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男人av资源网站无码不卡,在线精品网站色欲,国产欧美精品 一区二区三区,自拍偷亚洲成在线观看

魚之子

劇情片日本2022

主演:能年玲奈  柳樂優(yōu)彌  夏帆  磯村勇斗  岡山天音  三宅弘城  井川遙  朝倉亞紀(jì)  西村瑞季  宇野祥平  前原滉  鈴木拓  島崎遙香  賀屋壯也  長谷川忍  豐原功補  宮澤正之  

導(dǎo)演:沖田修一

 劇照

魚之子 劇照 NO.1魚之子 劇照 NO.2魚之子 劇照 NO.3魚之子 劇照 NO.4魚之子 劇照 NO.5魚之子 劇照 NO.6魚之子 劇照 NO.13魚之子 劇照 NO.14魚之子 劇照 NO.15魚之子 劇照 NO.16魚之子 劇照 NO.17魚之子 劇照 NO.18魚之子 劇照 NO.19魚之子 劇照 NO.20
更新時間:2024-06-09 04:20

詳細(xì)劇情

  Non飾演的“ミー坊”(魚君當(dāng)時的昵稱)每天盯著魚畫著魚,時時刻刻都是關(guān)于魚的事。當(dāng)父親擔(dān)心她與其他孩子有些不同時,母親則是溫暖地守護(hù)著持續(xù)鼓勵著。  即使到了高中,“ミー坊”依然沉迷著魚。和小鎮(zhèn)的不良少年成為了朋友不知不覺成為了活動中心。最近開始一個人生活的“ミー坊”,在意想不到的相遇與重逢中受到了許多人的愛戴。他義無反顧地跳入那獨一無二的,只有自己能孑然前行的道路。

 長篇影評

 1 ) 一只特立獨行的鱟

簡單的故事簡單地帶來了不簡單的情感,沖田修一導(dǎo)演用童話的手法演繹了這個略顯單一甚至枯燥的故事,讓我們感受帶有絲絲咸腥而無比純凈的《魚之子》。

夢想的堅持和實現(xiàn),這一老生常談的話題在本作中作為核心出現(xiàn),讓人不免擔(dān)心故事的起伏以及生動性,畢竟能講好這類故事無非是將實現(xiàn)夢想道路上的坎坷與最終夢想實現(xiàn)的感動大書特書,以達(dá)到使觀眾情緒波動的目的。沖田修一在這點上十分討巧,我認(rèn)為這部電影的有趣和獨特之處扽大程度在于主角Meebo的人設(shè)。Meebo是一個很單純的人,從小只喜歡魚,抓魚,喂魚,給魚出報刊,等等。而在對魚了解程度的加深之外,Meebo的個性和為人處世的風(fēng)格完全沒有改變,無時無刻就像小孩子一樣,或者說不像一個所謂的大人。為人處世都不太會“看他人臉色”。正因這個角色的這種性格和純粹的內(nèi)心,影片也有機(jī)會在處理與Meebo有關(guān)的情節(jié)時以輕松寫意的方法處理。這讓影片淡化了失敗的感受,卻加重了成功的喜悅感。比如影片中Meebo在高中時與小混混在海邊糾葛的那一場戲,用十分具有漫畫感的鏡頭表現(xiàn)了兩撥小混混的斗毆場景,最終Meebo用美食化解了矛盾,為后面埋下伏筆的同時也讓影片基調(diào)變得風(fēng)趣。這種鏡頭很明顯只能用在能田玲奈的笑容之上。試想若是一副深仇大恨的面孔,處理方式就會大有不同了。這種方法讓平淡的故事增加了不少趣味,我們也不禁像”首領(lǐng)“一樣感嘆:“Meebo真的是主角啊”。

在這里我想更深入的探討一下Meebo這個角色。根據(jù)故事背景,Meebo應(yīng)該是男性角色,而在影片中卻是由能田玲奈出演。我在影片初期有極大的疑惑和不適應(yīng)感。但影片結(jié)束后,仔細(xì)想想,我認(rèn)為這可能是導(dǎo)演有意為之。讓女性出演男性角色,是特意淡化該角色的性別。魚博士這個人是男是女并不重要,重要的是ta對魚類的熱愛。若將性別明確化,我們可能會將Meebo的這一角色行為與性別聯(lián)系在一起,更看重ta與周圍角色的互動和行為邏輯,而并非ta自身對魚類的純粹的興趣。我更愿意將其理解為一個符號化的,理想化的人物,ta的出現(xiàn)就代表了對自身熱愛的事物的追求,而周圍角色就完全是為了反射這個角色所帶來的精神的弧光。比如劇中母親,存在就是完全為了支持Meebo的夢想,周圍的朋友亦是如此。唯一有些不同的是Meebo的兒時同伴小桃,那段小桃住進(jìn)Meebo家的劇情讓Meebo的個人情感和角色性格有了更為全面的展現(xiàn)和成長,例如她買畫筆給小桃的女兒做禮物,這一段是整部影片為數(shù)不多的反映Meebo成長的片段??上У氖浅酥猓琈eebo就沒有更多明顯的成長體現(xiàn)了。并不是說一定要在影片中體現(xiàn)主角的成長,只是在此類影片中角色各個層次的蛻變也是一種增加影片層次的方式??上?dǎo)演的處理更多是符號化Meebo,這也是影片中Meebo去性別化表達(dá)的一種原因。

即便這樣,我依然很喜歡這部電影,以及Meebo這個角色。能田玲奈的表演為Meebo增添了十分光彩。她的笑容,始終天真,燦爛,是我最近見過最美麗的笑容。她完美的詮釋了Meebo這個符號化的人物,讓我又一次觸碰了被自己忘卻很久的,純真的夢想和執(zhí)著。看這部電影我也是感慨萬千。最近兩年,我對生活的熱情始終不高,脫離了熟悉的集體后,不再是中心人物,也找不到自己愿意為之付出的東西,經(jīng)常陷入迷茫。在處理與他人關(guān)系時,也經(jīng)常畏手畏腳,處處思考他人想法,說著讓自己難受的話,不敢展露自己的真心。因此在觀影過程中,看到Meebo無法完成水族館的工作,找魚苗給牙醫(yī),等等,我第一反應(yīng)其實是疑惑不解。甚至我會想:Meebo這么簡單的事情都做不好嗎?不應(yīng)該怎樣怎樣做嗎?但轉(zhuǎn)頭看來,是我可能已經(jīng)丟掉了曾經(jīng)純粹的心嗎。一味逢迎他人,想著為他人做什么而不是自己應(yīng)該做什么。后面Meebo說:“這些都不是我想做的”我才理解我的單調(diào),無聊和無目的性。最終還是活成了自己討厭的樣子啊。

這時,我很羨慕劇中的那一只在海邊散步的鱟。雖然慢條斯理,但仍舊前進(jìn),在打架斗毆中仍波瀾不驚。這一只特立獨行的鱟,不就是Meebo嗎?

