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兩人的情事,結局如何?導演的看法【訪談】
很喜歡《情事》,看完后有種難以言喻的感覺一直在我心頭縈繞。 大概是因為那場雨戲,莫名想起春夜喜雨: 好雨知時節(jié), 當春乃發(fā)生。 隨風潛入夜, 潤物細無聲…
除夕看的電影,今天大年初五,除了吃吃喝喝工作打打牌,電影情節(jié)依然不時徘徊在我腦?!? 正好找到李在容導演2012年在英國的訪談,決定不負我為這部電影耗費的時光和腦細胞(誤),翻譯一下,也好斷了我對年輕的李政宰的念想(狗頭
七道《情事》相關的采訪問題;關于電影結局可以跳到最后一題。訪談翻譯如下:
問 1:《情事》是你的第一部執(zhí)導的電影,可否說說為什么會選擇執(zhí)導這部電影?
李在容:好久以前的事情,不太記得了(笑)。在韓國電影藝術學院時,我專注于紀錄片,因此我對有實驗性質的、新型電影感興趣。當時有個認識的制作人讓我評閱他手頭上的《情事》劇本,過程中我萌生了想拍這部電影的念頭。
問 2:《情事》的極簡風格,是不是和你的紀錄片經驗有關?
李在容:與其說是因為我以前的紀錄片經歷,當時很多韓國愛情片有種夸張的基調:情感上過于煽情,故事也很俗套。所以這部電影的風格其實是因為我想嘗新。
問 3:《情事》是關于婚外情的故事。你有否預料到這會是部很有爭議性的電影?
李在容:愛情并不會遵循選定的途徑,禁忌的愛和情不自禁往往是因為不得已的因素 – 時間、地點和個人境遇。比起一般的愛情故事,我覺得觀眾對悲傷、不被允許的愛情更有共鳴。我個人也對禁忌之戀的故事更有興趣,因此《情事》誕生了。
問 4:上映期間的觀眾反響如何?如果上映于六十年代,大概會有觀眾覺得很震驚,但1998年的觀眾應該更能接受這個故事吧?
李在容:是的,九十年代的韓國和六十年代相比真的很不同,然而這部電影上映時還是有些爭議性。《情事》是1998年的作品,不得不說最近十年的韓國的變化更大啊。我想幾乎所有愛情故事都被韓國電影呈現(xiàn)出來了,除了新郎和岳父間的愛(笑)。
問 5:聽說你想拍 timeless 的電影。我第一次看《情事》是十年前,兩個星期前再看這部電影時,我以為它可能會有些過時,然而并沒有。觀感還是很新鮮,我也像十年前那般被深深觸動了。
李在容:不知道你有沒有看過我在電影上映期間的采訪,但當時我說過,我想拍即使十年后看也不過時 – timeless 的電影。所以這也是我選擇了簡潔風格的原因,比如刻意不選擇當下流行的服裝和音樂,來打造一種更‘經典’的感覺。
問 6:這么多年來你常和李美淑合作,她在《情事》的演出也是隱退十年后的復出作品。為什么會選擇她為電影主人公呢?
李在容:在我青少年時期,李美淑的存在是女神級別的。她也是我非常敬重,并幾乎可稱為理想的演員。《情事》在劇本籌備時期就已是為她的復出打造的作品。所以其實不是我選她,而是在我參與時她已經在計劃中了。她也是我決定執(zhí)導的原因之一。
問 7:電影呈現(xiàn)開放式結局 – 李政宰和李美淑沒發(fā)現(xiàn)彼此在同趟班機上。身為導演,你覺得他們最后會在一起嗎?
