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發(fā)于 今日頭條號:天涯小鳥movie)
2014年日劇《晝顏》里,偷歡的利佳子被丈夫沒收手機、車鑰匙,忍受一句:“都是我交話費的不是嗎”。
于是“女性經(jīng)濟獨立”的話題又被擺上臺面。
可是,“經(jīng)濟獨立”就能幸福了么?就能不依附男性了么?
未必。
2016年的韓國電影《女教師》已經(jīng)很好地回答了這個問題。
男校高中女教師樸孝珠(金荷娜 飾)教書育人十多年,三十多歲的她未婚,有一個交往十年的男友。
男友原是個小說家,文思枯竭后也不出去工作,理所當(dāng)然地寄生在女友身上......
孝珠累了一天回到家,還得忍受他的“衣來伸手,飯來張口”。
孝珠并不是看不到男友的“渣男”本質(zhì),但她選擇忽略。
因為,她最美好的十年都奉獻給了這個男人,現(xiàn)在離開,無疑是竹籃打水一場空,她承受不起。
投入越多越難放手,越難放手厭惡越多。
男友討好般地來學(xué)校找她,孝珠丟下一張錢和一副冷臉,轉(zhuǎn)身而去。
男友的自尊心終于崩潰,他率先提出分手。
孝珠不甘心地質(zhì)問:
“你真的很不負責(zé)任,十年耶!我還很自由、很漂亮、還賺很多錢時,我最美好的十年都浪費在你身上。”
這樣的女主角一開始便惹人討厭??諝庵谐錆M了壓抑的氣氛和陰郁的氣息。
在學(xué)校,樸孝珠也不受老師和學(xué)生的待見。所到之處,空氣天然便冷了三分。
樸老師的生活一片黯淡,直到舞蹈特長生載河(李源根 飾)和年輕漂亮的女老師惠英(劉仁英 飾)出現(xiàn)。
載河長相俊美,氣質(zhì)陰柔,身材不僅挺拔,還有舞者特有的優(yōu)美線條。微微一笑最是勾魂。
他突然的一吻讓樸孝珠恍惚回到了十年前的青春時代。
那時,她尚是單身,年輕貌美,初入職場,賺錢多多,對未來抱有美好的幻想。
就像笑口常開的女老師惠英一樣。
她因為這個愛上了自己的學(xué)生載河,從此走向萬劫不復(fù)。
與其說愛上了自己的學(xué)生,不如說愛上了那段一去不復(fù)返的青春歲月。
因為無限追念,內(nèi)心有強烈的聲音想把它留住,這才不肯放手。
可是,這是一場陰謀,載河是受惠英指使,故意色誘樸孝珠的。因為樸孝珠發(fā)現(xiàn)了惠英和載河的關(guān)系,她的不友善讓惠英不安。
樸孝珠頓時卑微到了極點。
她所有悲劇的根源都來自于,放不下。
太過計較得失,放不下過往,也就沒有未來。
她羨慕、嫉妒,乃至仇恨惠英老師,因為惠英老師不僅擁有載河,還擁有傲人的家世。
惠英的老爸是學(xué)校的理事長,惠英一來就是正式職工,眾星捧月。
而她,平凡的出身,兢兢業(yè)業(yè)十年還是個臨時工,到頭來還要討好惠英這個后輩。
以免年終審核時被解聘。
為了保住飯碗,不得不在學(xué)校操場上下跪......
活到這個份上,讓人不得不借用一句話:
生活是一襲華美的長袍,爬滿了虱子。
體制固然有弊病,出身固然沒得選,可是抓住渣男十年不放手,輕易墜入年輕男孩的陷阱,這可都是你自己作的呀,樸老師!
大家出來工作都不容易,何必成天擺一副全世界都對不起你的冷臉?
畢竟,這個社會從來都是臨時工多,正式職工少。
樸孝珠的身上有一種我們熟悉的社會戾氣,它來自社會的折磨和個人狹促的心境。
最直接的反應(yīng),是臉。
我不知道樸孝珠十年前如何貌美,但想來必是明媚燦爛的小姑娘。
和如今這張爬滿疲憊與刻薄的臉大相徑庭。
臉部線條冷硬,眼神說不出的陰郁。
她讓我想到了近年來復(fù)出的董潔。
“富察皇后”董潔近日被拍到臉部皺紋明顯,皮膚松弛,眼袋深沉,嘴凸愈發(fā)厲害。
當(dāng)年離婚風(fēng)波造成的心力交瘁,竟能在多年以后爆發(fā)出如此強的威力,不知董潔有否后悔?
當(dāng)年,若能多一點寬容和豁達,是否就不是今天的模樣?
鄧文迪亦是如此,多年處心積慮地與世界新聞大亨默克多的子女爭家產(chǎn),那絕不是一張賞心悅目的臉。
回到電影《女教師》,樸孝珠經(jīng)濟獨立又怎樣?
