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演很善于把矛盾沖突隱藏在平靜安穩(wěn)的畫面之下——最大的功勞,也是編劇設計得最為巧妙的地方,在于男主是聾啞人的設置。
因為男主是聾啞人,所以大量的畫面都缺失了一半以上的聲音,跟他一起出現(xiàn)的正常人也無法順暢地表達自我。
電影反復出現(xiàn)的男主呆滯的眼神,給觀眾一種很強烈的無助感。他行動緩慢、反應遲鈍。
有人說影片開場的畫面很溫馨?其實不然。“電臺主播念著聾啞人弟弟寫給姐姐的信”,這本身就帶著強烈的諷刺意義和“隱患”——為什么聾啞人弟弟不給姐姐直接看信?他們的爸爸媽媽呢?這樣的姐弟倆之間的親情故事,電臺每天都要轉述很多個,但是,真的有人在聽嗎?有人在乎嗎?
全片令我感到最為恐懼的情節(jié)并不在別處,而在于被綁架的小女孩落水前的幾分鐘——通過情節(jié)和畫面給出的足夠的線索,觀眾是能提前判斷出女孩是會溺水的。
但是,聾啞人弟弟不知道!他痛苦地埋葬自己的姐姐,卻不知另一個無辜的可憐的生命卻即將因為自己而死——溺水之后的吶喊、撲騰的水花,他全看不見。
這里,有一個大家可能會忽視的問題——小女孩溺水的真正原因是什么?失足?還是謀殺?
我的答案是:謀殺。但是謀殺小女孩的不是聾啞人弟弟,而是河邊的那個弱智。
關于小女孩的死,有這么幾個連續(xù)的畫面。
1、弱智在河邊丟石頭(特寫)。
2、已經(jīng)死去的姐姐臉部特寫
3、空蕩的橋
4、女孩落水,兩個白影,一個是岸邊的弱智,一個是水中的女孩
從導演給的線索來看,應該是弱智用石頭砸到女孩導致她落水的可能性比較高。
而且,極有可能是故意謀殺,而且弱智動手的原因可能非常地微不足道——弱智看上了女孩脖子上的那條項鏈。
完整的故事應該是這樣:開始,女孩在車里面睡覺,弱智從旁經(jīng)過看到項鏈就想上去拿走。女孩醒過來,一番掙扎,弱智沒有得逞。
然后,弱智去河邊扔石頭(可能是為了泄憤),碰巧女孩走上橋去找聾啞人弟弟,結果弱智砸到了女孩(我傾向于是故意砸),女孩溺水死亡。
最后,弱智游過去叼走了女孩脖子上的項鏈。
所以,這么看來,殺死女孩的應該是這個看上去最手無縛雞之力、微不足道的配角。
但是,兇手背后還有兇手——如果沒有聾啞人弟弟的綁架,小女孩也不至于此。而要不是有生病的姐姐,聾啞人弟弟也不至于鋌而走險。而如果不是販賣器官的人,聾啞人弟弟也不至于需要去綁架……
似乎每一樁罪惡的背后都有一個令人唏噓的原因。
那女孩的爸爸呢?女孩的爸爸是無辜的嗎?
有一個很隱蔽的細節(jié),我不知道是不是導演的有意為之。
女孩的爸爸開辦工廠,有一天,一個疑似下崗職工的人出現(xiàn)在他家門口,跪倒在地,說自己需要錢,說自己把一生都奉獻給了工廠,但是女孩的父親的反應很冷漠。然后這個底層的工人直接掏出刀,隔開了自己的肚皮。
影片中還有好幾次隔開肚皮的地方,聾啞人弟弟被割腎就是一次。所以你可以把這個當做一個隱喻,無論是器官販賣團伙還是女孩的父親,其實都是通過壓榨別人而給自己盈利之人。
當然,我指的并非是資本主義。而是人性。其實每個人都是自私的。所以故事里才有那么多的悲劇發(fā)生。
“我知道你是一個善良的人,但,我要復仇?!?/p>
同理,你可能善良的人,但是你也會行兇作惡。
罪惡,從來都是不帶聲響的發(fā)生。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成為殺害別人的兇手。
原來看到的海報加上電影名,以為就是宋康昊一個人的復仇,看影片后才恍然大悟是三位主角從不同時刻產(chǎn)生的復仇心理而采取了不同方式對不同人的復仇!故事的容量不小,而樸贊旭確實用屬于自己的語言講述了這個故事!關于“復仇”或者“普通人關于自私”的故事。
我個人覺得這部影片在“復仇三部曲”中客觀制作質量稍欠,但整體感覺不輸《老男孩》的。樸贊旭從這部影片開始真正確定自己的電影鏡頭語言和暴力美學特點,在色彩、光線的把握以及鏡頭位置變換都極富特色。之后的《老男孩》無疑是更成熟、完美,而到《親切的金子》一切稍顯形式化了。
2007-11-14
樸主席拿著女兒哭的照片對照聾子弟弟的墻紙那個情節(jié),
聾子弟弟是先照的照片才給女孩項鏈的,
不過照片里是女孩是戴著項鏈的。
有點說不通。
