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橘子與蘋果的愛情
我是橘子你是蘋果,但最終我們都是水果。
相當風趣愉快的一部電影,去年秋天外教的課余節(jié)目Movie Night第一晚放的影片,只因為課室爆滿而沒有在那里看。然而心里一直記掛,今天總算把這一遺憾補上,果然是一部很好的電影。
故事相當簡單,也沒有什么波折。希臘裔姑娘不顧家庭反對與非希臘裔男子相愛并最終步入婚禮殿堂,雖然父母親反對且一直懷疑這樣不同家庭背景的婚姻能否順利,但事實證明愛情的力量是偉大的,而寬容的力量則可以讓不同的人走到一起,消除隔閡。
這部電影仿佛只有女主角一個主角,所有故事都是圍繞她展開。其實這個故事確實就是女主角,或者說女主角演員一個人的故事,女主角本來就是這部電影的編劇。雖然這個愛情故事很簡單,從一見鐘情到結(jié)婚,一路都很順利,但我非但不覺得故事平淡,反倒是讓故事里真摯的生活情節(jié)所打動。
女主角的父親相當傳統(tǒng),一直想阻止這場不同族裔之間的戀愛。但他并沒有用什么強硬的手段干涉,在發(fā)覺女兒心意已定無法挽回時,他終于戰(zhàn)勝自己的偏見,努力去適應這樣一個現(xiàn)實,并且在影片最后用一段精彩的婚宴祝詞將兩個家庭的心連在一起:“Here tonight we have apple and orange. We are different, but in the end, we are fruit.”不管再怎么固執(zhí)的父母,始終還是疼愛自己的子女,所做的一切無非是為了子女的幸福。只要子女感到幸福,父母也會感到幸福。這便是親情的偉大之處。
男主角為了融入這個龐大的希臘家庭也做出不少犧牲,這便是愛情的偉大之處。
很喜歡電影里的一句臺詞:
別讓過去決定你是什么樣的人,而是讓過去成為你未來成就的一部分。
這便是這部平凡的電影能打動平凡人之處。
2 ) 我 的 希 臘 婚 禮
一、 楔子
許多人覺得自己的家人很怪,許多人不喜歡自己原生家庭的人、事、物,所串連起來的生活模樣。有些人根本就不接受自己的原生家庭,覺得自己的人生倒霉、可憐、挫敗與悲慘,所以才會「生在這里,長在這里」。這就好像主角土拉所困惑的,為什么?吃的、喝的、穿的、用的、住的、說的、做的、嫁的、生的……都很希臘!
還有些人不能接受自己,老是把自己搞得太丑、太胖、太瘦、太笨、太窮、太無聊、太可憐,然后再抱怨自我卷標下的自己。這種人用一成不變的自己,來認證別人為他貼上的卷標。就好像土拉,30歲的丑女土拉,嫁不出去的土拉,「妳看起來很老」的土拉,一個徹頭徹尾極其希臘的土拉。就好似土拉說她的媽「我媽老是在煮菜,菜里面裝滿溫情智能和罪惡感。」
二、 希臘的土拉與自己的土拉
土拉的父親,帶著老母和兄弟姐妹們,貫穿三代所組成的希臘家庭,用盡機心保留與體現(xiàn)希臘的民俗、禮教與生活模式。在美國的希臘,以土拉父親為核心,希臘風的生活圈,一圈圈地擴及土拉的每一吋自我。從6歲的土拉,12歲的土拉,到30歲的土拉。土拉怨恨如此希臘的自己,以及如此希臘的無盡歲月。她厭倦過去的土拉,她厭煩現(xiàn)在的土拉,她更絕望于未來的土拉。
第一次見到他,從窗內(nèi)看去,一直看到桌前。她楞在伊恩面前「就好像希臘神像」土拉說。她聽到他們在大學,回神之后的土拉決定要上大學。獲得母親協(xié)助的土拉,脫離了父親的希臘,開始尋找「自己的土拉」。上學后的土拉,開始彩妝的土拉,換上隱形眼鏡,換了發(fā)型與衣服,轉(zhuǎn)了心情的她,逐漸變成一個俏麗迷人的土拉。爭取到旅行社工作之后的她,正式告別端盤子的丑女,告別了希臘,她找到了自己的土拉。是誰引爆這場戰(zhàn)爭?注入土拉心靈的解藥,是一個男人---伊恩。
