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朋友是平等的
我只想說說為何元瑞和東素后來會反目成仇而和山泰之間卻始終能夠那么親密,這只緣于:元瑞和山泰之間是平等的,盡管他們的生活方式是那么的格格不入,而元瑞和東素之間卻不是,盡管他們的生活軌跡更相似。平等,是人與人之間的關(guān)系有可能成為朋友的基石,如果我們雙方是平等的,我們可以和我們的父母,和我們的兄弟姐妹成為朋友,即便他們是我們的親人,而這并不矛盾。
在電影一開始部分,有一個細(xì)節(jié),元瑞、山泰、東素三個人都喜歡上素貞。聚會時,元瑞直接就把素貞推給了山泰。東素對此很憤怒,質(zhì)問元瑞為什么那么做,東素回答說山泰是他的朋友,東素吼道:那我是什么,我是你的仆人嗎?元瑞只是冷冷的丟下幾個字:你想死?。⊙凵窭锩娴牧鑵柡陀?xùn)斥一個下級的時候并沒有什么差別。
元瑞說他后來迷惑了,也許他迷惑的是他和東素之間到底是不是朋友?如若是朋友,他們又怎么會變成那樣子。朋友,長久而親密的伙伴;然而曾經(jīng)親密的他們?nèi)缃駞s反目成仇。元瑞想不清楚這個問題,但是他覺得他們是朋友,所以他去勸東素離開。東素大概也對這樣的現(xiàn)狀很困惑,當(dāng)他反要求元瑞離開時元瑞出乎意料的答應(yīng)了,他忽然覺得他們應(yīng)該還是朋友,他決定自己離開。這原本是可以有一個很好結(jié)局的,導(dǎo)演可以把電影結(jié)局處理成兩個人一起出走。在夏威夷的海灘上,一臉酷酷的東素,兩只手插在褲袋里,踢了一腳在正躺在沙灘上曬日光浴的元瑞的屁股上。然而這樣就等于肯定了元瑞和東素之間的關(guān)系是朋友,而實際上他們不是。元瑞也許從未想過把東素當(dāng)下級,然而當(dāng)他自動的把自己放到老大這個位置的時候,與他同行的東素就自然成為了下級,這個老早就種下的根注定了他們從一開始交往就是不平等的,反而是作為乖學(xué)生的山泰因為和元瑞不同道,而使他們的交往變成了一生的朋友。東素是一個極度敏感的人,當(dāng)他不愿意再當(dāng)元瑞的手下時悲劇其實就已經(jīng)發(fā)生了
朋友是一個值得珍惜的詞,生活中我們有很多相識的人,有些我們因為尊敬他們,交往中自動的把自己放到下方,讓他變成我們的上司、偶像或者老師;有些因為我們能力比他們強,交往中自動的把自己放到上方,讓對方變成了求助者、下級或者學(xué)生。當(dāng)我們審視生活的時候,發(fā)現(xiàn)和我們相交的人很多,當(dāng)時真正的朋友卻是鳳毛麟角,而實際上這正是我們自己的心態(tài)毀掉了交往過程中那平等的平臺造成的
2 ) 朋友
元瑞給即將遠赴美國求學(xué)的山泰的信里寫道:“我和東素反目后整天在家,思索朋友的真正意義。我不知道朋友的真正意義,直到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那是‘長久親密的伙伴’。爸爸說人要正義地活,但我現(xiàn)在很迷惘,我分不清什么是義和不義?!?br>
這是韓國電影《朋友》,在元瑞寫信之前,四個自幼便在一起的伙伴已經(jīng)經(jīng)歷了童年和少年,共同走過了十幾年的歲月。可是“長久親密”又能怎樣?多年不見,難得聚首,然后又要遠隔重洋,四人的圓圈卻已多了一個缺口。元瑞特地邀請東素時,東素正眼也不看他一下,只是冷冷地說:且看我有沒有空。然后,一邊是三個老友相聚,熱鬧的氣氛難掩濃濃的憂傷;一邊是黑幫的火并,滴血的刀鋒閃著幽幽的寒光。
元瑞寫完信,默默地整理行囊,有些事情正在壓抑的氣氛中發(fā)生。他要再去見東素一面,或者從此要浪跡天涯,或者將是兒時伙伴的永訣?他不知道。這個黑社會的冷面老大正經(jīng)歷像當(dāng)年喪母后一樣的迷茫和痛苦。十幾年的朋友,怎么就到了這一步?
