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天塔的傳說帶著圣經(jīng)中一貫的懲戒意味,到現(xiàn)在一轉(zhuǎn)身卻成了講述溝通的故事。這樣的主題在電影中似乎比較常見,但單刀直入地冠上“Babel”的名字,倒是頗需要幾分自信和魄力的,于是便有了幾分興趣拿來看看。
影片的敘事?lián)f是繼承了導演一貫的風格,情節(jié)很緊湊,但也稍有零亂之嫌:三個迥然不同的地域,四個相對獨立卻關(guān)聯(lián)在一起的事件,時間的脈絡(luò)也被導演故意扭曲,直接導致理解起來不是很順暢。隨著鏡頭在東京迷離的夜景中漸行漸遠,導演留下了一句“最暗的夜,最亮的光”和我這一臉的茫然:近一百五十分鐘的片子中,日本的這一段似乎始終處于游離狀態(tài)。盡管有獵槍這個道具或者說線索將幾個事件串起來,這段講述“叛逆青少年”的內(nèi)容與其他幾個部分似乎并沒有什么內(nèi)在的聯(lián)系。
疑惑總是應該有個答案的,便試著在網(wǎng)上找些影評看看,畢竟以我的理解能力無法領(lǐng)悟也是很正常的??戳藥灼?,終于還是失望,紛紛揚揚的介紹不少,卻沒見到什么比較熨帖的說法。不過一邊找,一邊倒是有了點自己的想法。
理查(Richard)和蘇珊(Susan)夫婦感情發(fā)生危機的原因是小兒子山姆(Sam)的死。在生命的邊緣,他們才終于有了簡短但直接而明確的真正溝通,芥蒂也便因而冰釋。其實在影片一開頭,他們的女兒瑪麗(Mary)就提到過,但在影片的敘事中夫婦倆的交流卻一直沒有涉及,盡管他們都知道矛盾的根源就是這里。那么,是否也是因為千惠子(Chieko)的聾啞,才最終導致了她母親的自殺?同時,是否是因為始終不能達成徹底的諒解,安次郎(Yasujiro)才會與理查一樣試圖以到摩洛哥旅行來使自己 “冷靜”下來?如果把這兩個故事對應起來看,似乎可以這么說。槍擊事故前,理查和蘇珊一直都在試圖放松、冷靜,可心中的創(chuàng)傷讓他們始終都在逃避真正的問題所在。
把這里作為切入點再來回顧整個影片,重新發(fā)現(xiàn)的是一幅堪稱宏大的畫卷,講述著一個又一個從國家、種族到個人內(nèi)心的故事,所有的主題都是“溝通”,而且語言本身并不是癥結(jié)所在,人們需要的是一個更高層面上的心靈交流。這樣的氣象也許不比當初人們建設(shè)通天塔時小吧。
先來捋一捋電影的敘事。隨著千惠子的長大,安次郎與妻子為女兒因聾啞無法融入社會逐漸產(chǎn)生矛盾,為了平靜自己的內(nèi)心然后去撫平妻子心里的裂痕,他選擇了獨自去摩洛哥打獵,旅行結(jié)束時為了感謝當?shù)貙в喂#℉assan),將自己的獵槍贈送給了他。或者,這也暗示著安次朗此行沒有達到預期平靜內(nèi)心的目的?因為無法溝通和調(diào)解,安次郎的妻子終于還是選擇了自盡,留下仍然缺乏溝通的父女倆。
三年后,美國的理查和蘇珊夫婦因為小兒子山姆的突然死亡而無法原諒自己和對方,在理查的堅持下兩人懷著與安次郎當初一樣的目的到摩洛哥度假。旅途中,蘇珊不幸被好奇的牧羊少年阿曼(Ahmed)和約瑟夫(Yussef)兄弟擊傷,所使用的獵槍正是安次郎贈送給哈桑,然后被轉(zhuǎn)賣給少年的父親阿布杜拉(Abdullah)的。經(jīng)過摩洛哥和美國政府的及時救助,蘇珊最終脫離了危險。
