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聊聊電影《來日方長》。
片名La vita davanti a sé / The Life Ahead (2020),別名來日同行(臺) / 前路有你 / 前面的生活。
《來日方長》是Netflix出品的一部意大利電影,影片根據(jù)法國作家羅曼·加里 (Romain Gary,1914-1980)同名小說改編。
故事描寫羅莎夫人和一名孤兒結(jié)伴生活,表現(xiàn)底層人民悲慘生活。
故事背景是二戰(zhàn)結(jié)束后,亞非拉地區(qū)留下一片殘骸,很多國家和人民陷入饑荒與貧困。其中一部分人選擇遠(yuǎn)離故土,前往發(fā)達國家討生活,用現(xiàn)在流行的詞兒就是難民潮。
這些難民沒有正常身份,處于社會最底層,只能寄人籬下,從事危險又下賤的工作。販毒、盜竊、賣淫、乞討,生活不易還要飽受歧視欺凌。
故事發(fā)生地點設(shè)在巴黎阿拉伯人和猶太人聚居區(qū)。
羅莎夫人從德軍集中營里死里逃生,年輕時也從事妓女,年紀(jì)大了后收養(yǎng)照顧其他妓女生下的孩子,在周圍友人的接濟下勉強度日。
一位非裔小男孩莫莫闖入羅莎夫人的生活。羅莎夫人原本不想再收留新孩子,但莫莫的孤兒出身激起了羅莎夫人的同情心。一老一小就這樣走到一起。
原本是羅莎夫人在照顧莫莫,到后來又是莫莫在照顧羅莎夫人。
影片充滿人文關(guān)懷,在不屬于他們的城市里,底層人士選擇抱團取暖,用相互關(guān)心抵御來自外界的侵?jǐn)_。他們在彼此人生前進道路上相互攙扶。
影片娓娓道來,一件件日常小事交織在一起,你很難不被其中的真情實感打動。
人心都是肉長的,有良知的人都知道待人以善。誰對我好,我就對誰好,這是最質(zhì)樸的價值觀。
值得一提的是,本片是意大利國寶演員索菲婭·羅蘭的最新作品。
已經(jīng)86歲高齡的索菲婭·羅蘭依舊美麗如初,再次和從事導(dǎo)演的兒子愛德華多·龐蒂合作。羅莎夫人情緒飽滿、表演到位,觀眾在影片中絲毫看不出這是一位86歲高齡的演員。
本片獲得第78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和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兩項提名,就索菲婭·羅蘭的精彩表現(xiàn)來看,還是有希望一搏的。
影片中優(yōu)秀臺詞層出不窮。
老妓女、變性人、小偷、毒販,各種不被主流社會待見的人群聚集在此,他們也發(fā)展出屬于他們自己的人生觀。從中你可以感受他們對生活的熱愛、對命運的抗?fàn)?、對不公的不屑?/p>
前路有你抱團取暖,
世事無常相互攙扶。
這里是硬核影迷集散地,歡迎關(guān)注公眾號:妙看影視
電影挺平淡,挺好。
男孩覺得一生中最幸福美好的時光是跟母親在一起的日子,跳舞摔倒兩人在地毯上嬉鬧。母親離去后,他面對的生存的問題,內(nèi)心柔軟的部分從此不再輕易展露給他人。住在一起的小伙伴的離開,他心有不舍,卻不懂表達,說出來的話和做出的行為都是與內(nèi)心真實情感相反的。穆斯林老板的關(guān)心,他會心有抵觸,進而說出傷人的話。其實他內(nèi)心渴望愛或者說是真正的關(guān)心,這種渴望以獅子的方式表現(xiàn)出來。他對女主放下防備,應(yīng)該是看到他們在客廳跳舞開始,這會讓他想起母親。
女主自己也有傷痛,曾經(jīng)家庭條件優(yōu)越,過得很幸福,在經(jīng)歷集中營的種種非人待遇后有幸存活下來,年輕時以妓女為生,年老后以照看妓女的孩子維持生計。對于她來說,再多不美好的回憶都抵不過那張照片里記錄的曾經(jīng)的美好,這應(yīng)該也是她活下來的理由。她雖然嘴上討厭男孩,但其實挺喜歡他。不然,她不會在他的小伙伴被媽媽接走時,來到他的身旁寬慰他,不會帶他去有同樣信仰的老板那里工作,更不會讓他走進她的‘秘密空間’,拜托他不要讓她住在醫(yī)院。
