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記得看古惑仔的時候還是初中吧,九零后的初中會存在什么?動漫、學習、電視劇、周星馳、tvb 道地星期日影院、掌門人......為什么對古惑仔這么模糊?簡單來講就是看不懂兄弟這一詞的分量有多重。
當我長大些知道兄弟是一輩子的事,每看古惑仔系列電影都羨慕他們,并不是羨慕他們在江湖上多么風光,而是無論是貧或富身邊都會有一班兄弟盲目去支持你。
黃金兄弟,言簡意賅,電影內(nèi)容相當切題(看了就知道,真的就是圍繞這黃金和兄弟的啦)。據(jù)說,就是我自己亂想的,每逢你要進入一個幫會,你都有一個儀式相當與一個洗禮之類的吧,就是問你要黃金還是要兄弟,當然是要兄弟才能顯得你事有義氣的啦,那萬一我選了黃金尼?當然沒有朋友啦。
其實看了這么多電影都看膩了劇情了,也很難有個出人的劇情,不過也不會讓你失望,只是你會猜到某些劇情應(yīng)該怎么發(fā)生。只不過有些劇情還可以更加完美一些,有些不必要的追逐戲就不要浪費時間去演繹罷了。
第一個劇情方面,謝天華人物刻畫的效果還蠻ok的,內(nèi)心的一種掙扎,從他的眼神可以看出來的是,人生是一個又一個的單項選擇題,只不過他認為沒有對的選項,因為他覺得別人的答案只是大家都認為是 對而已。確實他也很難做,做事方式是劍走偏鋒,當然受人質(zhì)疑,當出來問題了又有人會覺得自己是錯的,所以他的方式是錯但是目的是好的。加上人生種種的不如意,計劃總趕不上變化,誤會就會越踩越深。如果我是編劇會加上幾段戲,第一場,當老爸給射殺之后立即射殺兇手不知所措去抱住老爸失聲痛苦,這是用來說明我雖然知道我是做錯了,兄弟是要來責問我的,我第一反應(yīng)是選擇逃避去找老爸說情,可是我允許別人來傷害我家人我的兄弟。第二場是應(yīng)該有個終極大boss操控著他,被迫去背叛自己的兄弟,當兄弟打死大boss(打斗中他暗中幫助兄弟)之后自己應(yīng)該是對著兄弟打空槍,讓兄弟殺死自己然后含著害死老爸愧疚而死,這樣才能得到兄弟的原諒。
第二個演技方面,還是佩服老戲骨曾志偉的表演,與陳小春的對戲中,表演出來是一種嚴父對兒子的教導(dǎo),是完全的男人與男人的對話,之前曾志偉出演過不少的夫親的角色有小人物父親、嚴父、懦弱的父親等等......現(xiàn)在個確實是在他的水平之中,不過陳小春的表演還可以再好一點,個人覺得不夠爆發(fā),一直給曾志偉領(lǐng)著走。
總的來說挺好,古惑仔情懷是驅(qū)使我進電影院的原因,其實還有別的私人原因。他們到這歲數(shù)還能保持到這么帥很難得,值回票價。
講完,掰~
(以下均無劇透)
黃金兄弟是18年出的電影,由于當時影視劇有和內(nèi)地(古惑仔)系列的IP太多了,多為炒冷飯,冷飯還是臭的。已成成見,也因當時香港內(nèi)地兩頭跑,粵語版片源稀少固然沒有去院線觀看。 今天剛在家用投影看了,留個觀后感吧。
先講講我的故事,香港人,今年疫情回不去香港,現(xiàn)如今在北京居住。我知道這一部影片對于不同觀眾的觀感是不同的,不了解香港不在香港居住時間長的人自然不會對不了解的明星同文化產(chǎn)生認同,雖然世界以后終將大同。
對于鄭伊健以及陳小春及其他明星,他們代表的是香港最后的黃金時代,在他們未紅時,前有菏李活巨星李小龍,石堅,許冠杰,成龍等代表人物。早期的電影都是楚原導(dǎo)演,7日鮮,等于說拍7天電影已經(jīng)是很大手筆了。
那時候的精神大概就是我地大家在獅子山下相遇上,總算是歡笑多于唏噓。放開彼此矛盾,理想一起去追。雖然日子苦,但是總有可觸碰的希望和未來,大家窮,但是好日子在前面呢。就像是10多年前的內(nèi)地不是么?那時候的影片多是努力奮斗,打工仔有未來,香港有希望。中國人拼搏吃苦耐勞而自娛。
我可以說這段日子,是每個人香港人都係最懷念的時候。
而同期的,則是硬漢風,無厘頭,兄弟情,家庭等等,百花齊放,娛樂界,影壇,樂壇,巨星璀璨。 且香港那時人文自由,拍咩都得,
最后來到新世紀,。不像現(xiàn)在,喪氣,反應(yīng)現(xiàn)實買個窗臺都要靠父母,最多好聲是本地三級片,也是香港人文精神的一種,但是拍不出來當年的感覺。且如果精華皆去,只剩糟粕呢?當然吳君如的金雞三部曲不在內(nèi)。港片落寞,不提也罷
我看了別的影評,有些在講炒冷飯,有些在講老套,也有的說水平過關(guān)。 從我自身角度來說的話,這部電影,有缺失了好久的人情味。
小的時候,父親回到家會煲湯,阿媽則去買菜,電視上放的是無線電視和亞視。出門可以去郊野公園玩,也可以選擇跟一班朋友仔一起去踢波,吹水,飲野,打機么都得。 我的很多朋友價值觀現(xiàn)在都沒有變,錢很重要,但是沒有家人和好兄弟重要。我覺得這種包含了中國古風的俠義,知錢重而情義更重。而現(xiàn)在的年輕人,我指的就是暴動的那一群,為了錢可以搶砸,殺人放火,是金錢至上的侵蝕和環(huán)境的無法承受。這是題外話,不提。
很多朋友說香港人應(yīng)該買內(nèi)地的房子除了北上廣,在二線城市移居可以買別墅,買百萬的保時捷,悠哉的活著。
那么我長大,有著無數(shù)苦于甘的家鄉(xiāng)呢?
