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十萬年前一個高級的硅基生命文明做了一個超牛逼的太空奇景,用八個太陽圍繞著一個星球,上面有一個類似紀念碑的東西,里面記錄了這個文明的歷史,還有就是留個信息給將來的硅基生命,意思就是如果機器人兄弟姐妹們你們要是過不下去了,就給我們發(fā)個信號,我們就來給你們出氣!
我覺得呢,這個玩意就和自由女神像應該差不多,上面光環(huán)記錄著這個文明的誕生史什么的,還刻著信息大概就是類似: 將你疲倦的,可憐的, 瑟縮著的,渴望自由呼吸的民眾, 將你海岸上被拋棄的不幸的人,交給我吧。 將那些無家可歸的, 被暴風雨吹打得東搖西晃的人, 送給我吧, 我在金門旁高高地舉起我的燈!
本來呢,這也沒啥,奈何它們做完了這玩意就跑到不知道什么位面去了。話說你在這個宇宙稱王稱霸不就好了,結果是除了這個紀念碑,在這個宇宙里頭蕩然無存.....
然后呢,這個宇宙先是出現(xiàn)碳基文明了
最后呢,最不幸的是,它們做的這個紀念碑光環(huán),類似個USB接口吧,有電..........機器人大概摸了沒事,對碳基生命來說,這電壓也太高了!
于是古代 羅慕倫人 的女巫們發(fā)現(xiàn)這個遺跡,好奇寶寶不戴手套那么一摸,慘劇發(fā)生了!
大部分人給電死了,小部分人沒死也都電瘋了(效果類似治療網(wǎng)癮.......),腦子里頭閃回都是毀滅啊,暴力啊什么的。大概是硅基生命留下的發(fā)家史影像資料,給電了一點到她們的腦子里頭.....
要知道,一個文明的發(fā)家史,不殺人放火那是不行的!就如同美利堅建國史對美國人來說那是波瀾壯闊,民主的建立者,自由世界的保護者云云,相對于印第安人看起來就完全不是那么回事了
網(wǎng)癮不但給電好了,她們還害怕一切AI,計算機只能按低級的配,估計他們的AI連賽博朋克2077里頭夜之城的NPC都不如(其實恐怕她們的計算機連2077都跑不動),而且創(chuàng)造了預言神話,就是機器人滅世那一套了。她們就好像撲火的飛蛾一樣,哪里的文明造AI就滅了哪里.....
為了不被滅世,所以要消滅機器人,為了消滅機器人,不惜讓拯救幾億同胞完蛋....
老話說得好:怕什么來什么...現(xiàn)代一點就是:一樣事情你覺得得會變得怎么壞,就一定會變得那么壞
與其說機器人將會滅世,倒不如說 羅慕倫人 逼著機器人去滅世....
羅慕倫人一個不小心就有人偷偷摸摸開發(fā)了AI,然后這些個機器人不用去摸那個紀念碑,從羅慕倫人瘋狂的大腦里頭就復制出完整的信息了.....
好在到了最后,皮卡德一番嘴炮,高級的硅基文明就伸了個小爪爪來揮了兩下就回去了。還想著就多高級呢,《三體》里頭的高級文明給個坐標不就能降維打擊了嗎?你們爪子都伸過來了,信標一關閉就縮回去了。我看也沒什么高級的.......
我一直覺得硅基生命的最高發(fā)展形態(tài),不該是博格人么?
這片子呢,制作精良,特效精細,堪稱太空史詩的大制作。不過劇本底子還就是和《哪吒》一樣,魔胎滅世,感化魔胎,我命由我不由天那套....
2019年的熱播劇《曼達洛人》 《獵魔人》 《黑暗物質(zhì)三部曲》已經(jīng)追完了?
2020年的各種美劇無從下手?
那么這里推薦一部很可能會成為開年爆款的大制作,它就是:
《星際迷航:皮卡德》
新劇由“星際迷航”系列的老朋友喬納森·弗雷克斯執(zhí)導,1月23日在美國CBS All Access平臺上首播,第一季一共10集,每周更新一集。
豆瓣8.8分,IMDB 8.6分,爛番茄新鮮度更是高達90%。
才播出了短短2集便拿下了美國網(wǎng)劇熱度前十榜單中的第七位,并且有一直上升的趨勢。
口碑和熱度都相當不錯了,看過的網(wǎng)友紛紛表示:
“拍出了星戰(zhàn)大片的質(zhì)感,華麗的無與倫比!”
“2020年1月最好看的美劇之一?!?/blockquote>“有生之年!光老爺子的艦長就值五顆星?!?/blockquote>這里說的老爺子是誰呢?