李在容:多數(shù)與禁忌之戀有關的韓國愛情片都有悲慘的結局,而且往往是女性角色受到懲罰。我不希望《情事》有類似的結局,但如果完全 happy ending 也不太合適。因此結局是兩人分開,但命運般的搭上了同趟班機,讓觀眾用這個開放式結局去自行想象。我希望觀眾有自己的見解,但我的個人想法是兩人會飛往同個目的地 – 李政宰提過的那片湖。我想他會對她說:“我們在這個地方相遇了。這不是命運嗎?”。但我覺得李美淑想要更多獨處的時間(畢竟這也是她離開家的原因)。我想十年后,如果兩人間是真愛,他們會在單身的狀態(tài)下再度相遇。因此與其在飛機上,我更希望兩人在一段時間后才復合,并對之前發(fā)生的一切不抱任何遺憾。
2 )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年近40歲的女人的心靈是很危險的。青春無可奈何地流逝,卻又沒有絕望到真的中年頹敗。總還想抓住青春的尾巴再回光返照一把。若是有個比自己年少十歲的男孩愛上自己,無疑是給自己注射了一劑強大的返老液。
那個年少的男子,英俊,瀟灑,少年有成。年輕時候的自己會不會也整日為伊消得人憔悴?而凝望鏡中的自己,抵不住地球向心力的拉扯,一切都無可救藥地向下墜落。
一切都麻木了。既不是丈夫眼里那個萬人迷,也不是外人眼里的風景線。最讓女人傷感的,是歲月在臉上無情的刻畫。害怕照鏡子,尤其害怕愛人眼里的反光。
整部電影對白很少,大多是焦灼的糾纏。
中年的女人總是敵不過孩子氣的執(zhí)著。你叫我上樓,我擺手,你就用眼睛一直望向我,直到我上樓。你叫我下樓,我拒絕,你就在風雨里一直等,一直等到我無法入睡,心神不寧,最終披衣夜行,來到你身邊。你叫我來到你身邊,我不來,你就一直打電話,一直哀求,直到我聽從你的召喚,不顧一切來到你身邊。當這一切將我麻木的靈魂點燃,我已經不需要你的堅持。我就已經飛蛾撲火,借著每個時機,計劃著每一段空隙,只為奔向你,傾瀉每一分的饑渴與欲望。那時,我已經崩潰,不能自已。于是,我說服我自己,我從沒為自己活過,我不要終身不快樂,我不要到死都遺憾不曾奔向愛的懷抱。
可是,逃離又怎樣呢?終究逃不開另一段的一起生活,日子重復上演,那樣就知足了嗎?
是啊,現(xiàn)在的日子是很乏味。七年之癢眾所周知,但七年以后,只會癢上加癢。
上有老下有小的生活的重負令人時常絕望。如果老人身體健康,能幫著帶孩子,那真是燒了高香,如果碰巧老人生病,那就要肩挑兩頭,來回奔波,容不得喘息。這時候能夠自私地放棄這些責任,只為片刻的歡愉嗎?
老公隱忍地說,你就不能自制嗎?
每個不論男女出軌的靈魂都在呻吟,我無法控制我自己。一旦開始瘋狂就再也剎不住車,欲望是流淌的河流,只要開了渠就無法堵上。
好吧,就允許你出軌,畢竟那是情事,本能的成分多很多。童話都是在“王子和公主從此過上了幸福的生活。”里結尾。而后來呢?沒有后來了。后來王子愛上了別的姑娘,他說,我以前只是一時糊涂。公主愛上了別的王子,她說原來年輕不懂事。自私總有理由。誰真會愛誰一輩子?