看過了《美國往事》和《教父》,看這部韓國電影時我并沒有抱太大的期望。如果最初的幾十分鐘里我還是以一個旁觀者的身份在挑它的毛病的話,那么這時候,它前半部的煽情,韓國人一貫有些夸張的表演,它的商業(yè)意圖,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它已深深地打動了我,對我來說,這只是個關(guān)于友誼和成長的故事,四個年輕人的友情和它的斷裂,像寂靜的冬夜,覆雪的枯枝干裂作響,脆弱而讓人心碎。
小時候,電影用山泰的口吻介紹他的朋友:東素三年級轉(zhuǎn)來我們班后和我們成了朋友,兩年后我們知道他的爸爸是殯儀員。這是個多么自尊而敏感的孩子!用我現(xiàn)在成人眼光來看這個故事,一切悲劇已經(jīng)包含在這一句里。當(dāng)他不愿別人,即便是他的朋友知道他的家世;當(dāng)他無論何時都只能聽命于元瑞,在同學(xué)眼里永遠是個“二老板”;當(dāng)他心愛的女孩被元瑞介紹給羞澀用功、有個幸福家庭的山泰,對他的不滿甚至以死相脅,那么,東素后來的叛逆和偏激就都在情理之中了。
可是這些都只能是我度過那個青澀年齡之后遠遠地回望才能明白的,當(dāng)年,青春飛揚的你我怎么可能有這樣的冷靜和警醒?在那個年紀(jì),我曾經(jīng)也是個山泰一般的少年,永遠讓人無法指責(zé)的功課,適度的叛逆舉動,驕傲卻不出格,就像元瑞對東素,和自己相像的同學(xué)反而最易被我忽略。后來長大了,當(dāng)年的同學(xué)相聚,說起彼此的相似都覺得遺憾,如果再要一點點努力,也許就會是最好的朋友——可是沒有,就這樣永遠地錯過了。我最要好的兩個朋友卻都是老師所謂的壞孩子,如同元瑞和山泰,也不知道彼此是怎樣走到了一起。也許人人都是這樣,特別是少年,都被與自己異質(zhì)的東西吸引,貪婪地想像另外一種人生。我從他們那里體會群毆、反叛的樂趣,他們困惑的時候也樂意接受我的意見。在那個北方小城里,冬天我們擠在一張床上取暖,或者熄了燈,圍著熊熊的炭火,有一搭沒一搭地聊天,說各自心儀的女孩子,朋友把從我頭上拔下來的白頭發(fā)扔進火里,然后“嘶”的一聲,看著它卷曲,發(fā)出難聞的焦臭味。夏天,小河漲水的時候,我們一起逃課去河里游泳。成熟的季節(jié),我跟著朋友來到他鄉(xiāng)下的家里,白天收獲苞谷,晚上躺在空曠的麥場上看著塬上清冷的月亮,像熟透的梨子掛在樹梢。
然而這一切,現(xiàn)在想來,都是那樣的遙不可及。每個友誼似乎必然要經(jīng)受時空的煎熬,自從我去外地讀大學(xué),父母也離開了小城,我們就再也沒有見面,偶爾會通信,信中多的卻是工作的不易,環(huán)境的惡劣。后來,信都少了,只是年節(jié)時的一聲問候。再后來,就斷了聯(lián)絡(luò),沒了音訊。以前看藤井樹一篇文字里說,緣分也有用盡的時候。真是那樣嗎?我知道,在心里我們?nèi)匀皇桥笥?,可無論什么也改不了一個現(xiàn)實,我們早已在空間、心理上完全不同的兩個世界。我的兩個當(dāng)年脾氣暴戾、性格飛揚的朋友,他們怎么適應(yīng)各自的成年?現(xiàn)實不像電影,沒有“人在江湖,身不由己”的戲劇沖突,但時空終究無情地橫亙在我們面前,像一個永無盡頭的長冬,一點一點冰凍著友情,甚至記憶。
