面基超過一打的泰坦巨獸——只為給后續(xù)作品留出足夠的擴展空間。
當然,《哥斯拉2》并不總是令人振奮的。支線角色和情節(jié)分散了本就生硬的主線,使得電影無法長時間專注于提供一個高質量的核心戲劇沖突。但是文戲不經推敲的《哥斯拉2》在構架上又是最簡單的——聯結每部電影的帝王組織雖然總是在刷臉,但存在感并不會比引發(fā)恐巨癥的巨獸們要高;被《但丁密碼》和紫薯滅霸刷到臉熟生態(tài)恐怖主義,換了泰溫·蘭尼斯特甚至還更有說服力了。這對于那些已經被《復仇者聯盟4》《權力的游戲》連番轟炸的觀眾們來說,這也未嘗不是一件好事。
而《哥斯拉2》的魅力之一,就是將有著克蘇魯遺風的怪獸看做人類角色個人問題的一種外在表現形式,代表了這些角色自己的情感和創(chuàng)傷。而在怪獸宇宙的世界觀中,充滿著對面臨終結的人類文明的悲觀情緒,這與深埋在南極冰原“瘋狂山脈”的舊神基多拉一樣令人不安。
《哥斯拉2》在制作上的高水準,是電影能夠準確傳遞這重信息的關鍵所在。宏偉壯烈的配樂來自科洛佛宇宙的貝爾·麥奎瑞,飽滿而又優(yōu)雅的畫面則要歸功于勞倫斯·謝爾,與托德·菲利普斯合作多年的他在今年下半年還有另一部備受期待的《小丑》。
就構建世界觀而言,《哥斯拉2》是一部成功的科幻電影,這不僅僅是源于CG的完美運用,和電影人的愛與熱情,也來自于對身處從我們這個世界投影過去的恐怖地球,以及生活其中的人們的處境的生動描繪。與此同時,將老式陰謀論、古代神話和神學觀點糅合的做法,在缺乏沃卓斯基姐妹這樣的怪才電影人的時候,是非常富有吸引力,也非常有效的。 因此,盡管短板非常明顯,但在畫面,聲效和音樂方面,《哥斯拉2》是暑期來臨前的最強音——缺乏創(chuàng)意舊瓶裝新酒的《阿拉丁》太幼稚,而詹姆斯·古恩監(jiān)制,超自然宗教恐怖題材混搭超級英雄的《魔童》又太單調——在即將被迪士尼霸權統(tǒng)治的暑期檔到來之前,在《X戰(zhàn)警:黑鳳凰》《玩具總動員4》《獅子王》《蜘蛛俠:英雄遠征》為米老鼠吸金到爆炸之前,300英尺高的怪獸之王的原子吐息,還是值得畏懼的。
今天看了哥斯拉怪獸之王。怪獸打架挺刺激挺熱血沸騰的,比侏羅紀比金剛之類的要好看多了。閑的,瞎吐槽幾句。 1.哥斯拉走出海面,露出它那敦實厚重的身軀,呵,那王霸之氣就像我家那胖貓蹲坐起來一樣。 2.哥斯拉與基多拉初次會面的開場白 哥斯拉:“嗷嗚!我頭特別大!” 基多拉:“嗷嗚嗚嗚!我頭特別多!” 3.馬克:“我小女兒死了,我要哥斯拉死!” 馬克老婆:“我小女兒死了,我要全人類死一半!” 古代動物萬事通陳博士:“你個碧池!” 4.馬克老婆要計劃通凈化地球,清洗過多的人類,呵,這思想像極了上個月某個剛化成灰的紫薯精。 5.摩斯拉吸取日月之精華,天地之靈氣,破繭成蝶。是不是很熟悉?某個中國神話中的猴子也是這么曬著月亮蹦出來的。 6.摩斯拉沐浴圣光,從天而降,呵,我以為要上演某世界狗男女的橋段。 “復活吧,我的勇士。” “為你而戰(zhàn),我的女士!” 結果那像大胖貓一樣的哥斯拉竟然是靠一個哥斯拉鐵粉的犧牲才站起來。 7.人類中的全場最佳澤芹,他一步一步登頂,就像朝圣的信徒,行走在地獄中,而信念堅定毫不動搖。“再見了,吾友”,中二的讓人流下淚水 8.小女孩麥迪長這么大屬性全點幸運上了,怎么折騰都沒事,厲害厲害。(那浴缸啥牌子,真結實,以后我也買個) 9.基多拉智商也不高,明明會飛的雷電法王,非要跟人肉盾戰(zhàn)士玩肉搏。一個波能搞定的事非要追著人類跑。哥斯拉一天進化兩次,基多拉你眼瞎看不出人家變更胖了嗎! 10.惡龍咆哮~~~~~~卒
神仙打架,凡人在旁邊刷存在感,刷不出來硬刷,感動天感動地,感動了自己。下回,讓怪獸寶寶們打滿倆小時,一個人類角色不要有,好嗎?