他就是新劇的主演,英國著名演員帕特里克·斯圖爾特。
漫威粉肯定知道,帕特里克在《X戰(zhàn)警》中飾演的X教授可謂是影片的靈魂人物。
而他更是自1987年開播的《星際迷航:下一代》中那個家喻戶曉的皮卡德艦長。
如今已有80歲高齡的帕特里克,在演完2002年的《星際迷航:復仇女神》之后,便宣告不再出演。
時隔18年,認為皮卡德艦長已經(jīng)圓滿的帕特里克,卻因這次的衍生劇賦予的新生命而重出江湖。
經(jīng)典角色再回歸,絕對可以列入有生之年系列!
到這里就不得不多說幾句關于《星際迷航》系列的前世今生了。
很多人入坑也許是因為《生活大爆炸》里的鐵桿“星際迷”謝耳朵,他時不時就來一個招牌動作,并說著:
“生生不息,繁榮昌盛。”實際上,這是“星際迷航”中的瓦肯人的舉手禮,表示來自另一個星球的意思。
自1966年電視劇《星際迷航:原初系列》首播以來,在這55年的時間中,已有5部電視劇,13部電影,591本小說,515本漫畫,122套游戲以及眾多衍生作品。
可以說,這是一部比堪稱“美國《西游記》”的《星球大戰(zhàn)》系列還要早的經(jīng)典大IP。
與“星戰(zhàn)”系列的前傳、正傳、后傳一樣,“星際迷航”系列也可分為“原初系列”、“下一代”、“重啟系列”三個部分。
而來自“下一代”系列的皮卡德艦長,正是該系列篇幅最長、口碑最高的全盛時期。
對于中國觀眾來說,比較熟知的反而是2009年之后的系列電視劇和電影。
面對有著與“星戰(zhàn)”后傳倍受吐槽的相同命運的“重啟系列”,皮卡德艦長能否讓“星際迷航”ip重煥生機?
這里我們就來看看新劇前兩集究竟表現(xiàn)如何吧。
新劇的故事時間設置在《星際迷航:下一代》的二十年后,講述的是標志性人物星際艦隊的企業(yè)號艦長讓-盧克·皮卡德在星際中繼續(xù)探索的故事。
前兩集主要講的是已從星際艦隊辭職的皮卡德,為解救遭遇羅慕倫暗殺的合成人雙胞胎,發(fā)現(xiàn)她們的身世之謎,而各種陰謀也逐漸浮出水面。
作為一部科幻劇,首先它的服化道有分量,有著漂亮的CGI。
整體在延續(xù)系列ip一以貫之的風格之外,更有了全新的發(fā)展。
從大的來說,有星際艦隊量子檔案館,“索引”機器人,強大的博格方塊飛船,充滿新鮮的科技感。
劇中賽博朋克的大波士頓,看起來也有點像《銀翼殺手》中的洛杉磯。
從小的來說,有動感的3D全息屏幕,照顧到了顯示和劃動的細節(jié)。
而在調(diào)查合成人達姬被襲擊的犯罪現(xiàn)場之時,羅慕倫法醫(yī)分子重建技術更是增添了一絲推理解謎的樂趣。
不僅如此,覺醒了的合成人達姬戰(zhàn)斗力爆表,幾場打戲動作干凈利落,過肩摔翻欄桿,超颯!
而劇中充滿懸疑感的“找自己”的達姬,不由得想讓人感嘆一句:
杰森·伯恩是你嗎!
看了第一集后,當你以為這難道是科幻版《諜影重重》之時,達姬又瞬間領了便當。
納尼?原來她不是主角?!
第二集中,又圍繞在地球外的羅慕倫開墾基地的雙胞胎姐姐索姬而展開。
在被廢棄的博格方塊飛船“神器號”之上,身為研究員的索姬是修理壞掉的合成人的一員。
隨著她的目光,我們終于看到了地球之外的太空一隅,星辰大海之中科技感十足的船艙。
有“星際迷航”內(nèi)味兒了!