幾年之后,終于有機會回去見到一個朋友。他性情大變,木訥溫和,女兒都上幼兒園了,被他寵得不得了。他還燒得一手好菜,在單位是個人緣極好的廚師。我們又?jǐn)D在一張床上,卻不知從何說起,一夜無話。
而另一個——那個童年不幸,從小吃苦,像東素一樣敏感的朋友,去了異鄉(xiāng)闖生活,僅僅因為一件小事,口角之爭,傷了自尊,失手打死了人,被判死刑,永遠葬在了異鄉(xiāng)。我卻連在他的墳前燒一炷香、灑一杯水酒的機會也沒有。
元瑞去了。為了朋友,他本來也許打算自己遠走他鄉(xiāng)避一避的,可是東素的決然,由不得他。終于,東素被捅死于雨中的街頭,而他在逃亡兩年之后也崩潰了。在法庭上,他平靜地承認(rèn),是他授命手下殺死了他的朋友。
今夜,窗外又沙塵彌天,空氣中都是嗆人的土味。人們像自己的感情一樣,緊緊鎖閉門窗,蜷縮在水泥的叢林里。那一方小小的熒光屏上,慢慢現(xiàn)出碧綠的海水和四個天真的少年來,一股像海風(fēng)的腥味一樣濃濃的憂傷撲面而來,卻像是來自我心里。感謝電影,在這個夜晚,我?guī)啄陙淼谝淮蜗肫鹆宋业呐笥眩€有那苞谷和泥土混合的清香……
3 ) 關(guān)于成長,關(guān)于友誼
“好了,你該走了,你已經(jīng)刺得夠多了。”東舒咯著血說道,眼神空朦,不復(fù)凌厲。
彼時大雨正傾盆,雨點飛濺,濺落成小小的紅色的雨花,在街邊的青石上即開即敗。
整條街都是驚恐的人群,除了瀕死的東舒。離開塵世的剎那,在他臉上卻泛出奇異的笑容。仿佛是嘲弄,又仿佛是解脫。誰知道?
那年夏天,最寧靜的海。夕陽的余暉使整個海面泛起金黃色的光芒,元瑞、東舒、山泰、榮哲,四個年少時的伙伴,在海浪的輕涌中,為蔡奧倫與海龜?shù)降渍l游泳游得快些爭論不休。時光在稚氣而認(rèn)真的爭論聲中悄然溜走,中學(xué)時代,相同的環(huán)境不同的性格使他們循著各自的軌跡成長,元瑞和東舒被退學(xué),滑進了黑道,人生從此跌宕起伏。山泰和榮哲上了大學(xué),同身邊千千萬萬個人一樣,波瀾不興,普通且平凡。上個世紀(jì)八十年代初古老斑駁的街道上,只有四個人奮力奔跑的足音回聲在輕輕蕩響,見證著四個熱血青年的懵懂與輕狂。
山泰在電影院被人圍攻,元瑞、東舒、榮哲前去援助,對手像潮汐一般從四面八方涌來,層層匯集,無止無休。四個人像驚濤駭浪中的一葉孤舟,被無邊的絕望吞噬著,卻始終不離不棄,生死相依。因為,那時的他們是如兄弟如手足般的朋友,他們彼此依托的,是真正的友誼。
成年后,四人分道揚鑣。榮哲結(jié)了婚,山泰去國外讀書,而元瑞和東舒分屬兩個幫派,成了對手。元瑞的手下多祿暗算東舒,反被東舒所殺,雙方終于反目成仇。東舒出賣了幫會老大,元瑞受雇刺殺東舒,在小酒館里,元瑞勸東舒出國避禍,東舒不肯,反讓元瑞出走。在走出酒館的那一刻,東舒便邁進了死亡的門檻。三年后,元瑞在法庭上坦然承認(rèn)自己就是殺死東舒的主使。探詢室里,山泰淚流滿面,問他為什么要承認(rèn),元瑞定定地說道:我感到困惑。
其實,令元瑞感到困惑的,是在他生命中,是否存在過真正意義上的朋友。元瑞曾寫信告訴山泰和榮哲,什么才是真正的朋友?老師在黑板上這樣寫著:朋友,長久而親密的伙伴。山泰不是他真正的朋友,他只是元瑞一個錯過了便不能再回頭的夢想。在山泰身上,元瑞看到了自己假如能選擇另一種成長方式的結(jié)果。東舒也不是他真正的朋友,在元瑞心里,或許東舒只是他兒時的一條狗,和成年后的一只狼罷了。不然,為什么,元瑞會把東舒鐘情的女孩子推向了山泰身邊,又自己娶了過來?