人情味,兄弟情是這部電影的內(nèi)在核心。也是香港影視劇一直以來所表達的文化內(nèi)涵。
這部電影看完,我想回家了,回去喝我父親放在臺面的那一碗熱湯。
大家中秋快樂!
關(guān)于這部電影,今天來說點不一樣,主要是八卦,借此機會咱們中秋節(jié)“考古”,
因為圍繞《黃金兄弟》的,通篇都是古惑仔啊,情懷啊,卻很少有人關(guān)注這部電影的形式。這種“一看就知道是港片”的形式,究竟是從哪里來的?更重要的是,這類片究竟有什么特征?
簡單說,這部《黃金兄弟》的目的性很明顯,這是明擺的。說好的就是走情懷,不好聽的就是動機不純,否則你干嘛找這五個人?
玩情懷的話,為什么他們不接著拍“古惑仔”?拍不成了唄,一方面演員本人不想演這類角色了(鄭伊健在訪談里說過,自己曾因為形象問題上過香港ZF的黑名單,還有家長跑來跟他說求他不要再演了,孩子會學壞,對他打擊也很大)。
另一方面也不讓拍了,97之后那幾年方向一直在收緊,不信各位看2000年的完結(jié)篇《勝者為王》就能感覺到腔調(diào)的變化(這部名義上的完結(jié)篇,片名并沒有帶“古惑仔”的字樣,直接勝者為王)。
鄭伊健和陳小春,二位后來分別拍了《九龍冰室》和《黑道風云》,兩部作品的主題高度一致,一部是退隱江湖,一部是洗心革面,曾經(jīng)兩位古惑仔代言人出演這樣的作品目的很明: 其一否定過去,以便拓寬自己的演藝事業(yè);其二告訴各位,香港回歸之后,“古惑仔”是玩不轉(zhuǎn)的。這兩部電影,兩位大佬,幾乎是親自為《古惑仔》系列電影畫上了句號。
所以《黃金兄弟》這幾位,再拍古惑仔是不可能,這輩子也不能再拍!
電影就是用“古惑仔”的陣容拍了一部《五虎將之決裂》,幾位兄弟不再拿刀,開始玩槍,這個是可以滴,畢竟如今的環(huán)境,刀可以搞得到,槍你可就玩不轉(zhuǎn)嘍,也不擔心有人模仿了。但總是感覺這樣的巧立名目,是有點“動機不純”。
況且電影最終呈現(xiàn)的效果,也并不是太令人滿意,因為故事太水了,且部分情節(jié)承接有欠邏輯。盡管從電影的臺前幕后我們能看到不錯的誠意,從頭打到尾,武術(shù)指導(dǎo)出身的錢嘉樂最起碼保證了場面戲的效果,槍火場面和爆炸都可以。不過對于被好萊塢慣壞的新觀眾來說,還是不能服眾。所以也不難理解電影口碑迄今不太行。
對于老觀眾來說,尤其是港片粉絲,《黃金兄弟》所呈現(xiàn)的形式,倒是有些久違的感覺,因為這是一種非常過時的題材模式,叫做“時裝動作片”。
知道這五個字朋友,基本都是老港片粉絲,且大部分已經(jīng)奔中年了。
(如下內(nèi)容,跟《黃金兄弟》關(guān)系不大了)
有人問了,“時裝動作片”這個名字好奇怪啊,我們都知道警匪片、槍戰(zhàn)片甚至黑幫片,都可以算動作片,結(jié)果還給你來一個“時裝動作片”,買衣服的嗎。
這個名字是香港電影對一類題材的稱謂,“時裝”和“動作”兩個詞,其實是用來區(qū)別香港最流行兩個片種——古裝片與功夫片而誕生的。
甄子丹曾經(jīng)說過:“全世界都有動作片,動作片是一種國際語言。但功夫片是中國特有的,是民族文化最寶貴的一部分?!?/blockquote>(上為《直擊證人》,下為《殺破狼》)簡單來講,我們可以把時裝動作片歸結(jié)為功夫片的一個分支,是香港電影的地域化片種。二者最典型的分類如下:
▲時裝動作片多以當代甚至未來為背景,人物穿著更貼近現(xiàn)代觀眾,也更有代入感,動作除了拳腳功夫之外還常常借助威力巨大的現(xiàn)代武器; ★而功夫片則多以古裝扮相出現(xiàn)在觀眾面前,打斗也以拳腳和冷兵器為主,就算背景是現(xiàn)代,比如李小龍的《猛龍過江》,也是單純的追求功夫格斗為主。★功夫片的演員一般都要具備一定的武功底子,通過表演將民族的文化表達出來。 ▲而動作片由于是一些動作的分解,不會打的可以找替身或者依靠大量的后期特技,因此對演員的要求比功夫片要小的多。香港當年引領(lǐng)潮流的,就是1981年洪金寶和陳勛奇的《提防小手》(82年初公映),大體上就是穿上時裝的功夫片,兩位主角就是義俠般的角色,但電影并沒有一味的強調(diào)功夫技擊,反而在動作場面上,出現(xiàn)了在場面上特技鏡頭,和攝影的上突破,與天馬行空的武俠風格和特立獨行的技巧風格不同,電影中洪金寶表現(xiàn)的是硬朗明快的搏擊效果。
PS,洪金寶80年代動作片的另一特色便是動作的數(shù)量有所減少,然而這絲毫沒有妨礙其質(zhì)量和創(chuàng)新,這就是“時裝動作片”的誕生之由,也是洪金寶這位大佬在80年代對香港電影做出的貢獻之一。(另一個貢獻就是開創(chuàng)了靈幻功夫片?!豆泶蚬怼贰督┦壬愤@些,說80年代香港電影是洪金寶的天下一點也不為過)當時看慣古裝功夫片的觀眾覺得這種形式好新穎啊,一方面很符合80年代觀眾審美,另一方面其實就是與“國際接軌”,搭上當時火爆全球的動作片潮流。
