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國家利益~~~
花了一下午時間認真看完了這部冷戰(zhàn)間諜片。難得的上乘之作。時間穿越了50年代起的近40年,牽扯到美蘇霸國歐陸同盟乃至整個美洲,穿插了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古巴導彈危機,真堪稱是冷戰(zhàn)的縮影,就連不是學歷史政治的也可以從中學習到很多。聯(lián)想起當年另一部諜戰(zhàn)片【蛇】,雖然已經(jīng)看的心潮澎湃,但相比一個小插曲來說,【The Company】這個網(wǎng)顯然撒的更大更廣而且也更有深度。
全片分為三段小故事,而主角們也是當年Yale劃艇冠軍隊的三位青年。立志于報效國家,為理想和事業(yè)奮斗,卻終究殊途同歸,也算是造物弄人吧。CIA和KGB的發(fā)展和壯大,也含沙射影的反映出強國之所以強之根源。
故事一:背景集中在東西柏林,圍繞第一個mole展開??催^如此雙重間諜后,才感慨所謂【無間道】真是玩玩警察捉賊的把戲了。大學畢業(yè)的Jack和Leo分別加入了‘Company’也就是CIA前身,翻成‘合伙人’實在太不對路,還沒‘黑暗組織’叫的順口點。Jack跟著師傅Harvey也就是‘術(shù)士’到歐洲從事諜報工作,而Leo更多在本部當文職。另一個蘇聯(lián)青年Yevgeny學成歸國后,在父輩同志Starik也就是KGB頭號人物的一番愛國主義熏陶思想后,完全背棄了自己當初所謂的‘托爾斯泰主義’而追逐共產(chǎn)社會主義去了。第一段故事的矛盾出現(xiàn)在Harvey得到情報說Company內(nèi)有蘇聯(lián)間諜,為了捉到內(nèi)賊,術(shù)士放出‘假情報’當然情報肯定要是真的而且僅局限于高層知曉。Jack的任務也就是到柏林當情報接線員,他遇到了令他一見鐘情的芭蕾舞者Lily代號Rainbow,作為接線人她的情報來源是某位大學教授即Sniper。Harvey一再警告Jack不要動真情,但顯然血氣方剛又初出茅廬的愛情還是萌芽了,他們甚至還去看烏蘭諾娃的芭蕾表演。Harvey的如意算盤起效了,盡管差點被東柏林人追殺。Sniper的情報是假的是KGB傳的假情報,一怒之下Jack去找Lily勸她離開那位間諜教授,但Lily被逼吐出真相,真正的間諜不是教授而是自己,她雖然也不知道蘇聯(lián)如何得知秘密情報的事情但他們以教授作要挾,讓她傳誤導性的情報給CIA,Jack知道事情緣由后要帶Lily逃離東區(qū)到西柏林并且保證她的安全,但Lily執(zhí)意要帶教授一道走,因為當年教授對她有救命之恩。最后他們約好晚上碰面,但Lily才到家就看到教授懸梁自盡,門外東柏林警察早已虎視眈眈,Jack眼睜睜看著吞槍自盡的Lily被抬出住所卻無能為力。Jack自責當時沒能強行帶走Lily,而這也成為他一生的遺憾,他的辦公桌上始終是Lily的相片,再也沒有第二人了。Jack質(zhì)問術(shù)士Sniper和Rainbow的事是否也放出過風聲,術(shù)士還當著自己母親的墳墓起誓沒有把他們當誘餌。但事實肯定不是如此,不知被出賣后的Jack是真的相信了還是不得不信。當然術(shù)士因此也得到確切證據(jù)混在CIA的mole就是Phiby,這位和頭把交椅稱兄道弟的家伙。Angleton當然堅決不信,作為反間諜專家,CIA情報從自己口中直接傳到KGB耳朵,豈不是天大的恥辱。但最后Phiby潛逃到莫斯科,也讓老大哥啞口無言。這里又要提到Y(jié)evgeny,他經(jīng)過KGB培訓后到美國作為Starik和Phiby的接頭人。當Yevgeny和Phiby說該回家了的時候,Phiby那輕蔑的口氣‘Russia is not my home. England is.’再次不由得想起當年【蛇】里英國情報局二號人物又是三代貴族后裔的貝爾,自稱19歲起就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真可謂當心面前半掩的門,讓人背后生涼風。據(jù)說Phiby這號人物是有原型的,不論從外形家勢都要比演員強多了,就像貝爾那樣,哪怕資本主義是根,也要走馬克思主義道路,這樣的間諜還是寧死也不屈的。雖然Phiby被揭發(fā)是KGB一大損失,但Yevgeny表示Starik早已安插了第二個mole即化名Sasha的蘇聯(lián)間諜潛伏于CIA。
