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重要的情感是男女之情’ - 國學大師張中行老先生這麼說過的. 只有曾經(jīng)為愛情幾乎要了老命的過來人, 才説得出來這麼語重心長的話吧! 等到情感經(jīng)歷過 kill or to be killed都沒成, 已過百年身, 赫然發(fā)現(xiàn)原來身在畜牲與菩薩中間 - 投生來在這個有情界, 終其一生來處理一個 ‘情’ 字.
??
k or to be ked 成的, 也不用說什麼了 ~~ fail! ~~flunk! 得再來好幾次慢慢學!
很弔詭的, 我們根本不知道真正的關(guān)口在什麼時候會出現(xiàn), 14歲? 19? 29? 36? 59? 78? 人生風波險十分 ~ 敫桂英在陽告海神廟崩潰時唱的戲詞
戲曲小編的幾任前前前阿娜達, 常嫌我的吃相, 好像生在畜牲道; 最近報稅看著捐款欄數(shù)字, 竊以為在菩薩道. 其實渾蛋得很, 想著是多做好事, 看能不能換得供吃供留學的有錢妻養(yǎng)著, 像敫桂英養(yǎng)著王魁那樣.
山東萊陽的風塵青樓女子敫桂英, 幾年內(nèi)人財兩失, 軟飯老公中狀元送200兩打發(fā), 廟裡發(fā)過的誓原來是哄她的, 過不了人生最難過的坎ㄦ : 情關(guān). 喊冤喊到判官願意領(lǐng)她鬼魂, 橫越大中國空中旅行, 找到在京城另娶相國千金的王魁. 親手抓他實踐諾言, 一同做夫妻, 在陰間.
田漢安娥將傳統(tǒng)戲裡全方位反派的王魁, 改編成更有情感良知, 不忍之心, 活生生的人. 霎時角色立體起來了, 雖然有總比沒有好的念舊情只持續(xù)五秒鐘. 越劇陸派宗師陸錦花沉穩(wěn)多情的唱腔和有層次表演, 表現(xiàn)出人性的王魁. 這一段夾白夾唱的獨角戲, 如同哈姆雷特獨有的長篇獨白, 是中國戲曲中少見的自我剖析.
之後鬼鬼就來了, man from mars, woman from venus 談不攏, 男人女鬼談判必不成.
小編的切身經(jīng)驗告訴各位: 千萬不可以耍山東籍女生男生 ~~ 你打不過他們.
------------------------------
越劇 ‘王魁負桂英’
(有些對白嵊縣話實在聽不清楚, 請大家包涵.)
(王魁唱)
說不盡, 水晶簾下, 脂香粉媚,
常學那, 風流張敞, 巧畫娥眉.
喜今宵, 浸樓臺, 月明如水,
對梧桐, 思往事, 忽動于悲.
(下官王魁, 自入贅陳府以來, 蒙那靈珠小姐, 待我十分恩愛. 華年如水, 不覺又到深秋. 回想在萊陽之際, 與我那桂英妻 ~)
(在那桐影月下,淺酌低唱,暢敘胸懷,如今都成往事了)
想當初, 與娘子, 心心相印,
夫妻們, 在月下, 談?wù)撛娢?
星光燦, 月華濃, 梧桐弄影,
這前程, 如春夢, 不可追尋.
(那王忠從萊陽回來言道,敫桂英接著我的書信,就在海神廟內(nèi)自縊身死。 啊呀,下官雖在金玉錦繡之中度日,總覺得神思恍惚。 啊呀,桂英啊桂英,你的陰魂不要埋怨於我,我也是不得已呀!)
譙樓上, 初更起,
月掩花影上牆西.
自從休了儌氏妻,
我精神恍惚為怎地 ?
這也是王魁不得已,
辜負了多情儌氏妻 ~
兩年間, 她與我共晨夕,
三更燈火五更雞.
誰知生離成死別,
百般的恩愛怎忍重提 ?
但請那名僧高道來超度你,
(是啊,待下官明日瞞著夫人,去請那名僧高道,與那敫氏多念幾卷經(jīng)文,也就是了。)
叫她與素娥青女在那玉宇棲.
名院夜靜人聲寂,
房內(nèi)殘燈似豆泥.
耳邊廂又聽得風聲起,
黃犬汪汪吠不息.
墨非我疑心生鬼魅,
不由我渾身起雞皮.
罵聲王魁太洩氣,
鬼魅怎敢把狀元欺 ?
剔銀燈且把詩書理,
聲聲舊曲如鵑啼,
聽梧桐舊曲歌還息.
莫非是時衰被鬼迷?
