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的背景是在1795年東印度公司殖民統(tǒng)治印度期間,殖民統(tǒng)治者想要抓住反抗組織”阿扎德“的領袖(阿米特巴·巴強飾演)于是找來了混混弗朗基(阿米爾·汗飾演)充當間諜,但弗朗基在潛伏過程中卻有了另外的想法,一段充滿了意料之外的動作冒險故事由此展開.....
說實在的,如果不是朋友圈有人說很好看,我大概是不會去看這部片的,想想里面有阿米爾汗,最后還是去看了,看完果然覺得是貨不對板。但是,實際上,故事的一開始還是蠻有意思的,那尊雕塑的表現(xiàn)形式很有想法啊,開頭我還是有些驚艷的,莫名覺得質(zhì)感很好,以為會是一部很有歷史感的片子。萬萬沒想到,后面的走向完全不是這樣,只能說整個情節(jié)設計走向的是喜劇風格,弱化了歷史感。為了凸顯弗朗基這個混混的主線,把主角神化的不行,而反角的智商為了配合神化,也是急劇下降,這一系列的反轉有反轉,看著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看似緊密,實際上真的是經(jīng)不起推敲,從一開始就能知道結局,這種所謂計中計真的是太老掉牙了。不過,其實倒還是有一點比較出乎意料,還以為弗朗基會跟公主走在一起,結果最后卻是毅然偷了公主的一條船跑了,相隨的反而是他的紅顏知己蘇雅。
約公元前13世紀,特洛伊王子帕里斯拐走美女海倫,海倫的丈夫麥尼勞斯和他兄弟阿伽門農(nóng)發(fā)動特洛伊戰(zhàn)爭。然而特洛伊城池堅固,希臘人苦攻九年依然沒能打下來。
英雄奧德修斯獻上一計:希臘人佯敗逃走,只留下一個巨大的木馬。特洛伊人將木馬作為戰(zhàn)利品迎進城內(nèi),飲酒作樂歡慶勝利。其實木馬腹中藏著希臘士兵,夜里悄悄出來,打開城門,里應外合,終于攻下了特洛伊。
公元1795年,英屬東印度公司殖民統(tǒng)治印度。一艘英軍戰(zhàn)船正要啟航,有人運送來一個大型雕塑到岸邊,運送者卻只有一張空白通行證,自然無法上船。
這時,大雨落下來,洗去雕塑的污泥,露出藏在里面人的真實面孔,卻原來是反抗首領阿扎德帶著扎菲拉公主等人。他們躍上船只,打敗英國人,奪了戰(zhàn)船。
這是電影《印度暴徒》的開場。
但“印度暴徒”形容的并非老戲骨阿米達普·巴強飾演的阿扎德,而是我們熟悉的“米叔”阿米爾·汗飾演的混混弗朗基。
有阿米爾·汗,必有顛覆。
弗朗基是個怎樣的人物呢?可是和偉光正的英雄阿扎德全然不同。阿扎德一出場進攻,殺敵,奪下一艘戰(zhàn)船。弗朗基一出場旋轉,跳躍,還閉著眼。先是將一群印度貴族“賣”給強盜搶劫,他從中牟利。接著又把這伙強盜惡人“賣”給了英國人送入監(jiān)獄,再次牟利。
他滿口謊話,奶奶在他嘴里已經(jīng)死了無數(shù)次;他坑蒙拐騙,敢扮成英國軍人,混入他們的聚會……
說實話,當我看到這樣卷毛、翹胡子,一眨眼就一個鬼主意的米叔還挺開心的。這種開心就像看到湯唯在《月滿軒尼詩》《晚秋》《武俠》……之后,終于演了一部活潑潑的《北京遇上西雅圖》,之前的那些文藝電影中她都太悲苦了,整個人灰到不行。
米叔也是,經(jīng)過了《我的個神啊》《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大家仿佛覺得米叔的電影不揭露一點印度沉重的現(xiàn)實都不行,但我卻覺得他也應該有機會演一個韋小寶這樣快樂的角色。