那么孩子呢?一個母親怎么可能放開自己的孩子,毫不負責地,自私地去追求自己的幸福。更何況那真的是幸福的彼岸嗎?看過很多沒有母親的孩子性格變得很怪異,也是因為父親遭受失敗的打擊變得沉淪,不由自主地影響到孩子。母親一句話都沒有,一點征兆也沒有就無聲無息地離開了,孩子卻不知道原因。只會無數(shù)次自卑地想到是自己做的不好才會這樣。總認為孩子只要決定要了,那就要將父母的負責盡到底。不論孩子將來怎樣,是否有出息,那是自己選擇一輩子背負的責任。因為是你把他帶到人世來的呀!離開丈夫,可以有種種借口??墒请x開孩子卻沒有任何理由可講。
有的母親會說,我自己都沒有過好,怎么給得了別人幸福?孩子不是我想要,也是無奈。對于這樣的想法,我也很無奈。對于素賢的逃離我就很無語。可我真的無法評判。我不是道德批判者。我批判不了任何人。我只是認為,做一個母親就要盡到母親的職責。
被愛是一種幸福,尤其是一份意外的愛情,簡直是比中彩票還令人愉悅,完全就是一次重生。最好的結局就是《失樂園》那樣,沒有孩子的牽絆,在情欲最濃烈的時候死去。這才是愛情永恒的方式。
只是,沒有人能獨自自私的活著。
生命不能承受之輕。
3 ) 那些自我與自由
這是和《廊橋遺夢》十分相似的電影,只是結局不相同,故而兩者反映的價值觀也是大相徑庭。沒有誰好誰壞,只是角度不同罷了。在影評上,我認為它的評分偏低了,它應該和《廊》相差無幾。
韓國此類電影,多文藝。不可否認,在敘事表達上,有些地方過于作了,但我很喜歡它的細膩。全篇沒有過多的臺詞,淡如流水,靜如深淵,總是籠罩著壓抑的情感。
婚姻是不是一種束縛呢?結婚多年,有小孩,還有一個事業(yè)有成的丈夫,女主把生活過得不痛不癢。愛情本就是快銷品,像鮮花一樣,固然美麗,也易于凋凌,更何況女主當初似乎并沒愛過他的丈夫,也許只是感動罷了。
當她遇到宇因,她妹妹的未婚夫時,她似乎看到了生活的另一面。渴望自由、孤傲的男人,總是給女人一種飄渺朦朧的錯覺,好像愛上他跟隨他就能得到自由,從現(xiàn)實中解脫出去。于是,表面上他們的接觸只是淡淡的,不動聲色,但其實每一次的接觸,愛欲就多一分,直至最后宇因的一個吻讓這愛露出了水面,素賢自己都被嚇了一跳。她不敢正視自己的愛,因為她肩負著家庭和道德的審判。但宇因不管,他就是個小孩,我愛你,就要了解你的家庭,你的生活,你過得幸不幸福,你愛不愛我,只要你也愛我,我就什么都不管,我可以放下所有一切。
我沒有想到影片的結尾,素賢竟然真得可以放下一切束縛,一切的道德審判,去追求自己的愛,我仿佛看到《廊》里的女主,拉開車門,不管一切地飛奔向自己的愛人。這是勇敢還是自私呢?
老公后日說,難道你就不能自制?素賢無疑有一個好老公,他明白素賢的心早以飛走,但他愿意等,等到他們的愛歸于平淡后素賢能回來,他覺得即使家庭里沒有愛情,也可能平平淡淡實實在在地過好一生。
但宇因的一句話讓素賢放下了所有包袱:有一天,你也會老,你也會死,到最后,可能你還從未好好愛過。
素賢的決定是我想看到的,盡管自私,卻有一種生命的力量在沖激著生活,給人以遐想。但我又害怕他們的結局,他們的到底是不是真愛呢,即使是,那么能抵得過瑣碎的生活和喜新厭舊的本能么?還好電影在此刻畫上了句號,看似美好,可這美好,就像飛上天的氣泡。
4 ) 情事: 自然如水,熱烈如火
第一次看是在鳳凰衛(wèi)視,翻譯的名字不記得了,但片頭的那兩個漢字我卻記住了:情事.
非常喜歡這部片子.看完以后的日子,常常會在心里把電影從頭到尾再放一遍,會激動地給朋友們講這個故事不錯過那些細節(jié).
為什么喜歡呢?連自己也有點不明白.不過,也許就象愛一個人可以沒有理由,喜歡一部電影也許是因為一時心動。
電影的故事前面的豆友已經說過很多遍了,我就不重復了.來說說我喜歡的細節(jié).