故事二:關(guān)于匈牙利革命和古巴豬灣事件。Jack再次沖到前線陣營,作為美方代表和匈牙利革命領(lǐng)袖談判勸對方推遲革命。這顯然是很可笑的。匈牙利人民日日夜夜遭到VAH也就是‘特別警察’的關(guān)照,提心吊膽身邊家人親人被帶走,人民的怒火已經(jīng)勢不可擋。Do U hear the people sing?起義還是失敗了,因為孤立無援,美國口口聲聲在全歐洲電臺宣布會支持匈牙利革命反抗暴政,但事實是艾森豪威爾當時的總統(tǒng)是不會派兵的。鎮(zhèn)壓少數(shù)暴民對政府對蘇聯(lián)來說簡直是易如反掌。Jack在槍林彈雨中逃過一劫,但他也親歷了革命的流血和殘酷,美國政府的麻木和漠視。正如Jack所言,蘇伊士一鬧世人早已忘記匈牙利的白白犧牲了。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古巴豬灣事件再次將世界焦點聚集到美蘇。一而再再而三向古巴施行經(jīng)濟制裁,最終導致反抗人物卡斯特羅推翻當時政府,聯(lián)合蘇聯(lián),炮口直對美國金門。數(shù)千名流亡的古巴人在CIA協(xié)助下,采取軍事入侵,Jack也加盟了,為了痛痛快快打一仗。結(jié)果卻是撈的和匈牙利事件同一個下場。新上任的肯尼迪政府雖然批準了CIA的計劃但毫無出兵打算,CIA高官還信誓旦旦說好總統(tǒng)肯定會打一場漂亮的仗,但結(jié)果還是沒有增兵沒有救援,數(shù)千名軍人就像靶子一樣被卡斯特羅的機槍掃射。當軍官拿著槍頂著Jack的頭讓他離開時,還是有不小的感動,他們是為了推翻國家的暴君才革命的,哪怕死也要尊嚴的死,既然美國人不肯幫助,他們也不會讓卡斯特羅以此為借口抓住美國CIA的把柄說是美國人在幕后操縱。Jack死里逃生,雖然回去后得到了一等勛章,但正如他所說的,要記住海灘上流的那些血。美國政府的失信激起了卡斯特羅的日益囂張。雖然之后CIA也有找黑社會人暗殺卡斯特羅,但那次‘奶昔事件’也不知真假反而更像是出笑話。在蘇聯(lián)扶持下,古巴導彈危機一觸即發(fā),肯尼迪政府表示對于蓄意的挑釁必須采取武力,雙方劍拔弩張,赫魯曉夫在美國的步步強硬下終究妥協(xié),不顧卡斯特羅反對撤回武器。這才阻止了一場美蘇大戰(zhàn)和有可能的第三次世界大戰(zhàn)。
故事三:主要是找出Sasha。大背景是世界局勢趨于平靜,東歐劇變蘇聯(lián)解體,葉利欽上臺和美國建交。但在CIA內(nèi)部,關(guān)于Sasha蘇聯(lián)間諜的傳聞卻不絕于耳。這個從50年代就潛伏于美國情報內(nèi)部的間諜究竟是誰。Angleton老奸巨猾真是法眼恢恢疏而不漏,在抽絲剝繭似的分析和判斷后,他認定Sasha就是Leo。Leo和Jack有40年交情,而Jack也是Leo的伴郎和孩子們的教父,對于如此現(xiàn)實Jack自然是最不能接受的。在Angleton苛刻的盤問后,Leo仍不招,就連我也被這點伎倆耍了,尤其是Jack義無反顧的為兄弟洗脫罪名。Angleton無奈似的不得不提出辭呈(不知是身體原因年齡原因還是因為被一毛孩耍了不爽)。殊不知這是計中計,雖然蘇聯(lián)高官以出賣情報為名間接供出Sasha信息,但事實是這僅僅是為Leo掩蓋其Sasha身份賊喊捉賊罷了。就在所有人覺得Sasha可能僅是個幌子后,Jack的兩位女助理發(fā)現(xiàn)了一絲線索。她們研究了自50年代起的蘇聯(lián)廣播電臺(至于怎么分析實在是太高科技了),發(fā)現(xiàn)了一則關(guān)于Alice In Wonderland的廣播,每次這條廣播后的數(shù)字似乎都是在傳遞某種情報。Jack想起Angleton當年和他提到的,KGB一直在用一種CIA沒法破譯的數(shù)字傳遞訊息。帷幕被一層層掀開,Jack等人發(fā)現(xiàn)了長久以來一直傳遞該情報的Yevgeny以及他和Starik之間的傳遞人一個女波蘭客,并最終發(fā)現(xiàn)了數(shù)字背后的秘密,是銀行和匯款。