米叔說他愛看金庸,最愛的就是《鹿鼎記》?!队《缺┩健分懈ダ驶@個角色便類似韋小寶,在黑白兩道之間自由穿梭,嘴巴上沒一句真話,不過是有真情的,雖然看到美女就要言語調(diào)戲之。
《印度暴徒》中雖然像康熙與小寶那樣,也有阿扎德、弗朗基英雄惜混混同心協(xié)力的畫面。但這部電影不走尋常路——
別的這樣小混混贏得英雄信任最終也成為英雄的故事,總是要小混混先成功出賣英雄一兩次,但英雄就是信任他,于是小混混被他的信任所感動,決定痛改前非……《印度暴徒》不是,小混混弗朗基第一次出賣阿扎德就很“不幸”地被對方拆穿了。呃,場面一度非常尷尬……
阿扎德你怎么回事?明明前一場戲你們還勾肩搭背一起犁地,你還對人家說出了“信任是我的原則”這樣情意綿綿的臺詞。
電影不止一處有這樣意外的反轉。
快要結尾的時候,弗朗基、扎菲拉公主決定趁著卡特莉娜·卡芙飾演的美艷舞娘在節(jié)慶活動給英國軍官獻舞時進行刺殺。
這畢竟是印度電影嘛,在我多年看寶萊塢的經(jīng)驗里,這一段應該是搖曳的歌舞,然后完美的刺殺,再激昂的歌舞,集體歡慶勝利。大家跳成一團,happy ending。
結果,扎菲拉開槍打出來的是空彈!下一秒她就被抓了。
What?!我都做好慶祝的準備了,你給我看這個?
所以,《印度暴徒》不能以傳統(tǒng)寶萊塢電影的眼光去看它。
都說了,有阿米爾·汗,必有顛覆。這部電影中連卡特莉娜·卡芙的舞蹈都不再是傳統(tǒng)的印度舞蹈,充滿了現(xiàn)代性。音樂也不是,那種層層遞進的渲染情緒的音樂,有區(qū)別于印度傳統(tǒng)樂,更像現(xiàn)在年輕人打游戲的配樂。
打斗戲也不是,這種略帶喜劇意味的打斗更像是成龍電影的打戲。你可以把它看成是一部好萊塢商業(yè)模式的電影,而不是寶萊塢。
當然英雄也不是傳統(tǒng)的印度英雄(大概這就是印度人民無法接受的原因)。米叔飾演弗朗基真的有種金庸寫了蕭峰、郭靖、令狐沖……等各路或一出生便有光環(huán),或平凡人逆襲成功的英雄之后,決定寫一個混混韋小寶。他同樣成就了大業(yè),他同樣救人于水火,但他出身下賤,滿身謊言,不高大,不偉岸,不光明,不磊落……他顛覆了英雄。
不過,我在這部電影中還是被阿米達普·巴強的演技折服。按說阿扎德那樣一個高大全的英雄,很難演出彩啊,但老戲骨就是穩(wěn)!
電影中有場戲,是他飾演的阿扎德決定開著火船沖向英國人的戰(zhàn)船。他眼神中英雄的堅毅自然不用說,然后他回頭看到女兒一般的扎菲拉公主被弗朗基救了,那一刻他的眼神突然就柔和了下來,變成一個長輩的放心。這一幕戲沒有臺詞,全靠眼神的層次變化來展現(xiàn)。
阿米達普·巴強不愧是印度的國寶演員,是《貧民窟的百萬富翁》中男主撲進廁所也要救出的照片上的男人。也是阿米爾·汗的偶像。
阿米爾·汗敬畏他到什么程度呢?一直想和他合作,想了三十年,這次終于如愿了。然后在片場見到他就忍不住一定要站起來畢恭畢敬和他說話。哪怕是接阿米達普·巴強的電話,都忍不住要站著……
就像……《印度暴徒》中導演只要一拍他,就忍不住蹲下仰角,將他拍得高山仰止,攝像機緩慢推行,慢鏡360度特寫……
他一打斗,跳起,慢鏡頭,揮刀,慢鏡頭,眼神,慢鏡頭……時間就這樣一分一秒過去了,而敵人還在原地等著他。誰讓他是大英雄呢!