她的心智多年來是停滯的,接受不了這個世界的不美好,不放過他人,亦不放過傷痕累累的自己。
而《晝顏》中的女人,之所以在偷歡敗露后沒有落得太過不堪的下場,是因為她們懂得放手。
利佳子放手一搏拋棄所有奔向愛人,紗和不爭不吵冷靜離去。
或走或留,干錯利落,永不后悔。
人生的岔路太多,不走到最后無法斷定結(jié)果如何。
那么,三思后,堅定地走下去吧!
哪怕結(jié)果不如意,也是慎重之后的選擇,不必后悔。
因為誰也無法未卜先知,無法一開始就斷定結(jié)果是自己想要的。
而這正是人生的樂趣所在。
關(guān)于這部電影,我覺得是赤裸裸的現(xiàn)實的寫照,在財閥控制的學(xué)校之下當(dāng)一位三觀正,性格倔強的老師著實不容易,她所追求的不過是愛而已,卻被現(xiàn)實所打破,一切的一切在水火不容之間變?yōu)槌舐獰o比的悲劇,這場悲劇是教育現(xiàn)狀的顯相,是人性與欲望,愛與物質(zhì)的攀比,品行與能力的較量,希望與絕望間的掙扎,最后卻是沒有輸贏,沒有勝負,警察車的到來,與女主在黑暗中蒼白的的面頰互相回應(yīng),原來世道可以如此般待人,可悲,人性如此的黑暗……
女主的生活就如同她每天更換的襯衣顏色,單調(diào)刻板沒有光彩。 當(dāng)她以為所有事情都會循規(guī)蹈矩行駛在軌跡上,相戀十年的男友離她而去,唾手可得的轉(zhuǎn)正機會沒有了,唯一一點老師的威嚴也被學(xué)生蔑視。她把失敗都歸結(jié)於年輕女教師惠英的出現(xiàn)。她殷實的背景得到同事的親近和教師資格,她的年輕貌美和穿著花俏得到男學(xué)生關(guān)注和追捧。她所做的一切都讓孝珠感到施捨和自卑。
於是她寄希望於載河來忘卻生活的失敗和工作的失利。她以為這個第一次見她便親近她的男孩會因為單親的關(guān)係對她產(chǎn)生戀母情結(jié),她以為幫助他實現(xiàn)舞蹈夢想就能成為他人生中的一個重要角色,她以為“單純”的他能給她真愛,最終發(fā)現(xiàn)她就是個笑話。然而失去載河的事實她歸結(jié)於惠英的介入。 命運的捉弄讓她失措,當(dāng)沒了談判的籌碼,當(dāng)工作和感情給了她一記響亮的耳光,她下跪懇求跟惠英修好,然而表面的修復(fù)無法填平心中的無底洞。心中的恨,怨念和千瘡百孔一定要讓惠英償還。 結(jié)尾處窗外警車鳴響,惠英冷靜的咬著三明治,準(zhǔn)備上課了,這堂課叫人生。
在看到這個題目的時候相信很多人都不會理解,甚至嗤之以鼻。想知道我為什么會為一個“女變態(tài)”說話,講真這個題目本身只是描述,不帶感情色彩,但基本能概括我要進行的評價。 無論如何,從不同角度來看一部電影總會有不同的評價和感想,我仔細看了很多之前的影評,可以大概歸納為以下幾個方面: 一、女主角是個變態(tài),所以做出變態(tài)的事情; 二、女主角本來是正常人,因為自卑慢慢變壞,最后成長為變態(tài),從而做出變態(tài)的事; 三、女主角本來是正常人,無法正確處理遇到的困難和出現(xiàn)的自卑心理,最后用了錯誤的方法結(jié)束這一切,釀成悲劇。 簡要評價下這些感想。對于第一種,如果我們這么理解,那這個電影對于我們不過是一部重口味電影,沒有其他意義可言,一個變態(tài)當(dāng)然會做出變態(tài)的行為,這部電影到此為止,無須探討;第二種,女主角因為自卑,慢慢由正常人變壞,提出了關(guān)于“惡”生長的想法,我個人表示這種評價非常有意義,因為我們因此而有了反思“惡為什么會生長”“如何阻止惡生長”的意義,但在我的觀點里,不贊同的是“惡”本身,我不認為女主角的報復(fù)是種“惡”,詳情后面再說;第三種,相對第一種也是有意義的,因為我們因此會思考“什么是解決問題的正確方法”,然而對于這個思考而言“正確的解決方法”本身就是一個難以界定的東西,為什么?因為沒有和女主角的個人世界相結(jié)合,用一句抽象的話來說叫做沒有“主客觀相結(jié)合”。 開始談我個人想法,我對女主角行為本身的反社會、犯罪、過激性無任何疑問,但我想要探討的是:女主角做出了這么可怕的事情——“她為什么要這么做?”