1,化石.化石是妹妹送給姐姐的生日禮物,每年送一塊,已經有七塊了,象裝飾品一樣放在家里.現(xiàn)在還記得素賢用抹布仔細地擦拭每塊石頭的鏡頭.有個這樣在博物館工作的妹妹真不錯,有這樣別致的裝飾也很不錯,看的時候我心想.化石是個象征.姐姐的生活,在宇因到來之前,就象化石一樣,簡單,單調,冷冰冰.生活里是白色和黑色,還有灰色--素賢家里的顏色,也象石頭一樣冷冰冰的.素賢第一次見宇因,她穿了一身灰,他是白加黑,這也許就是他們當時的心理狀態(tài).
2,湖.素賢陪宇因去看房子.他們最喜歡的是間在湖邊的房子,可惜種種原因不能買.后來素賢又陪宇因去買家具.她送給他一幅畫作為結婚的禮物,"一湖水".
3,他們的初吻.下雨.宇因堅持要素賢去他的屋里坐坐,又堅持送她出來.他舉著雨傘站在她車窗旁,直到她搖下車窗,然后是他堅決的吻......
4,公開.一吻之后宇因去找了素賢的丈夫,到素賢家做客.這實在是大膽.飯后三個人坐在沙發(fā)上.宇因問素賢的丈夫二人是如何相識相愛.丈夫當然不知道身邊的二人關系早已經變化,也不知道宇因來的目的其實是為了見自己的妻子.丈夫很自然地也問宇因"你們是怎么認識的".丈夫指的是宇因和素賢的妹妹,但宇因說的是他與素賢的故事,而且他就是來說給素賢聽的!想聽我們的故事嗎?那是一見鐘情.我們一見如故.
5,巴西.宇因的童年是在巴西度過的.那片湖就令他想起巴西的湖.宇因送給素賢的磁帶是帶點拉丁風的樂曲.巴西,代表了從宇因到素賢兩人在冰冷沉靜的外表下未曾熄滅的火.生活.愛.自由.
6,雨.他們第一次正式見面,她在咖啡館等他,咖啡館的落地窗外忽然下起雨來,有人在雨中奔跑.本來兩人決定去看戲,就在劇院門外,宇因去買票了,妹妹打來電話,素賢第一次向妹妹撒謊說宇因不在身邊,下起雨來.剛買來的戲票丟在地上,雨滴砸落下來.下著大雨,他站在門口,她在街對面的車里,揮著手讓他別淋著趕快進去.他望著她,然后穿過街道,固執(zhí)地站在她車窗旁,堅持要素賢去他的屋里坐坐.
為什么喜歡呢?后來又看過幾遍,想找答案.
也許,因為片子很干凈.湖.雨.綠色的林子隱蔽著皇宮.
也許,因為成熟的李美淑,鎮(zhèn)定的李政宰.
也許,因為他們都平靜如他們去看的那一湖水,內心卻沒有湮滅的激情.
片子的結尾,兩個人坐上了同一架飛機.觀眾知道,他們卻未必知道.我猜想,大多數(shù)人都希望兩個人最后在一起吧,無論是去美國,或者是巴西,或者回到韓國.
但我覺得,也許,他們在不在一起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知道自己生命/生活中最重要的東西是什么,重要的是不被預先設置好的生活所約束而能去追求對我們真正重要的東西.我更愿意相信這不是一部講愛情的片子,而是談內心的自由.
唯一的問題:兒子怎么辦呢?
5 ) 《情事》:讓這一段愛情,鐫刻在化石里
1
辦公室里。
24歲的小W熱情洋溢地高喊:“我愛車仁表!他是我身邊所有男人優(yōu)點的總和!”
