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蜘蛛俠:平行宇宙》之后,相信大部分影迷,都已經把這部《蜘蛛俠:縱橫宇宙》視為“年度必看電影”,會懷著很高的期待入場。而在看完后,只能說——能超越蜘蛛俠的只有蜘蛛俠,這是今年最好的院線片之一!
本片延續(xù)并精良化了首部的視覺風格,持續(xù)打破拼貼的界限。大銀幕的視聽體驗,幾乎是每半分鐘就會有一個驚艷的點閃現到眼前。待你沒緩過神,下一個點就又炸了開來。
其次,本片在設定、劇情上也超越了首部。
《蜘蛛俠:平行宇宙》中所體現的,是蜘蛛俠起源故事的勵志性與家庭情感,把蜘蛛俠系列一貫的“鄰家英雄(It always fits)”主題,以反套路的方式詮釋而出。而《蜘蛛俠:縱橫宇宙》則在此基礎上,奏起一曲宏大的命運交響——它關注到了每個蜘蛛俠故事共通的悲劇性,深度挖掘“我是誰”、“能否打破必然命運”、“救一人還是救世界”等命題,因此讓整部電影的反轉更為跌宕、更為震懾人心。
《蜘蛛俠:縱橫宇宙》的主角仍是“小黑蛛”邁爾斯,幾年過去,他已從男孩長成15歲的少年,到了選大學專業(yè)的年紀。
由于前作的金并超級對撞機事故,科學家喬納森·奧恩獲得了創(chuàng)造跨維度傳送門的能力,成為本次的大反派“斑點”。起初他只像一個笨手笨腳的“喜劇人反派”,觀眾容易當他只是道“前菜”。沒想到隨著劇情的發(fā)展,他身上跨越多元宇宙的能力愈發(fā)強化。他不但威脅到邁爾斯及其父母的生命安危,甚至會影響到整個蜘蛛俠宇宙的崩壞。
與格溫重聚后,追擊“斑點”的邁爾斯得以穿越到多元宇宙中。在“蜘蛛聯(lián)盟大本營”,他打開了全新的視野。
首部的幾位配角,“女蜘蛛”格溫·史黛西、“大叔版”彼得·帕克,仍是本片的重要角色,在大本營中繼續(xù)支持著邁爾斯。故事的開場回溯了因為65號宇宙成為蜥蜴人的彼得·帕克去世,格溫與警長父親結下誤會的過往。前作的導師大叔彼得則因為輔導邁爾斯的經歷,產生了帶娃的想法,有了一個女兒梅黛(蜘蛛寶寶)。
而新登場的蜘蛛俠們,則進一步占據了我們的目光。畢竟在這部的設定里,存在一座“蜘蛛聯(lián)盟大本營”,成千上萬的蜘蛛俠在此匯聚一堂。首部的“六蛛同框”,直接進化到了“千蛛同框”。
為了超越首部的視覺效果,每個蜘蛛俠及他們的宇宙,都有專屬的畫風——比如格溫隨情感變化的水彩風、邁爾斯的正統(tǒng)漫畫風、朋克蜘蛛俠的拼貼風、印度蜘蛛俠的本土風、中世紀禿鷲的達芬奇手稿風……
格溫的65號宇宙,采用了情緒化的水彩處理。她的世界被顏料所包裹,完全由自身的心理感受,組成周遭的顏色變化。印象特別深的,就是她與父親從爭吵到和解,不同的顏色流動著、溶解在她的背景中,達成視覺的通感。
印度蜘蛛俠帕維塔的50101號宇宙,融合了印度本土的文化。這里擁有大量的曼陀羅紋飾,擠滿了人流車流。色彩斑斕的古典建筑與摩天大樓并立在一起,仿佛一個萬花筒式的大都市。
主創(chuàng)將其視作“曼哈頓和孟買的混合體”,充斥著狂野而又未來的設計。他們從七十年代的印度漫畫中尋找風格,融匯了多元化的印度本土文化,并再現了那種古早印刷感。帕維塔的印式口音,更是生動演繹了一個“印度小哥”版的蜘蛛俠。
928號宇宙的蜘蛛俠2099米格爾·奧哈拉,可能是最不茍言笑、最嚴肅的蜘蛛俠。他曾經一次想挑戰(zhàn)命運的決定,改變了多元宇宙的戒律,并導致了一個世界的消失。在極大的痛苦中,他創(chuàng)建了蜘蛛聯(lián)盟組織,下定決心不再讓類似的悲劇事件出現。