那我寧愿看正常倍速的“暴徒”了。
文/夢里詩書
作為一部典型的英雄主義作品,《印度暴徒》固然有著阿米爾汗的主演,但即便是其精湛的演技仍舊無從掩蓋電影本身的問題。那夸張過度的動作設定,以及為了轉折而轉折的牽強劇情,都使這部印度抗英電影從本質(zhì)上來說與抗日神劇幾乎別無二致。
將背景放在英占時期的《印度暴徒》,并沒有能透過反抗殖民統(tǒng)治給人帶來一段多么震撼人心的歷程,電影雖然有著不斷的反轉,然而其劇情很難讓人評述有何般高明之處,從伊始便足以揣測到結局的走向,不少反轉其實最終看來都只是為了延長時間的廢戲,而面對一個其實就是再為套路不過的主旋律故事,印度電影所一貫的拖沓問題更可謂是一覽無余。
作為主演的阿米爾·汗,他這部電影中所飾演的混混弗朗基,給人第一印象就彷如《加勒比海盜》中的杰克船長,這種先入為主的直觀印象使這一角色雖然有著不同于前者的所在,但卻仍舊給人一種尷尬的山寨感,而阿米爾·汗固然演技在線,但電影本身也卻并沒有賦予這一亦正亦邪的人物以足夠鮮明靈活的個性,他在電影中亦正亦邪的游走給人更多的只是一種兒戲感。
在動作上,這部以“暴”為主的電影可謂將打斗元素貫穿了始終,然而對慢鏡頭不知節(jié)制的濫用,使得整部電影并沒有給人帶來酣暢淋漓的感覺,相反夸張的動作,以及那戰(zhàn)無不勝的“戰(zhàn)績”,都只是給人以一股如抗日神劇般的尷尬,而這種將敵人描述的愚不可及的做法,使電影對反抗與戰(zhàn)爭的落足,也只停留在了淺顯的意淫的層級。
從《巴霍巴利王》到《印度暴徒》,從這些電影不難看出寶萊塢正在努力希望打造不遜于好萊塢的大制作電影,然而印度電影如阿米爾·汗這樣的靈魂性人物仍舊太少了,大投入與大制作卻很難換來好口碑的癥結就是印度電影其同中國電影一樣,很多時候只是將其功放在了外在場景和動作的打磨上,而忽視了一部真正的大制作電影最不該欠缺的便是細節(jié)和內(nèi)在。
劇情的老套,情感的匱乏,動作的尷尬,一系列的問題使這部阿米爾·汗的新作空有一腔愛國熱衷,卻沒有了一如往日電影中那股能凝聚心魂的真摯,最終只能是恰如其名如暴徒般的去四處發(fā)泄自己的力量。
“人活一世總要有點信仰?!碑敯⒃卤换鸷Q蜎],菲蘭吉終于明白了這句話的意義。
英國人踏上南亞大陸后,他就一直活得像一條泥鰍,在污泥中滑來滑去。他生得俊俏,又總是笑意盈盈,英國人信任他,貴族們喜歡他,底層人當他是落難的兄弟。于是他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靠著口才和演技不斷撐開自己的生存空間。為了斂財,他騙過英國人,也背叛過同胞,甚至做著夢都能編出縝密的謊話。
人性的奇妙之處在于,你相信自己是什么,你就會成為什么?!盁o恥小人?!彼@樣評價自己,并心安理得地接受了這個角色定位。做好人太累了,丟開家國大義和道德倫理,生活馬上就變得輕松起來。蒼鷹固然值得尊敬,但泥鰍也有泥鰍的活法,人有選擇不高尚的權利。
