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之前,之后
我沒有見過海,但我想漲潮應(yīng)該是件很美的事,波浪洶涌著向你撲來,勢不可擋,翻騰咆哮,一層接著一層。那是一種試圖把你吞沒的力量,而人往往在這種力量里會感到莫名的興奮,如同眩暈迷離的世界末日。這種興奮大抵源于對死亡的恐懼與好奇,對不可知的期待和抵制,或者說背叛的快感和痛感。
興奮往往越短越強烈,比如愛情,走的會跟來的一樣容易??珊薜氖峭顺焙螅儤?,可能留下啤酒瓶,塑料袋,骯臟的粘粘的海藻等各種各樣齷齪的垃圾。
愛情也一樣。
對于愛情的態(tài)度世界上有兩種人,一種人把最好的東西留到最后,一點點狀如啜飲,惟恐一個疏忽,在錯的時間里浪費對的機會,于是小心的等待耐心的積累。比如我,比如《苦月亮》中的休格蘭特夫婦。而往往他們自己也不知道什么才是最佳時期,于是在等待中錯過自己留到最后的東西。就像小時候我有一雙漂亮的鞋子,我舍不得穿,天天看上幾眼,暗自揣測哪一天穿上才最好看,等配鞋子的褲子,上衣,朋友,心情,朋友,左等右等我竟再也穿不上那雙鞋子。對于愛情,很多人也因為左顧右盼而失去,對于生活也如此,他們平庸冷靜安詳被動。
另一種人則不同,天生就是澆了油的火,燒得不計前因后果,每一天都如同生命的最后一天一樣用力的生活。比如《苦月亮》中的作家奧斯卡和咪咪。他們也許會因為泥濘的雨天弄臟了新鞋子,但他們穿上的那一瞬間的喜悅,已經(jīng)全部實現(xiàn)了自己眼中的意義。他們的后悔便是用力過猛,對于愛情,欲望來的太猛未必是好事。
我無意贊同誰貶斥誰,我只想給你講個關(guān)于這兩種人的故事,《苦月亮》。我喜歡這個翻譯,有句話這么說,你的美食也許是他的毒藥。月亮也是,不同的人不同地點會有不同的感受。
故事開始在一艘豪華輪船,你屏住呼吸,可以看見海,聽見鳴笛聲,還有很瘦的月亮……
不知道你有沒有發(fā)現(xiàn)每個電影都有一個敘述者,所謂講故事的那個人,可以是當事人可以是旁觀者,總之對于電影,他是線索;對于故事,他是證人?!犊嘣铝痢分械臄⑹稣呤菉W斯卡,輪椅上的他,欲望如同硫酸侵蝕了他的臉,他的身體,還有他發(fā)黃且分開的牙齒。
正值七年之癢的休格蘭特夫婦坐這艘船去印度旅行。他們是典型的英國夫婦,女的淑女,男的紳士,相敬如賓。英國在我印象中就是這么一個國家:恭謙,節(jié)制,內(nèi)斂,貴族,冷傲。他們先遇見那個女子,咪咪,健碩的身體,迷離的眼神讓你想到發(fā)情期的小獸,如同蝸牛爬過會留下濕潤的痕跡一樣她走過也留下欲望的味道,讓你不由自主想尋她。
《苦月亮》是法國導演羅曼.波蘭斯基92年的作品,不過就像他的《鋼琴師》一樣,他喜歡在電影里用很極端的東西來表達他的思想。極端的東西往往接近死亡。
當我們看見電影中坐在輪椅上的奧斯卡時,我們就可以聞到這種死亡的味道了。
他問休格蘭特是不是想和咪咪做愛,直截了當。這位紳士不知如何作答,其實奧斯卡只想找一個合適的聽眾。他和咪咪的故事需要有人記下來。
奧斯卡繼承了大量的遺產(chǎn),于是他把自己從美國搬到巴黎,據(jù)說作家都很矯情的鐘情巴黎,他也不例外。他整天寫作,卻從未發(fā)表過。
直到他遇見一個女孩,在公車上,風掠過女孩的頭發(fā),她有嬰兒般的臉和熟透了身體。他說他看見了天國的一角,像亞當吃了蘋果一樣。他不能寫作,不能睡覺,不能和別的女人做愛了。他開始找她,每天在96路的車站。順理成章,他找到了她。
他們?nèi)烊箾]有離開屋子,靠做愛和羊角面包維持。
奧斯卡給休格蘭特講做愛的種種細節(jié),這是這位紳士所不能忍受的,他不明白一個人怎么能對一個陌生人說自己妻子的隱私呢?