哥斯拉:這屆人類戲真多
古典主義的符號太多了,從圖騰崇拜到末日情結,從文明失落到解構與重建,隨便從哪個點切進去,都能把一部爆米花電影拍出縱深感,然而并沒有。所以看電影的整個過程,就像導演先帶著你進了歷史博物館,告訴你什么亞特蘭蒂斯什么山海經他都略懂,然后把你塞進自然博物館恐龍區(qū),告訴你侏羅紀公園才是他的菜,就…何必呢?所以有時候腦子里東西太多也未必是件好事,看這部讓我覺得就像一碗晃悠散了豆腐腦擺在我眼前,不吃浪費,吃了味兒也不對。
哥斯拉氣勢磅礴,仿佛是天神下凡;基多拉酷炫霸氣,引力光線雷霆萬鈞;魔斯拉五彩斑斕,美到極致,恰似一只大蝴蝶,堪稱大自然最出色的杰作;拉頓八面威風,空中旋轉所向披靡,如同大鵬展翅。有的震撼,有的唯美,有的邪惡,有的正義,四大怪獸都有非常鮮明的特色。動作戲毀天滅地,視覺效果登峰造極,配樂蕩氣回腸,每一幀都堪稱史詩。空中激戰(zhàn),陸地爭霸,破海而出……海陸空面面俱到。最喜歡戰(zhàn)火紛飛、烏云滾滾中古堡巍然屹立的鏡頭,震撼到窒息。劇本仍然是短板,但是真的有人是奔著看劇情來的嗎?嚴肅,莊重,深沉,不賣萌,不幽默,不講段子,注定評分不會高,注定口碑會兩極分化。但在我看來,至少它不中規(guī)中矩,不打安全牌,不妥協(xié),而是劍走偏鋒,讓我們看到一部與眾不同的電影。寧愿獨樹一幟,也不要千篇一律。
每次哥斯拉亮相的時候,都萌到不行,真是有獨特的萌感。遺憾還是人類戲份太多啦,今夜,我們并不關心人類,只想多看狗吉拉。
沒想到是愛情片,實打實的怪獸PK,畫面雖然偏暗(為了節(jié)省CG細節(jié)),但比第一部黑不溜秋強,當然也沒有當年PK前先關門的坑爹視角,像山一樣,宏偉、震撼。故事來源于1964年的《三大怪獸》,破壞氧氣的炸彈、芹澤博士的舉動都是致敬1954年版,還有著名的哥斯拉進行曲都是燃點。然而,人類戲份在本片中已經不僅僅是多余了,而是拖后腿,人類就會抬頭張著嘴看上帝,還搞事情,比在《變形金剛》里的地位還次!招魂姐比滅霸不知道差到哪里去了,這爛故事看了影響觀感,必須扣分!
運送魚雷核彈的路,一個人拾級而上,注定是一場孤單的朝圣。引誘聲吶奧卡的車,一個人調虎離山,終將是一次亡命的救贖。巨獸是地球派出的抗體,還是毀滅萬物的神祗。人類是打破平衡的罪人,還是束手待宰的羔羊。寧愿發(fā)射滅氧的生化武器自保,不愿向怪獸之王臣服。甘愿阻止巨獸自由,不肯與其共存共生。
我大哥斯拉不僅抗票房還抗著整個地球的命運!??!幾度變身,堪稱秒殺全場的存在?。?!但前面是真的難看,我很不喜歡人類的戲份!看彩蛋明顯還有續(xù)集,希望哥斯拉和金剛能做好兄弟好基友!