他所處的未來紐約,像一個蜘蛛俠的烏托邦。蜘蛛俠們生活在直聳云端的未來感建筑中,干凈、明亮、一絲不茍,甚至還有太空電梯可以直通月球。但在其地表之下,卻隱藏著一個黑暗的地下城。這也喻示了聯(lián)盟組織的深層次問題所在。
朋克蜘蛛俠霍比·布朗,應該會是本片上映后“圈粉最多”的新蜘蛛俠。他的畫風源自七十年代英國倫敦的搖滾流行潮。揮舞著一把電吉他,梳著典型的朋克頭,身上的拼貼色彩與介質會隔幾秒就變換一次,一個情緒不穩(wěn)定的狂野搖滾青年。
之前評論《蜘蛛俠:平行宇宙》時,我提到它創(chuàng)造了一種與以往的動畫電影完全不同的視覺動態(tài)體驗——通過混合各種不同的畫風,不斷拼貼和融合,并保留下對話框、漫畫分格、字幕特效,再加上炸裂的分鏡,讓人看得目不暇接。那么《蜘蛛俠:縱橫宇宙》則是把“目不暇接”的程度直接翻了個倍。上述這些世界觀縱橫交錯、互相穿越,讓影片在視聽層面的轟炸效應飆升。
下面再以不劇透的形式,聊聊本片的另一個優(yōu)點。我認為它的情節(jié)深度、主題表達,不輸畫風的呈現,宏大而又戳心。
《蜘蛛俠》系列每一任蜘蛛俠的故事,在我看來都有共通的元素,那就是思考哀傷的成長,思考死亡,思考悲劇下的英雄主義。托比版、加菲版、荷蘭弟版、動畫版,版本各不相同,但關鍵情緒點是相似的。
蜘蛛俠的魅力,源于他與觀眾的情感聯(lián)結。他是超級英雄,同時還是個普通人。圍繞后者展開的情節(jié),能讓人持續(xù)對這一形象產生更為深厚的情感。因為平凡,才是我們的真實寫照。
本片中,上述母題被進一步放大。視聽的歡鬧,反而突顯出內核的嚴肅。邁爾斯那份直面家人的膽怯、內疚,直面蜘蛛俠的“必然命運”時的激烈反抗,傳遞出了濃重的情緒震懾力。
“斑點”的出場,讓多元宇宙里的“織網”遭到破壞。片中引入了“織網事件”的概念,是個相當殘酷的設定。在每一個蜘蛛俠的故事中,都有關鍵性的節(jié)點:死亡,或是至親之死,或是愛人之死,本片則是警長的犧牲。這是鏈接所有蜘蛛俠多元宇宙的紐帶。
一旦死亡沒有發(fā)生,那么相應宇宙的故事就會被改寫,相應的世界也會因此崩塌。
直面死亡,成了每個蜘蛛俠的“必然命運”。蜘蛛俠總是救不了自己最愛的人,魚和熊掌不可兼得。
“拯救一個人,還是拯救一個世界?”當新生代蜘蛛俠邁爾斯面對這道經典的電車難題,他選擇了最少年意氣的解法:不顧一切地去反抗所有宇宙的蜘蛛俠,掙脫上千同類的束縛,去尋找屬于自己的答案,成為那個唯一的自己。
在米格爾眼中,邁爾斯是異次元體的源頭。本不該是蜘蛛俠的他,被42號宇宙的蜘蛛咬了,成為了蜘蛛俠,才導致“織網事件”發(fā)生變數。但實際上,蜘蛛俠并非命定。蜘蛛俠真正的英雄之處,在于面對挑戰(zhàn)、生死、親人時觸發(fā)的行動。
《蜘蛛俠》最經典的臺詞是“能力越大,責任越大”。這句話其實還有下半句——“這是我的恩賜,也是我的詛咒。”
每一任蜘蛛俠的命運,都像是在與世界進行一場不公平的交易。在邁爾斯身上,更是把“詛咒”體現到了極致。如果你知道成為蜘蛛俠,父親就會必然去世,而一旦救他,就有可能讓自己所處的世界崩塌,該做何抉擇?這種兩難的困境,以及后續(xù)出人意料的情節(jié)設計,讓人能直觀感受到《縱橫宇宙》在劇情創(chuàng)作上的勇氣和野心。