我總認為一個人在迫切的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時,他的內(nèi)心應(yīng)該是空的了,沒有任何重要的空。最重的時候是懷著期望的過程。
明顯休格蘭特對這對夫婦產(chǎn)生了好奇,但礙于紳士面子他不想聽這個故事了,我們可能不能體會到一個陌生人給你講他的性細節(jié)有多么尷尬,但我們還是能理解他。
幾乎是威逼利誘,休格蘭特又坐在奧斯卡的房間里面。奧斯卡說自己是個性冒險主義者,他說他們幾乎嘗遍了所有的方式。像一場大火,燒起來是多么的猛烈,但是火不可能燒很久啊,他對她的熱情開始降溫,像魚缸里的兩條金魚需要換個環(huán)境。他厭倦了她的身體,嫌棄是愛情里面最不可寬恕的罪過。他們開始吵架,開始嫌棄。咪咪卻愛上他,認為他是自己的tiger。咪咪有成人的身體,卻有著孩童般天真的夢想。她要和他在一起,結(jié)婚,生子,相守一生。奧斯卡卻認為愛情應(yīng)該在它若煙花時放棄,而不應(yīng)等它不可避免的退卻。他趕她走,像帶她來時一樣不動聲色。咪咪走了又回回了又走,最后她跪在腳下乞求讓她留下來,她可以做任何事。他當著她的面和別人調(diào)情,他俯在她的身上喊出別人的名字,他罵她,打她,她愿意在地獄里面生活。
她為他流產(chǎn),他在她的耳邊說你好后我們離開這里,去很遠的地方,就我們兩個,去看海,小女孩笑了。為了這她忍痛打掉孩子,還甜甜的睡著了。然而在飛機上,奧斯卡卻偷偷溜了,只剩下可憐的小女孩坐飛機去一個自己不知道那里的地方。月亮在飛機的窗外,如同毒藥,對于咪咪,對于機場的奧斯卡,卻是美酒。他自由了,酗酒,游蕩,做愛,不再寫作,揮霍地生活著。什么都有代價,只是早和晚問題。
他出了車禍,木乃伊一樣躺在醫(yī)院里面,咪咪光彩照人地回來看他,和他道別時把他從床上拉下來,第二次手術(shù)……之后她說一個好消息一個壞消息,你腰以下全部癱瘓,奧斯卡說那說說好消息吧,她微笑著說,那就是好消息,壞消息是從此我來照顧你。她說這是她賺來的。
他們將永遠在一起。她做了所有他曾經(jīng)對她做過的事情…………她還是愛著他的,像那場火后的紅的木炭一樣。有人說沒有愛就沒恨,恨有多深愛曾經(jīng)就有多深,只不過太急了罷,對于咪咪,幸福從天而降,狠狠地砸中她的頭。太急的愛情開始于情欲,也會結(jié)束于情欲,身體才有多大的面積,心才是寬廣的,才是開墾不盡的。咪咪愛奧斯卡嗎?她說:“you are my tiger?!边@句話里面全是危險的情欲,不是愛。
不過誰能說清楚愛是什么,兩個陌生人遇到,在一起,是什么維持著?性?欣賞?崇拜?虛榮?心心相悅?小時候我相信愛情,有不顧一切的勇氣,相信有個陌生人可以帶我逃離,甚至我都不知道為什么要逃離?后來我知道凡事需要理由,代價和你的獲得成正比。
故事沒有完,我們繼續(xù)。
隨著故事的繼續(xù),休格蘭特自己認為愛上了咪咪,這種愛因為得不到而變的強烈。奧斯卡說自己不能再給咪咪帶來幸福,他希望別人可以給他。美國人眼中的幸福和我們是不一樣的吧。船上舉辦舞會,人人狂歡,休格蘭特和咪咪一起跳舞,他說著愛,猛抬頭卻看見自己英國玫瑰般的妻子高貴的站在不遠處。
故事的結(jié)局是這樣的:
兩個女人擁抱著,吻著,沉沉地睡去,奧斯卡開槍打死自己的咪咪,然后自殺。
舞會剩下廢紙,嘔吐物,酒杯,酒瓶,一片狼籍。
休格蘭特夫婦擁抱著在甲板的風浪里面,一個印度小女孩過來說新年快樂。
波蘭斯基里面的人物都帶著很明顯的國別痕跡,英國,美國,法國。卻與故事很融洽的結(jié)合著。
對于這部電影我甚至想不出我可以說些什么。看完之后感覺很混亂,我只是想到了狂歡和狂歡之后的垃圾場。我想起一些愛情傳說,在這些傳說里沒有厭倦,他們通常講到王子和公主過著幸福的生活便噶然而止。我才發(fā)現(xiàn)講這些故事的人是很聰明的,不涉及之后的折磨厭倦和洗衣做飯,只追求唯美,聽故事的人也便相信了唯美是真的。張元的電影《我愛你》只講之后的折磨和生活的不堪,夫妻吵到最兇處,只剩下不停動的嘴,沒有了聲音,背景音樂響著??础段覑勰恪返臅r候我內(nèi)心懷著深深的恐懼,看《苦月亮》的時候我麻木了,看著愛,看著欲,看著厭倦和拋棄,看著鏡頭跟著海波動,濺滿水珠,想也許就是那么一回事,生活最多的就是厭倦,喜歡時不顧一切,不喜歡時同樣的不顧一切。
想起船長對休格蘭特夫婦說,孩子剩過一切旅行,你們該試試,這是個好辦法。我微笑了,看到那里的時候心就暖起來了。這個電影還有這么一個印度小姑娘像童話一樣溫暖著。
如果生活真是這樣,我選擇要么你得不到我,我得不到你,要么在我們最燦爛的時候牽著手死去。不過我想電影大多只是放大一種現(xiàn)象,存在是存在,它夸大了讓我們注意就是了。
2 ) 愛情可怕的一面
《苦月亮》是由羅曼·波蘭斯基執(zhí)導,休·格蘭特、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馬斯、艾瑪紐爾·塞尼耶等人主演的一部愛情片,于1992年9月23日在法國上映。影片講述了一個男人與女人從相識、熱戀、厭惡并互相報復的故事,剖析了愛情中的性心理及感情變化,羅曼·波蘭斯基著魔似的將扭曲的情欲和暴力傾瀉在影片中。
