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看《喜歡,輕吻,快跑》之前,我曾說這是一部講“《湖畔陌生人》愛上《巴黎小情歌》,故事卻像《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的電影?!?/span>
這樣評價《喜歡,輕吻,快跑》其實在觀影后發(fā)現(xiàn)不太恰當,因為電影其實和這幾部電影都不太像,如果非要來比較,或許更像是《愛在》三部曲,或者是《周末時光》。
一言概之,它仍是一個愛情故事。
《喜歡,輕吻,快跑》的故事設(shè)定發(fā)生在上世紀90年代,男主角雅克是生活在巴黎的一名作家。
電影著墨于他生命的最后一段時間,講述了他在雷恩出差時,在電影院里邂逅了比他年輕十幾歲的學生亞瑟,并墜入愛河的故事。
在這個并不復雜的故事里,電影試圖展現(xiàn)雅克生活的方方面面,勾連出錯綜復雜的人物關(guān)系。電影里,雅克不僅有一個罹患艾滋病且生命即將到盡頭的前男友馬克,有一個和好朋友生的男孩路易,有一個幾年內(nèi)分分合合的炮友,還有一個好基友同時住在自己家樓上的好鄰居。然而故事的主線卻都是圍繞著雅克和亞瑟的愛情故事展開,他們和彼此的信件,明信片,還有電話中的詩句,構(gòu)成了這段臨終前愛情的最美篇章。
和《巴黎小情歌》一樣,本片的導演克里斯托夫·奧諾雷同樣運用了非常法式的敘事,還啟用了備受爭議的電影《湖畔陌生人》的男主角皮埃爾·德隆尚再次擔綱本片的同志男主角。
皮埃爾在電影中和飾演亞瑟的年輕演員文森特·拉科斯特非常來電,從在電影院里的相識,到夜游雷恩的短暫相知,再到兩地書信的情牽彼此,還有最后的巴黎重聚,兩位男演員之間的情欲戲和對白都讓人感到十分真實。
誠然同志電影的受眾是小眾的,《喜歡,輕吻,快跑》也的確是給同志群體拍的電影,然而因為兩位男演員的表演,電影中的愛情顯得十分美好且貼近,一定會牽動不少異性戀觀眾的心。
電影最值得令人稱道的地方,在于導演十分細致地還原了法國十分復雜的九十年代。在那個網(wǎng)絡(luò)還未普及,同性間交友還是通過暗示和密語來達成的年代,雅克和亞瑟相識在貼滿90年代老電影海報的電影院,這真是文藝青年和影迷的終極夢想了。
電影中時常出現(xiàn)的那個年代的音樂,墻上的《男孩遇見女孩》,《霧港水手》,英國樂隊Suede“山羊皮”以及伊莎貝爾·于佩爾主演的《奧蘭多》舞臺劇的海報,都無意中帶著觀眾乘上回到90年代的時光機。
這些影音的記憶,是那個年代的美好和純真。
然而,90年代又是讓人痛徹心扉的。
HIV在80年代末期爆發(fā),90年代肆虐,當時還未存在治療艾滋病的方法,艾滋病仍是不治之癥。而又由于醫(yī)療信息的不透明,同志群體被媒體妖魔化,被譴責為罪惡的源泉。就在這樣一個瘟疫蔓延的人人自危的時代,同志群體生活在極度的壓抑和恐懼中,卻無法抑制對愛與欲的向往。
不少人因此死去,也有不少人因此失去至親至愛,這是一代人共同經(jīng)歷過的90年代的黑暗。
《喜歡,輕吻,快跑》并沒有回避這個話題,電影里雅克的前男友馬克在艾滋病幾乎奪去生存能力的最后時期,祈求回到雅克身邊,度過了人生最后的一段時光。而雅克自己因病情嚴重,他深知病魔對人性的摧毀,最終選擇了放棄生命。
電影《每分鐘120擊》和本片一樣把時代背景放在了90年代,不同的是,《每分鐘120擊》控訴了時代的漠視,歌頌了反抗群體ACT UP的先鋒和勇敢;而本片導演視角顯然和《每分鐘120擊》截然不同的,他的視角更私人,不僅試圖回顧那一個讓他痛過笑過的90年代,且用最真摯動人的愛情,以點帶面講述“同志亦凡人”。
雅克雖然風流,然而他對待每一段感情都是真摯的,他珍惜每一個朋友,親人,這或許是法式愛情的最佳詮釋:他對兒子路易說“每天換一個女朋友”,說自己已經(jīng)“老到不能死在青春里”,這種人生的態(tài)度才是法國人骨子里的浪漫天性啊!