而同時,理查家的保姆阿米莉婭(Amelia)正準備回墨西哥參加兒子的婚禮,但槍擊事件發(fā)生后原準備代替她看護孩子的瑞秋(Rachel)需要幫助理查聯(lián)系美國政府救助受傷的蘇珊。在四處尋求幫助無果后,阿米莉婭將兩個孩子一起帶回了自己墨西哥的家中?;槎Y后,阿米莉婭的侄子桑蒂耶哥(Santiago,圣地亞哥)送他們回家,在過境時遭到美國官員的刁難,并最終激怒了桑蒂耶哥,他強行沖過了關(guān)卡。為了躲避警察的追逐,阿米莉婭和兩個孩子被扔在了沙漠中間,最終被警察救起。
在地球的另一邊,因千惠子沖撞裁判,她的隊伍輸?shù)袅伺徘虮荣悺1荣惡笤诟率依飳θ枇R信以為真,隨后被人搭訕時又因聾啞而受歧視,使她真的去尋求性的解脫。為了證實槍擊事件中所使用的獵槍確實是安次郎贈送給哈桑的,警官間宮健二(Kenji Mamiya)找到了千惠子。不料千惠子卻對他有了好感,并因此在自我放逐的時候做出決定:回到家里向間宮警官獻身。盡管間宮警官拒絕了千惠子的行為,但通過文字的交流最終將她心中的問題消解。電影在安次郎和千惠子父女相擁這一昭示親情回歸的動作中結(jié)束。
影片中千惠子的叛逆行為,除了日本特殊的文化環(huán)境,起因只是同學激憤下的玩笑話,進而人們對聾啞人的歧視和偏見使她逐步走向極端,一直到迪廳中瀕于瘋狂的徹底放逐。導演用了較長的篇幅來重復迪廳中陸離的燈光和人群,并不斷在激烈的音樂和千惠子所能感受的無聲中切換,終于還是心中微微的一抹讓千惠子走出迪廳,回到家里并找來間宮警官。通過她向間宮描述她母親自殺的情景,可以想象這應該是她曾經(jīng)設(shè)想過的結(jié)束自己生命的方法和無數(shù)次面對城市閃爍霓虹時的孤寂和無助。我們無從知曉千惠子最后給間宮的那張紙片上寫下的具體是什么,但從影片的描述中可以知道兩個人的交流是真誠和深刻的,千惠子獲得了前所未有的關(guān)懷和溫暖——不同于她的設(shè)想,這是她以少年的心不曾想到和理解的心靈。結(jié)尾安次郎父女的握手和相擁讓我們看到了力量,但間宮警官看完字條稍微舒展面容后隨即垂下的眼簾留給觀眾的是僅僅解決個案的沉重……
理查和蘇珊夫婦的故事著眼點主要是個人情感的交流和回歸,千惠子的經(jīng)歷是由社會環(huán)境下對殘疾人的歧視和冷漠引發(fā)、并通過警察這一有著特殊身份象征的人物消解的。從個人到社會,發(fā)生在保姆阿米莉婭和他侄子桑蒂耶哥身上的故事反映的則是更為廣大的國家和民族間的差異和偏見。邁克(Mike)和瑪麗在墨西哥所見到的是與美國完全不一樣的社會和生活場景,基礎(chǔ)設(shè)施和生活水平的巨大差異還有桑蒂耶哥殺雞時的血腥傳遞的是偏見存在的基礎(chǔ),類似的還有蘇珊對餐館飲食的挑剔、其他乘客對村民極大的戒備等等。最終,這種偏見引發(fā)了影片中美國邊境檢查站官員對桑蒂耶哥的刁難,從而直接導致阿米莉婭和兩個孩子在沙漠中迷路。最終,故事的結(jié)局不完全算是悲劇,但阿米莉婭被驅(qū)逐出境昭示的是這樣國家間的偏見一時無法消除。
同時,導演通過救援拖延的原因表達了對美國反恐政策的批評和對政客們的嘲諷,無疑也揭示了這種差異和偏見存在的一個重要原因:政府出于所謂的國家利益對民眾的刻意誤導。
但我們還是能夠看到希望。蘇珊接受了導游安瓦(Anwar)的祖母用土煙為其止疼,并在老人的祈禱聲中平靜下來——種族、語言和背景等等的差異在善良本性的感召下溶解。只是這種交流卻更像是一種寬容和慈悲,而且代表現(xiàn)代文明的美國人是接受者——顯然,這是遠遠不夠的。
四個故事中,作為線索而存在的牧羊少年阿曼(Ahmed)和約瑟夫(Yussef)兄弟是唯一的悲劇,兄弟倆是展現(xiàn)非洲普通生活的一個窗口,也是對槍擊事件真相的徹底交待。或許,這便是導演提出的重新建設(shè)“通天塔”的基礎(chǔ)?
