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頭姑娘的故事可以從很多角度看,而我習慣從人的選擇變化來問為什么。淳樸的四位勞動者,在創(chuàng)造木頭姑娘的時候,是帶著真善美之心奉獻的,可姑娘一活,為什么爭搶斗怒呢?牧童把姑娘與四位的關系分配好后,這四位又懷著美好之心祝福姑娘,為什么呢?帶著這個問題,我第一次對“本我”“自我”“超我”有了直觀認識,本我的自然狀態(tài),是存在,存在就是本我。而自我,是對存在的界定,就像我們定義人是特殊動物,我們定義種族分類一樣,從本我中分割分裂成許多自我。自我多了,關系就多,矛盾是從關系中來的,矛盾讓自我產(chǎn)生了許多消融。最后是超我,超我的概念就像是針線,將分裂出的自我又重新有機的結(jié)合起來,自我之間既獨立又統(tǒng)一,所以才會說道德等就是超我的要求,社會性是超我的基礎表現(xiàn)。返回來看木頭姑娘故事本身,木頭姑娘若是個死物,那就是個簡單的物權,姑娘活了,就有了自我,關系從自我產(chǎn)生的那一刻產(chǎn)生了矛盾,這就是四位勞動者的爭怒變化之因,自我的誘因。最后呢,牧童用超我了結(jié)了矛盾,將每個自我結(jié)合起來。
何玉門在1958年第一次執(zhí)導人物題材動畫《木頭姑娘》(片長20‘48“),個人感覺水準與他同年的《小鯉魚跳龍門》不相上下。此片講述了一個少數(shù)民族的傳說故事,情節(jié)以成年人為主,只有片頭片尾穿插了一個小牧童,才勉強可以算做半個兒童片。
片中人物形象刻畫得各有特色,木匠有一只可愛的小狗做幫手,銀匠巧手變出首飾,最有創(chuàng)意的是畫家,居然可以隨意為大自然涂色,仿佛神筆馬良。而年輕人唱了足足6分鐘的情歌,終于把美人唱活了。最后出場的王爺也唱了1分半鐘,不過可惜既糊涂又不守信。作為主角的木頭姑娘,雖然沒有凸顯什么個性,但被賦予了驚艷的美貌,本身已經(jīng)很有說服力。
劇情方面可分為三段,前段敘述木頭姑娘的誕生與成形,中段通過歌曲將其復活,最后五分鐘引出高潮并合理結(jié)尾,故事一波三折,非常有看頭。
影片若干年前曾經(jīng)和其他幾十部美術片一起打包出過盜版碟片,也是目前網(wǎng)絡視頻的唯一來源。雖然盜版讓我們有幸一睹此片的內(nèi)容,但可惜的是,當時盜版商不知何故將片頭的演職員名單統(tǒng)一篡改,而真正的演職員卻被掩蓋了,至今仍無法得知。
女權者會很不高興的,再說了木頭姑娘應該判給王爺這最不公平但最合常規(guī)。。。
這也有!
咦,王爺難道不是應該大手一揮:“吵尼瑪吵,姑娘歸我了!”
往事,再見。
迪斯尼有沒有?!當年我國的動畫真是碉堡了!看看現(xiàn)在都是些啥玩意??!!
也許不如小時候單純了。不知道為什么看了以后覺得很不平衡。為什么木頭姑娘要被一幫男人來控制她的來去自由?為什么大人只考慮獨自占有?孩子被刻畫的勇敢又聰明,大人卻都自私又貪婪。賞的是銀子,罰的是鞭子,很直觀的獎罰關系,看動畫片的孩子就只是呆呆的接受著這樣的關系。也許木頭姑娘還是木頭好
宅男會喜歡滴!
叫我說,誰都不該得到她。
情節(jié)三份,編劇兩分,導演一分
最后分得很妙,要看到眼前選擇之外的選擇。但我有個疑問,如果四個人都想娶她做老婆,那該怎么辦???
很可愛的故事。五十年代的中國真的很厲害。
仨老頭跟一小伙子搶奪大姑娘……
經(jīng)典,美型
。。。沒心情 ==
現(xiàn)在來看這片,總有一種女主角的意見被忽略了的感覺…… 這次印象較深的倒是王爺,除了一點自大,沒有什么過多人格缺點,甚至沒有依仗權勢搶奪女性……
不錯的故事。
畫得太好了,所以多給了1星。
陪伴我長大
這個很經(jīng)典我看過兩遍
雕以形體,畫以容顏,佩以首飾,可是只有給一顆真心才能使之鮮活啊,木頭姑娘!結(jié)局真完美,聰明的孩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