舞臺版 : 越劇陸派創(chuàng)派人陸錦花的王魁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wYp0-Mntgyg/?fr=rec1陸錦花的藝術(shù) (上下兩集)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AmvnuY4wkPY/?fr=rec1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CWVv4SDsaiE/?fr=rec1&FR=LMIDDLE陸派弟子: 張宇峰的王魁, 江南第一水袖陳飛的桂英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vmZDVxb9KI0/?fr=rec1兩人姑且也算“自由戀愛”。只不過兩人的志向太不一樣。送王郎一段,王說起自己高中后要改換門楣(徐老這一句的神情處理非常到位,后來者的表演里這個處理弱化不少)。敫質(zhì)問他求功名難道只為榮華富貴,提醒他要記得扶危濟困。都是落魄人嘗盡世態(tài)炎涼,敫卻是始終赤誠。
韓丞相要結(jié)親,說媒的大人們左一句“章臺柳”右一句“會招人笑話”,再加上關(guān)乎仕途的種種勸慰,便把王魁一開始“糟糠之妻不下堂”的矜持打消得干干凈凈。王魁因此單方面劈腿分手固然是個渣男,但停妻另娶起碼還給了她二百兩銀子作為補償,相比較下是不是如今那些想方設(shè)法轉(zhuǎn)移資產(chǎn)讓老婆凈身出戶的男人更加惡臭一些?按照現(xiàn)在的觀點和邏輯,敫為什么不坦然接受這筆錢好聚好散,既然這個男人道德水平堪憂>配不上女方>兩人不合適。而敫桂英應(yīng)當擁有自己的人生,去做個“獨立女性”豈不妙哉美哉?
然而敫桂英作為煙花女子,被休之后除了被鴇兒打罵外沒有其他出路。單單強調(diào)對敫缺乏主觀能動性、超越性的批評是無濟于事的。這個社會沒有給敫桂英們?nèi)魏螜C會。
唯神佛是雖無情卻公正。
所以現(xiàn)在是在戲里還是戲外?
我對越劇電影情探的評價是有變化過程的,在我此前對越劇整體有偏見的情況下曾有匆匆看過電影情探,當時只覺得說媒一場有些意思,因為我當時的角度是關(guān)注情探中的老生角色,而整個情探電影給我的感受是不完整的,當然那時感受到的不完整更多是指劇情的不完整,也即故事沒講好。
我對情探極大地改變評價其實是最近一段時間的事情,更準確說,我改變的實質(zhì)是我有所了解和理解陸錦花老師的陸派藝術(shù)價值。
陸錦花老師的唱念和表演(唱念做打),在我覺得,其唱念和表演非常中正。我目前的對陸錦花老師的唱的方面的特征的一點體會和總結(jié)為:陸錦花老師的唱,唱本字,不借音,行腔從容。其演繹書生類角色有書卷氣有英氣,我說的有英氣即陸錦花老師演繹的書生有一種自然而然的端方意清正意剛直意。
在當時的電影拍攝而言,有的人認為情探的不完整因為的是當時拍攝資金的有限,但我更加認為電影情探的不完整是因為當時的拍攝的思路問題和角度立場問題,相同的資金相同的時長,如果非要有所刪減,完全也是可以有不同的刪減處理的。把王魁負面化、臉譜化,其實不符合田漢先生七分社會責任三分個人責任的立意。
當時差不多時期,周信芳先生的京劇義責王魁在我看來實際也是同一種思路下的差不多的對王魁負桂英的新編,周信芳先生演的是老仆王忠。
陸錦花老師留存的音像資料非常稀少,出版的更加稀少,情探能夠作為電影的形式得到部分地保存,也是值得欣喜的。但電影情探不完整,至此我講的不完整就主要是感嘆和遺憾于對陸錦花老師的藝術(shù)呈現(xiàn)的不完整。明顯地,那段非常有名的說不盡水晶簾下脂香粉媚的唱竟然被刪減到只剩開頭兩句,如此的情形下王魁的心理情緒等等如何得到充分表現(xiàn)?竟然已經(jīng)刪到如此地步仍要刪。更不用說對第一場廟遇的實質(zhì)性刪除、對說媒一場的情節(jié)變化等等。
但部分欣喜地,陸錦花老師在八十年代初錄有情探的舞臺靜場藝術(shù)片,也被電視臺錄有舞臺實況錄像視頻,當然,建議兩者要參看。我所知的陸錦花老師的八十年代初的該兩版視頻的情探,具有非常高的藝術(shù)價值,該兩版視頻是好的藝術(shù)的相對充分和完整的呈現(xiàn),五六十年代有情探的錄音,田漢先生所主張的七分社會責任三分個人責任,觀而自見。
“負心多是讀書人”的典范,王魁不是后來性情大變,而是本就如此。這個戲田漢寫格外諷刺。
update:2019.8.25 SFC上影新衡山店。越劇電影展映周,我終于在電影院大銀幕上擁有了傅老師。雖然掉幀掉到打斷情緒。但不是宣傳上的什么變彩,九尺,謝天謝地。 以及大熒幕上桂英眼睛的純真感啊,今天也在檸檬某劉姓先生。 到今天我才明白《情探》在越劇史的藝術(shù)深度上要占到一個怎么重要的位置,而傅陸二宗師在表現(xiàn)形式上沒有辜負這個深度,也因為為此的努力大大拓寬她們自己的藝術(shù)邊界,她們與這個故事互相成全了。個人花癡:傅老師甜時笑靨如春花,酒窩里盛蜜,眼中粼粼起波光,驚變后又哭又笑又癡又癲,你以為她要倒下去了她飄蕩蕩與神也爭,你以為她總算義絕恩斷她淚里帶笑杜鵑啼血…哭聲笑聲將倒未倒水袖舞出花團錦簇滿面淚痕唱腔高貫天靈蓋低到咽在喉嚨口,都穩(wěn)如磐石…
外婆最愛之一.......