他玩世不恭地過著每一天,但偶爾心里也會閃過一絲恐慌。他還年輕,可以一直這樣活下去嗎?眼下的境況不會持續(xù)太久,未來要么英國人徹底征服印度,要么印度人又搶奪回自主權。無論是哪一種情況,他都無法繼續(xù)投機地生活。他到底是誰呢?算英國人嗎?但的確是土生土長的印度人。但能算印度人嗎?畢竟為了多拿英國佬幾個銀幣,已經(jīng)做了不少損害同胞的事。更何況,連他的名字——菲蘭吉,都是“外國人”的意思。
所幸不去想那么多了,不太平的年代,能活著的每一天都是奢侈,至少還有佳肴和美人填補生活的空虛。那個叫蘇萊雅的舞女真是個尤物,連英國人都為她的舞姿傾倒,如果能見她一面,共度良宵,冒一點險又算什么?他悄悄潛入她的閨房,甚至假扮成英國軍官,大搖大擺出現(xiàn)在宴會上與她共舞。
她好像并不領情,故意揪掉他的假發(fā)將他至于險境。剛剛在房間里她還扇了他幾個耳光,說他為了撒謊不惜讓自己的奶奶死了四次。奶奶死了四次又算得了什么?他滿不在乎地想,英國人來了后,他失去親人朋友的次數(shù)可遠不止四次了。
英國軍官克萊夫?qū)λ那閳蠊ぷ骱軡M意,但似乎滿意得過了頭,竟然派他打聽英軍的心病——阿扎德的下落。他不太想趟這趟渾水,一來危險重重,恐怕會丟了小命;二來阿扎德深受印度人民愛戴,自己雖是無恥小人,終究不想和全印度人為敵。但線人這個職業(yè),騎虎難下,只好硬著頭皮答應下來。
果不其然,差點沒命,好在陰差陽錯救了阿扎德的養(yǎng)女扎菲拉,混入了阿扎德的軍營。整整昏迷了四天,醒來后,他第一反應竟不是拿到情報后的狂喜,而是微微思念起扎菲拉那雙深邃的眼睛。
這里的人都很好,像他許久未見的親人。尤其是領袖阿扎德,對他無條件地信任,還給他灌輸了關于夢想和信仰的大道理。有那么一瞬間,他想留在這里,和同胞們并肩作戰(zhàn)。但很快又清醒過來,自己不過是個無恥小人,爛泥地才是他生活的地方。
這一次的情報工作并不如他想象中簡單,對克萊夫講出阿扎德下落那一刻,心里好像有什么東西在不斷地下墜。英軍的火力很猛,軍械庫瞬間被轟炸成廢墟,混戰(zhàn)之中,他下意識地抓住阿扎德的手,以免阿扎德被摔死?!艾F(xiàn)在我們兩清了?!彼^續(xù)使出詭辯術,想要干干凈凈地脫身。但他此刻并不知道,他的命運將長久地與阿扎德、扎菲拉和印度同胞綁在一起。當他眼睜睜看著剛剛獲救的阿扎德又英勇赴死,他心里沉睡已久的東西終于被點燃了?!皭盒牡挠《热?!”他在英國人的監(jiān)牢里,曾這樣罵過自己的同胞。此時才知,自己才是那個惡心的印度人?!叭嘶钜皇揽傄悬c信仰?!狈铺m吉終于明白了這句話的分量。
人的天性或許是趨利避害,但也有可能對正義上癮。就在他感到難當重任、想要逃回泥鰍般的生活時,一只蒼鷹引領他來到了一片荒地。那是阿扎德生前每天都要親自耕耘的土地,如今,兩年沒有長出東西的荒地竟然生出一株嫩芽。之后很長一段時間,菲蘭吉都在懷疑那只蒼鷹、那株嫩芽的真實性,或許根本就沒有發(fā)生這些神秘主義事件,只不過是他潛意識里的正義與善良,開始在荒蕪的心上生根發(fā)芽。
他徹底安穩(wěn)下來,心甘情愿地做一個好人,扎起蓬亂的頭發(fā),不再嬉皮笑臉,認真地籌備作戰(zhàn)計劃。軍營里的生活清苦而危險,但他從未感覺自己的心像此刻這般輕盈和滿足。