所以香港時裝動作片一時間如雨后春筍,新藝城的《最佳拍檔》系列,嘉禾的《五福星》系列,乃至三兄弟后來合作的《快餐車》《飛龍猛將》都是如此,更不說成龍的《警察故事》系列也是誕生在這個風潮之下。
你不能管這些片叫“功夫片”,因為功夫技擊雖然還是一錘定音,在呈現(xiàn)方式上不同。動作特技成為了主流,就算功夫打斗,要么是在飛馳的車上,要么是在樓頂邊緣,看的技擊套招拆招與特技鏡頭二合一的場面。
但終究那個時代的港片中,時裝動作片是一種審美和類型趕時髦的產(chǎn)物,這些片子骨子里面還是香港電影最擅長的那一套。說白了,還是古裝片里最擅長的“江湖”、“兄弟情”這些,這些電影中的主角,就是穿著西裝拿著槍的大俠,個個是孤膽英雄,城市是綠林江湖,他們所經(jīng)歷的都是浪漫化的故事。
所以香港時裝動作片完全有別于當時的西方動作片的,這是自己的特色。在當時香港時裝動作片的體系之下,另一部更重要的作品誕生了,那就是《英雄本色》。
這部電影跟洪金寶、成龍那種詼諧式的大英雄不是一個次元的,上述那些張徹式武俠片中陽剛、熱血、浪漫的元素被格外放大(吳宇森本來就是張徹的徒弟,昔日張徹御用大俠男主角狄龍,也是電影的主角之一),甚至完全沒有了功夫打斗,拿槍解決問題。而且這類作品也有了自己的專屬名號——英雄片。
所以,在80年代時裝動作片興起的那一陣,洪金寶成龍式的動作片,與吳宇森周潤發(fā)式的英雄片,各自引領(lǐng)潮流,到了一定階段兩種風格甚至融會貫通。
城頭變幻大王旗
除了當時當紅的動作明星外,一時期的許多功夫影星和導(dǎo)演紛紛投身該類型:
★邵氏的功夫紅星狄龍也在沉寂多年之后憑借《英雄本色》東山再起;
★陳觀泰、劉家榮等從古代綠林中的草莽英雄搖身一變成了黑幫大哥;
★同為邵氏“五虎將”的李修賢則成為“警察專業(yè)戶”;
★袁和平以攜愛徒甄子丹拍攝了《洗黑錢》、《直擊證人》等影片。
更重要的是,期間誕生了大量以女性為主的時裝動作片,這在曾經(jīng)以男性為主的香港電影中非常少見。
以前古裝片、功夫片為什么不主打女性?已故功夫大師劉家良一句話點破:“女演員就算打得好,觀眾亦不會接受,只覺得她在做戲。武打片失去逼真感,還有什么氣氛?何況,大部分女演員拿起刀槍來,總是姐手姐腳不像樣,還是用男的俐落?!保ㄋ援敃r出了一個能打惠英紅有多么稀有,直接第一屆香港金像獎最佳女主角)但時裝動作片可就不一樣了,可以依靠特技變得很逼真啊,就算打得不好也可以找替身啊。而且時裝動作片的陽剛氣質(zhì)比古裝功夫片減弱了很多,女打星的不僅外形美麗,而且動作輕盈敏捷,較之功夫男星們的僵硬動作,她們在這種追求時髦的動作電影里姿勢瀟灑,輕重緩急,錯落有致,給動作片的世界畫出了一道別樣的靚麗風景。
所以一時間楊紫瓊、李賽鳳、楊麗菁、羅芙洛、大島由加利等或?qū)W過真功夫、或從舞蹈演員轉(zhuǎn)型的“女打星”橫空出世,也拍攝了《霸王花》《皇家?guī)熃恪贰短焓剐袆印?/span>等等作品,也火爆了一陣。
所以,現(xiàn)代都市中發(fā)生的激烈爭斗,少不了槍支、飛機、汽車、輪船的參與,場面和動作也都比功夫片精彩許多。功夫片里做不出來的動作,通過特技也可以在動作片里面做出來。因此,時裝動作片要比功夫片具有更多的看點和更富有時代氣息,它成為主流也是必然的事情。
PS,時裝動作片的危險系數(shù)是很高的,成龍的玩命系列就是代表。據(jù)元彪回憶,嘉禾公司以前都會在敞篷門口擺一部救護車,隨時準備送人進醫(yī)院。中二化的表征
“皆盡過火,皆是癲狂”這八個字代表了香港電影對表面極致娛樂化追求,也暗示了港片無節(jié)制跟風的特征。
時裝動作片。從1981年興起,到《英雄本色》之后起勢,80年代末期達到巔峰,一直火到了90年代中期。當時是港片最火的時候,一年100-200部,其中徐克的新武俠電影和周星馳的無厘頭喜劇帶走了一部分跟風流量之后,剩下題材基本都是時裝動作片。
如果有過租碟或者買簡裝DVD經(jīng)歷的朋友,應(yīng)該會比較了解,很多碟店賣不出去處理的老港片,名字都叫不上來,多數(shù)是打打殺殺的時裝動作片,其中故事亂七八糟、情節(jié)雷同、演員也不成氣候,單靠動作戲撐著,比比皆是。
(這些PS水準的海報就是代表)這些作品,對時裝動作片模式的剝削已經(jīng)達到了“如火純情”的地步,各種跟風+過火,甚至形成了一種cult派的風格,比如:
★開槍/開打前后必須來個pose亮相,各種耍帥,越夸張越好,中槍之后恨不得翻個720度在摔倒。
★打斗跟情節(jié)脫節(jié),為打而打,也不知道怎么回事雙方就打起來了,一頓槍戰(zhàn)和搏擊。