這是雅克作為人的特質(zhì),而并不是作為同志,這和所有平權(quán)電影的奧義不謀而合:去標簽,讓同志電影的分類不復存在,因為最終而言,同志群體應(yīng)該得到作為人的平等的尊重。
那么詬病本片“四不像”,不夠“先鋒”的批評其實也不攻自破了,且不說去年已有《每分鐘120擊》這樣的振臂高呼的艾滋病題材電影珠玉在前,《喜歡,輕吻,快跑》沒有必要復刻,而本片的同志凡人化的立意,難道不也是爭取同志平等權(quán)利的大聲疾呼嗎?
無法忘記電影里那些愛情的甜蜜細節(jié):尾隨一路的心照不宣擠眉弄眼;電話里聊到的惠特曼,馮德公園;巴齊耶的明信片背面寫滿的詩句;塞納河邊的互訴衷腸;蓬皮杜里的拿破侖畫像;還有弗朗索瓦·特呂弗的墓碑。等待的電話亭永遠不會再有人打來,而如果明知這是對方已經(jīng)知道了人生的終點,你是否還會用力去愛呢?
有人說“我愛你,太美好,時間會知道?!?/span>
可倘若我們沒有時間作證,
就讓我去狂戀,
哪怕我只能得到你,
愛的終章。
責編 | 哪吒男
· THE END · 這是“不散”的 第 627 期 文章
本文由微信公眾號 不散(busan-movie)原創(chuàng)首發(fā),未經(jīng)許可禁止轉(zhuǎn)載
大部分時間都在盯著字幕,所以眼淚也流在了字幕里了……有的時候面對給自己帶來無限快樂的人,我們會選擇逃避……
在雅克的世界,一切的快樂都是短暫的,痛苦才是永恒的,只有死亡能夠結(jié)束無止境的痛苦,年輕的亞瑟還不能體會到這一點……其實亞瑟和lu'lu一樣,都害怕看到雅克生病的樣子……
雅克是殘忍的,就像亞瑟的朋友說的,殘忍,就像一封信剛剛寫好了日期,卻又硬生生把信紙揉爛了,雅克就這樣離開了自己的天使,即便亞瑟也說雅克是自己的天使……
雅克不想讓亞瑟像自己一樣有一天看著自己愛的人一點點死去,不想牽絆一個年輕的生命……于是他選擇了不辭而別……雖然殘忍,但是,愛他的亞瑟會懂得的……
其實亞瑟也是有些悲觀的年輕人,他曾問室友,十年后我們會在做什么,然后自己回答,有可能一事無成……然后他喜歡看已經(jīng)不在世的作者的書,他會去墓地陪著他們待一會兒……看到雅克疲憊的樣子,他會微皺眉頭,吸一口煙……但是當躺在雅克的病床上躺在他胸口的時候,卻說著,我們在一起會很快樂的……
? La cruauté, ce n’est pas qu’un homme blesse l’autre, ou le mutile, ou le torture, ou lui arrache les membres et la tête, ou même le fasse pleurer ; la vraie et terrible cruauté, c’est celle de l’homme qui rends l’homme inachevé, qui l’interrompt comme des points de suspension au milieu d’une phrase, qui se détourne de lui après l’avoir regardé, qui fait l’homme, une erreur du regard, une erreur du jugement, une erreur, comme une lettre qu’on a commencé et qu’on froisse brutalement juste après avoir écrit la date.?
Bernard Marie-Koltès.