為什么,大雨的街頭,元瑞的手下會狠狠地刺向東舒的身體三十幾刀?至于榮哲,只是一枚插科打諢的開心果,他也永遠不會是元瑞長久而親密的伙伴。又或許,元瑞在走出探詢室的時候,才真正領(lǐng)悟了兒時那個問題的答案:人在水面上,而海龜是在水底,比賽的最終結(jié)果就是沒有結(jié)果。正如他與東舒、山泰、榮哲之間,不同的成長軌跡注定了他們各自的生活永不能相交,也注定了他與他們無法保持長久而親密的關(guān)系。那么,就讓這困惑的一生嘎然而止,就讓兒時的朋友在記憶里存活。
這就是韓國影史上最賣座的影片《朋友》,一個講述關(guān)于成長,關(guān)于朋友的故事。影片被稱為韓國版的《美國往事》,但它永遠也達不到《美國往事》的高度。這部影片的題材是關(guān)于四個少年成長的故事,與《沉睡者》和《籃球日記》有些相似。只是,《朋友》的基調(diào)是平緩的,它只是對個體及一個極小范圍群體之間的成長歷程作了一次較為淺薄的探究,與《沉睡者》揭露社會陰暗,鞭撻社會政治體制,《籃球日記》刻畫頹廢迷惘的一代,怒斥毒品危害這些厚重的主題不可同日而語。但看罷此片,我卻被仍然被劉五性和張東健的演技所震撼,影片的鏡頭切入角度非常講究,視覺效果出色,剪接也很干凈,是一部精良之作。
喜歡《朋友》棕黃色的色調(diào),喜歡《朋友》舒緩悠長的敘事風(fēng)格,喜歡在每一個普通的夜晚慢慢咀嚼過去,間或會激起對某人漸漸消退的記憶,而那種曾經(jīng)被喚作朋友的感覺,卻在恍惚迷離間一點點清晰起來,無法阻擋,歷久彌新。
4 ) 那些朋友那些青春
朋友( 2001)
關(guān)鍵詞:韓國,黑幫,青春,張東健,劉五性,郭景澤
臺詞:朋友之間,用不著道歉!
青春在安達充的筆下,是寧靜的青澀的快樂的純真的。青梅竹馬在安達充的筆下是淡淡情愫矜持的關(guān)心似有若無的緣分和細(xì)膩的感情。朋友在安達充的筆下就是一生的對手堅強的后盾默默地支持。這些,是美好的。
在姜文的電影里,青春是一段壓抑的荒誕的歲月,是一個社會從體制化逐步變遷的歷史,是青春萌動的階段。在劉偉強的蠱惑仔里面,朋友就是兄弟是一起拼殺掙扎在社會邊緣相互扶持的依靠。這些,是張揚的,瀟灑的,動蕩的。
青春在《藍色大門》里是內(nèi)心情感的掙扎、質(zhì)問,是對自我的逐步認(rèn)識,是大塊大塊的明亮的陽光。這些,是細(xì)膩的。
但是在《朋友》中,青春是人生道路的痛苦探索,是對一生摯友的艱難抉擇。朋友,曾經(jīng)是一起奔跑在去電影院路上相互追逐的伙伴,是一起追求漂亮姑娘的兄弟,是一起對抗如潮沖突的依靠,但最終還是成為了互相廝殺的敵人。在這樣一個史詩性篇章的故事中,我們慢慢看到了少年在動蕩變化社會中的成長,也看到他們渴望回到純真年代的愿望和無法回到過去的痛苦。那些刻意發(fā)黃的鏡頭下,炙熱的陽光,張東健穿的舊式中山裝式的校服都讓我仿佛回到了過去,去回憶自己的童年。
元瑞、東素、山泰、容賀四個人從小就在一起長大。元瑞對于自己是黑社會大哥的兒子感到十分的苦惱和不安,但同時他也明顯遺傳了父親那強悍的性格和領(lǐng)袖的氣質(zhì)。東素的父親是一個殯儀員,這令他感到十分自卑。他總是希望自己能夠擺脫父親那樣的人生,不要總是在悼念中度過。對于元瑞,他總是抱有尊敬和服從的態(tài)度。山泰是一個典型的好學(xué)生,對于朋友間的義氣十分的向往。而容賀則是一個成天嘻嘻哈哈的開心果。