 2 ) 這是一場成人童話

魚之子 1.mibou的人設(shè)

Mibou如同其名字一般,一直都是一個小孩的形象,或者說,他自童年起便不再改變,中學(xué)時他的童年好友hiyou加入了時興的暴走族,更名為狂犬。在我的認(rèn)知中,名字是一個重要的符號,小孩長大后總是會拒絕過于親昵的稱呼,譬如父母為自己取的‘乖乖’‘寶貝’等稱呼,這些稱呼會讓他們感到羞恥,或許是因為這樣柔軟的稱呼無法代表強(qiáng)大。Hiyou大抵也是為了揮別過去的自己,選擇了狂犬這樣的稱呼,在宮仔沖自己打招呼時,也要再三裝作不認(rèn)識。但mibou不一樣,小學(xué)的時候,他坦然接受mibou的愛稱,見到hiyou時,他依然興奮地指著自己喊,“我是mibou啊?!钡搅斯ぷ鳎廊皇悄莻€mibou,仿佛他永遠(yuǎn)不會長大,事實上,mibou的心理非常的接近于小孩。

他純真,堅持自己喜愛的東西,這一點堅持延續(xù)到了長大之后,這部電影的時間線并不變化在主角身上,我判斷時間線,很大程度上是通過他居所的變換,服裝的變換,工作的切換等等,但是mibou會給我一種,他的一切仿佛就發(fā)生在短短時間內(nèi)的感覺。最起碼momoko和他再次相遇和momoko帶著小孩來見他時,那段時間就像只作用于他之外的人一樣,他一直都保持著曾經(jīng)的樣子。但他要在成年人的社會做一個披著成人外衣的小孩,這一點是很難的,我看見mibou像是一個和其他齒輪格格不入的零件,在日本這個龐大的機(jī)械一樣的國家難以找到屬于自己的地盤。他是錯位的紐扣,不能咬合的齒輪,異類,這也為結(jié)局埋下了伏筆。

Mibou還有一點很有趣,他喜歡魚,給魚加上敬語,稱之為魚大人,但是他吃魚,甚至在socho他們看來有些殘忍地直接宰了釣上來的魚,興奮地指給他們看,這是魚的腮,這是肺,這一點很反差,也很有意思。他所喜愛的是魚這個物種,但是他也接受魚在人類社會的定義——食物。

除去電影中非常明顯呈現(xiàn)出來的純真之外,mibou是個相當(dāng)自我主義的人,幼時,他愛吃魚,提起還要吃三天章魚的時候,不論是父親還是哥哥都發(fā)出了嘆息,只有他渾然不覺。高中時,他借用青鬼的刀子‘宰’魚,而不是用自己的刀子,他給赤鬼的理由是,“不論是誰都不希望自己的東西變臭吧”,但是他卻將青鬼的刀子變臭了,在之后宰章魚用的也是青鬼的刀子。工作后,即使自己正在做工作,也能撇下工作前去看動物表演。如果不是他的母親親口述說,他可能根本無法想象,原來全家人只有自己愛吃魚。

相當(dāng)有趣的一點是,電影的演員表,寫的是,xx飾hiyou,xx飾momoko,甚至還有,xx飾socho(首領(lǐng)),這些當(dāng)然不可能就是劇中人物的名字,事實上,這些是mibou對他們的稱呼,整部電影實際上在我看來,是暗含了mibou主觀視角的一場回憶,而這樣的回憶,掩藏了一條暗線。

2電影的暗線

Mibou能夠一直維持自己的性格,和他家人的寬容分不開關(guān)系,他在后面說道,母親一周帶他去一次水族館,他扒著玻璃板看自己的魚大人,他的哥哥純生躺在休息處呼呼大睡。雖然不喜歡吃魚,但是為了mibou去接受,不喜歡水族館,但是也陪mibou去,這就是他的家人所給予他的寬容。但是,給予孩子愛好的寬容,是否是無限度地給予呢?在東亞的國家,答案大概都是否,因為這樣不正常。正如他的父母產(chǎn)生的爭吵,他的父親說,哪個小孩會一整天捧著海洋生物圖鑒?他的父親大概是一個傳統(tǒng)的日本男人形象,很難接受自己的小孩表現(xiàn)得如此異類,而他的母親則更加愿意保留他的這份天真。

所以,父母之間的教育理念差距,導(dǎo)致了他的家庭最終分崩離析,在他國中的時候,他回的地方是只有自己和母親居住的出租屋,后來母親帶他去看更大的海洋時,也只有他們兩人居住,或許自‘咕咕大叔’之后,他的父母就因為是否要繼續(xù)縱容他對魚類不正常的的喜愛而分開了。他跟媽媽,純生跟爸爸。

電影中沒有提起這段,也沒有提起為什么‘咕咕大叔’賣了地,咕咕大叔去警察局的那一次經(jīng)歷,是否就是他離開這個地方的導(dǎo)火索,沒有,什么都沒有,沒有暗示,沒有隱喻,我想原因正是因為我前面說的,這是以mibou的視角出發(fā)的一場回憶,他的世界不關(guān)心這些東西,或者他不知道這些東西,所以我們也不知道。這篇回憶中相當(dāng)部分都給我?guī)砹丝鞓罚挤谡卖~的暴走族,欣賞宮仔日報的老師等等,我想是因為,mibou本身在意的就只有這些歡樂的回憶。

3人們的維護(hù)

電影中的很多人對mibou諸多維護(hù)幫助,母親保護(hù)了他的獨特性,海人店大叔在他失業(yè)時雇傭了他,momiyama給了他新的工作,hiyou想讓更多人看見他。這都是一種呵護(hù),或許是因為大家都知道,這樣的獨特性漂亮,但是脆弱,在這個社會中太容易被折斷,不僅僅是因為mibou幫助過他們,他們保護(hù)的也像是曾經(jīng)的自己。

Hiyou和電視臺主持交往的時候,叫上了mibou吃飯,mibou說自己以后的夢想是成為魚博士,(雖然他真的很像是空口而談,但是我對此的理解是mibou和他人對于魚博士的理解不一樣,可能在他心里,魚博士就是能夠一直按照自己喜歡的方式和魚相處吧),hiyou大抵也沒有當(dāng)真,但是他看見女朋友因mibou的發(fā)言而笑,說,‘那么大個人了還在說這些’的時候,他生氣了,最后女朋友離開了,應(yīng)該是hiyou說了她。Hiyou是按照世俗道路好好長大的成年人,努力考入了東京的大學(xué),進(jìn)入了電視臺工作,但是他卻同樣欣賞mibou一派赤誠,坦率到仿佛赤腳追逐喜愛事物的樣子。他總是感嘆,你一直沒變。

Hiyou和socho看著宰章魚分給大家吃的mibou,贊成mibou像是主角一樣,他發(fā)現(xiàn)大家不會臣服于暴力(socho大家根本不看),而是聚攏在沉迷自己世界的mibou身邊,那時hiyou或許就理解了,他無法成為主角,只能按照自己的方式好好生活。(好佩服hiyou的執(zhí)行力,有圓規(guī)他是真的扎)

Hiyou欣賞mibou的一成不變,就像透過mibou看見了其他的東西,于是他保護(hù)這樣的mibou,socho和momiyama同理。 Momoko的出現(xiàn)像是一場意外,mibou為了momoko的孩子竟然愿意賣掉自己的魚,轉(zhuǎn)而換錢,斟酌再三地給她買了豪華款的蠟筆。但是momoko曾經(jīng)和mibou聊天,說他們之間這樣的關(guān)系不正常,或許她的想法是將他們的關(guān)系變?yōu)檎#玬ibou卻說自己不知道什么是正常。對于momoko而言,或許mibou最好的同伴是魚,而非人,所以,當(dāng)她發(fā)現(xiàn)mibou為了他們賣掉魚的時候,在她看來mibou是為了他們賣掉了部分的自己,于是她離開了,她也在用自己的方式保護(hù)mibou。

4電影的結(jié)局

實在是寫太多了,簡單地做個結(jié)尾吧。 電影的結(jié)局,mibou成為了孩童中的魚博士,大家都喜歡他,當(dāng)他在電視上做節(jié)目,大家都看著他笑,他們由衷地因為mibou而開心,為什么,我想原因和看著電影歡笑的我一樣,mibou的存在代表著這個世界上一種人的存在,他們不被人理解,但是為了自己的熱愛而活。