34歲的大Z略帶感傷地傾訴:“看見漂亮可愛的女孩兒,真有一親芳澤的沖動,可惜……”
44歲的老Y老是有賊心沒賊膽地嚷嚷:“小學部美女如云,哪天有時間得去和她們熱乎熱乎,嘿嘿!”
54歲的……抱歉,初中部目前暫缺。
而,無論身處在哪一個年齡,無論是熱烈渴求還是淡淡希冀,哪一顆心會少了對愛的憧憬,哪一個人不盼望一段美麗的愛情飄然而至,哪怕只能短暫擁有,也會成為溫暖這一生的永恒記憶。
2
我曾經愛過嗎?
縱然回答是肯定的,我還是無法不艷羨那個叫素賢的三十八歲的女子,還是極度渴望能在那場情事中讓我將她取代——讓我去愛宇因,讓宇因愛上的是我,讓他溫存擁我入懷,讓他與我抵死纏綿。
“我和她一見鐘情,一見如故?!闭f此話,他大有深味地看向素賢,“我們很快就接吻了?!?br>而,那是怎樣的一個吻?
漫天的大雨中,她送他到門前,他該進去,卻在門前佇足片刻,又冒雨來到車前,不知說著什么。她心疼,著急地揮手示意他離去,他卻固執(zhí)地不走,于是她拗不過他,打開車門,隨他進屋,喝一杯熱咖啡,聽他講秘密花園的故事。
夜更深,她終于要走了,坐在車內,吟吟笑著與他道別。他在車外,撐一把黑布雨傘,并不在意她說了些什么,突如其來地俯下身去,在她綻放的紅唇上輕輕一吻。她怔住了,看他片刻,爾后飛快離去,只留他在雨中,目送她的倩影。
鋪天蓋地的雨,也比不過他與她心中終于泛濫的溫情——原本應成為親人的他們,再怎樣抗拒,終于還是要成為情人,哪怕大逆不道,哪怕眾叛親離,哪怕萬劫不復,愛就這樣洶涌地來了,淹沒了他,淹沒了她,淹沒了兩個沉默多過言語的人。
是的,我喜歡素賢溫婉美麗的笑,帶一絲柔弱,帶一縷溫情,帶一點羞怯,帶幾許嫵媚。我更喜歡宇因的安靜,初識素賢,坐在她的車內,他幾乎從不主動說話,問他一句,他才答上一句,而就是這樣的安靜,堅忍的表情,才打動了素賢,也打動了我吧?
最喜歡家具店里,他故意站在某處,等素賢不經意間向他走來,幾乎要撞上他了,才訝然看見原來是他!
“怎么會是你?”她有意外的驚喜。
“我跟蹤你到這兒來。”他有孩子般的竊喜。
然后兩人一同大笑,整部片子里唯一一次開懷大笑,出了聲的笑。而銀幕外的我,卻一徑感動地要哭。
3
真是反感那不知所謂的評論:“因為不倫,所以不潔。”
違背自己的本心,壓抑真誠的愛戀,去恪守一個世俗規(guī)定的名分,難道就是所謂的“倫”?為了工作,俊石可以許多天都不回家,只將無盡的家務和照管孩子的任務交付給素賢,即使睡在她身邊,也是鼾聲大作,視她如無物,連多看她一眼的興趣都沒有,一顆寂寞的心,就應該在這樣的荒漠中孤獨終老,干渴至死?我堅信,每個人生命中都有一場命定的轟轟烈烈的愛情,都有一個注定要與自己傾心相愛的戀人,在那個人出現(xiàn)之前,在那場愛降臨之前,我可能會經歷一些情事,但我一旦發(fā)現(xiàn)屬于我的那段姻緣原來就在這里,我怎能不舍棄已有的一切,奮不顧身去擁抱那個終于出現(xiàn)的真正的另一半?宇因不是不曾猶豫,不是未經掙扎,不是沒有感覺到痛苦,終于俯身一吻,實乃情至深處,人不由己,再不表露,心會發(fā)狂啊!