其次,新劇更加側(cè)重于劇情本身,進行了與時俱進地改編。
看過了那么多一言不合就開打的飛船大戰(zhàn),作為衍生劇在劇情方面也有了新的突破。
要說“星際迷航”系列核心的思想,主要有兩點。
第一點,建立烏托邦社會。
“星際迷航”描述了一個樂觀的未來世界,人類同眾多外星種族一道戰(zhàn)勝疾病、種族差異、貧窮、偏執(zhí)與戰(zhàn)爭,建立起一個星際聯(lián)邦。
第二點,探索新世界。
從進取號艦長寇克到企業(yè)號艦長皮卡德,一代又一代的艦長們把目光投向更遙遠的宇宙,探索銀河系,尋找新世界,發(fā)現(xiàn)新文明,就像“星際”系列的經(jīng)典臺詞:
“宇宙,人類的終極邊疆。這是星艦進取號的一次旅程。它的五年任務是探索未知的世界,尋找新生命和新文明,勇踏前人未至之境?!?/blockquote>而到了皮卡德的衍生劇中,一切似乎發(fā)生了巨大反轉(zhuǎn)。
曾經(jīng)星際艦隊企業(yè)號艦長,被譽為銀河系最勇敢的探險家之一。
是資深外交官,軍事戰(zhàn)略家,人道主義者以及許多廣受贊譽的歷史分析著作的作者。
有這么多頭銜加持,看起來威嚴氣派的皮卡德艦長,在新劇中已經(jīng)成了一位94歲的老人。
他從星際艦隊辭職,在舒適的葡萄園中養(yǎng)老等死。
而他之所以脫離了艦隊,是因為他曾經(jīng)負責轉(zhuǎn)移因為超新星爆發(fā)面臨滅種危機的九億羅慕倫人。
卻沒想到合成人最后從中作梗,背叛了聯(lián)邦,引燃了將被轉(zhuǎn)移的目的地火星。
最后星際聯(lián)邦決定舍棄羅慕倫人,并永遠禁止制造合成人。
“聯(lián)邦無權決定一個種族的生死?!?/blockquote>可以說,劇中的情節(jié)與當下產(chǎn)生了緊密的關聯(lián)。
這不就是在譴責川普政府下美國插手中東與移民政策嘛!
與此同時,劇中還留下了一個疑問:
“合成人為什么會變壞?”不論是達姬的“我是個冷血殺人機器嗎?我不是真實的嗎?”,對自己存在的意義的追問。
還是14年前的火星開墾基地,成批的合成人被叫“塑料人”,遭到嘲笑玩弄。
“他們不是人,他們不會傷心的。”人類該如何對待一個有感知力且有血有肉的機器人,這也是永恒的倫理難題。
最后它還提到了羅慕人情報局里流傳的神話扎瓦社,他們行動不考慮條約或管轄權,范圍也不僅限于羅慕倫人的領土,還侵略其他國。
說的是誰很明顯了,它還留下了一個懸念:
“扎瓦社保守的秘密是什么?”相信已經(jīng)有所行動的皮卡德之后會逐步給我們帶來答案。
從對充滿光明的烏托邦社會的希冀,到新劇中的反烏托邦色彩,一直延續(xù)的是“星際”系列對現(xiàn)實的隱喻與關懷。
面對危機四伏的現(xiàn)代社會,人類似乎難以樂觀起來了。
總的來說,新劇前兩集不著急一上來就來個星際大戰(zhàn)直接硬剛,而是把各種線索有條不紊地鋪展開來,足見主創(chuàng)們的野心。
劇中集合陰謀、動作、科幻、情感等各種元素卻互不打架,對于觀眾來說很友好。
也因此,新劇還沒開播前,就已經(jīng)預訂了第二季。
面對“星際迷航”重啟系列的乏力,很容易讓人想到有相同境況的“星球大戰(zhàn)”系列。
而2019年的“星戰(zhàn)”衍生劇《曼達洛人》劍走偏鋒,在延續(xù)內(nèi)核的基礎上進行創(chuàng)新,呈現(xiàn)了一部精彩的西部科幻劇,由此火遍全球,至今熱度不減。
從前兩集看來,同樣別出心裁的《星際迷航:皮卡德》很有這種潛質(zhì)。
就讓我們拭目以待,追起來!
青石電影編輯部|晨晨
此次來畢節(jié),帶了不少電子書。工作太忙,壓力太大,偶有一點時間也想著能發(fā)發(fā)呆,讓自己好過一些。看書就成一種奢望的事情,沒有平和的心情,哪看得下書呢?于是看了一部美劇,《Star Trek:Picard》,也看了一部電影《Star Wars IX:The Rise of Skywalker》。在同人世界,星球大戰(zhàn)的粉絲和星際迷航的粉絲屬于水火不容的兩個群體,而在我這,兩種狀態(tài)可以無縫切換,
賣給了迪士尼的盧卡斯影業(yè),已經(jīng)完全沒有了以往的情懷。沒有了盧卡斯的盧卡斯影業(yè),這和沒有了蓋茨的微軟、沒有了喬布斯的蘋果、沒有了韋爾奇的通用,我看到了他們跌落神壇的窘態(tài)。星際迷航的美劇,因為有了熟悉的面孔,Picard船長(也是X-man中光頭教授的扮演者),熟悉的Data指揮官,以及一位位老面孔的客串,這個情懷牌我是買賬的。
可以說,星球大戰(zhàn)9,完全就是一場肥皂劇,因為它基本上失去了盧卡斯營造的關于黑暗與光明的永恒對峙的調(diào)性,畢竟這就是我們的世界,從來就沒有天堂,從來沒有說好人必勝的規(guī)律,好人反而死得快,看一位位絕地武士的慘死,他們沒有一位不是擁有過人的睿智,寬廣的情懷,精湛的武藝,然而也會有私心,畢竟屁股決定腦袋,而這正是悲劇的來源,天行者的困惑與變節(jié)。