Mibou上電視,或許是因為他是怪人,人們并不需要在電視上看見普通人,他們只想看見珍奇的怪人。事實上,看到結(jié)尾我感到了一些惆悵,因為mibou始終是和成人社會錯位的,他無法融入人群,但后來我思考了一下,我自作主張地認(rèn)為mibou這樣是孤獨的,悲哀的,實際上是我的傲慢,我不該在明知我對正常人的界定不包含mibou的時候,仍然用正常人的思維去思考mibou的想法。

我想只要mibou開心就好,不論他是對著虛空微笑,還是對著自己的倒影微笑。

我想這就是電影存在的理由,我們這樣被社會彎折的人,哪怕設(shè)想也不會設(shè)想自己這樣去存活,那太大膽,太驚世駭俗,孤獨難以承受,但是看見世界上仍然有這樣坦率的活著的人,我就會感到開心?;蛟S有些人會覺得這場電影是雞湯,教導(dǎo)大家要追逐自己的夢想,在我看來卻完全不是,電影清晰地表明了,mibou能長成這樣是很難的,如同夢幻一樣,支持他的母親,不強(qiáng)求他學(xué)習(xí),理解他的朋友,連暴走族都能被他感化,恰到好處尋到他的工作,讓他能夠繼續(xù)按照自己的想法活下去,那早就向現(xiàn)實低頭的人又有何幾?大概不計其數(shù)。所以我認(rèn)為,這部電影是給我們的一場童話,能夠讓我們開心不就夠了,為何我要在一場童話中尋求現(xiàn)實?我由衷地感謝觀影兩小時,這部電影帶給我的快樂。

很喜歡導(dǎo)演對于主角性別模糊的處理

 3 ) 我的初戀是章魚先生

她是在海邊遇到初戀的,海風(fēng)濕潤,水波溫柔,一見鐘情,緊緊相擁。

幾分鐘之后,她的初戀就被父親活活摔死,然后全家人一起圍坐在火邊把初戀烤熟,她一邊哭泣著,一邊說好吃……

不要誤會,這不是一部恐怖片,也不是三池崇史或園子溫的電影,沖田修一的鏡頭下怎會有如斯恐怖的情節(jié)?恰恰相反,這部電影對鏡頭中出現(xiàn)的所有人物和整個世界都充滿善意,或許唯有在魚類眼中,才會看到電影中的血腥殘忍與毛骨悚然。

她就是“魚之子”。多年以后,在電視節(jié)目中,面對攝影機(jī),她向全世界講述了如此短暫而又銘心刻骨的初戀:

我的初戀是章魚先生。

所有的海都是相連的,千葉不會有很多片海。

這個夏天,我的北影節(jié)似乎一直在海邊度過,剛剛在愛琴海邊凝視過安哲羅普洛斯的《霧中風(fēng)景》,如在凜冽季節(jié)品味一杯苦澀醇酒;第二站又來到了日本關(guān)東圈的千葉縣羽出市,喝下夏日里沖田修一的這一瓶水蜜桃氣泡水。

在海洋環(huán)繞的島國日本,47都道府縣中只有8個不臨海。無論川端康成的美麗日本還是大江健三郎的曖昧日本,大海都是解讀日本文化的萬能密碼。《飛翔吧!埼玉》科普過關(guān)東圈鄙視鏈:東京>神奈川≥千葉≈埼玉>栃木≈群馬≈茨城。號稱“東京殖民地”的千葉,憑借臨海之便,擁有東京成田國際機(jī)場(千葉成田)、東京迪士尼樂園(千葉浦安) 等眾多冠名“東京”的重要設(shè)施,因此才被不臨海的埼玉艷羨不已并視為對手。

日本有如此之多的海濱勝地,電影中的故事總是在海邊上演。神奈川的鐮倉和江之島,靜岡的伊豆熱海,和歌山南紀(jì)白濱,瀨戶內(nèi)海、沖繩、青森、北海道……與那些電影中的海濱勝地相比,千葉的海似乎太過普通了,這里沒有獨特的壯麗風(fēng)景和傳奇古跡,也沒有熙熙攘攘的游客,更沒有小津安二郎、山田洋次、北野武、巖井俊二、是枝裕和那些經(jīng)典影像中的殘酷青春、人生無常、劫后余生、世態(tài)炎涼,但最適合《魚之子》這個故事的舞臺,就是千葉這片最普通的海和不知名的小鎮(zhèn)。

“魚之子”小美,看似天真未鑿、不諳世事,只沉浸在魚的世界里,不能像常人那樣融入人間社會,在開始獨自生活后四處碰壁,但其實她的純真與執(zhí)著如明亮而清澈的燭火,照亮了身邊小伙伴們的人生之路和這個海邊小鎮(zhèn)。而用愛點燃并溫柔守護(hù)這一盞燭火的正是小美身邊的家人和朋友們,以及這個海邊小鎮(zhèn)的人間煙火。父親其實不喜歡吃魚,弟弟在水族館常常睡著,母親面對老師對小美前途的擔(dān)心和勸誡,但家人們始終在小心翼翼保護(hù)和陪伴著小美的夢想,讓她走自己想成為“魚博士”的自由成長之路。在人世間做一個快樂隨性、不改初心的“魚之子”,需要身邊多少人的理解與包容,小美生命中珍藏的家人和朋友之愛,比海更深。當(dāng)她終于尋找到屬于自己的人生之路時,像擁抱故鄉(xiāng)一樣開心地躍入海中,箱河豚帽子真的變成了魚,游去的方向,一定是邂逅初戀章魚先生的地方。

所有的海都是相連的,所有的心靈之間也都有相通之徑,也許崎嶇,也許曲折,也許狹窄,也許隱秘,但如果你愿意尋找,你要相信一定能夠找到。

原來我以為喜歡生魚刺身,其實喜歡的是醬油。

影片改編自插畫師、藝人、魚類專家“魚君”宮澤正之的自傳《魚君的一魚一會~每天都忘我的人生!~》,小美傳承自“魚君”的箱河豚帽子,正是宮澤正之的標(biāo)志。本片的神來之筆是將主人公的性別淡化,讓能年玲奈飾演“魚之子”小美。在我能想到的日本影星中,似乎沒有人比曾主演《海女》和《海月姬》的能年玲奈更適合這個角色。沖田修一故事中需要的,正是這樣本色出演不造作,又能淋漓盡致發(fā)揮演技的演員。能年玲奈留著女生的短發(fā),穿男生制服,既能毫無違和感地演繹“魚君”宮澤正之的人生經(jīng)歷,又能講述一個比自傳原著更為可愛的故事。因為是這樣可愛的小美,不良少年們才會被她耍得團(tuán)團(tuán)轉(zhuǎn)又無可奈何,夏帆的角色才會成為她的閨蜜,在“魚之子”成長之路遭遇的逆境中,世人投來的目光也都會平添幾分溫柔。