(本文首發(fā)于公眾號 K社 歡迎聯(lián)系授權(quán)轉(zhuǎn)載)
如果你問我最愛哪部同性電影,
我當然選《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
試問誰不愛那個十七歲纖瘦稚嫩的少年,
對一個大他幾歲的男孩情竇初開,反復試探,拼盡全力的愛。
他與他定義了年少輕狂的愛情,在夏日熱烈的陽光下一點點被蒸發(fā)掉。(報:第2部已經(jīng)在籌拍了)
一年后,還是LGBT題材。
下面這部電影,定義了另一種形式的純愛。
喜歡,輕吻,快跑
Plaire, aimer et courir vite
男主雅克(皮埃爾·德隆尚 飾)是名小說家兼編劇,熱愛文學與藝術(shù),
雖然經(jīng)濟窘迫到只買得起宜家貨,卻仍不放棄對品質(zhì)生活的追求。
三十多歲,人到中年,交往過幾個男友,育有一子路易。
男二亞瑟(樊尚·拉科斯特 飾)是名夏令營老師,愛好小說,二十二歲,有群幫志同道合的好友,還有個性感的女朋友。
本該是兩條互不關(guān)聯(lián)的平行線,卻在男主受邀來到雷恩這個城市參加活動時,意外的交叉在一起。
男主恰巧躲進了劇場的電影院,而本因電影無趣打算離開的男二看到他又坐了下來。
男二一直不停轉(zhuǎn)過頭來打量他,男主則似笑非笑欲言又止。
最終男主還是坐到了他旁邊,開始了對話。
一來一往,像老朋友一般熟稔,又似挑逗般告訴對方“我多有意思。”
兩人約定再次見面,11點,劇院門口。
雷恩街頭,夜色如洗。男二熱辣直白地暗示,男主卻總顯得矜持做作,十多歲的年齡差多少讓他有些難堪。
只是,很快男二就撕破了他這一層欲拒還迎,緊接著就是肆無忌憚的親吻交歡。
一個文人帶著點孤傲,稱自己是“一個愛在夜里走路的孩子,一個人盡可夫的男孩,一個不再期待生命中有任何人,也不會因此抱怨的男人。”
一個少年,表情肅殺,也講起了童年,“爸爸被殺,每天都在期待爸爸醒來。”
兩人在當晚把各自的傷疤揭開,又在第二天凌晨,分道揚鑣,飛快散去。
而這一天一夜,剛好詮釋了片名“喜歡,親吻,快跑。”
此后兩人久久未再相見,只是靠著通信和電話傳達心意、互訴衷腸。
男主回到巴黎后,生活照舊。不單單是經(jīng)濟上的窘迫,還來自與hiv病魔的抗爭。
生活底色悲涼,他卻始終是個“溫暖”又“孤傲”的人。
溫暖在他看似風流,有著不間斷的pao友,卻是真心對待身邊的每一個人。
他收留過hiv晚期的前男友,
在自己兒子面前,不掩飾自己gay的身份。送兒子去夏令營,還調(diào)侃他,“你要每天換一個女朋友。”
然而人前的溫暖,才愈發(fā)突出他孑然一身時的孤傲。
“孤傲”是他長久以來的自我保護色。
始終操蛋的抱怨著不愛自己的父母兄弟姐妹,對出版社恨之入骨,
前男友口中的他也是“不屑跟我說話,只想跟我上床”這樣的存在。
而這樣的男主面對自己逐漸惡化的病情,得知男二來巴黎看望自己,
怎么會不找借口拒絕。
不想讓他看到自己憔悴的樣子,打著吊瓶,半死不活。
卻身體誠實的趴在地上聽樓下他發(fā)出的聲音。
相比起來,男二卻是坦誠又熱烈,自由又爛漫。
從一開始就不在乎年齡的界限,
與自己的女朋友分手,說自己更愛男人。
接到男一電話后,會跟小學生似的用筆記記下他的重點。
微醺后聊起某種體會——
“身體帶來的快感是該自豪和高興,
性并沒有比感情不高尚?!?/p>
他無時無刻不在做自己。
好在最后,男二還是陪男主度過了他生命里的一段時光,
兩人如遇知己般暢聊更多的文學,娛樂。
歡聲笑語沖淡了刺鼻的消毒水味,
男二也曾一語道破男主的驕傲,
“你不需要假裝自己已經(jīng)死了,
來保護你的孤獨”
這些話聽起來比“我愛你”更動容。
影片的結(jié)局并不難猜,如果說,不期而遇的美好帶著偶然,如期而至的分離則是種必然。
就這樣,這部片子的導演兼編劇,克里斯托弗·奧諾雷,