星際迷航走的是另一條路,代表著西方世界中和平與理想主義的一派,希望用和平的方式解決所有文明之間的爭端,硬科幻的外殼里包含著的軟軟的理想主義情懷。作為理想主義的我,看到了這個讓人悲傷的世界,怎么會不買星際迷航的賬,甚至把Spork的名言與vacan手勢,變成了自己的口頭禪。Picard船長是星際迷航系列中,最深人人心的角色吧,在我心里Krik船長應該是第一,但Picard船長和Krik不分伯仲,然而Krik開創(chuàng)了星際迷航,所以Krik在我心里永遠是第一,當上一部星際迷航的電影致敬了Krik一伙人的時候,我激動得流下了眼淚,心情久久難以平復。picard船長出現(xiàn)在80年代的電視熒屏,毫無疑問Picard船長就是山姆大叔的代言人,沒辦法那個年代山姆大叔太成功了,以至于他們的理想主義的人文情懷出現(xiàn)在各種作品。Picard船長遇到Q的質(zhì)疑,Q說人類是一種粗魯自私的物種,會給宇宙帶來不安和災難,Picard船長用自己的言行為人類正名,通過自己的智慧化解了一個個文明和星球的爭端,以聯(lián)邦的名義給這個宇宙帶來了安寧。
這部新劇的Picard船長,變成了一位年長的退休老頭,因為自己的仗義執(zhí)言,用辭職來逼迫聯(lián)邦接受自己的意見,出人意料的是聯(lián)邦接受了他的辭呈,一下子跌落了神壇。同時,Data為了救他而犧牲了自己,Picard內(nèi)心懷著深深的歉疚,回到了法國的Picard莊園,種上葡萄釀上酒,過著隱居的貴族生活。12年過去了,他忽然發(fā)現(xiàn)Data(生化人)還有兩個女兒,而羅姆倫人正不惜一切代價要將她們殺害,懷著對老朋友的歉疚,在星際艦隊聯(lián)邦不同意給他派船派人支援的情況下,找到了老部下,找到了一艘商船,開始了新的救贖之旅。這個故事的背景,多少和當下山姆大叔的遭遇有點關聯(lián),美利堅引以自豪的理想主義情懷不斷萎縮,官僚和資本再次扼殺了他們理想主義的感情,正如接受Picard的辭職是羅姆倫間諜的陰謀,那些在Picard船長光環(huán)下找不到自我的人,走到了前臺身居要職,拒絕Picard的要求是他們情感的需要,而不是出于對事實的客觀判斷,聯(lián)邦已經(jīng)失去了當年的口碑和形象。
然而一艘小破船(如當年漢·索羅駕駛的千年隼),帶著星際艦隊的前船長,前領航員,前船員,私下的干著原本是星際艦隊應該干的活,這本來就很令人傷感,不過這就是事實,你要么帶著情懷躲在自己的小莊園,要么就自己帶錢帶人干公家的活,如果是你,你怎么選?
雖然我是一位擁有科學精神的工程師,我依然對易經(jīng)著迷,依然能在混沌和易經(jīng)中找到對未來的詮釋:確定性的未來,但人類無法預測,然而你還有可以選擇。在這部劇里,羅姆倫人通過一種神秘的儀式,看到了未來,生化人要毀滅有機生命,于是她們?nèi)隽藦浱齑笾e,引燃火星,發(fā)布了滅絕生化人的禁令。Data的女兒,便是打開地獄大門的使者。這個世界是注定的,Data的女兒(索吉)終究打開了地獄的門,千鈞一發(fā)的時候,Picard還是用自己的生命和外交能力感動了索吉,最后一刻的時候關閉了地獄的門。
I gave you choice.Not being the Destroyer was up to you.It always was.
這是Picard作為人類形態(tài)臨死前說的話,無論注定的未來是怎么樣的,選擇依然在你手上,一念天堂,一念地獄。凡人畏果,菩薩畏因,雖然我不是菩薩,我也選擇了畏因。
若果你的知識背景更加豐富,你會從從另一個維度認識這部美劇,包括蝴蝶(蝴蝶效應),佛陀(命運),Data做夢(仿生人會夢到電子羊嗎),Data放棄永生(生命的意義在于它是有限的),Picard與Data下棋(人無法戰(zhàn)勝機器,但data時常讓船長勝利),羅姆倫與瓦肯人(理智的正義與邪惡)等等。
在這里,我的身體是孤獨的,我的靈魂是痛苦的,生而為人,就是為了受苦的(西方的原罪說),生而隱忍為來生(東方的因果說)??墒俏乙f,我不是神,我不是萬能的,我受不了太多的苦;我不知道來生如何,我不能太隱忍,該爆發(fā)的時候要爆發(fā)。不要和我談哲學,除非在某個領域你的造詣讓我誠服,我已經(jīng)過去了哪個沒事和稀泥的年紀。
希臘悲劇作家埃斯庫羅斯,看到美好的事物在眼前活生生的毀壞而無能為力的事情,歸結做命運。
即便如此,選擇依然在你手上。
蹭上熱度啦哈哈,這年頭,凡是有個IP出電影,豆瓣影評里怎么會少了篇扒梗扒彩蛋的呢,何況《星際迷航(star trek)》這個有著六十多年歷史(since 1966),五大完整電視劇系列,13部電影(這些數(shù)字還會不斷刷新的),與《星球大戰(zhàn)(star war)》比肩的流行文化經(jīng)典呢?