三、 自己的土拉與土拉的希臘
因為婚禮「我的希臘婚禮」,土拉接受了希臘---她的原生家庭。注入土拉心靈解藥的男人---正是伊恩。伊恩愛上了土拉,他從窗外看進去,第二次看到她,看到奧林匹亞旅行社的土拉。這次,她被他看得像個希臘神像。為了愛她,「我變成希臘人」伊恩說。他為她涂油受洗,他為她努力地融入希臘的親戚與文化,他更把鄉(xiāng)林俱樂部的美國婚禮改成正教教堂的希臘婚禮。正當伊恩和伊恩父母融入她原生家庭過程中,她也漸次醒悟父母與希臘的愛?;楹?,她一樣送小孩去學希臘文,像她的童年一般,這就是「土拉的希臘」。
土拉的希臘有些什么呢?全部和希臘的土拉一模一樣。整個家庭的生態(tài)、環(huán)境、人和互動模式都沒變,改變的是土拉單向的態(tài)度與價值關(guān)連。沒有伊恩的土拉,希臘就像八爪魚,控制與捆綁她的過去、現(xiàn)在與未來。她只是悲憐地看著自己,就像別人悲憫地遙遙凝望。她不想逃,不想改變。她沒有改變的動力,也沒有改變的能力。她這么想,別人也都這么認為。
我們身邊有許多人,他們的人生就像希臘的土拉,他們覺得一切的悲愁,都來自外界和他人。土拉得到了解藥,她有伊恩。她在伊恩的眼中,看到了她的愛和美好的自己?!改銥槭裁磹畚摇?,伊恩回答說「我遇見妳之后,我整個人活了過來」?!笂吅煤猛?,妳美麗又風趣!」事實上,土拉遇見伊恩之后,她整個人也活了過來。心靈富足的她,自我滿意的她,面對同樣的希臘與希臘親人時,不但不為所苦,反而納須彌于芥子中,她吃掉了希臘,希臘變成土拉的希臘。是不是每個人,都能夠得到自己的「伊恩」呢?
四、 水果
女方是橘子,男方是蘋果。如何從「橘子是橘子,蘋果是蘋果」,變成二個都是「水果」呢?橘子一直怕被蘋果吃掉,土拉的父親成為橘子的守護神?!杆趺磿@樣對我?她為什么不孝?」他不只是一個悲傷憤怒的老爹,他是為了破損的橘子而哀號。老爹為什么看到「水果」呢?當他看到伊恩和他的父母,都放下蘋果的身段變成橘子時,他才釋放了「橘子的堅持」。
老爹心靈的解藥也是伊恩,伊恩代表美國這個文化大熔爐,也展現(xiàn)了這個大文化與小文化的差別。伊恩不自限于自己原生家庭的次文化,而勇敢地融入與展露土拉原生家庭的次文化。二種大小次文化的對立,在于容許小型次文化的特立獨行。奇妙的是,小的次文化可以在大的次文化中,找到自己安身立命的立足之處。這不只是個人之間的情愛,而是文化中不劃地自限之包容能力的展現(xiàn)。
當這種涵蘊于文化的特質(zhì),融入至情至愛之后,人與人可以相互啟發(fā)成為更好的人。人與自己與家庭與文化之間的對立,也可以因為個體的富足,而消解于無形。對于當代身處多元文化沖激的人類而言,最美好的事,莫過于學習多元文化的獨特之處,而真情真意的愛憐眼前人。漠視眼前人的真情真愛與朝夕廝守的日子,而執(zhí)著于過去的悔恨與未來的不確定性,偏執(zhí)地扮演某些過氣的角色,以及明知不好的陳舊習氣,一直是當代人最大的悲哀。期盼每個人都會遇到他的「伊恩」,每個人都有他的「希臘婚禮」。
五、 喜劇
這部片子是喜劇,每個人喜孜孜地觀賞這部片子,輕盈自在的穿越土拉的一生,歡喜愉快地飛越土拉的三個世代。流暢的節(jié)拍,美麗的音樂,把生命的三個轉(zhuǎn)折,詮釋得淋漓盡致。伊恩對土拉所展露的愛,以滿足土拉的需求為目的的愛,讓他擁有土拉和新的自己,讓他擁有土拉的希臘而未曾失去自己的美國。一個人要怎樣才會變成「伊恩」呢?看完影片,只有一個希望,希望自己能有一個「伊恩」,也能成為別人的「伊恩」。因為,伊恩把所有的悲劇,統(tǒng)統(tǒng)變成了---喜劇。
3 ) 為什么不嫁給希臘小伙子?