了解,溝通,理解。
我熱愛《愛情是狗娘》和《21克》,對Alejandro導演的最新的這部《通天塔》也非常喜歡。
和類似手法的電影相比,我個人的喜好是《愛情是狗娘》大于《通天塔》大于《撞車》大于《木蘭花》。
相對于《愛情是狗娘》和《21克》,《通天塔》要直白一些,主題指向更明確,但是相對而言,讓人思考的空間也就小了一些。我看這部電影的時候,想起兩篇和這部電影完全無關(guān)的文章。
一篇是西西弗所寫《溝通的極限》。一篇是我自己寫的《地鐵里的兩個女生》。
此外我不打算談?wù)撨@部電影的主題了,倒是更想談?wù)劰嘲妗锻ㄌ焖返膭h改。
原在我看原版《通天塔》之前,我聽說有人提議公映《通天塔》的時候加上馬賽克。我當時有點疑惑膠卷放映有可能加馬賽克嗎?
后來聽說馬賽克的方案果然沒有能夠執(zhí)行,電影還是采用刪減的方式。
我看了原版《通天塔》后想,這電影不能刪減,一刪減就會大跌水準。
等我看了公映版《通天塔》后,才發(fā)現(xiàn),這個版本不止是刪減,而且還有改動。
前兩天聽說,媒體訪問在影院看了《通天塔》出來的觀眾,80%的觀眾不覺得這電影受到什么刪改的影響。
我覺得這問題和向兔子打聽牛肉的滋味差不多。在我看來,任何一個看過原版《通天塔》,喜歡原版《通天塔》的人,都會為這個刪改版而感到憤怒的。
我想要回顧一下這個版本中的刪改內(nèi)容,但是剪刀手的真·無雙·亂舞實在太厲害了,我難免掛一漏萬,只能撿我印象比較深刻的談一談了。
千惠子出場第一段,在更衣間中,她的朋友胖女孩問她,你怎么這么大臭脾氣。她的另一個帶鼻環(huán)的朋友在旁邊插嘴揶揄了千惠子一下,千惠子回嘴,胖女孩大笑。我想不起來公映版中的這幾句對話是怎么說的了,總之是個潔版。而原版中,鼻環(huán)女說,她臭脾氣是因為沒有人和她上床。千惠子說,我這就和你爸上床去,出出氣。這是電影中,千惠子的孤獨第一次和性聯(lián)系在一起,但是被篡改了。
接著是在J-Pop里面,千惠子和鼻環(huán)女被冷落后,在廁所里,千惠子說,他們把我們當作怪物,然后故事就切到了摩洛哥。實際上,原本中,千惠子脫下了自己的內(nèi)褲,然后對她的朋友說,我要讓他們看看什么是真正的毛怪。然后她們兩個回到了自己的座位。千惠子一直盯著對面的幾個男孩看,慢慢地把自己地大腿分開。幾個男孩驚駭莫名。對于溝通被切斷的千惠子來說,性這種最直接的接觸,即是她的途徑也是她的武器。
然后,千惠子看牙醫(yī)。千惠子剛剛伸了一下舌頭,醫(yī)生就把她趕了出去??磥砣毡镜难泪t(yī)比我們的剪刀手還自重自愛。不過原版中,可沒有這么直接,千惠子是一次又一次地努力去吻牙醫(yī),然后牙醫(yī)才把她趕走的。
在墨西哥的婚禮上,新郎的表弟當起了孩子王,帶著孩子們捉雞。他對孩子們說,我要一個人幫忙,美國小孩Mike應聲而出。公映版到此嘎然而止,故事轉(zhuǎn)向另外一側(cè)。那么Mike到底幫了什么忙呢?實際上,墨西哥小伙子讓Mike抱著一只雞,接著把另外一只雞放進了雞籠里,然后轉(zhuǎn)身從Mike手里接回了雞。他提著雞,手快速地轉(zhuǎn)動了幾圈,向上一提,雞脖子就斷了。沒了頭的雞落在地上仿佛還跑了幾步,一群墨西哥小孩追了上去。兩個美國小孩嚇壞了。
