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電影的導(dǎo)演叫洪金寶。不錯,就是那個洪金寶。 第一次看,是在13年前。那時候還小,只依稀記得那頭仿佛穿越時空的海豚,和那首很好聽的詩。進大學(xué)后在校園網(wǎng)上又看過一次,竟是完全不一樣的感受。 橋段顯然是不夠新鮮的,如假包換的太子被陰險弟弟迫害出逃。于是好人逃壞人追,其間遇見正義凜然的無為青年阿飛,更穿插了兩男兩女四角戀。Maggie演臥底在太子身邊的侍女魔仙兒(這個名字還真……),和所有灑狗血的電影一樣,臥底的女人愛上了敵人,更為狗血淋漓的是她后來為愛犧牲死在愛人懷里。最后,正邪兩股勢力在地下皇陵進行生死大戰(zhàn)以襄觀者。 當(dāng)然,這些并不是我要說的全部,也不是我對這部電影的評價。因為重點才剛剛開始:結(jié)局。結(jié)局挽救了這部電影,不至于讓它淪為雞骨頭。 如果你定義它為一部勤王電影,那歷數(shù)所有這一類戲,即便慘烈如張徹《上海灘十三太?!罚捕甲裱@樣的默契,即最終所勤的“王”總是活下來的,哪怕活在死人堆里。但《戰(zhàn)神》不同。太子燕十三弄了半天還是掛了,等于說這個故事是一個一開始就讓我們會錯意的沒有意義的死局,仔細想想,是有點意思的。所有人都覺得被保護的人最終該承受起其他人充滿大無畏的死亡而成為正義的統(tǒng)治者,從而把這種正義及傳統(tǒng)進一步發(fā)揚光大,從而不至于讓那些大無畏的死亡變的沒有重量。然而最終活下來的人沒有血統(tǒng)繼承王位,他至多也只能接手蝦尾村。活到最后的,只有阿飛。 有點意思,也有點冷酷。不是說死的人多了就是冷酷,只是這種死亡僅僅成了一種姿態(tài)和形式,他不做思考沒有立場,他不再賦予死亡任何高尚意義和繁復(fù)目的。死就是死,長劍抵胸那一刻,所謂邪不勝正是非曲直完全消解,沒有余地。 死就是死,冠冕堂皇如天下、大義,卻也不是能阻擋死亡的理由。死亡是信念不能控制的東西,正如正義救贖——這種區(qū)別于動物性的理想,也是信念無法控制的。 這就是人類的局限。 這就是拿筆的人和拿刀的人眼中,不一樣的江湖。前者沉湎于人性欲望,覺得深不可測;后者看到最后,卻只看到生與死的截然。 這就是拿刀的人和拿筆的人的不同,他們以殺止殺以命抵命,少了許多桎梏,便不會嘮嘮叨叨婆婆媽媽,他們置身其中見得多了,對江湖也就不會作太多不切實際的幻想。 阿飛最后回到地下皇陵的時候,看到那里開滿了野花。 這個結(jié)局浪漫至極,不是因為死才浪漫,恰恰是因為能漠視死亡,不為它捶胸頓足、痛哭流涕,所以才浪漫。 上一次劉德華來上海,記者問他最想合作的女演員是誰,他答是張曼玉。兩人最近的一次合作,恰是13年前的這部《戰(zhàn)神傳說》。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13年后,我們終于明白為什么這首詩那么好聽。
N刷,只因鐘情劇中的燕十三。正統(tǒng)皇位繼承人因手足相殘一路逃亡,機緣巧合下被男主所救。一面是出生入死的救命恩人,一面是相助復(fù)國大業(yè)的未婚妻。
那一晚,未婚妻將定情信物的半塊玉交給阿飛作為告別。他遠遠看到二人月下交談,一言不發(fā)。待二人分離后,將屬于自己的剩下半塊玉贈予阿飛,笑著說下個月圓之夜成親并熱情相邀。兩塊玉佩拼湊一塊兒,發(fā)出悅耳的回聲。
此時,他向前沒走多遠,回頭瞧見阿飛驚慌失措的收拾玉佩。只是微笑,一言不發(fā)。
在逃難中,燕十三想必早就猜到阿飛與未婚妻互生情愫。男女主的感情就如多次念叨的“衣不如新人不如故”,他不曾橫刀奪愛,也未對阿飛刀劍相向,只是平淡的說出自己即將完婚。兩塊玉結(jié)合在一起,是他對男主最好的祝福。
當(dāng)初在線上看完這部電影,彈幕普遍是差評。全滅只剩男主的結(jié)局,似是而非的電影名字,不知所云的主題。當(dāng)武俠電影看,沒有快意恩仇,反派Boss結(jié)尾無雙遭受海豚一擊后被墓碑?dāng)嗔言宜???dāng)愛情電影看,婚約在身的女主因與男主共患難而移情別戀,結(jié)果俗套的擋刀死了?