男孩因為女主、穆斯林老板這些人的存在,放棄了以前的販毒生活,他得到了愛,象征信仰、力量的獅子便不再靠近自己,因為現(xiàn)實中他有了自己的獅子。
這部電影平淡如生活。我們不是每天陽光,平淡平凡甚至是瑣碎才是生活的常態(tài),我們內(nèi)心都有不愿別人觸碰卻又渴望有人看到的柔軟之處,我們有痛苦的記憶,但不是都會去找心理醫(yī)生,因為身邊有人扮演這樣的角色。
老妓女、變性人、搶劫犯、販毒分子一一在意大利電影《來日方長》中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人”似乎并不多。
因為這里是一個難民聚居地,是一個底層社會的一角。
一個混跡于街頭干些偷雞摸狗之事的非洲后裔孤兒莫莫,被他的托管人科恩醫(yī)生托付給了一個年輕時候曾經(jīng)是妓女,年老色衰之后洗手不干,以照顧妓女們的孩子為生的羅莎夫人。
羅莎夫人一開始是強烈拒絕,因為之前莫莫在大街上搶了她準(zhǔn)備賣掉交房租的燭臺。但是,架不住科恩醫(yī)生一番言語及生活費誘惑,最終接受了這個她認(rèn)為“壞透了”的孩子。
莫莫與羅莎夫人的“家庭”組合便拉開了序幕。
每一個性格不同于常人的背后,都會有一個悲催的過往,莫莫與羅莎夫人同樣也不例外。
莫莫是一個十二三歲的孩子,他曾經(jīng)有過溫暖幸福的家庭生活,但是一切在六歲時他的母親被父親誤殺而結(jié)束。
失去了母愛及家庭溫暖的莫莫,生活流離顛沛,缺乏監(jiān)管,性格表現(xiàn)得叛逆冷漠暴力,甚至誤入歧途幫黑社會販毒。
羅莎夫人則是一個從二戰(zhàn)集中營里生存下來的猶太人,她曾經(jīng)生活在一個富足的家庭。后來的生活經(jīng)歷一定是苦難的(二戰(zhàn)期間猶太人的慘烈遭遇在許多影片里都演過),否則她也不會常常獨自一人躲在那個像盤絲洞似的地下室里回憶童年的幸福。
這一老一少,表面看似冷漠不好相處,實際內(nèi)心都有善良柔弱的一面,尤其是莫莫。
他缺乏母愛,他常常回憶起小時候與媽媽在客廳的地毯上嬉戲的場景,他也常常夢見一頭兇猛的獅子,但獅子卻像母親一樣舔他的臉,擁抱著他,以至于他幸福地在夢中大笑大叫,吵醒了羅莎夫人和另外兩個孩子。
羅莎夫人和另外兩個妓女的孩子一開始是非常排斥莫莫的,后來的接受并相處融洽也是因為莫莫并非讓人難以忍受,而本質(zhì)上是一個善良的孩子。
后來莫莫看到別的孩子被媽媽接走,偷偷地留下了眼淚。羅莎夫人過去安慰他,一老一少的感情開始變暖。
影片拍得很普通很生活化,沒有高大上的逼格,卻在普通中透射出許多人性的光芒。在莫莫最終決定洗心革面的心路歷程上,感化他的都是他身邊最普通的人。
他被羅莎夫人逼著去一個雜貨鋪老板那里干活,雜貨鋪老板看似平淡無意的幾句話卻像針一樣扎在他心上。在這個十幾歲少年的心里,他知道自己偷偷摸摸干的“生意”是違法的不正當(dāng)?shù)模运貏e敏感和在意。
雜貨鋪老板只是像聊家常一樣,輕描淡寫提醒他不要跟那些人混社會,少年表現(xiàn)得很反感,并瘋狂地撕掉老板推薦的名著《悲慘世界》,這實際是他心虛的強烈反應(yīng)。
過激反應(yīng)之后的莫莫,也會不由自主地思考,這也正是少年心理成長的重要過程。在這個人生選擇關(guān)鍵時刻的拐角點,他在良莠不一人群中遇到的羅莎夫人雜貨店老板甚至變性人羅拉,給予他的是溫暖的力量,間接地把他從泥淖中拉出來,莫莫是幸運的。
于最底層的群體最普通的生活中,拍出溫暖和動人心的故事,是這部電影給我的感覺,也是近幾年來我所喜歡的影片風(fēng)格。
年輕時候喜歡的歐美大片基本都是猛男靚女組合,槍戰(zhàn)飆車飆飛機等諸如此類的影片,如今對此卻毫無感覺,反而喜歡看普通人的普通日子。