經(jīng)歷了童年的快樂和懵懂,四個人進入了中學(xué),即將開始要選擇自己的道路。一個叫貞淑的女人成為了他們第一次沖突的導(dǎo)火索。山泰對于這個合唱隊的主唱一見鐘情,自習(xí)時也反復(fù)地聽著她的歌曲。元瑞幫他接近認(rèn)識了貞淑。而同樣暗暗喜歡貞淑的東素卻對袁瑞第一次表示了憤怒,他質(zhì)疑自己是否只是元瑞的跟班甚至奴隸,而從未得到山泰那樣的朋友式的尊重。這成為了這兩個朋友今后一生的沖突的起點。
當(dāng)山泰最終勸說和老師發(fā)生沖突的元瑞和東素回到學(xué)校上課后,容賀提議去看電影慶祝并且比賽跑去電影院。四個人忘情的在街道上奔跑著,風(fēng)在耳邊呼嘯而過,輕快的歌唱。他們互相嬉笑著奔跑著,陽光灑落在他們單純的臉上,那一刻,是全片也是他們四個人最快樂的時光,也是配樂最歡快陽光最明亮的一刻。
快樂轉(zhuǎn)瞬即逝。元瑞和東素為了保護和外校學(xué)生發(fā)生沖突的山泰而最終卷進了大規(guī)模的校際間廝打,慘烈的拼死械斗之后,兩人的單純的學(xué)生時代宣告結(jié)束。山泰曾經(jīng)為了彌補朋友的傷痛偷偷拿了家里的存款跑去找元瑞想要一起離家出走去漢城。卻被元瑞拒絕,他不希望拖累朋友的前程。那一刻我可以清楚地看到朋友在元瑞的胸中所占據(jù)的巨大分量。他為此而自豪。
四個人的人生終于在此開始徹底分離:元瑞在經(jīng)歷了母親死后短暫的吸毒墮落的階段,逐步在父親舊部下的支持下成為了一個管理嚴(yán)格的黑幫大哥。他堅信即使是黑幫也要有大義要有所為有所不為。東素最終不愿接替父親殯儀員的工作,加入了另一個更加卑鄙殘酷的組織,通過不擇手段的威脅勒索買毒品等手段,慢慢的成為了其中的主力干將。在元瑞父親的葬禮上,兩人最終徹底的分離。黑夜里昏黃的燈光下,東素回身最后淡然的一笑擺擺手,轉(zhuǎn)身拖著長長的黑色倒影離去,把所有的過去甚至是朋友都留在了身后,令人唏噓。山泰和容賀則都上了大學(xué),山泰甚至還出國深造。而貞淑也早已成為了元瑞的妻子。
韓國大規(guī)模的打黑行動使得東素的組織損失慘重,而早已集團化企業(yè)化向白道過渡的元瑞的組織卻受牽連甚少。為了生存,東素開始奉命去搶占元瑞的地盤和企業(yè),兩個人的戰(zhàn)爭正式的開始了。
盡管元瑞一直不愿意去對抗東素,但是手下人的擅自行動最終導(dǎo)致了東素對元瑞的仇恨的爆發(fā)?;蛟S一直以來他都希望能夠取代元瑞成為領(lǐng)袖甚至是成為元瑞。家庭出身讓他總是感到自卑,也因此他對于旁人對社會有更多的怨恨。在元瑞對朋友最后的一段長談勸告之后,我們可以感到,朋友開始在元瑞的胸中劃出了疑問號。
大雨,東素走出了 pub,準(zhǔn)備進車,卻猛然被身后臥底的刺客刺殺,慌亂間開始奔跑,但是總有一個殺手沖上來攔住他,把那鋒利的日本刀捅入他的肺。這些殺手,這些刀,甚至連刺殺的部位都是元瑞一直以來反復(fù)調(diào)教的。我們只能聽見一聲聲刀捅入胸膛的聲音,東素慢慢的癱倒在了電線桿下,吐出最后一口氣。那個稚嫩的刺客仍在忘我的一下下的刺著,血水混合在雨水中慢慢的流淌,悲傷的音樂慢慢的響起,朋友的道路最終走到了盡頭。
最終元瑞也因為無法面對殺死朋友的自責(zé)而甘愿被處決。只留下了痛苦的另外兩個朋友。