電影團隊不只是想要打造出一部“好看”的續(xù)集,他們是想從《蜘蛛俠》IP的歷史、對觀眾的意義入手,回到我們愛上《蜘蛛俠》的源點:那些成長里的哀傷與痛楚,對父母難以言說的秘密,必然面對的岔路選擇,親人與朋友的一個個離去……
我們喜歡蜘蛛俠這個“鄰家英雄”,內心深處的原因,或多或少是因為他鼓舞過、安慰過,曾在黑夜里迷茫的自己。
這是《縱橫宇宙》最令人動容的地方:在“必然命運”的跟前,選擇不順從,追隨內心,岔開原有的軌跡,才能書寫新的故事。邁爾斯就是邁爾斯,他不是彼得,也不是其他人。他是全新意義的蜘蛛俠。
內地定檔6月2日,同步北美上映的《蜘蛛俠:縱橫宇宙》備受全球影迷關注,在Fandango網站的一份調查中,其成為2023年觀眾最期待的暑期檔電影第一名。
前作《蜘蛛俠:平行宇宙》(2018年公映)是迄今為止最能打的漫威超英動畫電影,斬獲了包括第91屆奧斯卡最佳動畫長片、第76屆金球獎最佳動畫長片、第46屆安妮獎最佳動畫長片在內的67個獎項,被英國電影雜志《帝國》評選為“影史最佳動畫”第一名,被影迷譽為“史上最好的蜘蛛俠電影”……無需贅述,只一句話——其戰(zhàn)績至今無人超越。
從第一部《蜘蛛俠》2002年公映,到現在過去21年的時間,在整個漫威宇宙中,“蜘蛛俠”這個角色可謂是最受歡迎的一個,這不僅因為蜘蛛俠本身有著非常鮮明的特點和形象,更是因為他與大多數年輕人都有著相似的身份認同:一個普通的高中生,有著無比壓抑但又充滿希望的內心世界。這種認同感讓他成為了人們內心中的英雄。
這一次,蜘蛛俠又要帶領我們開啟一次超宇宙級的冒險之旅:在電影《蜘蛛俠:縱橫宇宙》中,有一支精英隊伍,240多個成員全是各個宇宙中最厲害的蜘蛛俠,這些蜘蛛俠擁有各自獨特的屬性,但他們共同的使命卻是拯救宇宙,保護世界。但是在預告片中,我們看到的劇情卻是一場蜘蛛俠之間的超級內戰(zhàn)——如此眾多的蜘蛛俠在蜘蛛俠2099米格爾·奧哈拉的帶領下,圍攻新晉小蜘蛛俠邁爾斯,只為阻止這個新主角改寫蜘蛛俠的命運。
索尼確實真的太會了,知道如何把一個英雄變成一個現象,一個英雄故事變成一個引領新時代的傳說,在這部影片中,發(fā)動了一場由數百蜘蛛俠跨宇宙的超級內戰(zhàn),這件事本身就是很宏大也泰褲辣的工程,同時還帶來讓人耳目一新的視聽新突破:不同的平行宇宙畫場帶來極致視覺沖擊,各種風格蜘蛛俠之間的終極打斗追逐,將天馬行空的敘事和豐富的運鏡融合,呈現真人電影無法呈現的表現力。
電影也擁有了“英雄大亂斗”的附加值體驗,將角色的豐富性與世界觀格局進行額外的拓展。我們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看到,奇跡是如何超越奇跡的。
想當年,本·帕克叔叔的一句: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成為貫穿《蜘蛛俠》系列的精神信條,蜘蛛俠意味著犧牲,而親人的死去,也成為所有蜘蛛俠不可避免的傷痛。在這部《縱橫宇宙》中,邁爾斯顯然想要改寫蜘蛛俠本來的的命運,同時也必須做出選擇——因為拯救一個人而讓整個宇宙坍塌,這是本片最大的矛盾和危機所在,也是影片的精神主旨所在——是要救一個人,還是整個宇宙。
在這部影片中,“每個人都可以是蜘蛛俠,最重要的是,你想成為怎樣的蜘蛛俠?!背蔀樨灤犊v橫宇宙》的精神線索,走過漫長20年的蜘蛛俠,在新的少年身上,我們終于看到全新的思考方向,也讓我們這些習慣了“蜘蛛俠”精神的成年人,有了反思的契機,我們到底想要什么樣的蜘蛛俠?