影片中,一對陷入七年之癢的夫婦在前往印度的游輪上遇到了另一對夫婦——癱瘓的作家奧斯卡和他美艷的妻子咪咪。奧斯卡向這對夫婦事無巨細地講述他和咪咪的一切,包括性愛。一開始,奧斯卡是被咪咪完美的肉體所吸引,兩人狂熱地相愛。咪咪略顯粗魯?shù)暮扰D痰牧晳T,在奧斯卡看來也是誘惑。然而激情終有用盡的一天。奧斯卡很快厭倦了咪咪。她為奧斯卡打掉了孩子,奧斯卡卻為了擺脫她的糾纏,把她騙上了一趟不知飛往何處的航班。在拋棄咪咪后,奧斯卡遭遇車禍,變成了半身不遂的癱瘓。咪咪光彩照人地出現(xiàn)在病床前。兩人的關(guān)系發(fā)生逆轉(zhuǎn)。兩人的心理也變得畸形,他們甚至合力誘惑游輪上偶遇的另一對夫婦試圖以此尋找刺激。咪咪誘惑了那對夫婦中有些許同性戀傾向的妻子,接著一切都失控了。直到最后,近乎崩潰的奧斯卡開槍殺死出軌的咪咪,自殺身亡。
波蘭斯基的這部電影刻畫的愛情無望、陰暗而如暴風驟雨,看的時候就像注視著狂歡和狂歡之后的垃圾場。芝加哥太陽報這樣評價《苦月亮》:如果沒有這些大膽的創(chuàng)新,波蘭斯基的《苦月亮》就什么都不是。這是我看過最恐怖、也是最真實的愛情片。在情色和重口的外衣下,波蘭斯基用他冷酷而深邃的洞察力,道出了愛情的本質(zhì)。一切皆會過期,包括愛情。而愛情到最后無路可去的面目,原來是如此猙獰。
3 ) 苦月亮
波蘭斯基是一個心靈陰暗的人,沒人像他這樣著魔似的將扭曲的情欲和暴力傾瀉在影片中。對波蘭斯基來說暴力和色情已是纏結(jié)在生命里揮之不去的陰翳了——二戰(zhàn)時母親死于納粹集中營,妻兒命喪暴徒之手,74年又因與幼女發(fā)生關(guān)系狼狽逃回歐洲,這一串的打擊,帶來的卻是Cul-de-Sac, Rosemary's Baby, Chinatown直到Tess, Death and the Maiden這些藝術(shù)精品。
《苦月亮》中,一切都發(fā)生在一艘巨大的游輪上,海水濃重得像藍黑色的墨汁,一對看似幸福然而平淡寡味的英國年輕夫婦遇到了另一對奇怪的夫妻,女的痛苦地暈倒在洗手間里,男的坐在輪椅上,用自戀的陶醉語氣和沙啞的聲音向那個英國紳士講述他們扭曲的愛情故事。
表現(xiàn)某種粘稠的悲劇最好先把結(jié)局說出來,所謂“粘稠”就是某種糾纏不清、混沌模糊的東西,本片正是如此。于是,從奧斯卡開始講述他的故事的時候,一種陰翳、壓抑和窒息的氣氛就縈繞在人心頭。故事以一個羅曼蒂克式的浪漫邂逅開始,它閃著光,越來越強烈,接著慢慢下沉、暗淡,直至全黑。故事分段講述,這讓人想起弗朗索瓦的《愛情賞味期》,所不同的是,本片的殘酷是深層次的不忍卒見的。激情——消退——厭煩——仇恨——傷害——死亡。這仿佛成為男女關(guān)系中不可回避的令人厭倦的循環(huán)。一種荒謬和蒼白感,對生命意義的懷疑,對本質(zhì)的質(zhì)問也隨著情節(jié)的深入逐漸展開。他們無法擺脫也無法解決,因為他們是組成這一切的一部分。人性就像茫茫大海,深不可測、神秘、恐怖、凄慘,人生是在大海上漂流的船,隨時都有被命運傾覆的危險。
兩對夫妻是情感的兩極,極度激情和極度理智。激情可以是熱烈的,然而它殘酷,愛情隨時可以轉(zhuǎn)化為同樣濃度的憤怒;理智看似彬彬有禮,但是表淺而虛偽,而愛情是純粹的,印度、佛教和靜坐都無法將其挽救于淺薄。
影片中的環(huán)境逼仄狹窄,多用近景和特寫,一種被縛其中無處躲藏的困境顯現(xiàn)出來。英國夫婦被規(guī)則和倫理所困,他們的激情被壓抑著;而咪咪和奧斯卡的過渡放任卻成為相互的傷害。咪咪在奧斯卡生日的那天送給他一把手槍,實際上正是在告訴他:他應(yīng)該結(jié)束自己的生命,同時結(jié)束無休止的痛苦的折磨,另一方面,她把自己的生命交到奧斯卡手中,愛和恨就這樣將兩個人緊緊連在一起。
接著,英國妻子的激情被爭吵和一場舞會忽然激發(fā)出來,影片的末日情緒在兩個女人相擁起舞時達到高潮,輪船在暴風雨中搖晃著。槍聲響起,一個循環(huán)結(jié)束了。清晨,朝陽染紅了平靜的海面。
《苦月亮》充滿了濃厚的末日情緒和無法擺脫的痛苦,人們不屬于這個世界,人們與世界隔著玻璃,在狹小的長廊上互相擠兌退讓,極端中間的巨大空白是妥協(xié)和平庸。一個印度人和他可愛的女兒在片尾向他們打招呼,他們的身影模糊不清。愛情和人生都是過于復雜的問題,因為人性本身太復雜了。
4 ) 一個女人把男人想睡的女人給睡了的故事
我在污穢的臺詞和性愛的畫面中掙扎的看完了這部電影,我的靈魂得到了升華,我悟出了一個道理,男人真的是用下半身思考的,得罪小人也不能得罪女人。