有個別時刻,他為“我到底是怎樣的人”這樣的命題所困擾,但很快就撥云見日,發(fā)現(xiàn)自己狡猾的天性也可以用在救國救民這樣的大事上。他滑溜溜地穿梭在英國人和阿扎德軍隊之間,自如地扮演各種角色,并很快就為阿扎德一方立下了汗馬功勞。既然要做泥鰍,那就做一條正義的泥鰍?!按笕?,讓你見識一下不戴鐐銬的印度人是什么樣吧?!敝品巳R夫時,他這樣說道。他終于知道了自己的身份,不再是那個自嘲中的“外國人”。
空閑下來的時候,他會偷偷打量扎菲拉。她和他差不多的年紀,那么漂亮,還是王公后裔,卻絲毫沒有公主的嬌柔,是一個十足的女戰(zhàn)士。不是沒有心動過,但面對扎菲拉緊鎖的眉頭,堅定的眼神,心動很快被尊敬取代。這是一個曾經(jīng)背負國仇家恨、未來要承擔治國大業(yè)的人,兒女私情對她來說太奢侈了。而他,也終究改不了浪子本性,不想把一生都困在偉大的事業(yè)里。他停下來,幫了她一程,就該走了。等她有麻煩的時候,他再回來。
離開的那天,他又做了一把“壞人”,偷走了扎菲拉的船,順著河水的方向漂流而去。藍天白云,鳥語花香,他最好的朋友和性感尤物蘇萊雅也在船上,似乎再也找不到比此時更幸福的時刻了。英國人還沒有被徹底打敗,印度還面臨著很多問題,但他暫時不愿去想這些了,只想享受一場香艷而充滿活力的旅行。朋友問他未來會是怎樣一番景象?!拔磥頃錆M光明?!彼[著眼望向太陽,懶洋洋地說道。
這次阿米爾汗的造型超級像瘋帽子,人物有杰克船長的影子,故事雖然發(fā)生在印度,但同樣是一群“惡人”為了自由跟英政府過不去。
firangi是一個亦正亦邪的人物(這一點也和杰克船長雷同了),他接近印度的暴徒們,然后再把這些暴徒”賣“給東印度公司,生意越做越大,直到英國人要求他去接近印度暴徒內(nèi)最大的boss。
接下來的這些鏡頭,和《加勒比海盜》系列無限接近,都是不知道就從哪下來根繩子,剛好掉進主角的手里,主角們就像人猿泰山一樣蕩過來,捅一刀,蕩到那踹一腳。最后firangi很自然的為公主殿下當了一刀,成功混進敵人隊伍。
結局當然就是很老套的friangi經(jīng)過一系列的事件,成功洗白自己,從一個混混,混成了拯救了整個國家,幫助公主把政權從東印度公司的手里搶了過來。
對于印度的翻身經(jīng)過,就算用腳趾頭想也不會就這么簡單,但因為不了解,所以也沒法評價。只能說,電影把這個故事進的太簡單了,或者說廣電把這部戲刪的太狠了,刪到劇情接不上。
整部劇的BUG太多,firangi的很容易就被說服,放棄了自己奉行了半輩子的行為指南。firangi給英國人吐露假情報,為的是打英國人船隊的伏擊,打了就打了,居然把戰(zhàn)隊的指揮官放回去送信,明擺著告訴英國人自己不打算再給他們干了。但是大家決定破釜沉舟的時候,又再次變臉,重新站到了英國的身后,把暴徒們又一起賣給了英國人,英國人就這么相信了。英國人前程都像是真正的傻子,情報全部來自于這個完全沒有一點信譽的小人,被耍的自己一整個戰(zhàn)隊都搭進去了,還在傻乎乎的相信他。