★子彈似乎永遠打不完,可到了關(guān)鍵時刻雙方子彈卻能同時用光,然后大家開始拳腳伺候,功夫?qū)Q。
★男主角多是浪漫的大英雄,女主角多是打女,二者碰到一塊的時候,男的是別想打過妹子。
★飛車特技、爆炸比比皆是。
★沒有什么當紅明星,多是當時二線級別,比如高飛、大島由加利,這二位的片子最多,甚至還有當時方中信、任達華這些什么片都演的名人。
這些模式化而且特征鮮明的時裝動作片,在90年代前半段多如牛毛,以現(xiàn)在的眼光來看,這就是典型的“中二風格”電影,太夸張?zhí)^火,反而越來越?jīng)]意思。
PS,俺當年大學時在碟店打工,最后處理影碟,剩下的全是這類片子,半價都沒有人要,最后我都拿回家了,現(xiàn)在還沒看完,沒動力。PPS,還有一個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在時裝動作片時代后期90年代,重心開始朝著東南亞轉(zhuǎn)移,演員五花八門,鬼佬洋妞應(yīng)有盡有,但場面真的很大。 比如《獵魔群英》《獵豹行動 》《金三角群英會》這些,也不知道是南洋那邊場地和煙火便宜,還是有了外埠資本注入,這些題材動不動就是跨國毒品、公海大案這些的,異?;鸨适略絹碓嚼淄?,也沒能挽救時裝動作片的沒落。時裝動作片后來為什么沒有了?其實一直都在,只不過不叫這個名字了。
大概是96、97年之后,一直到新世紀初期,香港的時裝動作片不再“中二”。
以陳木勝的《沖鋒隊怒火街頭》、從好萊塢歸來的林嶺東的《極度重犯》《高度戒備》,還有林超賢的《G4特工》《重裝警察》、陳德森的《神偷諜影》《紫雨風暴》、乃至杜琪峰的《非常突然》《暗戰(zhàn)》等等,又帶了一波節(jié)奏。
很明顯,英雄主義不再,江湖不再浪漫,這些依舊打打殺殺的電影,不再追求大英雄的風光表面,更加關(guān)注小人物的一舉一動,大家都是普通人,開槍/開打前哪兒TM有工夫擺pose,說白了,這些電影更加接地氣、更加現(xiàn)實,角色就像我們身邊的人一樣。
直到那部帶有總結(jié)形式的《無間道》的出爐,正式終結(jié)了昔日的“中二”,將香港“時裝動作片”帶向了另一個次元。
對了,這時候的同類電影已經(jīng)不叫這個名字,我們正式稱之為“動作片”或“警匪片”,因為這些電影,不再有那些標新立異的特色了,盡管骨子里面還是香港電影那一套規(guī)則,但形式和風格上完全變了,做到跟“國際接軌”。
所以,“時裝動作片”這個中二的名字,跟著電影中那些中二的噱頭一起成為歷史。
耍帥、熱血、擺pose這些玩意,交給年輕人去折騰吧,所以就有了《古惑仔》,繼承了“時裝動作片”那一套特色,江湖變成了銅鑼灣,不拿槍改玩刀了。
結(jié)果《黃金兄弟》又輪回了回來。
所以,各位也就明白,都21世紀,《黃金兄弟》這種中二風很濃厚的動作片,為什么會顯得過時了。
過期了,還有情懷嗎?
這部電影,幾乎是當年“時裝動作片”的模板啊。導(dǎo)演錢嘉樂動作指導(dǎo)出身,而且他可以洪金寶的徒弟啊,在洪家班,這類片子沒少搞,自然輕車熟路。說白了,電影中這些特色,“一看就是港片”。
故事就是一坨,情節(jié)跟打斗脫節(jié),單純的為打而打。比如劫車之后的火并,本來就是被人暗算短兵相接的過程,結(jié)果打著打著雙方都變出了沖鋒槍,火并變成了戰(zhàn)爭,有這軍火,直接搶劫車不得了,還玩什么暗算啊。而且打斗前各種擺pose也是應(yīng)有盡有,比較遺憾的是沒有來一場真正的搏擊PK,最后變成了施瓦辛格的《獨闖龍?zhí)丁贰?/p>
倉田保昭跟周比利沒打幾下也是令人遺憾,最期待的船越文夫與藤田剛之戰(zhàn),后面沒有了。
所以,新觀眾對這樣的作品,不買賬也是情理之中。而老觀眾,對于該片的情懷,除了古惑仔之外,還有這方面“時裝動作片”的特色,過來人自然明白。
但話又說回來,這部《黃金兄弟》盡管很過時,但場面戲很有料,能看出認真拍了,比上個月的《歐洲攻略》強太多了,后者明顯是糊弄事,同是“時裝動作片”,連特技場面都注水,糊弄誰呢?這片才應(yīng)該叫《歐洲攻略》。
首發(fā)于公號:電影文酷
dreamcrowflim
這幫兄弟還是會賺錢,曉得國家政策風向現(xiàn)在是打黑除惡了,不搞黑澀會了,開始走特工路線了。
首先夸一下電影里面好的地方
1、 演技,這幾個人,80、90后基本上都看過他們演的片子,說實話,并不是特別出眾的演技,甚至有時候?qū)λ麄兊难菁级加幸欢ǖ奶茁犯?,一個眼神就能知道他們的表達和動作。但是這部戲里面,陳小春的一場哭戲,讓我get到他的演技,那一跪和一幕隱忍的哭,演出了這個角色的感覺,也突出了整個人的江湖氣息。曾志偉在里面雖然演的是養(yǎng)父這一角色,但是其實也是他們的“兄弟”和“家人”。謝天華摸到曾志偉藏在被子下面的槍的時候,那不到一分鐘的戲也很出彩。(建議花一分鐘時間看看這幾處)