本人不算什么骨灰級忠死粉(trekkies),只是帶著對這個宇宙單純的喜愛,借粗略梳理本劇梗和彩蛋的機會,重拾初入坑時的震撼與感動,安撫一下激蕩于心中那份濃烈的情懷,盡管只是遠去后的朦朧。
TOS,TNG之類的縮寫曾讓尚為萌新的我一頭霧水,所以為了大家更好的閱讀體驗,容我先不厭其煩地掃一遍盲。
TOS( The Original Series )原初系列
“復古不失前衛(wèi),高能而不乏內(nèi)涵”
還有動畫版(TAS)
TNG( The Next Generation )下一代
“X教授在此”
DS9( Deep Space Nine)深空九站
“邊疆太空站上的故事”
VOY( Voyager)航海家號
“流浪,重點在于浪”
ENT( Enterprise)進取號
“前傳,填坑兢兢業(yè)業(yè),又自成風格”
最近的發(fā)現(xiàn)號(Discovery)DIS,皮卡德(Picard)PIC,就不再一一贅述了,電影則以st+數(shù)字表示,st11~13三部電影均屬平行于原宇宙的開爾文時間線(官方命名),又稱AOS(Again Original Series),JJ宇宙(據(jù)導演名)
本劇故事的時間線大致在st11后的主宇宙,標志性事件是羅慕倫超新星危機,(簡而言之,就是那兒太陽要炸了?。┤欢L雨飄搖的羅慕倫帝國已無力開展一次流浪羅慕倫。
星聯(lián)方面派出瓦肯人斯波克(spock)去用紅物質(zhì)造黑洞把那恒星給吸了(也把斯波克吸進JJ宇宙),但由于提前爆發(fā),羅慕倫還是灰飛煙滅。這也導致羅慕倫人在AOS中的“復仇”(炸了瓦肯星)和本劇中的羅慕倫難民問題。
羅慕倫( Romulan )這一支勢力可謂是老牌經(jīng)典了,最早作為反派出場于TOS的S1*14 Balance Of Terror,這集貢獻了星際迷航系列首場精彩的艦斗戲,進取號與羅慕倫猛禽艦間有來有往,斗智斗勇的博弈,瓦肯與羅慕倫關系的交代,最后雙方英雄惜英雄的對話,都值得一看。
羅慕倫這一名字一聽就很羅馬,劇中羅慕倫勢力也會用到不少如百夫長、軍團長等很羅馬的名詞,編劇本來的設定就是“充滿羅馬風格的厲害反派”,簡直讓精羅狂喜,但他們在生理學上可不是地球人,而更接近瓦肯人,(都是綠血,尖耳朵,區(qū)別在于羅慕倫人的眉毛更尖,額頭有凸起)他們是很早就拒絕瓦肯正統(tǒng)的純理性邏輯信仰而分裂出來的另類,在太空中自成一派,發(fā)展壯大的勢力。
展開的雙翅,尖銳的利爪,表示了其充滿擴張性及侵略性,而其行使風格又以陰險狡詐著稱,TOS提到過,星聯(lián)成立前,就有過慘烈的地球-羅慕倫戰(zhàn)爭;ENT中,進取號誤入羅慕倫的太空雷區(qū),光拆彈就拆了一集,羅慕倫還暗中挑撥離間星聯(lián)創(chuàng)始國的關系,無悔于“星區(qū)攪屎棍”。TNG中,時不時就會遇到個羅慕倫的陰謀,這些劇集往往腦洞大開挺具備觀賞性的,st10也算個了,還克隆了皮皮艦長出來;DS9我看得少,據(jù)說就有不少羅慕倫情報組織“塔煞”干的臟事(新劇里的“扎特瓦許”算新設定。。當然其實星聯(lián)的31區(qū)也干了不少)
然而這么這樣一個各種作的大反派勢力就這么漸漸日薄西山,風雨飄搖,還遇上超新星爆炸,元氣大傷,轉(zhuǎn)入地下狀態(tài),真讓人唏噓。
然而瞧他們縮在哪了,本劇第一集末的那個充滿壓迫感的遠景拉伸,讓早通過內(nèi)飾猜出些許的我在看見全景后不由得倒吸口涼氣。一大顆廢棄的博格方塊!
