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正言順者的軟弱無能,是萬惡之源。逐鹿中原者無罪,秦失其鹿,才是罪魁禍首。 所有的殺伐決斷都是以實力為背景和基礎(chǔ)的,懦弱者膽怯的殘暴,最后只是把自己變成血淋淋的傻逼。 一個妄想掌握國家命運的男人,卻連自己的命運都掌控不了。 一個只是不甘于自己悲慘命運的女人,卻改變了整個民族的歷史走向。 本應(yīng)強悍的君王死于軟弱,本應(yīng)理智的親王卻死于暴虐。 歷史是最冷的笑話,離譜荒唐卻有合情合理。
玫瑰戰(zhàn)爭其實是一家人的反目和廝殺,戰(zhàn)爭起源故事線很長。愛德華三世生了好幾個兒子且都有很多男性后代,長子黑太子愛德華早于老國王去世,愛德華三世傳位黑太子兒子理查,但理查二世是個昏君,后被自己的堂親亨利布魯克推翻,開創(chuàng)蘭開斯特王朝,是為亨利四世。這種非正常的王位傳遞埋下了玫瑰戰(zhàn)爭的種子。到亨利四世的孫子亨利六世一歲即位,經(jīng)過相當長的幼主時期,多位攝政大臣糟糕的執(zhí)政水平,加上百年戰(zhàn)爭的最終失敗導致國內(nèi)的嚴重不滿,矛盾激化,然后一個血統(tǒng)似乎更高貴的親戚站出來想改變英格蘭的現(xiàn)狀。(約克公爵具有愛德華三世次子,他母親那邊,和愛德華三世第四子,他父親那邊的雙重血統(tǒng),他認為黑太子兒子本是被迫傳給亨利六世祖父亨利四世,亨利四世系愛德華三世第三子岡特的約翰的后代,所以他認為他比亨利六世繼承權(quán)更優(yōu))。最后在薩默賽特公爵博福特(愛德華三世三子岡特得約翰的私生子的后代,也算是愛德華三世的后代)的打壓下,約克公爵最終下定決心自己做國王。國王一派(實際是王后安茹的瑪格麗特操持,她很強勢,認為亨利六世太軟弱)和約克公爵理查間的紅白玫瑰戰(zhàn)爭爆發(fā)。雙方各有勝負相互殺伐,博福特、理查等亨利六世的親戚以及亨利六世本人及其兒子愛德華王子都死了,后來約克公爵長子愛德華四世登獲得勝利登上王位,但隨后二十多年他和幾個弟弟的去世(有的因謀反被殺),金雀花家族的男系王位繼承人基本斷絕,王位意外落到亨利六世同母異父的弟弟亨利都鐸手中(亨利都鐸是有名的暗結(jié)珠胎的結(jié)果),亨利又與愛德華四世的女兒結(jié)婚,紅白玫瑰結(jié)合,玫瑰戰(zhàn)爭的軍事對抗結(jié)束了。但隨后幾十年都鐸家族一直在清洗金雀花血統(tǒng)的后人(除亨利八世以外,他是基于母系的金雀花血統(tǒng)),包括亨利八世堂姨瑪格麗特波爾(她是愛德華四世侄女、約克公爵孫女)被處死,玫瑰戰(zhàn)爭才徹底結(jié)束,都鐸家族穩(wěn)居王位。這段歷史本身充滿各種非道德和非正義,真不如這個名字這般讓人向往。