怪獸之斗,居然是因為,一個滅霸級圣母婊???于是,前兩幕無聊到爆,第三幕想炸,動作場面既沒想象力又沒層次,看得全程冷漠臉。知道你們在組宇宙,不拿《新·哥斯拉》跟你比,但交出這樣的作品實在難以令人滿意。大陸市場為章子怡爭來一句中文臺詞??痛醵蛇呏t值了,本片的戲,基本是他職業(yè)生涯最高光時刻。
我一直對于這種巨大生物&物體充滿超級熱血的濃厚興趣,比如EVA,比如變形金剛,比如環(huán)太,還有哥斯拉 怪獸之王。哥斯拉這次終于正名成為了主角,看著這群神明打架簡直不要太爽!聽我的,怪獸之王上映后,去IMAX感受這場神仙打架就對了。
料真的很足,非常硬核的動作場面,糅合了漫畫向的彩色氤氳,音效和氛圍渲染也都很用力,對于有巨獸情結的人來說是過癮的。然而人類部分寫得像坨屎,為了湊夠兩小時生硬安插一些毫無邏輯的戲碼,你哪能想到這一切的發(fā)生都是因為一朵圣母白蓮花。
艾瑪·滅霸博士的理論深深說服了我 人類快點滅亡吧 別整天禍禍人家大怪獸了 打來打去好累的
非常俗套的家庭設定,與怪獸對決生硬結合在一起。前面鋪墊挺長,人類的戲份還是不好看!反派邏輯莫名其妙,老爸的主角光環(huán)也很沒有道理——既不能打又不是解謎的關鍵角色。怪物登場了,畫面好看起來,意境也有了——特別是三頭龍基多拉站在火山上的場景,頗有氣勢!特效場面很大,怪獸打打打不停!問題是怪獸戰(zhàn)斗太多了,哥斯拉和基多拉幾次對決,缺乏層次和差異,就是肌肉互毆加對噴能量!后來看得有點疲憊。為何哥斯拉要拼命維護人類,手撕基多拉;為何魔斯拉會幫助哥斯拉。對這些的交代都是只言片語,非常零碎。如果能把怪獸分拯救派和降臨派這事兒說清楚就好了——呃,我是說,地球派和外星派!傳奇/華納為了讓這個系列發(fā)展下去,不惜在這一部里大招全出,但后面就不好發(fā)展了吧。下一部里只會肉搏而且人類武器都能重創(chuàng)的金剛怎么跟它打?
世界真大,我們真小,哥斯拉之大,骷髏島靚仔直接退群聊;人類之小,復聯都表示辦不了。這部續(xù)作直接全年升級大場面,IMAX也快撐不下了,但大場面反而讓畫面失控,綜合看,半喜半憂吧!PS.大蛾子實在太美了。
渣男蜥蜴和烈女撲棱蛾子的愛情故事,女朋友為了救自己都犧牲了,他面對胖揍女朋友的火雞竟然無動於衷!絕對的爽片,幾場動作戲毀天滅地很炸,文戲說不上精彩,至少沒有拖後腿。章子怡的英文好像退步了,目測下一部戲份會吃重,埋了感情戲伏筆。
怪獸互斗一時爽,一直互斗一直爽
怪獸的特效較差,場面不錯,章子怡的戲份接近可有可無。
金剛:這誰頂得住啊~
全程至少 120min 都在想一件事:女主怎么不早點去死實在無法忍受這種主角一家生死不分離,別人灰飛煙滅的蠢蛋故事。你們有愛親生,直立行走,別人野生無尸骸——一次又一次近乎全滅的無腦拯救,看得人尿意頻繁,咬合力十足。差點忘了,這還是一部主打怪獸的電影。全程你都跟著一伙人在找怪獸……怪獸去哪兒了……奔跑吧,怪獸……emmmmmm……萬萬沒想到,唯一一處意味深長的地方,就是讓霓虹金人肉扛核彈,這么玩“核平一切”,真的好嘛。
人類真是弱雞,通篇就做了叫醒服務和喂食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