這就是Starik的最終目的,最終幻想,40年來的處心積慮,就是為了讓這些銀行拋售630億美元打垮美國經(jīng)濟。CIA掌握該情報后立馬通知美國政府,雖然市場經(jīng)濟確實遭到?jīng)_擊,但區(qū)區(qū)630億正如CIA所說的,現(xiàn)在早已不是50年代,每天日成交量高達1.9兆的美國市場是不會被這點小錢所影響。Starik的如意算盤徹底落空,因為他所構(gòu)架的是理想是虛無,他沒有確確實實去分析過美國的實情,美國40年來的強大其根本。劇中特意安排在Starik身邊的那些侄女們似乎過了40年仍舊是女童,作為一種理想的象征吧,就像Alice不長大也拒絕長大,雖然污蔑其戀童癖肯定不道義。Yevgeny也因為計劃敗北被活捉,當然和其接頭的Sasha也不攻自破。當Jack親自帶人去捉Y(jié)evgeny時,雖然過了這么多年,但曾經(jīng)一道Yale劃艇的隊友是一輩子都忘記不了的。Jack瞬時覺得被愚弄了,Sasha一直以來就在自己眼皮底下,陷害出賣Lily的就是Angleton認定的Leo。Jack情急之下很沒有防備的去找Leo理論,結(jié)果是挨了一槍,但還算撿回一條命,畢竟Leo沒有殺人之意,身份曝光后他也逃到了蘇聯(lián)避難。也許是天意吧,讓當年的三位摯友在這種情況下重逢。Leo逃走其實還沒必要CIA親事動重,但也許國家利益上升到私仇了吧,Jack和Yevgeny談條件,可以讓他活著回蘇聯(lián),前提是幫CIA找到Leo。當然CIA開出的條件也是讓Yevgeny無法拒絕的。當年學成歸國的Yevgeny在蘇聯(lián)一次聚會上遇見了一個令他一見鐘情而且終身難忘的女子Azalia,而且差點因她而放棄為KGB辦事,Starik和他談心告誡他人民現(xiàn)在之所以能有如此生活都是因為父輩祖宗多多少少人已經(jīng)為蘇聯(lián)而付出,難道就因一個猶太女子拋棄前程嗎?Yevgeny的回答是堅定的,無論是否猶太人我都愛她。Azalia的父母因為猶太血統(tǒng)而無辜失蹤,她也一直告訴Yevgeny每年上萬人莫名其妙的被失蹤,斯大林比希特勒更可怕。最終Yevgeny為了事業(yè)離開了她愛的女子,而Azalia也被Starik關(guān)進大牢。Jack告訴Yevgeny她的下落。當Yevgeny在莫斯科的書店讓Azalia簽名時,那句‘Do U still dislike summer so much?’就連旁觀者的我也禁不住落淚了。彼此都已兩鬢蒼蒼,物是人非,唯有當年情至始至終未變。一個帶著對自由生活的憧憬,一個掙脫了歷史命運的負擔,倆人還是嘗試著一起過新的生活。他們是真正幸福的一對。Leo呢?同為猶太人后裔,立陶宛難民逃到美國,當年因為經(jīng)融危機家庭破落,父親從布魯克林大橋上自盡,造成了Leo對資本主義制度的敵視,他騙娶議員之女為妻,雖然膝下諸多兒女,但很懷疑他是否真正幸福,如果是真的,那么愛應該早已化解他的恨。如同最后Jack在莫斯科街頭已經(jīng)布局暗殺Leo時候,他想起的是Leo射的那槍想起的是Lily被出賣,但最終他還是收手放他一條生路,過了這么多年,他還是忘記不了40多年前劃艇隊的日子。盡管這么個結(jié)局讓人看了覺得不夠泄恨,連術(shù)士也會說Jack心太軟,自己就做不到。洗盡鉛華,會看世界,新的政府新的CIA,歷史的腳步不會因為一個人或幾個人而停下。這些個人物僅僅是棋盤上的子,被國家所擺布和操控。Jack問術(shù)士這么多年來的努力算不算白費。Who cares?We are winners.國家利益,沒有對錯,只有輸贏。蘇聯(lián)稱不上一個國家,它是一種理想主義的構(gòu)建,要打垮一種理想遠比打垮一個國家難。至于為什么會贏,術(shù)士的解釋則更叫人匪夷所思,因為CIA干的壞事比KGB少。如果世界歷史都能用這么一句來歸納,一切又似乎都有點道理了。