這是一段為了爭奪王位而展開的充滿血和淚的歷史。最初對其產(chǎn)生興趣的原因是名字。玫瑰戰(zhàn)爭,聽上去好像是充滿浪漫和悲情的故事。其次,冰與火之歌的寫作背景一部分是借鑒這段歷史。最后就是因為要去英國了,想補充下歷史。如果說這段歷史是戰(zhàn)爭史,感覺好像對戰(zhàn)爭有些不公平,充其量是圍繞在皇室血統(tǒng)和貴族之間的勾心斗角。所謂的玫瑰戰(zhàn)爭就是金雀花王室貴族為了爭奪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的一場持續(xù)30年的政治內(nèi)訌,是金雀花王室貴族勢力膨脹的結(jié)果。(很喜歡這個總結(jié),來自知乎)而The War of the Roses這個稱號來自于莎翁歷史劇《亨利六世》中對這段歷史的說法,之后便一直沿用至今。
這個紀錄片按照歷史時間的順序,通過旁白敘述、場景還原(甚至還用歌曲抒情)、以及英國和法國所存的歷史資料來還原這段歷史。引人入勝、毫無尿點。從唯唯諾諾的亨利六世到亨利七世(開啟都鐸王朝之人),中間隔著的愛德華四世以及理查德三世,以及背后不可忽視的女人伊麗莎白和瑪格麗特。
亨利六世屬于蘭凱斯特家族,而約克公爵屬于約克家族。紅白玫瑰即因為其各自以紅玫瑰和白玫瑰為家徽。亨利六世幼年即位,政治上有很大的依賴性,性情也軟弱。在英法戰(zhàn)爭失敗之后一蹶不振。期間以其妻安茹的瑪格麗特和堂兄Somerset為首的集團和約克家族的約克公爵開始內(nèi)訌,也為玫瑰戰(zhàn)爭開了個頭。約克幾經(jīng)沉浮終究被殺。約克的兒子愛德華在Warwick的幫助下反攻亨利六世并奪取王位成為愛德華四世。然而愛德華好像很不信任Warwick,暗中和伊麗莎白結(jié)婚,還削弱Warwick的權(quán)利。Warwick是Kingmaker,他通過計謀使得北部人民造反,趁愛德華四世去鎮(zhèn)壓的時候傭立亨利六世為王。愛德華把Warwick殺了之后廢了亨利六世重新登上王位。然而愛德華四世暴斃而亡。愛德華生前似乎說過讓其弟弟理查德成為國家的Protector。理查德好像野心不小,把愛德華四世的兩個兒子都囚禁在倫敦塔里。后來自己登基成王之后,兩個小男孩再也不見了蹤影。有說是他殺的,也有說是瑪格麗特殺的。瑪格麗特就是亨利七世的生母。這是一個神奇的女人。13歲生產(chǎn)亨利七世之后再也無法生育。她一開始嫁的是亨利六世的同母異父的弟弟。然而亨利六世沒了勢力之后,她很有危機意識,于是暫時舍棄兒子嫁給了另一個很有勢力的人,盡管相差至少15歲。他與愛德華四世的戰(zhàn)爭中被砍死,然而為了保住生命安全,瑪格麗特決定嫁給愛德華四世身邊類似丞相一般位高權(quán)重的人。通過他,她有了直通愛德華四世的hotline。在苦心的經(jīng)營下,五年之后為其兒子獲得了600公頃土地的獎勵。然而興奮勁還沒過,愛德華四世去世了。理查德上來之后發(fā)現(xiàn)這個女人對自己的背叛之心。因為她給了亨利一大筆錢讓他從法國攻過來。結(jié)果沒算計到天氣,在經(jīng)過海峽的時候遇到暴風雨天氣,亨利不得不夾著尾巴逃回法國。理查德發(fā)現(xiàn)原來背后是這個女人搞鬼,想要弄死她。于是出現(xiàn)了理查德三世和亨利七世的決戰(zhàn)。最后在瑪格麗特第三任丈夫的幫助下,亨利七世成為了那個聽得到Long live the King的人。最終紅白玫瑰合二為一,蘭凱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取了約克家族的女兒。都鐸王朝開啟了歷史的序幕。