小美是這部電影中的“生魚刺身”,而我更喜歡的卻是作為“醬油”的那群不良少年。日本影視動漫中的不良少年形象已然臉譜化,但在《魚之子》中,我卻看到了最溫柔的一群,小美和他們在一起釣魚的段落,是電影中最歡樂的部分,看得影院中觀眾笑聲此起彼伏。柳樂優(yōu)彌從少年出道就自帶桀驁狂狷之氣,后來成了不良少年或黑道分子專業(yè)戶,他演的日吉與小美三次相遇,交迭出彼此改變與互相成就的跌宕人生。當(dāng)年兩小無猜的青梅竹馬,在海邊見證了小美初戀的誕生和幻滅;重逢之際的不良少年“狂犬”,在被小美攪亂“釣魚之戰(zhàn)”后,成為了懸梁刺股的發(fā)奮青年;從東京歸來的導(dǎo)演&制作人,將小美作為自己鏡頭下的主角,讓“魚之子”的故事成為傳奇?!段沂谴蟾绱蟆防镉露妨鴺穬?yōu)彌的磯村勇斗,演不良少年“總長”自然駕輕就熟。不良少年們想要找張貼魚類畫報的小美立威,卻紛紛成了被小美“殘害”收服的對象。耍蝴蝶刀的青鬼,無奈獻(xiàn)出寶刀讓小美用來割魚,害怕寄生蟲的岡山天音,被小美強(qiáng)迫吃下現(xiàn)場制作的竹莢魚刺身,卻因此改變了人生,重逢時成為了手藝嫻熟的壽司店學(xué)徒,委托小美為壽司店繪制魚類壁畫。

“魚之子”小美非常像日本少年動漫中常見的主人公,勇敢樂觀,無憂無慮,頭腦簡單,活力無限,如同永遠(yuǎn)溫暖耀眼的太陽,有天生的強(qiáng)大領(lǐng)袖魅力。我仿佛看到那群可愛的不良少年,被她一一收服后,成為互相調(diào)侃又生死與共的伙伴,聚攏在她的“箱河豚帽子”下,組成“魚之子海賊團(tuán)”,一起揚帆出海,踏上征途,尋寶冒險,一往無前,漫長而精彩的故事從此展開……

——“你和我都做不成普通人”
——“普通是什么?我不知道什么是普通”

電影中夏帆的角色最沒有存在感,但她卻引起了代表影片靈魂的一段對話。

日本文藝很善于講治愈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往往通過沉浸在自然、藝術(shù)、旅行、獨處、美食等種種美好的事物中而完成自我治愈。這部影片也的確擁有治愈的力量,但“魚之子”小美不需要治愈,就像永遠(yuǎn)不會迷惘、憂郁、頹喪、焦慮,永遠(yuǎn)不懂得各種負(fù)面情緒為何物的少年動漫主角一樣,她自己正是治愈小伙伴、對手們和全世界的永恒陽光。

大多數(shù)人生來普通,卻有人拼命想要變得超凡脫俗;有人天生不凡,卻苦惱于不為常人所接受的孤獨。小美不知道何為普通,也就不會為普通與否而焦慮。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一直快樂沉浸在自我世界中的人,又何須與生活和自己和解?

“魚之子”如同莊子說的“畸人”,“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彼^畸人,就是在人世可能不合流俗,但卻恰好合乎天道的人。從熊谷守一到“魚之子” ,沖田修一喜歡聚焦于這樣的畸人。檢索我的傳記片觀影史,很多藝術(shù)家、科學(xué)家、探險家也會被作為畸人來演繹,但很少會像《魚之子》這樣從頭至尾充滿夢幻、明快、歡樂、溫暖的色調(diào)。描繪魚類圖鑒、插畫、涂鴉的小美,未來在筆下能否畫出路易斯·韋恩的擬人貓和克里斯托弗·羅賓的維尼熊?她又是否會遭遇那些藝術(shù)家人生中的種種不幸與至暗時刻?

這個從小想當(dāng)“魚博士”卻成績不佳的孩子,幾乎嘗試了一切與魚有關(guān)的工作,水族館實習(xí)生,壽司店店員,為牙醫(yī)設(shè)計能讓患者平靜下來的水族箱,在海邊的小店打工……雖然在常人眼中,每次的職業(yè)生涯都以慘敗告終,但小美卻始終樂在其中,并最終與當(dāng)年的不良少年們重逢,在小伙伴們的幫助下,成為插畫師、藝人、魚類專家,將自己的熱愛變成自己被世界認(rèn)可的才華。其實作為“畸人”,她并不能被局限于社會中為常人設(shè)定的任何職業(yè),她唯一的職業(yè)或許是魚之“通靈者”,將常人無法察覺到、感受到、體驗的奇妙斑斕世界,畫出來、說出來、做出來,如同那些仿佛來自另一個世界的“通靈者”們,除了路易斯·韋恩和克里斯托弗·羅賓,我甚至想起了那些人類藝術(shù)史上更輝煌的名字和講述他們故事的傳記片:弗里達(dá)、蘭波、梵高、莫扎特……

但這殘酷的世間是否總是會對這樣純真的畸人溫柔以待?在那些傳記片中,最令人難忘而動容的,往往是不為俗世理解的藝術(shù)家們的潦倒境遇和堅強(qiáng)反抗?!棒~之子”是這樣的畸人之中不可復(fù)制的幸運兒。更多的人在更多的時候,是為了夢想奮斗十年卻一無所成,最終領(lǐng)悟到“我已經(jīng)累了,不想再裝作自己不是平庸的人了 ”(《短劇開始啦》);是面對告別夢想的時刻:“沒能把喜歡的事情變成工作的人必須要做出決斷,是把它當(dāng)成興趣,還是仍然把它作為夢想,螞蟻犧牲夢想而埋頭努力日復(fù)一日工作,蟋蟀堅持夢想而孤獨終老凍餓而死”(《四重奏》)。

那些治愈故事中所謂的與自己和世界和解,常常只是對夢想的放棄與對世俗的妥協(xié),然后像無數(shù)普通人一樣按部就班度過平凡庸碌的一生。對大多數(shù)不像“魚之子”那樣幸運的普通人而言,與章魚先生的短暫初戀,只是你在生命最初之時看到的一段華麗浪漫廣告片,與真實人生無關(guān)。在人生中的某一刻,你總要親手把自己的夢想殺死碾碎,然后一邊流淚一邊慢慢咀嚼,成為今后人生中時常暗自追想或動情講述的回憶,那是曾經(jīng)在人生岔路口張望過的另一個方向,未能看到的風(fēng)景與不曾到達(dá)的遠(yuǎn)方。

沖田修一的這部影片改編自真實人物的自傳,卻更像是一首幻想曲,回避了大多數(shù)人所面臨的“螞蟻和蟋蟀”難題。對于我們置身其中的真實人生而言,《魚之子》的故事或許只是一瓶清新痛快的氣泡水,而非解毒良藥,一口氣喝下之后,你還要獨自面對冰冷堅硬的現(xiàn)實與不堪一擊的夢想。但我走出影院之后,清風(fēng)驟起,碧云高懸,夕陽將目力所及的一切都鍍上一層金色,北京澄澈的秋天仿佛瞬間來臨。我想再聽一遍《戀愛的犀牛》里的那首《給你的詩-馬路之歌》:

你是純潔的,天真的,什么也改變不了,

陽光穿過你,卻改變了自己的方向。

 4 ) 想成為魚博士的Meboo眼里永遠(yuǎn)有星星

這部電影里的每個人物都超nice呀,有戴箱鲀帽的咕咕怪蜀黍,家里布滿魚缸。不愛吃魚卻鼓勵女兒成為“魚博士”的超棒媽媽,周末帶宮仔meboo去水族館看章魚,送魚類圖鑒繪本。 女主宮仔和每個好朋友的聯(lián)系都有魚的存在噢,比如送好朋友桃子搬家禮物是一只小金魚。怕微生物的刺刀哥吃了宮仔現(xiàn)捕現(xiàn)切生魚片,啟蒙了他的壽司匠人之路,為他新店開張墻繪了一幅藍(lán)色海洋。托黑道混混“首領(lǐng)”的福,宮仔因孵化鱉寶寶登上新聞。海邊度假的宮仔第一次“親密”觸摸章魚,卻被爸爸現(xiàn)場去頭摔暈四肢拿來烤魚。宮仔眼里有星星,愛魚愛得深沉,結(jié)尾幻化為一條魚頗有魔幻現(xiàn)實主義色彩,想起電影“大魚”。導(dǎo)演代表作有“南極料理人”“橫道世之介”,這是女版橫道世之介+癡迷魚。釣魚、畫魚、吃魚、養(yǎng)魚、解剖式殺魚,meboo就是魚類維基百科。女主喜歡魚剛開始卻找不到合適工作,比如在水族館切竹莢魚調(diào)餌、清洗海獅場館、調(diào)溫,比如在壽司店機(jī)器般人工剝蝦,比如為一位牙醫(yī)設(shè)計一個微生態(tài)“奇跡”魚缸。