好可愛的爹爹——
給我個詞兒,任何一個詞兒,我就能告訴你它的希臘語源。
世上只有兩種人,希臘人,和想成為希臘人的人。
當我們琢磨哲學的時候,你們還在樹上蕩來蕩去呢。
好睿智的媽媽——
希臘女人,下廚房像羊羔,臥室里如餓虎……
男人是頭,女人是頸。女人決定頭往哪兒轉(zhuǎn)。
4 ) ?_?英語作業(yè)1
“Here tonight we have apple and orange. We are different, but in the end, we are fruit.”當圖拉的父親在圖拉婚禮上說出這段話時,全程被劇情逗笑的我突然感到一種涌上心頭的溫柔感動,這不僅是一位父親對女兒的寄語,更是兩代人勇敢地將兩種文化碰撞,直面現(xiàn)實那些無形卻頑固的文化障礙產(chǎn)生的凝聚迸發(fā)的火花。
故事的情節(jié)很簡單,在傳統(tǒng)希臘文化家庭長大的女孩圖拉,背負著一個民族的“傳統(tǒng)使命”生活著,終于在三十歲爆發(fā),決定改變這一切去尋找自身的意義,也正因為她的勇敢,她收獲了滿意的事業(yè)與真正的愛人,更重要的是家人傳統(tǒng)觀念的轉(zhuǎn)變、理解和寬容。
首先,我在這部影片里看到了一個局部的希臘文化,它也許不是最客觀的,但是也揭示了希臘人或多或少存在的民族優(yōu)越感與宗教戒律,作為局外人,我感到好奇同時也尊重。另一方面,美國的文化則顯得更加包容,但和希臘的家族文化比仿佛是一個不成體的文明,這點由男主父母對女主無意中傷的言語和在女主家中受驚的言行可見一斑。文化的交融必須有男主的主動迎合,接受希臘宗教的洗禮,也必然有女主父母的理解和妥協(xié),要知道打破自身根深蒂固的“文化偏見”也絕非是一件易事,幸有雙方的努力才成其一樁美事。
其次,圖拉下定決心做出的改變也是影片中最讓我cheer up的一部分,正如她所說:別讓過去決定你是什么樣的人,而是讓過去成為你未來成就的一部分。這一部分我稱其為蛻變。但是原生家庭依舊是她心里的一道坎,欣慰的是,圖拉這個“丑橘”遇到了和她的“蘋果”,也有著愛她的父母,也正是她的勇敢與坦白讓她最終接受了自己的原生家庭,這一部分我稱其為成熟。
我很喜歡電影最后的片段的那段話“My family is big and loud but they're my family. We fight and we laugh and yes, we roast lamb on a spit in the front yard. And where ever I go, what ever I do they will always be there?!?
5 ) 擋不住的濃濃親情
就象女主角圖拉說的:My family is big and loud but they're my family. We fight and we laugh and yes, we roast lamb on a spit in the front yard. And where ever I go, what ever I do they will always be there. (我的家人龐大且喧鬧但他們是我的家人.我們爭吵,我們大笑,而且,是的,我們只在前院燒烤.但無論我去哪里,無論我做什么,他們都會在那支持著我.)