故事從一對“七年之癢”的夫妻在旅游的游船上遇到了一名法國女人咪咪開始,這名法國人女人是一個舞女,男人被她的美貌吸引,還沒準備干啥呢,舞女老公奧斯卡出現(xiàn)了,一個雙腿殘廢的美國作家。梳著大背頭,一口老黃牙,形象及其猥瑣,一看就是老流氓,這樣的人居然娶了一個大美女,在他們身上肯定有故事,奧斯卡看出男人垂涎他老婆美色,于是借由自己不方便邀請男人去他房間......????看到這里簡直一臉懵逼,難道這劇情準備發(fā)展為“密室殺人案件”?畢竟有哪個男人能容忍別人意淫自己的老婆,而且這男人比自己年輕比自己帥氣,最重要的是個完整的男人,要是我就喊進屋,警告他,甚至殺了他。
結(jié)果奧斯卡只是想讓男人聽他說故事.....神他媽說故事,這特么反了吧,應(yīng)該是咪咪向男人訴說她凄慘的故事,然后男人安慰她,最后安慰到上床....簡直不安牌出啊。男人和我想法是一樣的很好奇這對夫妻的故事,所以說好奇心害死貓啊。
外表猥瑣奧斯卡說了他們的故事,俗套的一見鐘情的故事,他把咪咪奉為月亮女神,把男人的性欲全部發(fā)泄在她身上,各種姿勢,各種工具,不停的做愛,奧斯卡還用了下流的的詞語來形容他們的性愛場面......簡直了,我和男主一樣聽不下去了,但是不得不說奧斯卡是個會說故事的人,他的形容讓男人越加被咪咪吸引,更加的想和咪咪上床,男人已經(jīng)被卷入了他們夫妻的故事當中,跟著他們痛苦著淪陷。
奧斯卡繼續(xù)說著他的故事,和很多男人一樣,奧斯卡就是個性主義者,他對咪咪的興趣來自咪咪的身體,當他對咪咪身體不感興趣的時候就開始想辦法離開她,然而咪咪卻在這個時候愛上了他。狗血的一米,所以這段是諷刺男人?男人在性愛里可以只把女人當作工具,女人在性愛里把男人當作自己的唯一。
離開了咪咪的奧斯卡繼續(xù)開始沉淪他的單身腐敗生活,玩弄了女人,又把她拋棄果然是遭報應(yīng)的,不久奧斯卡出了車禍,咪咪得知趕了回來照顧他,不對,是開始了她的報復,報復一個曾經(jīng)的風流現(xiàn)在是下半身殘廢的男人最好報復是在他的面前和別的男人曖昧做愛,他們的關(guān)系只能靠著性愛來維持。
故事說完之后,男人已經(jīng)沉淪其中就想找咪咪上床,這個時候她的老婆突然出現(xiàn)變得開放了,和咪咪在廣大群眾面前跳舞親吻......最后上床了!??!我的媽呀!萬萬沒想到,男人一直想上的女人被自己的老婆上了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我當時真的是日了狗的心情?。?!結(jié)果還沒緩過來的時候,神他媽結(jié)局就出現(xiàn)了,奧斯卡開槍殺了睡夢中的咪咪然后自己也自殺,神他媽的結(jié)局啊!臥了個大槽?。”粚а荽蛄藗€措施不及,兩對夫妻,兩種生活方式,兩種愛情觀,你選哪一個?最后那個小女孩的出現(xiàn),導演是不是在暗示,婚姻除了兩人經(jīng)營之外必須要有個孩子,不然再美好的愛情也會變得畸形。
最后奉上一首歌 《做愛買賣》
當初是你要做愛做愛就做愛
現(xiàn)在又要用真愛把我騙回去
做愛不是你想做想做就能做
讓你殘廢讓你明白你做不了愛
5 ) 《苦月亮》在羅曼·波蘭斯基的作品序列里是什么水準和地位?
個人感覺是TOP5級別。除開《唐人街》(在各種專業(yè)榜單上的地位已經(jīng)非常穩(wěn)固,屬于名分已經(jīng)得到確認的影史經(jīng)典)、《鋼琴家》(厚重的題材,金棕櫚的桂冠加持,影迷群體中也享有很高威望),《苦月亮》應(yīng)當可以和公寓三部曲、《不道德的審判》等片一起構(gòu)成波蘭斯基電影的中堅力量。這幾部作品很能體現(xiàn)波蘭斯基的幾大創(chuàng)作特點:
1.嫻熟扎實的類型化技巧,尤其鐘情且擅長懸疑、驚悚、情色這幾個題材;
2.藝術(shù)家的敏銳洞察力。波蘭斯基對生活、人性以及人際關(guān)系的方方面面有著非常敏銳的觀察,這在他的電影中投射為一種透徹而細膩的反思視角,在充滿現(xiàn)實主義質(zhì)感的底色中捕捉那些吊詭的戲劇性元素,是欣賞波蘭斯基電影的一大樂趣。這大概已經(jīng)抵達了侯孝賢提到的那種“越真實,就越有戲劇性”的境界;
3.善于調(diào)教表演,最大程度激發(fā)演員的潛力,讓他們留下表演生涯的高光時刻,比如《不道德的審判》中的西格妮·韋弗,《羅絲瑪麗的嬰兒》中的米亞·法羅,《鋼琴家》中的阿德里安·布洛迪等等;
說回《苦月亮》本身,它對于愛情、婚姻以及兩性關(guān)系的思考深度,對于情欲場面的表現(xiàn),以及艾瑪紐爾·塞尼耶讓人過目難忘的表演,都足以有力地支撐起《苦月亮》的經(jīng)典地位。就我個人看過的十來部波蘭斯基來說,我對《苦月亮》的喜愛程度可以排進前三(另外兩部大概是《怪房客》和《不道德的審判》)
6 ) 永恒的愛欲糾結(jié)——我看《苦月亮》
(有劇透)
羅曼·波蘭斯基這人,其人生之路正好比月之兩面:一面是藝術(shù)巨匠,拍了若干廣受好評的電影,各種各樣的電影獎項拿了一大堆,榮耀而耀眼;另一面是坎坷的人生之路,幼年時從納粹的集中營里死里逃生,母親喪于納粹之手,而在中年事業(yè)的上升期,即將臨盆的妻子及親友又遭歹徒殺害,上世紀70年代末,又因在杰克·尼科爾森家中與幼女發(fā)生性關(guān)系而被美國通緝,逃亡歐洲長達30多年,2009年9月因這陳年舊案被瑞士警方逮捕,在繳納了一大筆美金獲得保釋后,這個今年已經(jīng)是77歲高齡的電影大師至今仍被軟禁于家中,根據(jù)最新新聞報道,將很有可能被引渡往美國受審,這一面,也就是月之暗面,簡直可以說是災(zāi)難不絕麻煩不斷黑暗之極。