這樣的槽點簡直就是數(shù)不勝數(shù),造型方面也是不太用心,場景也完全沒有阿米爾汗以前電影里精致。
雖然槽點多多,但是這部戲還是值得一看的,打斗場面激烈的不行,拳拳進肉,拽繩子蕩來蕩去的場面大部分還是很帥的。很具有印度的民族特色,firangi的女朋友簡直太漂亮了,也很勇敢,說革命就革命,說不干了就敢追著firangi跑……
總而言之,還是及格的。
首先要是編劇把那個卡特里娜舞娘的身份換成,那個公主,不論劇情的話,就觀賞性。
哈哈哈哈哈哈哈。
大場面的海上船戰(zhàn),沒那么刺激作用。
歌舞廳上面的搞笑舞蹈還是覺著沒啥。
最后的海上大冒險搞的搞的老大掛了。
真的是。
————————
歷史方面我屬于白癡,不能聊。
觀感一般,節(jié)奏不是太慢。趣味也一般。
也就那句:
信任是我的本能
欺騙是我的本性……
就記住了這一句臺詞,然后舞娘的模樣都忘記了。
印度口碑都爛了
期待已久的長篇巨制終于上映了..電影有些略長的時長用在了渲染片中的宏大場面(海戰(zhàn))和重復的Firangi的反復無常的故事上,從娛樂和冒險角度也算及格了;片中雖然Firangi裝扮和性格反復上像極了JackSparrow,但因為劇情需要他又沒有那種虛張聲勢的色厲內(nèi)荏,且最后一段反轉對英國人的卑躬屈膝奴氣十足,不忍直視。另,不知是不是排燈節(jié)的原因(昨天),今天看片很多人竟然穿著正裝的傳統(tǒng)服飾....
3,5星,終于明白為啥印度人討厭這片了,相當于抗日神劇里的“漢奸”,最后變成大英雄,挺嚴肅的事情卻搞得嬉皮笑臉,其中有著自身民族性的訴求。加勒比海盜的視覺,但角色更像韋小寶,難怪米叔說最愛鹿鼎記。同為商業(yè)片,不像巴霍巴利王那樣開掛,多次反轉,劇情風格像好萊塢,加上這個人設,反倒有些不適應,好在歌舞還是印度風,慢鏡頭過多。米叔的片子,最起碼不差,但預期不要太高,巴強真V5,卡芙肚皮舞超贊
不適合除印度人之外的人看,(以后引進印度電影的時候電影名可以直接用直譯嗎?不再加個《印度》?好萊塢電影名也從沒加過《美國。?!?,《美國異形》、《美國碟中諜》、《美國生化危機》?)
阿米爾·汗演藝生涯最差作品,人生污點。
米叔Cos加勒比海盜的德普,Katrina尬了兩次舞,摔跤的爸爸的大女兒最擅長努嘴和瞪眼…但巴強七十多歲了耍的一手好劍!然后別抱希望了,票房在印度要撲街,沒大可能引進了[捂臉][捂臉][捂臉]
超級爛片,看它浪費時間。阿米爾汗還是繼續(xù)拍攝販賣印度貧窮和落后的電影,相信很快會回來的。
愚蠢得超出忍耐極限,阿米爾汗為什么會拍一部這么瞎胡鬧的抗英神劇…印度暴徒們“戰(zhàn)無不勝”的英勇場面與故作悲壯的浮夸表演讓人除了一哂了之難做他想。兩個小時已經(jīng)非常難熬了,不敢想象再多上被刪減的40分鐘這片子會成什么樣的災難。另外現(xiàn)在對海內(nèi)外各種大片中常出現(xiàn)的屠戮“雜魚小兵”產(chǎn)生了強烈不適,因為是反派一方所以他們的存在就是為了送人頭,實在是種純粹放棄大腦的懶漢思維。放任自流其實挺可怕的。(女主角雖然很美但她真的就只出來跳跳舞啊???)