先亮明觀點: 第一, 女主角是個正常人,如你我一樣; 第二, 女主角的抗?fàn)幎际钦7磻?yīng),如你我一樣; 第三, 女主角最后的報復(fù)之心,亦是正常,如你我一樣。 如果你的腦子已經(jīng)炸鍋,請捂好鍋蓋往下看,我的感想來自以下幾個方面:不從法律和道德角度來看,我本身是法學(xué)專業(yè),故意傷害故意殺人等法律罪名,都是對行為事后進行的評價,同樣,道德低下道德淪喪變態(tài)神經(jīng)病也同樣是對行為無法理解的情況下,放置的標(biāo)記和帽子,這些都對于理解“她為什么這么做”沒有意義。 想要探討人性的本源,就要拋棄社會上約定俗稱的規(guī)則,為什么叫倫理片?如果只是行為違反了倫理,完全可以叫犯罪片,恰恰是因為行為違反了倫理,卻是人性中無法阻止的可能,才叫倫理片。在社會的規(guī)則下構(gòu)建了一張過濾網(wǎng),一切社會不希望見到的情況都在被其過濾,如盜竊、故意傷害、詐騙等等,每一個合乎規(guī)則的社會人都是壓抑了一部分人性的人,通常我們把這部分人性稱之為“惡”,我僅稱之為“人性”,因為我不唾棄它,我尊重并探討它,希望理解并遵循它的規(guī)律來行事。無論是面對自己還是面對他人。正如規(guī)則不允許的行為,絕不是人無法選擇和做出的行為。任何人在危機時刻,都會動用自己的一切去抗?fàn)?,或者屈服。至于一個人會選擇什么樣的行為,取決于她對于可得利益和損失利益的計量,以及她對于“利益”的認知能力(個人推崇約翰密爾的功利主義原理,有助于理解很多事情),她在做這一切的時候,她是理智的,她也清楚自己在做什么,因為這種計量本身就是理性的(計量結(jié)果取決于個人認知能力) 先說女主的正常,主要表現(xiàn)在四個“期望”。正如我所說,女主角是個正常人,如你我一樣。正常的長相,正常的工作,正常的人際交往,正常的同居狀態(tài),對一切抱有期望,注意這個“期望”是整部影片的關(guān)鍵,魯迅說,所謂悲劇就是把美好的東西撕碎給別人看,這部影片真正悲劇的地方不是女二號被毀容,被殺死,而恰恰是女主角作為正常人四個期望的完美破滅! 第一個期望:對婚姻的期望,影片開頭,懷孕的金老師被接走后,只有女主角一個人望著遠去的救護車,看第二遍的時候愈加感慨,想必她在想什么時候自己也有那么一天,接著就被教務(wù)主任告知要補簽一份懷孕可以被辭退的附加協(xié)議,婚姻的期望被初步擊碎; 第二個期望:對另一半的期望,影片中女主角男友每次出現(xiàn)都是同樣的氣場,死氣沉沉,好吃懶做,眼高手低,無上進心。而男主走之前的一番話,徹底讓女主對其絕望“我從來沒要求你做過什么,都是你自愿的”同時婚姻的期望徹底破滅; 第三個期望:對工作的期望,女主角已經(jīng)和男友在一起十年,想來工作至少也六七年了,三十歲左右的女人,人生的機會已經(jīng)不多了,為了這個正式的教職資格,她忍氣吞聲做苦力,簽不平等的協(xié)議,就是為了這個期望能夠?qū)崿F(xiàn),卻在即將熬出頭的時候,被橫空出現(xiàn)的女二號輕易的便奪去了。沒錯,是“奪去”,而不是公平的競爭,此刻她的工作期望還沒有完全破碎,因為教職資格沒有了,還可以繼續(xù)工作,等待下一次機會,就算沒有機會,也可以繼續(xù)做代課老師。然而,在與女主一番較量之后,她發(fā)現(xiàn)連自己這一點點期望都沒有了,如果只是沒有了,還不那么可怕,可怕的是這一切被自己的對手牢牢在攥在手里,得到與否,全看對方的意愿。這也是最后女主角為什么會失態(tài)跪倒在女二號面前,乞求她的原諒,乞求她幫忙留自己在學(xué)校的原因。不管怎么說,女二號同意她留下來,她的期望稍稍得以保留; 第四個期望:對愛情的期望,這個最為致命。女主與男友在一起十年,但二人的相處讓我們感受不到任何親密與溫存,更不用說理解和信任,可能是時間太久,平淡了,也可能是男主的不求上進讓女主失望透頂。但即使如此,女主還是在男友走的時候進行挽留,可見她是舍不得的,哪怕愛情剩下一點點,也是溫存,在男友走后的第二天,她失落的一個人吃飯,場景是如此的清冷。女主愛上學(xué)生,我認為這不是偶然,也不是失誤,更不是寂寞。在她第一眼看到那個學(xué)生跳舞的時候,其實已經(jīng)有所悸動了,為什么?