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德莉亞再次和家庭出現(xiàn)分裂。
兩人原本輕松自在的校園戀,頓時憑空降下重重壓力。
莎拉終于鼓起勇氣想向父母出柜。
可終究因為年輕的關系,她的戀情沒有得到父母的祝福和許可。
影片結尾,是莎拉一個人躺在床上的臉部特寫。隨后,音樂響起,穿插了許多她與安德莉亞美好的片段回憶。
瞬間,畫面又從這些甜美的回憶里抽離出來,停格在莎拉充滿悲情的臉龐上。
值得一提的是,影片中有一幕學生在唱國歌(厄瓜多爾國歌)的畫面,只有莎拉從頭到尾一直默默站在那里,既不把手放在心口,也不唱。
她就那樣呆呆的站在人群中,臉上看不出來是什么表情,觀眾也難以猜得出來,年輕的她面對這個國家莊嚴的時刻,到底在想什么。
影片中的幾首背景音樂都挺好聽的,導演還在片尾有兩處用到時鐘的滴答聲作為特殊的配樂,頗有寓意。
時間流逝著,而人類總有一天會走出歧視的桎梏。
關注深秋小屋公眾號ladyscn
在訂閱號后臺回復 帶我去兜風 獲取熟肉資源
三星分別給主題、演員以及互動場景,扣得兩星一顆因為劇情銜接,一顆因為結尾。
有時候真的很難理解電影譯名者的腦洞,片名直譯為“帶我去散步”或是是“帶我去兜風”,扔給百度機翻的結果也應該是“我想去散步”,可最終,它的中文名字叫“拉拉行不行”……
初步猜測應該是這樣:
翻譯者:領導,這片字幕我完成了您過目一下?
領導:行就這樣吧,反正小眾片。哎小翻啊,這片還沒名字是吧,按劇情起個名字報給我。
翻譯者:貼合劇情……“拉拉” 行不行?這片核心就是這個。
領導:嗯,“拉拉行不行”,完事了,你下去吧……
莎拉,一個通常被人們認定為“壞女孩”的假小子,抽煙、喝酒、性格孤僻,可在這些標簽下的是一個溫柔、善良有點膽怯的小女生。她渴望友誼,但校園里那些“綁定”著男生的姑娘們卻讓她不知該如何接觸,就這樣,格格不入的她成了人們眼中的怪人——直到安德莉亞的出現(xiàn)。
下課后,和往常一樣穿越一對對情侶后的莎拉卻發(fā)現(xiàn)自己的秘密據(jù)點已經(jīng)被人占據(jù),而那個躲在這里抽煙的女孩正是剛剛轉校來到這里的安德莉亞,看著安德莉亞遞過來的香煙,薩拉不由得會心一笑,“原來,她也是和我一樣的‘怪人’啊”,第一次發(fā)現(xiàn),午后的陽光是如此的溫暖。
在作家父親的熏陶下,閱讀,是薩拉最愛的事情,暢游書海能讓她忘記現(xiàn)實中所有的不快。默默地把頭埋進書中,油墨芳香經(jīng)由時光發(fā)酵后愈發(fā)的醇厚,令人沉醉無法自拔。“我喜歡這個味道,舊書的味道”安德莉亞的聲音將沉浸于書海的薩拉喚醒,可她不知道的是,對于孤獨的人,有種東西比書籍更令人上癮,它的名字叫——認可。
夕陽下,兩個有趣的靈魂就此相遇,她們一起分享快樂、承擔悲傷,創(chuàng)造幸福、排解孤獨,她們一起穿越隧道,一起享受陽光,一起嬉鬧玩耍,一起參加派對,沉寂的心靈就像一塊干柴,一遇火星就會熊熊燃燒,直到——那場演唱會。
演唱會中,被氣氛所感染的兩人忘情的親吻,她們終于認識到彼此的之間感情不僅僅是友誼更是愛情,是被世人所厭惡的同性之愛( 劇中觀點?。?/span>。看著新聞中因百合被監(jiān)禁的少女,莎拉有點恐懼,而這種恐懼在隨后課堂上一位同學對她說看到了她們一起去演唱會時上升到了極點。她決定逃避,放棄這段初生的感情,面對安德里亞的懦弱,安德莉亞一怒之下轉身離開,幾天未曾上學。短暫的分離并沒有讓莎拉徹底地忘了安德莉亞反倒幫她認清了一個事實,不知何時,她們早已無法分離。
從安德莉亞的家中得知她離家出走后,莎拉來到了她們第一次敞開心扉交談的那個小廣場,不出意外,安德莉亞正默默地在這里等待著她。薩拉心中的千言萬語在此刻都化為了一個擁抱,相愛的人,從來都不需要說對不起。
經(jīng)過這次的波折,莎拉和安德莉亞正式確定了戀愛關系,她們彼此形影不離,享受著生活點點滴滴平淡的幸福和在父母眼皮之下偷嘗禁果的刺激。但很快,厄運就降臨到了她們的身上——不知和人將她們交往的照片傳播到了網(wǎng)上。