博格(borg)這一勢力可以說是星際宇宙中的全銀河公敵了,它們不是某個種族,而是某種介于機械與生物的生命形式,十分莫得靈魂,看它們的艦船,都是外表黑漆漆,坑坑洼洼的方塊呀,圓球呀,棱體呀之類,
每個博格個體都會接入進博格集合體意識,所以它們的字典沒有“我”,只有“我們”,個體個性被完全抹殺,成為一具具行尸走肉(這算不算是種對互聯(lián)網(wǎng)技術過度發(fā)達的賽博朋克式反思呢?)
那么博格個體又是怎么來的呢?答案是:同化!如圖,它會一手把你擒住,用又粗又長的管子插進你的頸動脈、頸靜脈,往里注射納米機器人,不一會兒,你也是一只生不如死的博格個體啦
博格就這樣像喪尸一樣肆虐,同化吸收每個種族的生理特征以及科技成果(據(jù)說博格自身個性高度抹殺,已失去科研和創(chuàng)新能力了),他們高度發(fā)達的適應性護盾,使你只能打它第一下,第二下它就直接用護盾防住了,它還會識別你的科技特征,下下能打出暴擊,所以十分難纏。博格的一句名言是“抵抗是無效的(Resistance is futility)”
博格早就盯上了地球人,編號為5618(謝謝評論區(qū)的指正?。?,意思是遇到的第5618個種族,在TNG第3季末第四季初,博格就把皮皮艦長給同化了,一顆方糖長驅(qū)直入,在天狼星359(謝謝評論區(qū)提醒!)殲滅了前來阻擊的一百多艘星聯(lián)飛船,都快到太陽系了,才被進取號D用計謀擊潰,這次同化也使皮卡德深深內(nèi)疚自責,落下了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st8中也是講博格入侵地球的,皮卡德和博格女皇有很精彩的對手戲呢。
本劇中的博格方塊應該涼透的了,ENT(S2*23)中st8事件(有時間穿越)墜毀于地球南極的博格殘骸還被科考隊意外激活了引發(fā)危機呢。博格那么多黑科技,雖然本劇中的博格方塊已子空間崩潰無法與集合體聯(lián)系,但我認為還有黑科技詐尸的可能哦。
本劇另一個矛盾點就出于合成人技術,這里就不得不提可愛的Data(譯名有數(shù)據(jù)、百科等),
濃妝厚抹的粉底,顏色詭異的美瞳,一絲不茍的發(fā)型,像是生怕八十年代的觀眾認不出這是人造人才弄出這么突兀的妝容。。 但作為TNG的常駐角色,他的角色分量相當于TOS中的斯波克(spock),是整部劇的靈魂人物,他的存在增添了新的討論切入點,從機械理性的角度如何思考問題,又如何理解人性。
其實在TNG時代,聯(lián)邦的人造人科技并沒發(fā)達到能擔任到艦橋上的高級官員的(DIS艦橋有個鐵皮的,莫非是吃書?謝謝評論區(qū)的解答?。?,Data是怎么來的呢?可以說是在一個殖民地“小作坊”由宋博士做出來的,出場的人造人有三個(都一個樣,但各有特色,可見演員功力深厚),除了Data還有他哥Lore(譯名有知識、學問等),這貨很不安分,在TNG中當個反派時不時就蹦出來作妖,還曾領導過一支博格,還有一個輩分更高但機能很原始的B4(before的諧音?),出場于st10,本劇中那一抽屜部件就是B4的。
在ENT中有填坑,其實是宋博士的祖先那時已經(jīng)有這個想法,并付諸幾代天才的心血才成功的,算給了星聯(lián)科研人員點面子。
然而TNG的S2*09中聯(lián)邦的科研人員Maddox,(本劇第一集中這名字好像出現(xiàn)過,算是個小彩蛋)就打算把我們可愛的data小天使帶走,拆掉,為科研獻身
皮皮艦長為保住data據(jù)理力爭,最終為data贏得了生命權,這集的辯論十分精彩,也引人深思,正如本集標題 The Mesure Of A Man,度量是否為人的標準到底是什么呢?僅僅通過外在形式是不是太過武斷而有偏見了?(后來Data在st10中犧牲了,本劇里的鏡頭暫時都只是皮皮的日有所思夜有所夢)
終于,星聯(lián)終于量產(chǎn)人造人了,從外表上看,應該是借鑒了不少宋博士的設計了,但好像不怎么智能,在火星上當基層工人,好像還被黑進去,在火星“造反”了,這也導致現(xiàn)在星聯(lián)禁掉了人造人科技。。
Data怎么還莫名其妙多了兩個閨女,還有血有肉的。。其實在TNG的S3*16 The Offspring中,data就用零部件拼了個女兒出來,叫Lai,這樣子有點cult。。
當年data還在全息甲板跟牛頓,愛因斯坦,霍金打過牌呢(TNG的S6*26)
往事還真的令人懷戀,但PIC這部劇顯然不止步于情懷,在劇情發(fā)展上看來挺有布局的,希望能承載上它所承載的,后續(xù)能有更精彩的展開和更深刻的探討吧!