把他曾經(jīng)的自己拆分成了這兩種人格角色,演繹了這樣一段上個世紀九十年代的故事,
影片里無處不在的90年代電影海報與當紅影星。
《男孩遇見女孩》
《奧蘭多》
影片還還原了當時“同xing交友”的環(huán)境,酒吧門口淪為充滿暗示的尋歡場,
堆砌著一個個被渴望領(lǐng)走的身體,就等雙方目光對上。
同性戀還擺不到臺面上講,同性戀父母會被異性戀的父母嘲笑。
同時又涉及LGBT人群的抗艾(HIV)運動,
在醫(yī)學手段還不怎么高明的那個年代,
同性戀被視為“艾滋”發(fā)源體,成了被人鄙夷厭棄的群體。
雖然沒電影《每分鐘120擊》(也是講90年代的抗艾故事)探討的那么深入,
很多人也說導演在電影后半段講生死時有些力不從心,
我倒覺得這不失為一種高明——
通過致郁藍的電影色調(diào)來傳遞這樣一種陰郁的環(huán)境,
明明也是陽光爛漫的夏天,大家也都穿的清涼,卻遠沒有《以你的名字呼喚我》熱情洋溢,反而透出徹骨的寒意。
但又沒有過分渲染“死亡的恐懼”,反而處處隱預(yù)著某種希望。
正如男主曾在重病時狠狠聞著花的芬芳。
即便死亡是種宿命,但生機從來都是存在的,仍然要浪漫、認真的活著。
而把這些結(jié)合起來看,才懂這兩個人正是那個時代追求純愛的lgbt群像。
即便是在那個xing壓抑,xing歧視的年代里,也至死不渝的尋求著肉體與靈魂契合的愛情。
當然了,這部電影還值得夸爆的一點是導演選bgm的功力依然穩(wěn)健。
適當響起的音樂,讓整個畫面充盈著呼之欲出的感情。
以及隨口一句臺詞,都帶著法國男人與生俱來的浪漫,像是一首唯美夢幻的散文詩。
到死也要聊愛情,到死也要談xing,到死都要浪漫。
這種浪漫甚至能傳染,觀眾的評價都帶著幾分迷醉。
雖然這部片只有7.8分。
不及去年的《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每分鐘120擊》 。
但在我心里,卻想為這段愛情,打上100分。
近年來,LGBT題材的電影在電影節(jié)上大放異彩,奧斯卡舞臺上的《月光男孩》,去年熱門《請以你的名字呼喚我》,青春流溢的《愛你,西蒙》,也有戛納影史上《每分鐘120擊》。《喜歡、輕吻、快跑》是今年戛納又一LGBT題材力作,曾獲第71屆戛納電影節(jié)金棕櫚獎提名,成為奪獎黑馬?,F(xiàn)今同性題材電影在影壇上不勝枚舉,暫且不提政治正確,而是更多讓人們將目光聚焦到邊緣群體的平權(quán)問題上。對比之前同性題材電影還在注視邊緣群體的認知(《愛你西蒙》、《月光男孩》)和日常生存現(xiàn)狀(《丹麥女孩》、《卡羅爾》),戛納將眼光投射到LGBT人群的基本生存狀況上——抗艾運動。
聚焦抗艾的影片在銀幕上不斷涌現(xiàn),《達拉斯買家俱樂部》關(guān)注的是美國抗艾運動的進程,而即將聊到的《喜歡、輕吻、快跑》同樣與《每分鐘120擊》將背景設(shè)定在90年代的法國。90年代同志的生存狀況是令人憂心的:HIV在80年代末爆發(fā),在90年代瘋狂肆虐,在當時還沒有有效的治療方法,如果不幸感染毫無回天之力。加之抗艾的醫(yī)療制度不完善、醫(yī)療信息不透明對等,社會往往談艾色變,同性群體被過度妖魔化,同性戀則成為罪惡的化身。外界放棄了解這個群體的權(quán)力,這個群體本身身陷如疫癥蔓延般的恐慌中,人人自危。90年代的LGBT們生活在極度的恐慌和壓抑中,但是他們卻依然無法放棄對愛的追求。
《120bpm》著重渲染著90年代風起云涌的抗艾運動,那振臂一呼走上街頭為生存本身的戰(zhàn)斗,是此片的著墨之處。而與《120bpm》對群像的摹畫不同的是,《喜歡、輕吻、快跑》的敘述更加私人性,更日?;?。
雅克,一個35歲左右的自由撰稿人,平時寫寫小說,寫寫劇本。雖然沒有聲名譽滿,但依然享受文學帶給他的自足與自由。對事業(yè)沒有太大的抱負,雖35歲了但家具依然只能買得起IKEA,但堅持追求生活品質(zhì)。與自己的好朋友生下了兒子路路,和好朋友住在同一幢公寓,有過完整感情的前任和不間斷聯(lián)系的“情人”。但依然不放棄對美好感情的追求,時常流連于各色男性之間。