《苦月亮》是羅曼·波蘭斯基逃亡歐洲時期的作品,上映時間是1992年,成片于導演藝術(shù)人生圓熟的顛峰時期。孔子說“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順”,波蘭斯基拍攝此片時已經(jīng)是59歲了,正處于從“知天命”之年向“耳順”之年靠攏的這么一個年齡段,按常理來說,年近花甲,人生中的許多虛偽和矯飾都已經(jīng)放下,心中自有其對生命中所有一切的一套成熟看法。《苦月亮》這部電影,也可看作是導演對婚姻與愛情的一個總結(jié)。正如月有明暗兩面,愛情有其甜美醉人的一面,也有黑暗殘忍的一面。這愛欲的陰陽兩面,在這部電影中得到了真實而體現(xiàn)。
電影改編自一個名不見經(jīng)傳的英國情色作家的小說,電影和小說是兩個不同的藝術(shù)門類,但是三流的小說,往往也可變成一流的電影。這部電影喜愛者有之,厭惡者也有之,在我看來,無論你接受與否,這部電影的確是一部深刻描畫出人性真實的杰作。男女主人公的相遇與相愛,可謂愛之真實;而后期的厭憎與相互折磨,可謂欲之真實。
故事之初,想要成為一名作家的美國人奧斯卡來到巴黎,在公車上邂逅美貌女郎咪咪,自此墜入了單戀的情愫之中,四處苦苦尋覓那女郎之芳蹤。與此同時,電影也交代了奧斯卡作為一個花花公子的本性,——在找尋的過程中,他的身邊從不缺乏女人。而他與咪咪的再次相會,就是在他和一個女人外出就餐的飯店之中,這時候,他是食客,而咪咪是飯店的服務(wù)員。顧客就是上帝,奧斯卡對于咪咪的以后的人生來說,也始終是咪咪的上帝,這一角色定位,貫穿影片始終。
奧斯卡是愛過咪咪的,從無意間的相會,到有意識的找尋,再到最初的同居生活,電影描繪了愛情的甜美。這段時間,可以說是兩人愛情的“蜜月時期”。所謂蜜月,以月計時,雖甜蜜卻又那么短暫。蜜月一過,曾經(jīng)愛如珍寶的咪咪,逐漸讓奧斯卡心生厭惡。咪咪在與奧斯卡同居之前,這個年輕姑娘的志向是跳舞,而她與奧斯卡的第一次沖突,也是一段舞蹈。在夜店里那段咪咪與黑人小伙的舞蹈,既是咪咪對奧斯卡與她室友太過親昵的報復,也是對奧斯卡上帝角色的挑釁,———她想要與奧斯卡獲得平等的地位,奧斯卡是她的惟一,她也想要奧斯卡當她為惟一。她的挑釁失敗了,奧斯卡棄她而去,獨自回家看他的《美國往事》去了,她最終也只有追隨而去,乞求奧斯卡的諒解。從咪咪趴在奧斯卡的腳下痛哭流涕那一刻起,奧斯卡的上帝位置得以牢牢確立。從這一刻起,曾經(jīng)的甜蜜愛情開始變質(zhì)。
而咪咪,從奧斯卡給他公車票的那一刻起,直到最后死于奧斯卡的槍下,她始終愛著奧斯卡。從單純的愛,到夾雜著嫉妒的愛,到死心踏地接受他的嘲弄與侮辱的愛,再到攙雜著仇恨的愛,到牢牢占據(jù)主導地位把奧斯卡把玩于股掌之間的愛,直到一心求死等待著奧斯卡的那顆子彈的決絕之愛,都是愛。這種愛,直接,明確,一往無前,既凄慘又悲壯。
奧斯卡對咪咪說,我舍棄你,是為了換取所有的女人。這是奧斯卡最真實的表白,也是兩個人的根本矛盾沖突之所在。對于奧斯卡而言,他要的不是惟一的伴侶,也不是穩(wěn)固的婚姻,在獵艷的道路上,他永不饜足。是的,他曾經(jīng)愛過咪咪,兩個人也曾有過短暫的蜜月,但這一切都已過去,他已經(jīng)得到了她的肉體,現(xiàn)在,她成為他得到更多的別的女人的肉體的最大障礙。曾經(jīng)他看著她拿著瓶子喝奶,把牛奶淋在美麗的胸脯之上,他撲上前去貪婪的吸吮,那時候他覺得她是女王,她那么美,那么可愛。現(xiàn)在,他看著她拿著瓶子喝牛奶,覺得她是那么鄙俗,那么惹人厭惡。新歡淪為舊愛,新鮮變成厭煩。已經(jīng)得到的東西,不再值得珍惜,他已經(jīng)把她看成眼中釘肉中刺,看做一塊用舊了的抹布,只想把她遠遠驅(qū)趕出去。而對于咪咪而言,這個男人就是她的全部世界,她可以容忍他做任何事,可以容忍他與別的女人鬼混,只要這個男人容許她呆在身邊,只要這個男人和她在一起。奧斯卡只要一瞬,咪咪要的卻是永恒,這兩個愛情觀人生觀價值觀完全不一樣的人,就這么擰在了一起。
是的,男人要的是多,女人要的是一。這正是所有痛苦的根源。
在現(xiàn)代的愛情和婚姻倫理里,都把彼此忠誠列為第一要素,據(jù)說,這是人類文明的產(chǎn)品之一,而文明的功能之一,正是壓抑人性。而在弗洛伊德大師看來,人類的所有創(chuàng)造,都是對這種壓抑的反抗和升華。人類經(jīng)歷過母系社會和父權(quán)社會,但是人的本性都沒有多大變化。男人花心,女子癡情,自古皆然。有人從生理學的角度,指出男人之所以花心,是因為每天可以制造出億萬之眾的精子,而女人之所以傾向于追求穩(wěn)定的關(guān)系,是因為成熟女性每個月只能生產(chǎn)一顆卵子。精子多而廉價,可以任意拋灑,卵子少而珍貴,必須慎重斟酌之后再行付出。而且,男人一夜迷情之后,可以穿戴整齊揮手灑脫而去,而女人,還要承擔十月妊娠數(shù)載養(yǎng)育這一可能出現(xiàn)的漫長后果。這是男人與女人之中不可調(diào)和的根本矛盾。這個矛盾,也正是奧斯卡與咪咪之矛盾。