故事最終結(jié)束在四個朋友童年時在海邊純真的爭吵。那蔚藍的天波光粼粼的大海耀眼的太陽,當(dāng)我們開始慢慢回憶自己童年的單純并感嘆永遠不長大不被社會改變該多好的時候,結(jié)束的歌聲慢慢響起。
多年以后,我依然會回憶起那些泛黃的畫面和記憶,回憶起那段男人間的感情和在時代的變遷中人性的變化。也依然會相信朋友,相信朋友間真摯的感情。
5 ) 熱血青春,回憶永恒
曾經(jīng)躲在網(wǎng)吧看了一遍又一遍,感動的哭的稀里嘩啦,雖然情節(jié)安排看起來有點不太嚴(yán)謹(jǐn),有些地方讓人困惑,但還是感動,兄弟情誼,相互扶持,又相互傷害,當(dāng)年喜歡很多經(jīng)典韓國電影,現(xiàn)在偶爾再在電腦上看看還是很感動。或許很多95后,00后看不太懂,沒多少共鳴,但我覺得還是很喜歡,現(xiàn)在主要還是懷念多吧,
6 ) 真正的朋友?
2001年的電影,那年我剛上大學(xué),一早就買了它的DVD,卻一直沒看,一直沒看。只因那海報,張東健瞪著雙眼倔強的神情,總讓人有種喘不過氣來的絕望感。
我害怕太沉重。
十一年后,張東健,這個我經(jīng)常耳聞卻甚少關(guān)注的韓國著名影星出現(xiàn)在《紳士的品格》里,竟是那么的帥,那么的令人喜愛,竟然讓我在成家生子后又有了年輕時如此強烈的喜愛一個明星的沖動,竟會讓我無可遏制的成為“大叔控”,竟然對他感興趣到想要把他之前所演的都看一遍。
于是,我終于看了這部《朋友》。
就戲份而言,張東健算不上男一,也許連男二都算不上,卻在海報里成為顯而易見的主角,他的影響力,可見一斑。
我能感覺到,他想要脫去“帥”的評價,想讓觀眾看到他除了帥之外的實力,因此雖然他的戲份不多,臺詞不多,卻表現(xiàn)得很精彩。寥寥數(shù)語,幾個眼神,一個窮怕了的,不想繼承父業(yè)做殯儀員,不想低人一等,外表兇狠殘暴,內(nèi)心仍有著絲絲溫情的青年就這樣勾勒出來。
我一直覺得,導(dǎo)演似乎是故意這樣安排,借助對俊碩和山泰展現(xiàn)大量親密友情的鏡頭及俊碩寫給山泰的長信來暗示觀眾那個不怎么出現(xiàn)在銀幕上且臺詞很少的東洙的心理。就這樣讓東洙縮在銀幕背后,一言不發(fā)的看著俊碩和山泰的親密,來讓我想象東洙的感受,真是有種窒息般的感覺。沉默,真的是最可怕的力量。
當(dāng)年山泰在學(xué)校被打,東洙是和俊碩一樣,毫不猶豫的為山泰出頭的,也還是東洙,憤恨不已的砸壞學(xué)校教室窗戶,自己離開學(xué)校以表達對學(xué)校處分山泰的不滿。我不知道山泰做何感想,因為之后就沒再見到山泰與東洙的交流。說東洙之后絲毫沒有友情嗎?我不信。以這樣一個熱血青年的性格,我怎樣都不信。導(dǎo)演對東洙刻意的大段的留白,反而讓我對他產(chǎn)生了無盡的想象,每當(dāng)看到俊碩和山泰說著心里話時,我都會想這時的東洙在做什么,他會想什么。導(dǎo)演似乎刻意的在忽略東洙這個人,直到東洙與俊碩反目,東洙被殺,場面如此慘烈。那時我真正感覺到,之前刻意對東洙極少的描寫,竟具有那么強大的爆發(fā)力和感染力。我不僅同情他,更覺得他死得不值。那個成天把友情掛在嘴邊的俊碩,反而成為親手葬送他們友情的儈子手,卻偏偏是這個看似冷漠兇殘毫無半點溫情的東洙,倒在了內(nèi)心深處的那一抹溫情之下。這如何不讓人感到莫大的諷刺!《紳士的品格》,《朋友》,橫跨十一年的兩部片,同樣是張東健主演,同樣展現(xiàn)十幾二十年的兄弟情誼,差別竟是如此巨大,這讓人情何以堪!