三段故事各有千秋,沒有狗尾續(xù)貂或者蛇頭虎尾,從個人而言,還是更喜歡第一個。當年的英姿,當年的朝氣蓬勃,當年的涉世未深,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和一塵不染。再說說人物吧。最喜歡的當然是正義的青年Jack,當年【Scent of a Woman】中稚氣未脫的大學生,一把把的瀟灑啊。印象很深的人物還有術(shù)士Harvey還有Angleton,CIA的元老,一位是良師,一位是軍師。Angleton關(guān)于養(yǎng)蘭花的描述實在精辟到極致,不得不佩服如此的細心和耐心,也再次證實了智者的眼光和價值。另外要提到的是Azalia,也就是Yevgeny的愛人,美人不遲暮啊。話說會拿這部劇來看也是因為前幾天又把【布達佩斯之戀】過了遍后想找找看女主角到底還演過哪些片子,結(jié)果一搜就發(fā)現(xiàn)了部評價這么高的,雖然僅僅是配角,但仍過目難忘。
花了不少墨筆寫了篇影評,一般沒沖動也不會去寫。但與其說是評論,更多是流水賬似的劇透吧。才看了一遍必定漏掉許多細節(jié),立場難免有偏頗,想法可能幼稚些,用詞也尚欠穩(wěn)妥。倘若能用英語寫一篇洋洋灑灑才好呢。但才疏學淺,能用中文表達流暢已經(jīng)有點困難。所以只好湊活著,等看了原著再說吧。
2 ) 一點想法
費了很多勁,總算看到了這部反映冷戰(zhàn)中間諜活動的片子。冷戰(zhàn)和間諜意味著本片的橫向背景設定非常大,而幾十年的時間跨度又增加了片子縱深上的厚重感。雖然這使得片子的發(fā)揮范圍很大,但是卻需要一個能夠串起來的主線,以及由此展開的支線,幸運的是,在這些方面,該片做的不錯。
挖出CIA中的鼴鼠成為了本片的主線,也決定著Jack、Yevgeny、Leo這曾在一條艇上三人的命運。Jack這個角色的理想主義成分重一些,似乎與情報人員這個身份格格不入,片中可能想由一個偏理想化的角度來審視和反省情報活動中的得失。Yevgeny的父親就是曾是一個KGB特工,他本人可以說是子承父業(yè),但是他對這個繼承似乎興趣有限,其愿望大概是如常人一樣結(jié)婚和生活,做特工對他來說是一種有些沉重的負擔。Leo父親的陰影,對他的影響很大,所以當KGB拉攏他時,他很快就成了其中的一員,大概也正是其父不幸的影響,Leo比起Jack和Yevgeny要顯得更冷靜和果斷。
Harvey是本片中的一個亮點,Jack在東德就是在他手下執(zhí)行任務的,作為一個老情報人員,他的路子很廣,和軍情6處、摩薩德,甚至KGB都有關(guān)系,而且對背叛者冷酷無情,動用一切手段,也要挖出造成行動失敗的叛徒,哪怕是用重要的情報源,甚至是自己來作餌也再所不惜。
不管歷史上對Angleton的評價如何,在此片中,他是那種鍥而不舍,可以經(jīng)年累月追蹤目標的人,這種耐性使我想起狼獾,這大概源于他對情報工作的投入,妻子的一個電話,他都能敏銳的和工作上的要點對應起來,即便因Leo一案黯然離職,當中情局需要他的協(xié)助時,他也沒有袖手旁觀看熱鬧,而是積極涉足其間。Angleton的特點還包括多疑和固執(zhí),當然對于情報工作來說,這兩個缺點可能也是優(yōu)點。
隨著時間的推移,一條條支線展開,一幕幕歷史畫面呈現(xiàn)在我們眼前:東德的間諜戰(zhàn)、匈牙利十月、豬灣入侵、蘇聯(lián)解體等等。如同國產(chǎn)諜戰(zhàn)片中存在意識形態(tài)一樣,本片中也存在??墒强赐耆?,正如Harvey所說,卻不能得出一個誰好誰壞的結(jié)論,雙方都做了很多侵犯人權(quán)的事,最后只有贏家和輸家,諷刺的是,CIA和KGB的成敗并非是由兩個組織之間的爭斗所確定的,而是被歷史的大發(fā)展趨勢所決定了。
最后談一下本片間諜的愛情,這種愛情充滿著危險和不確定性,尤其是對一線行動員和潛伏的鼴鼠來說更是如此?;蛘哒f愛情是需要激情的,可一線間諜和情報工作需要的卻是異常的冷靜,冷靜到培訓Yevgeny的蘇聯(lián)教官說做愛的習慣也要刻意改變。但是人非草木,尤其對于當時剛進入情報工作的年輕人來說更是如此,所以Yevgeny和Azalia共墜愛河,Jack和Lili也陷入了情網(wǎng),但是情報工作的嚴酷性顯然不能容許這種愛情的存在,Yevgeny和Azalia最后好歹還重聚了,而Jack和Lili卻天人永隔。Leo和Adelle雖然結(jié)婚很早,并且有子女承歡膝下,但是很難說他們之間的愛情是否為真,畢竟Leo是把Adelle作為一個情報來源的。
3 ) We won , didn't we?