唐玄宗與楊玉環(huán)那樣不倫的愛情,還能被后人“在天愿為比翼鳥,在地愿為連理枝”地眾口傳唱,為什么素賢與宇因就要被罵作不倫與不潔?
看過那么多的所謂“情色電影”,《綠色椅子》,《快樂到死》,《丑聞》,《失樂園》,《紅字》,《密愛》……真正被打動并讓我由衷神往一段同樣愛情的,還是這部《情事》。
舒緩,干凈,從容,優(yōu)雅,徐徐地講述一對戀人的相遇,相識,相知,相愛,沒有一句“我愛你”的表白,沒有一場撕心裂肺的痛哭,那以手背輕輕觸摸的愛撫是如此令人心動,那赤裸相擁的床戲激情暗涌,卻沒有一絲淫蕩的邪念。實驗室里,兩人不堪忍受相思之苦匆匆相聚,卻終于還是選擇分開,宇因抱住素賢靜靜地流淚,低低地對她說:“你會老,沒人會關心你,你會死,你會病,沒人會告訴你他們愛你,你再也沒有機會去愛了……”素賢眼中淚光點點,她又怎會不知,她的疼痛又豈會比宇因少一分一毫?然而,她還是不哭,不哭,只與深愛的男人靜靜相擁……
4
三十八歲的女人,縱然再美,也將很快容顏老去,韶華不再。
二十七歲的男人,縱然在此刻深愛比自己年長十一歲的女人,在下一刻,在幾年之后,當初流著淚說“離開你我無法活下去”的男人,也許會選擇無情地離開那個的確用心愛過的女人。
而在這個世上,有什么才能永恒?又何必奢望永恒?曾經深愛過,曾經那樣沉醉過,此生足矣,又何必求得一生一世的廝守?能夠遇到那一半,能夠這樣全心全意地愛一場,是多少人一輩子都求不到的幸運,能夠擁有,哪怕只一時,哪怕是片刻,也該心滿意足,也該含笑離去。
多少人渴望“執(zhí)子之手,與子偕老”,多少人唱道“直到我們老得哪兒也去不了,你還依然把我當成手心里的寶”,能夠如此,當然是人生至福。而我要的不多,我從來不敢貪心,在一個女人活到生命里最黯淡無光的三十八歲,能與一個男子相遇,能不顧一切地愛上他,能讓他也同樣癡狂地愛上我,能拋開所有顧慮只為自己地去愛一場,活一次,這一生,還有什么遺憾?哪怕在最幸福的瞬間立即死去,我也將微笑如花,感激上蒼終于沒有讓我白白走這一遭。
5
他愛巴西,愛那條童年的小河,愛那片密密的叢林,愛時間在那里似乎流淌得特別慢,愛一切自然的氣息與味道。
她愛化石,愛那些滄桑的歲月,雪泥鴻爪的痕跡,能以永恒的方式鐫刻在一塊塊沉默不語歷盡億萬年的石頭上。
他們的愛情先鋒又古典,叛逆而傳統(tǒng),不可思議又理所當然,不為世人所容卻彼此堅貞不渝日月可鑒,如煙花般絢麗而短暫,卻將如化石般沉默與永恒。
6 ) 《十年》——回復“自私的愛絕對不是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
我這篇文章本是針對另一篇影評里一個回帖的回帖,沒想到越寫越多,索性單獨成篇了。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1092316/ 2011-07-11 12:27:18 利比亞悖論
自私的愛絕對不是正確的生活態(tài)度,至少在中國不是這樣.