就因為一點——這個學(xué)生上進,十分的上進。上進意味著什么?給人帶來期望!一個平凡無比忍受夠了無所事事沒有未來的男友的女主,突然認識了一個奮勇向前,充滿活力,未來無限的男人,男孩也好,總是令她振奮的。何況這個學(xué)生很會撩人。但這一切在不斷波折中破滅——復(fù)原——徹底破滅。愛情的期望被徹底擊碎來自于女二號說的一番話:“我跟他也只是玩玩而已,但是他說你好像真的愛他,真是笑死人了”女主角求之不得的愛情,在女二號面前唾手可得,女二號還順便嘲笑了一下“會愛上學(xué)生”的女主角,當(dāng)然女二號是認為這種情況不會發(fā)生的。她不會知道這句話成為了壓死駱駝的最后一根稻草,女主徹底爆發(fā)了。 接著講女主的反應(yīng),我可以說這一切反應(yīng)都是正常的,你也可以說都是不正常的,這取決于我們選擇的標(biāo)準(zhǔn),如果你選擇社會規(guī)則下的社會人作為標(biāo)準(zhǔn),她是不正常的,因為她沒有用社會允許的方法尋求解決之道,這沒有錯,但我們說的不是一個角度。我想探討的角度是拋除一切社會規(guī)則,從一個人所能想到所能利用所能做到的全部努力來看,一個人是如何面對外來的壓迫。我認為一個人會做出來的行為和他的狀態(tài)有關(guān),如果他是“社會人”狀態(tài),自然會做出合乎社會規(guī)范的事情,如果他受到刺激成為“垃圾人”狀態(tài),就會不顧社會規(guī)范去行動,既然不顧社會規(guī)范,從社會規(guī)范的角度來看自然是不正常的,而這又是人能做出的行為,從人性的角度來看就是正常的。 我們來回顧一下劇情,女二號來到學(xué)校的那一刻起,所有的光環(huán)便縈繞在身邊,直接獲得了正式的教職資格,和漂亮的男學(xué)生上床,所有的同事都去討好女二號,她的未婚夫又高又帥又有錢。注意了,如果只是女二號優(yōu)秀,本身對女主角而言并沒有什么問題,問題在于女主角的生活里瞬間出現(xiàn)了一個她不可能戰(zhàn)勝的對手,而且二人是競爭關(guān)系!首先,教職資格被搶了,接著,男學(xué)生被搶了,再接著,所有的同事都圍著她轉(zhuǎn),然后,她的未婚夫狂甩女主角的男友幾條街,同樣的,她沒有見到女二號未婚夫沒有認識也就罷了,還特意約出來給她介紹,我們不難發(fā)現(xiàn)在女主角看到女二號未婚夫第一眼就呆住了,甚至可以說震撼了,她可能在想,竟有如此完美的男人?留意下這位未婚夫,在女二號與女主交談過程中,一直充滿愛意的看著女二號,這種愛!這種完美的對象完美的生活,對女主的傷害是爆炸性的! 我相信看到這里大家有兩種反應(yīng),第一種對我說的“傷害”覺得莫名其妙——“只是見了一面而已,這不是很正常嗎”這種是家境殷實,生活小康以上,性格開朗的人;一種是“女主角肯定很難受,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边@種是有過對比傷害經(jīng)歷的人,或者前一種里能夠理解對比傷害的人。舉個例子,有個朋友過年回老家,老家親戚生活水平什么樣的都有,閑聊的時候說了一句現(xiàn)在錢不好掙啊,親戚也說是啊現(xiàn)在錢不好掙,他接著說了一句上半年就接了一個工程,掙了不到五十萬。親戚接著就不說話了。后來他聽說這個親戚說他回家特意顯擺自己能掙錢。當(dāng)然,這里不是討論他話該不該這么說,親戚素質(zhì)高不高的問題,而是討論一個擁有很多的人,即使是無心的展示,是否會對擁有很少的人造成傷害?我認為這是毋庸置疑的,那么對于當(dāng)時認為自己一無所有的女主來說,徹底爆發(fā)就不難理解了,你這么輕易就擁有了我愛的人的心,還嘲笑我自認為神圣不已的愛情,你憑什么這么高高在上將一切玩弄于鼓掌之間?。窟@至少對女主造成了一萬點真實傷害! 然后談女主的報復(fù)之心。前面解釋了女主的痛苦和受到的傷害,如果都能夠切身體會,那么報復(fù)之心不難理解,當(dāng)然我認為報復(fù)之心不是必然的。在面對威脅、競爭、挑戰(zhàn)、壓迫的時候,人能夠選擇的無非是抗?fàn)幒颓蓷l路。正如《告白》中所說,“一個強者欺負一個弱者,難道弱者便只能逃走或者選擇被欺負嗎?”