即使說后來聾子弟弟在用項鏈換掉娃娃后可能又補照了一張,但還是有點牽強。
因為這種自愿其說的任務不應該是觀眾應該承擔的吧。
2020-12-24補充:
好多年了,居然還有人再回這貼。
duck不必為此費鍵盤,省下時間去看更多的電影吧。
有人把樸贊郁比作韓國的希區(qū)柯克,我認為這種比喻是膚淺的,因為它似乎僅僅把重心放到了樸贊郁對懸念鋪墊的技巧上面,而除了導演之外作為劇作家的樸贊郁給人以最深刻印象的應該是他手術刀一般的洞察力,手術刀一般的解析能力,以及手術刀一般的鏡頭表現(xiàn)力。(我的詞匯。。。)
我見過的大多數(shù)評論都是針對《老男孩》和《割》的。但我個人認為,他最值得欣賞的那些東西并沒有在這兩部作品中恰當?shù)捏w現(xiàn)出來?!独夏泻ⅰ冯m然為樸贊郁贏得了最多的國際聲譽,其中他對電影語言駕馭不得不承認已經(jīng)到了近乎完美的境地,但《老男孩》的情節(jié)其實是有缺憾的,如果我們深入的想一想便會很容易發(fā)現(xiàn),樸贊郁在《老男孩》只是側重了兩場復仇的手法,但是其中第一場復仇的根源是非常軟弱無力的:
第一場復仇是劉智泰對對吳大秀的復仇,原因僅僅是因為吳大秀曾經(jīng)偷看他們兄妹間的不倫。縱然劉智泰妹妹是迫于社會倫理道德的壓力自盡,但這件事吳大秀究竟應該承擔多大的責任呢?吳大秀在猜究竟是誰把他困在那個房間的時候說出了無數(shù)的人名,這些人有可能與吳大秀有非常直接的利益沖突甚至殺人滅口的恩怨,但是向他復仇的人竟然是這樣一個最沒有道理的仇人。
而《割》的不足便是樸贊郁把這“復仇”寫的太過赤裸。我不是說表現(xiàn)手法的激進,只是他對那個仇富的虐待者塑造的不好,表現(xiàn)的不好。那個人雖然談吐低俗,但是如果我們忽視他的談吐,就會發(fā)現(xiàn)那個站在導演一家面前破口大罵的家伙分明就是樸贊郁本人;另外,電影不是學術論文,如果在里面把自己想要表達的東西都直白的說了出來,那電影便是用最簡單粗暴的方式強奸了觀眾。從這兩點上來說,《割》算不上出色的作品。
在看過《復仇》之后,我深深感到能夠代表樸贊郁最高水平的并不是《老男孩》。在《復仇》中,我們看到了和《老男孩》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懸念塑造,情節(jié)安排和鏡頭運用,而前者更加出彩的地方就在于它非常有邏輯的把復仇的根源埋藏于情結之中,當觀眾把它挖掘出來之后,關于復仇的一切便更能讓人接受,因為電影中人物之間的互相屠戮是一個悲劇,而當我們明白他們之所以復仇是因為除了復仇他們不知道自己該做什么的時候,這個悲劇就從個人的摧殘升華到了整個韓國底層人民和韓國社會體制之間的矛盾。
《復仇》的戲劇性在于里面所有復仇的人都只是碗里的蟋蟀,當他們互相廝咬的時候,沒有人知道是在碗外的那張丑惡的淫笑的臉才是為他們樹敵的罪魁禍首。電影中死去的都是最可憐的人:東勁是一個只讀過高中的,被老婆拋棄和小女相依為命的工廠老板,雖然有錢,但是自閉務實的他在失去女兒之后發(fā)現(xiàn)自己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道理已經(jīng)沒有了,他不知道該向誰去討回公道,所以除了去尋仇別無選擇;Ryu的姐姐是個非常善良的女人,她沒有錢去換腎,為了不讓弟弟犯罪只好割了腕;Ryu的女朋友是和小女孩的死關系最遠的一個人,她甚至讓她享受到了世界上最溫馨的綁架,但是卻是死的最慘的一個人;而Ryu遭受了韓國社會底層青年可能遭受的一切,作為聾啞人他在社會上沒有地位,他為了給姐姐治病勤勤懇懇工作卻被上級炒了魷魚,而在和黑道接觸的時候卻被騙去了一個腎和一百萬韓元,甚至老天都嘲弄他,在他享受把姐姐安葬在河邊的那短暫的平靜的時候,身后溺水的小姑娘的喊聲卻是對他天生不足的最大諷刺(最后半句話抄于IMPDB)。
這個連環(huán)復仇的情節(jié)非常具有戲劇性,但是卻讓我們感覺到它是充滿真實性的。東勁是個老實人,他和Ryu一樣忍受了可以忍受的一切,但正是這種容忍和社會教育不足帶給他精神以及法治觀念上的缺乏讓他選擇了最直接卻是最無效的一條路。設想,如果他的精神不空虛,如果他還有朋友和親人可以和他交流而不是讓東勁一個人每天毫無目的的為了振興韓國工業(yè)埋頭苦干,這場悲劇便不會上演。影片結束的鏡頭非常震撼,東勁使勁看那張被一把匕首插在胸前的紙上寫著什么,想要弄明白殺死自己的人究竟是誰,但他始終沒看清,后來竟然誤會那些明明是民工長相的人是Yeong-mi派來的黑社會,至死都不知道他們是因為東勁變賣工廠而失業(yè)的工人。樸贊郁把對社會的黑色諷刺進行到了最后一刻。