答案或許就在影片中,邁爾斯向所有蜘蛛俠們喊出的那句“不!我會找到屬于自己的路”的清醒與叛逆之語。這個普通的高中生,頂著蜘蛛俠的光環(huán),卻代表著“大多數的少數人”,在動畫片中,完成現實困境的突圍。
這也是為什么動畫版的蜘蛛俠從一開始就成為了粉絲心目中“神片”的原因所在——因為它足夠耐人尋味,“有時候,為了做正確的事,我們必須放棄最想要的東西。”有些東西是背道而馳的,就像蜘蛛俠試圖拯救的人越多,樹立的敵人也就越多。動畫版的蜘蛛俠有著太多的思索,至少比真人版更值得每一個漫威粉耐心品味。
也因此,這部電影不僅是一部超級英雄電影,更是一次極具感染力和情感共鳴的探索和冒險,它讓我們領略到了超級英雄電影的新視角和創(chuàng)意,同時也讓我們明白,那些鼓吹讓你做出犧牲拯救全宇宙的人,都特么是壞人。
視頻://www.bilibili.com/video/BV1fu4y1Z7W6
之前的視頻我只說了一部分,今天再補充一些細節(jié)。
和漫畫一樣,格溫是樂隊的鼓手,樂隊的主唱是地球65的瑪麗·簡,
她們給樂隊取的名字是Mary Janes。
格溫展開了回憶,她的回憶出現了很多還沒發(fā)生的鏡頭,比如兩人倒掛在大廈上,
邁爾斯想摸格溫的手,
格溫向邁爾斯一家道別,
斑點把主角團炸飛,
米格爾給邁爾斯上物理課,
格溫想救邁爾斯,但邁爾斯切斷了她的蛛絲。
與此同時響起了格溫的旁白:我并不想傷害他,然而我卻這么做了。
還有他們爬高鐵的鏡頭,邁爾斯問她是不是早就知道真相,她回答:我不知道……怎么告訴你。
格溫的回憶為什么會出現還沒發(fā)生的事?
比較合理的解釋是這是倒敘,電影開頭這段話是格溫對她的團隊說的,她把整個《縱橫宇宙》發(fā)生的事講給了他們聽,從而邀請他們加入她。
格溫的“回憶”中還有斑點讓邁爾斯看到的幻象,說明不僅邁爾斯看到了這些幻象,格溫也看到了。
格溫的“回憶”中還出現了邁爾斯隱身的鏡頭,
說明格溫當時發(fā)現了邁爾斯,她只是裝作不知道。
格溫想起了更早的經歷,那時她還是長頭發(fā),因為這發(fā)生在《平行宇宙》之前,那時她的頭發(fā)還沒被邁爾斯粘掉。
有一個鏡頭是萬圣節(jié),彼得cos成了蜥蜴,暗示他會成為蜥蜴博士。
他們吃的都是百吉餅,第一部邁爾斯曾用它打斑點。
彼得死后,我們聽到J·喬納·詹姆森在報道新聞,J·K·西蒙斯回歸配音,他說格溫殺了彼得。
J·喬納·詹姆森出現在各個宇宙,除了格溫的宇宙外,還有邁爾斯的宇宙,
樂高宇宙,
以及徘徊者邁爾斯的宇宙。
J·K·西蒙斯曾在托比版《蜘蛛俠》三部曲扮演J·喬納·詹姆森。
并且為PS2游戲《蜘蛛俠2》(2004)配音,
為《辛普森一家》(2006)的J·喬納·詹姆森配音,
以及PS3游戲《蜘蛛俠3》(2007),
《復仇者:世上最強英雄組合》(2012),
《終極蜘蛛俠》(2012~2015),
《復仇者集結》(2013~2015),
《樂高漫威超級英雄:極限過載》(2013),
《浩克與海扁特工隊 》(2014~2015),
《機器肉雞》第9季(2018),
荷蘭弟版《蜘蛛俠2、3》。
這么多版本的J·喬納·詹姆森加起來都可以拍一部《J·喬納·詹姆森:平行宇宙》了。