千惠子回到家中,等待她的朋友鼻環(huán)女來接她出門。兩個人出門前,公映版剪掉了一段。原版中,千惠子問鼻環(huán)女,你穿內(nèi)褲了嗎。兩個人都撩了撩自己的裙子。這可能是最隱蔽的一處刪減,但是沒有了這一處,觀眾就不會明白,千惠子后來和那些男孩見面是在一種什么狀態(tài)。
在和男孩們見面的時候,電影有了最匪夷所思的一處刪減。幾個女孩輪流喝了幾口威士忌,然后就high了。這是什么威士忌???讓我想起《當哈利遇到薩利》中,讓美格瑞安高潮的那份食品,人人都想來一份。原版中的威士忌沒有這種魔幻現(xiàn)實主義的威力,實際上,他們吃了類似于搖頭丸的軟毒品。但是我很不明白,剪刀手門剪掉軟毒品是想保護誰,同期上映的《門徒》中,可是有大段大段的硬毒品啊。
然后在迪廳中,哦,這里并沒有刪減,不過有一個很小很小的bug,以后看《通天塔》的時候可以注意一下。這里的音效交替出現(xiàn),展示千惠子的世界,效非常震撼人心。實際上,這是電影中最讓我感到的一段。在這里所有千惠子的主觀鏡頭都是沒有聲音的,而千惠子面部特寫鏡頭都配有迪廳背景音樂。在第一次出現(xiàn)鼻環(huán)女接吻的鏡頭后,原版的時間大約是73分鐘處,這里有大約幾秒左右的鏡頭,是千惠子的面部特寫,同時抹去了聲音。這應該是一處錯誤。
然后等千惠子在房間中接待刑警,刑警正要離開,千惠子挽留他在待一會兒。這里剪刀手們開始亂舞了。刑警看到一直白貓慢慢走過去,下一個鏡頭就是千惠子裸體站在刑警面前。繼神奇威士忌后,公映版《通天塔》再次上演白貓大變美少女的超現(xiàn)實主義。原版中再次掃興地去掉了這個神奇的魔幻一刻。
不,我不應該用調(diào)侃的語氣講這一段。在這一段中,女演員菊池凜子的表演非常動人,直接撼動人的心靈。千惠子的孤獨、苦悶、痛苦、恐懼、羞恥、堅持、倔強、勇敢等等復雜的情緒在她身上一起迸發(fā)出來。我相信這一段戲是她獲得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的重要原因。
此后,在美國邊境,墨西哥老人和美國小孩陷入困境。公映版兩人的對話中,老人說,他們以為我們做了壞事。小孩說,不是這樣,你不是壞人。老人很感動說,對,我不是壞人,我只是做了錯事。實際上,小孩的那句英語發(fā)音標準,語法簡單,他清清楚楚地說“you are bad”。
這是最讓我憤怒地一處修改。剪刀手們在想什么?把孩子當作天使是很危險的,這是《木蘭花》中的臺詞。而實際上,現(xiàn)實世界的陰影一早就蒙上了他們的心靈?!锻ㄌ焖纷隽撕芎玫氖纠潜患舻妒謧兇鄹牧?。我倒想問一下,你們有什么權(quán)力篡改別人的作品,不僅是刪減,而且是把內(nèi)容改到與原作完全相反的方向上去!