女主從一開始便選擇了抗?fàn)?。拒絕女二號的示好,拒絕女二號男友的禮物,用女二號的把柄壓迫她,勾引女二號交往的男學(xué)生等等,這都是她拼勁全力在“社會人”層面所能做到的抗?fàn)?,而下跪乞求,則是她發(fā)現(xiàn)這一切抗?fàn)師o用且失敗的情況下在“社會人”層面做出的屈服;至于將滾燙的開水倒在女二號的臉上,則是“瞬間絕望”時刻下,被社會規(guī)則壓制下那一部分最暴力、最險惡、最直接、最痛快的人性的最后抗?fàn)?。我看到不少短評都提到最后一刻,有種“痛快”的感覺,相信這就是深入劇情的我們在設(shè)身處地成為女主角后,循著劇情體會了她那種在期望的不斷破滅中逐漸掉入深淵的感覺。理智的我們無法剝離社會規(guī)則的壓制,所以我們表示難以理解,但卻感同身受。 最后談女二號,對故事矛盾的根源進行解析。很多人覺得女二號很好,很優(yōu)秀,很無辜。我也承認她很好,很優(yōu)秀,甚至很美,但很無辜,我不覺得。從我的角度來看,她不是矛盾的起始點,卻是矛盾的升級點、觸發(fā)點、引爆點。 ① 故事矛盾的出現(xiàn)始于女主角的教職資格被奪去,這個起始與女二號無關(guān),是女二號父親的安排。但女二號終究是憑借父親關(guān)系的“不公平”競爭者。她的到來本身必然引起正當(dāng)競爭者——女主角的合法權(quán)利受到侵犯,然而這種侵犯還不是可以尋求司法救濟的侵犯,是人情世故中的“不可說”之侵犯,說白了,本來教職資格是女主角的,但誰也沒有敲定,可我們都懂。女二號到來的行為本身沒有侵犯女主角,之所以引起她厭惡是因為她不公平的奪去了女主的教職資格,在這里,如果你認為社會上這種情況很多,很正常,不值得如此拼命,我舉雙手贊同,是很多,是很正常,但絕不公平,之所以習(xí)以為常,不過是我們選擇了屈服,女主選擇了抗?fàn)帲?② 接下來女二號熱情的對待每個同事,熱情的與女主角套近乎,很多人也會覺得這個女孩很好啊,很懂事,很放低身段。我只能說如果只看一個人的表現(xiàn)就能下結(jié)論未免太too young too simple了。女二號行為本身沒有問題,也很大氣、得體、有教養(yǎng),注意,是單討論行為本身。但對女主角而言,這一切不是僅僅一個行為的問題,正如你看到一個陽光燦爛的男孩子在奔跑打球覺得無比神往,但你若恰恰在昨天剛好看到他跟同伙攔路搶劫殺了一個人,相信他再帥氣的身影也讓你神往不起來,反而愈加厭惡。同樣的,對于女主角來說,女二號愈加優(yōu)雅自若,她便愈加的惡心不已。多加一句,女二號的熱情是否真的是熱情?我們不妨回憶一下,女二號多次提到“我希望一切能回到正軌上”所謂的正軌是什么?聯(lián)系劇情不難發(fā)現(xiàn),所謂“正軌”就是她一個人耍寶,一群人眾星捧月,而已。如果不清楚,不妨看看女主角下跪乞求女二號之后,她擁抱了她,露出了滿意的微笑,回去之后便說“姐姐,我口渴了想喝水”,可見她所謂的“正軌”不過是所有人都圍繞她,她可以要求他們?nèi)魏问拢劣谟糜卸Y貌的口吻、撒嬌的口吻,只是她出生以來受到教育,成長方式和養(yǎng)成的習(xí)慣而已,無關(guān)熱情。 ③ 女二號利用男學(xué)生色誘女主角,利用父親的關(guān)系排擠女主角,利用女主角愛上男學(xué)生的事實嘲弄女主角,最后一個可能是無心的,我相信,但前兩個只能是故意的。即使是無心的,造成的傷害卻是真實的。這里便涉及一個深層次的問題,是否無心的傷害都應(yīng)該得到原諒?我相信很多人覺得難以回答,因為有的好像可以原諒,有的又好像不能原諒。讓我來說的話,我認為只有一種無心的傷害可以被原諒,第一,傷害很小,第二,無心的情況能夠明確被人知曉。舉例來說,看演唱會被人踩了腳一下,傷害很小,人多腳雜,無心的情況居多,有心的情況反倒缺乏動機,所以大部分人都能選擇原諒,但是二者缺一,就不一樣了,比如,踩人的穿高跟鞋,把腳踩成輕傷了,你能原諒?或者踩的很輕,但十分鐘被同一人踩了二十腳,你能相信他是無心?在這里,無論是傷害的程度,還是無心的情況,都是難以被女主角接受的。所以,我說女主角最后的爆發(fā)可以理解,和女二號多說的一句話不能被原諒,其實是一個意思。