再說燕十三的復(fù)國線,故事由他而起,在逃亡中,無論是身邊護衛(wèi)們,還是漁村老百姓,因他牽連結(jié)局全滅。本以為走王道劇情應(yīng)該是燕十三復(fù)仇成功,消滅反派,奪回屬于自己的一切。NT編劇的腦回路寫出這樣的劇本全然浪費了劉德華、錢嘉樂、鐘鎮(zhèn)濤等一干演員。
喜聞樂見的劇情沒有也就罷了,感情線有股隔夜飯的酸臭味。男女主從相識相戀也就短短幾天速度過快,暗戀燕十三的侍女洗白后沒能活到最后??v觀全局,燕十三體貼下屬,觀察甚微,宅心仁厚,給個全滅結(jié)局就是編劇故意在喂屎。
我心心戀的燕十三啊
2020-11-4 小米盒子
十四皇弟篡奪皇位要殺燕十三 燕十三帶魔仙兒和幾名手下逃亡
阿飛是漁村漁民 會功夫 竹林砍竹子發(fā)現(xiàn)竹子在動 燕十三途徑竹林被竹子下邊的伏兵襲擊 阿飛協(xié)助燕十三殺了伏兵 燕十三受傷 阿飛帶燕十三等來到漁村 阿飛有一條海豚 追兵來到 阿飛帶燕十三等人來到地下皇陵躲避 燕十三第一次來到皇陵 燕十三說出自己真實身份是皇太子 燕十三要去找蘭陵君 月牙兒幫助自己復(fù)國 阿飛帶燕十三抄小路 半路遇到十四弟打起來 眾人分頭逃跑 阿飛與魔仙兒一起 燕十三等人跳入海中回到地下皇陵
阿飛和魔仙兒找到蘭陵君 追兵前來 阿飛帶月牙兒先行離開 山洞里又來追兵 阿飛與月牙兒吵起來 月牙人遇襲 阿飛去救受傷 月牙兒給阿飛敷藥貝殼粉傷口愈合 二人惺惺相惜
蘭陵國蘭陵君女兒蘭陵公主 燕陵國太子燕十三誼親 李小飛 煢煢白兔東奔西顧 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阿飛帶月牙兒回到漁村 燕十三來接 燕十三封阿飛復(fù)國大將軍 阿飛拒絕 魔仙兒本是十四弟臥底 欲殺燕十三下不去手 月牙兒在漁船找阿飛送給他玉玲瓏 二人宣告感情結(jié)束
十四弟派兵屠殺漁村 進攻皇陵 魔仙兒被殺 月牙兒砍瞎十四弟眼睛后被殺 燕十三受傷 海豚用尾巴拍暈十四弟 燕十三與十四弟被埋在皇陵下 阿飛逃出
張曼玉真是最出彩,藏在紅色蓑笠下的臉美極了
也是小時候6套看的,就記得月牙兒,不過總覺著應(yīng)該是張曼玉去演就不違和了
最后死的稀里嘩啦的...忒慘了...都死了..除了劉德華...