這是一段為了爭奪王位而展開的充滿血和淚的歷史。最初對其產(chǎn)生興趣的原因是名字。玫瑰戰(zhàn)爭,聽上去好像是充滿浪漫和悲情的故事。其次,冰與火之歌的寫作背景一部分是借鑒這段歷史。最后就是因為要去英國了,想補充下歷史。如果說這段歷史是戰(zhàn)爭史,感覺好像對戰(zhàn)爭有些不公平,充其量是圍繞在皇室血統(tǒng)和貴族之間的勾心斗角。所謂的玫瑰戰(zhàn)爭就是金雀花王室貴族為了爭奪最高統(tǒng)治權(quán)的一場持續(xù)30年的政治內(nèi)訌,是金雀花王室貴族勢力膨脹的結(jié)果。(很喜歡這個總結(jié),來自知乎)而The War of the Roses這個稱號來自于莎翁歷史劇《亨利六世》中對這段歷史的說法,之后便一直沿用至今。
這個紀錄片按照歷史時間的順序,通過旁白敘述、場景還原(甚至還用歌曲抒情)、以及英國和法國所存的歷史資料來還原這段歷史。引人入勝、毫無尿點。從唯唯諾諾的亨利六世到亨利七世(開啟都鐸王朝之人),中間隔著的愛德華四世以及理查德三世,以及背后不可忽視的女人伊麗莎白和瑪格麗特。
亨利六世屬于蘭凱斯特家族,而約克公爵屬于約克家族。紅白玫瑰即因為其各自以紅玫瑰和白玫瑰為家徽。亨利六世幼年即位,政治上有很大的依賴性,性情也軟弱。在英法戰(zhàn)爭失敗之后一蹶不振。期間以其妻安茹的瑪格麗特和堂兄Somerset為首的集團和約克家族的約克公爵開始內(nèi)訌,也為玫瑰戰(zhàn)爭開了個頭。約克幾經(jīng)沉浮終究被殺。約克的兒子愛德華在Warwick的幫助下反攻亨利六世并奪取王位成為愛德華四世。然而愛德華好像很不信任Warwick,暗中和伊麗莎白結(jié)婚,還削弱Warwick的權(quán)利。Warwick是Kingmaker,他通過計謀使得北部人民造反,趁愛德華四世去鎮(zhèn)壓的時候傭立亨利六世為王。愛德華把Warwick殺了之后廢了亨利六世重新登上王位。然而愛德華四世暴斃而亡。愛德華生前似乎說過讓其弟弟理查德成為國家的Protector。理查德好像野心不小,把愛德華四世的兩個兒子都囚禁在倫敦塔里。后來自己登基成王之后,兩個小男孩再也不見了蹤影。有說是他殺的,也有說是瑪格麗特殺的?,敻覃愄鼐褪呛嗬呤赖纳浮_@是一個神奇的女人。13歲生產(chǎn)亨利七世之后再也無法生育。她一開始嫁的是亨利六世的同母異父的弟弟。然而亨利六世沒了勢力之后,她很有危機意識,于是暫時舍棄兒子嫁給了另一個很有勢力的人,盡管相差至少15歲。他與愛德華四世的戰(zhàn)爭中被砍死,然而為了保住生命安全,瑪格麗特決定嫁給愛德華四世身邊類似丞相一般位高權(quán)重的人。通過他,她有了直通愛德華四世的hotline。在苦心的經(jīng)營下,五年之后為其兒子獲得了600公頃土地的獎勵。然而興奮勁還沒過,愛德華四世去世了。理查德上來之后發(fā)現(xiàn)這個女人對自己的背叛之心。因為她給了亨利一大筆錢讓他從法國攻過來。結(jié)果沒算計到天氣,在經(jīng)過海峽的時候遇到暴風雨天氣,亨利不得不夾著尾巴逃回法國。理查德發(fā)現(xiàn)原來背后是這個女人搞鬼,想要弄死她。于是出現(xiàn)了理查德三世和亨利七世的決戰(zhàn)。最后在瑪格麗特第三任丈夫的幫助下,亨利七世成為了那個聽得到Long live the King的人。最終紅白玫瑰合二為一,蘭凱斯特家族的亨利七世取了約克家族的女兒。都鐸王朝開啟了歷史的序幕。