意大利的國寶索菲亞·羅蘭年輕時代所演的影片我沒有什么印象,如今八十多高齡的她再次出山,在兒子導(dǎo)演的電影中扮演羅莎夫人,雖滿臉皺紋,卻仍舊遮擋不住美人的風(fēng)骨。
黑人小演員演的莫莫,其喜怒哀樂毫無夸張之感,像鄰居家的小男孩。
用“鄰居”或許有些不妥,但看多了歐美的小說及影視劇,對于國家及人種的界限感已經(jīng)很淡了,更多的是偏向于對人及人性的一種審美了。
豆瓣上有個瓣友的一句話很經(jīng)典:
文化自信,不是向下對大篷車的脫衣舞包容,而是向全球主流審美看齊和挑戰(zhàn)。
深以為然。
只要是索菲婭·羅蘭主演的電影,我就愿意停下手中所有事,靜靜地坐下來伴著腦海里種種關(guān)于她的電影記憶認(rèn)真看完。英雄遲暮美人白頭,人世間最無奈最無情的時光刻刀,在這個曾經(jīng)無比冶艷的意大利女子身上留下的不止有老去的年華踟躕的肌體,還有閱盡世間滄桑的淡然和豁達。優(yōu)雅矜持的夫人,潑辣火熱的村婦,流離失所的脆弱女子,不幸卻堅強的單身母親,一時間你居然無法分辨出哪一個才是羅蘭應(yīng)有的樣子。其實……在她近90高齡的時候仍然能從銀幕上欣賞到她,這本就是非常非常幸運的一件事。
這片尾曲太好聽了,也將這電影想表達的,都唱了出來,一舉摘得今年金球獎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
忍不住以之作為素材,用來練一練自己的“西亞圖同步思維翻譯”。由于原唱用意大利語,我不懂,只好找來英譯來練手。
Io sì [Seen]
I do
看見了
Quando tu finisci le parole
When you run out of words
當(dāng) 你啊 拋 開 那把 說辭呢
Sto qui
I'm here
我在 這
Sto qui
I'm here
我在 這
Forse a te ne servono due sole
Maybe for you only two would be enough
也許 給 你 僅僅 兩個 世界 就 夠了
Sto qui
I'm here
我在 這
Sto qui
I'm here
我在 這
Quando impari a sopravvivere
When you learn to survive
當(dāng) 你 學(xué) 習(xí) 生存下去
E accetti l’impossibile
And accept the impossible
與 接納 所謂的 不可能
Nessuno ci crede
No one believes you
沒 人 相信 你
Io sì
I do
我 信
Non lo so io
I don't know
我 不 曉得喲
Che destino è il tuo
Which is your destiny
何事 發(fā)生 在你 命運里
Ma se vuoi
But if you want
但 若 你 想
Se mi vuoi
If you want me
如果 你 需要 我
Sono qui
I'm here
我在 這
Nessuno ti sente
No one hears you
沒 人 聽 你傾訴
Ma io sì
But I do
有 我啊 來聽
Quando tu non sai più dove andare
When you no longer know where to go
當(dāng) 你 不 太 清楚 何處 要 去呢
Sto qui
I'm here
我在 這
Sto qui
I'm here
我在 這
Scappi via o alzi le barriere
Do you escape or raise barriers?