2、 錢嘉樂武術(shù)指導(dǎo)出身,劇里的打斗場面,還是值得看一下,個人來講倉田保昭室內(nèi)打斗場面和幾個人去小島上面開掛的那一串鏡頭,感官和視覺上都很好。兩幕追車的戲也行云流水,值得一看。布達佩斯的追車戲,鄭伊健為了陳小春脫身自己開車撞警局,凸顯了影片主題。日本的飆車戲,緊張刺激,從商場到街頭。兩處安排脫身的追車戲都很巧妙沒有套路。(此處后面也有吐槽)
3、 幾個人顏值和身材都在線,保養(yǎng)的很好,溫泉戲份時候我不由得感慨了一下,絲毫沒有油膩感讓人十分愉悅。
4、 取景沒有取在熱門的地方,而是一些小眾地方,各有特色,賞心悅目。(有理由懷疑拿了經(jīng)費是去公款旅游了。)
然后………..然后吐槽一下
↓↓↓↓↓↓↓↓
↓↓↓↓↓↓↓↓
↓↓↓↓↓↓↓↓
↓↓↓↓↓↓↓↓
↓↓↓↓↓↓↓↓
↓↓↓↓↓↓↓↓
↓↓↓↓↓↓↓↓
【純屬主觀,不杠不黑,花了錢花了時間看的。我不行,我不上,我就嗶嗶】
1、 故事情節(jié)比較弱,基本上也可能因為這些人我們太熟悉了,已經(jīng)差不多弄明白他們的演技套路了,謝天華在一開場出來腿上中彈之后,朋友和我一起吐槽,他絕對叛變了?!拌磋础边@個角色存在的目的看不出來有什么意義,被綁架算嗎?還有佘詩曼,鄭伊健給他說“你在哪,我就在哪?!毕氩坏胶竺骊愋〈阂步o鄭伊健這樣說的,那么他們之間關(guān)系…值得深思。四個人啥也沒干就跑去日本開酒店釀酒了,中間鄭伊健坐牢這些時間,干了什么?沒有交代,對劇情也沒起到任何作用。除了讓倉田保昭后面出來打了一會兒。還死了【也許是致敬精武門】。謝天華從小長大背景和他們差不多,但是就是特備缺錢,是什么原因?qū)е滤麑﹀X的執(zhí)著,插敘時候沒有交代。
2、 追車戲的吐槽,資本主義國家也太辣雞了吧,在街上鬧騰那么久警察都沒有咋個來,布達佩斯出動一輛警車,時間沒超過一分鐘,后面還是鄭伊健自首了。日本街道追車戲,干脆連警察都沒有來。好了!這里先不說這些npc的戲份,道具設(shè)置上面,截獲的黃金裝在那么小一個小面包里面,為啥在謝天華的島上就那么多?數(shù)學好的人可以計算一下,小面包車的載重絕對不允許這種情況?。。。?!
3、 島上面的打斗戲,先說島,(一個想法不一定對)壞人一貫喜歡住在這種只有一條路的地方,這種地方難道不是比較危險嗎?畢竟一旦對方包圍起來…就是攻城戰(zhàn)了啊,雖然電影里面不會這么演,但是我還是對這個島的防御性持懷疑態(tài)度。
4、 如果我是他們隊友,我要舉報他們??!哪有走中路直接推水晶的打法?而且還不是團,是走一條直線,還是喊刺客走前面…騷操作,惹不起。當然對面的肉也不行!我以為要看那個毀容哥拿四殺,沒想到,“你們四個,別太早死掉了!”然后就沒有然后了。打擾了,打擾了。如果我是他們對手,我也要舉報他們是掛逼!??!憑什么?。。?!鄭伊健臉上那么近挨了子彈,理論上該爆頭都沒有!憑什么??!還可以開jeep去把電車撞翻,hello?資本主義國家的人不是人嗎!保險公司給不給賠?
??]@
不知從何時開始,大家對這幫兄弟會說一句“欠你一張電影票”的說辭。
是啊,當年貓在錄影廳,或者播著家中影碟看戲的我們,誰曾正兒八經(jīng)買過一張電影票,走進影院看他們的電影呢?
9月21日,懷著一種莫名虔誠的隱隱亢奮買票進了電影院。嗯,是時候還一張電影票了,不止是一個約定,這份珍視大概只有當年高歌著“來忘掉錯對,來懷念過去,曾共渡患難日子總有樂趣……”的我們才懂其中情懷。
雖然影片和古惑仔沒有一點關(guān)係,可當這群人集體一出現(xiàn)鏡頭裏,在我看來,這就是地球另一端的古惑仔番外故事。
做兄弟,有今生,有來世,影片由始至終都在傳遞這一價值觀。導(dǎo)演立意很清晰明確,既然要打情懷牌,就落足料一定要感動你。
喜歡影片過程中,總有鏡頭不時定格在Ekin和小春的表情裏,眼神一交匯勿用多言語,那種默契與火花,好像一恍惚看到當年的“陳浩南與山雞”,很開心這兩兄弟交出水準之上的表演作品。
至於謝天華、錢嘉樂、林曉峰,都還是熟悉的“配方與味道”。有些演員自帶故事屬性,當一群這樣屬性的演員聚集在一起時,你儘管會知道大概的故事脈絡(luò),可你還是會想看,因為有些電影無關(guān)技術(shù)性,我們就是想看那年的他們?nèi)缃竦哪印?/p>
五個人,銀幕裏,各司其職完成這次《黃金兄弟》;舞臺下,心照生活給予的彼此的樂與怒
那年的電影不能續(xù),不能提,沒關(guān)係,可以拍另一個故事,只要還是我們五個人。歲月裏,光陰消失友情未變,只要有夢想、有情懷,一起沖一起闖,他們,歸來依然是少年。
鄭先生,欠你的電影票還了一張,光影之約繼續(xù)和你再見。
還是老套那句話,你演,我就看,你唱,我就聽!