 5 ) 《魚之子》:你成為什么,取決于你相信什么

日本治愈系大導(dǎo)沖田修一的新作品來了。

沖田修一在我心目中屬于不看作品就可以直接推薦的創(chuàng)作者,一直保持穩(wěn)定的作品質(zhì)量。早期的高峰《南極料理人》(2009)《橫道世之介》(2013)不必說,近期的《去見瀑布》(2014)《有熊谷守一在的地方》(2018)也質(zhì)量極佳,不同的題材都閃爍著沖田修一式的明亮。

《魚之子》改編自日本知名海洋生物達(dá)人宮澤正之的自傳,宮澤正之本人也在片中客串了箱鲀帽大叔。角色是男性,但主演是能年玲奈。導(dǎo)演特意在片頭加了一句話:“是男是女都可以”。電影中一些細(xì)節(jié)確實可以看出主角的生理性別是男性,但實際上你很快就會忘掉性別這回事,男女確實無所謂,或者說,這個故事可以發(fā)生在任何人身上。

電影的劇情其實有些松散,故事性不強(qiáng),感覺更像是主角宮仔成長的一個個片段,所以前半小時會有些人讓人摸不到頭腦,當(dāng)跟著主角一步步成長走向社會以后,導(dǎo)演想表達(dá)的才逐漸明朗。

宮仔從小就有兩個愛好,研究海洋生物和畫畫,畫的也都是海洋生物,兩者相輔相成。他稱呼魚類會加敬稱,最愛去的是水族館,家里教室里收藏了很多海洋生物標(biāo)本,未來的愿望是成為一位“魚博士”。

宮仔的性格一直是懵懵懂懂的,除了“魚”,他對所有事都不關(guān)心也不介意。他分不出其他同學(xué)的惡意,大家整蠱時他會跟著一起笑;他發(fā)現(xiàn)不了可能的危險,會接受陌生大叔的邀請去家里看魚。父親和老師都很擔(dān)心他,只知道魚,奇奇怪怪,學(xué)習(xí)成績也不好,將來怎么辦?宮仔即使聽到了,也沒有太大反應(yīng),默默回到自己的世界。過于專注海洋生物讓宮仔一直很“另類”,小時候可以當(dāng)做“呆萌”,長大之后步入社會就會變成很多實際困難。宮仔只想做與魚相關(guān)的工作,但海洋館、壽司店的實習(xí)都失敗了,他的心思都在魚身上,總是渾然忘我,手腳笨拙。他費盡心思、千方百計幫人設(shè)計制作的魚缸被拒絕,他的想法太特別,別人只是想要一個普通的好看的裝飾品。

他也逐漸成為了小時候遇到的那個戴著箱鲀帽子的陌生大叔,整天談?wù)擊~,研究魚,關(guān)心魚。“癡”在大多人眼里就是“怪”“傻”。

在充滿日式古怪趣味和“中二”情節(jié)的故事里,一個并不新鮮但又很難回答的問題浮現(xiàn)出來:

一個人只關(guān)注自己的興趣,生活在自己的精神小宇宙里,是可以的嗎?

或者說,

你可以在多長時間里多大程度上堅持做自己?

宮仔是幸運的。他的癡和愛一直被呵護(hù),成長的旅程有驚無險。幼年時,面對父親和老師的質(zhì)疑的擔(dān)憂,媽媽堅定地支持他,宮仔常常給他們做魚吃,直到多年以后,媽媽才說出心里話,其實爸爸和她都不喜歡吃魚。學(xué)校的一個老師很喜歡他的畫,把他的作品推薦給別的老師,甚至做了一次畫展。中學(xué)時,因為“宮仔新聞”惹怒了學(xué)校的混混團(tuán)體,又因為對魚的熱愛化干戈為玉帛,順便化解了一場混混惡斗,這場戲時間很長,很有日式青春片的中二氣氛,笑點很多,但更重要的是,從這里開始,宮仔的很多新老朋友開始理解他,認(rèn)可他,被他的專注、堅持和專業(yè)打動,甚至影響了他們未來的人生道路。進(jìn)入社會后開始屢屢受挫,后來遇到善良的寵物店老板留下他,開壽司店的老朋友邀請他創(chuàng)作海洋主題畫,在媒體工作的老同學(xué)為他量身定做節(jié)目企劃,宮仔在他熱愛的道路上越走越遠(yuǎn)。他用熱愛照亮了很多人,這些人也用愛照亮了他。

電影最后,宮仔成為了“魚博士”,小朋友們都讀著他畫的海洋生物圖鑒,他戴著箱鲀帽子,被小朋友們圍著,一路奔跑,躍向大海。

整部電影里,宮仔一直保持著微笑,面對形形色色人,坎坎坷坷的事,他沒有皺過眉頭,沒有猶豫遲疑。對魚的熱愛是他的根,扎得深,站得穩(wěn)。

我們很難判斷他的內(nèi)心是怎么想的,他幾乎沒有表露過。

電影中有兩次從外人的視角提出了質(zhì)疑。

一次是宮仔和和朋友吃飯,朋友的女友也在場,閑談時朋友的女友問宮仔是做什么的,宮仔說自己現(xiàn)在在寵物店打工,將來想成為魚博士。

朋友的女友忍俊不禁:“這么大人了,還說這種話?!?/p>

一事無成,這恐怕是宮仔在外人眼中的標(biāo)準(zhǔn)形象。

另一次是宮仔收留了無家可歸的老同學(xué)桃子和她的女兒,每天優(yōu)哉游哉,像是三口之家,他們在海邊休息時,桃子對宮仔抱歉地說打擾了你的生活,宮仔說,沒有的事,我很開心。

桃子:可是,我們這樣很不正常啊。

宮仔:什么是“正?!??宮仔不懂什么叫“正?!?/span>

這時的宮仔,臉上除了慣有的憨直,還透著一絲絲認(rèn)真和堅定。

我覺得這一瞬間的宮仔更真實。

小時候偷聽父母因為自己吵架,和此時對自己選擇的堅持,并不是“兩耳不聞窗外事”的愚拙,而是“咬定青山不放松”的執(zhí)著。

人生的道路是可以選擇的,也應(yīng)該是自己選擇的,“正常”只是一副自愿的“枷鎖”,逃避的安樂窩。

因為家人朋友的支持,他的夢想愈發(fā)蓬勃,但人生的種子始終在他內(nèi)心深處。種子總要發(fā)芽的,夢想總要發(fā)光的。

你成為什么,取決于你相信什么。

 6 ) 《魚之子》:魚世界中的幼齒幻夢

導(dǎo)演沖田修一在中國觀眾中最負(fù)盛名的作品,當(dāng)屬2013年的《橫道世之介》:一個其貌不揚、幼稚純真、不諳世事又充滿著善良好奇心的小人物,在和他生命交錯而過的不同人物的回憶里,成了難以忘懷的永久閃光點。從任何角度看,2022年的《魚之子》都可以稱作是《橫道世之介》的精神續(xù)作:不但影片的主角宮仔有著和橫道世之介一樣幾近于兒童的天真,更獨特的是,它賦予了主要人物宮仔一個僅在其頭腦中存在色彩斑斕夢幻“魚世界”,使他得以在現(xiàn)實和幻想中往返穿梭,獲得了比《橫道世之介》自由得多的想象空間。