該劇時間跨度和地理跨度巨大,以CIA與KGB兩大情報機構(gòu)斗法為主線,展現(xiàn)了從德國的東西柏林到匈牙利布達佩斯,從古巴豬灣到華盛頓特區(qū),以CIA的視角去透析了那一場核能時代的戰(zhàn)爭:冷戰(zhàn)。
自從原子彈在二戰(zhàn)末期以死亡蘑菇云的容貌展現(xiàn)在人類面前之時,所有的人都被他邪惡的模樣震驚了。
美國原子彈之父羅伯特·奧本海默在廣島核爆之后說:“我成了死神,世界的毀滅者”。之后,蘇聯(lián)也不甘落后,終于1949年8月29日在塞米巴拉金斯克大草原引爆了他們的第一顆核彈。
當雙方都擁有了足以相互毀滅對方的能力之時。我認為這才是二十世紀人類最偉大的成人游戲:冷戰(zhàn)的真正開端。
脫離了冷戰(zhàn)核威懾和意識形態(tài)的背景,我們將看不懂這部精彩絕倫的美劇。
二十世紀或許是人類歷史上最為璀璨的時代。
在偉大的游戲中,只有最后的勝利者才擁有書寫歷史的權(quán)力。
4 ) 信仰的抉擇
美蘇之間曾經(jīng)的劍拔弩張終成過去,當人們已經(jīng)漸漸忘卻了冷戰(zhàn),忘卻了那些風起云涌的大國博弈,這部電視劇集,讓我這個對冷戰(zhàn)知之甚少的人重新了解那個鐵幕時代。柏林間諜戰(zhàn)、匈牙利廣場事件、古巴豬灣事件、暗殺卡斯特羅事件,這些真實發(fā)生的事件都在影片中一一呈現(xiàn),各色人物粉墨登場,各種較量在或明或暗中展開。
當年曾有很多人投身到這場兩國敵對的事業(yè)當中,他們所做的一切都是要幫助己方陣營掌握主動權(quán),率先壓制住對方陣營。這其中有的人是出于自身生計所迫,有的人是出于個人利益的投機者,但還有另一部分人,這部分人基本上是雙方陣營的精英,他們參加這場戰(zhàn)爭,是出于對自己信仰的悍衛(wèi),他們堅信自己所做一切是為全為了全人類共同的利益,那怕為此進行殺人或戰(zhàn)爭。
然而要悍衛(wèi)信仰,卻不是那么容易的事。匈牙利的秘密警察不經(jīng)審判就逮捕民主人士,而當民主人士開始占領(lǐng)政府機關(guān)時,他們同樣不經(jīng)審判就槍決已經(jīng)投降的原政府官員,在這一刻,他們所信奉的民主就已經(jīng)死亡了。在我們軟弱的時候,我們需要信仰,但只有在我們強大時候,我們對待信仰的態(tài)度,那才是檢驗信仰的試金石。
片中的三個大學同學,因為信仰的不同,走上不同的道路,他們堅信自己陣營的正確性,為了達到目的,各種手段無所不用其極,甚至不惜犧牲愛情與友情,個人的力量在這場政治的角力當中,宛如螞蟻,但正是這千千萬萬只螞蟻,推動了冷戰(zhàn)的四十多年。當塵埃落定,年華老去,站在前蘇陣營的同學一臉落寞,他可曾后悔這一生的信仰決擇?