各位黃金兄弟姐妹,已經(jīng)開show,你的電影票準備好了嗎?
文/寶木笑
1995年,人們還在急急忙忙跑向小賣部外邊的公共電話,幾乎沒人知道網(wǎng)絡(luò)是何物,更不會想到電腦這種“高科技”,有一天不但能夠家家戶戶都有,甚至還能隨身帶著……那也是一個錄像廳非?;鸨哪甏?,于是就在那一年突然出現(xiàn)了一部名字怪怪的電影——《古惑仔》。然而,這部對我們來說名字有些怪的電影卻風靡了整個中國,從1995年的《古惑仔之人在江湖》開始,這個系列的《猛龍過江》、《只手遮天》、《戰(zhàn)無不勝》、《龍爭虎斗》、《勝者為王》仿佛完成了一種香港黑幫電影的轉(zhuǎn)型,陳浩南、山雞、大天二、大飛、大頭……這些人物讓當年的我們?yōu)橹d狂,同學中有的把他們的海報貼到家里,有的偷偷留起了浩南哥那樣的飄飄長發(fā)、有的開始神神叨叨地苦練粵語歌《友情歲月》、好朋友之間開始“裝腔作勢”地喊一聲“做兄弟”……
不知不覺,20多年過去了,當年的“小屁孩兒”們都已奔四,而當年的浩南、山雞那些令人目眩神迷的偶像,也都過了知天命之年。所以,當鄭伊健、陳小春、謝天華、錢嘉樂、林曉峰這五個“古惑仔”系列走出的兄弟一起拿出一部《黃金兄弟》,這很難不讓當年曾經(jīng)迷戀銅鑼灣洪興友情歲月的人們感慨萬千。雖然在接受采訪時,鄭伊健五兄弟一再表示不愿打“情懷牌”,但不可否認的是,當一種記憶刻骨銘心,然后再經(jīng)過20多年的時間發(fā)酵,“情懷”這種東西是很難遏制的。只是觀影之外,我們無限感慨的,除了歲月催人老的白駒過隙,更有一種對香港黑幫電影從80年代一路走到今天的嬗變。
如果一定要給《黃金兄弟》這部影片一個類型片定位,那么它仍然是一部黑幫片,雖然影片所有的表層要素已經(jīng)完全的“去古惑仔化”了?!饵S金兄弟》的開場就開始了這種有意識的區(qū)分,影片開場是在一片沙漠中的豪華國際會展中心,豪車美女,名流盛宴,高科技項目和世界頂級的商業(yè)巨頭……鄭伊健飾演的獅王、陳小春飾演的火山等人也完全是特種部隊的戰(zhàn)斗裝扮,身份也變成了雇傭兵性質(zhì)的特工,所做的事也成為了涉及到更大內(nèi)幕的絕密任務(wù)。然而,當飾演《古惑仔》大天二的謝天華(片中角色為Bill)因為“失誤”,導(dǎo)致整個任務(wù)失敗,腿部中槍的他被外國上級炒魷魚,強迫下車,獅王和火山等其他四個兄弟卻一齊下車,反炒了上級,兄弟五人一起有說有笑走在沙漠中的時候,觀眾馬上不自覺地會心一笑:雖然過去了二十多年,雖然你們的裝備都鳥槍換炮了,雖然這里也早不是銅鑼灣了,但你們還是我們心中的那一群古惑仔。
《黃金兄弟》從影片類型分析角度講,更大的意義并不在其有意地將自己與《古惑仔》進行形式上的區(qū)分,而是在于其無意間流露出的香港黑幫電影的流變,以及對這種流變所保留的態(tài)度。如果說上世紀80年代《英雄本色》、《監(jiān)獄風云》、《喋血雙雄》、《旺角卡門》等影片創(chuàng)造的是傳統(tǒng)黑幫電影的高潮,那么《古惑仔》系列在90年代則完成了一種黑幫內(nèi)核的轉(zhuǎn)型?!豆呕笞小废盗袑嶋H上是黑幫電影和青春熱血類型片的拼接和融合,當年《古惑仔》系列的黃金搭檔——編劇文雋、導(dǎo)演劉偉強,將80年代黑幫電影的主角從“梟雄”演變?yōu)榱恕肮呕笞小?,早期黑幫片的“忠義”精神內(nèi)核也蛻變?yōu)椤傲x氣”。雖然“義氣”比“忠義”在格調(diào)上可能稍低一些,但卻更加接地氣,更有人情味,也更能讓人熱血沸騰。
然而,也正是90年代末開始,香港黑幫電影實質(zhì)上在《古惑仔》系列的高潮過后,緊接著就轉(zhuǎn)向了“后江湖時代”。杜琪峰在這個時期幾乎憑一己之力強行轉(zhuǎn)型了香港黑幫片,《真心英雄》、《槍火》、《暗戰(zhàn)》、《黑社會》、《毒戰(zhàn)》等一系列影片,讓觀眾認識到“江湖”這個概念已經(jīng)不單單是“銅鑼灣”,而是更廣闊世界的投影和映射。也正是在這個意義上,同樣有著敏銳藝術(shù)感悟力的劉偉強,毅然從《古惑仔》系列的創(chuàng)作慣性中走出,推出了港片巔峰之作《無間道》。這種“后江湖時代”從最外在的形式上表現(xiàn)為事件的由小而大,《黃金兄弟》講述的故事直接涉及到軍方包庇藥業(yè)巨頭在非洲拿孩子試驗藥物,更涉及到國際特工組織內(nèi)部的明爭暗斗,而獅王等人在Bill的圈套下原本要截下一車貴重藥物,卻最終截下了整整一車黃金。