亞瑟,22歲大學生,在暑期組織兒童夏令營。與舍友皮耶同住,有一幫年少的朋友,有一個交往的女朋友娜婷。喜歡文學,喜歡讀小說。但有個不為人知的秘密,背著女友和男性偷偷交往。 兩位主人公的生活軌跡各自獨立并置,而影片又將兩位主人公的巧妙的穿插交錯。在一次機緣巧合之下,雅克和亞瑟在巴黎相遇了,雅克身上散發(fā)的成熟的事業(yè)魅力,和自身的文學修養(yǎng)吸引著亞瑟;而亞瑟的熱烈與坦率也牢牢占據(jù)著雅克的心。于是,就在短短的相遇后,兩人碰撞出愛情的火花,并約定亞瑟離開巴黎后隨時保持聯(lián)系。
在90年代的巴黎,現(xiàn)代通訊時代還未到來,通訊技術(shù)還不發(fā)達,人們靠著信件與固定電話保持聯(lián)系。而影片最迷人的點就在于,在這樣一個通訊時差空間中,傳遞著愛情。二人靠著信件、電話,和明信片保持聯(lián)系,頗有“車、馬、右鍵都慢”的意味。而故事卻并沒有耽于俗套,而是在營造的客觀環(huán)境中保持著二人愛情的博弈。
在激情中誕生的愛情可以保持長久嗎?這或許也是兩位主人公所思考的問題。雅克有過完整的同性感情,并且和情人和保持著不間斷的聯(lián)系,感情經(jīng)歷更為豐富,他更明白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在自己同樣患病的情況下,他自我的認知也十分清醒。在他遇到亞瑟之后他曾坦白“我是一個不會期待生命中有任何人,也不會因此而抱怨的男人”。在新出現(xiàn)的感情面前他坦白自己,承認自己的猶豫。而亞瑟則在遇到他之后依然對漂亮男性垂涎,他不確定自己是否真正愛上男性。
二人的情愫在那場重要的電話戲中終于獲以確認,雅克向亞瑟解釋著“美心”“惠特曼”“凡德爾公園”和“錯發(fā)金男”的含義,亞瑟在得知自己是“惠特曼”,即人可盡夫的男性類型后不滿。此后亞瑟和娜婷終于吐露心聲承認自己“會讓他改變心意”,片子到這里亞瑟已經(jīng)明白確定自己對雅克的心意。而雅克此時卻沉浸于失去曾心愛男友的悲痛中,在健康檢查后,他得知自己病情面臨危險。面對生命的逐漸流逝,他是否還應(yīng)該選擇愛情?
片中二人相處的節(jié)點只有巴黎劇院、通信、電話與雅克臨終,相對獨立客觀的人生進程拉開了對二人戀情發(fā)展狹隘關(guān)注的距離,更多的筆觸留給了二人對感情本身的思考。 導演對交錯剪輯的成熟掌控,清晰地刻畫出二人的心理軌跡:年青的亞瑟從對男性感情的好奇,到耽迷到真正觸碰到明確。而雅克,在之前的感情中始終處于主動地位,馬可抱怨他“我們在一起時你不屑于和我說話”,浴缸中的對話雅克占主導權(quán);遇到亞瑟之后,直到得知病情惡化前,仍是一副感情居高臨下的姿態(tài)。而在生命后期,他經(jīng)歷了由享受感情到為了愛情而主動放棄的心理歷程。
雅克最后的生命選擇始終有跡可循:雖然原生家庭、事業(yè)的不順占據(jù)著他的人生,但他依然憧憬著有權(quán)過另外的生活,憧憬著依然有魅力,依然自信。他追求完美的愛情,在影片的開端,雅克就明確了他的愛情態(tài)度“我寧愿對方快樂,即使離自己很遠,或許自己就是喜歡這種不平衡感”。那么對于在死亡線上掙扎的雅克,面對終于找到的摯愛,他認為表達愛意最好的方式便是離開對方,免除對方的傷心,保護著年輕的心。也正照應(yīng)了他的“too old to die young”。
影片散文化的敘事風格,憂郁冷清的敘事氛圍有意掩蓋著90年代抗艾運動的先鋒與熱烈,在這一層面上他便失去了《120bpm》主題的深刻性與社會性,也算是影片的一大遺憾??梢詺w結(jié)為導演對抗艾題材處理的力不從心,但不妨認為這是導演有意為之。