小小溫馨家庭片,也許是文化上的差異,也許美國平常百姓的家庭觀念,似乎孩子長大成人,有了自己的生活,都會慢慢脫離自己的家庭,最多也是至親聯(lián)系聯(lián)系,至于表叔表姐,七大姑八大嬸的,沒有利益聯(lián)系,估計八輩子都碰不到面,更別說象影片里一樣,小小的父母見面小宴會,都要弄幾只羊過來才夠吃.
在這個處處宣揚著個人崇尚第一的世界里,聯(lián)邦小國希臘卻不同,有著悠久的歷史文化,有著獨特地理位置,這一切都讓希臘人深為自豪,又由于近代的一系列戰(zhàn)爭對希臘的摧毀,使希臘人更懂得如何去尊重與保護自己的文化傳統(tǒng).比如女主角的父親,什么英文單詞都要掰個希臘詞根出來.甚至連日本的和服這個日語發(fā)音詞KIMONO,都要把希臘的單詞冬天硬生生套上去,冬天嘛,天氣冷,要穿和服,看KIMONO還是從希臘詞根演化過來的.強詞奪理后的會心一笑,還是把女兒送進了希臘學校.希臘的特有的小幽默,在學校的課堂上,老師教算術(shù),NICK有9只羊,MARIE有1只羊,他們什么時候能結(jié)婚."婚姻"在希臘人心中的地位可想而知.一個希臘女人最好的出路是:嫁一個希臘小伙,生一堆希臘寶寶,然后喂飽所有人.
可惜的是,影片的女豬的真命天子就不是希臘人,這在整個波托卡洛斯家族簡直不亞于一場地震,保守善感的爸爸,理智細心的媽媽,總是嘮叨個沒完的阿姨.還好,在強大壓力下的未來女婿見面中,經(jīng)過各個家庭成員的初步審核,還算以成功.
真愛終于戰(zhàn)勝一切,男主為女主還去做了典型希臘的受洗,成為希臘教教徒.一切具備,只欠東風,在繁忙慌亂的準備后,一個大型的希臘婚禮開始,27個表兄表姐表妹,表兄姐妹的表叔表嫂,浩浩蕩蕩地教堂里坐無虛席.婚禮典禮上,女主爸爸更是慷慨大方地送了新人一幢房子.
音樂,祝福,舞蹈,擁抱,"橘子與蘋果聯(lián)姻"的精彩演講,爸爸情不自禁地幸福流淚無不一處地體現(xiàn)了那希臘特有的大家庭關(guān)懷,那濃濃地怎么也割不斷的親情,為是一名希臘人自豪,為是大家庭的一分子驕傲.也許就是這種濃濃親情打動了受911重創(chuàng)的美國民眾,讓心靈得到慰籍,從而在全美得到大賣的原因吧~~
小成本,大歡樂,力薦~~~
6 ) 贊美
My family is big and loud but they're my family.
我的家庭成員眾多并且擁擠,但是他們是我的家人。
We fight and we laugh and yes, we roast lamb on a spit in the front yard.
我們爭吵,大笑然后妥協(xié),我們在院子里燒烤。
And where ever I go, what ever I do they will always be there。
無論我去了哪,無論我做了什么,他們永遠在我身邊。
電影中最大的特色就是同時雜糅進了灰姑娘和大青蛙。不僅如此,它甚至讓一個“大齡青年論婚配”的俗陋故事?lián)撈鹆宋幕蝗诘氖姑?,并用詼諧卻不刻意搞笑的劇情引領(lǐng)觀眾游歷小人物的煩惱與幸福。影片至始至終充滿了對平凡和缺憾的包容,不見半點矯飾。這種謙遜的藝術(shù)風格如此突出,以至于原本在輕喜劇中非常重要的情感問題都退居其次,只是清晰記得那久違的暢快和歡愉一直伴隨著影片的故事不斷推進。
2.5(也許 配音版 太搓了) 我 希望 幾年后 也能有 一個 盛大的 婚禮…
在移民的大熔爐里,將北歐性冷淡和南歐熱情吵鬧放在一起,化學反應之鮮明。不同族裔之間的文化差異思維觀念導致的沖突矛盾,將喜劇效果發(fā)揮出來。婚禮上朝新娘吐口水真是笑死了,像這樣吐槽自己族裔傳統(tǒng)的場面挺多的。PS.看了評論才知道本片主演兼編劇Nia生活中的老公就是在電影中飾演Ian好友的那個謝頂?shù)呐笥选D敲匆馑季褪牵河捌瑸榱苏疹欀餮莸男蜗笃鋵嵤前颜鎸嵲妥隽颂鎿Q的,個人不太喜歡這樣以外表完美來替換現(xiàn)實的做法。
有點briget jones的感覺,很好的片子。 最喜歡的地方,‘i'll cook you some beef''arh, i'm a vegetarian, i don't eat beef''fine, i'll cook you some lamb then.'