---------------------------
這就是亞洲文化:人要為家庭為群體隱忍。人不是個體的,而是集體中的一份子,個人感受無關緊要。重要的是集體的能量(或面子、秩序、正常運轉等等)。殘忍點,換句話說:就是尊倫理、滅人性。
而西方文化中,強調的個人的自由和發(fā)展,尊重個體的愿望。與之相反。
我相信,制作這部電影時,導演也試圖探討亞洲文化在強勢的發(fā)源地上遭受到西方文化巨大洪流的沖擊下,作為個體的“人”的轉變。
從電影看,未婚夫宇因是西方文化的接收者和引路者,他帶著自由的暖風細雨而來,卻剛好敲打了韓國本土女人素賢的車窗,素賢在倫理統(tǒng)治下隱忍多年,甚至忘掉了反抗,已經漠然處事,如荒漠。而宇因的到來無疑為這片干枯的土壤澆灌哺育,她滋潤了起來,突然間有了笑容。在幾次踏出禁忌邊緣之后,她都退縮了回來,她仍然不習慣,她清楚得失。而守在父親病床前,回憶父親的話,她明白了,窮盡一生在諸多限制下的父親明白了個人自由的寶貴,父親鼓勵她去追求自己的愛,就是希望她不會在年邁無力時后悔自己的選擇。
于是她做出了選擇,她選擇和丈夫攤牌,說出自己內心的想法“無法承受繼續(xù)面無表情的生活,沒有辦法欺騙自己”,丈夫無疑是體制的擁護者卻也帶著深深的疑惑,他說“你選擇離開就會更好嗎?”最后還是讓她走。
而妹妹的發(fā)泄是這個體制最后的報復,背叛體制的代價就是:親友翻臉,過往(收藏的化石所代表)俱毀。卻也挑破假象(悠閑有人喂的魚),毫不留情。妹妹的態(tài)度從“如母親般的存在”到“從此沒有這個姐姐”,這樣巨大的轉變也是寄生體制內的代價。這里要注意妹妹這個角色所代表的是未被西方文化同化的人,甚至去過美國,工作過,但仍堅守出生地本源的集體文化,甚至反而成為它最忠誠的守護者。
而在此之前,宇因也和妹妹宣告關系的破裂,獨自返回。
再一次注意:兩人的選擇是獨自做出的,并不是兩人共同的選擇,而是兩人各自的選擇。依然是自己決定自己的命運。
影片的最后,韓國和巴西,天各一方,兩個陣營的人諸多的矛盾,怎么也走不到一起。而同機的兩人并沒有相逢,諸多的細節(jié)還在前方等待,沒有一氣呵成“王子與公主從此幸?!钡墓适?,兩個個體的人分享生活已然不在這部電影探討的范圍了。所以,最后導演給了一個無限可能的結局:兩人蓋著同樣的毯子,男人陷入夢想;女人沉思,繼而打開飛機窗外面萬丈柔光,照的亮堂。
看看上映日期,這部片子到今天接近10年。
十年,在韓國,我在第一段提到的問題必然沒有消失,還在斗爭。但肯定的是,從一切跡象看,西方普世價值觀越來越被接受。尊重人性,開發(fā)個體的自由,就是所謂人的發(fā)展要優(yōu)于集體的發(fā)展??慈毡尽⒖磁_灣,莫不是如此。
轉頭看大陸,“集體至上”“為國家榮譽犧牲一切”的調調仍很流行,君不見微博什么“傷殘軍人為國家奉獻一切,老了遭不公正待遇在公共場合乞討,卻不愿去外國人多錢多的地方擺攤,只因不能丟中國的臉面”的論調還很流行,但可喜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會思考是“什么致使老軍人現(xiàn)在的狀況,他到底丟不丟人,丟的是誰的人?”的問題,理性思考者越多,這個社會就越有希望。
人權主權,孰高孰低?反右、文革發(fā)生的深層原因?