影片值得注意的是對同志平權(quán)主題的處理。片中無論是亞瑟還是雅克,他們對感情的理解,愛情心理的成熟,是作為人的特質(zhì),而不僅僅是一個同志。去除標簽化,讓同志不再成為一個分類,是影片所傳達內(nèi)容與平權(quán)運動的不謀而合之處。他們對愛情的追求不再區(qū)別常人,世界所有美好的感情都應(yīng)該一樣被歌頌。而平權(quán)不僅僅是公眾對同志愛情的同等對待,而更應(yīng)該是同志們對愛的定義有平等的界定權(quán),并賦予同志自我選擇的自由權(quán)。亞瑟為了照顧雅克決心搬到巴黎,他的朋友抱怨他丟下了他們,但其實是羨慕他可以對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選擇。在交代亞瑟生活環(huán)境時,他問道舍友皮耶:“十年后我們會怎樣”,皮耶答:“我大概在中學教書吧”。無論最后亞瑟是否等到了電話,他也終于在22歲做出了自己的人生選擇,迎接新的人生。
當然影片中我們無法忘懷那些甜蜜的瞬間:走出劇院時,默契的眼神追逐游戲;一封封通信;通話時不忘記下的筆記;明信片后面寫滿的詩;拿破侖畫像;弗朗索瓦·特呂弗的墓碑。同志們不再是為社會運動搖旗吶喊的戰(zhàn)士,這種凡人化的設(shè)定,不更切合同志平權(quán)議題的本質(zhì)嗎。
作為法國電影,當然免不了彌漫的法國風情,特別是在世紀末的法國。墻上《霧港水手》的海報,伊莎貝爾·于佩爾主演的舞臺劇《奧蘭多》海報,山羊皮樂隊的歌,馮德公園,塞納河邊的交談……不得不佩服導演的選歌能力,每首bgm都是精品,除了旋律入耳,更巧妙地助推著影片情節(jié)。
“愛我少一點,但愛我久一點?!保ò屠栊∏楦璧呐_詞,用在這里更加合適吧)
電影里Jacques不僅有舊情人、炮友、摯友,還有兒子及兒子他媽,即使在這種情況下,還能遇到真愛男二,但會發(fā)現(xiàn)Jacques對每一個人對每一對感情或者說對每一段關(guān)系都認真且熱情。男二Arthur與Jacques一見鐘情 ,一夜過后各種書信往來(可能是小情調(diào)的終極境界了吧,可惜自己不會法語看書太少很多點get不到),即使在Jacques時日無多之時,依舊瘋狂相愛。
讓我想到了《同性之光》里的那句,“當我愛過二十個人后,站在你面前說我喜歡你,那就意味著我是真的喜歡你”,這句比較符合男二Arthur的心態(tài),有個只舌吻的女友,晚上出去野戰(zhàn),與搭便車的小哥OOXX時接到Jacques的電話,又氣又忘不了的狀態(tài),真的是可愛。
電影中Jacques則更多是一種“我可以轟轟烈烈愛上很多人,但每一段我都會認真去對待,如果你不尊重這段關(guān)系,那抱歉我會繼續(xù)愛下一個人”。從Jacques與患病即將去世的Marco之間的關(guān)系就可以看出,接到Marco電話收留他,一起洗澡一起睡覺,陪伴著生命中最后的日子,可當聽到Marco依舊與對象聯(lián)系的時候,Jacques便怒了,“對,你需要尊重我”,我可以不計較其他,因為我愛你,但你需要尊重我。
不知道是電影里的法國人如此浪漫到無可救藥,還是現(xiàn)實中人家的確如此,22歲的Arthur初遇Jacques時那個撩人的勁兒,如果是我肯定會陣亡,年輕就是可以肆無忌憚的去表達自己的情感。看到后面發(fā)現(xiàn)在遇見真摯感情的時候,不僅會撩且成熟認真,為了一個人想要去到一座城。感覺身邊的很多朋友情感生活四平八穩(wěn),甚至有剛結(jié)婚的同學就嫌自己的妻子胖,我想這絕不是我想要的生活,不能轟轟烈烈,也要撩到燃燒。
看完后甚至覺得我可能活在了一個假的2018,為什么別國的人可以把感情、責任與生活融合在一起,或者說沒有那么多負擔。而在自己身邊發(fā)生的事情,卻都是那么艱難艱辛心酸。