《魚之子》取材于日本講談社出版的一本自傳著作《魚君的一魚一會——每日癡迷的人生!》。被稱為“魚君”的作者宮澤正之是一位自小就瘋狂喜愛和鉆研各種魚類的愛好者,最終依靠執(zhí)拗的愛好和熱情自我培養(yǎng)成為魚類專家,還擔(dān)任了東京海洋大學(xué)的客座老師。

在我們熟悉的傳記電影類型中,影片主人公總會面對各種各樣大大小小的困難,在努力應(yīng)對外在環(huán)境的挑戰(zhàn)過程中,他經(jīng)歷一次次失敗和成功并不斷開辟人生的新道路,影片的跌宕起伏扣人心弦基本取決于人物和外在環(huán)境之間某種不斷演進(jìn)的“對決”關(guān)系。但沖田修一拍攝人物電影的思路卻迥然不同。事實上,對于十年前的《橫道世之介》,部分相對“專業(yè)”的觀眾詬病的“缺陷”,就是他們找不到在美式傳記片中人物遭遇困境應(yīng)對挑戰(zhàn)并改變外在環(huán)境的整體流程。在影片中,橫道世之介不斷與各種人物相遇,拓展經(jīng)歷,并用堪稱古怪又木訥的熱情去感染身邊的朋友和愛人。但一切都如小河流水般波瀾不驚,他既沒有遭遇波瀾壯闊的情感起伏,也沒有被成人社會無情捶打而飽受屈辱。他和周遭的人和事相遇、相知又自然分離,個人與環(huán)境的對抗被某種與外在環(huán)境并不相融但又不產(chǎn)生實質(zhì)性沖突的內(nèi)在執(zhí)拗所取代。

相比之下,《魚之子》的整體構(gòu)架更為散漫:它從“魚君”宮仔的幼年開始,反復(fù)刻畫他對魚的極致熱情;以魚為契機(jī),他帶給周圍同學(xué)、老師、甚至是幫派小混混各種不同的驚喜和歡樂。但隨著年齡增長走出學(xué)校,他逐漸失去了自己的位置感,在水族館和壽司店失敗的打工,給牙科診所設(shè)計的讓人失望的水族箱,與異性相處卻不解其風(fēng)情的遲鈍與尷尬,都在他和世界之間架起了一道鴻溝。

影片由一連串互相并不存在遞進(jìn)關(guān)系的事件串聯(lián)起來,核心僅是宮仔在繽紛繁雜的世界里,嘗試以對魚的熱愛作為生活的唯一主要內(nèi)容而生存下去的努力。取代通常劇情電影中大起大落的人物命運轉(zhuǎn)折,《魚之子》在兩個不同質(zhì)的世界之間穿行,一個是童話般色彩斑瀾的魚宇宙,在其中宮仔從童年開始便徜徉遨游一直到成年;而另一個則是現(xiàn)實而平庸、無趣又機(jī)械的成人世界,需要另一套與夢幻與遐想截然相反的生存技能和思路才能融入的現(xiàn)實社會。這一點尤其體現(xiàn)在宮仔的愛情經(jīng)歷上,當(dāng)女友努力想要把兩人關(guān)系變得“正?!睍r,宮仔的直覺反應(yīng)卻是努力打工掙錢給女友的女兒買了一套可以畫魚的彩色蠟筆。

在《橫道世之介》中,成年后邁入社會的主人公經(jīng)歷完全沒有被交待。他學(xué)生時代交往的朋友和戀人明顯和他斷了聯(lián)系,只能從廣播里聽到他奮不顧身救人而失去生命的消息。這些曾經(jīng)被他幫助并被他熱情所感染的人,僅僅是在閑談中才想起他難以讓人忘懷的純真。而在《魚之子》中,沖田修一則把這些人用聚攏在宮仔的身邊:年少時宮仔賦予了他們難得的驚喜和樂趣,而成年后的他們則呵護(hù)宮仔,給他關(guān)懷、照顧,體恤他的理想和心愿,讓他成為了一個在電視上以講述魚類娛樂觀眾的綜藝演員。但這一切似乎過于美好和非現(xiàn)實。在電視攝像機(jī)前的嬉笑過后,宮仔其實處在無名的孤寂和隔絕之中,這是影片開頭那個沉寂的早晨,他起身后給魚喂食并給它刷牙的古怪舉動,以及穿著彩色連體潛水服和腳蹼向魚缸中的大魚告別出門的笑容背后所潛藏的傷感:他是一個不能與成人世界相融,而只能與兒童為伴的廢柴。

和橫道世之介一樣,《魚之子》中的宮仔沒有對立面,甚至身邊所有人都默契地將他當(dāng)成孩子一樣精心愛護(hù)。但《魚之子》并未因此變成一部積極向上的勵志電影,反而在結(jié)尾處,觀眾感到了某種巨大莫名的傷感。我們意識到影片借著人物對于魚的狂熱愛好,實質(zhì)刻畫了一個從小到大一直保持力圖保持純真的“傻瓜”,當(dāng)周遭世界隨著年齡增長而褪去童話色彩后,他卻頑固地堅持對所有一切的幻夢而不能妥協(xié)。盡管片中沒有一個壞人,甚至沒有反面角色和“正?!彪娪霸撚械膽騽_突,但它卻細(xì)膩地刻畫了宮仔與周遭世界之間一次次無聲又無奈的錯位,這讓他從現(xiàn)實世界中掉落出來,成了醉臥小巷醒來后執(zhí)著地在卷簾門上畫魚的“返老還童”怪胎。

那些當(dāng)年喜歡他而被他的熱情感染的朋友們,可以同情、愛護(hù)甚至照顧宮仔,但他們卻無法在內(nèi)心中與他站在一起,而是紛紛變得正常、瑣碎、無奈、平庸和卑微(連??岬暮趲托☆^領(lǐng)畢業(yè)都變成了普通外賣仔)。只留下他一個人對著虛空微笑,熱情逐漸消散在冰凍麻木的庸常之中。那些前面段落里古怪智障又荒誕喜劇的情節(jié)氛圍在結(jié)尾處堆積起的是巨大莫名空寂,隨著宮仔縱身躍入水中,一顆不溶于世俗的靈魂的孤寂身影逐漸形單影只地在深海中隨著魚群遠(yuǎn)去。宮仔并非是一個依靠后天的努力奮斗而改變命運的激勵型人物,而只是一枚面對成人世界無所適從只想退回孩童軀殼里沉浸于簡單幻想的幼齒。也正因此,導(dǎo)演沖田修一并不需要在影片中虛構(gòu)一個充滿激烈沖突與矛盾的外在世界,取而代之的是,影片呈現(xiàn)出的是童真理想與現(xiàn)實不斷失之交臂的細(xì)膩瞬間。

《魚之子》另一個被觀眾質(zhì)疑的問題是:影片中不斷展示熱愛魚類的宮仔釣魚、殺魚、烹飪魚、津津有味吃魚的場景,這讓人物似乎陷入了一個不能自圓其說的悖論之中:宮仔如何能一邊宣稱自己是愛魚者,另一邊又把魚當(dāng)成美味大嚼下肚呢?