這殘酷的,不合理的社會就是這樣摧殘著人性,它剝奪了底層人民一切美麗的東西?!稄统稹分杏羞@樣兩個鏡頭我相信會給每一個看過這部電影的觀眾留下深刻印象—— 第一個鏡頭:Ryu用石頭把姐姐埋葬在美麗的河邊,再用毯子蓋上臉頰之前Ryu再次看了一眼姐姐,她那飽受現(xiàn)實摧殘的臉上呈現(xiàn)出她這一生都不曾出現(xiàn)過的安詳;第二個鏡頭:尋仇的東勁莫名其妙的找到了Ryu姐姐的尸體,他把石頭一塊一塊拿開,在他掀開蓋著臉的毯子的一剎那,她慘白腐臭的臉上爬出來一條蜈蚣。這兩個對比強烈的鏡頭是整部電影所有諷刺的濃縮。樸贊郁把它濃縮在了現(xiàn)實與理想的矛盾上面。韓國人的理想都是美好的,但是我們又詫異的發(fā)現(xiàn)這所有的理想都充滿了幼稚:Ryu在埋葬姐姐的時候就沒想到過既便尸體不腐爛也會被警察處理掉嗎?東勁老老實實拿錢給綁架犯的時候就沒想到自己的女兒可能根本就不會回來嗎?工廠的工人在玩命的振興韓國工業(yè)的時候就沒想到過韓國不是社會主義國家嗎?就沒想到自己會有失業(yè)的一天嗎?在Yeong-mi描繪這場溫馨綁架的時候就沒有想到這樣做本身就是觸犯法律的,和小孩子最后的結果無關嗎?
沒有,他們都沒有。但他們是無辜的,因為韓國從他們生下來就沒有交給他們這些,而教會他們的只有那首可以一邊跳皮筋一邊唱的《打倒共產(chǎn)黨》。
用剩下的篇幅再談談《復仇》在我印象中特殊的兩點。最讓我感興趣的其一自然是那些非線性的敘事鏡頭。樸贊郁的特別之處在于他沒有用非線性作為故事整體構架,而是一開始用順序的方式講述,后來漸漸出現(xiàn)了零碎的非線性場面(打電話的那些鏡頭,大家都在撥電話,都在接電話,但是他們之間的談話毫無關系,這個時候觀眾才知道,這些電話不是同時打的,只是導演把它們放到了一起。),隨之非線性程度越來越大,直到最后東勁的死亡一切又回歸到先前的順序。其二是那些充滿美感的鏡頭。一個懂得審美的導演不需要可以布置多么華麗的背景,安排多么貴族的情節(jié)。在這部完全由中下階層構成的故事中我們依然發(fā)現(xiàn)了許多很美的場面,而這些場面出現(xiàn)在這個大背景之下是非常能體現(xiàn)導演美學功底的,比如:Ryu安葬姐姐的場面;影片一開始那個吐著火舌的圓口,有多少同學曾經(jīng)想象到這個圓口是煉鋼爐而不是太空戰(zhàn)士的華麗戰(zhàn)艦的請舉手;小女孩的尸體側身在水中,只露出一般在水面上,那烏黑的雙眼鑲嵌在慘白的臉頰之上從冥界凝視著人間的一切;在即將火化的棺材中,鏡頭對準一只手和旁邊的娃娃,隨著火焰,手按照蛋白質應該燃燒的方式燃燒著,娃娃的頭從身體上掉了下來,頭發(fā)著了火。。。
像很多導演一樣,樸贊郁也并非影視專業(yè)出身。出人意料的是,他畢業(yè)于西江大學的哲學系。這個看似與電影毫不相關的專業(yè),卻使得樸贊郁日后執(zhí)導的的作品散發(fā)出不一樣的哲學觀,成為了樸氏電影風格獨特的一面。
樸導的導演之路對于影迷來說堪稱勵志傳奇。難以想象以暴力美學電影著稱的樸贊郁卻有著極度溫和的性格,他認為自己適合寫文章,所以高中畢業(yè)后他選擇攻讀哲學專業(yè)。但是興趣愛好決定他必將走進電影世界,大學期間他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組建了“西江電影聯(lián)合會”,樸贊郁的觀影量大得驚人,是不折不扣的狂熱影迷,早期在電影界混得不如意的日子他就靠寫影評和主持脫口秀節(jié)目養(yǎng)家糊口,后來他的影評集受到熱捧,被稱為“電影觀影圣經(jīng)”。我總覺得,只有影迷才最懂得影迷要的是什么樣的電影,昆汀如此,樸贊郁也如此,他們都是在數(shù)以萬記的碟片中成長起來的導演,他們有自己的觀影體驗,他們知道什么樣的故事什么樣的蒙太奇才最吸引觀眾。除此之外,他們還有一個共同點,熱愛香港動作電影,喜歡吳宇森、張徹。原來“暴力美學”真的是一脈相傳!