每個宇宙的蜘蛛俠都長得不一樣,但每個宇宙的J·喬納·詹姆森都長得一樣,暗示蜘蛛俠只是路人甲,J·喬納·詹姆森才是蜘蛛俠平行宇宙的核心。
他甚至在DC宇宙都有分身,可以穿越時空的蜘蛛俠和閃電俠他都認識。
格溫抱她爸的時候,背景由冷色調變?yōu)榱伺{。
格溫的房間的門上是一面跨性別旗,上面寫著“保護跨性別兒童”,因此格溫可能是跨性別者,你們不應該稱格溫為老婆,應該稱她為老公。
有可能她喜歡女的,所以她從頭到尾都只是把邁爾斯當做普通朋友。
也有可能她是心理性別為男,性取向為男的同性戀,所以第三部她還是會和邁爾斯在一起。
她喜歡男的還是女的都有可能,你覺得她是什么性取向她就是什么性取向,你說了算。
格溫去打禿鷲前,她的鼓里出現了她和邁爾斯的合影,
第一部結局也出現過這張照片,
后面是彼得,
這張照片是他們在車上拍的。
第二部最開頭格溫的“回憶”中也有這個鏡頭。
主宇宙的禿鷲叫Adrian Toomes,而這個禿鷲叫Adriano Tumino,因為他是意大利人。
這時蜘蛛俠2099登場了,這個禿鷲來自古代,而米格爾來自未來,這是一場古代和未來的戰(zhàn)斗。
米格爾提到了奇異博士,說明蜘蛛俠平行宇宙里有奇異博士。
呼應《蜘蛛俠2》記者本想給章魚博士取名叫奇異博士,而J·喬納·詹姆森說這個名字已經有人用了。
米格爾折斷了禿鷲的翅膀,禿鷲又重新長出來了一只,并且是逐漸由簡筆畫變成實體。
米格爾說:他有Hammerspace,即神奇百寶箱,其中Hammer是錘子的意思。
右下角出現了注解,說神奇百寶箱是一個無限的異次元存儲空間,里面可以裝錘子,這是指第一部蜘豬俠可以憑空掏出一個錘子。
蜘蛛女懷孕了,這是漫畫的劇情。
漫畫中蜘蛛女小時候住在萬達格山附近,至高進化的基地就建在這座山上,旺達快銀也在這座山住過。
蜘蛛女父親將她放進了至高進化的基因加速器,她在基因加速器里呆了幾十年,這段時間至高進化一直都在她旁邊,我很好奇她認不認識火箭浣熊。
他們用蛛網接住了直升機,波茲·馬龍配音的路人說:I think it’s a Banksy。
譯為“好像是班克西(英國街頭藝術家)的作品”或“這應該是街頭藝術”。
第一部波茲·馬龍說了同一句話。
波茲·馬龍還演唱了《平行宇宙》主題曲《Sunflower》。
《復聯(lián)2》鋼鐵俠也說過班克西的梗。
格溫穿越宇宙的通道的形狀是六邊形的,
和銀護穿越蟲洞的形狀是一樣的。
格溫穿越到邁爾斯家里的傳送門是六邊形的。
邁爾斯和斑點打架的地方有很多六邊形的東西。
米格爾放的幻燈片也是六邊形的。
斑點在搶ATM機,100美元上不是富蘭克林的頭像,而是導演喬伊姆·多斯·桑托斯的頭像。
邁爾斯開始講他之前的經歷,街上出現了波多黎各國旗,邁爾斯母親瑞奧就是波多黎各人。
她在老師的辦公室里也說過她是波多黎各人,她打響指也打出了波多黎各國旗。
有一次她還說:我聽說蜘蛛俠是波多黎各人。
邁爾斯為了避免她猜到他就是蜘蛛俠,所以說:我聽說他是多米尼加人。
回憶中蜘蛛俠打過甲蟲,
和跳蛙,
《女浩克》也出現了跳蛙。
他代言了嬰兒爽身粉,
呼應第一部。
廣告詞是“爽身粉越大,責任越大”,將能力(power)換成了粉末(powder)。
緊接著他就為代言嬰兒爽身粉道歉。
這是第一部邁爾斯的涂鴉,
