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美劇質感的北歐警匪
《約翰?福爾克:代號麗莎》又名《瑞典特警》,是瑞典出品的一套系列電影,第一部上映于1999年,每部都由性格男星雅各布·艾克拉德主演,新的續(xù)集仍在不斷拍攝中。今年的《代號麗莎》是第15部,也是筆者首次欣賞該系列,觀后品出一種與犯罪美劇,尤其是CBS臺的《疑犯追蹤》十分相仿的氣質,包括性格強硬鮮明的主角,錯綜復雜的人物關系,抽絲剝繭的追查,精簡的動作對抗,黑白道的沆瀣一氣,警方與國家安全部門的掣肘等,都在片中得到反映,若有機會,要看看系列其他作品,看是否一脈相承風格。
《代號麗莎》雖是典型的警匪劇,卻有《疑犯追蹤》蔑視體制、法外正義的色彩。瓦格納一角身為臥底,命運凄慘,工作本就提心吊膽,連累妻兒,又遇警方保密不力,與黑幫狼狽為奸的律師僅僅通過調閱警方文件,比對案件,就用排除法找出了“麗莎”的身份,逼得瓦格納滿城逃亡。機密檔案管理如此松懈,對出生入死的國家公仆生命如此冷漠,委實令人齒寒。
而主角福爾克展開營救之際,除了對抗窮兇極惡的罪犯,還要應付警局內的官僚主義,最后不得不召集幾個信得過的下屬,繞開體制,用一種都市游俠的方式,方能為瓦格納討回公道,同樣叫人唏噓。影片改編自真實事件,片尾甚至有真實的警察臥底現(xiàn)身說法,痛陳臥底生活之舉步維艱,即使卸任之后,也要經常搬家,頻繁更換通勤路線,檢查交通工具是否被做手腳,家人不能上學、進醫(yī)院,而當局對此聽之任之,現(xiàn)實意義十分強烈。
影片動作場面很簡練,直接發(fā)行DVD的品質意味著預算不高,反而透著一種干脆利落的勁頭。開頭瓦格納擊斃入室兇徒,上樓撬鎖阻截追兵,用繩索吊下妻兒,隨后爬下陽臺躲避追兵,最后跳下寓所,偷車,逃離,一氣呵成。中間瓦格納擊斃一群匪徒,其中一個跳窗而出,全在電光火石間。結尾大戰(zhàn)始于一記撞車,一通手槍與步槍的較量后,以“盲狙”收尾,和美劇貴精不貴多頗有相似。
約翰?福爾克在影片開頭已經萌生退意,經過此案,又在片尾燒掉辭呈,披甲重上陣。因為目睹惡勢力仍在哥德堡橫行不法,為了保障那些警局體制無法保護的無辜者,更為了系列電影的影迷們,他只有繼續(xù)奮戰(zhàn)下去。(文/方聿南)
2 ) 人人享有知情權有時就是一種謀殺
這部電影說的是警局的臥底被泄密,從而引發(fā)黑幫對于臥底警探的追殺,而且是以真實的人物為原型編寫的故事。電影其實一般,但引出的思考是知情權作為公民的一種權利確實沒錯,但是毫無限制的之情,無異于是對那些從事秘密工作的人的一種謀殺。
在這部片子里,與黑幫沆瀣一氣的律師,就是通過調閱警局文件,然后對案件進行比對,從而找出了警方的臥底,這是個很簡單的過程。而瑞典的警局竟然是將所有的檔案歸為一處,不做特殊歸檔,并允許律師調閱,不這樣做被認為是違法。這真是一個很悲催的事情,更加悲催的是瑞典警方對于臥底所實施的證人保護計劃的條款,那樣的條款幾乎就是讓臥底人員在之后無法正常生活。
瑞典是一個很和平很自由的國度,和平與自由源于國家對于人權的高度重視,這部影片對于這種現(xiàn)象提出了質疑。影片中還表現(xiàn)了警局內部的官僚作風,在保護臥底人員迫在眉睫的關頭,竟然還有部門在扯皮,而警局的最高長官對于那些出生入死打擊罪犯的臥底人員的生命安全,表現(xiàn)出的是讓人齒寒的冷漠。
所以這部電影不僅僅在講述,而是提出需要思考的問題,并想就此形成相關的改變。
3 ) 《代號麗莎》臥底
《代號麗莎》臥底
臥底,這個被港片詮釋異常充分的詞匯,更是等同無間道了!
本片是瑞典警察臥底,他們遇見的對手除了本地溫柔混混,更有來自前蘇地區(qū)那些東歐悍匪,名字動輒都是杜達耶夫之類!
影片描述一個尚能得到幫助,并成功劫殺杜達耶夫之類的“代號麗莎”臥底,但是片尾采取紀實手法采訪的疑似前警方特工臥底,卻在闡述其連續(xù)搬家、不時改名、家人無著的非常人痛苦生活!
似乎他們在為警方工作時候和之后,被當作了二類人!或許,他們當臥底的時候,也只是工具吧!
超牛逼的雷克薩斯,居然經過撞車,槍擊,幾個小時后自我修復了...
臥底困境,寫實佳作,橫掃一切牛鬼蛇神片!
唉,一般的片子吧,無間道唄
瑞典無間道曝光的故事
查了下,原來是個系列故事,拍得還不錯
好悶……
湊合,比較有地方特色
故事不錯
夠緊張不夠刺激 有故事沒有場面
這應該算是無間道吧 還不錯
就是一部電視電影,一路快進。。。
贊短路點火。。。
字幕太差,不評分
片子牛逼之處在于 一開始就沒讓人看懂 然后我又特執(zhí)著想看明白 結果一直看到結尾也沒看懂
白吃白,警界黑幕
挺悶得片子,不是說拍的拖沓,實在是故事比較灰暗,臥底暴露的故事
各國zf都一樣坑爹呀.......
感覺比血滴子還悲慘。他們確實存在,在黑暗中為我們引領,卻如此悲慘。
boring
北歐的風格基本上就是 簡單,硬朗