正是在這種敘事層面上,傳統(tǒng)黑幫電影中“忠義”和“義氣”的精神內(nèi)核,往往被宏大故事背景猛烈沖擊,其最突出的表現(xiàn)就是人物內(nèi)心更加復(fù)雜化和反類型化。在《古惑仔》系列中經(jīng)常出現(xiàn)的拜關(guān)公實際上是一種對于“義薄云天”的價值推崇,然而到了《無間道》就成了曾志偉領(lǐng)著眾多小弟在佛前祝他們臥底成功,《槍火》中保護老大的五個保鏢更是陷入阿婆《無人生還》般的互相猜疑爭斗的死地。在《黃金兄弟》中,這種“后江湖時代”的映射就表現(xiàn)為Bill的內(nèi)心扭曲,原本獅王、火山這五兄弟從小一起長大,在義父曹sir(曾志偉飾)的教導(dǎo)和撫育下,成為一個戰(zhàn)斗力極強的雇傭兵團體。但是Bill一直的心結(jié)讓他最終走上了不歸路,面對急劇變化的世界,他一直認為自己最有經(jīng)濟頭腦,卻一直被阿爸壓制,讓獅王做領(lǐng)頭人,錯過了無數(shù)賺大錢的機會。他的口頭禪就是“又是我不對嘍”,像極了當下的很多人,于是他決定瞞天過海,給讓兄弟們在不知不覺中完成一樁“大買賣”,最終卻使事情逐漸惡化,無法收拾。
按照這樣的邏輯發(fā)展,《黃金兄弟》自然可以沿著《槍火》、《真心英雄》等片的路子走向更深的人性解剖和主題升華。但顯然“情懷”這種東西就是一把雙刃劍,你必須在這個點上進行取舍,繼續(xù)走下去,《黃金兄弟》也許在藝術(shù)層面會更高一些,但卻不再是鄭伊健、陳小春五兄弟想要的。其實,如果說句誅心的話,當觀眾發(fā)現(xiàn)鄭伊健、陳小春、謝天華、錢嘉樂、林曉峰這幾個人齊刷刷聚在一起,他們的內(nèi)心期待也許并不是想要一部《黑社會》、《放逐》這樣的標準意義上的“后江湖時代”的黑幫片,他們其實并不想從陳浩南、山雞的身上看到這個時代更為復(fù)雜的黑幫生態(tài)和文化景觀。所以,對《黃金兄弟》的苛求在某種意義上是不公的,因為看電影就如同讀書,也是有目的區(qū)分的,有的電影看的是熱鬧、有的電影看的是技法、有的電影看的是審美,而我們也需要在一些電影中感受一下情懷,慰藉自己已然逝去的青春。
正因此,《黃金兄弟》放棄了后江湖時代黑幫電影的主題和角色模式,而是選擇后退一步,不再去升華主題和意義。也正是在這種情況下,開篇火山和獅王在對講機里說“以前打仗都不怕,現(xiàn)在救個人算什么”實際上是一種一語雙關(guān),一方面他們在影片中都有著參軍經(jīng)歷,確實一起上過戰(zhàn)場。另一方面,也可理解為20多年前在銅鑼灣一起并肩做“古惑仔”的他們,如今又回來了。更不用說開場五兄弟撤退時,火山對獅王說“你一句話,我們就跟著”,這實際上已經(jīng)將影片的基調(diào)完全定下來了,那就是至少在這部電影中,我們只是想在這個后江湖時代,和曾經(jīng)喜歡過我們的影迷一起重溫一次“古惑情懷”。
單從這一點看,《黃金兄弟》顯然是做到了,它雖然沒有新世紀香港黑幫電影的厚重和深邃,卻給人一種重溫上世紀80/90年代江湖情懷的溫暖和感動。即便《黃金兄弟》將拍攝地擴大到全世界,布達佩斯、黑山共和國、日本……也充滿著炫目的飆車和槍戰(zhàn),但當曾志偉飾演的“阿爸”坐在輪椅上,面對跪在自己面前、充滿懺悔的陳小春,突然給了干兒子狠狠一嘴巴,假裝嚴肅地說道:“你打我一槍,我還你一嘴巴,扯平了,你還想怎樣”,那種老港片故作輕松中的至性至情讓我們感慨萬千。而當獅王、火山等歷盡千辛萬苦,冒著無數(shù)生命危險把Bill制服,他們用槍頂住Bill的頭,卻說出這樣一番話:“我們來,不是為了開這一槍,而是為了說一句話,我們不再是兄弟了”,那種老港片中不做兄弟的懲罰遠高于剝奪生命的價值觀,雖然在這個早已物欲橫流的世界會被嘲笑至死,但不知為何卻依然讓我們心潮澎湃。
《古惑仔》系列的主題曲《友情歲月》在《黃金兄弟》中出現(xiàn)過兩次。一次是在“阿爸”(曾志偉飾)的葬禮上,鄭伊健、陳小春等人都是一色黑色緊身西裝,那一刻,人們似乎忘記了片中人物到底是誰,只是恍惚中看到了成為洪興中堅的浩南和山雞。另一次是在影片最后,Bill故意裝作背后偷襲,讓火山向自己開槍,火山回憶起之前有一回Bill仿佛有預(yù)兆般在自己耳邊偷偷說:“如果我走上絕路,我要你一槍打死我,死在自己兄弟手里,我心甘情愿”。