很多的矛盾歸根結(jié)底是社會的矛盾,這些矛盾無法解決,最后升級、爆發(fā)在具體的個人頭上,他們成為了社會矛盾的犧牲品。故事終究是個例,我們從中應(yīng)該得到什么啟示?我認為有以下幾點:第一,作為普通百姓,在競爭中既要提升能力關(guān)注升遷,又要開闊眼界關(guān)注跳槽,一份工作無論多么看中,都不能忘記,生命才是人之為人最重要的目的,嚴守“社會人”底線,不讓被壓制的“人性”跳出危害他人,危害自己;二,作為優(yōu)秀人群,在競爭中恪守公平的信條,不投機取巧,不迫害他人,做事清白,問心無愧;三,作為無背景者,在一定程度上認清現(xiàn)實,認清自己,一切從實際出發(fā),終將有所收獲,有所積累,最終有所背景;四,作為有所背景者,如果肆意妄為,為非作歹,持槍凌弱,終將有所損失,有所矛盾,最后一無所有,適當(dāng)?shù)淖尣娇赡芮∏∈蔷薮蟮倪M步。
一不小心,寫成長篇大論了,突然便想起一個朋友的名言“太長不看”(尬笑),歡迎各方批評探討。
一直蠻喜歡看韓國電影的,盡管有時候覺得節(jié)奏很悶,這部一個半小時的《女教師》同樣節(jié)奏緩慢,但昨晚看了開頭卻讓人有種放不下的感覺。 故事其實很簡單,一位學(xué)校里的臨時女教師,每天承受著過多的勞動以及與正式教師的差別對待,還要每天面對著晦暗的人生,一個“好吃懶做”的男朋友,看不見未來的希望,這樣的生活狀態(tài)或許與當(dāng)下的很多人的人生軌跡暗合吧。宛如置身無邊無際的泥濘中,無法脫身,身心俱疲,但是這部電影最值得玩味的一點是,將可能或者正在發(fā)生在我們身邊的故事,甚至就是我們自己,具象化成一個形象,讓我們看到平時難以看清的真相或者是我們自己,很久沒看過對人性陰暗面揭露得如此深刻的情節(jié)了,也許我們也因為生活中的不公而對每個人發(fā)泄著自己的不滿,也許我們也因為相處久了就不再看到枕邊人的優(yōu)點,也許我們認為別人犯了錯誤那只不過是我們自己犯的錯誤,也許我們認為他人順?biāo)饲槠鋵嵅贿^是我們矯枉過正,在孝珠眼中,這個世界上的所有人都對不起她,所有都在欺負她騙她,當(dāng)然也包括了自己的男友,即使他來學(xué)??此?,也只能換來厭煩的回應(yīng)。 而惠英則更是一個令她厭煩的存在,因為她是自己的對立面,她擁有所有自己沒有的東西——家世、工作、愛情、青春、美貌——以及她無法企及的親和,很多人會認為惠英是個虛偽的人,但是仔細看完全篇,卻覺得也不盡然,她只是生活得太舒適了,根本無法想象孝珠的生活與思想,她相對單純的對待所有社會關(guān)系,取得她認為的應(yīng)該得到的東西,無論這東西屬于她還是不屬于她,而她的身份注定所有社會關(guān)系也會對她笑臉迎人,兩個人的對立看似陷入了欲望以及嫉妒的怪圈,也落入了大眾的慣常思維,但是仔細想來,生活的真相也是如此,你對待這個世界如何,這個世界就如何對待你,世界總是給予多的人更多,也會奪取少的人僅有的,縱然世界對待孝珠并非總是公平的,但是她并非毫無選擇,她所有的生活與選擇都是自己的決定,與人無尤,是因為她的欲望讓她留在這所學(xué)校里,被迫接收不公正的待遇,但是她盡可以選擇離開,片中她可以無數(shù)次選擇走開,放下所有的“恩怨”,但是她并沒有,她的男朋友多次努力與她溝通交流,她可以與男友重新開始全新的相處方式,但是她并沒有,惠英多次向她視好討好她,她可以選擇融洽的相處,但她并沒有,因為可怕的性格、遭受的不公讓她看不到,抑或不想看到。這是一種悲劇的人生,一種可憐也可恨的人生,卻也是一種勘破世相的警示錄,讓我們在每個不平靜的內(nèi)心涌動之時,都可以自我警醒的電影。 這部電影其實所有的其他手法、節(jié)奏、選角都已經(jīng)不重要,就因為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可怕卻真實的真理故事,已經(jīng)值五分了。
——————————————————————
我是分割線
常常會回看這篇影評,從這篇里也看得出自己的一種傾向,過于樂于從自身找原因,過分苛責(zé)自己吧。其實片中的惠英真的選擇很少,也許說她因為欲望留在學(xué)校有些過分。也是因為社會對惠英這樣的人,真的不夠友好吧。