美國最終贏了,這是偶然,或是必然?片中的CIA特工“健將”說自己做了許多的壞事,所有的這一切是否真的對這個世界有利?資深特工“術(shù)士”回答道:“我們雖然也做過壞事,但比我們對手少許多,所以我們贏了”。所以,這個世界,過去和現(xiàn)在沒有過、以后也不會有最好的制度,我們只能在一堆壞的制度當中,選擇次壞的那個。這場戰(zhàn)爭中,美國便是次壞的那個。
“打破一個象征比滅掉一個國家難的多”,“術(shù)士”在解釋這場戰(zhàn)爭的正義性時說道。冷戰(zhàn)中美國的勝利,歸根到底是意識形態(tài)的勝利,或者說是社會制度的勝利,冷戰(zhàn)結(jié)束以后,所有的社會主義國家或者走向改革,或者在經(jīng)濟與文化的衰退中茍活。仔細想想,我們雖然不是冷戰(zhàn)的直接參與者,但我們今天的生活,何嘗不是受到了那場戰(zhàn)爭的直接影響,它改變我們的生活,也改變了我們的信仰。
這是一部近乎完美的歷史故事劇集,攝影、音樂、劇本、演員可以媲美任何一部優(yōu)秀的電影,不要錯過。
5 ) They also serve who only stand and wait
很想練習寫影評,一部電影反復的看,總想弄清影片里所有人物間的關(guān)系,每一個動作的含義,每個情節(jié)包涵的導演的用意甚至影片里所有的彩蛋,可是到最后卻只有一些斷章取義的片段和思想。額,慢慢來吧,,,
《the company》中文名是合伙人,總覺得這個翻譯怪怪的,實質(zhì)上the company 是圈內(nèi)人對CIA的通俗叫法。不了解冷戰(zhàn)那段歷史的人會被影片帶的云里霧里,因為場景變換很快,一會莫斯科廣場一會倫敦地下室,一會匈牙利一會古巴,當中還有三位主角在耶魯同學時的倒敘貫穿整部影片。
事實上,《the company》講述了信仰政治和信仰信仰的人之間、不同信仰的人之間的斗爭及給人類歷史造成的深遠影響,在這方面它和《潛伏》一樣引人深思,雖然《潛伏》在情節(jié)上是主旋律的、《the company》在情節(jié)上也是傾向于西方的道德標準。
leo 在洗脫內(nèi)鬼罪名之后,對他的CIA同事說的一句話讓我印象深刻,他引用了John Milton的有關(guān)他失明的詩:they also serve who only stand and wait.這句話我看的版本是這樣翻譯的:那些站立得穩(wěn)堅定不移的也是服務。到網(wǎng)上搜索了一下,字幕是采取了朱維之的譯本,字面上理解起來有點困難,聯(lián)系到leo是表達曾冤昭雪后的心情,覺得胡家?guī)n對這句話的編著意義更為準確一些:“They also serve who only stand and wait:以who引導的子句作定語,修飾they;此行的語序也可變?yōu)門hey who only stand and wait also serve,侍立左右的(天使)也同樣為他服務。在第12~14行中,侍立左右的天使(They who only stand and wait)與奔馳海陸的天使(speed and post o'er land and ocean)仿佛形成對照,但兩者并無根本區(qū)別,因為“奔馳海陸”的其實也是“侍立左右”的,否則就不能隨時聽從吩咐(at his bidding)了。無論是“奔馳海陸”(工作),還是“侍立左右”(忍耐),只要忠于信仰,堅韌不拔,都同樣是為上帝服務?!彼月?lián)系到影片中,我想leo引用這句話要表達的意思就是;雖然在COMPANY里,我只是一個做文案工作的小職員,但是和那些出外勤的人員(jack)一樣,擁有同樣堅定的信仰,同樣能為打贏冷戰(zhàn)發(fā)揮不可替代和忽視的作用。
6 ) 兩種制度的博弈,孰能無過
昨天終于下決心,觀了窺視已久的佳作《冷戰(zhàn)疑云》,3部,103+91+91,一共285分鐘,因不喜看電影有中斷,想單獨抽5個小時看完,時間只得一推再推。一個人戴著耳機,沉浸在劇情里,緊張又刺激的節(jié)奏,沒人打擾,觀影感,太爽了。
影評沒有劇透,這種類型電影如果劇透,就是純屬缺德了。