故事回到日本,剪刀手蓄足了氣槽,再次開始真·無雙·亂舞。千惠子寫了紙條,遞給刑警。這本來是一段很平緩的鏡頭,但是由于千惠子沒有穿衣服,而剪刀手一定要把電影剪成三點不露。所以平緩的鏡頭被剪成了凌亂的快切。完全打亂了影片本身的節(jié)奏。
然后電影的最后一個鏡頭,當千惠子的父親回到家中,走上陽臺見到千惠子的時候。剪刀手在這里用自己的行動證明他們的標準不僅是三點不露,而且背面的裸露也是不能接受的。
其實我承認,《通天塔》的確不適宜少兒觀看。但是本來這樣深邃的主題就不是少兒能夠理解的。所以還是電影分級的問題。關(guān)于電影分級,這里有篇參考文章,老頭更有力量。
另外,《通天塔》是個很好的說明裸露與淫穢的區(qū)別的例子。我們剪刀手的亂舞恰恰表明了他們心中的齷齪。
剪刀亂舞也有一點好處。把這個公映版和原本對比著看,更能理解導演的功力所在。例如,千惠子裸體的那一段,之前的節(jié)奏非常緩慢,然后千惠子把節(jié)奏陡然加快,以痛哭結(jié)束,接著就是摩洛哥的警方與父子對抗的槍支場面,以痛哭畫面開始,到二兒子自首,節(jié)奏再次變慢。再切換到墨西哥婚禮后曲終人散的場面,又慢節(jié)奏開始??梢钥吹綄а輰?jié)奏變化的把握非常精準。而公映版卻把這個節(jié)奏給破壞掉了。
IMDB得分7.7(29281人投票),我打8分。
http://likeyesterday.spaces.live.com07年2月25日,萬眾矚目的第79屆奧斯卡頒獎典禮終于熱熱鬧鬧、沸沸揚揚、轟轟烈烈地落下了帷幕。此前獲七項提名,倍受業(yè)界關(guān)注的參賽影片《通天塔》(the Babel)卻僅摘得一個安慰性質(zhì)的“最佳電影配樂獎”,未能贏得一個轟轟烈烈的結(jié)局。
我在《通天塔》倒塌之際撰寫本文,難避“落井下石”之嫌,然而卻絕非“馬后炮”之舉。因為早在該片獲金球獎提名之前,我就不遺余力地對該片進行冷嘲熱諷。隨著《通天塔》捧得金球獎并獲奧斯卡七項提名,部分媒體、影評人和影迷各懷鬼胎,用歇斯底里的熱捧將這座“豆腐渣工程”通上天。而我不得不頂著來自周圍朋友質(zhì)疑我電影品味的壓力,一如既往地像祥林嫂那樣,對每個看過此片或計劃看此片的人抱怨——“我真傻,單知道評金球獎的時候,《通天塔》要混一遭。我不知道奧斯卡它也來……”如今,我終于可以放下包袱,在與有識之士彈冠相慶之余,和各位一起針砭這部莫名奇妙的電影。
一切都要從片名開始談起——the Babel,直譯為“巴別塔”,典出自《圣經(jīng)》舊約全書中的《創(chuàng)世紀》。大洪水過后,諾亞的后人來到一個叫西納的地方居住,心血來潮地想建一座高可通天的寶塔,以紀念人類在地球上創(chuàng)下的豐功偉績。上帝得知后,震怒之余攪亂了他們的語言。人類由于溝通的障礙,陷入周而復始的紛爭,這項偉大的工程也就此停工了。人們同時又覺得再也沒必要生活在一起,于是就分道揚鑣,分散到世界的各個角落,分別成為我們七大洲的祖先。這個故事對西方世界的人來說可謂家喻戶曉。人類元初的不可調(diào)和的文化沖突或虛妄的終極使命——“巴別塔”也成了這些復雜寓意的代名詞,見諸于各類文學作品或?qū)W術(shù)論文中。