第二部他把所有朋友都畫上去了。
墻上的人更多了,但他們都不在了,有的死了,有的回自己的宇宙了。
邁爾斯綁住了斑點,字幕寫著“乖奶牛”,呼應之前他問斑點是不是奶牛。
邁爾斯宿舍里有號角日報的報紙,字體、樣式和托比版《蜘蛛俠》的一樣,
和《莫比亞斯》的也一樣,暗示下一部將出現莫比亞斯(不是)。
邁爾斯的室友Ganke在玩《蜘蛛俠2》游戲。
他說他不想做蜘蛛俠背后的男人,呼應《蜘蛛俠1》內德說他很想成為蜘蛛俠背后的男人,
最后他也如愿以償了。
其實電影版內德和漫畫版內德有很大不同,更像是改編自漫畫中的Ganke。
邁爾斯的書包上寫著BLM,意思是“黑人的命也是命”。
斑點把ATM機推了下去,結果把自己砸到了。
后來他還踢到了自己。
他既然可以踢到自己,當然也可以對自己做那件事。
邁爾斯眼看斑點跑了,又去抓他,他們打架的地方就是第一部金并建對撞機的地方。
杰夫想跳進傳送門,最終選擇了走樓梯,呼應《平行宇宙》和《毒液1》。
斑點旁邊是U盤,
第一部邁爾斯就是用它關了對撞機。
斑點穿越到了一個宇宙,這位大媽和斑點穿的是情侶裝。
隨便一穿越都能遇到和自己穿情侶裝的,這么有緣,建議你們原地結婚。
樂高宇宙的備注都是樂高的形狀,備注顯示樂高蜘蛛俠來自地球13122,
說明他就是樂高蜘蛛俠,因為他就是來自地球13122。
樂高版J·喬納·詹姆森說的話用的《蜘蛛俠1》的素材。
邁爾斯打的反派叫犰狳。
他打車的時候出現了一個假笑男孩,
他在第一部也出現過,只不過如今他長大了。
邁爾斯對父母說他有個朋友叫格溫達,這是格溫給自己取的假名。
邁爾斯的球衣的編號是42。
格溫去找邁爾斯的鏡頭和第一部結局很像,但有細微的區(qū)別。
這本漫畫是《驚奇幻想》第15期,是蜘蛛俠首次登場的漫畫。
邁爾斯的卡牌飄在了空中,上面寫著Teriakimon,這是他們宇宙的精靈寶可夢(Pokemon)。
書架上有一輛蜘蛛車,
為后面他們看到真正的蜘蛛車做鋪墊。
第一部彼得也有一輛。
上面是邁爾斯父親和徘徊者的合影,
邁爾斯父親還把它作為手機壁紙,
徘徊者家里也有這張照片。
格溫發(fā)現邁爾斯的本子里畫的全是他,
并且他還保留著當年他們一起坐車的車票。
邁爾斯、格溫在塔吊之間蕩蛛絲,致敬《超凡蜘蛛俠1》。
邁爾斯把錢給了小販,這是25美元的紙幣,這是他們宇宙特有的面額。
如果有一天你收到了面額25元的錢,不要急著報警,萬一對方是地球1610的人呢。
格溫說每個宇宙格溫和蜘蛛俠都是BE,這是指漫畫中格溫死了,
《超凡蜘蛛俠2》格溫死了,以及她的宇宙彼得死了。
邁爾斯母親對邁爾斯說了一大段話,大意是叫他照顧好自己,但她用的是第三人稱稱呼邁爾斯,她說的不是“替我好好照顧你自己”,而是“替我好好照顧這個孩子”。
“這個孩子”其實就是指徘徊者邁爾斯,這句話是暗示小黑蛛邁爾斯不會和徘徊者邁爾斯自相殘殺,而是會和他成為朋友,一起對抗米格爾和蜘蛛俠聯(lián)盟。
這是斑點的家,斑點在這兒。
他住的地方樓頂的招牌畫了一個百吉餅,無論他走到哪兒都躲不掉百吉餅。
斑點的家里出現了他以前的照片,旁邊是章魚博士。
他在裝蜘蛛的箱子上寫著“地球42”,說明42的意思是他是從地球42抓的這只蜘蛛,因此早在這里就暗示了邁爾斯原本不會成為蜘蛛俠,以及地球42本該成為蜘蛛俠的人無法成為蜘蛛俠了。