被豆瓣打分到9.0以上都可以封“神作”了,這部9.1。從冷戰(zhàn)開始到柏林墻倒,40年的時代跨越,每部所講主題不同,第一部是間諜戲,冷戰(zhàn)早期CIA和KGB之間的貓鼠游戲。第二部戰(zhàn)爭戲,兩大歷史事件:1956年匈牙利事件和隨后的豬灣事件。第三部驚險戲,CIA找出數(shù)十年來一直秘密破壞CIA行動并屢屢得手的KGB關(guān)鍵間諜。邏輯和推理簡直腦洞大開,就我這水準,會不時按下暫停,認真理一遍臺詞和進度。
印象深刻的臺詞
對原著作者嘆服,親身經(jīng)歷冷戰(zhàn)時期,不僅書寫的好,感情戲也恰如其分,增色不少。如果生活在當下還會是撩妹高手吧。
第一部里有兩段對白在當時的情景,顯得很美妙。
杰克第一次見莉莉,“為什么說英語”“你走路的樣子像美國人”“美國人很特別嗎?”“他們很自信,自信的像擁有全世界”。
杰克送莉莉一場她喜愛演員的芭蕾舞劇門票,問她“你會去嗎?”莉莉說“美好的東西總是讓人心動?!?br>
第二部里有兩段自述,讓人深省,人們?yōu)樽杂啥鴳?zhàn)的決心。
阿帕對杰克說,“古希臘歷史學家修昔底德說過,我們?yōu)槿露鴳?zhàn),榮譽、恐懼和利己。我們要打的話,完全是關(guān)乎榮譽和恐懼。我們相信,美國的動機肯定是利己?!?br>
羅貝托讓杰克逃走時對他說“我們再也不需要美國的幫助了,卡斯特羅會活捉你,他會告訴全世界,我們是聽美國軍官指揮的,我的人是為美國賣命,不是為了古巴,走,杰克,不要奪走我們的尊嚴。”
第三部,讓我發(fā)現(xiàn)一個現(xiàn)象,從克格勃反叛的蘇聯(lián)人,以物質(zhì)需求為主;而從CIA反叛者,都會說一句話,“我們不是為了錢,我們是共產(chǎn)主義者,信仰馬克思主義”。
需要擺正的政治觀
故事發(fā)展以美國為主視角,就會有“主角光環(huán)”附體,美國的民主制度,在作者看來比社會主義優(yōu)越,所以會有美化自己,丑化對方的嫌疑。導演想讓大家知道“他們的人”對待“我們的人”粗魯、兇暴;而我們對待他們,相對文明、人性。
比如,KGB頭目Starik,影片三部都有隱晦表達他戀童癖,這種手法,或許有暗示蘇聯(lián)高層一些有失人性的癖好,就像西方媒體熱衷于挖掘金正恩和他圈子里人的私生活一樣,想從名譽上擊垮對方。還記得今年奧斯卡得獎影片《聚焦》嗎?貌似這個話題不僅存在于社會主義國家吧,天主教國家也有。
有一點要糾正,卡斯特羅本身是從獨裁者巴蒂斯塔手上奪取政權(quán)的。
雖然我們有時會羨慕美國。但美國人太驕傲了,歷史上他們確實有插手別國內(nèi)政,燃起了革命、政變,關(guān)鍵時刻需要他們時,他們也會沉默、視而不見。
冷戰(zhàn)結(jié)束了,雖然蘇聯(lián)解體,可經(jīng)歷了這場大博弈的人,卻沒有認為自己勝利了。
推薦幾部類似影片
如果喜愛諜戰(zhàn)片,推薦一部,《鍋匠,裁縫,士兵,間諜》英國,2011。
冷戰(zhàn)時期,真實事件改編的《間諜之橋》,美國,2015,今年奧斯卡最佳影片提名。
想了解冷戰(zhàn)時東德人民生活狀況《竊聽風暴》,德國,2006,同屬《竊聽》,水平比港版《竊聽風云》強太多,這部被列入豆瓣電影TOP250,排名37。
想再深刻了解蘇聯(lián)統(tǒng)治東德時期,做了哪些讓你意想不到的事,如果你有時間,可以看下一位日本頂級漫畫家浦澤直樹作品《怪物》。先看了遍漫畫,又花三天兩夜通宵看完動畫電視劇版。先提前告之,漫畫里讓你驚訝的機構(gòu)、人物事件,我特意在網(wǎng)上找些資料看,有些是真的存在過??赐昴銜溃聡F(xiàn)任總理默克爾為何對中國有如此大偏見(她出生、成長在東德)。也能理解她來中國不去見政要,去廣州,特意參觀《南方周末》總部,和廣州天主教教主聊半天。
提到蘇聯(lián)讓我又想到一部赤裸裸的罪狀,《卡廷慘案》,波蘭,2007,悲傷的歷史,總是不堪回首,但小丑的悲劇,并非蘇聯(lián)一家所致。
影片第二部,秘密警察對起義軍求饒時,阿帕對杰克說,(叫了這么多年“人民”,突然被稱呼為“公民”),因為一部電影,每次只要提到“公民”兩字,總讓我不由自主想到它,《V字仇殺隊》,英國,2005,也被列入豆瓣電影TOP250,排名40,。這是一部真正意義上的政治題材類電影,一直在國內(nèi)被禁,直到前年,央視6套破天荒播了一次,播出這部電影行為本身瞬間成了熱門話題。
兩大體制仍然存在,你能說美國就對嗎?大博弈,孰能無過!