樸贊郁的導演之路并不順利。大學期間、大學畢業(yè),他都在劇組當助理導演,學習怎么制作電影。他的第一部小成本B級作品《月亮是太陽的夢想》以惡評如潮告終,堅持自我,描寫底層人的生活狀態(tài)和迥異的風格成了他電影路上的阻礙。低迷的導演之路并沒有擊倒他,他還是一直創(chuàng)作劇本,奔走推銷他的拍攝計劃,但是沒有人投錢給他。1999年,是樸贊郁的轉折之年,世紀末的他終于交上了好運。一次,在他給某公司推薦自己劇本的時候,正好遇到他們?yōu)椤豆餐瘋鋮^(qū)JSA》尋找導演,雖然拍商業(yè)片有違樸贊郁的個性化表達方式,樸贊郁依然抓住了這難得的機會。這次商業(yè)化的妥協(xié)卻給樸贊郁帶來出乎意料的成績,《共同警備區(qū)JSA》在觀影人次和口碑上都獲得了空前的成功,從此樸贊郁名聲鵲起,成為韓國響當當?shù)囊痪€導演。
有了底氣和資本,樸贊郁終于可以放開手腳開啟屬于自己的電影世界,后來“復仇三部曲”在世界影壇取得的成績足以證明他的極具個性化的電影理念的成功。從2002年開始,樸贊郁以幾乎一年一部的速度制作了《我要復仇》《老男孩》《親切的金子》三部以復仇為主題的的電影,也就是“復仇三部曲”,樸贊郁從此蜚聲國際,他憑借著復仇系列在各大電影節(jié)相繼獲得各種表彰,也受到了國外影迷的喜愛。其中《老男孩》最為成功,獲得了當年的戛納電影節(jié)評審團大獎,這部邪典佳作顯然成了世界影壇的一部重要作品。
黑暗社會的構建
傳統(tǒng)意義的黑色電影產(chǎn)生于美國好萊塢的20世界30年代,黑色電影的主要基調(diào)是幻滅、絕望、悲觀、罪惡、墮落、偏執(zhí),展現(xiàn)人性中的黑暗與偏執(zhí)一面。黑色電影的影像風格受德國表現(xiàn)主義和法國是以現(xiàn)實主義的影像,影片中多以濃重的陰影和強烈的照明反差為畫面特征,主人公的道德觀曖昧不清,常常是被命運和生活拋棄的灰色人物。經(jīng)典的黑色電影有《馬耳他之鷹》《雙重賠償》等。當代的韓國電影無論在主題、人物還是在影像風格上都形成了獨特的黑色風格,其中樸贊郁的“復仇三部曲”中復仇、人性陰暗面和欲望的黑色主題,以及灰色的人物設置,還有樸氏暴力美學的影像具有很強的代表性。
麥基在《故事》一書中寫到:“我們?nèi)タ措娪埃瑥亩M入一個令人癡迷的新世界,去設身處地地體驗初看起來似乎并不同于我們但其內(nèi)心卻和我們息息相通的另外一個人的生活,去生活在一個虛構的現(xiàn)實,從而照亮我們的日?,F(xiàn)實?!彼浴疤摌嫷默F(xiàn)實”的設置至關重要。佩服日韓電影的氛圍設置,尤其是暗黑系的犯罪電影。電影里總是能營造陰沉氛圍,讓你相信那就是主角們設身處地的真實環(huán)境,而不至于脫戲。不同于紀錄片,電影本來的背景就是我們真實生活的環(huán)境,所以容易入戲。而這類黑暗的社會則需要電影制作者充分考慮場景、布景、美術和演員表演去塑造,增加了一重困難。而日韓電影在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不管是日本東野奎吾改編電影,還是韓國樸贊郁、奉俊昊的電影,都讓觀眾忘記自身所處的生活中,而融入到電影設置的黑色氛圍里。
《我要復仇》作為“復仇三部曲”的開篇之作,血腥暴力程度就讓人心驚膽顫了,嚴重的挑戰(zhàn)了觀眾的承受力。影片故事由一個失聰人士Ryu引出,Ryu的姐姐得了絕癥,要靠換腎才有生的希望,Ryu為了照顧姐姐所以請假,卻遭到工廠的解雇,無奈之下Ryu只好到黑市希望能用自己的腎臟換取與姐姐能配型成功的腎臟,卻遭到地下黑市的詐騙,自己醒來后被裸身遺棄,一個腎也沒了。Ryu無路可走,所以和女友商量綁架工廠老板東勁的女兒。姐姐知道了Ryu因為自己才讓弟弟失業(yè),覺得是弟弟的累贅,自殺生亡。悲傷欲絕的Ryu將姐姐埋在他們說好的小河邊,而綁架回來的小女孩不慎落入河中淹死??吹娇蓯叟畠簯K象的工廠老板,形容枯槁,了無生趣,決定復仇。