所以,在這世間流傳的感人的愛情,總以一方被不可抗拒的力量殺死而告終?!队∪恕?、《泰坦尼克號》、《梁?!贰ⅰ读_密歐與朱麗葉》等等,莫不如是。因為,當“蜜月”的狂喜退潮,當一切不可避免的滑向世俗生活的泥淖時,多么偉大熾烈的愛情也會隨之褪色乃至消失。而我們要的是愛情的超越凡俗之處,我們無法忍受愛情的最終走向世俗。
如何使愛情保持新鮮?據(jù)說其第一要義就是相戀的雙方盡最大可能的保持精神上的共鳴和交流,也就是說當最初對彼此肉體的迷戀消退之后,尚有一個可以共同退守的堡壘。畢竟,比起容易褪色消逝的容貌,精神是相對永恒的。如果世間男女都能有李銀河和王小波、或者如三毛和荷西那樣的的精神共鳴,脆弱的愛情就得以牢牢維系。再來看看奧斯卡和咪咪,他們在最初的“蜜月時期”里,最大的樂趣也就是玩玩角色扮演游戲,搞搞SM而已。肉體的交流倒是不少,精神的交流幾近于無。兩個人生閱歷生活情趣決然不同的人,就是想要尋找共同話題,估計也是無從找起。這也印證了那個古老的道理,純粹以肉體關(guān)系締結(jié)起來的愛情,在男人那里,是極不穩(wěn)固的,因為喜新厭舊是男人的本性。
當“蜜月”變成“苦月”,當仇恨替代愛情,奧斯卡對待咪咪越來越冷酷無情,最終費盡心思將她驅(qū)趕出了自己的生活。在奧斯卡這里,他如愿以償?shù)倪^上了尋花問柳的逍遙日子,他與咪咪的愛情也已經(jīng)是徹底死掉了。而咪咪在時隔兩年之后,依然回到了奧斯卡的身邊。這時候,曾經(jīng)相親相愛的兩個人,如同兩個不共戴天的仇敵。這兩個人,也已經(jīng)不再是昨天的那兩個人,一個下肢癱瘓失去了性能力,一個因為為這個男人流產(chǎn)而不再有生育的能力。也就是說,當這對怨偶再重逢時,一個是不舉的男人,一個是不孕的婦人。
而這個失去性能力的男人,和這個失去了孕育能力的女人,竟然又結(jié)了婚,重新生活在了一起。這時候,咪咪開始找回她往昔的榮耀,她又站到女王的位置上,開始處心積慮的報復這個男人。對于一個好色如命的男人來說,喪失性能力應(yīng)該是上帝給他的最大的懲罰了,咪咪覺得這還不夠,她要更為嚴厲的懲罰他,羞辱他。當著他的面與人調(diào)情,把失去自理能力的他扔在家中,任由他把尿撒在地板上,尿在褲襠里。我跟那個黑人跳舞你不是很不高興嗎,我現(xiàn)在要讓他跳舞給你看,向你這個無能的男人展示他健美的身體,還要當著你的面和他大搞特搞。奧斯卡在昨日種下的所有,在今天開始開花結(jié)果。
當這種種復仇的把戲玩到厭倦的時候,在奧斯卡的生日,咪咪送給他的生日禮物,是一把裝好了子彈的手槍。咪咪應(yīng)該明白,這把槍,既可以朝著奧斯卡射擊,也可以朝著她自己射擊。咪咪在送槍的時候雖然什么都沒說,但她的意思很明顯:奧斯卡你不是特別驕傲嗎?你不是我生命中的上帝嗎?你要真是個男人,你就自殺,或者殺死我。從送出這把槍開始,咪咪就已經(jīng)有了求死的心。
奧斯卡沒有殺人,也沒有自殺。他和咪咪來到一艘豪華游輪之上,開始他們的東方之旅。這個東方指的是印度。長久以來,對西方現(xiàn)代文明感到厭惡的時髦人士,很多都往東方尋找精神支點,比如披頭士等搖滾大腕就從印度神秘哲學里尋找精神力量。奧斯卡和咪咪,在彼此制造的地獄里呆得厭煩已極之后,也開始趕往印度。他們或者想要去東方獲得新生,或者想要到東方了卻殘生,總之他們趕上了這趟游輪。在游輪之上,咪咪仍舊在玩她那些危險的性游戲,她在調(diào)戲船上的男人的同時,也在不停的激怒著奧斯卡。咪咪很了解她自己的美貌,了解她的肉體對于好色男的誘惑力。她獨自在船上的酒吧間里隨著音樂起舞,這舞蹈就是一個殺傷力巨大的誘餌,自有那好色之徒上鉤。而來自英國去印度度假,在同一條船上的正處于婚姻困境的奈杰爾,正是最優(yōu)質(zhì)的一條大魚。奈杰爾與他老婆菲奧娜,既是奧斯卡與咪咪的故事的傾聽者與參與者,也是奧斯卡與咪咪愛欲故事的對照。
奈杰爾也是男人,也是另一個奧斯卡。癡心女子負心漢,天下男人皆花心。奈杰爾也被咪咪的肉體深深吸引,他滿腦子想的是如何得到這個女人,他雖然在聽奧斯卡講述他那罪與罰的故事,但他時刻都在盤算著如何跟咪咪上床。在這個傾聽的過程中,奈杰爾也在創(chuàng)造著自己的故事。他欺騙他的老婆菲奧娜,他被這個故事深深喜引。最終,在新年之夜的舞會上,他與咪咪翩翩起舞,并向咪咪傾訴了自己的渴慕之情。