無論 你啊 逃 或 筑起 心籬笆
Sto qui
I'm here
我在 這
Sto qui
I'm here
我在 這
Quando essere invisibile
When being invisible
每當(dāng) 陷入 迷迷茫茫里
è peggio che non vivere
Is worse than not living at all
還 糟糕 過 不 欲生 之 痛
Nessuno ti vede
No one sees you
沒 人 在乎 你
Io sì
I do
我 在乎
Non lo so io
I don't know
我 不 曉得喲
Che destino è il tuo
Which is your destiny
何事 發(fā)生在 你 命運里
Ma se vuoi
But if you want
但 若 你 想
Se mi vuoi
If you want me
如果 你 需要 我
Sono qui
I'm here
我在 這
Nessuno ti vede
No one sees you
沒 人 在乎 你
Ma io sì
But I do
可 我 在乎
Chi si ama lo sa
Those who love each other know
那些 人 愛 彼 此 就曉得
Serve incanto e realtà
Charm and reality are useful
魅 與 真 最 可愛
A volte basta quello che c’è
Sometimes what the life ahead gives
有時候 有什么 那 生活的 未 來
La vita davanti a sé
Is enough
那是 大大豐盈予你
Non lo so io
I don't know
我 不 曉得喲
Che destino è il tuo
Which is your destiny
何事 發(fā)生 在你 命運里
Ma se vuoi
But if you want
但 若 你 想
Se mi vuoi
If you want me
如果 你 需要 我
Sono qui
I'm here
我在 這
Nessuno ti vede
No one sees you
沒 人 在乎 你
Io sì
But I do
可 我 在乎
Nessuno ci crede
No one believes you
沒 人 相信 你
Ma io sì
But I do 1
但 我啊,信
1英譯歌詞出處://lyricstranslate.com/en/io-si-seen-i-do.html
主唱羅娜·普西妮 (Laura Pausini,1974- )也是這歌的詞作者之一,MV 里的主演。據(jù)說她是現(xiàn)在意大利流行歌壇的一姐。
翻了一下這首歌的背景,寫得最詳細(xì)的可能是 //en.m.wikipedia.org/wiki/Io_s_(Seen)。
影壇巨星索菲亞·羅蘭(Sophia Loren,1934- )的演技駕輕就熟,八十多歲還演了這么精神的戲,祝她健康百歲。
這回是母子合作,她兒子(愛德華多·龐蒂,Edoardo Ponti,1973-)的編導(dǎo)還算可以。
我們總說“來日方長”,卻忘記了“天有不測風(fēng)云”,有時是鮮花鳥獸,而有時是一個老婦人不能離開醫(yī)院。
這位老婦人就是索菲婭·羅蘭,憑借美貌與演技,獲得奧斯卡和戛納雙料影后,成為意大利國寶級演員,被意大利人稱為“意大利永遠(yuǎn)的女神”,但她的小時候并不是很漂亮,嘴大,顴骨高,一度被小伙伴們認(rèn)為是“丑小鴨”,不過她并不在意,她說過“我臉上毛病是太多,但我為什么要和別人一樣呢”,似乎對自己的缺陷毫不在意。
她母親的夢想是成為大明星,卻始終沒有如愿,只好將這個夢想壓在孩子身上。
在15歲的時候,讓她參與“羅馬小姐”的選美比賽,從中脫穎而出,獲得了亞軍,得到他人的賞識。
到了19歲,因為電影《阿伊達》而走上明星之路,之后因《烽火母女淚》獲得戛納國際電影節(jié)和奧斯卡金像獎的影后。
如今86歲的索菲婭·羅蘭最近與導(dǎo)演兒子愛德華多·龐蒂合作一部Netflix原創(chuàng)電影《來日方長》,改編自羅曼恩·加里撰寫的同名小說,劇中的她身材沒有走形,依然那么美,這并不是第一次出演兒子的作品了,他們倆曾經(jīng)合作過電影《在陌生人之間》、短片《人類聲音》。
她飾演羅莎夫人,經(jīng)營一家托兒所,照顧著兩個孩子,但有一天,她帶著這兩個孩子上街,路上遇到了一位名為莫莫的孩子搶了她的東西,莫莫是一名孤兒,渴望母愛,在他六歲之前最美好的回憶是跟他的母親,但他的母親卻被他的父親殺死了,兩個人的故事就此開始。
莫莫的監(jiān)護人醫(yī)生知道了之后來還她的東西,同時請求她能收留這個孩子,就這樣,她的托兒所里多了一個孩子,從剛剛開始難以相處到后來和睦相處,改變了莫莫的人生軌跡,不然的話,他有可能這一生都在販毒。
劇情的感情轉(zhuǎn)折點有點突然,就挺突然的,看不出莫莫從什么時候開始接納了她。