與此同時,Ryu也展開了自己的復仇計劃,他殺死了腎臟交易黑市的老板娘和他兒子,并在她面前吃掉了她兒子的腎臟?;氐郊抑袝r,卻發(fā)現(xiàn)女友已被害死。兩個極度痛苦都要復仇的人終于相見,Ryu被東勁抓住,并在女兒慘死的地方處決了Ryu。東勁也難逃厄運,被追殺而來的地下黨用刀子刺死,原來Ryu女友真的是地下黨成員,她說的會有人替她報仇是真的。電影結束,所有的主角都以死亡告終,其中的酷刑和鮮血無不刺激觀眾的神經(jīng),我在觀影過程中就大腿哆嗦了,可見其殘忍程度。一場毫無希望的悲劇,復仇最終也沒得到救贖,心靈的創(chuàng)痛卻在復仇途中慢慢加深,可是明知道是痛苦,卻還是停不住手。這就是對社會的控訴。當正義無法伸張,當弱勢群體得不到幫助,就會釀成社會的悲劇。
《老男孩》為樸贊郁贏來了眾多的聲譽,而此片也確實有過人之處。除了那個驚艷全球影迷的榔頭大戰(zhàn)的長鏡頭,還有倫理道德與愛情的錯綜復雜的關系。此片采用了懸疑的手法,吳大秀為什么被關?關了十五年之后又為什么被放出來?我們跟著這盤局的設計者李石真的報復心思,跟著吳大秀一起尋找答案,而得到的答案卻是如此驚世駭俗。原來中學時代的吳大秀撞見了李石真與姐姐的亂倫畫面,而且不小心說漏了嘴,導致李石真姐姐尋短見投河自盡。仇恨在心的李石真,精心布局,在吳大秀生下了女兒后綁架了他十五年,然后安排他與女兒的亂倫,如此報復,聳人聽聞?;麘僭诒酒械玫搅俗畲蟮姆糯?,引發(fā)的震撼和討論也層出不窮,樸贊郁又一次用他的悲劇征服了世界。“笑,人人陪笑;哭,獨自垂淚”這就是這個表面光鮮,內(nèi)里腐朽的社會。“即使我是禽獸,難道就沒有資格生存下去嗎?”這是對社會的最大拷問。禽獸從何而來,在這個世界里如何生活,擺在面前的兩個問題如此揪心,以至于你都不忍心回答。
“復仇三部曲”的最后一部《親切的金子》找來了李英愛主演,電影和李英愛的氣質相得益彰,以至于想到李英愛我不會想起大長今而是想起金子。通過前面兩部作品的機電,樸贊郁對于復仇題材更加手到擒來,以至于招致影評人對于他電影拍攝過于炫技的批評。這部《親切的金子》卻是十分風格化,樸導對于故事的走向控制駕輕就熟,一氣呵成。為保女兒性命,被逼冤枉而鋃鐺入獄的金子,從一開始就想好了復仇大計。她是如此的親切而樂于助人,以至于牢友都稱她為“親切的金子”,出獄后他得到了牢友的幫助,順利的找到了專門殺害兒童卻逃之夭夭的白老師,并且找到了他殺人時錄下的視頻證據(jù),抓住白老師后,他把受害者父母請來一起殺死了白老師。最后的高潮戲份十分值得推敲,父母在面對殺害自己孩子的兇手,是將他繩之以法送到警局還是自己處理,送諸法律不一定能消滅父母心中的怒火,內(nèi)心的矛盾與掙扎,道德與私欲的斗爭都應該引起思考。
“復仇三部曲”用底層人還原了社會的黑暗一面,對《我要復仇》里的一幕印象深刻,孤苦無依的姐弟住在破爛的出租屋里,因為生病痛苦不堪的姐姐呻吟不止,隔壁的幾個男青年卻將聲音作為手淫的催化劑。一墻之隔,卻是痛苦與歡樂的完全分化。當然用如此極端的手法表現(xiàn)社會有失偏頗,但底層人的艱難生活卻在世上隨處可見,樸贊郁的“復仇三部曲”的警醒作用不容忽視。
犯罪,懸疑
樸贊郁曾經(jīng)說過,自己是看完希區(qū)柯克的《迷魂記》迷魂記才開始寫劇本的??梢姂乙纱髱熛^(qū)柯克對樸贊郁的深刻影響,“復仇三部曲”有著明顯的懸疑色彩。另外,作為復仇片,影片里肯定少不了犯罪元素。
要制造懸疑,影片往往會打亂平滑的順序模式,采用倒敘、插敘等錯亂的時間順序。“復仇三部曲”運用了很多零碎的畫面剪接,交代事件的始末,這種敘事手法不但能交代前段未清楚的氣氛,更能表達出影片中主角心理上的不安。這種表現(xiàn)方式十分精妙,故事的主線不但沒有出現(xiàn)混亂,還顯出層次感。故事講述道中后段時,真相漸漸浮出水面,一切都在掌握當中,此時此刻觀眾已經(jīng)被故事的張力吸引,非常入戲。