百看不厭,不僅是因為喚起了 meet someone from a foreign culture 的共鳴。只是當看到Toula媽媽說“我們來到這個國家,所以你們能自由成長”的時候……美國人你們是有多驕傲啊?真把自己當救世主啦?
^_^在一個家庭中,男人是頭,女人就是脖子。脖子轉(zhuǎn)了,頭也得跟著轉(zhuǎn)My family is big and loud but they're my family. We fight and we laugh and yes, we roast lamb on a spit in the front yard. And where ever I go, what ever I do they will always be there.
6/10。關(guān)于大家族從文化沖突到融合的視角,不論[喜宴]還是[摘金奇緣]都有全方位展現(xiàn)。希臘家庭有很強的群居意識,譬如圖拉請求父親答應自己去大學進修計算機,父親的反應是圖拉的離開背叛了家族忠誠。開篇鏡頭平移過圖拉家按帕德農(nóng)神殿設(shè)計的房子,有許多圣像庇護,車庫門前印上希臘國旗,充滿了異國情調(diào)的世俗魅力,吃羊肉和改教洗禮也成為伊恩被希臘人接受的考驗,令人啼笑皆非的文化生活延續(xù)到婚禮,當伊恩父母受到歡迎手足無措,不斷被來賓祝酒以至醉倒,美國傳統(tǒng)蛋糕在圖拉母親眼中奇怪得能在蛋糕中間的洞上插花,希臘賓客紛紛用吐口水祝福新人的方式被美國人視為怪物,那個高達五層的巨型蛋糕和噴泉般的香檳酒近乎魔幻。八姑六姨蜂蛹進圖拉的房間看新娘嘴角處蚊子叮咬的包,打算搶過圖拉堂兄的相機留戀,無不體現(xiàn)出親戚的集體主義氣氛,很像中國。
希臘風俗很有趣。希臘人很喜歡羊肉。
絲毫無G點,為啥趕腳一直把其叫做經(jīng)典,還是我的錯覺。。。
去吃便飯的那段逗死我了,他媽媽那種愁卻強說不愁的表情。女主很可愛。
沒有吹噓的那么好,就是個小制作
有文化差異 = = 有個【我的大型伊朗式婚禮】基本翻拍于此。。。連男女主角初次見面都一樣!囧~
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希臘家庭都像這樣又大又吵鬧,少不了抱怨但最后還是會充滿感激“yeah,it's my family.'' That's nice =)
其實女主角還挺漂亮的就是有點big有點fat而且很greek味。娶她還不是問題但娶她等于娶這一家子了。上學進修后連形象也開始轉(zhuǎn)變變自信了。希臘人很傳統(tǒng)希臘人很地道~~
interesting to show the "American Plot" theory, selling out the reductionist foreign culture, but not as meaningful as Wedding Banquet.
JOEY露了一小臉,當年我真是NSYNC的腦殘粉啊,不過現(xiàn)在也是。。。
好可愛的希臘人!~
看到男女主角就沒繼續(xù)看下去了---------那是3年前?,F(xiàn)在看了覺得很是溫馨
女主長得不好看,男主發(fā)型毀了,婚禮很熱鬧溫馨,一大家住在一起神馬的真好~~~~
看來愛情,有時候來自于相貌的改變!不同民族之間的習俗不同所產(chǎn)生的矛盾,是本片的笑點由來!P.S.:2007-12-08 CCTV-6 電影頻道 佳片有約!& 湯姆·漢克斯是本片的制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