斑點還抓了一只地球14512的蜘蛛,地球14512是佩妮的宇宙。
上面是地球90214的蜘蛛,暗影蜘蛛俠的宇宙。
斑點抓了佩妮、暗影蜘蛛俠的宇宙的蜘蛛,并沒有導致他們無法成為蜘蛛俠,說明每個宇宙不止一只放射性蜘蛛,地球42也不止一只放射性蜘蛛。
這個細節(jié)是為第三部徘徊者邁爾斯成為蜘蛛俠做鋪墊,第三部小黑蛛邁爾斯會在地球42找到第2只蜘蛛,從而讓徘徊者邁爾斯成為蜘蛛俠。
以本部電影為契機,盤點一下以前看過的畫風驚艷的動畫電影。
1.《蜘蛛俠:平行宇宙》
創(chuàng)新大膽的視效,引領新潮流。此次電影的視效風格大膽創(chuàng)新,將運動模糊、色彩偏移、漫畫元素融為一體。
通常電影是24幀一秒,也就一秒中有24張連續(xù)的畫面?!吨┲雮b:平行宇宙》卻別出心裁采用傳統(tǒng)定格動畫的幀速率——每秒12幀,達到此等效果需要和電腦模擬、復雜的鏡頭移動相配合。
12楨每秒的幀率也是導演“刻意為之”的結果,在電影播放過程中即便你隨意叫停,暫停時的每一幀影像都能夠做成一張完美的壁紙。精美的效果真的是“美術生看了沉默,特效師看了流淚”。
2.《普羅米亞》
本作繼承了扳機社一貫的絢麗畫風,并不是唯美的畫風而是比較有未來感的畫面,并且在色彩的渲染上非常大膽,同時用了粉色、藍色、黃色等反差感比較強烈的顏色組合,讓畫面看起來額外絢麗。
很有蒸汽波的風格。
3.《克勞斯:圣誕節(jié)的秘密》
導演在整部作品中用了一種全新的“黑科技”——用二維動畫渲染成三維動畫(也就是2渲3)。 所謂的2渲3其實就是先用2D的方式把原畫做好后,再通過技術手段對原畫添加適當的光影效果,從而達到3D的視覺感受。
這個技術被SPA工作室稱為“KlaS”(克勞斯光影)技術,通過AI技術識別光線,并讓光線能夠跟隨物體移動,在視覺上達到3D效果。
4.愛爾蘭卡通沙龍工作室作品
《凱爾經的秘密》《海洋之歌》《養(yǎng)家之人》《狼行者》
卡通沙龍公司的動畫作品,有著極其鮮明的藝術風格,從畫面上來說是唯美又精致,雖然在構圖、設色方面非常繁瑣,但所帶來的卻是宛若裝飾畫一般的美感。
在如今3D計算機動畫當道之際,他們依然以2D手繪質感風格與細膩度取勝,力圖用最美的畫面?zhèn)鬟_動人的故事。
5.萊卡工作室作品
《鬼媽媽》《通靈男孩諾曼》《久保與二弦琴》《遺失的環(huán)節(jié)》
一直以來,萊卡動畫工作室最為著名的,正是逐格調整實體物件來拍攝的“定格動畫”。
或許在近年“皮克斯、迪士尼”多半以3D建模來制作動畫作品的時代,萊卡特別制作角色人偶、道具與背景,堅持這種“手作”的拍攝方式有些過于曠日廢時,但正是如此,觀眾才得以看到這些老少咸宜,且十分具有匠人精神的優(yōu)質作品。 最新作《遺失的環(huán)節(jié)》稱得上是萊卡工作到目前為止的集大成之作,它既保留了定格動畫手工制作模型和角色動作的擺拍,也利用了最新的數字圖像處理技術,使得電影的畫面看起來無比流暢。
6.《至愛梵高:星空之謎》
《至愛梵高》是世界上第一部全油畫動畫長片。預告片一出,就驚艷全球。
這部動畫電影完全取材于梵高的120幅原作和800封信件,歷時7年,由來自15個國家125位畫師的65000幀全手工繪制的油畫組成。