《老男孩》《親切的金子》比《我要復仇》在懸疑制造方面更為突出。《老男孩》中吳大秀突然被抓至密室里一關就是十五年,十五年里又悉心照顧不至于讓他生病或死亡,十五年后又毫無預兆的被放了出來,觀眾很容易就被懸念所吸引跟進下面的劇情,然而劇情是一環(huán)扣一環(huán),吳大秀復仇的過程中屢次化險為夷,并且得到了某個人的暗中幫助,這一切都是待解的疑問。等到一切水落石出,我們會發(fā)現(xiàn)這些都是布局者的陰謀,布局者操縱吳大秀一步一步接近事情的真相,而觀眾總有忽略的地方,比如說我們?nèi)f分沒想到,與吳大秀墜入情網(wǎng)的女孩是吳大秀女兒,而這也是布局者的陰謀,看到這里觀眾大呼過癮,這就是懸疑的魅力?!队H切的金子》中金子被捕入獄的真正原因,金子到底親切還是兇惡,一開始都引起了觀眾的好奇,隨著劇情的深入我們又開始好奇白老師的作案方式以及金子的復仇方式,懸念的設置引領電影的節(jié)奏,同樣牽引著觀眾的一窺究竟的神經(jīng)。樸贊郁繼承了希區(qū)柯克式的懸疑,但更多的是自己的風格,黑色的基調(diào),暴力美學的加入使得樸氏懸疑更具視覺進攻性。
三部曲關于罪犯的描述區(qū)別與傳統(tǒng)電影的形象塑造方式,影片主人公的道德觀往往曖昧不清,你無法從他們的行為去判斷一個人的好壞。《我要復仇》中聾啞的Ryu為了給姐姐治病不惜割掉自己的腎臟,但卻因為困窘的境況不得不去綁架工廠老板的女兒;工廠老板也是對員工有同情心的,但是女兒的慘死逼得他不得不走上血腥的復仇之路?!独夏泻ⅰ返哪缓蟛倏v者李石真是因為與親姐姐相愛,得不到認同導致姐姐自殺生亡,而心生報復心理?!队H切的金子》中金子為了報復白老師而不惜一切殺戮手段只是為了自我救贖。樸贊郁電影中的犯罪人物有著復雜的思想,我們既對他們的犯罪事實感到心驚膽顫,卻也憐憫他們的人生際遇。也許樸贊郁就是要說明一個道理:人性善惡從來就不好區(qū)分。沒有無緣無故的愛,也沒有無緣無故的恨。主人公都只為尋找一個真相,而不惜一切代價飛蛾撲火,只為得到那最后的寧靜。
古希臘悲劇,宗教色彩
樸贊郁的創(chuàng)作一定程度上帶有古希臘悲劇色彩,這與他哲學專業(yè)以及他愛好古希臘劇作家索福克勒斯、莎士比亞、卡夫卡、陀思妥耶夫斯基等有關,他說自己影片中所塑造的其實就是在莎士比亞或者古希臘悲劇中和恐懼斗爭的人類角色?!独夏泻ⅰ分袇谴笮愀钌囝^的那出戲就是受《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捅瞎自己雙眼的啟發(fā),吳大秀發(fā)現(xiàn)自己與女兒亂倫之后減掉了自己的舌頭。除此之外,《我要復仇》中Ryu割腳失血死亡,Ryu女友被電擊死,工廠老板被亂刀刺死帶有強烈的悲劇意味。
《親切的金子》除了是一部復仇電影外,也是一部充滿宗教氣息的電影。從金子的圣母造型到牧師角色的介入,影片一直試圖借助宗教的力量傳達救贖意味。樸導說他是希望復仇者能在復仇的的行為里,找到拯救自己的靈魂,從而得到救贖。金子雖然信教,有信仰。但是積壓在她心里的復仇的欲火始終占據(jù)著上風,所以宗教在她復仇之前注定不能救贖她的生命,只有完成了她的復仇大計她的生命才會得以救贖。幸運的是金子的女兒讓這場復仇變得有意義,能夠與女兒再次生活也是金子救贖自己的另一種方式。而將白老師殺死,也就象征著自己上半生的終結,下半生可以與女兒開始新生活。
顏色運用
樸贊郁很懂顏色的運用?!皬统鹑壳背擞捌r明的黑色風格,零星還點綴著幾點其他的顏色,這就是是其他顏色突兀的得以顯示,其中顏色的象征意味也就更濃。
《我要復仇》中Ryu有一頭綠色頭發(fā),黃綠色一般指懷舊,另外綠色也象征著和平與友善。我們不能否認Ryu是一個十分善良的人,然而命運卻似乎再跟他開玩笑,先天的失聰不說,后邊因為聽力問題也導致了小女孩墜河而沒得到及時的救助而溺亡,一系列的悲劇從此產(chǎn)生。影片結局每個人物都走向了死亡,但他們不過是掩飾故事真相的替罪羊。影片伊始我們便得知,Ryu綁架東勁的小女兒是迫于無奈的,甚至這起綁票還承載著對另一個生命的拯救,還預示了一絲希望的火種??上г煳锱?,Kyu的姐姐不愿再拖累弟弟而割腕自盡,東勁的小女兒意外地溺水身亡。這些都是Kyu始料不及、懊悔無比的。東勁小女兒的死,幾乎就是上天對Ryu的愚弄,對他失聰殘疾的嘲弄。