這仿佛是兩次充滿象征意義的告別。第一次象征著《古惑仔》系列轉(zhuǎn)變了《英雄本色》時代的江湖內(nèi)核,青春熱血在向梟雄傳奇進行告別,似乎每次古惑仔的重生,都伴隨著仁義前輩的逝去,就像B哥在《人在江湖》中的死去。而片尾這次告別,也許更像是一次倔強的宣言:雖然在后江湖時代已經(jīng)不時興“做兄弟有今生,還要有來世”,但對不起,即使你是大勢所趨,我們也不和你玩兒了,我們還是更愿意做回銅鑼灣的那群熱血的古惑仔。
消失的光陰散在風里,仿佛想不起再面對。
流浪日子,你在伴隨,有緣再聚。
天真的聲音已在減退,彼此為著目標相距。
凝望夜空,往日是誰,領(lǐng)會心中疲累。
來忘掉錯對,來懷念過去,曾共渡患難日子總有樂趣。
不相信會絕望,不感覺到躊躇。
在美夢里競爭,每日拼命進取,奔波的風雨里。
不羈的醒與醉,所有故事像已發(fā)生,飄泊歲月里。
風吹過已靜下,將心意再還誰,讓眼淚已帶走夜憔悴。
——《友情歲月》
—END—
比想象中好一些,相對于那些純賣情懷的電影,本片不論是制作還是劇作都要認真很多,錢嘉樂在視聽上也是有一些小聰明的、幾處動作長鏡頭看得到導(dǎo)演層面的努力,但是整體上還是難掩整個電影的平淡和乏味。《意大利任務(wù)》的劇情架構(gòu)搭配上老港片粗暴的兄弟情展現(xiàn)顯得比較不倫不類,情節(jié)的亮點基本為零,故事也全靠著壞到失真的laughing哥硬生生推動,而走量的動作戲完全沒有緊張感和節(jié)奏感,基本上和前兩年的《俠盜聯(lián)盟》犯了一樣的錯誤,不過,影片的五毛特效一看就沒有后者有錢。
過節(jié)再無聊也不要陪家人去看這種所謂情懷片,傷錢。
一塌糊涂的港式爛片。劇情胡編亂造,故事毫無邏輯,剪輯混亂失控,主角全程開掛,擺明了是一部消費情懷的圈錢之作。如果不是中間的插曲用了《友情歲月》,本片可以給負分,提名年度十大爛片!
這些電影都得了“戰(zhàn)狼后遺癥”,明明蹭的是《古惑仔》,鋪設(shè)小打小鬧的兄弟情,非要學《戰(zhàn)狼2》的“逼格”,拍一部火箭筒+機關(guān)槍齊飛的炸碉堡大片,就差坦克了。開場搶車搶黃金,是《極盜車神》;中途四分五裂四散流離,是銀河映像《放逐》;而后一眾鬧市飛車狂飆,是《速度與激情3:東京漂移》;最后的小島登陸戰(zhàn),是《敢死隊》,是《特種部隊》,真尼瑪牛掰!啥都有了,就是沒有自己的影子!
四個人舉槍帥的不要不要的
貴在爛得均勻。
《古惑仔》的陣容拍了《五虎將之決裂》。動作指導(dǎo)出身的錢嘉樂保證了視效,飛車特技和槍火場面還不錯,故事就注水了,很老派的那種時裝動作片,高飛、大島由加利經(jīng)常演的那種,還刪了功夫PK,用《獨闖龍?zhí)丁诽娲詈笠粦?zhàn)??傮w還是英雄片路子,就看情懷了。即便如此,也要完爆歐洲攻略,馬楚成學著點,友情歲月太贊!
為什么要一再消耗古惑仔兄弟,讓陳浩南只做陳浩南,山雞只做山雞不好嗎。這種毫無意義的再聚我一點不想看到。各位大佬阿sir,港片撲街,黑社會已經(jīng)名存實亡,你講咩古惑仔。古惑仔變特工,不如街頭揸架死在那個年代。
被片名耽誤的電影,以為圈錢,聽到友情歲月的插曲,雞皮疙瘩都起來了。錢嘉樂不愧動作指導(dǎo),動作場面都不錯。
劇情略顯單薄和平淡,節(jié)奏還不錯,動作戲很燃,爆破場面震撼,古惑仔帥氣回歸。
暴發(fā)戶般的電影 byebye一星就當給 嫻妃 佘詩曼了
5,是那種特別平庸的電影,劇情套路,故事也沒什么吸引力。說來說去賣的還是古惑仔幾兄弟的懷舊情。只可惜這故事又沒法延續(xù)古惑仔的情節(jié),只能搞出這種溫吞的東西。于是,老了之后,失去不光是青春,還有昔日敢闖敢干的精氣神。挺遺憾的。
節(jié)奏還不錯,動作戲很燃,古惑仔重聚了,喜歡小春。
打戲?qū)擂?,釀酒尷尬,情意尷尬。此片就是女子高中生故事,末了互相給對方說,我下輩子也不和你玩了!
在社會主義金錢的管理下,古惑仔都可以從良做特工!還有什么沒可能??
記住,所謂的過氣香港天王們,不要忘了大鵬對你們的提攜之恩喲!
有多難看我都預(yù)料到了…所以無論多難看,我都能接受。
當年的古惑仔都改行當特工去了
聒噪的配樂,多余的閃回,不成立的動機。這碗飯又餿又冷。參與許多影片動作特技部分的錢嘉樂,本片僅有三四秒的動作戲可以一看。除了古惑仔,還有周比利這樣的邊緣老面孔,倉田保昭也已成為國產(chǎn)爛片專業(yè)戶。
這碗冷飯不知道要炒多少次,幾句話離不開兄弟,配音就像幾個香港人在說普通話,bbbb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