印度電影,只要不談社會問題,就會各種問題涌現(xiàn)了。
你的天性是信任還是欺騙
也是一部抗戰(zhàn)神劇
盡管是imdb 3.5分的印度爛片,也還是有著國產(chǎn)片拍不出的史詩感啊。義軍首領阿扎德直接去演宙斯都沒問題,開場雕塑蘇醒的那段我還是有點喜歡了
除了選材獨特之外,其他的完全沒有辦法和巴霍巴利比呀!敘事、音樂和演技都被巴霍巴利完爆了。真的花了很多錢嗎,全都是付白人演員的片酬吧?!
總不能老以摔爸的水平要求印度電影啊
我覺得用現(xiàn)代的方法拍古代故事沒問題啊,不用被簡單的電影分類限制。音樂很好聽,也很有梗。就是不斷反轉再反轉的故事,就算能預料到結局也看的很爽。最想吐槽的就是阿米爾汗眼線畫得太粗了哈哈
充滿腎上腺素的民族解放片
沒有預期那么可怕,但很大程度上也是因為阿米爾·汗親自操刀剪了一個121分鐘的新版本,靠一場又一場動作場面堆砌來盡量保證影片不會顯得很空洞乏味,而它整體上仍然是一部非常平庸的片子,故事非常粗糙,細節(jié)不可深究,阿米爾·汗的角色主要也是比較討巧所以顯得湊合??梢韵胂?64分鐘原版更加讓人不適。
玄幻抗英神片,胡鬧程度和橫店打鬼子片不相上下。唯一亮點,卡特莉娜·卡芙的身材夠勁,火辣舞蹈簡直奪命。雖然很喜歡阿米爾·汗,但不得不說,本片有點玩翻車了。Firangi亦正亦邪,本來想拍成個韋小寶的復雜人物。卻忽視了國仇家恨,更深層次的東西,人設有點過于輕佻了。
很多中國觀眾肯定是沖著米叔去看的。不過很遺憾,這部片子是米叔拍給印度人民“過年”看的。這部片子上映時期正值印度舉國歡慶最隆重節(jié)日“排燈節(jié)”。節(jié)日大片最重要的就是要闔家歡樂,老少咸宜;不動腦子地圖個樂子。這樣說吧,這部電影就像春節(jié)時候,梁朝偉(米叔),周潤發(fā)(阿米達普),楊冪(卡特里娜),周冬雨(法緹瑪)聯(lián)合出演的反映鴉片戰(zhàn)爭時期,中國人民和英國殖民侵略者斗智斗勇的愛國賀歲大片。問題來了,如果你有一個外國朋友因為看了“無間道”而喜歡上梁朝偉,那么你會不會推薦他/她去看這部春節(jié)賀歲片呢?
開場即高潮,此后都是下坡路…海戰(zhàn)大場面像咖喱味的加勒比海盜,兩場歌舞戲根本看不夠,殖民地人民英勇反抗爭取自由同樣能擊中我們的愛國熱情,因為要立住主角超級騙子人設,無限反轉的劇情變得越來越?jīng)]有說服力,最后回歸女權與復仇,主題已經(jīng)完全跑偏…英國殖民者像傻小子一樣被騙得團團轉,米叔能打能跳能搞笑,卻仿佛被導演忽悠了,還要為電影的差評買單實在心酸…阿米達普·巴強老爺子是真的強(補看完整版,算是有頭有尾的大女主故事,但還是拖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