歡迎關(guān)注我的微信公眾號:關(guān)于閱讀這件小事兒
《空房間》和《雛妓》是我很喜歡的兩部倫理片,然而《女教師》刷新了我對倫理片的印象,它不僅僅是道德上的不倫,更是法律上的不倫。
我曾告訴自己,只要不觸犯法律,那么無論在道德層次上做多么錯誤的選擇,都是可以不管不顧的繼續(xù)下去。但并不是,道德上深層次的偏差,足以讓一個人徹底地成魔成瘋。
樸孝珠是這樣一個人女人,可以說她極度地活在自我中,極度地自我保護,極度地壓抑。從她平淡的著裝到從到她平淡的言行中,可以看出她生活的乏味與不如意。其實如她這般的人在生活中并不少見,但這些人很少有如樸孝珠一樣,對轉(zhuǎn)正過分地偏執(zhí)。從影片中看,她沒有經(jīng)濟上的壓力,雖然不是像秋慧英那樣的富二代,但是她有一個舒適的小家和一份安穩(wěn)的工作,可以說是不錯的了。那么,她對工作的偏執(zhí)就是極力地想要證明自己,也就是她內(nèi)心的野心與欲望讓她對眼前平穩(wěn)的日子不滿。
她渴望轉(zhuǎn)正,渴望她那窩囊的男友有上進心。這沒有錯,而且樸孝珠是一個很努力的人,她在感情上付出了十年,在工作上也盡善盡美。但不得不承認,有的時候努力并不等于能力。她沒有能力給同學(xué)帶來精彩的課堂,沒有能力約束好同學(xué),也沒有能力處理好人際交往。從人物本身而言,樸孝珠是存在人格障礙的。并且,她臉上的漠然不是真正的不在乎與無所謂,相反,她拼命地想要融入到這個世界中來,想要得到更多。她寂寞,卻又不是真正的寂寞,而是需要一個人把她拉入這個世界,證明她不是被排除在外的。值得一提的是,影片沒有涉及到她的家人,這也進一步弱化了人性的溫情。
秋慧英對樸孝珠一再地示好正是因為后者一再地拒絕。正如樸孝珠通過拒絕維護自己的自尊心一樣,秋慧英想要讓所有人都喜歡她,只有這樣,才是她認為對自己最有利的,也是最安全的。從某種程度上說,兩者是相似的,都來源于對自我的保護。所以,當(dāng)她們兩邊不能平衡時,便開始瘋狂地撕咬對方。秋慧英是在溫室里長大的,她眼里只有單純的喜歡與討厭,沒有樸孝珠身上那么多的積怨與憤恨。所以,她才會那么過分地討好與哀求。也因為一直以來的順心遂意,讓她后面選擇了利用報復(fù)和言語挑釁。只是她不會料到,樸孝珠心底對她埋藏著多大的恨和對申載河多大的愛,她不會料到,她心滿意足地閉眼會成為永遠醒不來的噩夢。
申載河的扮演者李源根是這部影片中我唯一認識的演員,我對他的印象還完全保留在電視劇《無理的前進》中的微笑學(xué)霸上。然而《女教師》是他的熒屏處女作,單從演技上,我是完全認可的。再說申載河,他在樸孝珠面前表現(xiàn)的成熟與秋慧英面前表現(xiàn)的青澀全然不同,這也是這個叛逆少年身上唯一的可愛之處??梢哉f,他是三個人中走運的,他不愛樸孝珠,卻因為她獲得了夢寐以求的舞蹈大獎。而秋慧英雖然不愛他,卻沒有拒絕他,給了他想要的愛情。我想看過這部影片的人,不會有人忘記申載河蹲在浴缸前看著秋慧英面目全非的尸體時的痛哭。他愛她,一個少年,以最卑微的姿態(tài)祈求留在心愛人的身邊,他愛她,所以他不介意她怎樣利用他,他愛她,所以他才會那么無助地抱著自己大哭。
影片快結(jié)尾的時候,申載河把對樸孝珠的討厭轉(zhuǎn)變?yōu)榱藢λ眢w上的侵略,這是一種諷刺——我不愛你,但是我愿意跟你上床。他原本或許并不恨樸孝珠,但她殺死了秋慧英,他永遠恨上了這個女人。
影片結(jié)尾的時候樸孝珠坐在辦公桌前認真地吃著三明治等待著警方的到來,彼時的她失去了一切,愛情,事業(yè),以及所謂的未來。她最后放不下的,是否還是那個教師職位?伴隨她的會是什么,牢獄,一輩子的悔恨,還是死刑?沒有人知道,但她真的徹徹底底地完了,她成功地被這個世界排除在外。死亡,并不代表故事的結(jié)束,而是極端的恨與永遠爬不上來的深淵。
看完這部影片我最大的感想是,不要成為樸孝珠那樣的人。還是要對生命報以熱忱,不偏執(zhí),不埋怨,盡心盡力地處理生活,無論結(jié)果如何,都坦然接受。其實人生,大半平凡歲月罷了,而人,也大半平凡人罷了。
"一個校園鴨王如何游弋在兩個女老師之間的故事":如果最后把男主也殺掉,或者完美嫁禍的話,可能會提升1星...