從對白看來,咪咪已經(jīng)釣過一些“魚”讓奧斯卡向他們講述自己的真實生活,而只有奈杰爾堅持著把這個黑暗的故事聽完全。這個故事他也同樣復述給了他的老婆菲奧娜,并且欺騙他的老婆說他只是對這對不幸的夫婦充滿同情,他有責任把這個故事聽完。而菲奧娜對奈杰爾的鬼把戲了如指掌,她明白她的老公就是一門心思想睡別人的老婆。而在故事的最初,奧斯卡就已經(jīng)把奈杰爾看得一清二楚,奧斯卡質(zhì)問奈杰爾是不是想睡他老婆,奈杰爾含糊其辭不敢直接回答。在故事接近尾聲的時候,奧斯卡明言奈杰爾可以與咪咪上床,只是到故事的最終,奈杰爾也沒有能得到這個機會。在新年夜的舞會上,正當奈杰爾已經(jīng)離成功很近的時候,他的老婆菲奧娜突然殺了出來。菲奧娜代替了尷尬退下的她的老公,與咪咪完成了最后的舞蹈。
咪咪的好幾場戲,都與舞蹈有關(guān)。電影中的舞蹈,自有其意味。前文述及的咪咪與黑人青年的第一個舞蹈,是復仇和分裂之舞,它象征著咪咪與奧斯卡愛情開始有愛情之外的力量進入。咪咪在燭火中為奧斯卡所跳之舞,是欲望與臣服之舞,它象征著奧斯卡與咪咪的關(guān)系是欲望大過愛情,象征著咪咪對于奧斯卡的的關(guān)系是臣服關(guān)系。咪咪在游輪之上的第一個獨舞,是誘惑之舞,它象征著男人對女性身體的欲望。而咪咪與奈杰爾的舞,是混亂和失敗之舞,在跳舞的過程中,奈杰爾舉棋不定游移不一,身邊擠滿了各種各樣的人,它象征著奈杰爾的虛偽和怯懦,總是被外物所干擾。而咪咪和菲奧娜的舞蹈,是完美之舞,兩個女性惺惺相惜心意相通,所有的閑雜人等都為她們騰出地來,為她們鼓掌。舞蹈過后,兩個女人回到房間搞到了一起。而這一場景,象征著她們對男人的失望與決絕,——看吧,沒有這些該死的男人,我們也能讓自己爽。
咪咪和奧斯卡的故事,在新年第一天的凌晨里終于來到了它的結(jié)局。奧斯卡射殺了咪咪,然后吞槍自盡,這對怨偶,就連死,也死在了一起。而奈杰爾和菲奧娜,導演在最后給出的藥方是:養(yǎng)個孩子吧,只有孩子,才能讓枯燥無味的婚姻繼續(xù)。是的,愛情的最高目標,不就是婚姻么,而婚姻的最終目的,不就是下一代么。有了孩子,愛情和婚姻就都有了圓滿的答案。只是,養(yǎng)個孩子,就能包治百病嗎?我對這種休克療法還是存著深深的疑惑。
再來看故事中的四個人,奧斯卡是最冷酷絕情自私自利的,但是又足夠誠實。他毫不掩飾他對不同的女人的喜愛,并且把這心聲向咪咪坦呈。是的,他是最真誠的男人。這種赤裸裸的無視世間倫理,只順著自身最原始的召喚而奔跑的男人,無論什么也救不了他,如果他不癱瘓,估計也會當一輩子的花花公子。這個男人,有其惡劣的一面,也自有其充滿魅力的一面。但是,無論對于愛情還是婚姻,這種毫無責任感的男人,只會是追求戀情長久的女人的災(zāi)難。咪咪,正是這種男人所造成的災(zāi)難的最好寫照。咪咪是電影中最無辜最值得憐憫的一個被侮辱被損害的愛情至上者,她的整個人生悲劇,就從奧斯卡在車上用公車票劃過她的大腿那一瞬間開始,她的被輕視被踐踏被拋棄,以及她的終身不孕,都是奧斯卡造成的。但是,她又那么迷戀著奧斯卡,她愛奧斯卡超過一切,其實她自己可能都沒能意識到,她折磨癱瘓的奧斯卡越深,她就愛奧斯卡越深,所以,她最終都沒有棄奧斯卡而去,直到奧斯卡將她殺死為止。
奈杰爾,是現(xiàn)代婚姻的一個代表。在激情趨于平淡,瑣屑代替浪漫之后,他也按捺不住心中之癢,在尋找沉悶婚姻的一個出口。他平平無奇,性格平庸,若不是那稍顯出眾的容貌,丟到人堆里估計就很難再找得著。是的,他也是渴望獲得無數(shù)不同女性肉體的男人,只是他性格怯懦軟弱,虛偽矯飾,估計永遠不會像奧斯卡那么有女人緣。相比奧斯卡,他對他的老婆,更多了一份責任感,看起來也比奧斯卡多那么一點同情心或者說憐憫之心。他雖然無數(shù)次心頭有出軌的小獸在撕咬,估計也不會去認真實施,除非是碰上咪咪那種真正打動他的女人。至于奈杰爾的老婆菲奧娜,那就是一個黃臉婆的角色,一個被婚姻中的老公所傷害的那一類角色,但這也不是一個軟角色,她也有自己的主見,當自己的領(lǐng)地被侵犯的時候,她也要跳出來維護自己的利益。這一類人,往往正是現(xiàn)代婚姻的忠心守護者。只是不知道怎么搞的,維護來維護去,倒跟那個有可能奪她之愛的女人搞到一起去了。
電影就是這樣子,很真實,既符合藝術(shù)需要也符合現(xiàn)實邏輯,所以是個好電影。至少,這樣的電影會讓人審視愛情和婚姻,會讓人反思自己,特別是男人。故事結(jié)束了,這樣的矛盾和沖突永遠不會停止,除非在很遙遠的未來,隨著科學技術(shù)的發(fā)展,隨著人性的變異,現(xiàn)代這種基于基督教文明的婚姻、愛情以及家庭倫理解體,這種故事才不會重演。
有一種說法,波蘭斯基當年與那個未滿13歲的姑娘是你情我愿的通奸,只是后來那姑娘不知道怎么的反悔了,估計是想敲波蘭斯基竹竿而未遂,終于將其起訴逮捕,后來整個案子又被復雜化,成為一班人打擊報復波蘭斯基的有力武器,老波這才逃亡歐洲。話說回來,就算是兩相情愿,波蘭斯基這事確實做得太不厚道,那么多嬌嫩欲滴的大姑娘等著上你的床,何必對一個小孩子下手呢?大師和魔鬼,有時正是硬幣的兩面,就像好丈夫和老色鬼,也可能統(tǒng)一在同一個人身上一樣。
愛到極致,就是兩個人的相互折磨
對,我喜歡苦戀。我想說高潮之后是無盡的厭倦,那么我們是否應(yīng)該永不登頂?可是如何知道那個期限呢?