十一跟老姐去俄羅斯玩,有天吃飯突然討論到同性戀的話題,我說:愛情這種東西,根本就是沒有道理和理由的,遇到了真心喜歡的人,管他是男的女的,我都覺得ok。老姐大概表達的意思有幾點:
1.她也會有玩的很好的閨蜜,很欣賞的性格,但要想到有肉體接觸,會覺得特別惡心;
2.絕對不允許我有這樣的想法,一是很亂容易得病, 二是社會不能接受她不能接受爸媽不能接受所有人都不能接受,不可以自私為自己而活,需要承擔責任;
3.我是書讀的太多了,所以想法總是千奇百怪比較前衛(wèi)。
當時我也沒有逐一辯駁,一方面怕傷害到她感情,一方面覺得她對這個問題特別抵觸不想破壞了了旅途的心情。我尊重她的看法,但令我驚訝的是她的觀點竟然如此的國人。
一直覺國人很喜歡或者說對待人生的態(tài)度屬于中庸派,大家總是會隨著社會大潮來過日子,一旦有人的想法與大眾的不同,就會覺得是個異類,是萬萬不能接受的。一個正常的生活軌跡絕對應(yīng)該是“到了二十四五歲開始談戀愛結(jié)婚生孩子”,像我這種雖然才畢業(yè)兩年但已27歲的單身男青年,日常收到最多的問候便是“你怎么還沒有對象?”不過就像我姐說的,我就是想法很多想法很前衛(wèi),堅決不妥協(xié)(不敢說讀過很多書,但依舊堅持自我對世界對人生的認知)。
觸動很深想要表達出來,是因為最近有個好朋友跟我和另一個朋友出柜了,就在international coming out day的后一天,晚上約了吃飯喝酒,在酒精和煙霧的熏染下,我甚至有點激動地想為他鼓掌喝彩,其實更想對他說一句“這么多年你的內(nèi)心一定很難吧”。很努力很拼又很認真可愛的小哥,我為他感到驕傲。
老姐的觀點應(yīng)該是代表了大多國人對同性戀的態(tài)度,雖然很多都說不反對不支持,可是如果真的是發(fā)生在跟自己有關(guān)的人身上,多少人能冷靜對待?所以什么不反對不支持簡直都是狗屎。為什么異性婚后出軌亂搞都默認為合理?而大家只要聽說同性在一起可能就覺得什么了不起的天大新聞一樣。關(guān)于同性戀的問題只是一個方面而已,回歸基礎(chǔ)邏輯,是要能看到事物的存在具有其自身的道理,沒有什么是所謂的不正常的。借用出柜好友的一句話“這是寫在我基因里的,男性對我就是比較有吸引力”,為什么不能接受人事物的多樣性,而卻是要所有人都活得跟你一個樣子?
這是一個快速發(fā)展的時代,也是一個物質(zhì)水平極大豐富的時代,但是更希望所有人能夠多去思考認知這個時代。
當然我并不是什么憤青,也不是什么自以為是的家伙,我也很受傳統(tǒng)文化的影響, 但這不影響我崇尚自由、崇尚尊重事物的多樣性,只想以后能對著孩子說:“你可以選擇你的生活,但你要理解別人的生活,因為你可以選擇善良?!?/p>
不要問我為什么。肯定沒獎,也不要問我為什么會沒獎。與蘭波同名的小伙子,像Lagarce的劇作家,像Daney的記者,Koltès、Guibert、Collard的文字,亨德爾、Cardinal、Anne Sylvestre的音樂。沒想到Cache Cache Party還能把人聽哭。結(jié)尾的One沒用最著名的版本,而是選了哈利·尼爾森的徹骨悲涼。
褪去同性元素與沉重的艾滋話題,完全是一部不乏幽默的清新愛情小品,滑進幽藍夜幕,在巴黎的長街上邂逅、漫游、交談、傾聽,彼此錯過的生命前史,在電話和書信中慢慢縫合——“我跟今晚的月色一樣哀傷”,說愛令人羞恥,且需要勇氣,這份勇氣在死亡陰影籠罩前夕,讓他們葆有純真與尊嚴;添加的迷影與文學元素較符號化,配樂雖好但過滿。
法國人整天到處抽煙,討厭死了。
上帝啊,請讓德隆尚停止散發(fā)魅力,我要被他迷倒了,既想和他談戀愛,又想讓他做我爸爸。
3.5 色調(diào)不錯,人物關(guān)系有趣,其他的相當平庸。全片基本就是布爾喬亞的有病呻吟(字面意思),和120擊鮮明對比。男配一句話已經(jīng)一語道破天機了:同樣是艾滋病,他們在act up,您丫跟這兒干毛線呢?