“拉大旗,做虎皮”——《通天塔》的導演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多顯然深諳此道。主題方面,用the Babel作標題,無非是想先聲“?!比?,借用具有深意的典故來填充空洞無物的影片。故事分別發(fā)生在不同的國度(摩洛哥、墨西哥和日本)。片中角色分別操不同語言(美語、阿拉伯語、西班牙語、日語甚至啞語)——這樣的布局從一開始就在暗示觀眾本片緊扣巴別塔神話的主題。然而,我們卻很難在這樣的設(shè)定背后看到“巴別塔”式的情節(jié)——布拉德皮特扮演的美國人為救助遭受槍擊的妻子在摩洛哥和當?shù)厝税l(fā)生爭執(zhí);墨西哥小子因為和美國警察發(fā)生沖突而駕車逃竄——唯有這兩段主線情節(jié)能和巴別塔的象征意義扯上關(guān)系。我們見到更多的是與此無關(guān)的同一文化和語言環(huán)境里的人與人之間的矛盾——美國夫婦之間的感情問題;摩洛哥父親與孩子的交流的缺失;日本父親與女兒之間的隔閡;聾啞女孩與花花世界之間交流的障礙……導演在偷換概念之余也試圖在影片中灑些契合主題的曖昧的香水。(如美國政府誤以為槍擊事件和恐怖分子有關(guān)的橋段)然而,其貧乏的才能和最初的不良動機致使他始終無法掩蓋該片故弄玄虛的尸臭。情節(jié)方面,《通天塔》結(jié)構(gòu)散亂。主線情節(jié)支離破碎,剪接無序是有目共睹的。為了更充分地迷惑觀眾,導演置入了副線情節(jié)的攪屎棍——日本啞女的故事貌似增加了故事的維度,卻與主線或主題毫無聯(lián)系,沒有互動、沒有因果、沒有比較、沒有并列,除了那把步槍。如果這也能當回事,片名索性叫《尋槍》得了。
無論從何種意義上說,導演不踏踏實實地立足于電影本身,脫離畫面強行灌輸先入為主的概念,這對觀眾是極不公平的。用圣經(jīng)書頁取代膠片來說教,對電影藝術(shù)也是不公平的。如果這種伎倆一再得逞,勢必誘導我萌發(fā)躍躍欲試的邪念——一對戀愛中的年輕男女,女孩一直認為男孩膽小懦弱。在一次阻止街頭流氓斗毆的事件中,男孩終于有機會表現(xiàn)出自己勇敢的一面。然而,他卻因防衛(wèi)過當被判入獄半年。出獄后,男孩發(fā)現(xiàn)女孩已經(jīng)拋棄他,遠嫁異國了——如果我給這么一部裝腔作勢的“青春片”起一個源自東方神話故事的名字《奔月》,是不是也挺像那么回事了?
好在奧斯卡對《通天塔》的評定斷了我的念想。出于對大眾輿論和金球獎后票房市場的考慮,奧斯卡給予該片七項提名是可以理解的。但這是底線(褲),評審委員會顯然不會為了這部矯揉造作的片子解下自己“學院獎”的貞操帶。更何況,每年的最佳電影和最佳外語片都會在全球的關(guān)注下互相較勁。今年的最佳外語片《他人的生活》曾囊括了有“德國奧斯卡”之稱的金蘿拉獎七項大獎。此番加冕可謂實至名歸。要對抗這種霸王龍級的純文藝片,只有金剛級的作品才能保住美國人的顏面。如果讓《通天塔》上位,無疑是螳臂擋車,落得個自取其辱。所以,讓商業(yè)味更濃的《無間行者》出頭也在情理之中。
《通天塔》的倒掉不僅是關(guān)系到該片自身和奧斯卡獎的事件,此前部分媒體與業(yè)內(nèi)人士居心叵測的過高評價和“南郭”觀眾們的聒噪附和是發(fā)人深省的。所幸在這出現(xiàn)實版《皇帝的新裝》里,小金人扮演了那個說實話的小男孩,并一舉推倒了通天塔。若不然,《通天塔》鐵定會成為奧斯卡的恥辱柱。
誠然,我撰寫此文時,也和阿加多·岡薩雷斯·伊納里多一樣虛張聲勢,借用了魯迅先生《論雷峰塔的倒掉》作標題為自己撐門面。那么請容我無恥到底,盜用該文的末句作為本文的結(jié)尾,也以此表達我對《通天塔》倒塌事件的態(tài)度。
活該!