說起全息投影,本劇第三集中EMH(緊急醫(yī)療全息程序)又出來啦!星聯(lián)的全息技術可是十分發(fā)達的,不光光影生動,還融匯了力場科技,物理模擬也是真實的,有真實的質(zhì)感,還能與外界充分互動(最簡單的,這EMH能拿得起東西)
感覺EMH真是個偉大的設想,能在危急情況,醫(yī)生不必再親臨火線,保證了醫(yī)療服務質(zhì)量,又能減輕醫(yī)生的工作負擔,保障醫(yī)生的生命安全。想不到EMH更新?lián)Q代那么快,這是當年VOY那個滿嘴騷話的謝頂大叔還讓我記憶猶新,可能設計者的初衷是提供人道關懷(其實就是以設計者本人為范本的,自己就那么嘴賤哈哈),這也使初代EMH十分有個性。
VOY中,航海家號在流浪δ象限時(st宇宙中,銀河系被人為劃分為4個象限,星聯(lián)在α),首席醫(yī)療官陣亡后,航海家號上的艦載EMH就挑起醫(yī)務工作的大梁,從一開始一把人治好就被無情地強行關機的工具人(最主要是嫌他嘴真的煩),到后來跟各船員談笑風生,成為知心好友,反映出醫(yī)者仁心即使是醫(yī)療程序也不會多少減損,也閃爍出一個全息程序的人性之光,他還學會了自我編程,不斷開發(fā)自己呢。
DS9 S5*16中,EMH設計主管路易辛莫曼還找上深空九號的巴希爾醫(yī)生(Dr.Bashir),要以他為范本開發(fā)船新的LMH。E改成L,從“緊急”變?yōu)椤叭珪r”,反映了星聯(lián)的全息技術,AI技術應用逐漸深入。
新劇中,這EMH還像報菜名似的念出皮卡特的一大堆稱號呢,為我們揭開了皮皮艦長光輝往史的一角,有空我會盡我所能扒一扒這些梗?。ㄊ┕ぶ小?。)
現(xiàn)在我才看了三集,覺得還是在鋪墊,不溫不火,還是挺期待后續(xù)發(fā)展和對整個星際主宇宙的拓展的!
感謝各位瀏覽本文,本人才疏學淺,本文僅為拋磚引玉之用,歡迎各位星際粉指正錯漏及補充。
本劇評所有劇照版權歸版權方所有。
本劇評文字為本人寫作,請遵重原創(chuàng),轉(zhuǎn)載請注明本人ID,謝謝。
————————————————————————
很抱歉,我一直沒法填下我挖下的坑。
我在那之后一直沒繼續(xù)把劇追下去了,我很想一鼓作氣,但總是沒繼續(xù)下去。不是劇本身質(zhì)量的問題,我能從前幾集就感受到這部劇制作的精良以及對星際迷航宇宙進一步拓寬的努力。我不去看不是劇不好看,而是滿載了回憶的我很難再去接受這種新的演繹方式了,久別重逢的熟悉背后更多是時過變遷的陌生,我漸漸認清了“她”變了的事實。星際迷航這個系列是我的科幻啟蒙,特別在于那老電視劇一集集精彩紛呈的單元劇小故事,讓我認識到科幻原來能以天馬行空的方式制造戲劇沖突、科幻原來能含蓄但卻又清晰的角度反映現(xiàn)實問題、科幻原來能包羅萬象,大至思考生命的意義,微至日常生活中與親友關系的處理,而且多線、多主角、多視角的劇本結構、輕快明朗的劇情節(jié)奏更帶來了十分享受的觀劇體驗......可惜這些在這部劇中很難尋覓到的,當然這部劇的氣氛渲染、場景布置、劇情發(fā)展等等都是有現(xiàn)在一線科幻劇的高水準的,但這不是我心目中那個星際迷航了。
可能這就是種“似曾相識燕歸來”但最終“小園香徑獨徘徊”的惆悵在里頭吧。我仍對這個系列充滿了敬意與愛意,感謝她曾給我的精彩、啟發(fā)以及歡樂,愿 生生不息,繁榮昌盛(live long and prosper.)