如果說《紳士的品格》里四兄弟中年時的幼稚讓人感到友情永恒可貴,那這部《朋友》里殘酷的青春則讓人真真切切感受到現(xiàn)實的殘忍可笑。
何謂朋友?長久親密的關(guān)系?朋友,似乎必須一定要建立在沒有利益沖突的基礎(chǔ)下,因此俊碩和山泰,看似生活如此格格不入?yún)s能毫無芥蒂的做長久的朋友,而俊碩和東洙,兩人如此相似的性格,相似的生活背景,卻注定要分道揚鑣,兵戎相見。不是你死,就是我活,這是遲早要發(fā)生的事。結(jié)果,東洙兇狠了那么久,輸在了存下的那么一點點友情上。
他還是被友情利用了。接連被捅三十幾刀,我都不忍看下去。
人生莫大的幸福,是擁有一輩子的朋友;人生莫大的悲哀,是你認(rèn)為擁有了這樣的朋友,卻被他害得體無完膚,甚至賠上性命,甚至死后你曾經(jīng)的朋友還要幫害你的朋友串供脫罪。
這點,我深有同感,也深深為東洙感到不值。
法庭前容賀教俊碩串供,我真是覺得心里一陣陣發(fā)涼。不知道山泰和容賀是否知道東洙是在最后一刻決定去機場送他才被殺的,我猜他們不知。如果知道,還會這樣做嗎?
朋友,長久親密的伙伴,真正長久親密,毫無嫌隙,即便有所沖突都能盡力化解以不傷友誼,世上真有這樣純粹的友情嗎?真的能歷經(jīng)考驗一輩子都牢不可破嗎?
只怕這樣的友誼,只能出現(xiàn)在《紳士的品格》里,美好而夢幻,讓人希冀和期待吧。于我而言,更多的,也只有羨慕的份了。
字幕非常影響觀感。奔向電影院和雨中被刺那兩段最喜歡。一直說是朋友啊,可其實四個人誰又真正了解過誰?山泰說那個時候元瑞明明是向著東洙的。東洙渴望平等的友情,元瑞卻把所有都給了山泰。懵懂無知的山泰,困惑的元瑞,和"無辜"的東洙。人心都是偏的,無論是愛情親情還是友情。
一開始就可以想象出電影的結(jié)局 人物刻畫臉譜化嚴(yán)重 不過幾場戲拍的挺精彩 電影院打架 老師打?qū)W生 還有吸毒以后去看他 畫面是灰蒙蒙的 看完心里堵得慌
把“人物的名字和人物”對上號是我觀看本片的一個難題~~~
在這個年代朋友仿佛成了了不起的東西,可望不可求。
朋友!不需言謝,無需多言,交情深篤,至死不相負(fù),不相忘!PS:張東健屌爆了!??!