一對美國夫婦在摩納哥的沙漠中旅行,嘗試令婚姻死灰復燃。
畢竟,摩納哥是一個帶些羅曼蒂克氣質(zhì)的國度。
大凡看過《北非諜影》的人都會愿意相信,卡薩布蘭卡真的有一間“里克咖啡”,而穿著白西服的亨弗萊·鮑嘉真的曾帶著酒醉跟心痛說起
——世上有那么多市鎮(zhèn)那么多角落,而她偏偏走到我的地方來。
但不幸得很,這對夫婦興許是流年不利,途經(jīng)山坡時,恰逢牧羊的兄弟倆試槍,無心間竟擊穿了妻子[凱特·布蘭切特]的左肩。
故事這樣起了頭,如此草率荒唐,如此真實。是,我們遇到的一切當中,只有那些計劃之外的,才被叫做人生。
影片視野宏大開闊,好似上帝之眼觀照這個世界,涉及跟這一聲槍響相關(guān)的全部人物
——
把槍贈送給摩納哥向?qū)У娜毡灸凶樱垡鬯鶑V司]和他的聾啞女兒、美國夫婦的一雙年幼子女和他們的墨西哥保姆、牧羊的兄弟和他們的父親、墨西哥保姆的侄子[蓋爾·加西亞·伯納爾]和她剛做新郎的兒子。
日本。
聾啞少女在新宿的街頭,同初識的少年以威士忌送服迷幻藥片。
之后,舞廳內(nèi),紅藍光影的劈殺下,她看見自己中意的那個男孩吻了別人。
色與光渾濁的境地,少女潔凈的面孔帶著傷痛帶著鎮(zhèn)定,好似蓮花盛開在沉暗的水域。
為什么我們的生命中有這樣多的誤會,以至于不自暴自棄一回簡直不能解決掉它?
于是少女向著來調(diào)查槍支事件的年輕警察裸露了她的身體,是哀懇也是發(fā)泄。那真是一具瘦削、緊張、可憐巴巴的裸體。
你看,人類永恒的困境,總是這樣——不僅口不能言,而且辭不達意。
當內(nèi)心的傷痛與渴望不能言及,我們轉(zhuǎn)而以肉身陳述。
但它如此直白如此突然,甚至往往我們自己也搞不清楚這究竟是一場自我的救贖還是一次自我的放逐。
墨西哥。
保姆帶著兩個幼童去參加兒子的婚禮,返程的途中遭到邊境警盤查,被疑為拐帶幼兒。
驚嚇中三人倉皇逃遁,卻又在旱熱的荊棘中彼此失散。
摩納哥。
妻子中槍后,赤腳大夫潦草縫合了傷口。
黑皮膚老嫗點起鴉片煙,深深吐納,為她止痛。于是她鎮(zhèn)靜下來,望向屋頂,表情安忍如同大地。
是在這一回患難里,夫妻二人不再尷尬于向?qū)Ψ秸f出抱歉的話。
他們親吻,懇求對方原諒,真的,白骨當前,還有什么好計較的,你說是不是?
如果他和她的確曾經(jīng)深愛,又在神前許下一生一世的諾言要彼此看顧不離不棄,那為什么一定要其中的一個流血,離死亡那么近,才能召回他們早年的愛情?
世事一場冰雪。
與美國夫婦同車的乘客,扔下他們二人自顧自開走了旅游大巴。
遠在日本的少女躺在沙發(fā)上看電視,其間有新聞?wù)f起發(fā)生在摩納哥的槍擊事件,但是誰要看呢,一抬腕子便轉(zhuǎn)了臺。
被驅(qū)逐出境的保姆憂心地問起失散的孩子們,邊境警察卻回答,跟你沒有關(guān)系。
永遠如此,全球分分鐘發(fā)生無數(shù)慘事無數(shù)傳奇,而一個人無非是來世上混幾十年,哪里關(guān)懷得了那么多。
我尤其喜歡影片的結(jié)尾
——
父親回到家,在陽臺上發(fā)現(xiàn)赤身裸體的女兒。
高樓中展眼望去,城市如同黑綢緞鑲滿珠寶,璀璨流麗。
她撲進父親懷里,將額頭抵在他的胸口哀哀痛哭。
該剎那我終于明白為什么擁抱、眼淚和睡眠治療人,永遠比藥物來得有效。說到底,當我們傷痛,就又變回了獸。
之后鏡頭越拉越遠,越拉越遠。
終于這一扇窗戶,亦不可避免地成為萬千燈火中毫不起眼的一個,遙遠、陌生、不可安慰然而不乏溫柔,好像星辰。
《圣經(jīng)·創(chuàng)世紀》第十一節(jié)里,記載得有巴別塔的故事
——
那時天下人的口音語言一樣,于是在平原上他們商量建起一座通天的塔來。
耶和華見人如此,曉得今后將不再有他們做不成的事了,就下去變亂了他們的語言,又使他們彼此分散在世上。