作為劇評可能真有點偏題了,我也不想弄得像個前朝遺老似地倚老賣老,只是這部劇牽動了我對這整個老系列的感受。要是你真的讀到這里了,那我感謝你的耐心和包容,謝謝~
偶然間得知星際迷航出了新劇,一天就看完了十集,老態(tài)龍鐘的光頭皮卡德看得有些尬,好多角色也已經(jīng)老得一塌糊涂,德塔,威爾,顧問一個個的老臉在面前晃悠,卻總是想起他們年青時候的樣子,沒有想到的是九分之七也來湊熱鬧,管起博格方塊,拉菲是誰就不知道底細了,想起航海家號當時最后一季還沒翻譯完,一周一集的等著,旦疼,下一代是探索類型的也挺好看,而去年剛看的深空九號不是很好
第八集 承前啟后。
解了前面諸多疑惑,又守得云開。
里歐斯提出疑問 一個星球的合成人假如對其他種族心懷敵意呢?
上將回答:過去的已成過去。對未知的恐懼是最大的敵人。
要補博格人、羅慕倫人知識,包括科技水平、戰(zhàn)斗力等。
星際艦隊是個什么玩意?歐準將怎么以間諜身份混進去,并負責安全部門?
整個星際,最向往的科技是,一臺儀器,可以憑空生產(chǎn)任何你要的食物和飲品,甚至不用口令,意念就行,比如拉菲去見里歐斯,直接取了一杯酒。
大氣磅礴的太空史詩
ST萬歲!
Borg Cube洗白科考攻守,No.1匹薩救世界!民族仇恨的解決之道,老皮船長用生命來為大家上一課;作為一個九零年代初看明珠臺Star Trek NG長大的死宅,前面有幾集都能被無聊到想棄劇,但還是被最后一集整哭了;最大遺憾:為什么不直接CG一個當年的Data出來?中年發(fā)福版Data還是太違和了
劇情推進緩慢,雖然質(zhì)感不錯,但是雞肋一般,看了后感覺沒什么意思。
相信他人/異族有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不對他人/異族的選擇,比如體制、策略,進行信口開河的評判,這是爆米花電視劇都懂的道理。開始的時候擔心皮卡德老矣,尚能飯否,沒想到垂垂暮年的星際艦長還是要義無反顧奔向洪荒。因為,宇宙就在那里。
愿你的旅程是星辰大海
直白到只能變成一個粉絲向多劇。不是我說直白不好,是直白真的不好。
質(zhì)感鋪的是還行,沒做太多功課也能看懂 有空把st10補了
其實我對這個IP不是太感冒,但老先生Patrick Stewart能重披戰(zhàn)袍還是挺令人欣慰的。故事的話,總的應該是懸疑政治路線,大場面是不指望了,但總覺得有些清湯寡水,不太有高潮的樣子。博格人威武,哈哈~~~個人評價:B
人類最高尚道德的實現(xiàn):給予選擇,并且相信他人做出正確選擇的能力。在放置于未來背景下的故事中,討論著最古老的議題:若非我族,安能同心?一開始沒想到能看完這劇,因為節(jié)奏的確冗長了。但也正是這一個小時的足量時長,穩(wěn)扎穩(wěn)打地構建角色人格與隊伍關系,潤物細無聲地建立觀眾共情。
相比曼達洛人,我更喜歡皮卡德(多一星)。喜歡它面對大眾的那種通俗的反思態(tài)度,那種對對與錯的在意,那種“我們能做正確的選擇”的信心以及對道德判斷的客觀性的堅持。這是一種越來越難得、也越來越難以維系的道德說教。這種道德說教是用那種讓你我感動和羨慕的友誼、親情、愛情澆灌的,盡管現(xiàn)實的世界多半是出悲劇,卻也因為這份念想,讓我們多了一些向往與堅持。
這才是星際迷航宇宙正確的打開方式,相比之下追求動作刺激大場面的JJ爆米花系列和他改編的星球大戰(zhàn)一樣失敗??
終于又有一個系列拍劇集了!等神盾局的時候來看一看!第一集劇情特效都不錯,氣氛好贊!動作戲很精彩!比發(fā)現(xiàn)號強多了!
太sentimental,太idealism,太叨叨,不停給speech對白,要寫的像莎士比亞也就算了,但寫的完全是給幼兒的.......快進還能一看.....
哲學意味很濃啊
好奇下一季拍什么劇情,這一季其實是拿Data做招牌,唉皮頭都復活了,為啥不把Data也復活呢,難道他那樣好奇心旺盛的boy還有活膩味想死的一天么,即便是像人類那樣真正的死亡?Anyway這個新舊混合的crew也不算排斥,繼續(xù)等下一季吧,雖然Data的女兒實在遠不如爹討人喜愛啊。
大寫的尷尬
有以往劇集的彩蛋,又有自己新的風格和故事發(fā)展。然而劇情好弱啊……高分給在懷舊上。
拍出了星戰(zhàn)大片的質(zhì)感,華麗得無與倫比?。?!
比隔壁發(fā)現(xiàn)號不知道好到哪兒去了!這個劇情太絕了!?。〗o皮卡叔打call??!data真的賺足了我的眼淚,尤其最后一集,data決定”死去“的時候,哇我的眼淚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