在《橫道世之介》中,主角對待身邊的幾個女性都有一種耐人尋味的態(tài)度:在剛?cè)氪髮W(xué)的考場上,他認(rèn)識了女生阿久津唯,雙方互有好感,但不久阿久津唯和橫道世之介的好友倉持(后者的粗魯還曾經(jīng)讓阿久津唯當(dāng)眾大哭)成了戀人并懷孕退學(xué),但橫道世之介對此毫無反應(yīng)甚至樂見其成,他的心思早就轉(zhuǎn)到了剛剛認(rèn)識的交際花千春身上。當(dāng)前女友小櫻想要和他敘舊時,因為已經(jīng)對富家女小櫻產(chǎn)生了強(qiáng)烈的好奇,他同樣表現(xiàn)出心不在焉。在影片的結(jié)尾當(dāng)已經(jīng)成為他女友的小櫻決定要去法國留學(xué)時,他興高采烈地給對方送行;當(dāng)小櫻在車上大喊“最喜歡你”的時候,他的興趣點已經(jīng)被攝影師借給他的照相機(jī)吸引,興奮地拿著它四處奔跑拍攝。要說橫道世之介的古怪之處,那就是他的熱情像個躺在搖籃里未滿月的嬰兒,無論苦樂都只有兩秒鐘的記憶,而且會迅速被出現(xiàn)在眼前的“新玩具”吸引而將前情徹底拋在腦后。

如果說《魚之子》是《橫道世之介》的續(xù)集,那么宮仔則完整繼承了橫道世之介最像幼齒孩童的一面:他對于魚的熱情和嬰兒被眼前晃動的玩具所吸引住的好奇心相似。無論是觀賞、玩耍還是品嘗對于他來說,都是躲在自身軀殼里挽留兒童式天真的不自覺方式??瓷先ヴ~是他熱愛的對象,但本質(zhì)上他是在借助魚維系拒絕成長并與外在世界逆行的奇特?zé)崆?。在此魚的生死或者熱愛魚和把魚烹飪成美味下肚之間的常理悖論,已經(jīng)和他內(nèi)心的渴求徹底無關(guān)。邏輯缺失、自相矛盾甚至是以自我為中心正是一個孩子(或者拒絕長大的成人)最基本的特征。正因為他內(nèi)心自視為兒童,所以這些矛盾和悖論都不在他的考慮范疇之內(nèi)了。他眼中只有空想的隨心所欲和無限好奇心,而沒有可以承擔(dān)的責(zé)任和義務(wù)。這是為什么他無法勝任任何一個成人世界的工作,哪怕是想要對一個愛他的人做出回應(yīng),也是順著自己的意愿買給對方一盒兒童畫蠟筆而已。在現(xiàn)實世界里,這是一個沒有自理能力本應(yīng)被成人社會拋棄的廢物、廢柴和傻瓜,但這也正是很多思路獨特的日本電影著力去欣賞的古怪人物:從《不求上進(jìn)的玉子》到《瑞普·凡·溫克爾的新娘》,從《苦役列車》到《橫道世之介》,這些沉溺在自我世界里,視成人世界的運作邏輯如無物的人物一個個躍然于銀幕之上。他們都像永遠(yuǎn)微笑但內(nèi)心執(zhí)拗不愿長大的宮仔一樣,揭示的是平行世界里另一種思維情感方式存在的可能性。

沖田修一選擇能年玲奈跨性別反串出演宮仔,堪稱是《魚之子》的點睛之筆。曾經(jīng)存在于橫道世之介身上那股好奇心快速轉(zhuǎn)換時迸發(fā)出的直男式木訥無知遲鈍,在《魚之子》中被能年玲奈自帶的女性柔和爽朗巧妙消解,讓本來夸張到會讓人有點“惡心”的幻夢變得沁人心脾又超脫率真。尤其是宮仔和夏帆扮演的桃子那一段錯位的交往,兩人之間的性別差異因為能年玲奈的反串而在不知不覺之中消失,隨后逐漸凸顯出的是兩個不同思維情感世界無法交融的惋惜遺憾。也應(yīng)該感謝能年玲奈的表演,才把一個本來似乎是答案明晰的問題重新變得困擾無解:人究竟應(yīng)該像兒童一樣沉浸于自身的幻夢與好奇而無需顧忌邏輯與常識,還是要在成人世界中成熟正常起來,同時也不斷平庸瑣碎無聊乏味卑微下去?《魚之子》大概是沖田修一對這個問題的最新一次大銀幕童話式提問。

(首發(fā)于《虹膜》微信電影公眾號)

 短評

12th BJIFF No.6@英嘉。沖田修一專注于講“癡絕”的故事:迂直的橫道世之介,火花里狷介的神谷,和《魚之子》里把人生換了魚生的美寶,無一不是質(zhì)地干凈純粹、對所熱愛的事物投入到偏執(zhí)的俗世癡人。被我們所放棄和遺忘的中二魂,在他們那里完整而孤絕地存留了下來?!皼]有什么能戰(zhàn)勝你熱愛的事物”,也想起沖田修一的另一片名:我啊,走自己的路。

10分鐘前
  • 奧蘭少
  • 推薦

2022北影節(jié)第一部,亞洲首映。好可愛工整的電影呀,雖然很糖水,但是很浪漫。真摯純潔的赤子之心,現(xiàn)在真的很少有這樣熱愛一件事物的人了,或許不被社會所接受,但堅守真的頗為不易,顯得格外珍貴。電影是本身比較工整簡單的故事,開頭被甩的章魚哥好可憐嗚嗚嗚

15分鐘前
  • 北極洲
  • 推薦

75/100 膠片質(zhì)感的確會讓電影顯得更動人一些,除此之外看起來沒有什么太高級的,屬于相當(dāng)簡單湊效的敘事。起初有一些慢熱和干癟,到帽子易手后開始漸漸清晰起來,開始散發(fā)著獨屬于一些日本電影才有的“中二魅力”:非日常的、富有激情的。相比于實在的情節(jié)更重要的在于那些可愛的角色,人物特色鮮明的面孔(主角選得太好,維持著正向情緒的、單純篤信的目光)、表情、動作都以非常直接的方式散發(fā)著感染力。同時看過橫道世之介、拉扎羅等角色的我們也可能會知道,純真到偏執(zhí)的角色身上總是有一些悲傷的底色,因為觀眾總會聯(lián)想起周遭世事、日常里平庸的大眾,熱情被逐漸消弭于現(xiàn)實之中,因而觀眾需要這樣“不真實”的角色,像透明的鏡子一樣的角色。

16分鐘前
  • Pincent
  • 推薦

當(dāng)所有童真褪去,止不住回想的是開場滿身疲倦的Meebo和結(jié)尾魚群散去獨留原地的箱河豚,TA沒有停止游泳——「只有小孩子才游泳」——一股悲傷感降下。最有趣的是,Meebo似乎是以一個無關(guān)性別的身份存在,事后想想是很恰當(dāng)?shù)脑O(shè)置。大概只能是能年玲奈,否則很多可愛都會顯得可笑。7/10

21分鐘前
  • 神仙魚
  • 推薦

+ 太過怪異的觀感,溫柔的底色是殘酷。當(dāng)Meebo一直沉浸在自己的童年幻夢時,周遭的一切已經(jīng)在不知不覺中發(fā)生了巨變。劇作規(guī)避/弱化了大量外部“悲劇”(家庭破裂、愛情破碎、工作失?。x擇完全展示Meebo世界的運轉(zhuǎn)邏輯,如孩童般保持對事物的純粹熱愛,但同時便意味著對現(xiàn)實世界的完全不負(fù)責(zé)任/義務(wù)。用能年奈玲進(jìn)行反串堪稱神來之筆,消解了角色本該有的直男中二屬性,反倒變得分外可愛動人?!氨3旨冋娴臒釔邸笔俏覀冇啄陼r吹過最大的泡泡,美妙夢幻但吹彈可破。