面對如此噩耗,兩人沒有迷茫,毅然要將這份感情貫徹到底。事情已經(jīng)無法掩蓋,于是她們決定向父母攤牌,先踏出這一步的是一貫堅強的安德莉亞。不出意外,一頓毒打是安德莉亞最終的結局。可就算這樣,莎拉還是勇敢的對父母說出了自己心中的感情。結局?重要嗎?當兩人決定共同攜手與世俗對抗時,幸福,就已經(jīng)在不遠的彼岸向她們招手相待。
到這里正好很神奇的1314個字,希望那些和兩人有相同境遇的人都能攜手相伴一生一世。
對于同性之戀,說實話我不太懂,畢竟本人男愛好女……但我身邊僅有的幾個朋友之一就是所謂的百合,再加上工作的因素,對這一群體也算是有些接觸。網(wǎng)上有句玩笑“異性只為繁衍,同性才是真愛”,就現(xiàn)實來說,確實如此。
愛情本身沒有高低之分,我們愛的從來都只是彼此,容貌、金錢,乃至于性別、年齡都應該置于其后。但就現(xiàn)在來說,兩個人能頂住世俗的壓力走到一起本身就是一種及其難得的事情,而經(jīng)過世俗、家庭等層層考驗和篩選的同性之愛比異性戀更加的純粹其實是理所應當?shù)摹?/p>
跑題了,回歸正題。
來分析一下電影吧,就像開頭所說的,拋開這個太監(jiān)的結局,本身兩人之間感情的銜接倒是沒有問題。下面就來說說我對劇情的看法。
首先,電影里莎拉看起來一副假小子的造型,可她在和安德莉亞在一起的時候扮演的卻是女性的角色,這點從劇中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出來,比如對愛情的態(tài)度,親吻時的主動性等等。這點倒是和我的朋友很像,一個被我們稱之為“男人哥哥”的女漢子其實就是一個特別細膩的小女生。
莎拉和安德莉亞的相愛其實并不突兀。從日常生活的片段來看,薩拉活得及其壓抑。常年的閱讀不僅僅帶來文化素養(yǎng)上的提升同時也成了她思想上的包袱。她渴望友誼,渴望融入人群,可她卻又對同齡人在性上的放縱表示不屑,而這種不屑是源自于思想上的自我約束,外在表現(xiàn)帶給人們的就是一種“自命清高”的感覺。這也是她說女生們稱她為“怪胎”的原因。無論是多次出現(xiàn)的自衛(wèi)的場景以及她抽煙、喝酒的習慣歸根結底都是在這種羨慕與厭惡交織過程中產(chǎn)生的對自己的逆反心理。簡單來說就是否認自己、厭惡自己卻無從改變自己。而這時,她最渴望的就是來自于他人的認可以及和自己相似的人的肯定。安德莉亞的出現(xiàn)正好滿足了她的需求。
“秘密據(jù)點”的對話中,安德莉亞表現(xiàn)出了和莎拉相同的立場,書店內(nèi)確認了同樣的喜好,而在之后于小廣場的閑聊則展現(xiàn)出來兩人相似的心路歷程。透過安德莉亞,莎拉仿佛看見了另一個自己。
莎拉是一個自卑的人,她非常在意外界人的看法,這也是她之后退縮的原因。但每一個自卑的人心底里都蘊藏著一份“自戀”。越是自卑的人越容易愛上一個和自己有著相似之處的人,因為這會給她帶來一種潛意識上的“認可”感,這就是莎拉對安德莉亞感情的本質(zhì),她愛上的不是安德莉亞,而是安德莉亞所倒映的那個自己。
后面的內(nèi)容不想再提了,反正也沒什么可說的。說說結局吧。
雖然總喊著這個結局是爛尾,但真的沒法再演了。接下來無非是三條路,
1、父母看開了,同意了莎拉和安德莉亞之間的感情。但電影的社會背景是一個同性戀會被人在大街上強行送去看押的時代,她們面對的不僅僅是父母還有社會,至少被人把愛情公之于眾的情況下兩人已經(jīng)只有離開本地一條路可選了。
2、父母不同意,兩人分手。這是最現(xiàn)實的結果,但是……現(xiàn)實已經(jīng)如此殘忍,看個電影還不給點安慰的話我分分鐘寄菜刀好嗎,刀片都不行。
3、父母不同意,愛情轉入地下……實話說,在圖片都發(fā)到網(wǎng)上弄得眾所周知的情況下,地下戀情?可能嗎?