在美國,這是《美國往事》,在中國,這是《陽光燦爛的日子》,在韓國,這是《朋友》。
驚艷,從校園到社會,橫跨整個成長過程,糅雜了殘酷現(xiàn)實與真摯情誼,可能目前看過的最好的關(guān)于男性間友誼的青春片?!芭笥选保号惆闀r間長久的親密伙伴,這是字面意義。也是最后“大哥大”元瑞最困惑之處,他與張東健飾演的東洙雖為同道中人,卻注定要分道揚鑣直至被逼對壘江湖,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時間會改變最初的記憶,即使最真摯的友誼也要面臨最嚴(yán)酷的考驗,而這種考驗的結(jié)果很可能就是生離死別……若蔡奧倫和海龜游泳哪個會贏?如果朋友和時間賽跑哪個會輸?不知道,那就祝福友誼地久天長吧。
前半部分學(xué)生時代的很有趣 那老師太逗了 后邊的落入俗套了。很不喜歡張東健和他的角色
導(dǎo)演郭晾澤、演員張東健(???)、劉五性(???)憑借此片獲得2001年第46屆亞太影展最佳男主角。由于翻譯字幕的原因,對劇情有些疑惑,到底是誰殺了張東健呢?后來通過原著小說了解到了,的確是劉五性安排殺的,給張東健撐傘的就是他的手下。他也非常后悔,然后就崩潰了,影片中KTV一幕有表現(xiàn)?!杜笥选窌蠲總€人有不同的共鳴和感動。這就是朋友的精彩之處。而且每個人的感動點可能不一樣。影片中,交代了諸多故事,來營造他們四個人的友情。那些點點滴滴中的故事,是任何一個人都有機會經(jīng)歷的。所以,有的人在三角戀的時候,感動,有
韓版<<美國往事>>?不要侮辱萊昂內(nèi)好嗎。生命已逝,但往事并不如煙。在俊碩心中,山泰才是他真正的朋友,東洙卻為他們葬送了一生,先是因為幫山泰出頭毀了前程,再是因見俊碩丟了性命(果然只有帥哥才能讓人心疼)。難怪覺得里面的韓語怪怪的,原來都是釜山方言。
直線敘事,流暢簡潔,結(jié)局醞釀的有些過頭,相比眾人追捧的《美國往事》我更喜歡這種表達方式。外:張東健的風(fēng)格很像三船敏郎的中期風(fēng)格,不過顯然缺了氣勢,只有痞氣而無霸氣。
雖然看海報就能預(yù)測出劇情的大致走向,但影片在敘事和鏡頭上仍然觸動了我。時過境遷物是人非之感應(yīng)該所有人都會有吧~
“東洙和我都是黑幫,我們不該感到困惑?!?色調(diào)和打光都有編年史的味道,每隔三五年作批注式刻畫,手足情不得已與人生際遇擦出火花。對兩幕戲情有獨鐘,奔走電影院,東洙之死,它們之間恰好互為兩極。終場,池塘中四個孩子因為漲潮歸岸,而這簡單的折返卻再也無法復(fù)制。
元瑞羨慕山泰,希望能做他那樣的人,學(xué)習(xí)好,有干凈的家世和背景,所以他會毫不猶豫地把自己也喜歡的女人推給他,可是他從沒想過看重他的東洙對他關(guān)注的渴望。這樣的錯位,生就了這樣的劇情。每個人在最后都回望童年,因為彼時,他們親密無間、沒有罅隙。
朋友的真正意義就是,長久親密的伙伴,元瑞演的比東珠還好,那年的昆侖奴相當(dāng)之年輕.
“我和東素反目后整天在家,思索朋友的真正意義。我不知道朋友的真正意義,直到老師把它寫在黑板上,那是‘長久親密的伙伴’。爸爸說人要正義地活,但我現(xiàn)在很迷惘,我分不清什么是義和不義?!?/p>
朋友,就是小時候拉鉤上吊一百年不變,長大了以后卻不再信任,互相背叛,然后懷念。
`朋友 長久親密的伙伴` 朋友 也成了虛幻的名詞 一生難求
好奇臺詞發(fā)音,是釜山當(dāng)?shù)卦??心地善良的豆子們說東素不是元瑞殺,搬出桃園四結(jié)義友情金不換云云,其實元瑞最后和東泰說了殺人理由:“我困惑,我們都是黑幫”,潛臺詞是都是各為其主應(yīng)彼此理解,東泰是大學(xué)生還和我好的像一個人,為什么你要致我死地,是東素背叛友情在先,元瑞寧可結(jié)束也讓誤會繼續(xù)。
總是不敢看這種悲傷基調(diào)的描述成長的電影,每當(dāng)從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心里都一陣陣抽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