從此之后,人孤獨到這個地步:每一個人成為一個國家,遍布疆界和關(guān)卡。
語言,無論它是否能夠被流暢地說出,都成為障礙,我們很不容易彼此聽見,聽見了也無法彼此懂得,懂得了也難以彼此應答。
維特根斯坦講過,對于不能談?wù)摰臇|西必須保持沉默。
事實上有太多我們無力言說。
但至少在這樣荒蕪的境地里,我們還有感情,雖則易逝,卻很強烈。
就像電影的導演岡薩雷斯,在片尾打出字幕帶著柔情,他說,謹以此片,獻給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
2006-12-13
可貴的是導演抓住不同地域的影像氣質(zhì),菊地凜子的裸體,比《迷失東京》整個電影都日本。
上帝創(chuàng)造了巴別塔,渴望通過語言和文明的隔閡造成沖突。富庶之國永遠無法完全體會到某一個旮旯人民的閉塞;失聲的少女渴望觸摸世界的每一個音符。于是世界上有著不同的人種,不同的膚色,在不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角落里,迎接同樣新生的喜悅,同樣年輕地活過,同樣愛與結(jié)合,同樣生離死別。愛最為永恒
面對好評如潮而且又在奧斯卡拿了獎的電影,我能不能堅持說,我不喜歡?
菊地凜子脫光了衣服,那是我見過最孤獨的裸體。
原聲不錯
美國人的命真值錢~~
1小時52分的時候終于明白什么是巴別塔了。這世界充滿著誤解。只有上帝才知道事情不一定是你我看到的那個樣子。你相信乞丐的故事么;錢軍打人。沉重的調(diào)子。剪輯斧鑿太過了點。獻給我的孩子們,瑪利亞和伊莉莎...你們是無盡黑夜中最耀眼的光芒
所幸,電影的最后還算溫情。就如同導演獻給自己的孩子說的話:黑暗中還有光明
塔仍舊在修筑,而且越來越高,只不過人還是一樣無法交流。
多線索,但不刻意加強連接點。生命個體間永遠無法逃避的萬有引力
我喜歡日本女孩的故事。
無知的我們對未知的情境進行價值預設(shè),沒有善意與信任,多的是孤立與畏懼。于是災難發(fā)生。
比較刻意,但是仍然拍的不錯。
一顆子彈毀了四個家庭,完美詮釋蝴蝶效應。
傳說中,人類由于語言不通而最終放棄了修建通天塔。電影里,溝通并非是一種語言問題。聾女無言,摩洛哥人無語,但是他們卻似乎是對白最多的人。如果真有通天塔,它不是一個地理概念,它就在人心里。影片在最后的獻辭寫道:獻給我的孩子。最暗的夜,最亮的光。影片用一種緩慢的時間刻度講述這些暗夜和光亮,讓每一種痛苦都細膩生動地呈現(xiàn)出來,看到生命如何在生活中被打磨。提醒我們那些可能被遺忘了的存在,諸如某種生活狀態(tài),某種內(nèi)心需求,某些人和某些事。
多線程非線性敘事是伊納里圖的標簽,但《巴別塔》這張網(wǎng)織的太大,于是就顯得韌度不足了
世界是平的,很小,但人與人之間很遠,這隔閡如天塹。論巴別塔的倒掉。這位妹妹,腿間和內(nèi)心毛茸茸的怪獸露出來了耶……
音樂真的加分了……導演還可以嘛,劇本太用力了。
伊那里圖"亂序多線程三部曲"終篇,獲戛納最佳導演。前兩作探討愛情和救贖,這次聚焦交流溝通,視野更為國際化。但相比"21克"的倒敘插敘與多線程結(jié)合、"愛情是狗娘"的三段線性敘事+零星插敘,本片四段線性敘事的交叉順序從頭到尾都沒變,實在不夠味。日本故事也必較松散,但迪廳跳舞段最愛。(8.0/10)
和語言沒有關(guān)係,和種族沒有關(guān)係,和國別沒有關(guān)係,和文化也沒有關(guān)係,人與人之間的信息從來都不對稱,我們需要的是先平心靜氣,然後好好地聽對方說完??墒钦l也不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