這么看來,其實到此結束已經(jīng)是導演唯一的選擇了,至于借口……開放式結局嘛。
以上人物的心理其實說的都是我自己,2011年,我在校園里遇到我的那個“安德莉亞”,幸運的是她是女生我是男生,不幸的是……一場單戀,從初見到如今。
其實,我們和劇中人真的好像。剛入學,我始終游離于人群之外,迎新晚會籌備前,她莫名的向我發(fā)出合作演出邀請時,我仿佛看到了天使,就像薩拉面前的那根煙。演出尚算成功,隨后我被班主任推薦進入文宣,沒過多久,她也加入了進來。
文宣主要負責校園活動的策劃以及主持,作為唯一男生自然要承擔起全部的工作,正好,這也是我所喜愛的??晌覍ψ约鹤髌穮s有一種近乎強迫癥的完美要求,換而言之就是我的作品永遠在改進中,直到超出我的能力水平后被無奈放棄。而她的加入,改變了一切。
她理解的了我那些天馬行空的想法,并總能在徹底跑偏之前把我?guī)Щ卣?guī),當我舉棋不定時,總會發(fā)現(xiàn)她的選擇是如此的貼合我意。那種默契是如此的溫暖,就像書店里安德莉亞的那句“我喜歡這個味道,舊書的味道”。
一次,夜晚她陪我在學校做活動的海報,離開校門早已繁星滿天,不知為何,我們就這樣在校門口談起了各自的家庭,看似截然不同的家庭卻意外的相似,而那些不同之處卻正是我們彼此期待的模樣……
阻擋在莎拉面前的是她的膽怯,但她克服了,勇敢的踏出了那一步。
阻擋在我面前的也是我的膽怯,我被打敗了,至今未能踏出哪一步。
七年了,我分析分析再分析,告訴我我喜歡的不是她而是那個她所倒映著的我的影子,可我說服不了我自己。她就像海 洛 因,我拼命想遺忘卻無能為力,反倒是忙碌過后的回憶更加痛徹心扉,偶有聯(lián)系,看到她消息的一刻心里會瞬間被喜悅所充斥,一字一句反復斟酌一撇一捺不敢疏忽,可當聯(lián)絡終止,仿佛人生只剩下了空虛……我再也回不去那個獨自一人自得其樂的生活了。
后悔嗎?或許,沒有。
這可能是我看的第一部厄瓜多爾的同性片了,拍的如此流水賬以及無聊...一直在昏睡
劇本上有幾處嚴重的毛病,其一,兩人之間的矛盾沖突很突兀不自然,像硬塞進去的給人生硬感;其二,危機感和與環(huán)境的隔閡感也刻畫的較失敗,雖然在前面有暗示大環(huán)境社會因素,可是后面發(fā)生的一切一點也不順理成章;其三,關于如何面對如何解決,何去何從完全沒交代,這不是留白是耍無賴。4.8
這大概是我看的第一部厄瓜多爾的電影,厄瓜多爾的國歌還蠻好聽,但大家的表情略好笑。
到底他媽是誰起的譯名叫“拉拉行不行”……
It's like a MV with some beautiful scenes and some girls kisses but quite boring storylines.
被中文譯名累死
滴答滴答的時鐘,在提示你們年少輕狂又無知的時間不多了,放手追求快樂;每個人都以寂寞體的方式生活著,如何填補完這塊寂寞之空白,很艱巨的挑戰(zhàn);一切可以重逢相聚的地方都是愛發(fā)光的地方。
哪個傻x起的這么傻b又二百五的片名,人家片名直譯是帶我去散步耶,居然起了個這么沒文化的片名,看了就讓人嫌棄。電影本身也很一般,就小菇?jīng)銮楦]初開的故事,沒啥意思
看完了全片至少知道了片名的答案 不行~中間音樂會讓我有點穿越到九歌的感覺 校園設定又有點讓人想到日本的同級生 但是又少了那種屬于青春的悸動 強行用家庭不幸來說事兒耶沒有起到?jīng)_突的效果哎
看的第一步厄瓜多爾的電影
接近尾聲才讓主角走出櫃子,導演能發(fā)揮的大概也不多,但也不能隨意帶過吧!
有Andrea這么美的姑娘喜歡還糾結個毛線
并不是一個有起承轉合的故事,更多的是Sara戀愛了的情緒狀態(tài)。不少鏡頭的過曝不知是技術問題還是刻意的?
??????
畫面算是有模有樣了,不過劇情過于單薄了,撐不出一部成熟的片子。
電影太短了,顯得沒有內(nèi)容。而且女演員顏值也不高,沒什么可看性。
我想兜風還是算了吧??片子的一些表達有些表面,看的不痛不癢,但也不反感
高中女生的偽小清新戀愛 尺度很大膽,拍成短片會好些吧單薄的故事?lián)尾黄?0分鐘。出柜后的腦內(nèi)畫面在滴答滴答的倒計時中戛然而止,希望和絕望一同泄氣,怎么能向除你之外的其他人祈求好運呢,只有倆個人的世界是快樂的。不算BE 其實還挺甜的,厄瓜多爾的女孩子都這么好看嗎?。?!
很顯然迷幻風不是我的菜
奇怪之處在于要是一男一女的青春愛情故事我就沒覺得會好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