關(guān)鍵詞:冷戰(zhàn)/美蘇爭霸/諜戰(zhàn)/鼴鼠/菲爾比/柏林墻/匈牙利起義/豬灣事件/蘇聯(lián)解體…………熱愛這段歷史的影迷書友們,錯過此片將是巨大遺憾。
一口氣看完三部,不知不覺的天亮了。。。。。。亮了!
最中意的是歷史事件的絕不缺席,還能將冷戰(zhàn)斗士們對于真實世界看法呈現(xiàn)無礙,即使疲憊和傷痛,依然站隊站得非常徹底,直接怒懟白左和共產(chǎn)主義謊言。
冷戰(zhàn)四十年,風云詭譎,蘇美也算是棋逢對手,到最后美國照耀世界,自由引導人民?,F(xiàn)如今冷戰(zhàn)已遠,貿(mào)易戰(zhàn)來襲,不知若干年后會不會有一部貿(mào)易戰(zhàn)疑云,未知后之覽者,將如何評定今日之功過。
第三集最好看
我個人一直對冷戰(zhàn)的興趣超過了二戰(zhàn),而這部3集電影滿足了我的口味,第1集講述柏林諜戰(zhàn),第2集是匈牙利革命和古巴叛亂,第3集是長達幾十年的政治對抗。雖然影片還是有渲染美式自由的成分,但相比過去的冷戰(zhàn)片客觀了很多,不避諱美方的惡行,三大男主角有兩個是蘇聯(lián)方的(感覺這兩個角色塑造得更為出彩)
三個人在冷戰(zhàn)中的命運,蕩氣回腸。。。選擇信仰是多么的重要。
掛路燈好爽。
三部曲,很長
少掉的一顆星是bs自戀的美國人的
為什么永遠會有個無比美式無比煞筆的男主角 = =
冷戰(zhàn)史=間諜史,當你變得和你的敵人一樣時,你憑什么說自己贏了呢。
冷戰(zhàn)背景的諜戰(zhàn)故事,最愛理查德·伯頓1965年那部充滿詩意悲劇感的《柏林諜影》,次愛,應該就是這部286分鐘的《合伙人》,一口氣看完,只覺蕩氣回腸、意猶未盡、夜不能寐……
一場完全被人遺忘的戰(zhàn)爭
雖然有點瑕疵 但是依然足夠優(yōu)秀 尤其是場景方面的營造 迷你劇能做成大片那種檔次的 令人震撼
完勝至今看過的所有諜戰(zhàn)劇。與此相比,鍋匠那個簡直是小雞子
少有的能將一眾間諜群像打造的如此有血有肉卻又令人黯然神傷的經(jīng)典劇集,整體基調(diào)沉緩肅穆略帶憂傷,高度的寫實風格,畫面運鏡考究典雅,有著極強的代入感與時代感。這一切在第二集中的匈牙利事件與豬灣事件中達到了一個小高潮,CIA的黑暗時代,有理想主義的幻滅也有政治游戲的現(xiàn)實衡量。
豆瓣分數(shù)好高,其實只能說還不錯
07年看過的 最好看的迷你劇集
很棒的反映美蘇間諜戰(zhàn)的劇集,印象最深的是第二集,特別匈牙利起義一段將以暴制暴的殘酷、利益交織下被利用的人民、政治斗爭下個人的悲劇表現(xiàn)的都很有感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