不要招惹又窮又自卑的人。不要搶有錢人的玩具。不要相信比自己年輕的男人。
愛情在權(quán)力面前顯得非常可笑,但那又是真正的愛情嗎?
雖然女主是個陰暗癌,但澆熱水那一幕真的很解氣。。。
最吸引人的是海報,電影真的很冗長無聊!
沒有太多內(nèi)心戲,情節(jié)利落,狗血之余看到的盡是滿屏幕的壓抑,絕望,憤怒與悲傷。孝珠愛上載河完全莫名其妙,而且兩人的最后一場戲看得要吐血,對這種又渣又膚淺又稚嫩的男高中生還要苦情挽回是不是太瞎了。金荷娜太適合演老師了,不怒而威,而李源根不管是從設(shè)定或是演技上都大大扣分。配樂太有氛圍。
海報比電影有趣…故事是可以拍出彩的,奈何細節(jié)實在無比粗糙,例如男票明明還在收拾瞬間就奪門而出了然后過一會兒又晃回來…19禁場面不唯美還假的要死ORZ…唯有???的OST是亮點。
想起于佩爾的鋼琴教師
情感構(gòu)成人際太淺,鋪墊不足,邏輯背景不充分,不過是打著幌子的二級片。個人理解:女二討好女一是因為希望得到所有人喜歡,撒嬌裝可憐表演都是拿手,但是城府不深年紀(jì)還小,擁有一切尋求刺激心地不壞;女一一無所有自卑與嫉妒作祟,除了寄情男主外生無可戀,希望被愛希望被承認。其他一概沒有說明。
為了誘惑的李源根來看的,女主這真是,拿到好牌你就追求利益就好,像個瘋子一樣出牌不知道在追求什么,最后徹底崩了
很壓抑的一部電影,一定要遠離自卑死板不茍言笑報復(fù)心極強的女人,因為這樣的女人做到極致就是變態(tài)。一方面,社會上貧富差距永遠會存在,不能正視和接受才是最可怕的。另一方面,女主內(nèi)心陰暗,愛的都是渣男,導(dǎo)致悲劇發(fā)生??傊谶@部電影里,社會也是推手之一。
擁有了全部的人沒有落得好下場,一無所有的人什么都失去了。兩個女人走向毀滅的過程。毀掉她倆的導(dǎo)火索,竟然是顆棋子。
也不用指著一部電影就能毀了三觀,三觀這么脆弱還不如不要。所有演員都讓人沒好感,每個人的性格都讓人討厭,理解并討厭。南斗哥演渣男真是信手拈來。
后悔看。
因為看了通往機場的路所以順便。劇情發(fā)展可以理解但太無新意。更喜歡《告白》那樣的。生活之不公比比皆是,命運也好階級也好,改變太難,毀滅的代價又太大。女主角報復(fù)的被動又愚蠢,更喜歡看到她更精明的手法。
看到一個有意思的短評:不要招惹又窮又自卑的人。不要搶有錢人的玩具。不要相信比自己年輕的男人。嗯,加一個不要覺得自己可以做誰的救世主,還想讓別人對你感激涕零。
金荷娜演的相當(dāng)不錯,故事傻逼了一點
愛得茫然,恨得突如其來~
真是很久沒看過這么難看的片了!!!!干癟高中男玩弄寂寞女老師的故事 劇本空 人設(shè)也無語。本來認為李源根敢接??蠻厲害的 結(jié)果不僅人設(shè)渣 演技也實在水 非常辣眼睛...嗯 就感覺金荷娜太美了 氣質(zhì)也好好
真他媽有病,三個人的人設(shè)都他媽讓我嘔吐好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