波濤暗涌的海面,陰藍的夜空里掛著一輪輕佻的月亮。Kristin絕望到了極點,成熟和孩子氣的混合體,無知中透著邪惡的美。愛恨交織,彼此厭棄彼此折磨。不止一次要遠離對方的生活,又不止一次的重頭來過。當咪咪送給奧斯卡手槍做禮物時,就已深刻的知悉彼此的宿命,是那個遙遠的,遙遠的多的地方。
這個結(jié)尾我確實沒有想到。玫瑰的舞姿真是驚艷。記住Kristin Scott Thomas。
如果不愛的話,就不會從折磨對方中得到快感,折磨一個陌生人沒太大意義。
愛只因未得到。
“我想我愛上你了” “這只是幻想,愛只是性游戲的副產(chǎn)品” “這只是游戲?” “難道不是嗎?” “我真的愛上你了” “這是你永遠得不到我的原因”
男人貪婪地想占有所有女性,女人貪婪地想占據(jù)一個男人的全部。
她們遍嘗了所有相愛的方式,唯獨少了平凡的生活和一個孩子。片中印度人說“孩子是維系婚姻最好的紐帶”,不過可惜也不是維系愛。
男人的貪婪和女人的貪婪有什么區(qū)別?奧斯卡不是不愛咪咪。他的貪婪在于,他不愿意為了一個女人失去得到所有女人的機會。咪咪也不是不愛奧斯卡。她的貪婪在于,她愿意舍棄一切來得到這個男人的全部,甚至包括自己的人生。
藝術(shù)家都應(yīng)該坐在被告席上
殘疾作家通過向陌生人兜售性感嬌妻獲得快感,咪咪則通過引誘迷戀自己的男人抵達高潮。兩個病態(tài)的人劫持性愛以延續(xù),最終以一場射殺飲彈的悲劇收場。那么試圖通過一段旅途挽救婚姻危機的夫婦呢?由野蠻的性愛搭建起來的愛行不通,那么中產(chǎn)階級夫妻的愛呢?導演沒說。施虐方與受虐方的逆轉(zhuǎn)很有意思。
“完整地看完之后,我明白了。這就是王朔過把癮就死的升級版啊。” +1
沒有想象中那么情色,卻是最悲慘的愛情。"Nobody hates you as much as I do." 到底何謂真愛,我不明白了。最后一段劇情有點太過離奇??
渣男奧斯卡在飛機上給咪咪放了鴿子,看起來是極其無恥自私的行為,從另一面說,如果那就是結(jié)局,或許2人都獲得了拯救。奧斯卡雖然有性癮變態(tài),但基本還是個文藝渣男的日常操作,他對咪咪的愛情有狂熱也有厭倦,屬于還算正常的情感取向。而咪咪,則是個愛情腦的完全依賴型毀滅人格。俗稱尤物,一碰誤終生。一個情感尤物遇到了個文藝渣男,到底是誰的錯?深陷情網(wǎng)的倆人像兩只野獸互相撕咬,愛撫,依戀和折磨,咫尺天涯。倆個人格都有欠缺,但都對愛情抱有執(zhí)念的人就這樣雙雙赴死。對人性深邃與暗黑的洞悉,對性挑逗與SM奇觀的錯愕惶恐,對情愛泥淖中男女的卑微絕望,即使是人過中年,也禁不住掩卷嘆息。這大概是對愛情最冷酷的寓言和詛咒。愛情如一碗色澤絢麗口感粘稠的毒藥,上癮且致命。明明可有可無,但卻重于泰山,或許毫無意義,然卻窮盡一生追問
一部已婚人士看了想離婚,情侶看了不敢結(jié)婚,單身看了不想再戀愛的神片
這片太長了就和那對變態(tài)夫婦的情欲生活一樣 還沒到高潮就已經(jīng)結(jié)束
波蘭斯基真是令人大開眼界,看似極端的情色奇觀呈現(xiàn),實則洞穿了男女性心理的本來面目。過于熾熱的愛欲終歸會翻轉(zhuǎn)到硬幣的另一面——恨,輾轉(zhuǎn)于相互折磨的火網(wǎng),在虐待與受虐的輪轉(zhuǎn)中泥足深陷。休·格蘭特飾演的偽君子作為聽故事又未能得到情欲滿足的第三者,與觀眾地位一致。ps:面包片。(9.5/10)
在這樣一場愛與欲,虐與被虐中,快感和耐心都消磨殆盡,也只有死亡才得以解脫。
她那么愿意活在地獄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