多思考,多讀書,你就會有發(fā)現(xiàn)。答案會不知不覺出現(xiàn)在你的腦海里。
思想的洪流是抵擋不住的。
今天剛好建國62年。大家假期快樂。
這種題材拍得不狗血不令人討厭還是挺難得的。
我覺得那是真的愛,不僅僅是激情
拍得十分綿長雋永,一點也不欲望過溢。李政宰像一只緘默而蓄力的小獅子,用年輕的熱力熔斷了中年婚姻的囚籠。光是想象一下巴西的湖水,粉色日出下的少年就足夠讓人心動了。李美淑的美,沉郁又空洞,她定定地望著一叢蔥郁,或是生活的一地雞毛的樣子,就讓人很憂傷。最性感的是高燒時昏熱而噴薄的吻,最靜美的是電車里深情的對望,最想讓人流淚的是電玩房里像兩個孩童一樣解縛又歡愉的性愛。真誠的愛永遠不無暇,也許要背負許多愧怍傷害與隱忍,但能有一時遇到就是至幸,也是至悲。
五星全部獻給米蘇老師的床戲?。。?!非大美人絕壁達不到的尺度好么!?。∠膳畠杭墑e的人物就只配玩兒年下好么?。?!
至今為之最喜歡的韓國電影
這能克制么?
情欲戲拍的挺撩人,李美淑很有知性美。
男權社會下寂寞少婦經不住年輕小伙誘惑的那點情事,38歲才第一次真正墜入愛河,既可悲又可喜,幾段情欲戲拍得像注水牛肉一般,食之無味
拍得很美,情大于欲,不是沉迷在肉體橫陳的欲望中,而是因為動了真感情不能自拔而產生的痛苦。李政宰這種稚嫩又深沉的幼獸狀態(tài)太撩人了,李美淑姐姐也是很美,乏味家庭生活中那種空洞呆板全在她的眼睛里。結局竟然不是滿地雞毛讓我有點意外~
雨聲綿密,車窗慢慢搖下來,一個吻突如其來,愛情這支圓舞開始了。而八年前的李政宰彷佛男人與男孩的混合體,安靜、光潔、有底氣。
如果每個三十七八的女人都像李美淑阿姨...
這是一部可以翻出來看的片子,雖然婚外情不提倡,但是真正的愛情總是在相互試探、猜疑、退縮、確定、進而奮不顧身這個過程中讓人刻骨銘心!
在實驗室的那一段徹底被擊潰了
李政宰的前戲太撩人了急急的喘氣聲,好看的手指,雕像一樣的側面這一切都很美,如果不傷害任何人的話就更美了如果我結婚多年遇見這樣一個小年輕我也是忍不住的
愛來愛去,男女主角都不入眼
李美淑第一眼總覺得有點陳慧珊的感覺,現(xiàn)在都說劉亞仁好適合演姐弟戀,但看了李政宰才發(fā)現(xiàn)劉亞仁那還是偶像劇里萌弟弟的初級階段,這才是撩姐最高境界啊,那一句現(xiàn)在把我當孩子了?是啊,這種年下帶著青澀的成熟的感覺真的好棒,太容易陷進去,尤其那手指真的太醉人!他拍情欲戲時真的超級會用手指的!
平時看慣了歐美的偷情大片看起韓國這么緩慢的節(jié)奏居然也hold住了。李美淑真是美啊QAQ最可愛的是說我這么老又有孩子你喜歡我干嘛。最開始那羞射的氣質太美了!后來的床戲也是美得沒話說!湖邊小屋大贊!
當年青澀的男神,還不似現(xiàn)在這樣消瘦,肌肉都還有肉,嬰兒肥還沒有完全褪去,已經養(yǎng)成了逢戲必脫的良好素養(yǎng),優(yōu)秀品質。
李政宰。原來韓國人也有帥的,只屬于韓國人的帥。內向的叛逆,純真的憂傷聚集在眉間,像是在孩子氣地怨著誰,又可以在一瞬間轉為調皮惹人憐的微笑。原來他的怨是取悅,吸引你安慰他。那么所謂韓國男生的特色,除了宋承憲式的自以為聰明,其實是,由笨拙的臉部輪廓與下垂眼勾勒出的絕望感。
我又老結婚了又有孩子你為什么喜歡我?我年輕沒結婚又沒有孩子,你又為什么喜歡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