平平淡淡的邊緣人士互相取暖經(jīng)歷??赐昃筒蝗ル娪肮?jié)看了。
這幾年的作品里已經(jīng)很少有這種看似平淡卻用心的作品了。Language is the the best weapon. She is now Jew, she is old.這些臺詞也非常觸動。現(xiàn)代的移民,當(dāng)年的奧斯維辛,時代是在變好的
【YVR-Vancity】三星半。Sophia Loren母子二人再次攜手,獻上了一部言簡意賅但情真意切的“家庭”故事。沖突,和解,爆發(fā),每一場戲都精準(zhǔn),但也少了驚喜。說實話,能在2020年還在影院看到Sophia Loren已經(jīng)是最大的驚喜了,這一“噱頭”也足夠大家忽略本片的一些弱點。(本片題材還是法國人拍的多也拍得更好)
《Io sì (Seen)》:提名第93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獲得第78屆金球獎最佳原創(chuàng)歌曲;電影《來日方長》提名第78屆金球獎最佳外語片。
值得花一個半小時沉淀心靈,品味這部強調(diào)人性本善的抒情小品電影。意大利導(dǎo)演固有的分鏡和剪輯,取景和顏色光線變化都在水平以上。我喜歡這電影里的顏色搭配,每個鏡頭都賞心悅目。特別向Sophia Loren致敬,很開心(感動)能看到她84歲時的作品,多給一顆星。
就算老了,索菲亞羅蘭的嘴唇還是一眼能看到啊,哈哈~~小孩子演技相當(dāng)棒~
SIMPLE IS THE BEST. 選擇這樣一個角色回歸人們的視線,沒有再謀求突破的大膽,也少了拿腔拿調(diào)的挑戰(zhàn),這一刻她只是名母親—戲外她鼓勵著兒子更新這個故事,戲內(nèi)的“Madame Rosa”操持一生,無懼歷史傷痛,也傳達著關(guān)于接受、關(guān)愛的訊息。新人之姿的小男主和身經(jīng)百戰(zhàn)的傳奇彼此成就,彼此撞擊,炮制了相當(dāng)優(yōu)秀的火花;這種出色甚至蓋過了電影本身的技法。Laura Pausini的片尾曲,和始終附著暖光的濾鏡,它很可能是這個冬季如期收到的第一份慰藉。
太一般了,推薦大家去看一下《飛不起來的童年》。
連黑幫都溫柔的故事,影片雖然放置很多社會議題,但也僅僅只是一閃而過,不會去牽扯分散觀眾的注意,更多的還是聚焦在孤苦伶仃的幼者與長者相依相守的溫暖上。雖然很多角色之間的戲份確實少的可憐,但還是能在影片嫻熟的技巧下達到共情。影片的配樂很出彩,尤其是結(jié)尾的金球原創(chuàng)《Io sì (Seen)》使結(jié)尾的情緒升華了不少。#SIFF24
那建筑物讓人記起“Una giornata particolare-1977”里的那一棟,sigh
小小年紀(jì)打兩份工容易嗎
獅子出場的時候我出戲了,總覺得這在拍《母獅少年》,以及索非亞羅蘭是不是打過豐唇針而且把嘴唇給打壞了?還有,跑別的片場去心疼一下老烏。
被美化了的社會底層少數(shù)民族、特殊群體的生存寫照,不苦大仇深,反而很有美感。故事和問題存在的當(dāng)代社會是一個維度,老太太的身份和經(jīng)歷撐起另一個維度。奧斯維辛對12歲小孩來說是一個沒有意義的詞,但如果他能理解這個詞對于經(jīng)歷過那個時代的人是有意義的,就夠了?!八F(xiàn)在不是猶太人,是老年人”孩子看問題的角度都是多元的,成年人呢?另外別信豆瓣低分必是爛片這樣的鬼話。我不知道我今年是怎么回事,5星給得超級多,短評也越寫越長
只有財務(wù)自由,才能不偷雞摸狗。有錢才能善良嗎?不,其實一直都善良只是為了生存隱藏起來而已。
真的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看到索非亞羅蘭的電影。演技如火純青,那個黑人小孩子也好有靈性。電影非常好。
非洲裔小孩的社會冒險延續(xù)了意大利新現(xiàn)實主義電影風(fēng)潮,家庭成員間的情感反而不太突出——只有為了迎和當(dāng)下弱勢群體而添加的「變性母親」有某種標(biāo)簽化的存在,羅蘭更像是廣告效應(yīng)的吉祥物,當(dāng)然用一種生活長卷式的松散敘述倒也是頗符合意式風(fēng)格。
永遠(yuǎn)不要跟一個老人說“來日方長”。 索菲婭·羅蘭還是很棒!黑人小男孩演得真好,數(shù)度他一哭我就跟著哭。我發(fā)現(xiàn)了,我最受不了的就是電影里的小孩傷心欲絕地哭。
劇本雖然平庸了一點,但有索菲亞羅蘭和小演員的表演已經(jīng)值回一切。倒是第一次Get到了一點信仰是愛和歸宿。
索菲亞羅蘭的出現(xiàn)就值得五星,歲月會把最美的花釀成頂香醇的美酒。
對故事無感,本來內(nèi)核很感人,但呈現(xiàn)的方式卻太過平淡。本片最大的亮點并不是索菲婭羅蘭,而是那個黑人小男孩,表演非常真實、靈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