26分鐘前
  • 冬日綠子
  • 推薦

沖田修一一直鐘愛有點怪的人,這已經(jīng)成為他電影生涯的底色。我愿意相信橫道世之介是鑲嵌在糟糕現(xiàn)實里的一顆純凈琥珀,但小美卻只能在這個真空的文本中泛濫著自己的天真。不能怪能年玲奈,她從頭至尾釋放著飽滿的能量,激發(fā)出周圍所有人的可愛和善意,但編導(dǎo)卻把這個角色一再推向易碎的氣泡之中。電視節(jié)目的播出很難成為真正意義上的結(jié)局,因為我?guī)缀踉诘谝粫r間想到她有可能在更廣大的黑暗中所遭受的惡意中傷——這才是我們身處的世界,一個無法容納魚博士、而魚博士也無法救贖的世界?!罢垐猿炙鶒邸笔且痪浜芷烈埠苷_的口號,但它不是理所當(dāng)然會發(fā)生的事情。

31分鐘前
  • 晚不安
  • 還行

這種晨間風(fēng)格的打雞血 真的好久沒有看過了(現(xiàn)實生活太糟) 在電影院看真的格外感動。當(dāng)non躍入海中 誰的海女記憶又回來了

33分鐘前
  • Stygnula
  • 推薦

能年玲奈的顏簡直就是我的理想型!

36分鐘前
  • M
  • 推薦

十年了,撈海膽的海女小秋變成了魚博士小美,眼睛里依然有星星。

39分鐘前
  • 貓貓子
  • 力薦

十年后的她,再次縱身躍入大海,重新浮出水面的時候,臉上的笑容就像抓到海膽一樣。那一瞬間全場的人都在笑,但我好想哭。 #BJIFF2022

44分鐘前
  • 綠衣去2010
  • 力薦

開場二十分鐘一直迷惑,把不住脈它到底想表達(dá)什么。后來逐漸明朗起來,它借著對于魚的狂熱愛好,講了一個從小到大一直保持純真的傻瓜,當(dāng)周遭世界隨著年齡的增長而褪去童話色彩后,頑固地堅持對所有一切的幻夢而無法妥協(xié)。讓人感慨的是,片中沒有一個壞人,甚至沒有反面角色和戲劇沖突,所有人甚至連黑社會小混混都喜歡Meebo被他的熱情感染。但他們卻無法與他站在一起,而是紛紛變得正?,嵥闊o奈乏味卑微,只留下Meebo一個人對著虛空微笑,熱情逐漸消散在周圍冰凍的庸常之中。那些前面段落里古怪智障又荒誕喜劇的雰圍在結(jié)尾處堆積起的是巨大莫名傷感,一顆不溶于世俗的靈魂孤寂的身影逐漸遠(yuǎn)去。選擇熊年玲奈反串扮演男主角真是點睛之筆,那股內(nèi)在女性柔和的直爽平衡掉了通常這類男性人物的木訥乖張,讓他的幻夢變得沁人心脾又超脫率真。

48分鐘前
  • 九蒼
  • 力薦

有一點點橫道世之介味,中段在海邊給道上大哥們現(xiàn)場殺魚那里確實好笑,一種日式輕快。但可能基調(diào)太純真了,被生活和工作蹂躪的本人已經(jīng)很難被這么純粹的家庭、純粹的朋友、純粹的黑道打動了哈哈哈(我是大哥大那種)不過依然相信熱血的內(nèi)核:人還是要有真心熱愛的事,堅持精耕熱愛的事。做熱愛的事的時候是充滿感染力的,而最終,一定會以人所追求的方式,互相成就(確實想吃刺生了啊,想去魚清??)

51分鐘前
  • 云游
  • 推薦

#12thBJIFF# 依舊是「橫道世之介」式的堅持自我的主人公和長大成人的伙伴們的歡笑和淚水,從大銀幕影像中噴薄而出的生命力仿佛化作海浪摔打在臉上,走出影院想對每一個遇到的陌生人大聲問好。

55分鐘前
  • 嵐卷蒼穹
  • 力薦

釣魚佬終極電影,熟悉的日式超現(xiàn)實童話大碗雞湯。對“普通人”的定義是整個東亞社會的共同議題。連續(xù)兩年在大銀幕上看能年玲奈,與事務(wù)所糾紛復(fù)出后,狀態(tài)還是那么充滿活力。

57分鐘前
  • 第七大陸
  • 推薦

唯一讓她短暫放下魚兒的,是那個喜歡描摹魚群的孩子。她把魚兒們賣了還錢,給小小的她買來蠟筆。/ 電視真厲害啊,那份熱愛對生存來說一無是處,但電視把它傳遞出去了。所以電影真厲害啊。

58分鐘前
  • Ikkonodot
  • 力薦

有點像魚版橫道世之介,好久沒有在電影院看這樣的電影了,充滿友善,可愛又好笑

59分鐘前
  • 哭俠
  • 推薦

「8.19北影節(jié)」全世界都變了,就她沒變。躍入海中的能年玲奈,依然是十年前海女的模樣。希望她一切都好,希望所有堅持真正夢想的人都能幸福。

60分鐘前
  • Puffickle
  • 力薦

前面各種暖都是微暖,但最后真是被媽媽的話暖到了。很舒服的一部電影,甚至有點童話感。蠢兮兮,卻,很感動。

1小時前
  • 桃桃林林
  • 推薦

每次看沖田修一的電影,都能被那種發(fā)自人本性的善意所打動,他依然那么溫柔地講述人間的苦澀,恰恰是那些現(xiàn)實的苦澀,讓沖田修一的人物顯得更極致和夢幻?!遏~之子》比《橫道世之介》多了一絲奇幻的隱喻,同樣天真的主角,同樣單純的視野,她探討的是人與自己的熱愛相處,引申到宅文化的價值意義。宮仔的視界里只有魚,父母離異、圈養(yǎng)金絲、階級俯視這些正片主題都被她用自己的方式接受,一個有所熱愛的人總能把苦澀的生活過出自己的滋味,這也一直是沖田執(zhí)著描寫的一類人,無欲則剛在他的電影里是對主角最好的注解,本片中導(dǎo)演也確實特意淡化了宮仔的性別屬性,這其實也是“奇幻”感的另一來源,落實到電影里,沖田修一更是名正言順地拍了一段女女家庭,那頓小酒是宮仔離“愛情”最近的一次。沖田拍的是成年人的童話,是苦過的人走出來后的笑容。

1小時前
  • 貴久
  • 推薦

#BJIFF第一部,好可愛的電影!從海女到魚之子,從jeje到giugiu,能看到能年犬的成長,但不變的是只要看到她的眼睛還是會被凈化??不管是怪魚叔叔、幼馴染hiyo還是混混四人組都好可愛哦,帶鱉.?散步和殺魚那段真的笑到不行,從meebo那句普通って、普通というのはわからない開始想哭,到末尾她奔向大海止不住流淚...雖然“堅持你所愛”的topic真的很俗,可是有的電影講一個人生活在大海不愿登上陸地,這部電影講就算在人群里做一條魚也沒關(guān)系..而且小細(xì)節(jié)也很棒,小時候meebo說喜歡momo,被男孩子調(diào)侃她們要結(jié)婚,后來真的像三口一樣生活在一起去海邊家族旅行,嗚嗚,好溫柔啊!

1小時前
  • 快樂膠囊攪拌機(jī)
  • 力薦

返回首頁返回頂部

Copyright ? 2024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