印象最深的反而是風塵里的姐妹們唱起昔日十姐妹結(jié)拜,從良的受苦,轉(zhuǎn)賣的流離,病重的昏沉,一命嗚呼的夭亡,十人現(xiàn)在只余了三人,形影相吊,實在心酸。更看不下去《夢華錄》了。
想看至少100遍!不開玩笑。
跟《秦香蓮》份屬相同套路,俱為「癡心女子負心漢」的格局。雖然不太喜歡此類故事,但傳全香和陸錦花演得可真好!姑不論唱腔,傅全香滿腔怨憤,詰問神明一幕可謂淋漓盡致;陸錦花開首已是目光浮宕,皮笑肉不笑,一瞧便是寡情薄幸。純粹個人喜好,始終不太能夠接受傅全香的「花腔高音」。
念白有點聽不懂 = =
篇劇好, 演得好,就是傅老有點胖。嘻嘻。
沒字幕扣一分。
癡情女子負心漢是戲曲的常見題材,殿試高中,宰相榜下捉婿,狀元拋棄元配,此類故事不少,比如琵琶記里的蔡伯喈,金玉奴里的莫稽,霍小玉里的李益,鍘美案里的陳世美,所區(qū)別者,主持公道的或者是官員,或者是神仙。田漢和安娥的唱詞考究,傅全香陸錦花二位合作此劇時正是盛年,扮相體力都是最好的時候,演唱已經(jīng)成熟,表演也相得益彰,傅的行路一折、陸的活捉一折最為精彩。張桂鳳吳小樓二位的配演也相當出色,判官和小鬼的表演在越劇中很少見,明顯是借鑒了昆曲的演法。
癡女行路雁哀鳴,一曲悲歌探無情。梁鴻孟光今安在?惟見王郎負桂英。
傅全香老師不愧為越劇界的金嗓子花腔女高音 唱念做演俱佳
傅陸經(jīng)典。情濃之時刪節(jié)略多,開場與見閻王兩處處理嗲:前用幾個分鏡背景交代完整,后全黑幕猶超現(xiàn)實主義。
從劇情上來說,是香艷版的陳世美,桂英身上又依稀有杜十娘的影子,話本俗曲里真的很愛塑造金子般心靈的妓女和負心多是讀書人的書生,而且老本子里往往是人間解決不了的問題就讓鬼神來解決,但其實鬼神在某種程度上也是遵循著人間的秩序。從表演上看,算是唱作并重的越劇老戲了,難得里面還有判官戲,是好看的。希望越劇能再恢復一些武的東西。
電影名后就打出了原著田漢安娥的字幕。全片透著不管世事的一派天真,女方愛得卑微盲目,也沒講兩人是如何成親的,救人后一閃就成親了,難道男女間報恩就必須以身相許,那是容易大恩成仇。田漢曾說“把王魁的責任推向社會制度,社會責任是七分,王魁個人品行三分”,但戲里的表現(xiàn)并不好。原型本來是讀書人家出來的青年才俊,韓琦和王安石都賞識的人,就因為年輕暴斃,被傳成了小人。
尊一聲海神爺,你細聽分明!T_T
詞美,曲美,人美。雖然故事不那么美,也令人為之久久心動。陸的聲音秋風水瀉,純凈如斯。傅的身段驚若翩鴻,為鬼亦美。吳小樓令人難忘,字幕也格外靈秀。驚艷!
其實一開始那句就夠了,“怎么不見姐夫這樣體貼姐姐呢”;這部的念白更好聽些;
B+. 告海神戲拍的也太美了吧
桂英為王魁得罪客人,把患難姐妹拋在腦后;王魁為富貴棄了糟糠;要不怎么說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呢,都是一心想脫離自己的出身,努力要實現(xiàn)階級跨越的有追求的人啊。所以也不要怨人家負心,但必須追討當初巨額投資的本金和分紅。二百兩銀子太少了,如果是兩萬兩的話,隨便你娶誰去了。所以最后必須死磕,收不回本金和紅利,那就魚死網(wǎng)破,也決不能讓那沒良心的小子撕毀合同獨享倆人共同經(jīng)營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