樸贊郁在《親切的金子》的顏色運用更為純熟。金子在出獄前后的打扮上有很大的區(qū)別,出獄前樸素顯得溫婉,出獄后金子畫著妖艷的濃妝,紅色的眼影,穿上冷艷高貴的紅色高跟鞋,扮相變得詭異神秘。這種扮相的改變,說明了金子開始了她的復仇大計,同時也反映了她心理的變化,復仇的強大信念已經(jīng)完全攻占了她的心,她似乎變成了無堅不摧的女戰(zhàn)士。還有,金子出獄時打碎了迎接她的豆腐,白色的豆腐象征著純潔的活下去,而此時金子毅然的砸碎了它。與此相反的是,在殺死了白老師時,漫天飛舞的白色雪夜里女兒帶著純白的蛋糕追著金子,金子一頭扎進了蛋糕里,金子內(nèi)心的苦楚以及對純白生活的向往可見一斑。
復古的復仇工具
作為新世紀才誕生的三部曲作品,樸贊郁在電影里使用的復仇工具卻極其的簡單復古,最高級的作案工具就是一把自制手槍。
《我要復仇》中Ryu用刀殺死了黑市的老板娘和他兒子,工廠老板用電擊的方法謀害了Ryu的女友,用電擊暈了Ryu,用割刀挑斷了Ryu的腳筋,最后工廠老板被亂刀刺死?!独夏泻ⅰ分凶罱?jīng)典的武器就是那把錘子,吳大秀用那把錘子完成了對地的砍殺和自我保護,得知自己亂倫后用剪刀剪掉了自己的舌頭?!队H切的金子》的復仇用的是一把自制的手槍,以及最后一群人對白老師施暴的鐵鏟和棍子。
樸贊郁對高科技的工具并不感興趣,他總是挖掘出我們平常所使用的工具在殺戮中的功用,這暗示了黑暗存在與平日里平常人里,同時也對應了樸贊郁電影里底層人士。
親情至上
樸贊郁的“復仇三部曲”可以少了愛情,但唯獨不可或缺的是親情。
《我要復仇》綠發(fā)青年Ryu,這個又聾又啞的殘疾青年,如此的身份設定阻塞了他與觀眾的交流溝通。而語言的喪失更架設了他生活圈中的障礙,于是他自然而然地被工廠老板壓榨,被販賣器官團伙騙去了腎臟和僅有的零星積蓄。身為弱勢群體的他,姐姐是他存活的唯一希望。于是姐姐的死,必然萌生了他萬念俱灰的復仇。《親切的金子》中金子為了保護女兒被逼入獄,出獄后也是為了尋找被送走的女兒,完成復仇后,女兒成了金子活下去的唯一動力?!独夏泻ⅰ防锏挠H情揉進了其他的東西,李石真與姐姐亂倫被發(fā)現(xiàn)導致姐姐自殺,李石真遷怒于說漏嘴的吳大秀,讓吳大秀也嘗盡了亂倫的痛楚。
三部電影的復仇動因都是因為親情,這種人類與生俱來的親人保護欲隱藏在人內(nèi)心深處,這充分說明人是群居動物,當有人試圖破壞這種群居性時,就會奮起反擊。親情缺失引起復仇,重獲親情得以救贖,通過復仇者以主題,樸導將親情刻畫的尤為深刻。
除了上述的一些想法,“復仇三部曲”的剪輯,長鏡頭等也值得細細品味,在此我就不再詳述了。
樸贊郁的“復仇三部曲”在韓國國內(nèi)取得了轟動效應,革新了韓國電影的老套路,采用了創(chuàng)新的敘事方式,對韓國電影的多元化做出了貢獻。在國際上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好萊塢購買了三部曲的版權,改編工作都在進行當中。樸贊郁也必將因為“復仇三部曲”留名世界電影史。
我怎么現(xiàn)在才看這片兒呢。。。樸贊郁是一把最鋒利的手術刀和最精密的掃描儀。。。
樸贊郁有女兒情節(jié)。
多線程的層次化敘事進程,彼此交織的線索與剪輯,不動聲色的場景構圖與影像,一波接一波的黑色諷刺與政治批判,電影從設計到執(zhí)行都能用完美形容,在步步驚心時刻意外中實現(xiàn)水到渠成。這是大師級的作品。其中緊握尸體冰冷的手的特寫是我看過的最動人的愛情鏡頭。
表演可以再收著點,節(jié)奏應該再緊著點。
除了被宋康昊對女兒的愛感動之外本片其它地方太陰暗了,能不能別老是把暴力當做藝術美?