法國人是用詩在說話?!浮懊佬摹笔腔孟?,“惠特曼”是人盡可夫,“凡德爾”是對別人而言不完美,卻完全契合自己,“錯金發(fā)男”是意外之喜?!安剂兴岬男⊥米印?,是以上的總和」??上а匀f語匯成一句“你來的太不巧了”。“我愛你,老頭”是他無力承受的生命終章。
本片又名《1之初體驗》“我對你沒有一般想法,只有特別想法” 疊成球的襪子,垂下的皮帶,一上街就唱歌的男孩,藍色的被套,及很多藍色的房間,粉色襯衣。三個人的床,特呂弗的墓,路易和路路,醫(yī)院的脫衣舞,常在星期天寫的日記…“羅曼史對我遙不可及,我的時間都花在老調(diào)重彈…在愛里,學著玷污美”
如果你是同志,肯定會加一顆星;如果你住在巴黎或者對巴黎心存幻想,肯定會加一顆星;如果你相信一夜偶遇的美好,肯定會再加一顆星;如果你不相信死亡的黑暗與愛情的希望永遠是對立面,那星星肯定就加滿了,如果還沒滿,那就再想想位主演之間的火花吧
加這么多蜂蜜的酒為何還是醉,抱這么緊的你我怎么還是冷。你來得真不巧,看到的我不是人盡可夫的風流,就是插滿導管的落魄。幸好影院里噓聲的男子、挽著我喋喋的女人、床上尷尬的老友,還參與過這無疾而終的戀曲。剛剛聽到你的留言,說是有個好消息。我的布列塔尼男孩,今夜的生命終于因你而有些快樂。
#Cannes71# 這片好過同類題材好過「120bpm」不少,文體有作者風格,人物關(guān)系有趣,故事講的也很巧妙,有不少很真摯的體驗,又不過度煽情,余韻悠長。就是可惜不少地方還是沒繃住。“too old to die young”,奧諾雷真是個金句滿天飛的導演啊。
年度最浪漫鏡頭,我頒給那條被脫下揣兜里帶走的內(nèi)褲。
已經(jīng)太老,無法死于青春;在錯的時間,遇見對的人。非常散文化的敘事,像被帶回了新浪潮的光影。兩個主角絕大多數(shù)時間都是分隔的個體,只有通過書信和電話,他們的生活才交織在一起?!@也許就是愛得遠一點,但愛得久一點?導演不擅駕馭艾滋這樣的沉重主題,但選歌品位依舊無敵...
雷恩的海,巴黎的河,于佩爾的海報,霧港水手,Suede,惠特曼,Vondel公園,金發(fā)錯戀,阿姆斯特丹,拿破侖畫像,特呂弗墓碑;生得暢快,死得從容?!拔覑勰?,太美好,時間會知道”,可倘若我們沒有時間作證,就讓我去狂戀,哪怕我只能得到你,愛的終章。
像是一出忘年之交版的“愛在三部曲”,走走停停,聊聊文學和愛情,一輩子就過去了。夾在生和死之間的病,把兩個更偏向哲學層面的狀態(tài)拉向了世俗。是寧可忍著肉身苦痛也要茍且地貪歡一刻,還是為了最后的尊嚴坦蕩蕩擁抱死亡女神?既已經(jīng)生而為人,何不花光自己的力氣,好好向這條天賜的生命致意。
在菲律賓奎松電影節(jié)看的,多角度、私人化地表現(xiàn)歐洲同性戀人。由于只有英文字幕,許多對話意思理解不清;看來豆瓣上一些解讀增加了一些了解。但我對此興趣不大,也不值得去找有中文字幕的看第二刷了。
“做愛不會失去任何東西”,射天下精彩之精,做天下可愛之愛,每個人細小的愛與欲,溶成一個時代集體的喜與悲。
第一回覺得音樂用太多很可怕。
90年代氛圍是迷人、憂傷且絕望的,表演是好的,甚至連矯情都是現(xiàn)實主義的,但觀眾依然和影片半自傳式的真摯情感隔了好幾層,這種尷尬多半來源于導演在調(diào)和舞臺感和情節(jié)劇這兩種元素上的失衡。
愛情戲?qū)嵲谂牡锰懒?,對白也是金句不斷,這種浪漫小清新也是奧諾雷的強項;可惜后半部分把重點轉(zhuǎn)移到疾病和死亡的沉重話題上后,奧諾雷顯然有些不知所措了。
有品位的音樂、鏡頭小清新、帥哥,幾乎是這類同志片標配,何況男主還是《湖畔的陌生人》男主。能看到擺脫平權(quán)影子的當下歐洲同志故事,還是很開心的??吹健端挚谞枴泛笠埠荏@喜,吐槽一句,男主角用詩人奧登、惠特曼的經(jīng)歷泡帥哥這事,在法國可以,在中國恐怕泡不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