7.新海誠作品
《你的名字》《天氣之子》等
新海誠的風格是:
媲美照片真實感的動畫場景,精致的細節(jié)描繪、藍天白云、眺望地平線,車站、教室、原野的場景被描繪得如風景明信片般動人美麗,晨昏光影的映照與挪移能夠喚醒觀者的人文感性等。
8.《鬼滅之刃 劇場版 無限列車篇》
實際上整個《鬼滅之刃》的動畫系列,畫風都很精致。
在對《鬼滅之刃》的動畫制作進行評價的時候,不少文章會贊賞其戰(zhàn)斗畫面參考了日本浮世繪的繪畫風格,并把此歸功于ufotable(飛碟社)的創(chuàng)意特效,畢竟這是一家制作出了優(yōu)秀的fate系列、空之境界的特效公司。
該系列第二部。我眼中的優(yōu)缺點。
優(yōu)點:1 第二部能拍成這個水平,本身不易。
2 動畫設計絢爛奪目,無可匹敵
3 音樂雖然沒有上一部flower那種超級流行歌,但基本上高水準,讓人邊看邊搖的地方很多。
4 冷幽默超級多。雖說需要點本土知識。
5 幾百個蜘蛛俠這事兒就很牛掰。恐龍,貓,樂高,搞笑中搞笑。
以上五點就值回票價。
缺點:1 主題比較老套。年輕人成長,家庭矛盾,部分煽情很啰嗦。
2 蜘蛛俠變成組織后的黑化,再次渲染所謂集體是惡,個人和家庭才是正義。這也是俗套。
3 蜘蛛俠宇宙越發(fā)有點力不從心。印度蜘蛛俠說印度梗和朋克蜘蛛俠英音梗之類的,只能用這些元素來充斥充斥。這玩意看多了也就覺得沒啥了。
4 我命由我不由天,蝙蝠俠變哪吒。沒什么能力越大責任越大的那種價值觀了,變成所謂的打破宿命和建制的那種東西了。
5 最煩這種未完待續(xù)了。
plus
蜘蛛俠還管人家零元購。這真是電影中的電影了。
請保持奧斯卡最佳動畫的水準!
不要別的新角色都行,不要少了Miles和中年PBP的互動啊,這一對兒如父如子太有愛了
希望多給大叔蜘蛛俠一些戲份……看的時候就覺得他才是真正的蜘蛛俠,即使生活再心酸,發(fā)完牢騷哭完還是會拯救世界
保持第一部的風格,加入新角色,就OK啦
第一部攢的好感來
gkdgkd Oscar Oscar!
美漫
Spidey forever!聽說有東映蜘蛛俠 我又好了
既然各種宇宙的蜘蛛俠都可以來,為什么真人版蜘蛛俠不能來呢?希望有加菲蟲,性格真的很漫畫
好期待!(*?ω?)
預告不夠看?。。。。。。。?!
希望原班人馬再度回歸,再加幾個新角色。不過格溫蜘蛛俠的話請務必把海莉找回來?。。。。。。。。。。。。。。。。。。。。。。。。。。。。。。。。。。。。。。。。。。。。。。。。。。。。。。。。。。。。。?!
希望索尼能想明白平行宇宙第一部為什么能成功,不要只想著賺錢。希望第二部能全面超越第一部。
格溫!我愛你
期待2099的正式登場
最期待超英片
竟然有續(xù)集啊啊啊啊啊啊啊啊啊我要看這個!!拜托了請保持上一部的水準…!嗚嗚嗚嗚好喜歡邁爾斯和格溫嗚嗚嗚
第一部很棒,這一次一定要保持水準。
漫威團隊是有責任心的?? 我看漫威歷年計劃都是提前兩到三年準備,我覺得劇本很可能已經成形,會是連貫的故事
已經不記得第一部的劇情了 就記得挺好看的 主題歌也還是那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