節(jié)奏緩慢,劇情混雜,線索紊亂,頭緒紛繁。個人覺得是三部曲里最不好看的一部。不過,裴斗娜很有趣~~
C+ / 文本做加法影像做減法的一次,像是樸贊郁版的《燃燒》。前1/3對底層生活空間的描繪極為冷峻而高效。但宋康昊這個空殼人物加入主線后問題就逐漸暴露出來。即便鏡頭的存在感不斷后撤,人物的復雜層次也依然是靠巧合強堆,無論社會批判還是情緒呈現(xiàn)都極其干癟。對比李滄東高下立判。
居然有人說他不會用鏡頭?我太喜歡他的鏡頭了!看來復仇三部曲里我比較不喜歡的是親切的金子??
主角來回切換,情節(jié)的走向出人意料。太多戾氣,太多不公,仿佛只有同態(tài)復仇才是唯一出路。樸贊郁的美學殘忍而精致,細處叫人過目難忘。開始有點枝枝蔓蔓,但熬過30分鐘就是一部好片。
真是極度恐怖的運鏡,這還叫不會運鏡。出租屋里四個流浪漢男蜷縮成一排聽隔壁呻吟的女聲打飛機,鏡頭平移,是一個得絕癥的女人躺在地墊上疼到打滾。再向前移,她弟弟悠悠哉哉坐在那吃泡面。還有ryu綁架老板——小女孩遞給他姐姐的“信”,ryu的動作和動畫片里的小動物來回轉換。樸贊郁的風格太令我驚愕了......電梯中的牽手,水邊石葬的妻子,被火化的棺材,水底被切開的腳踝,女兒的項鏈,還有那位畸形的路人,真的,這些神級的視角已經(jīng)足夠恐怖了。但更恐怖的是,這部電影幾乎可以說是沒用一丁點配樂......愛比死更冷。復仇無法拯救愛人,這是他們一開始都知道的事。
樸贊郁"復仇三部曲"之首。1.沒有《老男孩》那么精妙花哨的形式,簡練直白,將暴虐血腥進行到底;2.節(jié)奏稍拖沓,好在構圖和用鏡極唯美:三段不同景別階梯三人剪影,俯仰拍,顛倒的主觀鏡頭;3.聲畫分離與轉場有多處驚艷;4.4人倚墻SY,警察假人;5.我知道你是好人,但不得不殺你。(8.5/10)
我也要被宋康昊舔耳朵。
樸贊郁片子中最愛,也是他的片子中唯一一部讓人無話可說、戲寫的心服口服的片子,從人物和劇情設定到劇情推進結構,擰成一股繩戲劇力量強大,充滿勁道。
根本就是“無人生還”。雖然是復仇三部曲第一部,看的順序卻是最后一部,荒誕人生的命運交織。
仇恨是一個永無止境的深淵
這不就是屬于樸贊郁的《燃燒》嗎?雖說是一個復仇故事,但實際上講述的是一個畸形社會之下,環(huán)境造成人倫悲劇的故事。主角都是好人,但是主角們都做了不可饒恕的事情,這不光光是一句命運弄人可以去解釋的,兩位男主角都在尋找自己痛苦的因,但是完成復仇的一刻卻發(fā)現(xiàn)自己只不過一拳擊在了棉花上,真正的悲劇源頭無法被撼動。
金基德式的意象表達(行為藝術),李滄東式的核心命題(宿命輪回)。罪的源頭是善,終點是亡。
互為復仇作為“復仇三部曲"的開始篇是,更像是結束篇。
人以為是被自己的仇恨驅動,其實只是在被他人的仇恨擺布著。
【B-】復仇三部曲最不喜歡的一個,故事其實有點弱而且有點蛋疼,靠著樸贊郁的風格在撐,而風格過度又更加損害了故事本身。裴斗娜很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