算是大片里面比較好的一部
選角差勁,走后的故事走向極盡癲狂,卡通味兒(或者說早期日漫味道)十足,浪漫與豪放并存,我算是知道為什么看《鬼玩人》的時候覺得好幾個畫面好豪邁的原因了,敢情香港人土法煉鋼,把別人拍鬼片的調(diào)數(shù)拍幻想武俠了,從小被熏陶的我們一代人能沒有這感覺才怪(笑)。
煢煢白兔,東走西顧。衣不如新,人不如故。
原來有些傳說是真的。。。
尼瑪還出來條鯨魚,太有才了==;張曼玉真是美,梅姐的出場雷到我了好嗎!(音樂黃霑雷頌德;攝影指導(dǎo)黃岳泰;張婉婷的文戲
這部電影從選角到造型都很失敗。劉德華大俠氣質(zhì)太重,不適合演這種小村民,郭富城比較合適。梅艷芳太顯老,不適合演這種萌公主,周慧敏還差不多。自從看了鐘鎮(zhèn)濤的瀟灑哥以后,總覺得他很猥瑣,這種正氣凜然的皇爺實在不適合他。除此之外,《戰(zhàn)神傳說》里的戰(zhàn)神到底是誰?是那只鯨魚皮膚的海豚呢,還是出場逼格爆滿但長相似太監(jiān)的大反派?感覺這倆比四個主角武功都要強。本片的劇情也非常爛,幾乎沒有劇情,除了打就是四角戀,要不就穿插一段MV,沒想到這居然出自于洪金寶之手,不敢相信。全片唯一看點是張曼玉,無可挑剔的一次演出。
有一天突然想起兩句話“煢煢白兔,東走西顧”,然后腦子里就出現(xiàn)一片草原上一個白袍女子,潛意識地想到了梅艷芳。于是搜了下這幾個關(guān)鍵詞,搜出了這部壓根沒見過名字的電影。兒時的全部記憶就是那四句詩。
重溫。1,“讓我們現(xiàn)在就開始吧”“開始結(jié)束”。2,梅艷芳與張曼玉,紅裙粉衫執(zhí)劍對打,值得經(jīng)典留念。3,霞玉芳賢紅,美人如夕露。會否有一天,不止戰(zhàn)神成了傳說,連她們也都成了傳說,留后世懷舊。
虎鯨非常浪漫,白兔與詩詞映襯是羅與張的風(fēng)格,劉德華和王宵的造型是流行款,經(jīng)不起時間的推敲,反而其他三位美如畫??上嫔硖膿p了經(jīng)脈,立刻淪為B級制作。大殺漁村一處劉德華的替身身手相當(dāng)好,不知道是誰。
梅艷芳的扮相太丑,她不適合這種白衫淑女打扮。故事也比較無趣,即無俠義,也無豪情。唯一印象深刻的是劉德華與海豚的游樂。
1、鐘鎮(zhèn)濤真帥?。埪裾婷腊?!2、總覺得張曼玉和梅艷芳的角色對調(diào)一下會好些
看風(fēng)沙在守在你身邊,朱顏凝結(jié)在回首一瞬間;咫尺天涯我看不見哪是空哪是緣~~紅塵飛逝夢已斷
就記得那玉玲瓏在她手上清脆作響。。。
除了擺酷的天王劉,其他都值得一看
趁春濃為我展歡顏...一如既往,最上鏡不是蓋的~雖然幾套戲里古裝樣子看起來其實都差不多,92上下+清晰的眉眼我最喜歡~那個海豚分不出真假誒=.=
劉德華在護送的路上迷走了公主的芳心,挖了鐘鎮(zhèn)濤的墻角,十幾年后,金城武也在十面埋伏里挖了他的墻角。戲如競技場,歲月總是無情。修復(fù)藍光看到張曼玉盛世美顏,演技出眾,無奈深情都在眼里。黃霑配樂超贊,只可惜沒找到ost。
看完了全片也不知道這個片子為什么叫戰(zhàn)神。影片的情節(jié)過于松散,幾個大牌的表演都不在狀態(tài),作為武俠片對抗性過于薄弱,洪金寶對于節(jié)奏、動作戲以及細節(jié)的把握都不給力,一部屬于香港電影黃金時代的失敗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