我真是一個後知後覺的人。。。
超好看
亨利6世無能昏厥一年,約克公爵和王后反復斗爭到幾近叛國最終被反殺2造王者沃里克擁立約克公兒愛德華4世奪了亨6王位,兩人反目成仇,沃勾結(jié)亨6王后安茹亨6復辟,愛4復仇殺沃里克和亨63愛4病死,理查3世奪侄子王位殘暴殺異己殺塔中王子$瑪格麗特博福特、亨利7世、斯坦利在博斯沃思原野擊殺理3都鐸王朝立
玫瑰戰(zhàn)爭必讀,只要法律允許,女人比想象中更容易被貴族接受。分封互相制衡的優(yōu)勢,即便是在那血腥的中世紀
命運真是個婊子,真實的歷史人物的命運反轉(zhuǎn)和行不由衷是連小說家都虛構(gòu)不出來的。好像最后無關(guān)權(quán)術(shù),血統(tǒng),榮耀,道德等等,歷史被最要緊的兩個字推動著——求生。
值得二看01圣奧爾本斯《布魯特編年史》始作俑者,其無后乎02約克公爵破壞愛德華四世伍德維爾家族的投機
13歲就成為寡婦的margaret beaufort,超長待機,苦心孤詣,最終成功。還比兒子活的時間長,看著自己孫子加冕。誰看了不說一句牛。
冰火靈感來源。亨利六世是神志不清版勞勃,愛德華四世是兇殘版羅珀斯塔克,愛德華四世的皇后伊麗莎白有小玫瑰氣質(zhì),她的親家,亨利七世的老媽瑪格麗特博福特應(yīng)該算小玫瑰她祖母,理查德三世是史坦尼斯,總之就是家族血戰(zhàn)連累外人。血溶于水都是騙人的。每個人為了榮譽和正義屠殺別人。
太精彩以至于看不夠,不容易,幾百年才能遇到這么一次密集的戰(zhàn)爭
權(quán)力的游戲靈感來源,看完更加明白為什么追不下去權(quán)力的游戲,歐洲中世紀的宮斗簡單粗暴,全無謀略。服裝和演員演技都很不錯,主持人帶鏡頭探索歷史事件發(fā)生的地點雖然可能是想營造更有代入感的氛圍,但反而讓人更覺得出戲了。
覺得宮斗弱的人,是真的覺得宮斗強是什么值得自豪的事嗎。
英國的歷史看一看,就知道權(quán)游基本上就是個古偶^ ^
太厲害了,瑪格麗特
這不是bbc的紀錄片吧……講得很清晰,不足之處是帶有主觀偏向。
終于看懂了這個復雜的玫瑰戰(zhàn)爭
30年間王位易手7次,涉及家族從蘭開斯特,約克,沃里克,黑斯廷斯,白金漢,斯坦利這樣的豪門到伍德維爾,都鐸當時的旁支權(quán)貴。每次都是王權(quán)旁落,權(quán)力真空的出現(xiàn)導致家族間仇殺和野心家們的介入,恐怕也正是這段血腥的內(nèi)斗史作為警示錄讓后來的英國也不敢輕易向歐陸諸國一樣去除王位這一事物。
誰能想到我是邊看紀錄片邊整理名解的呢,不過這段歷史確實比較吸引人
第四季最好
拍攝水平堪比電影????真是一段混亂的歷史,感受到了命運的神奇之處。
30年7次王位更迭,士兵的生命不過是為了掌權(quán)者買單。真是亂世,但和我朝悠悠歷史相比,不過小菜一碟。但還是給了權(quán)游靈感,令書迷影迷欲罷不能陶醉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